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内…………○…………装…………○…………内…………○…………装…………○…………订…………○…………线…………○…………※※请※※不※※要※※在※※装※※订※※线※※内※※答※※题※※…………○…………外…………○…………装…………○…………订…………○…………线…………○…………第=page22页,总=sectionpages22页第=page11页,总=sectionpages11页2025年牛津上海版拓展型课程化学上册阶段测试试卷850考试试卷考试范围:全部知识点;考试时间:120分钟学校:______姓名:______班级:______考号:______总分栏题号一二三四五六总分得分评卷人得分一、选择题(共8题,共16分)1、为了净化和收集由盐酸和大理石制得的CO2气体;从下图中选择合适的的装置并连接。合理的是。
A.a-a′→d-d′→eB.b-b′→d-d′→gC.c-c′→d-d′→gD.d-d′→c-c′→f2、实验室中某此气体的制取、收集及尾气处理装置如图所示(省略夹持和净化装置)。仅用此装置和表中提供的物质完成相关实验,最合理的选项是。选项a中的物质b中的物质c中收集的气体d中的物质A浓氨水CaONH3H2OB浓硫酸Na2SO3SO2NaOH溶液C稀硝酸CuNO2H2OD浓硫酸木炭CO2NaOH溶液
A.AB.BC.CD.D3、海藻中含有丰富的碘元素。如图是实验室模拟从海藻里提取碘的流程的一部分;下列判断错误的是。
已知:四氯化碳沸点76.8℃;碘的沸点184.4℃,在45℃左右开始升华。A.操作1是振荡、静置、分液,从上口倒出的液体是分散系1B.加入“45%H2SO4溶液”发生的反应为:IO+5I-+6H+=3I2+3H2OC.分散系2是含碘的悬浊液,操作2是升华D.四氯化碳气化与碘单质升华时均需克服范德华力4、以下实验现象判断正确的是。
。
A
B
C
D
操作。
将盛满NO2的试管倒扣在水槽中。
向FeCl3溶液中滴加KSCN溶液。
加热碳酸钠固体。
将绿豆粒大小的钠投入硫酸铜溶液中。
现象。
液面上升;但溶液未充满整个试管。
生成红色沉淀。
生成可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
有红色固体析出。
A.AB.BC.CD.D5、下列“解释或结论”与“实验操作及现象”不对应的是。
。选项。
实验操作及现象。
解释或结论。
A.
向某溶液中逐滴加入盐酸;产生无色无味气体。
此溶液中一定含有CO32-
B.
将干燥和湿润的红色布条;分别放入盛有氯气的集气瓶中,湿润的红色布条褪色。
氯气与水反应一定产生具有漂白性的物质。
C.
将蘸有浓盐酸的玻璃棒与蘸有浓氨水的玻璃棒靠近;产生大量白烟。
NH3遇到HCl时反应生成NH4Cl晶体。
D.
向某溶液中逐滴加入NaOH溶液;立即产生白色沉淀,迅速变成灰绿,最终变成红褐色。
此溶液中一定含有Fe2+
A.AB.BC.CD.DA.6、下列有关实验原理;现象、结论等均正确的是()
A.a图示装置,滴加乙醇试管中橙色溶液变为绿色,乙醇发生消去反应生成乙酸B.b图示装置,右边试管中产生气泡迅速,说明氯化铁的催化效果比二氧化锰好C.c图示装置,根据试管中收集到无色气体,验证铜与稀硝酸的反应产物是NOD.d图示装置,试管中先有白色沉淀、后有黑色沉淀,不能验证Ksp(AgCl)>Ksp(Ag2S)7、类推的思维方法是化学学习和研究中常用的重要思维方法;但所得结论要经过实践的检验才能确定其正确与否。根据你所掌握的知识,判断下列类推结论中正确的是。
。
化学事实。
类推结论。
A
pH=3的盐酸稀释1000倍后pH=6
pH=6的盐酸稀释1000倍后pH=9
B
用电解熔融MgCl2的方法冶炼金属镁。
用电解熔融NaCl的方法冶炼金属钠。
C
将SO2通入BaCl2溶液中无沉淀生成。
将SO2通入Ba(NO3)2溶液中也无沉淀生成。
D
Al在O2中燃烧生成Al2O3
Fe在O2中燃烧生成Fe2O3
A.AB.BC.CD.D8、下列实验装置设计正确的是()A.B.C.D.评卷人得分二、填空题(共6题,共12分)9、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0.1mol•L-1的NaHCO3溶液中各离子的浓度由大到小的顺序为__。
(2)已知:常温时,H2R的电离平衡常数Ka1=1.23×10-2,Ka2=5.60×10-8,则0.1mol•L-1的NaHR溶液显__(填“酸”;“中”或“碱”)性。
(3)实验室用AlCl3(s)配制AlCl3溶液的操作为__,若将AlCl3溶液蒸干并灼烧至恒重;得到的物质为___(填化学式)。
(4)25℃时,将足量氯化银分别放入下列4种溶液中,充分搅拌后,银离子浓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___(填标号);③中银离子的浓度为_____mol•L-1。(氯化银的Ksp=1.8×10-10)
①100mL0.1mol•L-1盐酸②100mL0.2mol•L-1AgNO3溶液。
③100mL0.1mol•L-1氯化铝溶液④100mL蒸馏水10、晶体硼熔点为1873K;其结构单元为正二十面体,结构如图所示。氮化硼(BN)有多种相结构,例如六方相氮化硼与立方相氮化硼,结构如图所示,六方相氮化硼与石墨相似,具有层状结构;立方相氮化硼是超硬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基态硼原子有___种不同能量的电子,第二周期中,第一电离能介于硼元素与氮元素之间的元素有___种。
(2)晶体硼为___(填晶体类型),结构单元由___个硼原子构成,共含有___个B-B键。
(3)关于氮化硼两种晶体的说法,正确的是___。
a.立方相氮化硼含有σ键和π键。
b.六方相氮化硼层间作用力小;所以质地软。
c.两种晶体均为分子晶体。
d.两种晶体中的B-N键均为共价键。
(4)NH4BF4是合成氮化硼纳米管的原料之一,1molNH4BF4含有___mol配位键。11、常温下有浓度均为0.1mol/L的四种溶液:①HCl;②CH3COOH;③NaOH;④Na2CO3。
(1)这四种溶液中水的电离程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___(用序号填写)。
(2)等体积混合②和③的溶液中离子浓度的大小顺序是___。
(3)常温下,0.1mol/L的CH3COOH溶液pH=3,则CH3COOH溶液的电离平衡常数Ka=___。
(4)用离子方程式表示④的水溶液呈碱性的主要原因:___。
(5)取10mL溶液①,加水稀释到1000mL,则该溶液中由水电离出的c(H+)约为___。12、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0.1mol•L-1的NaHCO3溶液中各离子的浓度由大到小的顺序为__。
(2)已知:常温时,H2R的电离平衡常数Ka1=1.23×10-2,Ka2=5.60×10-8,则0.1mol•L-1的NaHR溶液显__(填“酸”;“中”或“碱”)性。
(3)实验室用AlCl3(s)配制AlCl3溶液的操作为__,若将AlCl3溶液蒸干并灼烧至恒重;得到的物质为___(填化学式)。
(4)25℃时,将足量氯化银分别放入下列4种溶液中,充分搅拌后,银离子浓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___(填标号);③中银离子的浓度为_____mol•L-1。(氯化银的Ksp=1.8×10-10)
①100mL0.1mol•L-1盐酸②100mL0.2mol•L-1AgNO3溶液。
③100mL0.1mol•L-1氯化铝溶液④100mL蒸馏水13、以下是合成乙酰水杨酸(阿司匹林)的实验流程图;请你回答有关问题:
已知:阿司匹林;水杨酸和乙酸酐的相对分子量分别为:180、138、102.
