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海洋生态学》复习题一、绪论1、 生态学定义:研究生物生存条件、生物及群体与环境相互作用的过程及其规律的科学。二、生态学基本知识1、种群定义:特定时间内栖息于特定空间的同种生物的集合群。2、 自然种群基本特征(1)、空间分布特征:种群有一定分布范围,其中有各种环境资源条件。(2)、数量分布特征:种群有一定的数量变动规律。(3)、遗传特征:种群是一个基因库,种群通过交换遗传因子而促进种群的繁荣。3、 阿利氏规律:种群密度过疏或过密对种群的生存与发展都是不利的,每一种生物种群都有自己的的最适密度。4、 种群的空间分布模式:随机分布;规则分布;成群分布5、 集群现象及其生态学意义:自然种群在空间分布上往往形成或大或小的群,它是种群利用空间的一种形式。有利:(1)集群有利于个体交配与繁殖。(2)集群对种群内各个体间起着很大的互助作用,当鱼类遇到外来袭击者时,可能立即结群进行防卫,往往只有离群的个体才被凶猛的袭击者所捕食。(3)群体的集群索饵也显示出有利的作用,当鱼群中一部分遇到较好的食物环境时,会停留在这个区域,其余部分也将以更快的速度围绕这一地区环游,以便都能获得较好的食物。(4)在游动时可形成有利于游泳的动力学条件,比单独行动时减低阻力,游泳的效率最高。(5)集群可能改变环境的化学性质,已有研究证明,鱼类在集群条件下比营个体生活时对有毒物质的抵御能力更强,这可能与集群分泌黏液和其他物质以分解或中和毒物有关。不利:(1)目标大,有造成大量被捕食的危险。(2)具有争食和食物限制的不利影响。6、 最大出生率:当种群处于理想条件下,即无任何生态因子的限制作用,生殖只受生理因素所限制,此条件下的出生率称最大出生率。生态出生率:在特定环境条件下种群的出生率称实际出生率或称生态出生率。7、 生理寿命:生物在最适环境条件下,种群中的个体都达到生理上衰老而死亡的寿命,称生理寿命。生态寿命:种群在自然环境下常受到一些不利生态条件的影响而死亡,这种在一个特定的生态环境条件下,种群内个体的平均实际寿命称为生态寿命。8、 动态生命表:动态生命表又称股群生命表和特定年龄生命表: 是根据观察一群同期出生的生物的存活情况所得数据而编制的。静态生命表:是根据某一特定时间,对种群作年龄分布的调查结果而编制,所以又称特定时间生命表。9、 种群内禀增长率:当种群处于最适条件下(食物、空间不受限制,理化环境处于最佳状态,没有天敌出现,等等) ,种群的瞬时增长率称为内禀增长率,即种群的最大增长率。10、r、K选择的典型特征r表示种群的内禀增长能力;K表示环境所能负载的最大种群密度。(1)r选择的这类生物可称r对策者,种群密度很不稳定,因为其生境不稳定,种群超过环境负载量不致造成进化上的不良后果,它们必然尽可能利用资源,增加繁殖,充分发挥内禀增长率(r)。这类动物通常是出生率高,寿命短,个体小,常常缺乏保护后代的机制。子代死亡率高,具有较强的扩散能力,适应于多变的栖息生境。(2)K选择的这类生物可称K对策者,其种群密度比较稳定,经常处于环境负载量值上下。因为其生境是长期稳定的,环境负载量也相当稳定,种群超过K值反而会由于资源的破坏而导致 K值变小,从而对后代不利。从进化论的观点讲,生态对策是生物适应于不同栖息生境,朝这两个不同方向进化的“对策”。 r对策者和K对策者是两个进化方向不同的类型,K对策者把较多的能量用于逃避死亡和提高竞争能力, r对策者把较多能量用于繁殖。11、为什么要保护珍稀动物?K对策这种群有一个稳定平衡点(S),当种群数量高于或低于平衡密度时,都有相平衡密度收敛的趋势。同时, K对策这种群还有一个灭绝点(X),当种群数量低于X时会走向灭绝。为什么许多有害生物很难灭绝?r对策者由于低密度下可以快速增长,所以只有一个平衡点,种群易在平衡点做剧烈波动,但没有灭绝点。