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四年级数学《倍数和因数》教案_第1页
小学四年级数学《倍数和因数》教案_第2页
小学四年级数学《倍数和因数》教案_第3页
小学四年级数学《倍数和因数》教案_第4页
小学四年级数学《倍数和因数》教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小学四年级数学《倍数和因数》教案

小学四年级数学《倍数和因数》教案模板本单元安排在学生已经掌握了许多自然数的知识之后,系统地教学分数的意义和性质之前,可以使学生进一步丰富自然数的知识,了解自然数之间存在的倍数与因数关系,体会自然数都有因数,而且不同自然数的因数个数是不同的。这些内容还能为以后教学分数知识作必要的准备。研究倍数与因数一般在非零自然数范围内进行,可以减少不必要的麻烦。因此,教材在底注中给予明确的规定。教学内容分四部分编排。第70~73页教学相关的自然数之间的倍数与因数关系,求一个数的倍数或因数的方法。第74~77页教学5、2、3的倍数的特点,以及偶数、奇数等知识。第78~79页教学素数与合数的概念和判断方法。第80~82页整理全单元的知识并组织综合练习。编写的你知道吗介绍哥德巴赫猜想和我国数学家研究这一猜想取得的显著成就。两道思考题让学生利用所学的数学概念探索有挑战性的问题。1?联系实际体会自然数之间的倍数、因数关系,探索找一个数的倍数与因数的方法。教材的第一部分先教学倍数、因数关系,再教学求倍数与因数的方法。前者是形成数学概念,后者是应用概念。(2)第71页的两道例题分别是教学找一个数的倍数和找一个数的因数的方法,虽然内容不同,教学方法都非常相似。即利用初步建立的倍数与因数的概念,联系已经掌握的乘除法口算,让学生在探索中找到方法。找3的倍数,采用的思路是3和任何非零自然数的乘积都是3的倍数。这一思路容易理解、容易操作,与建立倍数、因数概念的大背景保持一致。教学时要引导学生从3的倍数是怎样的数想起,先形成找3的倍数的思路,然后从小到大一个一个地找,并按顺序写出来。还要理解例题在写出3的倍数时为什么用了省略号。试一试独立找2和5的倍数,一方面巩固找一个数的倍数的方法,另一方面通过3、2、5的倍数可以发现有关倍数的一些规律。如一个数的倍数的个数是无限的,最小的倍数是它本身,没有最大的倍数等。在若干个实例中寻找共同特点,总结成规律,虽然仍旧是不完全归纳,但对小学生来说已经是比较科学的方法了。在找36的因数时,如果沿乘积是36的自然数都是36的因数这个思路就能得出想乘法算式这种方法,这条思路容易形成,在操作时往往不大顺畅。如果按36除以哪些自然数没有余数?这个思路想就能得出想除法算式这种方法,这条思路一旦形成,方法易于操作。因此,例题从因数的概念出发,利用()()=36这个式子先让学生明白,找36的因数就是写出这个式子的因数。然后联系除法的意义,引导学生利用除法求36的因数。在找36的因数时,无论想乘法算式还是想除法算式,学生一般都从无序到有序,从有重复或遗漏到不重复不遗漏。教学要承认学生实际,允许他们经历这样的过程。先按自己的思路、用自己的方法写36的因数,能写几个就写几个,是什么顺序就什么顺序。然后在交流中相互评价,删去重复的,补上遗漏的,并组织学生认真讨论怎样找才能不重复不遗漏,体会过程、总结方法、提升水平,学会有序地思考和寻找。还有一点需要指出,《标准》要求学生能够写出10以内自然数的倍数、100以内自然数的因数。教材在编写时认真落实了这些规定,在想想做做里没有编排找较大自然数的倍数的练习题。适量出现一些稍大的数(如30),写出它的全部因数。2?在找百以内5的倍数、2的倍数、3的.倍数的活动中,认识这些数的特点。教材第二部分教学5、2、3的倍数的特点。判断一个数是不是5的倍数,是不是2的倍数都是看这个数的个位上是几,方法是一致的。判断一个数是不是3的倍数要看它各位上数的和是不是3的倍数,特征与判断方法与5的倍数、2的倍数完全不同。所以这部分教材分两段编写,把5和2的倍数的特点合并在一道例题里教学,把3的倍数的特点安排在另一段里教学。两段教材都是寻找特点利用特点判断的教学线索,给学生很大的自主活动空间。