(1)制取阿司匹林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反应类型____________;
(2)水杨酸分子之间会发生缩合反应生成聚合物,写出用除去聚合物的有关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抽滤装置如图所示,仪器A的名称___________;该操作时在仪器A中加入滤纸,用蒸馏水湿润后,应________(选择下列正确操作的编号);再转移液体①微开水龙头;②开大水龙头;③微关水龙头;④关闭水龙头。
(4)下列有关抽滤的说法中正确的是________
A.抽滤是为了加快过滤速率;得到较大颗粒的晶体。
B.不宜用于过滤胶状沉淀或颗粒太小的沉淀。
C.当吸滤瓶内液面高度快达到支管口时;应拔掉链接支管口的橡皮管,从支管口倒出。
D.将晶体转移至布氏漏斗时;若有晶体附在烧杯内壁,应用蒸馏水淋洗至布氏漏斗中。
E.洗涤沉淀时;应使洗涤剂快速通过沉淀。
(5)用冷水洗涤晶体的目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取2.000g水杨酸、5.400g乙酸酐反应,最终得到产品1.566g。求实际产率_______;14、连二亚硫酸钠(Na2S2O4)俗称保险粉,是白色砂状或淡黄色粉末状固体,易溶于水、不溶于醇,该物质具有强还原性,在空气中易被氧化为NaHSO4,75℃以上会分解产生SO2。是重要的有机合成原料和漂白剂。
制取Na2S2O4常用甲酸钠法:控制温度60~70℃,在甲酸钠(HCOONa)的甲醇溶液中,边搅拌边滴加Na2CO3甲醇溶液,同时通入SO2,即可生成Na2S2O4。反应原理如下:2HCOONa+4SO2+Na2CO3=2Na2S2O4+H2O+3CO2
(1)如图,要制备并收集干燥纯净的SO2气体,接口连接的顺序为:a接__,__接__,__接__。制备SO2的化学方程式为___。
(2)实验室用图装置制备Na2S2O4。
①Na2S2O4中硫元素的化合价为___。
②仪器A的名称是___。
③水浴加热前要通一段时间N2,目的是___。
④为得到较纯的连二亚硫酸钠,需要对在过滤时得到的连二亚硫酸钠进行洗涤,洗涤的方法是___。
⑤若实验中所用Na2SO3的质量为6.3g,充分反应后,最终得到mg纯净的连二亚硫酸钠,则连二亚硫酸钠的产率为___(用含m的代数式表示)。评卷人得分三、实验题(共7题,共14分)15、氢化钙(CaH2)固体是登山运动员常用的能源提供剂。氢化钙要密封保存;一旦接触到水就发生反应生成氢氧化钙和氢气。氢化钙通常用氢气与金属钙加热制取,下图是模拟制取装置。
(1)装置B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装置D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利用实验装置进行实验,实验步骤如下:检查装置气密性后装入药品;打开分液漏斗活塞,________(请按正确的顺序填入下列步骤的序号)。
①加热反应一段时间②收集气体并检验其纯度③关闭分液漏斗活塞④停止加热;充分冷却。
(3)为了确认进入装置C的氢气已经干燥,应在B、C之间再接一装置,该装置中加入的试剂是______。
(4)甲同学设计一个实验,测定上述实验中得到的氢化钙的纯度。请完善下列实验步骤。①样品称量②加入________溶液(填化学式),搅拌、过滤③________(填操作名称)④_______(填操作名称)⑤称量碳酸钙。
(5)乙同学利用如图装置测定上述实验中得到的氢化钙的纯度。他称取46mg所制得的氢化钙样品,记录开始时注射器活塞停留在10.00mL刻度处,反应结束后充分冷却,活塞最终停留在57.04mL刻度处。(上述气体体积均在标准状况下测定)试通过计算求样品中氢化钙的纯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某实验小组欲探究浓硝酸的性质。
Ⅰ.木炭与浓硝酸反应:
(1)甲同学设计了图1装置;认为若有红棕色气体产生就说明木炭与浓硝酸发生了反应。写出木炭与浓硝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乙同学认为红棕色气体不能作为木炭与浓硝酸反应的证据;其理由是____。
(3)乙同学设计了图2装置实验;木炭能燃烧,并产生红棕色气体。针对该实验现象,乙同学做出如下假设:
假设a: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假设b:红热木炭使HNO3分解产生NO2,NO2可能具有助燃性;木炭燃烧;
假设c:红热木炭使HNO3分解产生O2,木炭与O2反应燃烧;
假设d:红热木炭使HNO3分解产生NO2和O2;共同影响木炭的燃烧;
(4)设计实验证明假设b成立;请将实验方案补充完整。
①实验方法:_________________。
实验现象:木炭在该气体中持续燃烧;火焰迅速变亮,集气瓶中气体颜色变浅直至无色,产生的气体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且遇空气不变色。
②根据实验现象写出木炭与此气体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
Ⅱ.设计硝酸在不同条件下分解实验;方案见下表:
。
装置。
操作。
及。
现象。
先点燃ⅰ处酒精灯;溶液沸腾后没有观察到红棕色气体产生。然后撤走ⅰ处酒精灯,点燃ⅱ处酒精灯并加热试管中部,很快看到大量红棕色气体产生。
光照8小时;溶液不变黄。
光照几分钟后看到液面上方出现红棕色;溶液变黄。
(5)分析上述现象,得出使硝酸成功分解的关键是_____________。17、探究钠与CO2的反应,进行实验。(已知PdCl2能被CO还原得到黑色的Pd)
(1)若用稀盐酸与CaCO3反应制备CO2,在加稀盐酸时,发现CaCO3与稀盐酸不能接触,而稀盐酸又不够了,为使反应能顺利进行,可向长颈漏斗中加入的试剂是___________。
A.NaNO3溶液B.CCl4C.苯D.稀硝酸。
(2)请将图中各装置连接完整:c接f,_______接_______,_______接_______,_______接_______
(3)检查装置气密性并装好药品后,点燃酒精灯之前应进行的操作是打开弹簧夹,让CO2充满整个装置,当观察到_______时再点燃酒精灯。
(4)反应过程中CO2足量,假如有下列两种情况,分别写出钠与CO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Ⅰ.装置⑤PdCl2溶液中观察到有黑色沉淀,装置①中固体成分只有一种,且向固体中加入稀盐酸产生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_______。
Ⅱ.装置①中钠的质量为0.46g,充分反应后,将装置①中的固体加入到足量稀盐酸中产生224mL(标准状况)CO2气体,且溶液中还有固体残留_______。18、2-硝基甲苯和4-硝基甲苯均可用于印染行业;实验室利用下列反应和装置制备这两种物质。
(反应明显放热)
实验中可能用到的数据:。相对分子质量密度/g⋅cm-3沸点/℃溶解性甲苯920.866110.6不溶于水,易溶于硝基甲苯2-硝基甲苯1371.162222不溶于水,易溶于液态烃4-硝基甲苯1371.286237.7不溶于水,易溶于液态烃
实验步骤:①按体积比3:1配制浓硫酸与浓硝酸混合物40mL;
②在三颈瓶中加入20.0mL甲苯;按图所示装好药品和其他仪器;
③向三颈瓶中加入混酸;并不断搅拌(磁力搅拌器已略去);
④控制温度约为50℃;反应大约10min,三颈瓶底有大量淡黄色油状液体出现;
⑤分离出2-硝基甲苯和4-硝基甲苯并称重;其总总质量为13.7g。
(1)在烧杯中配制该实验所需混酸的方法是___。
(2)步骤④的关键是控制温度,其措施有水浴加热、充分搅拌和___。
(3)分离产物的方案如下:
回答下列问题:
