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届河南省TOP二十高三质检一 语文试题 (原卷版+解析版)_第1页
2024届河南省TOP二十高三质检一 语文试题 (原卷版+解析版)_第2页
2024届河南省TOP二十高三质检一 语文试题 (原卷版+解析版)_第3页
2024届河南省TOP二十高三质检一 语文试题 (原卷版+解析版)_第4页
2024届河南省TOP二十高三质检一 语文试题 (原卷版+解析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4届河南省TOP二十名校高三质检一

语文试题

(原卷版)

全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并将条

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

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回答

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4.本卷命题范围:高考范围。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8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西方史学界出现了一个全新的研究领域一一动

物史,主要探讨历史上人与动物之间的互动与共生关系,强调动物对人

类社会发展的积极作用。有学者认为,动物史研究是继“文化转向”“语

言学转向”之后,历史学研究再次出现的一个转向。

从学科意义上来讲,动物史研究的起源最早可以追溯至美国麻省理工学

院哈里特•瑞特芙教授的著作《动物庄园》(1987)o在该书中,瑞特

芙研究了19世纪英国的人与动物关系的根本转变,认为人类侵占了动物

权力,并最终使动物沦落为人类操纵的对象。本书也被认为是动物史学

起源的奠基之作。

历史学家之所以对动物产生浓厚兴趣,主要源于他们对动物是否具有能

动性及其历史地位的再思考。美国加州大学圣克鲁兹分校科学史教授唐

娜•哈拉维等人普遍认为,动物的生活、经历和死亡成为解释人类历史、

思想和实践的重要视角,因此动物必须被纳入人类历史发展进程予以考

察。

2004年,哈里特•瑞特芙在《动物星球》一文中认为动物研究已经从边

缘地位进入到欧美史学界的主流。尤其是近10年来,西方动物史研究更

是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欧美学界不仅出版丰富的学术论著、文集和

研究指南探讨动物史研究的理论与方法,而且高频次组织以动物史为专

题的学术研讨会,对动物在人类历史中的地位加以思考。动物史研究的

出现,一定程度上表明历史学家不但愿意承认动物对人类社会发展的积

极意义,而且倾向于将它们作为某一特定时间和空间历史中的一部分呈

现出来,而不是将它们继续孤立在历史学等人文社会科学的边缘。

动物史研究的中心是突出人与动物互动、共生关系的书写,其主要目标

在于记录和反映动物的真实生活,并展示动物在人类历史进程中的积极

作用。动物史研究涉及主题广泛,研究范围从早期的狩猎活动到现时代

的宠物饲养、转基因动物等领域。与此同时,西方史学界还出版了涉及

狩猎史、动物驯养史、宠物史、动物园史、马戏动物史、兽医史、实验

动物史以及动物屠宰史等各种主题的动物史著作。这些著作的大量涌现,

充分表明动物史研究在西方史学中焕发出勃勃生机。

动物史研究的路徉取向多元化,环境史、社会史、文化史、政治史、经

济史、外交史、城市史、医疗史等研究领域都开始注重吸收动物元素,

力图进一步丰富各史学领域的研究内容。例如,环境史力图表明动物与

植物、景观一样,在整个人类历史中都是推动变革的媒介;文化史把动

物描绘成人类文化发展的重要角色;经济史则展示了人类是如何为了食

物、劳动、服装、娱乐而控制、商品化和塑造动物的;医疗史则通过研

究动物试验,以达到知识探索的目的,以及理解动物是如何被人类社会

建构的。

此外,动物史研究还借鉴了诸如全球史、情感史等新兴史学领域的理论

与方法,以全球史为例,将动物纳入全球史研究,历史学家可以从一个

全新角度来认识动物在人类文明互动中扮演的角色。美国历史学者阿尔

弗雷德・克罗斯比在《哥伦布大交换》一书中也认为动物在跨越和环绕

大西洋的人员、知识、资本、货物和思想的流通中扮演着中心角色。如

果没有从欧洲带来的动物,定居者的拓殖活动是不可能实现的,其中一

些动物的繁殖和传播远远超出人类的控制,有时甚至对殖民者本身构成

威胁。克罗斯比不仅赋予了动物以重要性,而且还赋予了动物某种程度

的能动性。当然,通过全球史视角,历史学家也可以关注非欧洲地区,

并从世界不同地区的动物交流实践中获得新的启发,有助于突破欧洲中

心论的书写范式。

此外,跨学科研究是动物史书写的重要特色。可以说,自从动物史作为

西方史学的一个分支出现后,就开始走上了跨文化、跨学科的研究之路。

加拿大奎尔夫大学历史学教授苏珊-南希认为从事动物史研究,必须提

升跨学科研究的能力,吸收和借鉴诸如考古学、人类学、社会学、哲学

等人文社会学科的方法,并与行为学、生态学、动物福利学、兽医学等

自然科学进行密切合作。

总之,作为一个新兴的史学领域,动物史研究已经呈现出一定的学术价

值,一方面,由于动物史以人与动物互动、共生关系为研究焦点,以关

注人类与动物共同历史命运为价值取向,展现出独特的学术魅力,丰富

了人类对自身历史进程的新理解。另一方面,动物史诉诸超越人类中心

主义思想,突出动物对人类社会发展的作用,进而开辟了“后人类史学”

研究的新路径。动物史研究的兴起再次表明,我们生活的世界的历史是

所有生物的历史,而不仅仅是人类的历史。

值得注意的是,尽管目前西方动物史研究处于蓬勃发展阶段,但是如何

获取可信、有限的史料,在无法直接体验动物视角和感受的情况下如何

准确理解动物主体性,如何看待人与动物之间的伦理和道德问题,以及

如何利用跨学科知识和方法进行整合研究等都对历史学家们构成了挑战,

考验着历史学家的智慧和学识。

(摘编自肖文超《动物史:一个新的研究领域》)

1.下列对原文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瑞特英的《动物庄园》一书被视为动物史学起源的奠基之作,2004年