(1)第74页例题先在百数表里5的倍数上画△、2的倍数上画○,于是表里出现两列画△的数和五列画○的数,其中一列数上画△也画○。这些符号有利于学生分别观察5的倍数和2的倍数,发现表现在个位上的特点。也便于发现哪些数既是2的倍数,又是5的倍数。结合2的倍数,联系以前讲过的双数和单数,列举了哪些数是偶数、哪些数是奇数。这道例题安排的操作活动和提出的问题难度都不大,教学时要尽量让学生通过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建构自己的认识。想想做做的安排很有层次。第1、2题是简单的判断,初步应用2的倍数与5的倍数的特点,起巩固知识的作用。第3、4题按要求组数,第3题组成的是两位数,没有明确每名学生都要全部、有序地写出符合要求的数,可以通过交流达到全部、有序的要求。第4题组成的是三位数,你排出了哪几种这个问题对有条件的学生要求有序思考并排出所有的数,对少数有困难的学生应尽量多排出几种,并向同伴学习有序的思考方法。第5题通过在数表中涂色,体会4的倍数一定是2的倍数,2的倍数不都是4的倍数。(2)发现3的倍数的特点比较难,第76页例题充分研究学生的思维习惯和学习需要,作了五步安排:第一步在百数表里3的倍数上画○,这项活动让学生看到3的倍数与2的倍数、5的倍数不同,分散在表的各行各列里。由此产生猜想,3的倍数的特点可能与2、5的倍数不同。第二步提出个位上是3、6、9的数都是3的倍数吗这个问题,学生可以在百数表上看到画○的数的个位上并不都是3、6或9,还有其他数。许多个位上是3、6、9的数上没有画○,它们都不是3的倍数。学生还可以任意写出一些个位上是3、6、9的数,逐一检验是否是3的倍数。这一步的目的是让学生更清楚地知道,3的倍数的特点不表现在它的个位上。第三步为学生指点新的探索方向。把3的倍数用计数器的算珠表示,看看用几颗珠。先找较小些的两位数,再找更大的数。通过计算表示各个数所用算珠的颗数,初步发现算珠的颗数总是3、6、9、12等,这几个数都是3的倍数。这一步对发现3的倍数的特点关系很大,学生也乐意进行,要适当多安排一点时间。第四步把算珠的颗数转化成各位上数的和,发现3的倍数的特点,这一步是教学难点。要引导学生从数的某一位上是几,计数器的那一位上就拨几颗珠这一事实理解计数器上算珠的总颗数就是这个数各位上数的和。从算珠的颗数是3的倍数推理出各位上数的和是3的倍数。第五步是试一试,通过不是3的倍数的数,各位上数的和不是3的倍数的研究,从另一个角度验证上面发现的规律是正确的。教材设计的五步教学过程是连贯的,步步深入、逐渐逼近数学的本质内容。既有对例证的细致研究,又有反例作验证,是科学而严密的过程。想想做做里的习题数学思考的含量都比较高,除了第1题利用3的倍数的特点进行简单判断外,其他习题都需要仔细地想一想。如第2题要准确理解题意,除以3有余数即不是3的倍数的意思。第3题在方框里填数字的时候,要依据3的倍数的特征进行推理,而且答案是多样的,在每个方框里都有3个数字可填。第5题是组成三位数,首先要从四张数字卡片中选择3张,而且3张数字卡片之和必须是3的倍数,有两种选择,分别是5、6、7和0、5、7。然后再有序地把选出来的卡片排一排,组成三位数。前一种选择能排出6个不同的三位数,后一种选择只能排出4个不同的三位数。这些习题不要急于得出答案和结论,要注重过程,提供充分的时间,鼓励学生自主探索或合作学习。3?通过写因数、比因数个数等活动,建立素数和合数的概念。第三部分教学素数和合数,教学活动的线索是:分别找到2、3、5、6、8、9等自然数的因数按因数的个数把这些自然数分类接受素数、合数等数学概念应用数学概念判断50以内的自然数是素数还是合数。这些活动难度都不大,学生都能进行。在按因数的个数把、2、3、5、6、8、9分类时,可能需要稍微点拨,明确分类的标准。在讲述素数、合数概念时,语言必须准确。这部分教材有三个特点:一是在写2、3、5、6、8、9的因数时充分利用学生的已有能力,让他们在独立写因数的过程中体会这些数的因数个数不同;二是用填空形式引导学生把2、3、5、6、8、9按因数的个数分类,避免教学中出现不必要的枝节;三是主要使用素数这个名词,质数只是带了一带。