操作ii中会用到下列仪器中的___(填序号)。
a.温度计b.蒸发皿c.锥形瓶d.分液漏斗。
该实验中2-硝基甲苯和4-硝基甲苯的总产率为___。
(4)实验中的无机混合物可以回收再利用,回收前需要测定各成分的浓度,取10.00mL无机混合物,加水稀释至100.00mL待用,取稀释液10.00mL,用0.1000mol⋅L-1NaOH溶液滴定至溶液呈中性,消化NaOH溶液VmL,另取稀释液10.00mL,加入过量BaCl2溶液;充分反应后过滤并将滤渣洗涤;干燥后称重,质量为Wg。
①取10.00mL稀释液的过程中,酸式滴定管的初始液面为0.20mL,左手控制活塞向锥形瓶中加稀释液,此时眼睛应该___。
②设计简单实验证明滤渣已经洗涤干净:___。
③原无机混合物中HNO3的浓度为___mol⋅L-1(用含V和W的代数式表示)。19、草酸亚铁晶体(FeC2O4•2H2O;M=180g/mol)呈淡黄色,可用作晒制蓝图。某实验小组对其进行了一系列探究。
I.纯净草酸亚铁晶体热分解产物的探究。
(1)气体产物成分的探究。小组成员采用如下装置(可重复选用)进行实验:
①按照气流从左到右的方向,上述装置的接口顺序为a→g→f→___________→尾气处理装置(仪器可重复使用)。
②实验前先通入一段时间N2,其目的为__________。
③实验证明了气体产物中含有CO,依据的实验现象为__________。
(2)小组成员设计实验证明了A中分解后的固体成分为FeO,则草酸亚铁晶体分解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
(3)晒制蓝图时,以K3[Fe(CN)6]溶液为显色剂,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
Ⅱ.草酸亚铁晶体样品纯度的测定:工业制得的草酸亚铁晶体中常含有FeSO4杂质;测定其纯度的步骤如下:
步骤1:称取mg草酸亚铁晶体样品并溶于稀HSO4中;配成250mL溶液;
步骤2:取上述溶液25.00mL,用cmol/LKMnO4标准液滴定至终点,消耗标准液V1mL;
步骤3:向反应后溶液中加入适量锌粉,充分反应后,加入适量稀H2SO4,再用cmol/LKMnO4标准溶液滴定至终点,消耗标准液V2mL。
(4)步骤2中滴定终点的现象为__________;步骤3中加入锌粉的目的为__________。
(5)草酸亚铁晶体样品的纯度为__________;若步骤1配制溶液时部分Fe2+被氧化变质,则测定结果将__________(填“偏高”、“偏低”或“不变”)。20、汽车用汽油的抗爆剂约含17%的1,2一二溴乙烷。某学习小组用下图所示装置制备少量1,2一二溴乙烷,具体流秳如下:
已知:1;2一二溴乙烷的沸点为131℃,熔点为9.3℃。Ⅰ1,2一二溴乙烷的制备步聚①;②的实验装置为:
实验步骤:
(ⅰ)在冰水冷却下;将24mL浓硫酸慢慢注入12mL乙醇中混合均匀。
(ⅱ)向D装置的试管中加入3.0mL液溴(0.10mol);然后加入适量水液封,开向烧杯中加入冷却剂。
(ⅲ)连接仪器并检验气密性。向三口烧瓶中加入碎瓷片;通过滴液漏斗滴入一部分浓硫酸与乙醇的混合物,一部分留在滴液漏斗中。
(ⅳ)先切断瓶C与瓶D的连接处;加热三口瓶,待温度上升到约120℃,连接瓶C与瓶D,待温度升高到180~200℃,通过滴液漏斗慢慢滴入混合液。
(V)继续加热三口烧瓶;待D装置中试管内的颜色完全褪去,切断瓶C与瓶D的连接处,再停止加热。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B装置玻璃管的作用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ⅳ)中“先切断瓶C与瓶D的连接处,再加热三口瓶”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装置D的烧杯中需加入冷却剂,下列冷却剂合适的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a.冰水混合物b.5℃的水c.10℃的水。
Ⅱ1;2一二溴乙烷的纯化。
步骤③:冷却后;把装置D试管中的产物转移至分液漏斗中,用1%的氢氧化钠水溶液洗涤。
步骤④:用水洗至中性。
步骤⑤:“向所得的有机层中加入适量无水氯化钙;过滤,转移至蒸馏烧瓶中蒸馏,收集。
130~132℃的馏分;得到产品5.64g。
(4)步骤③中加入1%的氢氧化钠水溶液时,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步骤⑤中加入无水氯化钙的作用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该实验所得产品的产率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1、连二亚硫酸钠(Na2S2O4),也称为保险粉,Na2S2O4易溶于水,难溶于甲醇,具有极强的还原性,易被空气氧化,在碱性介质中稳定。工业上常用制备Na2S2O4的方法有I锌粉法;II甲酸钠法。
Ⅰ.实验室模拟锌粉法的装置如下(加热等辅助仪器略去)
(1)第一步,将A中生成的气体通往B中进行反应,B中装的是颗粒度约为180µm的锌粉与水形成的分散系,该分散系为___(填“溶液”、“胶体”或“悬浊液”)。在B装置生成连二亚硫酸锌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___。
(2)第二步,加入NaOH溶液,于28~35℃下反应生成Na2S2O4和一种白色沉淀,沉淀的成分为___(写化学式)。
(3)第三步,将第二步的混合物过滤,并向滤液中加入固体NaCl,冷却至20℃,便有Na2S2O4晶体析出;用平衡移动的原理解释加入NaCl固体的作用是___。
第四步,过滤,用甲醇洗涤滤渣,干燥,得到Na2S2O4晶体。
II.实验室模拟甲酸钠法的装置如下(加热等辅助仪器略去)
第一步;在F装置中加入甲酸钠浓溶液;氢氧化钠,甲醇(溶剂)的混合液;
第二步;向装置F中通入二氧化硫;
第三步;75℃加热一段时间,装置中有晶体析出,并产生大量气体;
第四步;过滤;洗涤、干燥,收集产品。
(4)装置F中制备连二亚硫酸钠的化学方程式可表示为___。
(5)已知某温度下,H2SO3的电离常数为K1≈1.5×10-2,K2≈1.0×10-7,H2CO3的电离常数为K1≈4.4×10-7,K2≈4.7×10-11。装置G用于吸收未反应完的SO2和反应产生的CO2。该温度下当G溶液中HSO3-、SO32-离子浓度相等时,溶液的pH约为___。
甲酸钠法于1968年实现工业化,继而逐渐替代了锌粉法生产连二亚硫酸钠。与锌粉法相比,甲酸钠法的优点在于___。评卷人得分四、工业流程题(共2题,共16分)22、工业上用铝土矿(主要成分为氧化铝;含少量氧化铁)制取铝的过程如图所示:
请回答:
(1)试剂1为_______(填化学式),①~④转化中属于氧化还原反应的是_______(填序号);
(2)沉淀B的化学式为_______,写出该物质发生铝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3)电解F,当转移0.6mol电子时,可制得铝_______g;
(4)沉淀D是药物“胃舒平”的主要成分,可用于治疗胃酸(稀盐酸)过多,写出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
(5)②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23、将少量氯水加入到NaI溶液中”的学生实验产生了大量含碘废液。某研究小组用该含碘废液制备NaI固体,实验流程如下:
已知:反应②2I−+2Cu2++SO32−+H2O=2CuI↓+SO42−+2H+
回答下列问题:
