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高频考点312苔原13.冻原(tundra)
冻原亦称苔原,是以极地或高山寒性小灌木、多年生草本、苔藓和地衣占优势的低矮植被类型。属于原生的水平地带性或垂直地带性植被。植物种类贫乏,具有耐寒适应的解剖特征。低等植物以苔藓、地衣为代表,草本多为莎草科、禾本科、毛莨科和十字花科等,木本植物以杜鹃花科和杨柳科等常见。群落生产力低。
冻原地区,冬季寒冷漫长,夏季凉爽短暂;风大;降水量虽少,往往不足200mm,但由于蒸发量很低,所以大气仍较湿润。土壤为冰沼土。
按其地带性特征,可分为二类:①极地平原冻原。分布在寒温性针叶林的北部。由南向北,依次出现:森林冻原(森林向冻原的过渡地带)、低矮灌木冻原、苔藓与地衣冻原及冰丘冻原;②山地冻原,分布在山地垂直带的上部,再向上则为高山冰雪。
根据基质的不同,可将冻原划分为:粘壤土冻原、砂质土冻原、泥炭土冻原等。依据建群植物,可划分为:藓类冻原、地衣冻原、草本冻原和木本冻原。
冻原是极地动物和驯鹿的良好牧地。【拓展提升】图1为我国东北地区长白山北坡自然带分布图,长白山上部还分布有独特的岳桦林带(见图2)。读图完成下面小题1.甲处的自然植被是()A.常绿阔叶林 B.常绿硬叶林 C.热带雨林 D.落叶阔叶林2.图中岳桦林带林木稀疏,根系发达,枝干呈匍匐状生长。其主要原因是该地区()A.土壤深厚,水源充足 B.坡度大,多滑坡C.气候寒冷,多大风 D.海拔高,光照弱3.岳桦林处于当地高山森林和苔原之间的生态过渡带。研究发现,近年来图中岳桦林的树龄随着海拔的升高而降低,该现象表明()A.林带在上升 B.苔原带下移 C.植被演替停止 D.岳桦林种群萎缩【答案】1.D2.C3.A【分析】1.长白山所在的我国东北地区属于温带季风气候,其基带为落叶阔叶林带,故D正确,A、B、C错误。2.长白山纬度高,且岳桦林位于海拔1800m处,气温低,“枝干呈匍匐状生长”可抗风、耐寒,更容易成活,C正确;“根系发达,枝干呈匍匐状生长”说明植被抗风且土壤贫瘠,必须扎根深处才可能获得足够的营养,A错误;滑坡对该地区植被的生长影响较小,B错误;通常情况下,海拔高,太阳辐射削弱少,光照强,D错误。故选C。3.图中岳桦林的树龄随海拔升高而降低,说明气候变暖,岳桦林带和苔原带应不断向高处移动,岳桦林种群扩张,A正确,B、D错误;植被演替是山地垂直地带性的表现,不会受气候变暖不会影响,C错误。故选A。我国东部某山地海拔2140-2220米处发育有典型的高山苔原带,其土壤有机质丰富,但土层较薄,以苔醇地衣和耐寒矮小灌木为主,草本植物仅零星分布于"特殊区域"。随着全球气候变化,近几十年来,该山地草本植物不断入侵苔原带,而其原有灌木开始萎缩退我国东部某山地发育有典型的高山苔原带,海拔约2140~2220米,其土壤有机质丰化。调查发现,该山地不同区域的草本植物入侵程度有显著差异(下图)。研究表明,随着该区域草本植物入侵的加剧,被侵入地区的土壤水分增加,而有机质含量呈减少趋势。4.入侵前草本植物分布的"特殊区域"特征为()A.海拔较低、坡度较陡 B.海拔较低、坡度较缓C.海拔较高、坡度较陡 D.海拔较高、坡度较缓5.草本植物入侵后,土壤水分增加、有机质减少的原因是()①与灌木相比,草本植物涵养水源能力较强②入侵导致灌木减少,生物量减少,耗水量减少③灌木减少,枯枝落叶量减少,有机质来源量减少④淋溶作用增强,以及草本植物吸收的有机质较多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答案】4.A5.A【分析】4.据图可以看出,草本植物入侵程度高的是低海拔、高坡度地区,坡度大的地区土层薄,灌木难以生长,海拔低的地区,气温较高,不耐寒的草本植物能够生长,故侵前草本植物分布的"特殊区域"特征为海拔较低、坡度较陡,A正确,BCD错误。故选A。5.