这对学生无所谓,教师在开始阶段可能不习惯。想想做做第1题利用11~20各数,让学生再次经历认识素数和合数的过程。要通过例题、试一试和这道题,让学生记住20以内的八个素数:2、3、5、7、11、13、17、19。至于更大的素数就不要求记忆了。4?练习六整理和应用全单元教学的数学知识。本单元教学了许多数学概念,是按下图的线索展开的。乘法算式倍数2、5、3的倍数的特征偶数与奇数因数素数与合数为了帮助学生进一步清晰地认识概念,提升应用数学知识的水平,练习六把上面的结构图分成四块组织整理。(1)扩大倍数与因数概念的背景。倍数与因数的概念是在自然数(一般不包括0)的乘法算式上教学的。在一道乘法算式中,学生明白了倍数关系和因数关系。练习六第1题继续在除法算式中理解被除数是除数和商的倍数,除数和商都是被除数的因数。这样,学生对倍数关系和因数关系的认识得到深入,对用除法找一个数的因数的方法有进一步的体会。做到这一点并不困难,有除法的意义和乘、除法的关系为基础。(2)数学问题和实际问题并举,综合应用2、5、3的倍数特征的知识。第2~4题练习2、5、3的倍数的特征,其中两道题是数学问题,一道题是实际问题。数学问题的形式容易引起对有关数学知识的回忆,实际问题的形式反映了数学内容在现实生活中的存在和应用。先安排数学问题,再安排实际问题,有助于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时运用有关的数学知识。第4题有一定的综合性,能发展思维的条理性,培养全面考虑问题的能力。(3)对容易混淆的概念,进行比较和区分。学生对奇数与素数、偶数与合数往往混淆不清,第6题是为了区分这些概念而设计的。先在1~20各数中用○圈出素数、用△圈出偶数,回忆素数的意义和偶数的意义;再回答题中的两个问题,体会它们是不同的概念。要注意的是,两个问题都是看着表格呈现的现象回答的。其中的2既画了○,又画了△,这就表明素数里有偶数,偶数里有素数。教学时既要引导学生主动区分不同的概念,正确回答问题,又不要对这些问题进行抽象的,甚至文字游戏式的机械操练。(4)紧扣基础知识探索数学现象的内在规律。第7题对学生来讲有两个特点:一是涉及了几个数学概念,有连续的自然数、连续的奇数、3的倍数等,二是两个问题都是微型课题,题目中的找一找、算一算指点了研究方法。第10题把五个数分别写成两个素数相加的形式。这五个数都是偶数,其实任何一个大于2的偶数都可以写成两个素数相加的形式。如果学生有兴趣,可以继续尝试。

小学四年级下册英语教学计划

小学四年级下册英语教学计划一、主要教学目标:1、能听懂、会说12组会话,并能进行简单的交流。2、能听、说、认读60个单词和词组并能听、说、读、写61个单词和24个句子(包括学校、时间、衣服、天气、购物、农场动物、数字、颜色等几个话题),并简单运用。3、能听、做6个TPR活动。4、能学会3个小制作。5、能唱8首歌曲。6、能听、说、唱7首歌谣。7、能完成6个自我评价活动。8、能听懂6个幽默小故事。9、能了解6项简单的中西方文化知识。二、提高教学质量措施:1、融会话教学与情景表演之中2、巧用实物、头饰、卡片、chant等来帮助进行单词教学。利用读写课等时间对学生进行单词书写的指导。三、各单元教学内容及重点、难点Unit1OurSchool内容:1、形容词的比较级谈论人和事。2、能够正确问答身高,体重,长度。3、能掌握A、B部分let’stalk和let’slearn中的单词和句子。4、理解并表演let’sdo,let’schant,Storytime,goodtoknow等部分内容。5、音标:双元音及拼读规则。要求:1、掌握本单元形容词的比较级的四会单词。2、听懂、会说A、B部分let’stalk中的会话和let’slearn中的单词。3、身高,体重的表达。4、作比较,形容词比较级的变化和拼写。5、对话在实际情景中的应用。Unit2Whattimeisit?内容:1、谈论Illness;feelings.2、能掌握A、B部分let’stalk和let’slearn中的单词和句子。