12、 种群调节的非密度制约因素:这类因素对种群的影响程度与种群本身的密度无关,即其作用的强度是独立于种群密度之外的,在任何密度下,种群总是有一个固定的百分数受到影响或被杀死。非密度制约因素主要是一些非生物因素,如温度、盐度、气候……等等。密度制约因素:这类因素的作用强度随种群密度而变化,当种群达到一定大小时,某些与密度相关的因素就会发生作用,而且种群受到影响部分的比例也与种群大小有关。主要是生物性因素,包括种内关系和种间关系(捕食、竞争、寄生、共生等等) 。13、 种群调节的内源性因素:内源性因素(自动调节因素)是指种群本身具有调节密度大小的各种因素,包括行为、生理和遗传等各种种间内的关系。(1)、行为调节;(2)、内分泌调节;(3)、遗传因子调节14、 生物群落定义:在自然界的特定空间和特定时间内有一些不同物种种群彼此间相互密切联系,相互依赖制约的自然集合体或一个生态功能单位。15、 优势种:生物群落中各个物种在群落中所起的作用不同,只有少数种或种的集群,由于它们的数目、大小起着控制群落特性的作用,它们就是生态学上的优势种。关键种:优势种是具有控制群落和反映群落特征的种类,其数量或生物量在群落中所占比例最多。它们对维持群落的稳定性有重要作用。16、 群落稳定性的含义包括两点:(1)弹性(resilience) 或恢复力:群落或生态系统受到干扰后恢复原来状态的能力。(2)抗性(resistance)或抵抗力:群落或生态系统受到干扰后产生变化的大小,即衡量受外界干扰而保持原来状态的能力。
ACBD17、边缘效应:交错区可能具有较多的生物种类和种群密度,称为边缘效应。18、群落交错区及其特点不同生物群落之间往往有过渡地带,称为群落交错区或称群落边缘带、生态过渡带特点:(1)交错区内可能包含一些临近群落内具有特征的种类和仅生活于交错区的生物, 其能量流和物质流具有特殊性。所以交错区具有“过滤膜”和通道的作用,调控物质流、能量等生态流及生物在系统内的流动。(2)群落交错区的环境改变速率、抗干扰能力、系统稳定性、对生态变化的敏感性以及资源竞争等方面都具脆弱性。19、捕食对群落结构的影响(1)、捕食者为广食性:捕食缓和竞争,促使群落多样性提高(2)、捕食者为选择性捕食:视捕食对象而异。当捕食对象为优势种:捕食使群落多样性升高;当捕食对象为劣势种:捕食使群落多样性降低。20、形成群落结构的一些影响因素ACBD17、边缘效应:交错区可能具有较多的生物种类和种群密度,称为边缘效应。18、群落交错区及其特点不同生物群落之间往往有过渡地带,称为群落交错区或称群落边缘带、生态过渡带特点:(1)交错区内可能包含一些临近群落内具有特征的种类和仅生活于交错区的生物, 其能量流和物质流具有特殊性。所以交错区具有“过滤膜”和通道的作用,调控物质流、能量等生态流及生物在系统内的流动。(2)群落交错区的环境改变速率、抗干扰能力、系统稳定性、对生态变化的敏感性以及资源竞争等方面都具脆弱性。19、捕食对群落结构的影响(1)、捕食者为广食性:捕食缓和竞争,促使群落多样性提高(2)、捕食者为选择性捕食:视捕食对象而异。当捕食对象为优势种:捕食使群落多样性升高;当捕食对象为劣势种:捕食使群落多样性降低。20、形成群落结构的一些影响因素捕食作用;关键种;竞争;空间异质性;干扰;岛屿21、群落演替:自然群落中,一种群落被另一群落所取代的过程称群落演替。22、逆行演替在不利的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如污染和过牧)干扰下,生物群落的演替也可以向反方向进行,使群落逐渐退化,使群落的结构简单化和群落生产力下降23、演替的机制(促进、抑制、忍受模型)促进模型(facilitationmodel)物种替代是由于先来物种的活动改变了环境条件,使它不利于自身生存,而促进了后来物种的繁荣;因此物种替代有顺序性,可预测和具方向性。