草本植物入侵后,被侵入地区土壤水分增加、有机质减少,原因是:与灌木相比,草本植物涵养水源能力较强,水分条件好,和草本植物相比,灌木生物量大,灌木减少后,耗水量减少,枯枝落叶减少,有机质来源减少,①②③正确;灌木林淋溶作用比草本植物强,④错误。故选A。下图所示河流入海径流量占北冰洋入海径流总量的约60%。近年来,这些河流春季径流量明显增加而夏季径流量有所减少。据此完成下面小题。6.图示河流()A.入海口三角洲发育速度快 B.入海口渔业资源丰富C.流域南部比北部气候湿润 D.流域内有苔原带分布7.图示河流的入海径流可促使北冰洋()A.海水深度加大 B.海面结冰面积增大 C.海水盐度上升 D.海水垂直运动加快8.近年来,图示河流春季径流量明显增加而夏季径流量有所减少,原因可能是各河流域()A.植被覆盖率季节变化增大 B.积雪(冰)融化提前 C.水土流失程度和面积增大 D.大气降水集中期提前【答案】6.D7.B8.B【分析】6.图示地区河流流经亚寒带针叶林带,植被覆盖率较好,泥沙含量少,入海口三角洲发育速度慢,A错误。入海口纬度高、水温低,河流带来的营养物质较少,不是寒暖流交汇处或上升补偿流处,因此渔业资源少,B错误。流域南部深居内陆,降水少,气候比北部气候干,C错误。流域内北部纬度高,有苔原带分布,D正确。故选D。7.图示河流的入海径流泥沙含量少,且海底地壳比较稳定,不会导致海水深度加大,A错误。入海径流汇入大量淡水,海水盐度减低,易结冰,入海径流可促使北冰洋海面结冰面积增大,B正确,C错误。海水垂直运动往往和离岸风有关,和入海径流关系不大,D错误。故选B。8.图示地区河流源头以高原山地为主,季节性积雪融水是最主要水源,春季气温回升,积雪融化,河流形成汛期。位于亚寒带针叶林气候区,全年降水少。近年来,全球气候变暖,气温上升,积雪(冰)融化提前,季节性积雪基本在春季融化完,春季径流量明显增加而夏季径流量有所减少。B正确。河流流经亚寒带针叶林带,植被覆盖率较好且季节变化不大,水土流失不严重,AC错误。位于亚寒带针叶林气候区,全年降水少,春季径流量明显增加而夏季径流量有所减少和大气降水集中期提前关系不大,D错误。故选B。我国长白山高山苔原带分布着多年生草本植物群落-大白花地榆,野外考察发现该植物群落主要分布在有季节性雪斑的地块中,雪斑最大积雪厚度可达4米。气候变暖背景下,雪斑地块的积雪期明显缩短。下图为雪斑地土壤日平均温度和湿度的季节变化。据此完成下面小题。9.据图推测,大白花地榆()A.喜阳光 B.耐贫瘠 C.不耐寒 D.耐干旱10.大白花地榆主要分布在雪斑地块中,主要是因为雪斑()A.提高了土壤温度 B.增加了土壤水分 C.改善了土壤养分 D.改变了土壤结构11.气候变暖背景下,大白花地榆()A.植株花期延迟 B.分布高度下降 C.群落密度升高 D.种群数量减少【答案】9.C10.A11.D【分析】9.大白花地榆主要分布在有季节性雪斑的地块中,在雪斑地土壤日平均温度和湿度的季节变化统计图中显示,冬季有季节性雪斑的地块土壤日平均温度基本维持在0℃左右,利于大白花地榆越冬,说明其耐寒性不高,C正确。所以本题选项为C。10.在冬季有雪斑地块中,由于雪的导热性很差,土壤表面盖上一层雪被,可以减少土壤热量的外传,阻挡雪面上寒气的侵入,使土壤温度不至于持续降低,在雪斑地土壤日平均温度和湿度的季节变化统计图中显示,冬季有季节性雪斑的地块土壤日平均温度基本维持在0C°左右,所以地表有雪斑的土壤温度相对于没有雪斑地区要高,A正确。故本题选项为A。11.气候变暖背景下,高山苔原带的冬季积雪量减少,有雪斑覆盖的地块减少和积雪期缩短,都不利于大白花地榆安全越冬,可能导致其群落密度下降,种群数量减少,D正确,C错误;气候变暖,大白花地榆花期提前,分布的高度上升,AB错误。故选D。距今约800年前,长白山天池火山发生大规模喷发,喷出的巨量火山浮石及火山灰毁灭性地破坏了长白山林线,迫使植被重新演替。目前长白山植被分布存在独特性,表现在不同坡向植被分布差异明显,且植被发育时间较短,植被带的稳定性较差。