3、理解并表演let’sdo,let’schant,storytime,goodtoknow等部分的内容。4、音标:双元音及拼读规则。要求:1掌握本单元的四会单词。2听懂、会说一些疾病的短语,表达感觉.3、四会词组和句子的书写。4、在实际情景中应用.Unit3Isthisyourskirt?内容:[=_+XXjxsJ.+}1、用过去时态讨论Weekendactivities.2、能掌握A、B部分let’stalk和let’slearn中的.单词和句子。3、理解并表演let’sdo,let’schant,storytime,let’ssing等部分的内容。4、音标。要求:1、询问并回答过去的活动2、听懂、会说A、B部分let’stalk中的会话。3、掌握四会单词和let’slearn中的单词。4、动词的过去式的变化.5、四会词组和句子的书写Unit4It’swarmtoday.内容:1、能够简单介绍天气情况。2、能说出不同天气情况下该穿什么衣服。3、能听懂并作一些回答,如:What’stheweatherlikeinBeijing?It’scool.要求:1、会唱歌曲“Thunder”。重点掌握天气的单词。2、难点:CanIwearmynewshirt?3、形容词的学习是本单元的重点。Unit5Howmuchisit?内容:1、能够简单描述衣服,鞋子的大小,评论价格、色彩和款式,2、能够询问价格并做简略的评价,3、能够听懂并发出与各种鞋相关的简单指令,如:掌握AB部分的单词和句子。4、听、说、读、写AB部分的单词和句子。5、理解Storytime,Goodtoknow.Unit6Atafarm内容:1、能够区分农场的常见的牲畜和蔬菜,如:goat,sheep,horse,donkey,tomatoes,potatoes.2、能够运用句型:Arethey….?Howmany…?3、能够听懂并发出与农场相关的简单的指令,如:Shearasheep.4、能够根据图画,写出农场常见的牲畜名称。1、“horse”,”house”发音区分,“howmany”与“howmuch”含义的判别。要求:重点掌握的句型:Arethey…..?Recycle2内容及要求:复习4---6单元的语言和词汇,要求学生做到听,说,读,写,并能在实际情景中表达。四、时间安排本学期时间比较短,大概只有四个月的教学时间,课时任务比较重,需要复习的内容多,所以对每节课的教学内容安排要精益求精,对学生要求比较严格。

我的家乡小学四年级日记

我的家乡小学四年级日记我的家乡在一个遥远的地方,那里有山有水,有令人百吃不厌的小吃,那里的人们非常朴实,最重要的是那里有我最亲爱的人。那里就是我日夜思念的家乡——天水。天水,是西北的一座小城市,属于甘肃省;天水有许多名胜古迹,有弛名中外的麦积山,伏羲庙;还有景色怡人的牡丹山,水帘洞等等。但我最为喜爱的是荷花山,荷花山有一个神奇的传说:传说有个人做了个梦,梦到一个仙境似的地方,周围的小山连在一起,像极了一朵盛开的荷花。山中景色非常优美,有常年流动着的小溪,还有清澈见底的湖,湖里有成千上万条自由自在的小鱼,山里还有小鹿呢,景色真是美如画;这个人第二天一早就起来了,他下定决心一定要找到这个外形像荷花的山。可是他找了好久都没找到,就在他快要绝望的时候,忽然间,他看见了跟他梦境里一模一样的景物。他欢呼起来了,后来他便在这里修炼成了神仙。于是这个荷花似的地方就成了人们实现愿望的地方,常年人来人往,好不热闹。天水的小吃可是令人垂涎三尺,有大家都知道的牛肉面,还有麻辣烫,鸡丝馄饨,油泼面,羊肉串等等,说也说不完,天水的蜂蜜才是正宗呢,如果你尝一口,便能尝出是哪种花的味道来。在我记忆中,我还很小的时候,因为爸爸妈妈工作太忙,没有时间照顾我,就让外婆接我去了天水。我在那里快乐地住了半年,到了上幼儿园的年龄,妈妈就来接我,但我却抱着外婆不放,没办法,妈妈只能等到晚上我睡着了,接我回了湛江。现在我长大了,但那段童年的记忆永远在我的脑海,如今想起,越发想念我的家乡了。我的家乡在四季诱人的海南省文昌市。我虽然不在那儿居住,但是,我对那儿的景色却是久久不能忘怀!春暖花开,春姑娘吹绿了家乡的各个地方。看!小鸟正在枝头叽叽喳喳地叫,它把家乡正在睡觉的`人们叫醒了,它告诉人们:“春天来了!