(1)产生含碘废液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①中I2与Na2SO3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③中CuI发生了_____(填“氧化”或“还原”)反应,当有95.5gCuI参与反应,电子转移的数目为_______________,若还原产物只有NO2,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
(4)化合物B中含两种元素,铁元素与另一种元素物质的量之比为3:8,则化合物B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_。
(5)反应⑤中生成黑色固体和无色无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黑色固体的俗称为磁性氧化铁,则⑤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评卷人得分五、有机推断题(共1题,共3分)24、G是一种治疗心血管疾病的药物;合成该药物的一种路线如下。
已知:R1CH2BrR1CH=CHR2
完成下列填空:
(1)写出①的反应类型_______。
(2)反应②所需的试剂和条件_______。
(3)B中含氧官能团的检验方法_______。
(4)写出E的结构简式_______。
(5)写出F→G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
(6)写出满足下列条件,C的同分异构体的结构简式_______。
①能发生银镜反应;②能发生水解反应;③含苯环;④含有5个化学环境不同的H原子。
(7)设计一条以乙烯和乙醛为原料(其它无机试剂任选)制备聚2-丁烯()的合成路线_______。(合成路线常用的表达方式为:AB目标产物)评卷人得分六、元素或物质推断题(共3题,共9分)25、W;X、Y、Z、N、M六种主族元素;它们在周期表中位置如图所示,请用对应的的化学用语回答下列问题:
(1)N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___________,根据周期表,推测N原子序数为___________
(2)比较Y、Z、W三种元素形成简单离子的半径由大到小的顺序___________
(3)M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在水中的电离方程式:___________
(4)以下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___
A.单质的还原性:X>Y,可以用X与YM2溶液发生反应来证明。
B.Y与同周期的ⅢA元素的原子序数相差1
C.半导体器件的研制开始于硅;研发出太阳能光伏电池,将辐射转变为电能,如我校的路灯。
D.元素N位于金属与非金属的分界线附近,可以推断N元素的单质具有两性26、某白色固体甲常用于织物的漂白;也能将污水中的某些重金属离子还原为单质除去。为研究其组成,某小组同学进行了如下实验。
又知;甲的焰色为黄色,盐丙和丁的组成元素和甲相同,乙能使品红溶液褪色,①处气体体积在充分加热挥发后经干燥测定。
(1)甲中所含阳离子的电子式为___________,甲的化学式___________。
(2)写出①中产生黄色沉淀的反应的离子反应方程式___________。
(3)甲的溶液还可用作分析化学中的吸氧剂,假设其溶液与少量氧气反应产生等物质的量的两种酸式盐,试写出该反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___________。
(4)下列物质中可能在溶液中与甲反应的是___________。A.NaIB.C.D.NaOH27、周期表前三周期元素A;B、C、D;原子序数依次增大,A的基态原子的L层电子是K层电子的两倍;B的价电子层中的未成对电子有3个;C与B同族;D的最高价含氧酸为酸性最强的无机含氧酸。请回答下列问题:
(1)C的基态原子的电子排布式为_____________;D的最高价含氧酸酸性比其低两价的含氧酸酸性强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杂化轨道分为等性和不等性杂化,不等性杂化时在杂化轨道中有不参加成键的孤电子对的存在。A、B、C都能与D形成中心原子杂化方式为____________的两元共价化合物。其中,属于不等性杂化的是____________(写化学式)。以上不等性杂化的化合物价层电子对立体构型为_________,分子立体构型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以上不等性杂化化合物成键轨道的夹角________(填“大于”;“等于”或“小于”)等性杂化的化合物成键轨道间的夹角。
(4)A和B能形成多种结构的晶体。其中一种类似金刚石的结构,硬度比金刚石还大,是一种新型的超硬材料。其结构如下图所示(图1为晶体结构,图2为切片层状结构),其化学式为________________。实验测得此晶体结构属于六方晶系,晶胞结构见图3。已知图示原子都包含在晶胞内,晶胞参数a=0.64nm,c=0.24nm。其晶体密度为________________(已知:=1.414,=1.732,结果精确到小数点后第2位)。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共8题,共16分)1、C【分析】【详解】
由盐酸和大理石制得的CO2气体中会含有杂质H2O(g)和HCl,除去的试剂分别为浓硫酸和饱和碳酸氢钠溶液,应先让气体通过饱和NaHCO3溶液除去HCl,再通过浓硫酸干燥;CO2的相对分子量为44,比空气(29)的大,因此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CO2;答案选C。2、B【分析】【详解】
A.氨气密度比空气密度小,应该采取向下排空气法收集,装置C中的导管应该为短进长出,故A错误;B.浓硫酸可以与亚硫酸钠反应,生成二氧化硫,SO2密度比空气密度大,能使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SO2气体能与氢氧化钠溶液迅速反应,所以吸收装置中要防倒吸,图中收集装置和吸收装置都合理,所以B选项是正确的;C项,稀硝酸与铜反应生成NO,NO不能用排空气法收集,故C错误;D项,浓硫酸与木炭反应需要加热,而且同时生成二氧化硫,在C中收集不到CO2,故D错误。综合以上分析;本题答案为B。
点睛:本题考查气体的制备、收集和尾气处理等实验知识,要求熟悉各种常见气体的制备、收集和尾气处理方法,平时要多积累勤总结。3、C【分析】【分析】
由流程可知,在碘的四氯化碳溶液加入浓NaOH溶液,发生的反应为操作1是振荡、静置、分液,分液得到含有NaI、NaIO3的溶液,即分散系1为含有NaI、NaIO3的溶液,再加入45%稀硫酸酸化溶液,发生的反应为即分散系2为含有I2的悬浊液;过滤得到粗碘,据此分析解答。
【详解】
A.在碘的四氯化碳溶液加入浓NaOH溶液,发生反应生成NaI、NaIO3,CCl4不溶于水,为了使反应充分完全应振荡,再静置得到含有NaI、NaIO3的水层和CCl4的有机层,CCl4密度大,应从分液漏斗下口放出,含有NaI、NaIO3的水层应从分液漏斗上口倒出,即从上口倒出的液体是分散系1,故A正确;
B.分散系1中含有NaI、NaIO3,加入45%稀硫酸酸化溶液时发生歧化反应生成I2,离子方程式为故B正确;
C.分散系2是含碘单质的悬浊液,应该用过滤操作分离得到粗碘固体,故C错误;
D.四氯化碳与碘都是分子晶体,发生物理变化时需要克服分子间作用力,即四氯化碳气化和碘单质升华时均需克服范德华力,故D正确;
故答案选C。
【点睛】
