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人教五四新版七年级历史下册月考试卷含答案_第1页
2025年人教五四新版七年级历史下册月考试卷含答案_第2页
2025年人教五四新版七年级历史下册月考试卷含答案_第3页
2025年人教五四新版七年级历史下册月考试卷含答案_第4页
2025年人教五四新版七年级历史下册月考试卷含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内…………○…………装…………○…………内…………○…………装…………○…………订…………○…………线…………○…………※※请※※不※※要※※在※※装※※订※※线※※内※※答※※题※※…………○…………外…………○…………装…………○…………订…………○…………线…………○…………第=page22页,总=sectionpages22页第=page11页,总=sectionpages11页2025年人教五四新版七年级历史下册月考试卷含答案考试试卷考试范围:全部知识点;考试时间:120分钟学校:______姓名:______班级:______考号:______总分栏题号一二三四五六总分得分评卷人得分一、选择题(共9题,共18分)1、战国时期,各诸侯国的变法推动了社会的进步,其中使秦国强大的起来的社会变革是()A.尊王攘夷B.百家争鸣C.实行分封制D.商鞅变法2、你想探究现代初等数学中的算术、代数、几何的发展历程,你可以查阅的是()A.《伤寒杂病论》B.《史记》C.《九章算术》D.《本草纲目》3、图示法有助于我们对历史知识的记忆和理解。如图“疆域四至”示意图是下列哪个朝代的()

A.秦朝B.汉朝C.周朝D.清朝4、“蓝蓝的天空,清清的湖水,绿绿的草原,这是我的家。奔驰的骏马,洁白的羊群”《天堂》这首歌曲深情表达了蒙古族歌手腾格尔对家乡的赞美。历史上蒙古族曾经建立了疆域空前辽阔的大元王朝,其建立者是()A.阿保机B.忽必烈C.努尔哈赤D.成吉思汗5、概括各历史阶段的总体特征,是学习历史的重要方法之一。“繁盛与危机并存”是对下列哪一历史时期总体特征的最好概括()A.魏晋南北朝时期B.隋唐时期C.辽宋夏金元时期D.明清时期6、“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王安石。”这首诗描写的是哪个朝代的什么节日气氛()A.唐朝,春节B.宋代,元宵节C.宋代,春节D.唐代,中秋节7、战国时期,各国纷纷进行改革,其目的是富国强兵。在如下变法中,与史实相符的是()A.影响最大、改革最彻底的是商鞅在秦国的变法B.吴起变法颁布了《法经》,确立了法律制度C.李俚变法使楚国强大起来,但自身被乱箭射杀D.赵武灵王胡服骑射拓展了越国的疆土,壮大了实力8、【题文】《诗经·卫风·木瓜》:“投我以木瓜,报之以琼琚。匪报也,永以为好也”据考证,该诗为赞美齐桓公帮助卫国人打败狄人(北方游牧民族)而作,印证了齐桓公“尊王攘夷”的政治策略。与以上信息相关的史实是A.牧野之战B.春秋争霸C.楚汉之争D.官渡之战9、“文化大革命”结束志是()A.天安门事件的发生B.林彪反革命集团被粉碎C.江青反革命集团被粉碎D.全面整顿的开始评卷人得分二、填空题(共8题,共16分)10、目前世界上发现原始人类遗址最多的国家是____.11、北宋时期;我国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会子”。

判断:______,改正:______。12、我国最早的原始人类是山顶洞人。______(判断对错)13、北宋时为了加强对地方的控制,派文臣担任地方通判,并设置知州来分化通判的权力。______(判断对错)14、将朝代的代号字母按先后顺序排列填入空内。

A.西周B.战国C.夏D.南北朝E.三国F.秦。

______→商→______→春秋→______→______→汉→______→西晋→______。15、春秋时期,最先争当霸主地位的人是______16、武则天大力发展科举考试,创立______制度,不拘一格选拔人才,扩大了统治基础。17、中国在英文中为“CHINA”;原译为“瓷器”。唐朝时期陶瓷业有重要发展,越窑青瓷;_________白瓷和___________最为有名;南宋时期哥窑烧制的_____________瓷器,给人以别致的美感。