春天来了!”家乡的柳树又从新长出了绿色的柳枝,它左摇右摆,多像一个小女孩在跳着优美的舞姿。啊!家乡的春天多美丽!骄阳似火,太阳炙烤这大地。家乡的一棵棵大树都成了一把把大扇子,人们正在树下乘凉。几个小男孩爬上椰子树,摘下了几个椰子,拿到树底下,边乘凉边津津有味地吃,哇!多么香甜的椰子水,我的口水都要流出来了;瞧!这就是家乡诱人的夏天!瓜果飘香,家乡那勤劳的农民正在地里收获芒果,西瓜,荔枝……数不胜数。树叶黄了,一片一片地从树上落下,多像一只只蝴蝶在空中翩翩起舞。秋雨一滴滴洒下,洒给那美丽的家乡。青蛙,蛇,蚂蚁……许多动物都在忙着寻找食物过冬呢!看!家乡的秋天是多么的惹人喜爱!动物冬眠,人们在家里睡觉,看电视。路旁原来那茂盛的树叶已经变成了光秃秃的树枝。这情景,多像一位饥肠辘辘的少年站在那里。家乡的人们在家里吃着秋天收获的果实,蔬菜,可香了!望着那香喷喷的果实和蔬菜,我真恨不得一下子把它们吃个精光。呐!家乡的秋天这么美,能不吸引人吗?家乡,你让我骄傲,让我自豪,你四季都是那么的美丽,诱人。我爱你!家乡!我的家乡在大石,我的家乡不仅风景优美,而且家乡的人也纯朴善良。我的家乡总是充满了欢声笑语。我爱我美丽的家乡。春天,柳树姐姐脱掉了白连衣群,欢上了绿装。调皮的小草弟弟探出小脑袋,小花妹妹露出了洁白的面颊。家乡的人们在天野里辛勤地耕耘,播种。我们小孩在草坪上玩耍。小鸟仿佛被吸引住了,也放声歌唱。在那美丽的田野里留小了美好的回声。夏天,溪水哗哗地留着。我们小孩子在小溪里玩耍嬉戏。大人们在小溪边洗衣服,知了在欢唱,好像在唱着:“热死了,热死了”!小鸟在天空上自由自在地愉快翱翔。在那美丽的小溪边留下了美好的回忆。秋天,枫树姐姐飘落着红叶,仿佛在迎接丰收的一年。浦公英准备和妈妈告别了。农民伯伯在希望的田野上,收获着自己劳动的成果。我们在帮住农民伯伯干活儿。小鸟成群结对地在和这里的一切告别了,要往南方飞去了。在那充满欢声笑语的田野里留下了美好的告别声。冬天,大雪纷纷扬扬地下起来了。我们在小路上愉快地玩耍。所有的值物都屈服了,只有那冬青树在风雪中傲然屹立。动物们大多数都冬眠了。在这寂静的冬天里,留下了冬姐姐的足迹。这就是我的家乡—大石。瞧,我的家乡多美啊!家乡的人们多么勤劳啊!我爱我美丽的家乡。

最新小学四年级语文期末考试试卷分析

最新小学四年级语文期末考试试卷分析一、试卷评价这份试卷命题坚持力求体现新课标精神,拓宽语文教学领域,打通课内外学习语文的渠道,检查学生掌握语文基础知识的能力及课内外阅读能力。试题以教材为载体,立足基础,不出偏题、怪题,大部分为课内知识,难度不大,都是小学阶段应掌握的基础知识和必须具备的基本能力。同时整份试卷还体现了“三重”,即重基础(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重能力(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和积累运用能力),重创新(运用所学知识创造性地解决问题)。二、试题分析本次考试,从整个卷面来看,考查内容分为三大部分,即:基础知识、课内外阅读、习作。基础知识掌握的较好,阅读和习作仍是薄弱环节。第一部分:基础知识第一题把下列音节补充完整考察学生的识字能力和拼写能力。个别学生拼音较差声母不会写声调分不清,还有的是字不认识而失分。第二题看拼音写词语个别学生因为不能正确拼读还有少数孩子书写不够规范而失分,绝大多数的孩子能写正确,并且能做到书写规范,今后应该加强书写和拼读的训练。第三题中的选字填空学生做得不理想,如“激励”的“励”和“暴躁”的“躁”选错而失分。第四题扣分原因是学生平时的积累习惯没养成,知识面较窄。第五题按要求写句子中从答题情况看,学生对句子的掌握和应用能力训练力度不够要求也不够严,其中第三小题仿写句子把一个事物写出两个比喻句,学生审题不够多数同学只是把一个事物写出一个比喻句,失分较多。由此看出我在指导上要讲究方法,教学生掌握审题要领,要按要求做题。第六题古诗文填空这题同学们做得较好,可见学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