下图为长白山遥感影像图,下表示意长白山现今林线状况。据此完成下面小题。坡向坡度地质基础林线以下林线以上北坡陡坡基岩岳桦苔原、岳桦上侵缓坡基岩岳桦苔原、岳桦上侵西、南坡陡坡基岩岳桦、苔原苔原缓坡火山灰岳桦、苔原苔原、小叶樟上侵东坡陡坡火山灰地衣、苔藓地衣、苔藓缓坡火山灰长白落叶松林地衣、苔藓12.长白山天池火山喷发使各坡向火山灰和浮石的沉积厚度产生较大差异,其中沉积厚度最大的是()A.东坡 B.西坡 C.南坡 D.北坡13.长白山仅有一坡具有完整的植被垂直分布,依次呈现出甲—乙—亚高山岳桦林—苔原的植被变化,该坡向与甲、乙植被分别是()A.东坡,落叶松林,暗针叶林 B.西、南坡,常绿阔叶林,落叶松林C.北坡,暗针叶林,红松阔叶林 D.北坡,红松阔叶林,暗针叶林14.表中信息显示长白山出现了森林上侵苔原带的现象,主要原因是()A.土壤肥力增加 B.冬季风力减弱C.植被自然演替 D.冰雪融水增多【答案】12.A13.D14.C【分析】12.距今约800年前,长白山天池火山发生大规模喷发,喷出的巨量火山浮石及火山灰毁灭性地破坏了长白山植被。由于受喷发倾角和强劲高空西北风影响,通过卫星遥感图及表格可知,各坡向火山灰的沉积厚度不同,东坡最厚,南坡和西坡次之,北坡最小。故选A。13.结合题干和表格信息可知,该坡有岳桦林,可排除东坡;再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长白山的基带为落叶阔叶林,排除B、C,故选D。14.由材料可知,因火山喷发破坏了长白山林线,迫使林线下移,但林线以上气候环境本身就支持森林生长,只是自然植被尚未演替生长到此,现在出现森林上侵苔原带即林线上移,其主要原因是植被的自然演替。故选C。二、综合题15.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长白山西坡高山苔原是我国最为典型的山地苔原,微博橙子辅导它位于长白山火山锥体上部(2000~2500m)。30年前长白山苔原带植被为灌木苔原,主要是灌木和苔藓地衣植物,很少有草本植物,目前,来自林线附近的林下喜温草本植物已经占据苔原带全域。下图是长白山高山苔原带灌木和草本优势种聚集强度K值的空间分布格局。(注:聚集强度K值小,表明该植物聚集分布明显;反之则聚集分布弱。)(1)读图,指出近30年来长白山高山苔原带植被的空间变化特点,并说出判断理由。(2)从气候变化的角度分析,长白山西坡苔原带中低海拔灌木分布特征发生变化的原因。【答案】(1)变化特点:在海拔2300m以下,草本植物入侵,占据了部分空间,草本和灌木都呈较强的聚集分布;在海拔2300m以上,草本植物影响小,草本聚集分布,灌木呈广泛分布。判断理由:在海拔2300m以下,灌木和草本聚集强度K值都小,差异不大;在海拔2300m以上,灌木聚集强度K值大,草本聚集强度K值小。(2)原因:全球变暖,温度升高,导致草本植物入侵,种间竞争导致灌木退化,引起苔原带生物多样性增加;冬季气温升高显著,雪被厚度下降,冬半年灌木冻害加剧;春季升温快,积雪融化提前,灌木返青时土壤水分不足,使灌木生长不良,产生退化。【分析】(1)根据材料信息可知,该山脉以灌木、草本和苔藓地衣为主,分析图示材料可知,在海拔2000—2500m之间,植被以多年生小灌木和苔藓地衣为主,植株矮小;在海拔2300m以上,灌木广泛分布,草本植物影响较小,草本植物呈集聚分布;在海拔2300m以下,草本植物分布较多,占据较多的空间,草本植物和灌木都呈较强的聚集分布。判断理由:根据图示信息可知,在海拔2300m以下,灌木和草本聚集强度K值都小,说明两者的差异不大,两者都呈现较强的聚集分布状态;在海拔2300m以上,灌木聚集强度K值大,说明灌木的分布较为广泛,草本聚集强度K值小,说明草本植物呈集聚分布。