评卷人得分三、判断题(共8题,共16分)18、()宋朝施行重文轻武的政策,有利于政权的稳固和社会的安定。19、“她确实是个治国之才,既有识人之智,又有用人之术。”这是毛泽东对我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武则天的评价。她统治时期,重用贤臣房玄龄、魏征。20、(判断题)

汉字书法为汉族独创的表现艺术,被誉为“无言的诗”、“无行的舞”。我国古代,书法名家辈出。唐代的柳公权,被称为继王羲之之后我国书法史上最有成就的大书法家。21、(请你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

长平之战,桂陵之战,城濮之战都是发生在战国时期的著名战役。22、隋朝工匠李冰设计和主持修建的赵州桥是世界上现存最古老的石拱桥。()23、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由少数民族建立的统一多民族国家是元朝。()24、词是一种新体诗歌,便于歌唱,在唐朝时已经出现。()25、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时代特征是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______(判断对错)评卷人得分四、材料题(共2题,共12分)26、唐、宋都是我国历史上对外交往频繁的朝代,其对外交往的特点也不断变化。阅读以下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图是唐朝对外主要交通路线图

材料二:两宋时期对外贸易活跃,著名的对外贸易海港大多在南方,主要的对外贸易海港有政府在这里设有专门机构进行管理。材料三:历史上的海上丝绸之路是在东南亚直到非洲东海岸之间一系列港口组成的海上贸易网络,从唐后期到到宋朝形成高度繁荣态势,促成了贸易交流与地理知识航海科技的传播,在古代这就是中国与南亚、东南亚各国和平友好往来的见证。(1)材料一中数字所表示的国家是与唐朝交流比较频繁的国家,请举出与①③国家相关的事例说明中外的友好交往。(2)材料二中的“专门机构”是什么?举出当时的一个闻名世界的大海港(3)材料三中这一“海上丝绸之路”反映了我国古代怎样的对外政策?结合史实说明"唐后期到宋朝形成高度繁荣态势"的主要原因。27、(1)他们在博物馆里看到了图1的山顶洞人遗留下来的文物;你观察后得到什么信息,写两条信息。

(2)图2是轩辕氏黄帝;《风俗通义》中亦云:“黄帝始制冠冕,垂衣裳,上栋下宇,以避风雨。”阅读材料概况黄帝的发明创造,不原文照抄。

(3)图2和炎帝,尧舜禹都属于哪一流域杰出的部落联盟首领?评卷人得分五、简答题(共1题,共7分)28、材料一经过一番辛苦打造;由王室宗亲建立的诸侯国对周王室的向心力大大加强,同时也建立起一种类似后来的中央与地方的关系。

《细讲中国历史丛书。西周史》材料二秦兼天下;建皇帝号,立百官之职。汉因循而不革,明简易,随时宜也。

《汉书》卷十九《百官宫卿表》中国君主专制就本质而言非常原始;却与一个受过教育的“现代”官僚队伍(文官)并存。

费尔南。布罗代尔《文明史》材料三秦汉时期;城乡地位极为崇高。拜相时,皇帝要施大礼,因此才有“拜相”一说,然而到了明太祖朱元璋,竟把丞相给废除了,从此丞相在中国就成了一个历史名词。

《古老中国的发展传奇》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1)据材料一指出西周在政治上推行什么制度?这种制度有什么积极作用?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秦的“百官之职”中负责检察的官职名称。材料中“受过教育的‘现代’官僚队伍”是通过考试而产生的;这种考试应开始于何时?