瑞特芙在《动物星球》一文中认为动物研究已进入欧美史学界的主流。

B.近10年来,西方动物史研究成绩斐然,欧美学界不仅著作丰富,而且

研讨频繁,这使得历史学家愿意承认动物对人类社会发展的积极意义。

C.历史学的诸多研究领域,如社会史、政治史、城市史等,都开始注重

吸收动物元素来丰富自己的研究内容,动物史研究的路径取向多元化。

D.世界的历史是所有生物的历史,动物对人类社会发展有重要的作用,

动物史研究开辟了“后人类史学”研究的新路径,具有一定的学术价值。

2.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有学者认为必须将动物纳入人类历史发展进程进行考察,因为动物的

生活、经历和死亡是解释人类历史、思想和实践的重要视角。

B.随着动物史研究的主题和范围越来越广泛,西方史学界涌现出了大量

涉及各种主题的动物史著作,可见西方动物史研究形势大好。

C.环境史、文化史、经济史、医疗史等历史学研究领域对于动物的研究,

切入角度不同,展现出动物对人类的作用是多方面的。

D.目前西方动物史研究处于蓬勃发展阶段,尽管还有很多问题没有解决,

但凭借历史学家的智慧和学识,解决这些难题不在话下。

3.下列选项,不适合作为论据来支撑原文倒数第三段观点的一项是()

A.原始部落的人靠自己的双手双脚计数,因此没有20以上数字的概念,

但他们却清楚记得自家羊群的数量,因为他们用脑海里的图像计数。

B.安德鲁•伊森伯格在《美洲野牛的灭绝》一书中讨论了美国大平原上

美洲野牛几近灭绝的问题,将动物研究与美国西部移民历史联系起来。

C.人类将猫带到世界各地并让其自由生活在野外环境中,澳大利亚每年

有超过3亿只动物死于猫口,从生态学角度说这影响了生物多样性。

D.发掘商代殷墟墓葬时发现一只狗,骨骼检测的结果表明,狗的食物结

构的变化与新石器时代至青铜时代古人食物结构的变化轨迹完全同步。

4.根据材料内容,下列选项对下面这幅图表的解读不恰当的一项是()

产生时间•1一【20世te80年代

研究对象H历史£人与动稗互动、共生关家]

J~丽丽酮靛女足活及无在一]

要一生一一一|人类历史进社中的积枝作用

A.动物史研究是一个新兴的史学研究领域,至今也才四十年左右。

B.动物史研究不是单独研究动物,而是将动物置于人类中来研究。

C.动物史研究致力于展示动物对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作用及威胁。

D.提升跨学科研究能力,借鉴其他学科的方法,有助于动物史研究。

5.请简要分析本文的行文思路。

(-)现代文阅读II(本题共4小题,17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血线

尹杰

陈友金找到了那个线头。它和一捆缠绕在德式收放绞盘上的被覆线一起,

冷静地泡在一滩红色的水里,也分不清这红色是夜空的反光还是血染成

的。是比散不尽的硝烟还稀薄一些的哼哼声,牵引陈友金在一个弹坑里

找到了它们,它们的旁边守着一个被炮弹片划开肚皮的士兵。按照命令,

陈友金的任务执行到这里就算完成一步了。为了抢在阻击战最佳时机到

来前就架设好这条传送命令的管道,所以每隔一段就安排了一个和陈友

金在同一时间执行同样任务的电话兵,把几个电话兵各自完成的任务连

接起来,就是完成了一个大任务。陈友金从那汪血水里拎出绞盘,他只

有接着去完成战友未完成的,那些之前自己做的和别人正在做的,才能

都继续有意义下去。

一路都是下坡,被血水浸过的被覆线在陈友金背上旋转出一长串不间断的吼声。这可

比用线拐子放线快多了。这冲锋号一般的吼声吼得越长,他越觉得轻快。身子冲破了

板结的冰甲束缚,也渐渐热乎起来,①那身冰和泥的混合物,在被自己撞击出的风中

成熟得裂成了一个个灰枣,扑拉拉撒了一路C只是往下的山坡越来越陡了,在

半空中侥幸躲过航空炸弹的雪也终于飘落下来,使夜光下本就结了一层

粉红色马口铁薄冰的坡面更滑了。接连瞰了几个屁股蹲儿,陈友金索性

不起来了,不如就这样一路哧溜滑下去。下坡的冰面先是抛光了陈友金

屁股和大腿上的那层泥浆,一路碾出的泥粉在他身后撞碎了的风中周旋

着,现在正打磨裤子最外面那层补丁。陈友金平时厚实地囤积这些补丁

就是为了今天来削平它们,使它们单薄下去的。手边只要有碎布头,又

有像碎布头一样零散的间隙,陈友金就会把它们全打在棉裤上。他这是

在给自己拼制一辆能飞驰下山的战车。他驾驭这些布质的轮子,就像骑

上一只插上翅膀的老虎,可以让那根黑皮线顺着山坡曼延得更快更顺滑。

下山这一段进行得如此顺滑,陈友全觉得还因为一路淌着一个士兵的血。

那被血水浸泡过的绞盘正发出越来越尖锐的啸叫,研磨出越来越密实的

刺鼻血腥味,试图掺进已被硝烟熏黑并占据的空气中去。在那啸叫的音

高达到顶点时,陈友金感受到一股突发的向后拽的力量,发出一声叹息

的绞盘就像中弹死去了一样,在背上沉入无边的寂静。陈友金知道这盘

线已放到头了。

陈友金还没卸下绞盘,就感觉到来自不远处两束目光的烧灼。②他触电

一样站起来,拖着尾巴倒退了两步,立刻又把自己放倒在山坡上。谁?

我!你是谁?……那两束目光这次用沉默来回应,一股亲切感却暖暖地

淌遍了陈友金全身,他突然意识到他们使用的都是祖国的语言,是同一

种话语。吞咽回已硬到了舌尖的恐惧,陈友金发现那两束目光分明是方

形的,而且射出来的是夜空的红色,目光后面则是一团浓重的黑夜。

两人把脸对在一起,陈友金才知道那目光其实是眼镜片的反光。你怎么

还在这里?你的线头呢?我的线头?哦,在这里。那眼镜片在黑暗中摸

索了一会儿,一个线头递到陈友金手里。陈友金把两根线头连接在一起,

说,快去布线吧,对你见到的首长讲,这山丘后面需要一副担架。

陈友金为那豁开肚皮的战友庆幸,终于见到人了。他准备现在就回到他身边去,并以

那里为隐蔽点,看好这两条线路。拔脚前,他转头对那两个眼镜片说,你怎么还不走?