(2)全球气候变暖导致冬季气温偏高,蒸发加剧,灌木生长蓄水量大,草本需水量小,灌木因此退化;冬季气温升高,积雪减少,对灌木的保温作用减弱,不利于灌木生长;春季升温速度较快,积雪融化时间缩短,导致灌木返青期水分不足,不利于灌木生长;夏季气温升温比往常快,对灌木生长不利;全球气候变暖,导致气温升高,草本植物生长上限上移,导致入侵灌木生长区,导致种间竞争加剧,引发灌木退化等。16.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长白山脉是亚欧大陆东缘的最高山系,保存着完整的从温带到极地的垂直分布森林植被景观。位于长白山西坡海拔2000~2500m的高山苔原,其环境特征与极地苔原相似,植被以多年生小灌木和苔藓地衣为主,小灌木植株矮小,匍匐贴地,强烈分支,交织成网。一般情况下,热量需求越高的植被,吸收养分的能力越强。在全球气候变化的背景下,原先位于较低海拔的草本植物不断上侵,而苔原带原有的灌木开始萎缩退化。下图示意长白山西坡高山苔原研究区位置和草本植物入侵程度与环境因子的关系。(1)分析长白山森林植被景观垂直分布比较完整的原因。(2)推测长白山高山苔原带小灌木的生长习性。(3)从地形地势角度推断长白山苔原带遭受草本植物入侵程度最高的区域,并分析原因。(4)随着草本植物人侵,苔原带原有的灌木萎缩退化,试做出合理解释。【答案】(1)长白山位于我国东北部季风区,气候湿润,适合森林植被生长:长白山山体高大,水热条件垂直变化显著,适合从温带到极地的森林植被生长:长白山位置偏远,开发较晚,受人类活动影响较小。(2)耐寒,耐贫瘠土壤,抗大风,喜湿。(3)区域:海拔较低、坡度较大的区城。原因:随着全球气候变暖,海拔较低处热量条件较好。适合草本植物生长:坡度较大处土层较薄,灌木(根深)不易着生和定植(或生长),草本植物(根浅)易于着生和定植(或生长)。(4)草本植物对热量需求量大,吸收土壤养分的能力强。使得土壤有机质含量下降。不利于灌木生长:草本植物入侵,挤占灌木生存空间:气温升高、降水减少,气候趋向暖干,不适合灌木生长。【分析】(1)长白山森林植被景观垂直分布比较完整的原因可结合图文材料从降水条件、地势高低、开发程度等角度分析。长白山位于我国东北部季风区,属于温带季风气候,纬度高,蒸发较弱,气候湿润,适合森林植被生长;长白山山体高大,水热条件垂直变化显著,适合从温带到极地的森林植被生长,山地垂直带谱比较丰富;长白山位于东北地区,位置偏远,开发较晚,地广人稀,受人类活动影响较小,所以长白山脉保存着完整的从温带到极地的垂直分布森林植被景观。(2)长白山高山苔原带小灌木生长地区地处较高纬度,海拔也较高,气温较低,气候严寒,说明小灌木耐寒。当地地势落差大,土壤发育程度差,说明小灌木耐瘠薄土壤;长白山西坡高海拔处西北风强劲,小灌木植株矮小,匍匐贴地,强烈分支,交织成网,有利于抵御大风;长白山地区降水较多,气候湿润,加之气温低,蒸发微弱,空气湿度较大,说明小灌木喜湿润。(3)长白山苔原带遭受草本植物入侵程度最高的区域可读图得出。其原因主要从海拔较低处热量条件较好、坡度较大处土层较薄等角度分析。入侵程度最高的区域是海拔较低、坡度较大的地方。原因:随着全球气候变暖,海拔较低处热量条件变得较好,适合草本植物生长;而坡度较大处、土层较薄,灌木也不容易生长,更适合草本植物的生长和繁殖。(4)本题实质上是考查草术植物入侵使得灌木萎缩退化的原因,可结合材料从土壤有机质含量、生存空间、气候变化等角度分析。草本植物对热量需求量大,吸收土壤养分的能力强,生长旺盛,大量吸收土壤养分,使得土壤有机质含量下降,不利于灌木生长;草本植物入侵,不停挤占灌木生存空间;随着全球气候变暖,气温升高、降水减少,气候趋向暖干,更加不不适合灌木生长,生存空间不断被草本植物侵占,灌木不断退化。17.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长白山高山苔原位于长白山火山锥体上部(海拔约为2000~2500m),该地植被以灌木苔原为主,很少有草本植物。