(3)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朱元璋废除丞相的主要目的。

(4)综合上述材料我们可以看出: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发展呈现出专制主义统治逐步加强的趋势,你认为专制主义统治不断加强的后果是什么?评卷人得分六、综合题(共2题,共8分)29、【题文】阅读下列材料:(6分)

材料一;“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若无水殿龙舟事,共禹论功不较多。”

材料二;“北通涿郡之渔商;南运江都之转输,其利也博哉。”

材料三;“千里长河一旦开;亡隋波浪九天来。锦帆未落干戈起,惆怅龙舟更不回。”

材料四;“帝业兴亡世几重?风流犹自说遗踪。但求死看扬州月;不愿生归驾九龙。”

材料五;“汴水通淮利最多;生人为害亦相和。东南四十三州地,尽取膏腴是此河。”

请回答:

(1)材料一中的“河”是指什么?(2分)

(2)此“河”是谁在位时开通的?(2分)

(3)此河开通的目的是什么?开通后有什么作用?(4分)

(4)请说出这条“河”的南北起止点。(2分)30、探究题。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是人类发展的追求之一。根据提示,完成下列探究学习。(一)走进人与自然和谐历史。

(1)图1和图2是我国原始居民适应自然、征服自然的结果。图1的房屋名称叫什么?居住图2房屋的原始居民叫什么?

(二)认识人与自然和谐事例(2)远古时期,人类为了生存,改造自然的成功事例是什么?战国时期,协调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成功典范又是什么?

(3)春秋时期,谁提出了万物运行有其自然的法则,人们应顺应自然?他是诸子百家中哪一派别的代表?

(三)感悟人与自然和谐发展(4)有和谐就有不和谐。试举出现实中人与自然不和谐发展的两个事例。

(5)反思古人的做法与主张,在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问题上,作为一名当代中学生应该怎么做?参考答案一、选择题(共9题,共18分)1、D【分析】【分析】从题干中的文字“使秦国强大起来的变革”;可以分析得出考察的是学生对商鞅变法作用的理解。公元前356年秦国经过商鞅变法,秦国的经济得到发展,军队战斗力增强,发展成为战国后期最富强的封建国家。选择答案D。

【点评】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国家的产生和社会的变革·大变革的时代。2、C【分析】【分析】东汉时期的《九章算术》;是一部数学名著。这部书总结了春秋战国以来的数学成就,涉及到现代初等数学中的算术;代数和几何的大部分内容,故选C。

【点评】此题考查《九章算术》的相关知识点。3、A【分析】【分析】依据所学;秦朝疆域西至陇西,东到东海,北达长城一带,南到南海。故选A。

【点评】本题考查秦朝疆域。4、B【分析】略【解析】B5、D【分析】本题主要考查的是明清时期社会的总体特征。明朝出现了倭寇,欧洲葡萄牙攫取澳门的居住权,1624年荷兰殖民者侵占我国的台湾,17世纪中期,沙俄侵入黑龙江流域,这些史实说明我国明清时期出现社会危机;明朝和清朝前期也是中国封建社会的繁荣时期,所以呈现出的总体特征是“繁盛与危机并存”。故选D。【解析】D6、C【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宋代的社会生活。考查学生对宋代社会生活相关史实的准确识记。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宋代新年第一天就叫元旦,元旦这一天各家各户燃放爆竹、饮屠苏酒的习俗。在守夜中,千家万户迎来了曈曈红日,然后用新的桃符来换去旧符(避邪之物)。宋代的元旦是今天的春节。ABD不符合题意。故选C。【解析】C7、A【分析】春秋战国时期;各国为了富国强兵纷纷进行变法,其中影响最大的就是秦国的商鞅变法。秦国地理位置偏西,在当时的战国七雄中比较落后,秦孝公为了富国强兵,积极从各国引进人才。公元前356年,秦孝公任用商鞅进行变法。经过商鞅变法,秦国的经济得到发展,军队战斗力不断加强,发展成为战国后期最富强的封建国家,为统一六国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故选:A。

