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度第一学期八年级语文上册期末绿色评价试卷(含答案)2024-2025学年度第一学期八年级语文期末绿色评价试卷
一、语言文字运用(11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
劳动精神是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的生动体现。中国在长期的实践中,形成了热爱劳动的精神,原因是因为对劳动一直保持着推崇的态度。人间万事出艰辛。每当我们内心生出倦怠之感时,当谨记人世间的美好梦想,只有通过诚实劳动才能实现()生命里的一切辉煌,只有通过诚实劳动才能①(zhù)就。时光消逝,岁月变迁,由劳动锤炼出的精神、品格却不会有一丝褪色,收获的果实也不会②。
1.给加点字注音,根据拼音写汉字。(2分)
谨__________zhù()
2.在括号内填入恰当的标点符号是()(1分)
3.在文中横线②处填入词语,恰当的是(2分)
A.荡然无存B.子虚乌有C.化为泡影D.化为乌有
4.文中画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正确的一项是(2分)
A.中国在长期的实践中,对劳动一直保持着推崇态度的原因,是因为形成了热爱劳动的精神。
B.中国在长期的实践中,形成了热爱劳动的精神,是因为对劳动一直保持着推崇态度的原因。
C.中国在长期的实践中,形成了热爱劳动的精神,原因是对劳动一直保持着推崇的态度。
D.中国在长期的实践中,形成了热爱劳动,原因是因为对劳动一直保持着推崇的态度。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学问不能离开智慧,同时智慧也不能离开学问。有学问的人,虽然不一定就有智慧,正和有智慧的人不一定有很深的学问一样,___________。无学问的智慧,只是浮光掠影,瞬起瞬灭。唯有智慧从学问中产生出来,才不是浮光,而是探照灯,可以透过云层,照射到青空的境地。也唯有这种有根底的智慧,才最靠得住,最为清澈,最可宝贵。
5.下列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语句,衔接恰当的一项是(2分)
A.但是智慧却必须以学问做基础,才靠得住B.但是智慧的人必须有学问
C.但是智慧却需要以学问做基础,才靠得住D.但有智慧的人需要有学问
6.根据情景,下面转述正确的一项是(2分)
情景:小红对小兰说:“我从小琪那儿借的《红星照耀中国》还没看完,你告诉她我后天再还她。"第二天小兰见到小琪,对小琪说:
A.“小红让我告诉你,她从你这儿借的《红星照耀中国》还没看完,后天再还给你。”
B.“小红让我告诉你,我从你这儿借的《红星照耀中国》还没看完,明天再还给你。"
C.“小红让我告诉你,她从你这儿借的《红星照耀中国》还没看完,明天再还给你。”
D.“小红让我告诉你,她从你这儿借的《红星照耀中国》已看完了,明天再还给你。"
二、古诗文阅读(20分)
(一)阅读下面古诗,完成下面小题。(4分)
梁甫行
曹植
八方各异气,千里殊风雨。
剧哉边海民,寄身于草野。
妻子象禽兽,行止依林阻。
柴门何萧条,狐兔翔我宇。
7.下列理解错误的一项是(2分)
A.诗的开篇描写自然现象,其实意在提醒最高统治者普降恩泽,施惠于民。
B.“妻子象禽兽”这是对妻子的整体形象描写,从中看到她衣不蔽体蓬头垢面、粗俗艰苦的生活方式。
C.“柴门何萧条,狐兔翔我宇"是全诗的精华所在,接前面的描写,进一步抒发了感慨,深化了主题。
D.本诗语言十分朴实、自然,毫无雕琢造作之感,足见诗人运笔之妙,才情之高。
8.本诗主要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表达了作者的什么情感?(2分)
(二)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10分)
三房十四叔非不勤读,只为傲气太胜,自满自足,遂不能有所成。京城之中,亦多有自满之人。识者见之,发一冷笑而已。又有当名士者,鄙科名为粪土,或好作诗古文,或好讲考据,或好谈理学,器器①然自以为压倒一切矣。自识者观之,彼其所造,曾无几何,亦足发一冷笑而已。故吾人用功,力除傲气,力戒自满,毋为人所冷笑,乃有进步也。诸弟平日皆恂恂②退让,第累年小试不售③,恐因愤激之久,致生骄惰之气,故特作书戒之。务望细思吾言而深省焉!幸甚幸甚!国藩手草。
(选自《曾国藩家书》)