在全球气候变化背景下,原先位于长白山苔原带西坡较低海拔的草本植物不断上侵,原有的灌木萎缩退化。下图示意草本入侵程度与环境因子变化关系。(1)分析随着海拔升高,草本植物入侵总体趋势减弱的原因。(2)指出长白山高山苔原带最易遭受草本植物入侵的区域,并分析原因。【答案】(1)海拔升高,气温降低(或热量减少),不适合草本植物生长;随着海拔升高,距草本植物带渐远,草本植物种子不易到达。(2)入侵区域:海拔较低、坡度陡、土壤贫瘠的地带。原因:较低海拔地带离草本植物带近,最早满足草本植物生长的温度条件,最先遭到入侵;陡坡地带土层薄、土壤贫瘠地带肥力差,因此灌木植被少,容易被草本植物入侵。【分析】(1)本题主要结合地区气温、种子传播的知识来分析。由所学知识可知,随着海拔的升高气温降低,草本植物的生长条件变差;草本植物从低海拔向上入侵,随着海拔的升高种子的传播距离加大,入侵减少。(2)根据材料信息“全球气候变化背景下,原先位于长白山苔原带西坡较低海拔的草本植物不断上侵”,读图可知,较低海拔的草本植物重度入侵在海拔较低处,草本植物重度入侵在坡度在30°~35°处,土壤在机质含量在20‰,土壤较贫瘠。因为草本植物分布在海拔较低处,该处有草本植物生长的适宜温度条件,所以最先被入侵;陡坡地带土层以育程度低,且灌木植被已萎缩退化,土壤肥力低,所以草本植物容易入侵。18.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山地垂直带内部的分异规律,日益为地理学研究所重视。在山地苔原带,植物多样性存在随海拔升高呈单峰变化的规律:在山地苔原带下部,少数植物种类通过种间竞争获得优势,植物多样性较低;随着海拔升高,环境压力变大,种间竞争减弱,植物多样性升高;在更高海拔区域,适宜生存的植物种类减少。地理科考队调查某山峰的苔原带(海拔2000~2600米)时发现,该苔原带部分地区存在干扰,导致优势植物数量减少,植物多样性异常;阴、阳坡降水量与坡度差别不大,但植物多样性差异显著。(1)确定该苔原带遭受干扰的坡向和部位,以及干扰强度的垂直分布特征。(2)判断在未遭受干扰时,阴坡与阳坡苔原带植物多样性的差异,并说明判断依据。(3)分析与阴坡相比,苔原带阳坡地表温度和湿度的特点及产生原因。(4)说明从2300米至2600米,阴、阳坡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冀教版高一语文上册阶段测试试卷含答案
- 2025年沪教版七年级生物下册阶段测试试卷含答案
- 2025年统编版选修5历史下册阶段测试试卷
- 2025年上教版九年级生物下册阶段测试试卷
- 2025年牛津译林版九年级历史下册阶段测试试卷
- 2025年度智慧门禁系统门卫服务全面升级合同4篇
- 2025版高铁建设农民工劳动合同规范文本3篇
- 技术专利资源共享合同(2篇)
- 二零二五版智能节能门窗工程分包合同样本4篇
- 2025版医疗责任保险合同范本4篇
- 《医院财务分析报告》课件
- 2025老年公寓合同管理制度
- 2024-2025学年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 期末综合卷(含答案)
- 2024中国汽车后市场年度发展报告
- 感染性腹泻的护理查房
- 天津市部分区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 物理 含解析
- 《人工智能基础》全套英语教学课件(共7章)
- GB/T 35613-2024绿色产品评价纸和纸制品
- 2022-2023学年五年级数学春季开学摸底考(四)苏教版
- 【蚂蚁保】2024中国商业医疗险发展研究蓝皮书
- 军事理论-综合版智慧树知到期末考试答案章节答案2024年国防大学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