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高考化学一轮复习第2章元素与物质世界第3讲元素与物质分类精练含解析_第1页
2024高考化学一轮复习第2章元素与物质世界第3讲元素与物质分类精练含解析_第2页
2024高考化学一轮复习第2章元素与物质世界第3讲元素与物质分类精练含解析_第3页
2024高考化学一轮复习第2章元素与物质世界第3讲元素与物质分类精练含解析_第4页
2024高考化学一轮复习第2章元素与物质世界第3讲元素与物质分类精练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PAGE7-第3讲元素与物质分类A组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明代医学家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写道:“烧酒非古法也。自元时始创其法,用浓酒和糟入甑,蒸令气上,用器承取滴露。凡酸坏之酒,皆可蒸烧。”据此分析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文中所说“蒸烧”类似于化学试验中的蒸馏B.文中所说“蒸烧”类似于化学试验中的蒸发结晶C.文中的“滴露”属于液体物质D.“酸坏之酒”指的是乙醇被氧化变质答案B解析文中描述体现了物质从液态经过气态重新变为液体(滴露)的过程,所以A选项正确,B选项错误;酒精酸败是乙醇被氧化生成了乙酸,D选项正确。2.下列与化学史相关的叙述错误的是()A.为缓解当今世界的能源惊慌问题,科学技术特殊是化学在开源和节流两个方面都能起到确定性作用B.凯库勒提出了苯环的单双键交替的结构,成为有机化学发展史上的一块里程碑,但后来证明这种结构是不正确的C.在人类利用能源的第三个阶段——多能源时期,对氢能、生物质能开发的核心仍旧是化学反应D.活化能的作用在于使反应物活化,在信息技术发达的今日,人们已经完全驾驭了计算或推想化学反应活化能的理论方法答案D解析A项,当今世界能源问题的解决,需对石油、煤、自然气三大化石燃料开源和节流,这两个方面的探讨离不开现代化学技术,故A正确;凯库勒提出的苯环单双键交替的结构,尽管被后来更先进的理论和试验证明是错误的,但他提出的碳的四价理论依旧为有机化学的后续发展做出了卓越贡献,故B正确;氢能、生物质能等的开发和利用仍旧属于化学反应的探讨范畴,故C正确;尽管人类对反应活化能的运用已经达到了相当高的水平,但至今人们仍旧没有完全驾驭计算或推想化学反应活化能的理论方法,故D错误。3.(2024·洛阳模拟)化学与生产、生活和科技都亲密相关。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A.“天宫二号”运用的碳纤维,是一种新型无机高分子材料B.2024年德美科学家因开发超辨别荧光显微镜而获得诺贝尔化学奖,使光学显微镜辨别率步入了纳米时代。利用此类光学显微镜可以视察活细胞内蛋白质等大分子C.“青蒿一握,以水二升渍,绞取汁”,青蒿素的提取属于化学改变D.“霾尘积聚难见路人”,雾霾形成的气溶胶有丁达尔效应答案C解析“青蒿一握,以水二升渍,绞取汁”,这是青蒿素的萃取,属于物理改变,C项错误。4.(2024·黑龙江双鸭山一中月考)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利用丁达尔效应可以区分溶液和胶体B.全部金属元素都可以用焰色反应来鉴别C.水泥、玻璃、光导纤维的主要成分都属于硅酸盐D.pH小于7的雨水称为酸雨答案A解析胶体可以产生丁达尔效应,利用丁达尔效应可以区分溶液和胶体,A项正确;并不是全部金属元素都可以用焰色反应来鉴别,B项错误;光导纤维的主要成分是二氧化硅,不属于硅酸盐,C项错误;pH小于5.6的雨水称为酸雨,D项错误。5.