【注释】①器器:喧哗,吵闹。这里指沸沸扬扬。②恂恂:恭谨温顺的样子。③不售:不中。
9.解释下面加点的词。(3分)
(1)鄙科名为粪土()(2)曾无几何()(3)故特作书戒之()
10.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4分)
(1)故吾人用功,力除傲气,力戒自满,毋为人所冷笑,乃有进步也。
(2)务望细思吾言而深省焉。
11.这封信和《答谢中书书》写作目的有何不同?请简析。(3分)
古诗文默写(6分)
12.填补下列名句的空缺。
郦道元在《三峡》中借渔歌“_____________,”表现出秋天的哀婉凄凉之意。
(2)对于战乱之中身处异地的亲人而言,一封家书的珍贵程度不言而喻,正如杜甫《春望》中所说的“_____________,"。
(3)李贺《雁门太守行》中表达作者誓死忠君报国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
现代文阅读(30分)
(一)阅读下面文章,完成下列小题。(9分)
永久的生命
严文井
①过去了的时间永不再回来。一个人到了三十岁的边头就会发现自己丢失了一些什么:一颗臼齿,一段盲肠,一些头发,一点点和人开玩笑的兴味,这意味着他已经失去了那大半个青春。有限的岁月只能一度为你所有,它们既然离开,就永不会再返回。智者对此也无能为力!个人生命不像一件衬衣,当你发现它脏了、破了的时候,就可以脱下来洗涤,把它再补好。对那存在过的忧愁,也许你能忘却,但却不能取消它遗留下的迹印。我们都非常可怜!
②人们却不应该为此感到悲观。我们没有时间悲观。我们应该看到生命自身的神奇,生命流动着,永远不朽。地面上的小草,它们是那样卑微,那样柔弱,每一个严寒的冬天过去后,它们依然一棵棵从土壤里钻出来,欢乐地迎着春天的风,好像那刚刚过去的寒冷从未存在。一万年前是这样,一万年以后也是这样!在春天,我们以同样感动的眼光看着山坡上那些小牛犊,它们蹦蹦跳跳,炫耀它们遍身金黄的茸毛。永远的小牛犊,永远的金黄色茸毛!
③感谢生命的奇迹,它分开来是暂时的,合起来是永久的。它是一个不懂疲倦的旅客,总是只暂时在哪一个个体内住一会儿,便又离开前去。那些个体消逝了,它却永远存在。它充满了希望,永远不休止地繁殖着,蔓延着,随处宣示它的快乐和威势。
④我的小伙伴们,我们的心应该感到舒畅。那些暴君们能够杀掉许许多多人,但是他们消灭不了生命。让我们赞美生命,赞美那毁灭不掉的生命吧。我们将要以不声不响的爱情来赞美它。生命在那些终于要凋谢的花朵里永存,不断给世界以色彩,不断给世界以芬芳。
⑤凋谢和不朽混为一体,这就是奇迹。
13.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文章先感慨个人生命的短暂,进而歌颂“自身生命”的神奇和不朽,从悲观中发掘希望。
B.文章话题集中,但论说面很广泛。谈及“失了那大半个青春"的人,谈及小草、花朵、小牛犊、暴君等。
C.文章采用先扬后抑手法,揭示个体生命有限,人类生命不朽的道理,表达作者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
D.“凋谢和不朽混为一体,这就是奇迹。”一句中,“凋谢"指个体生命陨灭,“不朽”指生命现象永存。
14.赏析文中划横线的句子。(3分)
个人生命不像一件衬衣,当你发现它脏了、破了的时候,就可以脱下它来洗涤。
15.古往今来,生命意义一直是文学创作中不衰的主题。请结合课文内容及链接材料,谈谈你从中获得的启示。(不少于100字)(3分)
①人最宝贵的东西是生命。生命每个人只有一次。人的一生应当这样度过:当回忆往事的时候,他不会因为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会因为碌碌无为而羞愧。在临死的时候,他能够说:“我的整个生命和全部精力,都已经献给了世界上最壮丽的事业——为人类的解放而斗争。"
——人民文学出版社《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②宇宙是一个大生命,我们是宇宙大气中之一息。江流入海,叶落归根,我们是大生命中之一滴,大生命中之一叶。在宇宙的大生命中,我们是多么卑微,多么渺小,而一滴一叶的活动生长合成了整个宇宙的进化运行。要记住:不是每一道江流都能入海,不流动的便成了死湖;不是每一粒种子都能成树,不生长的便成了空壳!生命中不是永远快乐,也不是永远痛苦,快乐和痛苦是相生相成的。好比水道要经过不同的两岸,树木要经过常变的四时。在快乐中我们要感谢生命,在痛苦中我们也要感谢生命。快乐固然兴奋,苦痛又何尝不美丽?
