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沁园春-长沙》同步练习(含解析)中职语文高教版(2023-2024)基础模块上册_第1页
一《沁园春-长沙》同步练习(含解析)中职语文高教版(2023-2024)基础模块上册_第2页
一《沁园春-长沙》同步练习(含解析)中职语文高教版(2023-2024)基础模块上册_第3页
一《沁园春-长沙》同步练习(含解析)中职语文高教版(2023-2024)基础模块上册_第4页
一《沁园春-长沙》同步练习(含解析)中职语文高教版(2023-2024)基础模块上册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一《沁园春-长沙》同步练习(含解析)中职语文高教版(2023-2024)基础模块上册高教(2023)基础模块上第一单元《沁园春·长沙》同步检测

一、语言文字运用

1.下面加点字的音、形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A.廖廓(liáokuò)百舸(ké)碧(bì)透橘(jú)子洲

B.苍茫(cāngmáng)沉浮(fú)携(xié)带竟(jìng)自由

C.峥嵘(zhēngróng)遒(qiú)劲挥斥(chī)岁月稠(chóu)

D.惆怅(chóuchàng)遏(è)阻激(jī)扬万户侯(hóu)

2.下面加点的词解释都正确的一项是()

A.挥斥(奔放)方遒怅(失意)寥廓漫(满)江

B.浪遏(阻止)飞舟主(主宰)沉浮鹰击(搏击)长空

C.百侣(僧侣)激扬(激浊扬清)万户侯(此指大军阀,大官僚)

D.击(击打)水峥嵘(不平凡)岁月稠(多)

3.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运用正确的一项是()

A.65岁的李大爷风华正茂,很顺利地通过了社区夕阳红艺术团的面试,他非常高兴。

B.王奶奶退休后自学英语,她现在能够用英语和外国游客交流,年轻力壮的你还好意思峥嵘岁月吗?

C.在公共网络空间形成公序良俗,需要每个人对自己的网上言行负责,涵养激浊扬清的正能量,共同珍惜、维护良好的网络生态。

D.登上华山的高峰后,游客们心情十分兴奋,他们居高临下,指点江山,赞美着眼前的大好风光。

4.下列对诗句中加点的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漫江碧透,百舸争流___争流:争相行驶。

B.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___沉浮:盛衰。

C.书生意气,挥斥方遒___挥斥:指挥呵斥。

D.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___击水:游泳。

5.下列选项中,对诗句朗读节奏的划分错误的一项是()

A.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B.忆/往昔峥嵘/岁月稠

C.万类/霜天/竞/自由D.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

6.对下面的句子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A.“粪土当年万户侯"意思是把当时的军阀官僚看得像粪土一样。

B.“万类霜天竞自由”指万物都在秋光中争过自由自在的生活。

C.“浪遏飞舟"表现出革命青年投身于风浪,勇往直前的情景。

D.“中流击水”虚实相映,激人想象,以游水搏浪之实来写人生奋斗之虚。

7.对《沁园春·长沙》下阕中“粪土当年万户侯"中“粪土”用法分析正确的是()

A.使动用法B.名词活用一般动词

C.意动用法D.名词做该句主语

8.下列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毛泽东,字润之,笔名子任。湖南湘潭人。

B.毛泽东是中国人民的领袖,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战略家、理论家,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解放军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缔造者和领导人,诗人、书法家。

C.毛泽东在文学上有很高的造诣,一生创作了大量诗词。其诗词作品雄浑豪迈,气势磅礴,意境开阔,描绘了中国革命的壮丽画面,抒发了一位伟大革命家的情怀。

D.毛泽东的代表作有《七律·长征》《沁园春·长沙》《采桑子·重阳》《念奴娇·赤壁怀古》等。

二、名篇名句默写

9.写出下列横线处空缺的名句。

(1)携来百侣曾游,

(2)___,小弦切切如私语。

(3)春风得意马蹄疾,

三、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争流。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

10.“漫江"的意思是;“霜天”即_________________。

11.对上片的第一个整句(即“独立……头")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独立寒秋”是一个倒装性的句子。

B.从语意来看,第二和第三个句子的先后关系应该倒过来。

C.这开头的三个分句点明了时令、地点、人物,点明了特定的环境。

D.描写了湘江壮美的景色。

12.对“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三句诗的意思解释最准确的一项是()

A.面对“万类霜天竞自由”的大千世界,诗人思绪万端;广阔无垠的大地呀,谁才是主宰你命运的真正主人呢?