③我怎么走,我只是替别人在这里等你。替别人?他人呢?牺牲了,就在你不远处躺

量;:陈友金一下子被一股更浓烈的血腥味呛住了,一定又是前面那轮照

明弹和炸弹投下的罪恶。

我本是想帮他把线拉过去的。那人的话里也带着一股血腥味。我知道你

们的任务是什么,可我的腿已经完全不能动了,我想是被打断了,从那

电话兵身上刚解下这捆线和这部电话机,我也被打中了。我就在这里等

你,我知道你会来。

那人喘着粗气说完这句话就好像已经耗尽了力气,完全没进了冰冷的黑

暗中,连眼镜片的反光都看不见了。

陈友金边放线边固定,想快也快不起来。这捆线既没有线拐也没有绞盘,他只能把它

们挎在肩上,另外他肩上还多了一部又湿又黏的电话机和一个皮质文件包。陈友金却

觉得现在自己背负着的不仅仅是这些,他还扛着阻击战的作战命令和两个战友的生命。

④他战车一般沉重地驶入这已被冻得黑黑的、硬硬的后半夜,他要用一根被血浸泡过

的铝线连接这黑夜和必将到来的黎明。他打开一块带链的怀表的表盖,这是刚

才那位参谋交给他的一一这个断了腿的人说自己是团作战参谋。陈友金

发现怀表上那三根长短不一的指针还停留在之前看到的位置,与那一圈

均匀分布的罗马数字一起,发出清冷的荧荧幽光。也许是参谋受伤时,

巨大撞击破坏了怀表齿轮的啮合和游丝弹性的释放,也许他自己还不知

道这表已经不走了,就像一块废铁,可他还是把它塞到陌生战友的手中。

陈友金又上了上表弦,希望这三根指针能出现奇迹再次旋转起来,自己

也好有个时间上的参照,至少也能得到些安慰。他把表和表链收成一团,

放回衣兜,用手压了压。战斗结束后他还要把它还给参谋,说不定还能

修好,出发前那些从团部传来的分割白天黑夜的报时,可能就来自这三

根曾经旋转自如的指针。可陈友金回国后再也没有寻找到他。

已是满头白霜的陈友金望着火红的夜空,回想上午看到的怀表展示在博

物馆里的样子。它被打开表盖,平躺在展示柜玻璃后面一块红色的金丝

绒上,表壳沉淀着流淌的岁月、青绿色的痕迹,表门和表盘也像陈友金

暗沉的脸一样不再鲜亮。那三根指针几十年来从没有转动过,已牢牢钉

在了朝鲜深夜的那个时刻,而且在泼洒了浓墨的夜晚,它已经不会再刺

啦啦燃烧着发出荧光。

(节选自《绿洲》2023年第6期,有删改)

6.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陈友金平时会利用零散的间隙把碎布头打在棉裤上,使棉裤更加耐磨,

这样顺着山坡下滑布线时就会更顺畅。

B.陈友金所带的绞盘被战友的血水浸泡过,他觉得自己下山时〃一路淌

着一个士兵的血〃,前进的信念更加坚定。

C.〃祖国的语言〃〃同一种话语〃给陈友金以〃亲切感",消除了他的恐惧,

使身处异国、面对危险的他得到一种慰藉。

D.陈友金既背负着实体的线、电话机、皮质文件包,又承受着目睹两个

战友牺牲的精神重压,他负重前行,痛苦不堪。

7.对文中画线句子的分析与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句子①使用比喻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陈友金身上〃冰和泥的混合物”

碎裂后的形态。

B.句子②中〃站""倒退""放倒"三个动词表现了陈友金发觉被人注视时的

警惕和紧张。

C.句子③中的对话没有提示语,语言简洁,几句话就交代了〃两片眼镜”

腿被打断的原因。

D.句子④中〃黑夜〃"黎明"具有象征意义「黑夜〃指正在经历的战争,〃黎

B月〃指战争胜利。

8.小说最后一段描写博物馆展示柜中的怀表有何用意?请结合文本简

要分析。

9.读书小组要为此文写一则文学短评。经讨论提出一组关键词:任务•生

命•时间。请围绕关键词写出你的短评思路。

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

(-)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夫人主之听治也,虚心而弱志,清明而不暗,是故群臣辐凑并进,无愚

智、贤不肖,莫不尽其能者。则君得所以制臣,臣得所以事君,治国之

道明矣。文王智而好问,故圣;武王勇而好问,故胜。夫乘众人之智,

则无不任也;用众人之力,则无不胜也。千钧之重,乌获不能举也;众

人相一,则百人有余力矣。是故任一人之力者则乌获不足恃乘众人之智者则天下

丕足有■也。禹决江疏河,以为天下兴利,而不能使水西流;稷辟土垦草,

以为百姓力农,然不能使禾冬生。岂其人事不至哉?其势不可也。夫推而

不可为之势,而不修道理之数,虽神圣人不能以成其功,而况当世之主

乎!夫载重而马羸,虽造父不能以致远;车轻马良,虽中工可使追速。

是故圣人举事也,岂能拂道理之数,诡自然之性,以曲为直,以屈为伸哉?未尝不

因其资而用之也。是以积力之所举,无不胜也;而众智之所为,无不成

也。聋者可令嗜”筋,而不可使有闻也;瘩②者可使守圉3,而不可使言也。

形有所不周,而能有所不容也。是故有一形者处一位,有一能者服一事。

力胜其任,则举之者不重也;能称其事,则为之者不难也。毋小大修短,

各得其宜,则天下一齐,无以相过也。圣人兼而用之,故无弃才。

(节选自《淮南子・主术训》)

材料二:

贞观二年,太宗谓侍臣日:“为政之要,惟在得人。用非其才,必难致治。今所任用,

必须以德行、学识为本。”谏议大夫王珪曰:“人臣若无学业,不能识前言往行,岂

堪大任?汉昭帝时,有人诈称卫太子,聚观者数万人,众皆致惑。隽不疑④断以蒯馨

⑤之事。昭帝曰:'公卿大臣,当用经术明于古义者,此则固非刀笔俗吏所可比拟。…'

上日:“值如卿言。”

(节选自《贞观政要-崇儒学》)