——冰心《谈生命》
(二)阅读下面材料,完成下面小题。(6分)
【材料一】
①文化是一种深沉持久的力量。一个国家的自信,在很大程度上表现为对自身文化的自信。红色文化作为宝贵的精神财富,与文化自信有着密切的关系。红色文化是文化自信的重要源泉。红色文化中包含着自信自强的精神内核,在传承红色文化的过程中,人们会潜移默化地将其精神内核内化于心,并在生活中表现出对文化的自信心。传承红色文化是增强文化自信的内在需要。
②传承和弘扬红色文化能够提气强神,有利于补足人们的精神之“钙”,有利于加深人们对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认知和认同,从而使其进一步坚定文化自信。文化学习的最好方式之一便是身临其境地感受文化内涵。红色文物作为一种历史文化遗存,是红色人物、英雄事迹的鲜明标识,是厚植人们爱国情怀、加强革命传统教育的重要载体,是将抽象的精神品质转化为具体实际的鲜活教材。实地游览红色景点、了解红色故事,能够起到震撼感官、启迪心灵的作用,提升人们对红色文化的理解和认同感。
(摘编自《时代报告》2024年2月第524期)
【材料二】
①从星星峡到喀什人民广场,沉淀在新疆这片土地上的红色资源是新疆精神文化的灵魂,是红色基因在新疆大地上的深刻烙印。
②新疆地域广阔,区位条件独特,红色资源丰富。托里革命烈士陵园、小白杨哨所等红色资源,展现出卫国戍边、无私奉献的戍边精神。三五九旅屯垦纪念馆、五家渠市军垦博物馆充分体现了“热爱祖国、无私奉献、艰苦创业、开拓进取"的兵团精神。抗日战争时期留下的八路军驻疆办事处、毛泽民故居彰显着紧密团结、守望相助的精神。克拉玛依市1号井景区、马兰基地等红色资源表现出新疆人民在极端恶劣的自然环境下,吃苦耐劳、战胜困难的精神。
③不论是物质层面的革命遗迹、历史纪念馆等,还是实践过程中所传递出的革命精神,都成为静态的、历史的物,也表现为动态的、鲜活的、时代的精神。正如马兰精神、兵团精神等。
④新疆红色资源既展现出红色资源的普遍特性,与中国大地上的红色资源一脉相承,同时又与特定的区域区情相结合,表现出独特的性质,呈现出普遍性与区域性相结合的理论特质和实践品格。我们应注重对新疆红色资源蕴含的精神进行凝练,让凝聚丰富内涵的红色资源大多形成精神内核,就如延安精神、井冈山精神一般,使红色资源具有整体性特征。最终,我们将精神内涵凝结成精炼的语言,提取能够代表和反映出新疆红色资源整体面貌的精神实质和内涵,推动新疆红色资源的广泛传播。我们可以在游客参观独库公路的自然风光过程中加入乔尔玛独库公路烈士纪念碑这一景点,向各地游客介绍独库公路修建的艰难过程,修路官兵及工人所展现的不畏艰苦、战胜困难的精神;在游览昭苏的美景时,可以加入昭苏县灯塔知青馆这一红色景点,传播他们奉献青春、建设发展新疆的历史。
(摘编自《西部学刊》2023年第4期)
16.下列对材料的理解与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
A.材料一提及了红色文化与文化自信的关系,说明了传承和弘扬红色文化的意义,介绍了文化学习的方式,肯定了红色文物的作用和价值。
B.材料二列举了新疆的诸多红色资源,提出要凝练红色资源精神,让丰富内涵的红色资源大多形成精神内核,使红色资源具有整体性特征。
C.实地游览红色景点能提升对红色文化的理解和认同。通过新疆丰富的红色资源,我们可以体悟到爱国爱疆、甘于奉献、守望相助等精神。
D.两则材料都强调了真实的场域和红色故事传播的作用,凸显了红色文化丰富的精神内涵,阐明了红色文化区域性的理论特质和实践品格。
17.材料一中提到,红色文物是将抽象的精神品质转化为具体实际的鲜活教材。结合课文《人民英雄永垂不朽——瞻仰首都人民英雄纪念碑》,说说你对这一点的理解。(3分)
(三)阅读下面文章,完成下面小题。(15分)
