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植物检疫梨火疫病梨火疫病是欧洲梨树上的毁灭性病害,在日本、朝鲜(韩国)各地发生亦多。我国尚未发现此病,属危险性病害,为我国重要的检疫对象。分布美国、加拿大、墨西哥、百慕大、海地、新西兰、英国、荷兰、波兰、丹麦、德国、比利时、法国、卢森堡、瑞典、挪威、爱尔兰、北爱尔兰、捷克共和国、瑞士、前南斯拉夫、亚美尼亚、罗马尼亚、保加利亚、意大利、希腊、埃及、塞浦路斯、以色列、土耳其、黎巴嫩、约旦、津巴布韦。亚洲梨火疫病分布于日本和韩国(朝鲜)。寄主
梨火疫病菌寄主范围很广,能为害梨、苹果、山楂、李等40多个属220多种植物,大部分属蔷薇科Pomoideae亚科。病原梨火疫病菌:Erwinia
amylovora
亚洲梨火疫病:E.pyrifoliae
病原特点直杆菌,有荚膜,周生鞭毛,能运动,多数单生,有时成双或短时间内3~4个呈链状。革兰氏染色阴性,兼性厌氧.
生长所需的温度范围为6~37℃,生长最适温度25~27℃,最高温度33~34℃,致死温度45~50℃。病菌世代时间在25℃下为74.9分钟,最适pH为6。菌落白色,粘性,圆顶状,27℃培养2天,菌落直径3~7cm,有1稠绒毛状的中心环,表面光滑,边缘整齐。生物学特性梨火疫病菌以简单的细胞分裂繁殖,一个细胞在条件适宜时,3天内在寄主植物组织中能达到109细胞,每个细胞都是一个侵染源,感染寄主而引起病害的发展。除蛋白酶外,病菌不产任何有助于侵入寄主的酶,主要是在环境条件适宜时,通过胞间组织侵入薄壁组织的病菌产生胞外多糖。胞外多糖在病害发展过程中起重要的作用,它是菌脓的重要成份。菌脓的理化性质随湿度变化而变化,干时皱、硬,大时膨胀易被雨水扩散,中等湿度的菌脓粘易被昆虫、风传播。
发生规律该病为细菌性病害,病原菌主要在病叶、枝干或某些昆虫体内越冬。翌年借雨水或昆虫传播,通过植株气孔侵入。一般年份于6月下旬至7月上旬开始发生,开始多在树体中下部1年生枝中上部成龄叶片上发生,先从叶缘侵染,以后逐渐蔓延。若7月份雨水较多,不及时防治,可迅速流行。症状在雨天观察叶及幼果等危害部位似沸水烫过,晴天像火燎一样:边缘焦枯,成褐色,形状不规则。以后顺叶脉扩展至整个叶片,颜色变身、呈黑色,病叶不脱落。严重时,整株呈火燎状,只有部分嫩梢上有少量新叶,果实停长、干缩。翌年病枝上的叶芽、花芽均发育不良,造成减产。果园地势低洼而排水不良、土壤黏重易板结的果园、种植密度过大或管理粗放、树势较弱的地块发生较重,雨水较多的年份发病加重,传播迅速。侵染循环梨火疫病菌在病株病疤边缘组织处越冬,挂在树上的病果也是它的越冬场所,如冬季温和,病菌还能在病株树皮上度过,来年早春病菌在上年的溃疡处迅速繁殖,遇到潮湿、温和的天气,从病部渗出大量乳白色粘稠状的细菌分泌物,即为当年的初侵染源。病菌直接从气孔、水孔等自然孔口或蕾苞,或由风引起的伤口侵入叶片,初叶边坏死,并向中脉、中柄、茎扩展,后变黑,通常有菌脓。症状花器被害后呈萎蔫状,深褐色,并向下蔓延至花柄,使花柄呈水渍状。叶片发病,先从叶缘开始变黑色,然后沿叶脉发展,最终全叶变黑、凋萎。病果初生水渍状斑,后变暗褐色,并有黄色粘液溢出,最后病果变黑而干缩。枝干被害,初呈水渍状,有明显边缘,后病部凹陷出现溃疡状呈褐色至黑色。症状梨火疫病最典型的症状是花、果实和叶片受火疫病菌侵害后,很快变黑褐色枯萎,犹如火烧一般,但仍挂在树上不落,故此得名。
目前国际上将其症状据受侵害的部位,分成5个阶段:
花枯萎病原直接侵染开放的花引起花枯萎。一般发生于早春,病菌直接从花器侵入,初为水渍状斑,花基部或花柄暗色,不久萎蔫。病菌可扩展至花梗及花簇中其它的花;在温暧潮湿条件下,花梗上有菌脓渗出。随着枯萎发展,花梗、花等变褐至黑褐色,在某些情况下仅限于花梗,条件适宜时可继续侵染并杀死小枝并形成小溃疡斑。