【注】①唯:口动的样子。②瘩:同“喑”,哑。③圉:马圈。④隽不

疑:昭帝时为京兆尹。⑤蒯耳贵:春秋时卫灵公世子,逃亡国外,灵公死

后,孙辄继位,他要回国争夺帝位,辄拒而不纳。

10.材料一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

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

是故A任一人B之力者C则乌获D不足恃E乘众F人之智者G则天下不

足H有也。

11.下列对材料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无,指无论、不分,与《师说》〃无责无贱,无长无少〃中的〃无〃意思

相同。

B.人事,指人力所能及的事,与《归去来兮辞并序》〃尝从人事〃中的〃人

事〃意思相同。

C.因,指依循,与《谏太宗十思疏》〃恩所加则思无因喜以谬赏〃中的〃因〃

的意思不同。

D.信,指果真,与《曹刿论战》〃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中的〃信〃

意思不同。

12.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君主治理天下要让群臣各尽其能、各尽其力,利用众人的智慧就没有

什么不能成功的,借助众人的力量就没有什么不能战胜的。

B.大禹治水,兴修水利,但不能使江河西流;后稷垦荒,引导百姓务农,

却不能让禾苗在冬天生长。君主不是圣人,所以不能违背自然规律。

C.如果根据能力安排合适的岗位,根据技能安排合适的事情,那么人们

就不会感到有压力和困难,也不会因无法胜任而出现过失。

D.唐太宗认为用人要以德行、学识为本,使用合适的人才是治国的关键;

王珪认为臣子要有学问,要能借鉴前人的言行处理问题。

13.把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是故圣人举事也,岂能拂道理之数,诡自然之性,以曲为直,以屈

为伸哉?

(2)公卿大臣,当用经术明于古义者,此则固非刀笔俗吏所可比拟。

14.材料二中王珪陈述自己观点的事实依据是什么?

(-)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乱后宿南陵废寺寄沈明府

杜荀鹤

只共寒灯坐到明,塞鸿冲雪一声声。

乱时为客无人识,废寺吟诗有鬼惊。

且把酒杯添志气,已将身事托公卿。

男儿仗剑酬恩在,未肯徒然过一生。

1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塞外寒夜里下着雪,鸿雁发出一声声的哀鸣,这场景为诗歌营造了凄

凉氛围。

B.〃有鬼惊〃渲染了废寺的荒凉,暗示〃乱后〃的社会背景,烘托出诗人悲

凄心境。

C.古人常借酒浇愁,诗人却说喝酒〃添志气〃,表现出诗人特立独行的人

格形象。

D.这首诗言浅意深,将个人的命运与国家的前途巧妙结合在一起,耐人

寻味。

16.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哪些思想感情?请简要分析。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

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司马迁《屈原列传》中“,”

两句,分析屈原产生“怨”的原因,寄寓了对屈原的同情。

(2)在古代诗歌中,“子规”代表着悲情,李白《蜀道难》中

“,”两句,以子规的啼叫之声渲

染了蜀道难行的哀愁。

(3)古代诗人登高远眺,往往会引发诗兴,请写出两句描写登高所

见或所感,且含有“山”字的古诗词:“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O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语言文字运用I(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①2024年1月5日以“激情迎亚冬冰雪暖世界”为主题的第40届中国•哈

尔滨国际冰雪节暨法中文化旅游年开幕式隆重启幕,哈尔滨诚邀八方来

客。②上万名游客参加了这场盛宴,③共同在这座集冰雪艺术、冰雪文

化、冰雪演艺、冰雪建筑、冰雪活动、冰雪体育于一体的冰雪乐园里感

受它的神奇和魅力。④

"冰雪像孩子一样纯洁,哈尔滨冰雪暖世界……〃随着激昂澎湃的歌曲,冰

上舞者在舞台中央翩翩起舞,〃绚墨舞台"被各色灯光照射得本

次开幕式首次在冰雪大世界上演一场〃冰与火〃的碰撞。燃烧着的〃火魔方〃

在舞者手中翻滚着,冰雪的纯洁与火焰的热烈完美融合,冰音符映出火

红的跳动,共同谱写出一首视觉盛宴的赞歌。

哈尔滨冰雪大世界以冰为体,以光为魂,展现冰雪与艺术交融的独特魅力。81万平方

米的冰雪王国里,有—通__的43米主塔冰雪之冠、典雅大气的冰心筑梦,

还有浪漫梦幻的穿越城堡、绮丽缤纷的数字冰林……大大小小的景观美不

胜收,令游客们

18.请在文中横线处填入恰当的成语。

19.下列句子中的"为〃与文中加点的〃为〃,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泥人是以泥土为原料的人像雕塑。

B.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

C.这件事极为重要,请你务必办妥。

D.这种艺术形式为人民所喜闻乐见。

20.〃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这两句古语出现的位置,最恰当的是()

A①处B.②处C.③处D.④处

(二)语言文字运用II(本题共2小题,11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活化石〃植物通常一①一:一是起源古老,分类系统位置孤立;二是形

态特征从一个较为久远的地质时间点到现在没有大的变化;三是在地质

历史时期曾广泛分布,但目前仅分布于一个或多个狭小区域。

〃活化石〃植物具有一旦一相比化石,"活化石〃植物保存了从形态学到

DNA的完整信息,是认识植物进化中间环节的重要研究材料。此外,许

多〃活化石〃植物能为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提供资源。例如,银杏的种子俗

称〃白果〃,可以食用;杜仲的树皮是重要的中药材。一些对人类有益的

化合物可能仅存在于〃活化石'植物中,_色_,这些化合物可能难以再

次获得。

与其他植物相比,“活化石”植物的野生植株数量非常少,且因分布于

一个或者多个狭小区域,野外灭绝的风险更高。它们的形态特征长期稳

定、遗传多样性低,适应全球环境变化的能力也较低。所以,保护“活

化石”植物刻不容缓。

21.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

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2个字。

22.简述第三自然段的主要内容。要求使用包含因果关系的句子,表达

简洁流畅,不超过70个字。

四、写作(60分)

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比尔•盖茨在美国北亚利桑那大学毕业典礼上发表演讲时,给出了自己

对年轻人的五条忠告:

第一条,你的生活不是独幕剧。

第二条,再聪明的人也会遇到难题。

第三条,专注于能解决重要问题的工作。

第四条,不要低估友谊的力量。

第五条,适当放松并不意味着懒惰。

以上材料中哪条或哪些忠告引发了你的联想和思考?请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

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2024届河南省TOP二十名校高三质检一

语文试题

(解析版)