本题考查海带中提碘实验,把握物质的性质、流程中发生的反应、混合物分离提纯为解答的关键,侧重分析能力与实验能力的考查,注意掌握分液操作,题目难度中等。4、A【分析】A、NO2气体为红棕色,二氧化氮气体易与水反应生成硝酸(HNO3)和一氧化氮,3NO2+H2O=2HNO3+NO,NO为无色,所以气体颜色由红棕色逐渐变为无色,气体体积减少,试管内的液面会逐渐上升,但溶液未充满整个试管,故A正确;B、向FeCl3溶液中滴加KSCN溶液,溶液呈血红色,没有沉淀,故B错误;C、加热碳酸钠固体不能生成可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故C错误;D、将绿豆粒大小的钠投入硫酸铜溶液中,金属钠和盐溶液反应先是和溶液中的水反应,不会和盐之间发生置换反应,故D错误。故选A。5、A【分析】CO32-、HCO3-都能与盐酸反应放出二氧化碳气体,所以向某溶液中逐滴加入盐酸,产生二氧化碳气体,不一定含有CO32-,故A错误;水不能使红布条褪色,将干燥的红色布条放入盛有氯气的集气瓶中,红布条不褪色,说明氯气没有漂白性,将湿润的红色布条放入盛有氯气的集气瓶中,湿润的红色布褪色,说明氯气与水反应生成了具有漂白性的物质,故B正确;浓盐酸、浓氨水都有挥发性,将蘸有浓盐酸的玻璃棒与蘸有浓氨水的玻璃棒靠近,NH3遇到HCl时反应生成NH4Cl,产生大量白烟,故C正确;Fe2+与NaOH溶液反应生成白色氢氧化亚铁沉淀,氢氧化亚铁被氧气氧化为红褐色氢氧化铁,故D正确。6、D【分析】【分析】
【详解】
A、乙醇具有还原性,能被重铬酸钾氧化为乙酸,不发生消去反应,选项A错误;B、双氧水的浓度应相同,浓度影响反应速率,无法比较,选项B错误;C、因为红棕色的二氧化氮可与水反应生成无色的NO,故根据排水集气法收集的无色气体不能证明铜与稀硝酸反应生成NO,选项C错误;D、由于硝酸银过量,故沉淀中既有氯化银又有硫化银,不能据此比较氯化银、硫化银溶度积的大小,选项D正确。答案选D。7、B【分析】试题分析:浓度较大时,强酸稀释为等倍数稀释,但是若是无限稀释则不能等倍数稀释,酸溶液稀释无限倍后还是酸溶液,pH只能无限接近于7,但不能大于或等于7,A错误;活泼金属单质制备采用电解法,所以电解法制备镁和钠原理相同,B正确;SO2对应的酸酸性较弱,不能与非氧化性的强酸盐反应,但是Ba(NO3)2溶液中溶有SO2后,溶液呈酸性,则相当于有氧化性的硝酸,硝酸把亚硫酸根氧化为硫酸根,会生成难溶性的BaSO4白色沉淀,所以C错误;Fe在O2中燃烧生成Fe3O4。
考点:本题考查的是化合物性质的类比。8、A【分析】【详解】
A.中和热测定实验装置设计合理;A项正确;
B.浓硫酸溶于水放出大量的热;为防止暴沸引发安全事故,应将浓硫酸沿烧杯壁慢慢倒入水中稀释并不停搅拌,B项错误;
C.锌比铜活泼;则锌应作负极(-),铜作正(+),C项错误;
D.带磨口玻璃活塞的酸式滴定管不能盛标准溶液;D项错误;
答案选A。二、填空题(共6题,共12分)9、略
【分析】【详解】
(1)NaHCO3在水溶液中发生电离:NaHCO3=Na++电离产生是会发生电离作用:H++也会发生水解作用:+H2OH2CO3+OH-。发生电离、水解作用都会消耗离子导致c(Na+)>c();电离产生H+使溶液显酸性;水解产生OH-,使溶液显碱性。由于其水解作用大于电离作用,最终达到平衡时,溶液中c(OH-)>c(H+),但盐水解程度是微弱的,主要以盐电离产生的离子存在,所以c()>c(OH-);溶液中的H+除会电离产生,还有H2O电离产生,而只有电离产生,故离子浓度:c(H+)>c(),因此该溶液中各种离子浓度由大到小的顺序为:c(Na+)>c()>c(OH-)>c(H+)>c();
(2)在0.1mol•L-1的NaHR溶液中,存在HR-的电离作用:HR-R2-+H+,电离产生H+使溶液显酸性,同时也存在着水解中:HR-+H2OH2R+OH-,水解产生OH-,使溶液显碱性,其平衡常数Kh=<Ka2=5.60×10-8,说明HR-的电离作用大于水解作用;因此NaHR溶液显酸性;
(3)AlCl3是强酸弱碱盐,在溶液中会发生水解作用:AlCl3+3H2OAl(OH)3+3HCl,导致溶液变浑浊,由于水解产生HCl,因此根据平衡移动原理,若用固体配制溶液时,将其溶解在一定量的浓盐酸中,增加了H+的浓度,就可以抑制盐的水解,然后再加水稀释,就可以得到澄清溶液;若将AlCl3溶液蒸干,水解平衡正向进行直至水解完全,HCl挥发逸出,得到的固体是Al(OH)3,然后将固体灼烧至恒重,Al(OH)3分解产生Al2O3和H2O,最后得到的固体是Al2O3;
(4)氯化银在水中存在沉淀溶解平衡:AgCl(s)Ag+(aq)+Cl-(aq);Ag+、Cl-都会抑制物质的溶解,溶液中Ag+、Cl-浓度越大;其抑制AgCl溶解的程度就越大。
①100mL0.1mol•L-1盐酸中c(Cl-)=0.1mol/L;
②100mL0.2mol•L-1AgNO3溶液中c(Ag+)=0.2mol/L;
③100mL0.1mol•L-1氯化铝溶液中c(Cl-)=0.1mol/L×3=0.3mol/L;
④100mL蒸馏水中不含Cl-、Ag+;对氯化银在水中溶解无抑制作用。
它们抑制AgCl溶解程度③>②>①>④,AgNO3溶液中含有Ag+,该溶液中含有的c(Ag+)最大;则这四种液体物质中银离子浓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②>④>①>③;
③中c(Cl-)=0.3mol/L,由于AgCl的溶度积常数Ksp=c(Ag+)·c(Cl-)=1.8×10-10,则该溶液中c(Ag+)==6.0×10-10mol/L。【解析】c(Na+)>c()>c(OH-)>c(H+)>c()酸将AlCl3(s)溶解在较浓的盐酸中,然后加水稀释Al2O3②>④>①>③6.0×10-1010、略
【分析】【分析】
(1)基态硼原子的电子排布式为1s22s22p1;电子位于1s;2s、2p三个能量不同的能级上;同周期元素,从左到右,第一电离能呈增大的趋势,由于全充满和半充满的缘故,ⅡA族和ⅤA族元素第一电离能大于相邻元素;
(2)由晶体硼熔点为1873K可知,晶体硼为熔沸点高、硬度大的原子晶体;在硼原子组成的正二十面体结构中,每5个面共用一个顶点,每个面拥有这个顶点的每2个面共用一个B-B键,每个面拥有这个B-B键的
(3)a.由图可知;立方相氮化硼中N原子和B原子之间只存在单键;
b.由图可知;六方相氮化硼层间为分子间作用力,分子间作用力小;
c.由图可知;立方相氮化硼为空间网状结构,属于原子晶体;
d.非金属元素之间易形成共价键;
(4)NH4BF4是由NH4+和BF4—构成,NH4+中N原子和其中一个H原子之间存在配位键、BF4—中B原子和其中一个F原子之间存在一个配位键。
【详解】
(1)基态硼原子的电子排布式为1s22s22p1;电子位于1s;2s、2p三个能量不同的能级上,则有3种不同能量的电子;同周期元素,从左到右,第一电离能呈增大的趋势,由于全充满和半充满的缘故,ⅡA族和ⅤA族元素第一电离能大于相邻元素,则介于硼元素与氮元素之间的有Be、C、O三种元素,故答案为:3;3;
(2)由晶体硼熔点为1873K可知,晶体硼为熔沸点高、硬度大的原子晶体;在硼原子组成的正二十面体结构中,每5个面共用一个顶点,每个面拥有这个顶点的每个等边三角形拥有的顶点为20个等边三角形拥有的顶点为×20=12;每2个面共用一个B-B键,每个面拥有这个B-B键的每个等边三角形占有的B-B键为20个等边三角形拥有的B-B键为×20=30;故答案为:12;30;
(3)a.由图可知;立方相氮化硼中N原子和B原子之间只存在单键,则立方相氮化硼中含有σ键,不存在π键,故错误;
b.由图可知;六方相氮化硼层间为分子间作用力,分子间作用力小,导致其质地软,故正确;
c.由图可知;立方相氮化硼为空间网状结构,属于原子晶体,故错误;
d.非金属元素之间易形成共价键;所以N原子和B原子之间存在共价键,故正确;
bd正确,故答案为:bd;
(4)NH4BF4是由NH4+和BF4—构成,NH4+中N原子和其中一个H原子之间存在配位键、BF4—中B原子和其中一个F原子之间存在一个配位键,所以含有2个配位键,则1molNH4BF4含有2mol配位键,故答案为:2。【解析】①.3②.3③.原子晶体④.12⑤.30⑥.bd⑦.211、略
【分析】【详解】