B.面对高而深邃的天空、辽阔无边的大地,诗人焦躁地思虑着:中国的革命由谁来掌舵呢!

C.通过询问大自然的盛衰荣枯应由谁来主宰的问题,表达出诗人愤恨不平的心情。

D.通过对湘江深秋景象的描绘,即景生情,提出了革命领导权的问题。

13.摘出这片词中的对偶句。

阅读下面诗词,完成下面小题。

沁园春·长沙

毛泽东

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争流。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霸天竞自由。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

携来百侣曾游。忆往昔峥嵘岁月稠。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挥斥方遒。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曾记否,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

14.下列各句中,朗读节奏划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携来百侣/曾/游。忆/往昔/峥嵘岁月/稠。

B.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挥斥/方遒。

C.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

D.曾记/否,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

15.下列对句子的翻译,正确的一项是()

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

A.评论国家的大事,写出激浊扬清的文章,把当时的军阀官僚看得如同粪土一样。

B.指导江山大事,写出激进的文字,视钱财为粪土。

C.用手去指点江山,用笔去写文章,把当时的军阀官僚看得如同粪土一样。

D.评论国家的大事,写出激浊扬清的文章,视钱财为粪土。

16.下列对诗词的分析和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作者用“独立"起笔,一方面是实写,另一方面也同下面的“百侣”相呼应,以便触景生情,从容地展开下面的回忆,奠定了这首词广阔、深沉的基调。

B.作者在长沙读书时,曾经和许多共同从事革命活动的同学一起到橘子洲游览,他们评论国家大事,写下批判黑暗社会,宣传革命真理的文章。

C.“谁主沉浮"是由上文的仰看飞鹰,俯观游鱼,来思考究竟是谁主宰着世间万物的升沉起伏。这句话在这里可以理解为:在这军阀统治下的中国,到底应该由谁来主宰国家兴衰和人民祸福的命运。

D.“曾记否,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刻画了一批奋发有为的青年知识分子激流勇进的精神,直接地回答了“谁主沉浮"的问题。

参考答案:

1.D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识记并正确书写现代汉语常用字音、字形的能力。

A.“廖廓”的“廖"应写作“寥”,百舸的“舸"应读作gě。

B.“竟自由”的“竟"应写作“竞”。

C.“挥斥"的“斥”应读作chì。

故选D。

2.B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识记现代汉语常用字字音的能力。

A.“怅(失意)寥廓"错误,“怅”,惆怅,感慨。

C.“百侣(僧侣)"错误,“侣”,同伴,词中指同学。

D.“击(击打)水"错误,“击”,指游泳,

故选B。

3.C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成语的能力。

A.“风华正茂”,形容青年朝气蓬勃、奋发有为的精神面貌。句中用来形容65岁的李大爷,用错对象。

B.“峥嵘岁月”,指不平凡的岁月。句中是激励年轻人珍惜时光、努力学习,将“峥嵘岁月"误用为动词。

C.“激浊扬清”,冲去污水,让清水上来,比喻抨击坏人坏事,褒扬好人好事。句中是指在公共网络空间要发扬正能量,使用正确。

D.“指点江山”,评论国家大事,句中用来形容游客们对大好风光的赞美,望文生义。

故选C。

4.C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诗歌重点字词的能力。

A.正确。句意:江水清澈澄碧,一艘艘大船乘风破浪,争先恐后。

B.正确。句意:我要问这苍茫大地的盛衰兴废,由谁来决定主宰呢?