溃疡枯萎溃疡枯萎是指前一季越冬溃疡边缘的病菌重新复活的结果。最初的症状是在复活的溃疡附近的健康树皮组织上出现窄的水渍状区,几天后,树皮内部组织出现褐色条斑,随后病菌侵入附近的繁殖枝内部并引起萎蔫死亡。这些枝条特别是嫩枝与下面谈及的枝枯萎有明显区别,即在萎蔫之前枝尖芽褪色(黄至桔黄色)。
枝枯萎花被侵染后,枝和嫩枝是最易感病的植物部位。细菌直接侵入前1~3叶的枝尖,然后杀死整个枝条及支持枝。最初症状是枝尖萎蔫,但萎蔫前不褪色,象拐杖状。枝枯萎发展很快,条件适宜时,几天内可移动15~30cm以上,造成整枝死亡,病枝、枝皮、叶通常变黑。潮湿时,枝条上出现菌脓。生长后期,终芽前出现的枝枯萎一般不会萎蔫,且仅在枝的最上部出现坏死。随着病菌不断深入,并侵染主干,皮层收缩,下陷,形成溃疡斑。
损伤枯萎和砧木枯萎这二种比较特殊,前者主要是由于晚霜、冰雹或大风损伤引起,如果实,很容易引起果实枯萎。后者仅限于高感品种EMAL-26、EMLA-9和MARK-39砧木。通常是由感病的接穗在这些砧木上发病后引起,最终成溃疡带而杀死树体。传播途径通过昆虫、雨滴、风、鸟类以及人的田间操作将病菌传给健株。据记载,传病昆虫包括蜜蜂在内有77个属的100多种昆虫,其中密蜂的传病距离约为200~400m。一般情况下,梨火疫病的自然传播距离约为每年6km。传播途径在传病的气候因子中,雨水是果园短距离传播的主要因子,从越冬或新鲜接种源至花和幼枝,经常在溃疡斑下面枝条上观察到圆锥形侵染类型。其次风亦是中短距离传播的重要因子,往往在沿着盛行风的方向,病原菌以单个菌丝、菌脓或菌丝束被风携带到较远距离。
远距离传播主要是感病寄主繁殖材料,包括种苗、接穗、砧木、水果、被污染的运输工具、候鸟及气流。但对于如我国、澳大利亚等国,目前最有可能亦最危险的传播途径是通过病接穗、苗木、果实的传带。Psaltidas(1990)认为,梨火疫病在地中海地区扩散,并不能排除烟雾。检验方法由于梨火疫病在世界各国均很重视,研究亦相对较多,其检验方法亦很多,从经典的分离培养、致病性测定、症状观察等到先进的分子生物学技术,包括DNA探针、PCR技术的应用及脂肪酸分析、单克隆抗体的应用等等。但在目前检疫上仍采用免疫荧光染色结合致病性测定确诊的方法。
症状检验梨火疫病的症状很典型,是鉴定的重要方法,但必须与其他症状相似的梨梢枯病区分开。
梨梢枯病仅限于为害花器、叶片和嫩梢,不为害枝条和茎干,病部无细菌溢脓,为深褐色斑点,周围有红色晕圈,枯死的病叶不会长期挂在树上。
病原分离对于症状明显材料可直接分离病原,而症状不明显的材料如水果、幼枝等,可先进行IF(免疫荧光法)检测,再进行分离。分离可采用选择性培养基和鉴别性培养基进行。
1.MS培养基这是Miller和Schroth专为梨火疫病菌设计的选择性培养基。梨火疫病菌菌落为红橙色,背景为蓝绿色。(配方如下:琼脂20g,甘露醇10g,L-天门冬酰胺3g,牛胆酸钠2.5g,磷酸氢二钾2.0g,烟酸0.5g,MgSO4·7H2O0.2g,次氮基三乙酸0.2g,硫酸十七烷基钠0.1ml,0.5%溴麝香草酚兰水溶液9ml,0.5%中性红2.5ml,蒸馏水970ml,pH7.3灭菌后加1%放线菌酮5ml,1%硝酸铯水溶液1.75ml。)
2.CG培养基这是Cross和Googman设计的高糖培养基,梨火疫病菌在28℃培养60小时后形成典型的火山口状菌落,特别是在立体显微镜下。(配方如下:水380ml,蔗糖160g,营养琼脂12g,结晶紫0.8ml(1%乙醇溶液),0.1%放线菌酮20ml。)
3.TTC培养基该培养基是Weise(1981)设计的四氮锉-福美联培养基。梨火疫病菌在27℃培养2~3天后,可产生红色肉疣状菌落。(配方如下:营养琼脂37g,蔗糖100g,酵母粉5g,葡萄糖15g,水100ml,pH6.8~7.2。灭菌后加0.5%TTC10ml,福美联85~250ml。)