下列物质的分类正确的是()选项碱酸盐碱性氧化物酸性氧化物ANa2CO3H2SO4NaOHSO2CO2BNaOHHClNaClNa2ONOCKOHHNO3CaCO3CaOMn2O7DNaOHHClCaF2Na2O2SO2答案C解析A项,Na2CO3属于盐,NaOH属于碱,SO2属于酸性氧化物;B项,NO属于不成盐氧化物;D项,Na2O2不是碱性氧化物。6.化学与生活亲密相关,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铝制容器不宜长时间存放酸性食物、碱性食物以及含盐腌制食物B.生活中常用热的小苏打溶液除油污,利用的是水解反应吸热的特点C.Mg可通过电解MgCl2的水溶液来制取,Al可通过电解熔融的Al2O3来制取D.用来煎炸食物的花生油和牛油都是可以发生皂化反应的饱和脂肪酸甘油酯答案A解析Al与酸、碱均能反应,则铝制容器不宜用来长时间存放酸性和碱性食物,也不行长时间存放含盐腌制食物,A项正确;小苏打为碳酸氢钠,其溶液显碱性,油污在碱性条件下发生水解,达到除去油污的目的,B项错误;工业上电解熔融的MgCl2、熔融的Al2O3制备金属镁和铝,C项错误;花生油和牛油均属于高级脂肪酸甘油酯,但花生油中高级脂肪酸的烃基不饱和程度较大,而牛油中高级脂肪酸的烃基饱和程度相对较大,D项错误。7.有关胶体等分散系制备、性质的相关说法不正确的是()A.向沸水中逐滴加入FeCl3饱和溶液,接着煮沸至液体呈红褐色,停止加热即制得Fe(OH)3胶体B.向Fe(OH)3胶体中加入稀硫酸至过量,现象为先生成红褐色沉淀,之后沉淀溶解C.依据丁达尔效应可将分散系分为溶液、胶体与浊液D.将Fe(OH)3胶体与硅酸溶胶相互混合,混合液变浑浊答案C解析向Fe(OH)3胶体中加入稀硫酸时,先发生Fe(OH)3胶体的聚沉,H2SO4过量时Fe(OH)3溶解,故B项正确;溶液、胶体与浊液的本质区分为分散质微粒的直径大小,只有胶体具有丁达尔效应,故C项错误;硅酸胶体微粒带负电荷,与Fe(OH)3胶体混合将发生聚沉,故D项正确。8.分类方法在化学学科的发展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下列分类标准合理的是()A.依据纯净物的元素组成,将纯净物分为单质、化合物和氧化物B.依据溶液导电实力强弱,将电解质分为强电解质和弱电解质C.依据元素的化合价是否改变,将化学反应分为氧化还原反应和非氧化还原反应D.依据反应中的能量改变,将化学反应分为“化合、分解、复分解、置换”四类答案C解析氧化物属于化合物,A项错误;强电解质、弱电解质的分类依据是电解质在水溶液中的电离程度,B项错误;依据反应中的能量改变,将化学反应分为吸热反应和放热反应,D项错误。9.(2024·六安调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煤的气化、液化是物理改变,煤的干馏是化学改变B.C60、液氯是单质,HD、干冰是化合物,NO2是酸性氧化物C.烟、雾属于胶体,能产生丁达尔效应D.可用热的饱和碳酸钠溶液除去金属表面的石蜡答案C解析A项,煤的气化、液化和干馏都是化学改变;B项,C60、液氯、HD都是单质,NO2不是酸性氧化物;D项,石蜡是多种烃的混合物,与热的饱和碳酸钠溶液不反应,故不能用热的饱和碳酸钠溶液除去金属表面的石蜡。二、非选择题10.试验室里常用的干燥剂有:①生石灰;②氢氧化钠固体;③变色硅胶(主要成分是二氧化硅,在其中掺入少量的无水氯化钴作指示剂);④五氧化二磷;⑤无水氯化钙;⑥浓硫酸;⑦碱石灰。(1)上述物质中,属于纯净物的是(填字母,下同)。A.①②④B.②④⑥C.①②④⑤D.全部(2)上述②④⑤⑥四种干燥剂中,其主要化学成分所属的类别依次为、、、。A.酸B.碱C.盐D.氧化物(3)硅胶中无水氯化钴(CoCl2)呈蓝色,吸水后变为粉红色的CoCl2·6H2O,该改变过程属于(填“物理改变”或“化学改变”)。(4)下列气体中,能用氢氧化钠固体干燥的是(填字母)。