本题考查商鞅变法的知识点。春秋战国时期;各国为了富国强兵纷纷进行变法,其中影响最大的就是秦国的商鞅变法。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熟练掌握商鞅变法的情况、内容以及意义。【解析】A8、B【分析】【解析】

试题分析:齐桓公通过“尊王攘夷”的政治策略,成为春秋时期第一位霸主,因此选B.牧野之战与周武王伐纣灭商有关;楚汉之争是秦朝灭亡后刘邦与项羽争夺天下的战争,官渡之战是东汉末年曹操大败袁绍;统一北方的重要战役,排除ACD。

考点: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国家的产生和社会的变革·春秋战国的纷争【解析】【答案】B9、C【分析】1761月;中共中央政治采取果断施,粉了江青革命集,结束了文化大革命.

选C.

本题考大革命的知识点.

本考查生对文化大革命的识点的记能力.【解析】C二、填空题(共8题,共16分)10、中国【分析】此题考查学生的基础知识的识记能力。我国是目前世界上发现原始人类遗址最多的国家。11、略

【分析】宋代商业的繁荣超过了前代;南方的商业尤为发达.那时候,市场上流通的仍是金属货币,人们携带很不方便.北宋前期,四川地区出现交子,是世界上最早的纸币.

故答案为:

判断:×:关子;改正:将“会子”改为“交子”

本题考查了宋代南方经济繁荣的情形;重点考查纸币的出现.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识记能力,需要准确识记纸币交子的相关史实.【解析】×;将“会子”改为“交子”12、略

【分析】生活在距今约一百七十万年的云南元谋人是我国境内已知的最早人类.会不会制造工具;是人和动物的根本区别.

故答案为:

×.

本题考查了元谋人.会不会制造工具;是人和动物的根本区别.

本题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识记能力,需要准确识记元谋人的历史地位与生活地区.【解析】×13、略

【分析】在地方;为加强控制,北宋派文臣担任各地州县的长官,实施三年一换的制度,还在各州府设立通判,以分知州的权力;下令取消节度使收税的权力,税收由中央掌控,后来又在地方设置转运使,把地方财赋收归中央.

故答案为:

×.

本题考查了宋太祖强化中央集权.宋朝把中央集权强化到前所未有的程度;皇权大大加强.

本题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识记能力,需要准确识记宋太祖强化中央集权的具体措施.【解析】×14、略

【分析】我国古代朝代更替先后顺序的口诀为三皇五帝始;尧舜禹相传;夏商与西周,东周分两段;春秋和战国,一统秦两汉(西汉和东汉);三分魏蜀吴,二晋(西晋和东晋)前后沿;南北朝并立,隋唐五代传;宋元明清后,皇朝至此完.

故答案为:

C→商→A→春秋→B→F→汉→E→西晋→D.

本题考查我国朝代的更替;考查学生分析和把握历史知识的能力.

本题主要考查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判断分析的能力.理解并识记我国朝代的更替的相关知识.【解析】C;A;B;F;E;D15、齐桓公【分析】春秋时期;王室衰微,各诸侯国不断进行争霸战争,齐桓公任用管仲,改革内政,发展生产,同时改革军制,组建了强大的军队,管仲帮助齐桓公成就霸业,齐桓公成为春秋时期的第一个霸主。

故答案为:齐桓公。

本题以春秋时期的历史为切入点;考查的是春秋五霸的相关知识点。

本题以春秋争霸为背景,考查的是学生对春秋五霸的知识点的记忆能力。【解析】齐桓公16、略

【分析】武则天是我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她不拘常规,破格用人和选拔普通地主中的优秀分子,创立了殿试和武举制度.

故答案为:

殿试和武举.

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武则天时期的科举制度.要注意历史文化常识的积累.