C.“挥斥:指挥呵斥”错误。“挥斥”,奔放。句意:大家踌躇满志,意气奔放,正强劲有力。

D.正确。句意:那时我们在江水深急的地方游泳,那激起的浪花几乎挡住了疾驰而来的船。

故选C。

5.B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朗读节奏划分的能力。

B.句意:回忆过去那些不平凡的岁月,有很多值得怀念的事情。“忆”,动词,表示回忆。“往昔峥嵘岁月稠"中,“往昔”是时间状语,“峥嵘岁月"是主语,“稠”是谓语。因此,应划分为“忆/往昔/峥嵘岁月/稠”,这样更符合诗句的语法结构和朗读节奏。

故选B。

6.D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分析理解诗歌内容的能力。

D.“以游水搏浪之实来写人生奋斗之虚”错误。这里对虚实手法的分析颠倒了,因为“游水搏浪"是回忆的内容,是虚写;“人生奋斗”是作者要说的本意所在。

故选D。

7.C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实词中的词类活用现象的理解能力。

“粪土”,意动用法,视……如粪土。句意:把当时的军阀官僚看得同粪土一样。

故选C。

8.D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了解并掌握常见的文学常识的能力。

D.“《念奴娇·赤壁怀古》”错误。毛泽东的代表作有《七律·长征》《沁园春·长沙》《采桑子·重阳》等。《念奴娇·赤壁怀古》是苏轼的词作。

故选D。

9.忆往昔峥嵘岁月稠大弦嘈嘈如急雨一日看尽长安花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默写常见的名篇名句的能力。

易错字词有:“峥嵘"稠”“嘈嘈"尽”。

10.满江深秋天气11.D12.A13.鹰击长空,鱼翔浅底。

【解析】10.本题考查学生理解诗中重点词语含义的能力。

“漫江”,满江。“漫”,遍布。

“霜天”,深秋天气。原句指万物都在深秋竞相自由地活动。

11.本题考查学生理解诗句意思及作用的能力。

D.“描写了湘江壮美的景色”错误。上片的第一个整句(即“独立……头")没有写出湘江壮美。“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争流。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这些句子才写出湘江壮美的景色。

故选D。

12.本题考查学生理解诗句含义的能力。

句意:千万种思绪涌上心头:这苍茫大地的盛衰兴废由谁来主宰呢?

B.“作者焦躁地思虑着"错误,面对生机勃勃、绚丽壮美的大自然作者思绪万千,百感交集,表现了诗人博大的胸怀、凌云壮志。有担忧和感慨,没有焦躁。

C.“表达出作者愤恨不平的心情”错误,作者观览生机盎然的大自然进入理性思考,体现了诗人想改变现状,掌控未来的豪情壮志。

D.“提出了革命领导权的问题"错误,作者面对壮阔的山河,联想到自己的使命,“主沉浮”指主宰国家命运,掌握民族前途,暗含但没有直接“提出"革命领导权的问题。

故选A。

13.本题考查学生赏析重点词句的表达技巧的能力。

鹰击长空,鱼翔浅底。“鹰”对“鱼”,“击”对“翔”,“长空”对“浅底"。

14.C15.A16.D

【解析】14.本题考查学生诗歌断句的能力。

A.“曾/游”错误。“曾游”,曾来漫游,“曾”作“游"的状语,起修饰限制作用,在诗句中没必要断开。

B.“同学/少年”“书生意/气"错误。“同学少年”,这里指少年毛泽东和他的同学们一起来到这里,中间没必要断开。“书生”,读书人,这里指青年学生;“意气”,意志和气概。这里“书生"和“意气”是两个词语,所以诗句节奏应该是“书生/意气"。

D.“曾记/否”“到中流/击水"错误。“记否”,记得吗?“否"是这个句中的疑问词,不能与前面断开;“中流击水”,在江心水深流急的地方游泳,“中流"作“击水”的状语,起修饰限制作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