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南区六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卷(有答案)_第1页
城南区六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卷(有答案)_第2页
城南区六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卷(有答案)_第3页
城南区六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卷(有答案)_第4页
城南区六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卷(有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城南区六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卷(有答案)湘阴县城南区2023年上学期六年级语文学科期中学情调研卷

制卷:袁家铺中学

(用时:90分钟总分:100分)

一、用正楷字将下面名言抄写在方格里,注意正确美观。(2分)

以立意为宗,不以能文为本。

二、根据语境,看拼音写词语。注意把字写规范。(5分)

抗美援朝时期,面对xiōngyǒngpéngpài()的金刚川水,面对敌军的

qiānglíndànyǚ(),志愿军们没有bàoyuàn(),更没有jīnghuāng(),他们用铁一般的身躯,筑起金刚川上的水路通道,保障了前线物资的输送,阻挡了敌人的进攻。他们为战争的胜利作出了巨大的贡献,受到了人们的yōngdài()。

三、选择题。(填序号)(12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音和字形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土壤(rǎng)笨拙(zhuó)单薄(bó)顾影自怜___B.衣襟(jīn)宾客(bīng)沧海(cāng)孤芳自赏

C.鸣啭(zhuàn)山涧(jiān)瞻仰(zhān)全神惯注

D.蒙古(měng)妩媚(wǔ)政府(zhèng)技高一筹

2.下列诗句中加点字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移舟泊烟渚(水中间的小块陆地)B.金沙水拍云崖暖(高耸入云的山崖)

C.明月别枝惊鹊(另外的树枝)D.把酒话桑麻(泛指庄稼)

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山洪咆哮着,像一群受惊的野马,从山谷里狂奔而来,势不可当。

B.他感到,只有在这里才能充分发挥自己的技高一筹。

C.抱着心爱的飞机模型,表弟心满意足地进入了梦乡。

D.他刚取得一点成绩就忘乎所以,目中无人了。

4.下列句子中所运用的修辞手法与其他三项不一样的一项是()

A.走了许久,远远地望见了一条迂回的明如玻璃的带子——河。

B.小小的花苞圆圆的、鼓鼓的,恰如衣襟上的盘花扣。

C.木桥开始发抖,开始痛苦地呻吟。

D.到了中午,天安门广场已经成了人的海洋,红旗翻动,像海上的波浪。

5.与“这是英雄的中国人民惊天动地,气壮山河的声音!"意思相近的一项是()

A.这能是英雄的中国人民惊天动地,气壮山河的声音吗?

B.这不是英雄的中国人民惊天动地,气壮山河的声音?

C.这无疑不是英雄的中国人民惊天动地,气壮山河的声音。

D.这难道不是英雄的中国人民惊天动地,气壮山河的声音吗?

6.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小说可以通过故事情节感受人物形象,借环境描写来凸显人物形象。

B.《狼牙山五壮士》和《开国大典》都运用了点面结合的写作方法。

C.《丁香结》一文,作者由花的“结”联想到心的“结”,表达了积极豁达的人生态度。

D.阅读文章时,为了提高阅读速度,与阅读目的关联性不强的内容不需要读。

四、按要求写句子。(第1-4题,每题2分;5-6题,每题3分,共14分)

1.这样宏伟的建筑群,这样和谐统一的布局,令人惊叹。(改为双重否定句)

2.望着如画的风景,使他完全陷入了对未来的憧憬里。(修改病句)

3.受检阅的部队在《中国人民解放军进行曲》的乐曲声中缓缓进场。(缩句)

4.仿照加点的词语,续写一个句子,构成语义连贯的排比句。

朋友是一股春风,为你拂去愁云;朋友是一盏明灯,为你驱赶阴霾;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我还有作业没有完成,不能和你一起玩。”我婉言谢绝了伙伴的邀请。(用“婉言谢绝"代替了“说”,我也能写出类似的句子。)

6.写出某个人物对某件事入迷的情景。

五、根据课文内容填空。(17分)

1.古诗中有美景。《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中的“___,___"描写了美丽的雨后景色;《过故人庄》中的“___,___”描写了美丽的山村风光;《春日》一诗中的“___,___"则具体描绘了春天的美景。

2.旧时茅店社林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我们认识了_________的狼牙山五壮士,不畏牺牲的郝副营长、_________的党支部书记、____________的桑娜和渔夫。

4.《童年》刻画了许多性格鲜明的人物形象,比如,勇敢正直的___,善良乐观的___,自私残暴的___,贪婪恶毒的_________,以及快乐的“小茨冈”和执着的“好事情"。

5.《爱的教育》作者是___,他是___(国家)人,主人公是___。

六、阅读理解。(20分)

(一)桥(节选)

水渐渐蹿上来,放肆地舔着人们的腰。

老汉突然冲上前,从队伍里揪出一个小伙子,吼道:“你还算是个党员吗?排到后面去!”老汉凶得像只豹子。

小伙子瞪了老汉一眼,站到了后面。

木桥开始发抖,开始痛苦地呻吟。

水,爬上了老汉的胸膛。最后,只剩下了他和小伙子。

小伙子推了老汉一把,说:“你先走。"

老汉吼道:“少废话,快走。”他用力把小伙子推上木桥。

突然,那木桥轰的一声塌了。小伙子被洪水吞没了。

老汉似乎要喊什么,猛然间,一个浪头也吞没了他。

选文中有多处环境描写,请找出两处,用“"画出来。这样描写的作用是

(3分)