要注意识记科举制度的史实:创立于隋朝,完善于唐朝,发展于明朝,废除于清末.【解析】殿试和武举17、略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唐朝制瓷业和宋朝瓷器的准确识记。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唐宋时期,我国陶瓷业高度发展。唐朝时,越窑的青瓷、邢窑的白瓷和唐三彩最为著名;南宋时,哥窑的冰裂纹瓷器,给人以别致的美感。故填:邢窑;唐三彩;冰裂纹。

【解析】邢窑唐三彩冰裂纹三、判断题(共8题,共16分)18、√【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了学生对宋代统治阶级的导向和意图相关知识的掌握。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五代十国时期,崇尚武力,武将跋扈,政权更迭频繁,宋代统治者为了加强中央集权,稳固政权和社会的安定,开启“偃武兴文”的风尚,在全国范围营造浓厚的读书风气,推行重文轻武政策,有利于政权的稳固和社会的安定。所以本题正确。

【解析】T19、×【分析】本题考查武则天。武则天是我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是中国封建社会杰出的女政治家。她的统治使得唐朝经济进一步发展,国力不断增强,人称她的统治“政启开元,治宏贞观”。唐太宗重用贤臣房玄龄、魏征。所以,本题是错误的。故选F。【解析】F20、×【分析】【分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唐朝最著名的书法家颜真卿创立了雄浑敦厚的新书体,人称“颜体”。颜真卿是继王羲之之后我国书法史上最有成就的大书法家。所以此题错误。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颜真卿成就的准确识记。繁荣与开放的社会·辉煌的隋唐文化(二)21、×【分析】【分析】战国时期;各国之间战争较春秋时期更为频繁,发生于这一时期的的著名战役有:桂陵之战;马陵之战和长平之战等,而城濮之战发生于公元前7世纪后期的春秋时期,是晋楚之间的争霸战争。故本题城濮之战错误。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发生于战国时期的著名战役。国家的产生和社会的变革•春秋战国的纷争22、×【分析】【分析】赵州桥是隋朝的匠李春设计和参加建造的;是现存世界上最古老的一座石拱桥。李冰是战国时期秦国人,他主持修建了都江堰水利工程。故答案为:错误。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赵州桥的知识。23、√【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元朝的建立。依据所学知识,1276年元军占领临安,南宋灭亡。1279年元朝统一全国。元朝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由少数民族(蒙古族)建立的统一的封建王朝。故题干“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由少数民族建立的统一多民族国家是元朝”正确。【解析】T24、√【分析】本题主要考查词的相关知识。依据所学知识可知词是一种新体诗歌,句子有长有短,也称长短句,便于歌唱。词在唐朝时已出现,经过五代到两宋,得到很大发展,成为宋代主要的文学形式之一。综上所述,故选T。【解析】T25、√【分析】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政权分立;出现了魏蜀吴;西晋、东晋、南北朝等割据分裂政权,这期间还出现了北方民族大融合的高潮。政权分立、民族融合是当时的突出特点。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时代特征是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

故答案为:

√。

本题考查了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历史特点。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政权分立;出现了魏蜀吴;西晋、东晋、南北朝等割据分裂政权。

解答本题需要全面分析相关时代特征,确定主题。【解析】√四、材料题(共2题,共12分)26、略

【分析】(1)本题主要考查唐朝时期中外友好交往的相关知识,考查学生读图及再认再现所学知识的能力。由材料一“唐朝对外主要交通路线图”地图信息及所学知识,图中①③国家分别是天竺、日本;联系所学知识得出相应的事件及友好交往状况,即玄奘西游“取经”;鉴真东渡,传播唐文化。(2)本题主要考查宋朝海外贸易的相关知识,考查学生学生解读材料信息及调用所学知识的能力。由材料二“两宋时期对外贸易活跃,著名的对外贸易海港大多在南方”、“政府在这里设有专门机构进行管理”,结合所学知识得出宋朝海外贸易的“专门机构”是市舶司,有广州、泉州等著名的外贸港口。(3)本题主要考查唐宋时期中外交通发展的相关知识,考查学生阅读材料获取有效信息及结合所学分析概括问题的能力。依据材料三“历史上的海上丝绸之路是海上贸易网络,从唐后期到到宋朝形成高度繁荣态势,促成了贸易交流与地理知识航海科技的传播”,结合所学概括总结出“海上丝绸之路”反映了我国古代的对外开放政策;联系所学知识,分析概括"唐后期到宋朝形成高度繁荣态势"的主要原因在于唐宋加强了同海外各国的经济文化交流​等。【解析】(1)①天竺:玄奘西游“取经”②日本:鉴真东渡,传播唐文化。(2)市舶司;广州或泉州。(3)对外开放;加强了同海外各国的经济文化交流(或对外开放与交流,促进了国家的发展和强盛)。27、略