4.CCT半选择性培养基这是Tshimaru和Kios于1984设计的。梨火疫病菌28℃培养48小时后,形成淡紫色透明菌落,中央颜色略深。(配方如下:蔗糖10g;山梨醇10g;1%SDS30ml,0.1%结晶紫乙醇溶液2ml,营养琼脂23g,蒸馏水970ml。灭菌后加入1%硝酸铯水溶液2ml和放线菌酮0.05g。)
5.Zeller改良高糖培养基梨火疫病菌在此培养基上27℃培养2~3天后,菌落大小为3~7mm,橙红色半球形,高度凸起,中心色深,有蛋黄状中心环,表面光滑,边缘整齐。(配方如下:牛肉浸膏8g,蔗糖50g,放线菌酮50mg,0.5%溴百里酚兰9ml,0.5%中性红2.5ml,琼脂20g,水1000ml,pH7.4。)另外,梨火疫病菌在NA+5%蔗糖等培养基上,典型菌落果聚糖阳性,在紫外灯下无荧光。致病性测定梨火疫病菌致病性试验可用梨片或梨嫩枝测定,亦可用烟草过敏反映检查。NA上培养48小时的细菌配成108cells/ml的悬液,注入烟草叶片或接种于1cm厚梨片、或针刺接种于1丈长的巴黎枝条,28℃下培养,一般10~12小时后,烟草注射区出现白色坏死斑。1~3天后,梨片或枝条上出现白色菌脓,则可确诊。形态特征观察菌落白色,粘性,圆顶状,27℃培养2天,菌落直径3~7cm,有1稠绒毛状的中心环,表面光滑,边缘整齐。病原鉴定其他鉴定方法梨火疫病的检测鉴定技术发展较快,其中目前应用较多有脂肪酸分析,该方法在美国、英国用于鉴定菌种,并建立了相应的数据库(Zwet)。另外,DNA探针、PCR技术亦用于梨火疫病菌的检测和鉴定,特别是美国、新西兰、德国、加拿大等均已开始应用于实际检疫,特别是新西兰利用DNA探针检测水果的带菌情况。检疫处理方法根据梨火疫病的传播途径,各国相继开展了针对种苗繁殖材料(内生细菌)、水果(表生细菌)等带菌体的检疫处理研究,包括γ-射线、热处理、化学药剂处理(溴甲烷熏蒸)及冷藏处理等。1.繁殖材料的热处理研究发现,自然感病枝条经45℃5-7小时的湿热处理或45℃3-7小时的干热处理后,均不能分离到病原。2.水果表生细菌的化学处理使用乙酸、洁尔灭、次氯酸钠和柠檬酸缓冲液。效果最好的是柠檬酸缓冲液,虽然1400mg/l的洁尔灭能杀灭表生细菌,却是美国联邦食品法所不允许的,但从检疫角度看,它仍不失为降低水果携带表生细菌风险的一种途径。病害防治
1.加强农业防治:建园应选择肥沃的沙壤土;园内可增施有机肥以提高土壤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4年微生物检验技师考试诊断试题及答案
- 2024年项目管理考试重点分析试题及答案
- 项目管理协同工作的要素分析试题及答案
- 2025年注会考试各科试题及答案
- 突破瓶颈的证券从业资格试题及答案
- 2024年项目管理的科研与创新结合试题及答案
- 风险管理在财务中的角色试题及答案
- 2024年微生物教育的发展改革试题及答案
- 2024年项目管理资格考试知识试题及答案
- 2025年注会学员必做的经典题目及试题及答案
- JTG D70-2-2014 公路隧道设计规范 第二册 交通工程与附属设施
- 有机超市创业计划书
- T-CARM 002-2023 康复医院建设标准
- 车展安保方案
- 生态安全的主要内容
- 人工智能行业的智能客服技术人员培训
- 《血管活性药物静脉输注》标准解读护理课件
- 《IPV4地址简介》课件
- 天然气管道风险评估模型
- 血液透析发生失衡综合症的原因及预防
- 儿童滑膜炎护理查房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