2.语段两次写到老汉的“吼”第一次是因为__,表现了老汉_________;第二次

是为了_________,体现了老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分)

3.文中对小伙子让老汉先走,而老汉把小伙子推上木桥的情节,理解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小伙子惧怕老汉的威严,不敢先走。

B.老汉的“推"和上文的“揪”一样用力,说明老汉还在责怪小伙子。

C.此处通过对人物的语言和动作描写,塑造了两位相互谦让的党员形象。

D.为后文揭示两人是父子关系作铺垫。

(二)耐磨的人生

我的一个朋友在一次意外的事故中失去了右手。炎炎夏日里,我到他的小书屋去选

书。我本来打算要穿一件凉爽的短袖汗衫出门的。可是,临行前还是毅然换了一件长袖衫——我忘不掉两年前他在酷暑时节穿一件长袖衫对我说:“我今生再也无福穿短袖汗衫了"的悲苦神情,我希望这件长袖衫从我身上蒸出汗水,希望这淋淋汗水能多少减淡一点朋友的哀伤和痛楚。当我出现在那间小书房时,朋友热情地迎上来与我握手,两只左手紧紧相握的瞬间,我俩都忍不住看着对方的衣衫大笑起来——因为,朋友居然穿了一件短袖汗衫。

朋友说:“谢谢,我知道你的良苦用心。倒退两年,我还真的特别需要你这样做,但现在不同了……不瞒你说,刚出事的那阵子,我认为我活不下去了,我说什么也接受不了没有右手的残酷现实,我笨拙地穿衣,歪歪扭扭地写字,刮胡子的时候,把脸刮得鲜血淋漓,上厕所都十分十分不方便……我哭,我闹,我摔东西,我把脑袋剃得溜光来发泄。后来,我就劝自己:别想那只手了,行不?瞧瞧人家古人多么豁达,满嘴的牙齿都掉光了,却说:‘口中无碍,咀嚼愈健’;一人叫达克顿的外国人,曾以为除了双目失明以外可以忍受生活上的任何打击,可他在60岁的时候,却真的双目失明了,这时候,他说:‘噢,原来失明也是可以忍受的呀,人可以忍受一切不幸,即使所有器官都丧失知觉,我也能在心灵中继续活着。’慢慢地,我平静下来了。我开始穿着短袖汗衫出门,坦然的面对人们异样的目光,我终于明白,我其实有一条韧性十足的命,它远比我想象中的那条命耐磨得多……”

那一天,我倒空了自己的钱袋,我跟自己说:多选一些书吧,这间书屋的书一定富含灵魂之钙。

1.朋友说:“谢谢,我知道你的良苦用心……”,句子中的“良苦用心”指的是

_________________。(2分)

2.文中第2自然段中的“毅然"能不能去掉?为什么?(2分)

3.说说你对下面这句话的理解。(2分)

多选一些书吧,这间书屋的书一定富含灵魂之钙。

4.面对人生的坎坷,“我”的朋友对人生的态度有什么变化呢?想一想是什么原因使他发生了这样的变化?(2分)

5.读了短文,你一定会有所感悟吧,请用几句话把你的感悟写下来。(2分)

六、习作。(30分)

“一个微笑,花费很少,价值却很高。"成长路上,有令你难忘的微笑吗那些微笑包含着什么力量?请以“微笑”为话题写一篇作文,抒发真情实感。450字以上。

400参考答案

一、用正楷字将下面名言抄写在方格里

以立意为宗,不以能文为本。

二、根据语境,看拼音写词语

汹涌澎湃;枪林弹雨;抱怨;惊慌;拥戴

三、选择题

1.D

2.C

3.B

4.C

5.D

6.D

四、按要求写句子

1.这样宏伟的建筑群,这样和谐统一的布局,不能不令人惊叹。

2.望着如画的风景,他完全陷入了对未来的憧憬里。(去掉“使")

3.部队进场。

4.示例:朋友是一把雨伞,为你遮挡风雨。

5.示例:“爷爷,我今天身体不太舒服,不能陪您去散步了。”我婉言谢绝了爷爷的提议。

6.示例:他坐在书桌前,眼睛紧紧盯着手中的书,时而皱眉,时而微笑,完全沉浸在书中的世界里。周围的一切似乎都与他无关,妈妈叫他吃饭,他都没有听见,直到妈妈走到他身边,轻轻拍了他一下,他才如梦初醒。

五、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卷地风来忽吹散,望湖楼下水如天;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2.路转溪桥忽见

3.英勇无畏;视死如归;沉着镇定、临危不惧;善良勤劳、富有同情心

4.阿廖沙;外祖母;外祖父;舅舅们

5.亚米契斯;意大利;安利柯

六、阅读理解

(一)

1.环境描写:水渐渐蹿上来,放肆地舔着人们的腰。木桥开始发抖,开始痛苦地呻吟。

作用:渲染了紧张、危险的氛围,推动了情节发展,衬托出老汉沉着冷静、无私无畏的高大形象。

2.第一次是因为小伙子身为党员却想插队,表现了老汉不徇私情;第二次是为了让小伙子先脱离危险,体现了老汉对儿子的爱。

3.D

(二)

1.作者临行前特意换了一件长袖衫,希望用自己的汗水减淡朋友的哀伤和痛楚。

2.不能去掉。“毅然”表现了作者换衣服时的坚决,突出了作者对朋友的深切关心和同情,去掉后就没有这种表达效果。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