【分析】

(1)本题考查的是山顶洞人的知识点.

(2)本题考查的是黄帝历史贡献知识点.

(3)本题考查的是炎帝;黄帝的知识点.

本题以山顶洞人、黄帝为背景,考查的是学生对黄帝、炎帝和山顶洞人的有关知识的记忆能力.【解析】(1)图1是“山顶洞人的骨针和装饰品”;读图可知:山顶洞人已掌握了磨光和钻孔的技术;已用骨针缝制衣服;懂得爱美等.

(2)图2是轩辕氏黄帝.相传;黄帝建造宫室,制作衣裳,教人们挖井,建造舟车等,为后世的衣食住行奠定了基础,被后世尊称为“人文初祖”.

(3)距今约四五千年;黄河流域活动中许多部落,炎帝和黄帝是我国古老传说中黄河流域的部落首领.

故答案为:

(1)山顶洞人已掌握了磨光和钻孔的技术;已用骨针缝制衣服;懂得爱美等.

(2)建造宫室;制作衣裳,教人们挖井,建造舟车等.

(3)黄河流域.五、简答题(共1题,共7分)28、略

【分析】

(1)本题考查西周在政治上推行的制度以及积极作用.

(2)本题考查秦的“百官之职”中负责检察的官职名称和科举制的创立.

(3)本题考查朱元璋废除丞相的主要目的.

(4)本题考查专制主义统治不断加强的后果.

本题考查西周在政治上推行的制度以及积极作用、秦的“百官之职”中负责检察的官职名称和科举制的创立、朱元璋废除丞相的主要目的和专制主义统治不断加强的后果.考查学生综合掌握历史知识的能力.【解析】(1)据材料一“经过一番辛苦打造;由王室宗亲建立的诸侯国对周王室的向心力大大加强”可知,西周在政治上推行分封制,西周为了巩固统治,加强对地方的控制,采取分封制.周天子把土地和平民;奴隶分给亲属、功臣等,封他们为诸侯.诸侯必须服从周天子的命令,向天子缴纳贡品,平时镇守疆土,战时带兵随从天子作战.分封制开发了边远地区,加强了统治,成为一个强盛的国家.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秦始皇吸取了战国时期设置官职的具体经验,建立了一套相当完整的中央集权制度和政权机构.在中央设丞相;太尉、御史大夫.丞相有左右二员,是百官之首,掌政事.太尉掌军事.御史大夫掌图籍秘书,监察百官.材料中“受过教育的‘现代’官僚队伍”是通过科举考试而产生的,隋文帝改革选官制度,开始用分科考试的方法选拔官员,到隋炀帝时,设进士科,科举制正式形成.

(3)据材料三“秦汉时期;城乡地位极为崇高.拜相时,皇帝要施大礼”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朱元璋废除丞相的主要目的是防止丞相专权,威胁皇权,加强君权.

(4)综合上述材料我们可以看出: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发展呈现出专制主义统治逐步加强的趋势;专制主义统治不断加强导致了诸多不良后果,如闭塞视听,导致农民起义等.

故答案为:

(1)分封制;开发了边远地区;加强了统治,西周成为一个强盛的国家.

(2)御史大夫;隋朝隋炀帝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