全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并将条

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

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回答

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4.本卷命题范围:高考范围。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8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西方史学界出现了一个全新的研究领域——动

物史,主要探讨历史上人与动物之间的互动与共生关系,强调动物对人

类社会发展的积极作用。有学者认为,动物史研究是继“文化转向”“语

言学转向”之后,历史学研究再次出现的一个转向。

从学科意义上来讲,动物史研究的起源最早可以追溯至美国麻省理工学

院哈里特•瑞特芙教授的著作《动物庄园》(1987)o在该书中,瑞特

芙研究了19世纪英国的人与动物关系的根本转变,认为人类侵占了动物

权力,并最终使动物沦落为人类操纵的对象。本书也被认为是动物史学

起源的奠基之作。

历史学家之所以对动物产生浓厚兴趣,主要源于他们对动物是否具有能

动性及其历史地位的再思考。美国加州大学圣克鲁兹分校科学史教授唐

娜•哈拉维等人普遍认为,动物的生活、经历和死亡成为解释人类历史、

思想和实践的重要视角,因此动物必须被纳入人类历史发展进程予以考

察。

2004年,哈里特•瑞特芙在《动物星球》一文中认为动物研究已经从边

缘地位进入到欧美史学界的主流。尤其是近10年来,西方动物史研究更

是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欧美学界不仅出版丰富的学术论著、文集和

研究指南探讨动物史研究的理论与方法,而且高频次组织以动物史为专

题的学术研讨会,对动物在人类历史中的地位加以思考。动物史研究的

出现,一定程度上表明历史学家不但愿意承认动物对人类社会发展的积

极意义,而且倾向于将它们作为某一特定时间和空间历史中的一部分呈

现出来,而不是将它们继续孤立在历史学等人文社会科学的边缘。

动物史研究的中心是突出人与动物互动、共生关系的书写,其主要目标

在于记录和反映动物的真实生活,并展示动物在人类历史进程中的积极

作用。动物史研究涉及主题广泛,研究范围从早期的狩猎活动到现时代

的宠物饲养、转基因动物等领域。与此同时,西方史学界还出版了涉及

狩猎史、动物驯养史、宠物史、动物园史、马戏动物史、兽医史、实验

动物史以及动物屠宰史等各种主题的动物史著作。这些著作的大量涌现,

充分表明动物史研究在西方史学中焕发出勃勃生机。

动物史研究的路径取向多元化,环境史、社会史、文化史、政治史、经

济史、外交史、城市史、医疗史等研究领域都开始注重吸收动物元素,

力图进一步丰富各史学领域的研究内容。例如,环境史力图表明动物与

植物、景观一样,在整个人类历史中都是推动变革的媒介;文化史把动

物描绘成人类文化发展的重要角色;经济史则展示了人类是如何为了食

物、劳动、服装、娱乐而控制、商品化和塑造动物的;医疗史则通过研

究动物试验,以达到知识探索的目的,以及理解动物是如何被人类社会

建构的。

此外,动物史研究还借鉴了诸如全球史、情感史等新兴史学领域的理论

与方法,以全球史为例,将动物纳入全球史研究,历史学家可以从一个

全新角度来认识动物在人类文明互动中扮演的角色。美国历史学者阿尔

弗雷德・克罗斯比在《哥伦布大交换》一书中也认为动物在跨越和环绕

大西洋的人员、知识、资本、货物和思想的流通中扮演着中心角色。如

果没有从欧洲带来的动物,定居者的拓殖活动是不可能实现的,其中一

些动物的繁殖和传播远远超出人类的控制,有时甚至对殖民者本身构成

威胁。克罗斯比不仅赋予了动物以重要性,而且还赋予了动物某种程度

的能动性。当然,通过全球史视角,历史学家也可以关注非欧洲地区,

并从世界不同地区的动物交流实践中获得新的启发,有助于突破欧洲中

心论的书写范式。

此外,跨学科研究是动物史书写的重要特色。可以说,自从动物史作为

西方史学的一个分支出现后,就开始走上了跨文化、跨学科的研究之路。

加拿大奎尔夫大学历史学教授苏珊•南希认为从事动物史研究,必须提

升跨学科研究的能力,吸收和借鉴诸如考古学、人类学、社会学、哲学

等人文社会学科的方法,并与行为学、生态学、动物福利学、兽医学等

自然科学进行密切合作。

总之,作为一个新兴的史学领域,动物史研究已经呈现出一定的学术价

值,一方面,由于动物史以人与动物互动、共生关系为研究焦点,以关

注人类与动物共同历史命运为价值取向,展现出独特的学术魅力,丰富

了人类对自身历史进程的新理解。另一方面,动物史诉诸超越人类中心

主义思想,突出动物对人类社会发展的作用,进而开辟了“后人类史学”

研究的新路径。动物史研究的兴起再次表明,我们生活的世界的历史是

所有生物的历史,而不仅仅是人类的历史。

值得注意的是,尽管目前西方动物史研究处于蓬勃发展阶段,但是如何

获取可信、有限的史料,在无法直接体验动物视角和感受的情况下如何

准确理解动物主体性,如何看待人与动物之间的伦理和道德问题,以及

如何利用跨学科知识和方法进行整合研究等都对历史学家们构成了挑战,

考验着历史学家的智慧和学识。

(摘编自肖文超《动物史:一个新的研究领域》)

1.下列对原文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瑞特英的《动物庄园》一书被视为动物史学起源的奠基之作,2004年

瑞特芙在《动物星球》一文中认为动物研究已进入欧美史学界的主流。

B.近10年来,西方动物史研究成绩斐然,欧美学界不仅著作丰富,而且

研讨频繁,这使得历史学家愿意承认动物对人类社会发展的积极意义。

C.历史学的诸多研究领域,如社会史、政治史、城市史等,都开始注重

吸收动物元素来丰富自己的研究内容,动物史研究的路径取向多元化。

D.世界的历史是所有生物的历史,动物对人类社会发展有重要的作用,

动物史研究开辟了“后人类史学”研究的新路径,具有一定的学术价值。

2.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有学者认为必须将动物纳入人类历史发展进程进行考察,因为动物的