纸上相逢
刘爱玲
①我与河口是这样再次相逢的。
②在中国辽阔的版图上,有很多条河流,自然就有很多个河口,而云南的那个河口,因为先生的戍边而进入我的生命,再也无法抹去。
③2024年清明节前的一个晚上,我在浏览散文集《若有光》目录时,一篇《河口的云》映入眼帘,此河口是彼河口吗我迫不及待地翻到287页:“我站在湿热小城河口一户苗族人家二楼阳台上,瞥向远处云水——云南的云……”是了是了!湿热、云南,可不就是我日夜惦念的河口!
④初到连队,每日晨起,总是被那一团团的云雾缠绕着。一开门,连队的院子里,搅着一团浓重的雾气,像院子里烧了一口大锅,又像新娘的面纱,使一切显得朦朦胧胧的。战士们在云雾纠结的操场上出操、训练,也有几天是5公里越野,哐哐哐地出去,半小时后又哐哐哐地回来。在他们出去的时候,我喜欢站在连队菜地边上向对面张望,几分钟后,他们的身影会出现在对面若隐若现的盘山公路上,带动着浮在半山腰的云朵,移动的速度也似快了几分。
⑤一团一团的云,轻轻拭过,一遍遍擦拭着连队周围的群山。早饭过后,一座一座山峦终于被擦拭得青翠欲滴,之后,那辆摇摇晃晃的班车就要来了。那时候,先生所在的守备四团下属连队守卫着24千米的国境线,先生的连队距离河口县城有一百多里地,战士们去一趟县城要整整一天。那辆哐哐带响的班车,带着他们沿盘山公路一路下坡,车窗被路边的枝条一路牵挂,仿佛走过夹道欢迎的甬道,不断握手。随着时间推移,车里的空气越来越闷热,让人忍不住要打开玻璃车窗,透一透新鲜空气。是啊,河口的海拔只有76.4米,是云南的最低点。他们的哨所却在海拔1076米的高空,去一趟河口县城,等于走过了一年四季。
⑥几乎每天午后都会有一场雨,充沛的雨水浇灌了大地上的万物。香蕉树、芭蕉树、杉树林随处可见,放眼望去,目之所及到处都是绿色,河口因此获得了植物王国的美誉。也不必怕雨来时没带雨伞,折一片芭蕉叶用来挡雨,一定不会让人失望。一片阔大的芭蕉叶举在头顶,身穿艳丽民族服装的壮族、苗族姑娘,在雨中从容走过,成为河口一景。
⑦在河口,我见到了之前我从未见过的菜品,瓜类特别多,除过冬瓜、西瓜、南瓜,还有木瓜、佛手瓜、葫芦瓜等我叫不上名字的地里长的和树上长的瓜类。还第一次见到了米线里的配菜豌豆尖……吃到了很多之前没吃过的水果。还算能吃辣的我,到了云南,却被其貌不扬的小米辣给来了个下马威。才去时一碗饭只能吃一厘米长的一个小米辣,到我走时已经一碗饭可以吃六七粒小米辣了。
⑧随着先生,我还去了他们的哨所,参观了他们战时的掩体,一个特大号的猫耳洞。去了他们最前沿的哨位,那是我走得最接近国境线的所在,一步之外,已是异国他乡。因为常年的高原紫外线,哨所里的战士有一半以上少年白头,黝黑的肌肤,脸上顶着两坨可爱的高原红。哨所的入口处,有一水泥浇筑的V型纪念碑,纪念某一次保卫战的胜利。而在20里外的连队荣誉陈列室里,有这个连队的光荣史,更有镌刻进历史的那些闪光的名字。他们在这里洒下过热血,有些,永远地长眠在这里。我也去了河口的烈士陵园,那一排排的墓碑,大部分的主人只有20来岁,他们整齐排列,仿佛依然在接受一种检阅。
⑨青葱的河口,驻守着青葱的他们。他们把如诗的年华奉献在漫长的国境线上,守护着国家的安全。他们是云上的天使,连队在云里,阵地更在云里。几十年后再回望,我想起了当年在哨位上看到的那一幕:深深的峡谷里,是农田,一人一牛在耕种。农人咿咿呀呀的歌谣在峡谷里冲撞,传到我耳朵里时,已几近耳语。
⑩我看到了无悔的青春,也看到了绵长的生活。
18.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文章以游踪为线索,抒写作者对云南河口的深刻记忆,字里行间充满深情。
B.第③段画线句“是了是了"和感叹号突出作者纸上相逢河口时的惊喜之情。
C.第⑤段的多处数据具体体现哨所山高路远、条件艰苦,守边战士任务繁重。
D.第⑦段,“下马威”大词小用,写出小米辣个虽小却极辣,语言生动有趣。