多出现在环境条件严酷的原生演替中。(A、B、C、D代表4个物种,箭头代表被替代)抑制模型(inhibitionmodel)先来物种抑制后来物种,使后者难以入侵和发育,因而物种替代没有固定的顺序,各种可能■.都有,其结果在很大程度上取决 A B于那一种先到。演替在更大程度■ * 卅上决定于个体的生活史对策,因而难以预测。在该模型中没有一个物种可以被认为是竞争的优胜者,而是决定于先到该地,所以■二声演替往往是从短命种到长命种, C D而不是由规律、可预测的物种替代。(A、B、C、D代表4个物种,箭头代表被替代)介于上述二者之间,认为物种替代决定于物种的竞争能力。先来的机会种在决定演替途径上忍受模型(toleraneemodel)介于上述二者之间,认为物种替代决定于物种的竞争能力。先来的机会种在决定演替途径上并不重要,任何物种都可能开始演替,但有一些物种竞争能力优于其它种,因而它最后能在顶极群落中成为优势种。至于演替的推进是取决于后来入侵还是初始物种的逐渐减少,可能与开始的情形有关。(A、B、C、D代表4个物种,箭头代表被替代)24、食性特化的适应意义动物食性的特化是其对生活条件和种间食物竞争的适应,各有其优越性和局限性。(1)、特化程度是动物对不同地区食物丰富程度和稳定性的一种适应,因此与动物的生活范围和地理分布有关。(2) 、食性特化是对种间关系,特别是种间竞争关系的一种适应。(3) 、同一种动物食性会在一定范围内发生变化,这种变化表现在不同年龄、不同性别、不同季节和不同地理区域等方面。25、 捕食与被食的辩证关系捕食者与被食者的种群数量调节: (1)、捕食者对被捕食者的种群数量能起重大的影响; (2)、捕食者对被食者种群的相对稳定有重要作用,对被食者的种群调节起重要作用。 (3)、被食者的种群数量变化对捕食者也有影响。捕食者与被食者的相互适应:(1)、捕食者动物的适应;(2)、被食者的保护适应;(3)、捕食者和被食者的协同进化26、 高斯假说(竞争排斥原理)亲缘关系接近的、具有同样习性或生活方式的物种不可能长期在同一地区生活,即完全的竞争者不能共存,因为它们的生态位没有差别。如果它们在同一地区出现,它们必定利用不同食物,或在不同的时间活动,或以其他方式占据不同的生态位,否则就不能长期共存。27、基础生态位生物群落中某一物种所栖息的理论上最大空间,即没有种间竞争的种的生态位。28、实际生态位当有竞争者时,必定使该物种只占据基础生态位的一部分,这一部分实际占有的生态空间称为实际生态位。29、种间竞争与生态位分化的生态学意义在物种进化过程中,生态位很接近的种类向着占有不同的空间(栖息地分化)、吃不同的食物(食性上的特化)、不同的活动时间(时间分化)和其它生态习性上分化,以降低竞争的紧张度,竞争的结果是充分利用环境资源。30、生态系统定义指特定的空间内所有生物(生物群落)与其环境通过能量流动、物质循环和信息传递而相互作用和相互依赖构成的功能单元。31、海洋生态系统的特点在海洋生态系统中,初级生产者主要是体型极小、数量及大、种类繁多的浮游植物和一些微生物组成;初级消费者主要由体型也很小,种类数量也很多的浮游动物组成。它们利用植物资源的效率很高,周转速度很快,另外还有许多杂食种类也在起着一定数量的调节作用。生物分布的深度范围很广,海水的不断运动和生物本身活动分布的变化也很大。32、食物链在自然生物群落中,任何一种动物不会只捕食其他动物而不被另外一种动物捕食,通常某种动物既捕食另一类动物,同时又被其他动物所捕食。这样在自然生物群落中形成了一个连串的食物关系,这种关系在生态学中被称为食物链。