生活、经历和死亡是解释人类历史、思想和实践的重要视角。

B.随着动物史研究的主题和范围越来越广泛,西方史学界涌现出了大量

涉及各种主题的动物史著作,可见西方动物史研究形势大好。

C.环境史、文化史、经济史、医疗史等历史学研究领域对于动物的研究,

切入角度不同,展现出动物对人类的作用是多方面的。

D.目前西方动物史研究处于蓬勃发展阶段,尽管还有很多问题没有解决,

但凭借历史学家的智慧和学识,解决这些难题不在话下。

3.下列选项,不适合作为论据来支撑原文倒数第三段观点的一项是()

A.原始部落的人靠自己的双手双脚计数,因此没有20以上数字的概念,

但他们却清楚记得自家羊群的数量,因为他们用脑海里的图像计数。

B.安德鲁-伊森伯格在《美洲野牛的灭绝》一书中讨论了美国大平原上

美洲野牛几近灭绝的问题,将动物研究与美国西部移民历史联系起来。

C.人类将猫带到世界各地并让其自由生活在野外环境中,澳大利亚每年

有超过3亿只动物死于猫口,从生态学角度说这影响了生物多样性。

D.发掘商代殷墟墓葬时发现一只狗,骨骼检测的结果表明,狗的食物结

构的变化与新石器时代至青铜时代古人食物结构的变化轨迹完全同步。

4.根据材料内容,下列选项对下面这幅图表的解读不恰当的一项是()

产生时间・I2。世记80年代

瓦西页-—FE上人与动物互动、共生关系

展现动物的ri实生活及其在

动打史研究m要目标

人类近蛆程中的积极作川

一I欢要樗色'一「跨学科研究-I

A.动物史研究是一个新兴的史学研究领域,至今也才四十年左右。

B.动物史研究不是单独研究动物,而是将动物置于人类中来研究。

C.动物史研究致力于展示动物对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作用及威胁。

D.提升跨学科研究能力,借鉴其他学科的方法,有助于动物史研究。

5.请简要分析本文的行文思路。

【答案】1.B2.D

3.A4.C

5.①首先点明本文的论述对象--动物史研究,接着介绍其起源和取得

的成绩;

②然后从路径取向多元化、借鉴其他新兴史学领域的理论与方法、跨学

科研究三个方面论述现状;

③最后论述动物史研究的学术价值和面临的挑战。

【解析】

[1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

B.〃这使得历史学家愿意承认动物对人类社会发展的积极意义〃理解错误,

"使得"表示因果关系,选项强加因果。原文第四段〃动物史研究的出现,

一定程度上表明历史学家不但愿意承认动物对人类社会发展的积极意义,

而且倾向于将它们作为某一特定时间和空间历史中的一部分呈现出来,

而不是将它们继续孤立在历史学等人文社会科学的边缘",〃动物史研究

的出现〃不同于选项〃西方动物史研究成绩斐然,欧美学界不仅著作丰富,

而且研讨频繁〃。

故选Bo

【2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

D.“但凭借历史学家的智慧和学识,解决这些难题不在话下”理解错误。

“不在话下”指事情轻微,不值得一提。根据原文最后一段“如何看待

人与动物之间的伦理和道德问题,以及如何利用跨学科知识和方法进行

整合研究等都对历史学家们构成了挑战,考验着历史学家的智慧和学识”

可知,这些难题对历史学家而言都是挑战,并非轻易就能解决。

故选D。

【3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

原文倒数第三段的观点是“跨学科研究是动物史书写的重要特色”。

A.介绍原始部落人计数的方法,虽属于人类行为学研究的范畴,但是并

不能作为动物史跨学科研究的例子。

B.从人类学的角度研究动物史。

C.从生态学的角度研究动物史。

D.从考古学的角度研究动物史。

故选Ao

【4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

C.〃致力于展示动物对人类社会发展的作用及威胁〃错误,根据图表可知,

动物史研究的主要目标是“展现动物的真实生活及其在人类历史进程中

的积极作用",不包括"威胁"。

故选C。

5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章结构和思路的能力。

根据原文第一段“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西方史学界出现了一个全新

的研究领域一一动物史”可知,文章首先点明本文的论述对象一一动物

史研究,接着第二段“从学科意义上来讲,动物史研究的起源最早可以

追溯至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哈里特•瑞特芙教授的著作《动物庄园》(1987)”,