A.CO2B.HClC.NO2D.NH3E.NO(5)生石灰常用作食品干燥剂,久置后易失去干燥实力,其缘由为(用化学方程式表示)。答案(1)C(2)BDCA(3)化学改变(4)DE(5)CaO+H2O=Ca(OH)2B组一、选择题:每小题有一个或两个选项符合题意。1.化学与技术、社会和生活等亲密相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2024年诺贝尔化学奖得主之一弗朗西斯·阿诺德(FrancesArnold)首次实现了酶的定向进化,用X射线衍射仪可分析酶的分子结构B.我国最近合成的某新型炸药(N5)6(H3O)3(NH4)4Cl,其中“N5”显-1价C.生理盐水可用于养殖场消毒,以杀死H7N9等病毒D.二氧化硫可用于杀菌消毒,但不能用于食品饮料工业答案AB解析用X射线衍射仪可分析高分子化合物的结构和晶体结构,大多数酶是蛋白质,故A正确;水合氢离子和铵根离子均为+1价,依据化合物中各元素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可计算“N5”为-1价,故B正确;生理盐水浓度低,不会使蛋白质变性,故C错误;二氧化硫可用于葡萄酒杀菌,故D错误。2.(2024·贵阳摸底考试)下列物质与类别不对应的是()ABCD物质小苏打食用油淀粉“84”消毒液类别碱油脂(酯类)自然高分子化合物混合物答案A解析小苏打是NaHCO3,属于盐,物质与类别不对应,A项符合题意;食用油是油脂,油脂属于酯类,物质与类别对应,B项不符合题意;淀粉是自然高分子化合物,物质与类别对应,C项不符合题意;“84”消毒液的有效成分是次氯酸钠,属于混合物,物质与类别对应,D项不符合题意。3.(2024·河北武邑中学调研)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干冰、液态氯化氢都是电解质B.Na2O、Fe2O3、Al2O3既属于碱性氧化物,又属于离子化合物C.有单质参与或生成的反应肯定属于氧化还原反应D.Fe(OH)3胶体能够使水中悬浮的固体颗粒沉降,达到净水的目的答案C解析干冰是固态的CO2,为非电解质,A项错误;Al2O3与强酸、强碱反应都生成盐和水,为两性氧化物;B项错误;同素异形体之间的转化为非氧化还原反应,如氧气和臭氧的转化,既有单质参与又有单质生成,但不属于氧化还原反应,C项错误。4.宋代《本草图经》中记载:“取此一物,置于铁板上,聚炭封之,囊袋吹令火炽,其矾即沸,流精彩赤如融金汁者是真也。看沸定汁尽,去火待冷,取出挼为末,色似黄丹,收之”。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文中“矾”的化学式是FeSO4·7H2OB.“色赤”的物质可能是Fe2O3C.“矾”受热分解时硫元素都表现氧化性D.可通过焰色反应区分“矾”和朴硝(Na2SO4·10H2O)答案C解析“矾”指绿矾,其化学式是FeSO4·7H2O,A项正确;“色赤”说明产物为红色,FeSO4·7H2O中含有铁元素,其化合物Fe2O3为红色,B项正确;依据氧化还原反应原理及产物Fe2O3可知“矾”受热分解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FeSO4·7H2OFe2O3+SO2↑+SO3↑+14H2O↑,只有部分S元素表现氧化性,C项错误;由于朴硝中含有钠元素,因此可用焰色反应区分“矾”和朴硝,D项正确。5.(2024·乐山二模)化学与人类的生活、生产亲密相关,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蚕丝和棉花的组成元素相同,结构不同,因而性质不同B.埃博拉病毒可用乙醇、次氯酸钠溶液、双氧水消毒,其消毒原理相同C.烧碱属于碱类,谷氨酸钠(C5H8NO4Na,味精)属于盐类D.