(1)水电离程度比较:碳酸钠溶液属于强碱弱酸盐;碳酸根离子水解导致溶液显碱性,促进了水的电离;盐酸是强酸溶液,氢氧化钠溶液是强碱溶液,溶液中水的电离都受到了抑制作用,其中盐酸中的氢离子浓度等于氢氧化钠溶液中的氢氧根离子浓度,二者中水的电离程度相等;醋酸溶液为弱酸,发生微弱的电离产生氢离子,抑制了水的电离,但醋酸溶液中氢离子浓度远小于盐酸,故水的电离程度比盐酸和氢氧化钠都强,综合而言这四种溶液中水的电离程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④>②>①=③。故答案为:④>②>①=③。
(2)等体积的醋酸和氢氧化钠混合,混合后溶液恰好为醋酸钠溶液,属于强碱弱酸盐,醋酸根离子发生微弱的水解导致溶液显碱性,所以溶液中离子浓度的大小顺序是c(Na+)>c(CH3COO-)>c(OH-)>c(H+)。故答案为:c(Na+)>c(CH3COO-)>c(OH-)>c(H+)。
(3)常温下,0.1mol/L的CH3COOH溶液pH=3,可得溶液中c(H+)=10-3mol/L,由醋酸的电离方程式:CH3COOHCH3COO-+H+可得其电离平衡常数为:故答案为:10-5。
(4)碳酸钠溶液属于强碱弱酸盐,碳酸根离子水解导致溶液显碱性,促进了水的电离,其水解方程式为:CO+H2OHCO+OH-,HCO+H2OH2CO3+OH-,故答案为:CO+H2OHCO+OH-,HCO+H2OH2CO3+OH-。
(5)取10mLHCl溶液,加水稀释到1000mL,此时溶液中由HCl电离出的由此可知,此时溶液中的c(H+)=10-3mol/L,可得该溶液中由水电离出的故答案为:10−11mol/L。【解析】④>②>①=③c(Na+)>c(CH3COO-)>c(OH-)>c(H+)10-5CO+H2OHCO+OH-,HCO+H2OH2CO3+OH-10−11mol/L12、略
【分析】【详解】
(1)NaHCO3在水溶液中发生电离:NaHCO3=Na++电离产生是会发生电离作用:H++也会发生水解作用:+H2OH2CO3+OH-。发生电离、水解作用都会消耗离子导致c(Na+)>c();电离产生H+使溶液显酸性;水解产生OH-,使溶液显碱性。由于其水解作用大于电离作用,最终达到平衡时,溶液中c(OH-)>c(H+),但盐水解程度是微弱的,主要以盐电离产生的离子存在,所以c()>c(OH-);溶液中的H+除会电离产生,还有H2O电离产生,而只有电离产生,故离子浓度:c(H+)>c(),因此该溶液中各种离子浓度由大到小的顺序为:c(Na+)>c()>c(OH-)>c(H+)>c();
(2)在0.1mol•L-1的NaHR溶液中,存在HR-的电离作用:HR-R2-+H+,电离产生H+使溶液显酸性,同时也存在着水解中:HR-+H2OH2R+OH-,水解产生OH-,使溶液显碱性,其平衡常数Kh=<Ka2=5.60×10-8,说明HR-的电离作用大于水解作用;因此NaHR溶液显酸性;
(3)AlCl3是强酸弱碱盐,在溶液中会发生水解作用:AlCl3+3H2OAl(OH)3+3HCl,导致溶液变浑浊,由于水解产生HCl,因此根据平衡移动原理,若用固体配制溶液时,将其溶解在一定量的浓盐酸中,增加了H+的浓度,就可以抑制盐的水解,然后再加水稀释,就可以得到澄清溶液;若将AlCl3溶液蒸干,水解平衡正向进行直至水解完全,HCl挥发逸出,得到的固体是Al(OH)3,然后将固体灼烧至恒重,Al(OH)3分解产生Al2O3和H2O,最后得到的固体是Al2O3;
(4)氯化银在水中存在沉淀溶解平衡:AgCl(s)Ag+(aq)+Cl-(aq);Ag+、Cl-都会抑制物质的溶解,溶液中Ag+、Cl-浓度越大;其抑制AgCl溶解的程度就越大。
①100mL0.1mol•L-1盐酸中c(Cl-)=0.1mol/L;
②100mL0.2mol•L-1AgNO3溶液中c(Ag+)=0.2mol/L;
③100mL0.1mol•L-1氯化铝溶液中c(Cl-)=0.1mol/L×3=0.3mol/L;
④100mL蒸馏水中不含Cl-、Ag+;对氯化银在水中溶解无抑制作用。
它们抑制AgCl溶解程度③>②>①>④,AgNO3溶液中含有Ag+,该溶液中含有的c(Ag+)最大;则这四种液体物质中银离子浓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②>④>①>③;
③中c(Cl-)=0.3mol/L,由于AgCl的溶度积常数Ksp=c(Ag+)·c(Cl-)=1.8×10-10,则该溶液中c(Ag+)==6.0×10-10mol/L。【解析】c(Na+)>c()>c(OH-)>c(H+)>c()酸将AlCl3(s)溶解在较浓的盐酸中,然后加水稀释Al2O3②>④>①>③6.0×10-1013、略
【分析】【详解】
(1)水杨酸和乙酸酐在浓硫酸的条件下发生取代反应生成乙酰水杨酸,方程式为:(2)在除去聚合物并提纯阿司匹林的过程中;可以将阿司匹林与碳酸氢钠反应使羧基变为羧酸钠,且酯基不水解,这样使阿司匹林溶于水,聚合物难溶于水,将聚合物除去,再将阿司匹林的钠盐盐酸酸化可得阿司匹林,过程中涉及的离子方程式为:
.(3)该仪器的名称为布氏漏斗。布氏漏斗中加入滤纸,用蒸馏水湿润后,应先微开水龙头,不能大开,避免滤纸破损。故选①。(4)A.抽滤能为了加快过滤速率,但不能使沉淀的颗粒变大,故错误;B.颗粒太小的沉淀不能用抽滤的原因是颗粒太小的容易在滤纸上形成一层密实的沉淀,不容易透过,故正确;C.当吸滤瓶内液面高度快达到支管口时,应拔掉吸滤瓶上的橡皮管,从吸滤瓶上口倒出溶液,而不能从吸滤瓶支管口倒出溶液,故错误;D.将晶体转移至布氏漏斗时,若有晶体附在烧杯内壁,应用滤液来淋洗布氏漏斗,因为滤液是饱和溶液,冲洗是不会使晶体溶解,同时又不会带入杂质,故错误;E.洗涤沉淀时,应先关小水龙头,然后蒸馏水缓缓淋洗,再打开水龙头抽滤,不能使洗涤剂快速通过沉淀,故错误。故选B。(5)阿司匹林在冷水中的溶解度减小,所以用冷水洗涤晶体可以除去晶体表面附着的杂质,并减少阿司匹林因溶解而引起的损耗。(6)根据方程式分析,乙酸酐过量,用水杨酸计算阿司匹林的质量为g,实际产率为=60%。【解析】取代反应布氏漏斗①B除去晶体表面附着的杂质,并减少阿司匹林因溶解而引起的损耗60%14、略
【分析】【详解】
(1)亚硫酸钠和硫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硫,反应的方程式为:Na2SO3+H2SO4(浓)═Na2SO4+SO2↑+H2O,生成的二氧化硫含有水蒸气,可用浓硫酸干燥,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且用碱石灰吸收尾气,避免污染环境,则连接顺序为a接b;c接f,g接d;
(2)①Na2S2O4中硫元素的化合价为+3;
②由装置可知;仪器A的名称为恒压滴液漏斗;
③实验时应避免Na2S2O4和HCOONa被氧化,可应先通入二氧化硫,排净系统中的空气,防止加热时Na2S2O4和HCOONa被氧化,也可通一段时间N2;排净系统中的空气;
④洗涤连二亚硫酸钠时应与空气隔离;洗涤剂可用甲醇或乙醇,洗涤过程为:在无氧环境中,向漏斗中加入甲醇或乙醇至浸没晶体,待甲醇顺利流下,重复2-3次;
⑤设连二亚硫酸钠理论产率为x;根据硫原子守恒:
2Na2SO3~Na2S2O4
252174
6.3gx
则解得x=4.35g,产率为:【解析】bcfgdNa2SO3+H2SO4(浓)═Na2SO4+SO2↑+H2O+3恒压滴液漏斗排净系统中的空气向漏斗中加入甲醇或乙醇至浸没晶体,待甲醇顺利流下,重复2-3次三、实验题(共7题,共14分)15、略
【分析】【分析】
(1)氢化钙要密封保存,一旦接触到水就发生反应生成氢氧化钙和氢气,H2在和Ca发生反应之前需要干燥;一般用无水氯化钙,防止空气中的水蒸气进入C装置;
(2)有气体参加且需要加热或燃烧的反应需要首先验纯,实验完毕后先熄火;冷却;再停止气体生成,防止倒吸发生爆炸;
(3)检验是否干燥用无水硫酸铜;因为无水硫酸铜遇水变蓝色现象很明显;