第三段“历史学家之所以对动物产生浓厚兴趣,主要源于他们对动物是

否具有能动性及其历史地位的再思考”文章接着介绍了动物史研究的起

源,第四段“2004年,哈里特・瑞特芙在《动物星球》一文中认为动物

研究已经从边缘地位进入到欧美史学界的主流。尤其是近10年来,西方

动物史研究更是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接着介绍了动物史研究的取得

的成绩。

文章第五段“动物史研究涉及主题广泛,研究范围从早期的狩猎活动到

现时代的宠物饲养、转基因动物等领域”第六段“动物史研究的路径取

向多元化”从路径取向多元化论述动物史研究现状,第七段“动物史研

究还借鉴了诸如全球史、情感史等新兴史学领域的理论与方法”,论述

动物史研究借鉴其他新兴史学领域的理论与方法,第八段“跨学科研究

是动物史书写的重要特色”论述动物史研究的跨学科研究。

最后两段“总之,作为一个新兴的史学领域,动物史研究已经呈现出一

定的学术价值,一方面,由于动物史以人与动物互动、共生关系为研究

焦点,以关注人类与动物共同历史命运为价值取向,展现出独特的学术

魅力,丰富了人类对自身历史进程的新理解。另一方面,动物史诉诸超

越人类中心主义思想,突出动物对人类社会发展的作用,进而开辟了‘后

人类史学'研究的新路径”“如何看待人与动物之间的伦理和道德问题,

以及如何利用跨学科知识和方法进行整合研究等都对历史学家们构成了

挑战,考验着历史学家的智慧和学识。”论述了动物史研究的学术价值

和面临的挑战。

(-)现代文阅读II(本题共4小题,17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血线

尹杰

陈友金找到了那个线头。它和一捆缠绕在德式收放绞盘上的被覆线一起,

冷静地泡在一滩红色的水里,也分不清这红色是夜空的反光还是血染成

的。是比散不尽的硝烟还稀薄一些的哼哼声,牵引陈友金在一个弹坑里

找到了它们,它们的旁边守着一个被炮弹片划开肚皮的士兵。按照命令,

陈友金的任务执行到这里就算完成一步了。为了抢在阻击战最佳时机到

来前就架设好这条传送命令的管道,所以每隔一段就安排了一个和陈友

金在同一时间执行同样任务的电话兵,把几个电话兵各自完成的任务连

接起来,就是完成了一个大任务。陈友金从那汪血水里拎出绞盘,他只

有接着去完成战友未完成的,那些之前自己做的和别人正在做的,才能

都继续有意义下去。

一路都是下坡,被血水浸过的被覆线在陈友金背上旋转出一长串不间断的吼声。这可

比用线拐子放线快多了。这冲锋号一般的吼声吼得越长,他越觉得轻快。身子冲破了

板结的冰甲束缚,也渐渐热乎起来,①那身冰和泥的混合物,在被自己撞击出的风中

成熟得裂成了一个个灰枣,扑拉拉撒了一路.只是往下的山坡越来越陡了,在

半空中侥幸躲过航空炸弹的雪也终于飘落下来,使夜光下本就结了一层

粉红色马口铁薄冰的坡面更滑了。接连瞰了几个屁股蹲儿,陈友金索性

不起来了,不如就这样一路哧溜滑下去。下坡的冰面先是抛光了陈友金

屁股和大腿上的那层泥浆..一路碾出的泥粉在他身后撞碎了的风中周旋

着,现在正打磨裤子最外面那层补丁。陈友金平时厚实地囤积这些补丁

就是为了今天来削平它们,使它们单薄下去的。手边只要有碎布头,又

有像碎布头一样零散的间隙,陈友金就会把它们全打在棉裤上。他这是

在给自己拼制一辆能飞驰下山的战车。他驾驭这些布质的轮子,就像3奇

上一只插上翅膀的老虎,可以让那根黑皮线顺着山坡曼延得更快更顺滑。

下山这一段进行得如此顺滑,陈友全觉得还因为一路淌着一个士兵的血。

那被血水浸泡过的绞盘正发出越来越尖锐的啸叫,研磨出越来越密实的

刺鼻血腥味,试图掺进已被硝烟熏黑并占据的空气中去。在那啸叫的音

高达到顶点时,陈友金感受到一股突发的向后拽的力量,发出一声叹息

的绞盘就像中弹死去了一样,在背上沉入无边的寂静。陈友金知道这盘

线已放到头了。

陈友金还没卸下绞盘,就感觉到来自不远处两束目光的烧灼。②他触电

一样站起来,拖着尾巴倒退了两步,立刻又把自己放倒在山坡上。谁?

我!你是谁?……那两束目光这次用沉默来回应,一股亲切感却暖暖地

淌遍了陈友金全身,他突然意识到他们使用的都是祖国的语言,是同一

种话语。吞咽回已硬到了舌尖的恐惧,陈友金发现那两束目光分明是方

形的,而且射出来的是夜空的红色,目光后面则是一团浓重的黑夜。

两人把脸对在一起,陈友金才知道那目光其实是眼镜片的反光。你怎么

还在这里?你的线头呢?我的线头?哦,在这里。那眼镜片在黑暗中摸

索了一会儿,一个线头递到陈友金手里。陈友金把两根线头连接在一起,

说,快去布线吧,对你见到的首长讲,这山丘后面需要一副担架。

陈友金为那豁开肚皮的战友庆幸,终于见到人了。他准备现在就回到他身边去,并以

那里为隐蔽点,看好这两条线路。拔脚前,他转头对那两个眼镜片说,你怎么还不走?

③我怎么走,我只是替别人在这里等你。替别人?他人呢?牺牲了,就在你不远处躺

士工陈友金一下子被一股更浓烈的血腥味呛住了,一定又是前面那轮照

明弹和炸弹投下的罪恶。

我本是想帮他把线拉过去的。那人的话里也带着一股血腥味。我知道你

们的任务是什么,可我的腿已经完全不能动了,我想是被打断了,从那

电话兵身上刚解下这捆线和这部电话机,我也被打中了。我就在这里等

你,我知道你会来。

那人喘着粗气说完这句话就好像已经耗尽了力气,完全没进了冰冷的黑

暗中,连眼镜片的反光都看不见了。

陈友金边放线边固定,想快也快不起来。这捆线既没有线拐也没有绞盘,他只能把它

们挎在肩上,另外他肩上还多了一部又湿又黏的电话机和一个皮质文件包。陈友金却

觉得现在自己背负着的不仅仅是这些,他还扛着阻击战的作战命令和两个战友的生命。

④他战车一般沉重地驶入这已被冻得黑黑的、硬硬的后半夜,他要用一根被血浸泡过

的铝线连接这黑夜和必将到来的黎明。他打开一块带链的怀表的表盖,这是刚

才那位参谋交给他的一一这个断了腿的人说自己是团作战参谋。陈友金

发现怀表上那三根长短不一的指针还停留在之前看到的位置,与那一圈

均匀分布的罗马数字一起,发出清冷的荧荧幽光。也许是参谋受伤时,

巨大撞击破坏了怀表齿轮的啮合和游丝弹性的释放,也许他自己还不知

道这表已经不走了,就像一块废铁,可他还是把它塞到陌生战友的手中。

陈友金又上了上表弦,希望这三根指针能出现奇迹再次旋转起来,自己

也好有个时间上的参照,至少也能得到些安慰。他把表和表链收成一团,

放回衣兜,用手压了压。战斗结束后他还要把它还给参谋,说不定还能

修好,出发前那些从团部传来的分割白天黑夜的报时,可能就来自这三

根曾经旋转自如的指针。可陈友金回国后再也没有寻找到他。

已是满头白霜的陈友金望着火红的夜空,回想上午看到的怀表展示在博

物馆里的样子。它被打开表盖,平躺在展示柜玻璃后面一块红色的金丝

绒上,表壳沉淀着流淌的岁月、青绿色的痕迹,表门和表盘也像陈友金

暗沉的脸一样不再鲜亮。那三根指针几十年来从没有转动过,已牢牢钉

在了朝鲜深夜的那个时刻,而且在泼洒了浓墨的夜晚,它已经不会再刺

啦啦燃烧着发出荧光。

(节选自《绿洲》2023年第6期,有删改)