33、生态系统的功能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34、生态效率在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过程中,能量的利用效率就叫生态效率。35、生物地化循环及其类型生态系统之间各种物质或元素的输入和输出以及它们在大气圈、水圈、土壤圈、岩石圈之间的交换。包括水循环;气态循环;沉积循环;36、生态系统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的关系?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是紧密联系、不可分割的,能量必须通过物质载体来流动。两者的根本区别是能量来源于太阳,在食物链中向着一个方向逐级流动,不断消耗和散失;而营养物质来源于地球并可被生物多次利用,在生态系统中不断的循环,或从一个生态系统消失而又在另一个生态系统出现。三、海洋与海洋生物间的相互关系1、 海与洋的区别海:海是洋的边缘部分,隶属各大洋,以海峡或岛屿与洋相通或相隔,面积较小,约占海洋总面积的 11%,离大陆近,深度较浅,一般在2000m以内,不具有独立的潮波系统和潮流系统,水文状况受大陆影响,各种环境因子变化剧烈,并有明显的季节变化,沉积物多为陆相沉积。洋:是地球上连续咸水水体的主体部分,面积辽阔,远离大陆,水体深,一般在2000m以上,具有独立的潮波系统和潮流系统,水文状况不受或很少受到大陆的影响,相对比较稳定,沉积物多为海相沉积。2、 海洋环境三大环境梯度(1)、从赤道到两极的纬度梯度;(2)、从海面到深海海底的深度梯度;(3)、从沿岸到开阔大洋的水平梯度3、 生态因子环境中对生物生长、发育、生殖、行为和分布有直接或间接影响的环境要素。4、 利比希最小因子定律当一种植物对某一营养物质所能利用的量已接近其所需量的最小值时,该营养物质就必然会对该植物的生长和繁殖起限制作用并成为限制因子。5、 谢福德耐受性定律生物的存在与繁殖,要依赖于某种综合环境因子的存在,只要其中一项因子的量或质不足或过多,超过某种生物的耐性极限或生态幅,则使该物种不能生存,甚至灭绝。6、 饱和光强在低光照条件下,光合作用速率与光强成正比关系。随着光强的继续增加,光合作用速率逐渐达到最大值,这种光强称饱和光强。四、海洋生物及其生活方式1、 为什么说浮游生物在海洋生态系统中占有非常重要地位?(1)、浮游生物虽然个体小,但它们的数量多、分布广、是海洋生产力的基础,也是海洋生态系统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的最主要环节。(2)、浮游植物生产的产物基本上要通过浮游动物这个环节才能被其他动物所利用。(3)、浮游动物通过摄食影响或控制初级生产力,同时其种群动态变化又可能影响许多鱼类和其他动物资源群体的生物量。(4) 、有些浮游生物本身就是渔业对象。(5) 、有些浮游生物可以作为判别水团、海流的指示种。(6)、浮游生物尸骸沉积海底形成的沉积物对海洋地质及海洋环境的研究具有重要作用。2、 浮游生物适应浮游生活的结构和能力类型?(1)、扩大个体表面或成群体增加浮力;(2)、减轻比重增加浮力;(3)、依靠纤毛或鞭毛的摆动及依靠肌肉的收缩运动产生微弱的“主动性运动”使生物体向前移动并可使生物保持悬浮状态。3、 游泳动物的洄游类型产卵洄游;育肥或索饵洄游;越冬洄游4、 红树林生物适应环境的机制。(1)、根系:有表面根、支柱根或板状根、欺生根等,有助于植物呼吸和抵抗风浪冲击的作用。 (2)、胎生:种子在母树果实内发芽,长至幼苗成熟时才下落。 (3)、旱生结构与抗盐适应:5、 保护红树林生态系统的重要意义(1)、红树林形成缓解或抵抗风暴、海浪对海岸冲击的天然屏障,而且红树林及其根系有截留和累积沉积物的功能,可过滤陆地有机物质和污染物。