(4)从最终称量碳酸钙可以知道,应加入碳酸盐溶液,使CaH2反应的同时得到碳酸钙沉淀,然后经过滤;洗涤、烘干、称量;确定纯度;
(5)由注射器D开始时活塞停留在10mL刻度处,反应结束后充分冷却,活塞最终停留57.04mL刻度处,可以知道生成氢气:57.04mL-10mL=47.04mL,所以氢气的质量为:2g/mol=0.0042g=4.2mg,设混合物中氢化钙的质量为x,生成氢气质量为y,则钙的质量为46mg-x,钙与水反应生成氢气质量为4.2mg-y,根据方程式CaH22H2O=Ca(OH)22H2Ca2H2O=Ca(OH)2H2列方程计算x;y的值,再根据质量分数定义计算;
【详解】
(1)氢化钙要密封保存,一旦接触到水就发生反应生成氢氧化钙和氢气,H2在和Ca发生反应之前需要干燥,一般用无水氯化钙做干燥剂干燥H2;以去除氢气中的水蒸气,D的作用是防止空气中的水蒸气进入C装置;
本题答案为:除去氢气中的水蒸气;防止空气中的水蒸气进入C装置。
(2)有气体参加且需要加热或燃烧的反应需要首先验纯;实验完毕后先熄火;冷却,再停止气体生成,防止倒吸发生爆炸,故正确的操作顺序为:②①④③;
本题答案为:②①④③。
(3)检验是否干燥用无水硫酸铜,因为无水硫酸铜遇水变蓝色现象很明显;故为了确认进入装置C的氢气已经干燥,应在B;C之间再接一装置,该装置中加入的试剂是无水硫酸铜;
本题答案为:无水硫酸铜。
(4)从最终称量碳酸钙可以知道,应加入碳酸钠溶液,使CaH2反应的同时得到碳酸钙沉淀,然后经过滤;洗涤、烘干、称量,确定纯度;
本题答案为:Na2CO3;洗涤、烘干。
(5)由注射器D开始时活塞停留在10mL刻度处,反应结束后充分冷却,活塞最终停留57.04mL刻度处,可以知道生成氢气:57.04mL-10mL=47.04mL,所以氢气的质量为:2g/mol=0.0042g=4.2mg,设混合物中氢化钙的质量为x,生成氢气质量为y,则钙的质量为46mg-x,钙与水反应生成氢气质量为4.2mg-y,CaH22H2O===Ca(OH)22H2424Xy有42:4=x:y①Ca2H2O===Ca(OH)2H240246-x4.2-y有40:2=(46-x):(4.2-y)②
联立①②解得x=42mg,y=4mg。所以样品中氢化钙的纯度为:100=91.3
本题答案为:91.3【解析】除去氢气中的水蒸气防止空气中的水蒸气进入C装置②①④③无水硫酸铜(或其他合理答案)Na2CO3(K2CO3或其他合理答案)洗涤烘干(干燥)91.3%16、略
【分析】(1)木炭与浓硝酸反应产生红棕色气体二氧化氮,同时碳被氧化生成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4HNO3(浓)CO2↑+4NO2↑+2H2O;(2)硝酸分解也能产生红棕色NO2气体,故红棕色气体不能作为木炭与浓硝酸反应的证据;(3)加热浓硝酸,硝酸上面的红热木炭能燃烧,并产生红棕色气体。故可能为:红热木炭直接和硝酸蒸气反应;红热木炭使HNO3分解产生NO2,NO2可能具有助燃性,木炭燃烧;红热木炭使HNO3分解产生O2,木炭与O2反应燃烧;红热木炭使HNO3分解产生NO2和O2,共同影响木炭的燃烧;(4)①实验方法:将红热的木炭伸入盛有NO2气体的集气瓶中;实验现象:木炭在该气体中持续燃烧,火焰迅速变亮,集气瓶中气体颜色变浅直至无色,产生的气体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且遇空气不变色。据此,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O2+2CN2+2CO2;(5)根据设计实验加热硝酸溶液沸腾后;点燃ⅱ处酒精灯并加热试管中部,很快看到大量红棕色气体产生,应该是加热硝酸蒸气或硝酸分子分解;光照一段时间,试管充满硝酸蒸气,再光照几分钟后看到看到液面上方出现红棕色,溶液变黄,综上得光照或加热硝酸蒸气(或硝酸分子)分解。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分析实验和书写化学方程式的能力,尤其是对实验原理的分析要求较高,要求学生有较高的逻辑推理能力和扎实的实验基本功,易错点是(5)分析使硝酸成功分解的关键是光照或加热硝酸蒸气(或硝酸分子)分解。【解析】C+4HNO3(浓)CO2↑+4NO2↑+2H2O硝酸分解也能产生红棕色NO2气体红热木炭直接和硝酸蒸气反应将红热的木炭伸入盛有NO2气体的集气瓶中2NO2+2CN2+2CO2光照或加热硝酸蒸气(或硝酸分子)分解17、略
【分析】【分析】
(1)所选试剂的作用是增大溶液体积;可以用稀硝酸和硝酸钠溶液,由于四氯化碳的密度大于盐酸,也可以加入四氯化碳溶液,但是苯的密度小于盐酸,加入苯不能使稀盐酸与碳酸钙接触;
(2)根据实验目的;②为制取二氧化碳装置,实验室中常用碳酸钙与盐酸反应,二氧化碳中混有氯化氢,需要用装置④除去,然后用装置③干燥,然后在①中进行钠与二氧化碳的反应,然后用⑤检验反应产物,据此进行连接装置;
(3)二氧化碳与澄清石灰水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当装置⑤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说明装置中空气已经排净;原因是空气中的二氧化碳;水与钠反应,需要排净空气,避免干扰实验;
(4)Ⅰ.根据题干信息及反应现象判断反应物;生成物;然后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Ⅱ.根据n=计算出钠的物质的量,再根据n=计算出标况下224mL二氧化碳的物质的量;从而得出反应后生成碳酸钠的物质的量;溶液中还有固体残留,该固体只能为C,说明钠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和C,据此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详解】
(1)A.NaNO3溶液:加入硝酸钠溶液后,增大了盐酸的体积,可以使盐酸与碳酸钙接触,故A正确;
B.CCl4:四氯化碳的密度大于稀盐酸;加入四氯化碳后会,四氯化碳层在混合液下层,从而使盐酸与碳酸钙接触,故B正确;
C.苯:苯的密度小于盐酸,加入苯后,苯在混合液上层,无法使稀盐酸与碳酸钙接触,故C错误;
D.稀硝酸:加入稀硝酸后,可以增大溶液体积,使溶液与碳酸钙接触,故D正确;
故答案为:ABD;
(2)探究钠与CO2的反应,首先用盐酸和碳酸钙在②中反应制取二氧化碳气体,制取的二氧化碳中混有挥发出来的HCl,需要用装置④中的饱和碳酸氢钠溶液除去HCl,然后用③浓硫酸干燥,再在①中进行钠与二氧化碳的反应,最后用装置⑤检验反应产物,所以装置的连接顺序为:g、d、e、a(b)、b(a);h;
(3)钠化学性质比较活泼,能够与空气中的氧气、水反应,所以点燃酒精灯之前应需要打开弹簧夹,让CO2充满整个装置,以便排尽装置中的空气,避免空气中O2、H2O干扰实验;当装置装置⑤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时,证明装置中空气已经排净;
(4)Ⅰ.装置⑤PdCl2溶液中观察到有黑色沉淀,PdCl2能被CO还原得到黑色的Pd,则黑色沉淀为Pd,钠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了CO;装置①中固体成分只有一种,且向固体中加入稀盐酸产生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该气体为二氧化碳,则钠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和CO,2Na+2CO2Na2CO3+CO;
Ⅱ.装置①中钠的质量为0.46g,钠的物质的量为:n(Na)=====0.02mol;
将装置①中的固体加入到足量稀盐酸中产生224mL(标准状况)CO2气体,二氧化碳的物质的量为:n(CO2)=====0.01mol;则反应后生成碳酸钠的物质的量为0.01mol,说明钠完全转化成了碳酸钠;