6.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陈友金平时会利用零散的间隙把碎布头打在棉裤上,使棉裤更加耐磨,

这样顺着山坡下滑布线时就会更顺畅。

B.陈友金所带的绞盘被战友的血水浸泡过,他觉得自己下山时〃一路淌

着一个士兵的血〃,前进的信念更加坚定。

c.〃祖国的语言"〃同一种话语〃给陈友金以〃亲切感",消除了他的恐惧,

使身处异国、面对危险的他得到一种慰藉。

D.陈友金既背负着实体的线、电话机、皮质文件包,又承受着目睹两个

战友牺牲的精神重压,他负重前行,痛苦不堪。

7.对文中画线句子的分析与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句子①使用比喻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陈友金身上〃冰和泥的混合物〃

碎裂后的形态。

B.句子②中〃站〃〃倒退〃〃放倒〃三个动词,表现了陈友金发觉被人注视时的

警惕和紧张。

C.句子③中的对话没有提示语,语言简洁,几句话就交代了〃两片眼镜”

腿被打断的原因。

D.句子④中〃黑夜〃〃黎明〃具有象征意义,"黑夜〃指正在经历的战争,〃黎

明〃指战争胜利。

8.小说最后一段描写博物馆展示柜中的怀表有何用意?请结合文本简

要分析。

9.读书小组要为此文写一则文学短评。经讨论提出一组关键词任务•生

命•时间。请围绕关键词写出你的短评思路。

【答案】6.D7.C

8.①怀表代表了那段不平凡的战争岁月,怀表的陈旧突出了战争距今久

远。②虽然岁月流逝,但怀表将时间定格在朝鲜深夜的那个时刻,象征

着在战争中献出生命的战士们的精神永恒不灭。③怀表放在博物馆中展

示,蕴含着今人对当年的战士们的崇敬与缅怀。

9.①任务是小说的主线,战友们为完成布线任务献出了生命,最终陈友

金完成了任务。②战士们用自己的生命换来了线路的连通,这条线是一

条用战士们的鲜血连接起来的血线。③战士们争分夺秒布线,不惜将自

己的生命定格,无论过去多长时间,他们的牺牲与精神都值得铭记。

【解析】

【6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能力。

D.〃又承受着目睹两个战友牺牲的精神重压,他负重前行,痛苦不堪〃错

误,根据原文〃他还扛着阻击战的作战命令和两个战及的生命"可知,他

明确知道自己的使命,并要替牺牲的两位战友完成任务,坚定地前行,

没有〃精神重压〃和“痛苦不堪

故选Do

【7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中画线句子的分析与鉴赏的能力。

C.”几句话就交代了‘两片眼镜'腿被打断的原因〃错误,根据前文〃你怎么还

不走〃可知,这几句话交的是〃两片眼镜〃不去布线的原因。

故选C。

【8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章相关内容作用的能力。

分析语段的作用,首先可以考虑语段具体交代的内容,其他可联系人物

形象、情节、主旨分析。

〃他打开一块带链的怀表的表盖,这是刚才那位参谋交给他的——这个断

了腿的人说自己是团作战参谋",怀表是被打断腿的参谋给的陈友金,怀

表见证了残酷的战争场面..见到了自己主人被打断腿,怀表代表了那段

不平凡的战争岁月;”表壳沉淀着流淌的岁月、青绿色的痕迹,表门和表

盘也像陈友金暗沉的脸一样不再鲜亮〃,怀表已经很陈旧,突出了战争距

今久远。

〃那三根指针几十年来从没有转动过,已牢牢钉在了朝鲜深夜的那个时

刻〃,虽然岁月流逝,但怀表将时间定格在朝鲜深夜的那个时刻,在那个

时刻,那么多的人为战争牺牲了生命「那一时刻"把当时的境况永远定

格了下来,象征着在战争中献出生命的战士们的精神永恒不灭。

人们把怀表放在博物馆中展示,说明人们要纪念那些为战争付出生命的

战士们,要让更多的人了解那段历史,并表达敬意,蕴含着今人对当年

的战士们的崇敬与缅怀。

【9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拟写文学短评的能力。

拟写短评思路是目前常见题型,需要在理解分析文本内容、情节和主旨

等的基础上,根据题干关键词“任务-生命-时间”进行分析。

文章围绕电话兵陈友金完成布线任务的过程展开,任务是小说的主线,

多个战友为完成布线任务献出了生命,陈友金于是接替他们继续布线任

务,最终陈友金完成了任务。

〃那个线头。它和一捆缠绕在德式收放绞盘上的被覆线一起,冷静地泡在

一滩红色的水里,也分不清这红色是夜空的反光还是血染成的"〃牵引陈

友金在一个弹坑里找到了它们,它们的旁边守着一个被炮弹片划开肚皮

的士兵〃"陈友金从那汪血水里拎出绞盘,他只有接着去完成战友未完成

的,那些之前自己做的和别人正在做的,才能都继续有意义下去〃”他人

呢?牺牲了,就在你不远处躺着",一个个战士为布线牺牲了,把电话线

染成了血线,战士们用自己的生命换来了线路的连通,这条线是一条用

战士们的鲜血连接起来的血线。

战士们争分夺秒布线,一个倒下了,没倒下的接着来,为完成任务在所

不惜。就像那块时间定了格的怀表,他们的牺牲与精神无论过去多长时

间,都会被后来人定格在记忆中,被今人永远崇敬与缅怀。

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

(-)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夫人主之听治也,虚心而弱志,清明而不暗,是故群臣辐凑并进,无愚

智、贤不肖,莫不尽其能者。则君得所以制臣,臣得所以事君,治国之

道明矣。文王智而好问,故圣;武王勇而好问,故胜。夫乘众人之智,

则无不任也;用众人之力,则无不胜也。千钧之重,乌获不能举也;众

人相一,则百人有余力矣。是故任一人之力者则乌获不足恃乘众人之智者则天下

丕足直出。禹决江疏河,以为天下兴利,而不能使水西流;稷辟土垦草,

以为百姓力农,然不能使禾冬生。岂其人事不至哉?其势不可也。夫推而

不可为之势,而不修道理之数,虽神圣人不能以成其功,而况当世之主

乎!夫载重而马羸,虽造父不能以致远;车轻马良,虽中工可使追速。

是故圣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