(2)、红树林为许多海生和陆生生物提供栖息地和食物。 (3)、红树林树干、叶子用途广(燃料、木材、造纸、饲料)6、 研究热液口环境的生态学意义(1)、化学合成细菌是在光合作用藻类生物之前出现的古老种类,最早的食物链应该是以化能合成为基础的。 (2)、研究地球生命起源问题。五、海洋水域生物生产1、 初级生产力自养生物通过光合作用或化学合成制造有机物的速率2、 化学合成作用包括化能自养生物和化学合成作用3、 补偿深度太阳辐射进入海水后,随深度的增大而减弱,当至一深度处,光合作用所产氧的量恰好等于其呼吸作用时消耗的量,这一光照强度即称为补偿点或称补偿光强度。补偿点所在的深度即称为补偿深度。4、 临界深度是指在这一深度以上的全部光合作用与水体中全部呼吸作用相等 (包括动物的呼吸作用),或者说在这个深度之上,平均光强等于补偿光强。5、 新生产力研究的意义(1)、新生产力研究有助于从更深层次阐明海洋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2)、新生产力研究对阐明全球碳循环过程有重要意义。(3)、新生产力是海洋渔业持续产量的基础。(4)、新生产力的概念把海洋初级生产力划分为新生、再生两大部分,从而使海洋上层生态系的物质转移、能量传递、营养元素再循环的研究进入了一个更深的层次,也使估计海域高营养级生产力建立在更可靠的基础上。这无论对于生态系统理论研究,还是对生物资源潜力的评估,都具有重要意义。(5)、新生产力是反映海洋真光层从大气中净吸收 C02能力的估计值。6、 食物链为什么不能无限加长能量在食物链上流动时,每经过一个营养级就有一个相当大部分的能量以呼吸作用损失,而且每一个种群都有其存活的最小生物量,捕食者也有其能量最低要求量。因此无论陆地或水域食物链都不可能无限加长。7、 海洋生态系统的能流特点在海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法律法规经济与施工-二级注册建筑师《法律、法规、经济与施工》押题密卷3
- 长春版语文三年级上册教案
- 老年人用药提醒助手
- 海洋生物医药产业布局
- 2024届辽宁省本溪某中学高考化学押题试卷含解析
- 2024高中物理第三章传感器章末质量评估含解析粤教版选修3-2
- 2024高中语文第5单元庄子蚜第2课鹏之徙于南冥训练含解析新人教版选修先秦诸子蚜
- 2024高中语文第五课言之有“理”第3节有话“好好说”-修改蹭训练含解析新人教版选修语言文字应用
- 2024高中语文综合阅读训练2含解析新人教版选修先秦诸子蚜
- 2024高考化学一轮复习第9章化学实验基础第29讲化学实验基础知识和技能精练含解析
- 2024年中考复习-数学(广州专用)(解析版)
- 精细陶瓷 断裂韧性试验方法 单边V型切口梁法
- 2024年海峡出版发行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招聘笔试冲刺题(带答案解析)
- 第三十六届全国电力行业风力发电运行检修职业技能竞赛基础理论题库附有答案
- 人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期末测试卷a4版可打印
- 2024年纪检监察综合业务知识题库含答案(研优卷)
- 科室医疗质量与安全管理小组工作制度
- 欢乐喜剧人小沈阳《四大才子招亲大会》剧本投稿:程祅祆
- 中华民族共同体概论课件第五讲大一统与中华民族共同体初步形成(秦汉时期)
- 初二生地会考试卷及答案-文档
- 保险公估服务行业发展史与现状分析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