压缩自然气(CNG)、液化石油气(LPG)的主要成分是烃类,是城市推广的清洁燃料答案CD解析A项,蚕丝的主要成分为蛋白质,棉花的主要成分为纤维素;B项,乙醇不具有氧化性;D项,自然气的主要成分为甲烷,液化石油气的主要成分有丙烷、丙烯、丁烷和丁烯等。6.以工业副产品硫酸亚铁为原料生产硫酸钾、过二硫酸铵[(NH4)2S2O8]和氧化铁红颜料,其主要流程如下: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用一束光照耀(NH4)2S2O8溶液,会产生丁达尔效应B.H2、CO2、Fe2O3、FeCO3均属于非电解质C.NH4HCO3是酸式盐,既能与酸反应,又能与碱反应D.室温下,FeSO4溶液、NH4Cl溶液的pH均小于7答案CD解析溶液中分散质微粒直径小于10-9m,不能产生丁达尔效应,A错误;Fe2O3、FeCO3属于电解质,H2属于单质,既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B错误;FeSO4、NH4Cl均属于强酸弱碱盐,水解后溶液均显酸性,D正确。7.(2024·渭南调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①有化学键被破坏的改变肯定属于化学改变②发生了能量改变的肯定是化学改变③电解质溶液导电肯定发生化学改变④无水硫酸铜由白变蓝,肯定是化学改变⑤O2和O3的相互转化为化学改变A.①③⑤B.③④⑤C.②③④D.全部答案B解析有化学键被破坏的反应不肯定属于化学改变,如NaCl固体熔化为液体,破坏了离子键,但此过程属于物理改变,①错误;有能量改变的过程不肯定是化学改变,如灯泡发光,②错误;电解质溶液导电是发生电解的过程,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改变,③正确;CuSO4→CuSO4·5H2O属于化学改变,④正确;O2转化成O3生成了新物质,属于化学改变,⑤正确。8.(2024·武汉期中)向含有c(FeCl3)=0.2mol·L-1,c(FeCl2)=0.1mol·L-1的混合溶液中滴加稀NaOH溶液,可得到一种黑色分散系,其分散质粒子是直径约为9.3nm的金属氧化物。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该分散系的分散质为Fe2O3B.可用过滤的方法将黑色金属氧化物与Na+分别C.向沸水中逐滴滴加0.1mol·L-1FeCl3溶液也可得到Fe(OH)3胶体D.加入NaOH时发生的反应可能为Fe2++2Fe3++8OH-=Fe3O4↓+4H2O答案D解析Fe2O3呈红棕色,依据题意“得到一种黑色分散系”知,A项错误;胶体、溶液都可以透过滤纸,不能用过滤的方法分别,B项错误;Fe(OH)3胶体的制备操作是向沸水中滴加2~3滴饱和FeCl3溶液,C项错误;氯化亚铁、氯化铁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四氧化三铁、水和氯化钠,离子方程式为Fe2++2Fe3++8OH-=Fe3O4↓+4H2O,D项正确。9.某同学在试验室中进行了如图所示的试验,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利用过滤的方法,可将Z中固体与液体分别B.X、Z烧杯中分散质相同C.Y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3CaCO3+2Fe3++3H2O=2Fe(OH)3(胶体)+3CO2↑+3Ca2+D.Z中分散系能产生丁达尔效应答案B解析在X烧杯中分散质为FeCl3,在Z烧杯中分散质为Fe(OH)3,二者分散质不同,B项错误。二、非选择题10.铜器久置于空气中会和空气中的水蒸气、CO2、O2作用产生“绿锈”,该“绿锈”俗称“铜绿”,又称“孔雀石”[化学式为Cu2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