19.文章第⑨段画线句中两处“青葱"各有不同含义。请简要分析。(2分)
青葱的河口,驻守着青葱的他们。
20.文中有不少生动细腻的描写。赏析下列语句,找出精彩的地方批注。(6分)
(1)那辆哐哐带响的班车,带着他们沿盘山公路一路下坡,车窗被路边的枝条一路牵挂,仿佛走过夹道欢迎的甬道,不断握手。
(2)因为常年的高原紫外线,哨所里的战士有一半以上少年白头,黝黑的肌肤,脸上顶着两坨可爱的高原红。
21.本文结尾“我看到了无悔的青春,也看到了绵长的生活”这句话意蕴丰富,请分析。(4分)
四、名著阅读(9分)
22.下列有关《昆虫记》、《红星照耀中国》的描述,错误的的一项是(3分)
A.《昆虫记》熔作者毕生研究成果和人生感悟于一炉,以人性关照虫性,又用虫性反观社会人生,将昆虫世界化作供人类获得知识、趣味、美感和思想的美文。
B.《昆虫记》不仅是一部研究昆虫的科学巨著,同时也是一部讴歌生命的宏伟诗篇,作者也因此获得了“昆虫界的荷马"昆虫世界的维吉尔”等桂冠和诺贝尔奖。
C.在《红星照耀中国》中,作者斯诺对中国共产党的发现和描述,与哥伦布对新大陆的发现一样,是震撼世界的成就。
D.《红星照耀中国》写了两个层面的事实:一是作者1936年6月至10月采访“红色中国"的过程;二是“红色中国”的历史、现状和未来。。
23.《红星照耀中国》的作者埃德加·斯诺说:“长征是当今时代无与伦比的一次史诗般的远征。"请围绕书中所讲述的长征故事和体现的长征精神对同学们学习和生活的指导意义,为本书拟写一段推荐语。(3份)
24.同学们围绕鲁迅曾对《昆虫记》的评价——“昆虫记是一部很有趣、很有益的书”展开讨论,你认为这本书很有趣还是很有益呢?请结合具体内容表达你的观点和理由。(3分)
五、写作(50分)
25.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写作。
富春江的“奇山异水"让吴均流连忘返,实验室里“美丽的颜色”让居里夫人情不自禁,艰难攀爬月台的背影让朱自清泪流满面……
想必在你的记忆中某处风光、某个人、某件事、某段情也触动过你的心灵,给予你力量,陪伴你成长。
请以“_让我___"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在作文题目的横线处填上恰当的内容;②文体不限,字数不少于600字;③文中不得出现真实地名、校名、人名。
八年级语文参考答案
一、(11分)
1.(2分)jǐn铸2.(1分);(分号)3.(2分)D4.(2分)C5.(2分)A6.(2分)C
二、(20分)
7.(2分)B
8.(2分)本诗主要运用了白描的手法,全方位描写了边海人们的贫困生活,反映了边海农村的残破荒凉景象,表达了作者对下层人民的深切同情。
(二)
9.(3分)①轻视,看不起②多少③信、书信
10.(4分)(1)所以我们应该用功夫来除掉傲气,力戒自满,不要被人冷笑,这样才会有进步。(2分)
(2)希望你们(诸弟)一定要仔细思考我说的话并深刻反省自己呀!(2分)
11.(3分)谢文侧重描绘山川的自然之美,以此表明自己娱情山水的志趣(1分)。本文侧重阐述戒除傲气自满之气的道理(或:告诫诸弟为人处世的道理)(1分),表达自己对诸弟的殷切希望(1分)。
(三)每空1分,错字、漏字、增字该空不得分(6分)
12.(1)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2)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3)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
三、(30分)
(一)(9分)
13.(3分)C
14.(3分)通用了对比的修辞方法(1分),将“生命”和“衬衫"相对比,突出表现了“那存在过的忧愁,也许你能忘却,但却不能取消它遣留下的印迹”“我们都非常可怜!"(1分),表达了作者无可奈何的思想感情(1分)。
15.(3分)我们要赞美生命(1分),要感谢生命(1分),不虚度年华,更有价值(1分)。
(从对生命的赞美、对生命的感谢、不虚度等角度作答)
(二)(6分)
16.(3分)D
17.(3分)①人民英雄纪念碑是红色文物,其造型高大庄重,展示了中国革命所经过的艰苦道路以及先烈们的光辉业绩(1分)。②参观时,我们可以了解并感受人民英雄的英勇、爱国、团结向上的精神品质,心生敬意(1分)。可见,红色文物是将抽象的精神品质转化为具体实际的鲜活教材(1分)。
(三)(15分)
18.(3分)A
19.(2分)第一个“青葱”指河口植被茂密,满眼绿色(1分)。第二个“青葱"指戍边战士正处于美好青春年华(1分)。
20.(6分)(1)“哐哐带响”从听觉角度(拟声词)表现班车的破旧(1分)。“牵挂"夹道欢迎”“握手"运用拟人手法,细腻传神地写出盘山公路树林茂密、公路狭窄难行(1分)。语言富有情趣,能够引发读者的联想和想象(1分)。
(2)用“白”“黑"红”三种色彩(1分),写出哨所战士特有的外貌特点,色彩鲜明,具有强烈的视觉冲击力(1分),表现战上戍边生活的艰辛(1分)。
21.(4分)“无悔的青春"指年轻的战士为守护国家安全抛洒青春热血,甚至付出生命,但是他们无怨无悔(1分)。“绵长的生活”指云南边境百姓长久闲适幸福的生活(1分)。正是战士们的无私奉献,才有了人民和平安宁生活的长久绵延,表达了作者对戍边战士的赞美、敬佩之情(2分)。
四、(9分)
22.(3分)B
23.(3分)示例:《红星照耀中国》记录了中国工农红军长征的经过,向全世界报道了长征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电梯门套安全性能提升与安装合同2篇
- 2025年度个人教育培训贷款循环还款合同模板3篇
- 二零二五年度农村土地流转劳务合作合同2篇
- 2025年度智能安防产品个人销售代理合同范本4篇
- 2025版牧业信息化管理系统承包合同4篇
- 二零二五版个人贷款合同电子签名与存证技术规范4篇
- 二零二五年度棉被产品环保认证与绿色消费推广协议3篇
- 2025版城市综合体项目泥水班组承包协议4篇
- 二零二五年度高端彩色打印服务外包合同模板4篇
- 二零二五年度出租车企业财务审计合同3篇
- 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教师领域学习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专题课
- 2024-2025学年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上册期末复习卷(含答案)
- 2024年决战行测5000题言语理解与表达(培优b卷)
- 四年级数学上册人教版24秋《小学学霸单元期末标准卷》考前专项冲刺训练
- 2025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全球创议GOLD指南修订解读课件
- (完整版)减数分裂课件
- 银行办公大楼物业服务投标方案投标文件(技术方案)
- 第01讲 直线的方程(九大题型)(练习)
- 微粒贷逾期还款协议书范本
-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数学全册课时练习带答案
- NBT 47013.4-2015 承压设备无损检测 第4部分:磁粉检测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