溶液中还有固体残留,根据化合价变化可知,残留的固体只能为C,则钠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了碳酸钠和C,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4Na+3CO22Na2CO3+C。【解析】ABDgdeabh装置⑤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2Na+2CO2Na2CO3+CO4Na+3CO22Na2CO3+C18、略
【分析】【分析】
⑴浓硫酸溶于水会放出大量的热;容易发生液体飞溅的情况,同时浓硝酸易挥发,混合一般是密度大的加入到密度小的里。
⑵控制温度;其措施有水浴加热;充分搅拌和控制滴加混酸的速度,操作ii是分离2-硝基甲苯和4-硝基甲苯,可以用蒸馏的方法,先求20.00mL甲苯的物质的量,得出理论上产生硝基甲苯的质量,再计算产率。
⑷①量取过程中眼睛要平视酸式滴定管内液面;②滤渣表面可能有的杂质为氯离子;③先求NaOH的物质的量,也是原样品中混酸中氢离子的总物质的量,再求混酸中硫酸的物质的量,再求混酸中HNO3的物质的量,再求HNO3的浓度。
【详解】
⑴浓硫酸溶于水会放出大量的热;容易发生液体飞溅的情况,同时浓硝酸易挥发,所以配制混酸的方法是分别量取10mL和30mL的浓硫酸和浓硝酸,将浓硝酸倒入烧杯中,浓硫酸沿着烧杯内壁缓缓注入,并不断搅拌;故答案为:分别量取10mL和30mL的浓硫酸和浓硝酸,将浓硝酸倒入烧杯中,浓硫酸沿着烧杯内壁缓缓注入,并不断搅拌。
⑵控制温度,其措施有水浴加热、充分搅拌和控制滴加混酸的速度,操作ii是分离2-硝基甲苯和4-硝基甲苯,可以用蒸馏的方法,所以会用到温度计、锥形瓶,故选ac,20.00mL甲苯的物质的量为理论上产生硝基甲苯的质量为所以产率为故答案为:控制滴加混酸的速度;ac;53.2%。
⑷①取10.00mL稀释液的过程中;酸式滴定管的初始液面为0.20mL,则量取液体最终的刻度应为10.20mL,所以量取过程中眼睛要注视酸式滴定管内液面是否达到10.20mL的刻度,其操作为平视10.20mL的刻度线;故答案为:平视10.20mL的刻度线。
②滤渣表面可能有的杂质为氯离子;所以可以通过检验是否有氯离子来确定是否洗涤干净,其操作为取适量最后一次洗涤液于试管中,加入硝酸银,若不产生白色沉淀,则证明洗涤干净;故答案为:取适量最后一次洗涤液于试管中,加入硝酸银,若不产生白色沉淀,则证明洗涤干净。
③VmL,0.1000mol⋅L-1NaOH溶液中NaOH的物质的量为V×10-4mol,所以原样品中混酸中氢离子的总物质的量为而混酸中硫酸的物质的量为所以混酸中HNO3的物质的量为则HNO3的浓度为故答案为:
【点睛】
酸碱中和滴定主要是分析滴定过程以及所需仪器和指示剂,主要通过酸碱中和滴定考查氧化还原反应和沉淀滴定。【解析】分别量取10mL和30mL的浓硫酸和浓硝酸,将浓硝酸倒入烧杯中,浓硫酸沿着烧杯内壁缓缓注入,并不断搅拌控制滴加混酸的速度ac53.2%平视10.20mL的刻度线取适量最后一次洗涤液于试管中,加入硝酸银,若不产生白色沉淀,则证明洗涤干净0.1V-19、略
【分析】【分析】
Ⅰ.(1)①气体产物成分的探究;草酸亚铁晶体在装置A中加热分解,生成的气体通过装置D中硫酸铜检验水蒸气的存在,通过装置B中澄清石灰水检验二氧化碳的生成,通过装置E中碱石灰干燥气体后,通入装置C中玻璃管中和氧化铜反应生成铜和二氧化碳,再通过B装置检验生成的二氧化碳气体,最后尾气处理;
②验前先通入一段时间N2;把装置内空气赶净,防止加热爆炸;
③实验证明了气体产物中含有CO;是利用一氧化碳的还原性还原氧化铜生成红色铜和二氧化碳设计实验验证;
(2)依据结论;可知A处反应管中发生反应是草酸亚铁晶体分解生成氧化亚铁;一氧化碳、二氧化碳和水;
(3)FeC2O4与反应K3[Fe(CN)6]生成蓝色的Fe3[Fe(CN)6]2沉淀,同时生成K2C2O4;
Ⅱ.(4)用cmol•L-1KMnO4标准液滴定至终点,滴入最后一滴溶液无色变化为紫红色且半分钟不变,说明反应进行到终点,向反应后溶液中加入适量锌粉是将Fe3+还原为Fe2+;
(5)草酸亚铁溶液中滴入高锰酸钾溶液,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亚铁离子和草酸根离子都被氧化,向反应后溶液中加入适量锌粉,充分反应后,加入适量稀H2SO4,再用cmol•L-1KMnO4标准溶液滴定至终点,消耗标准液V2mL,此时滴定的是亚铁离子,第一次消耗高锰酸钾减去第二次高锰酸钾为滴定亚铁离子的量,利用化学反应定量关系计算,若步骤1配制溶液时部分Fe2+被氧化;消耗高锰酸钾减少,计算得到亚铁离子物质的量减小。
【详解】
Ⅰ.(1)①草酸亚铁晶体在装置A中加热分解,生成的气体通过装置D中硫酸铜检验水蒸气的存在,通过装置B中澄清石灰水检验二氧化碳的生成,通过装置E中碱石灰干燥气体后通入装置C中玻璃管中,和氧化铜反应生成铜和二氧化碳,再通过B装置检验生成的二氧化碳气体,按照气流从左到右的方向,上述装置的连接顺序为:agfbchi(或ih)de(或ed)bc,最后连接尾气处理装置,正确的顺序为:agfbchi(或ih)de(或ed)bc;
故答案为bchi(或ih)de(或ed)bc;
②实验前先通入一段时间N2;其目的为:排尽装置中的空气,防止加热时发生爆炸;
故答案为排尽装置中的空气;防止加热时发生爆炸;
③实验证明了气体产物中含有CO;依据的实验现象为:C处反应管中固体由黑变红,其后的B装置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故答案为C处反应管中固体由黑变红;其后的B装置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2)A处反应管中发生反应是草酸亚铁晶体分解生成氧化亚铁、一氧化碳、二氧化碳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FeC2O4·2H2OFeO+CO↑+CO2↑+2H2O;
故答案为FeC2O4·2H2OFeO+CO↑+CO2↑+2H2O;
(3)FeC2O4与反应K3[Fe(CN)6]生成蓝色的Fe3[Fe(CN)6]2沉淀,同时生成K2C2O4,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3FeC2O4+2K3[FeCN)6]=Fe3[Fe(CN)6]2+3K2C2O4;
故答案为3FeC2O4+2K3[FeCN)6]=Fe3[Fe(CN)6]2+3K2C2O4;
Ⅱ.(4)用cmol⋅L−1KMnO4标准液滴定至终点,滴入最后一滴溶液,无色变化为紫红色且半分钟不变,说明反应进行到终点,步骤3中加入锌粉的目的为:将Fe3+还原为Fe2+;
故答案为滴入最后一滴溶液无色变化为紫红色且半分钟不变,说明反应进行到终点;将Fe3+还原为Fe2+;
(5)取上述溶液25.00mL,用cmol∙L−1KMnO4标准液滴定至终点,消耗标准液V1mL,向反应后溶液中加入适量锌粉,充分反应后,加入适量稀H2SO4,再用cmol⋅L−1KMnO4标准溶液滴定至终点,消耗标准液V2mL,第一次消耗高锰酸钾减去第二次高锰酸钾为滴定亚铁离子的量,为亚铁离子消耗高锰酸钾物质的量,反应的离子方程式:5Fe2++MnO4-+8H+=5Fe3++Mn2++4H2O;草酸亚铁晶体样品的纯度=×100%;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苏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全册教案
- 浙江省2024年初中学业水平考试模拟演练数学试卷附答案
- 高一化学巩固练习:气体摩尔体积基础
- 2024届云南省大理州丽江怒江高考仿真卷化学试卷含解析
- 2024高中地理第2章区域可持续发展第2节湿地资源的开发与保护-以洞庭湖区为例精练含解析湘教版必修3
- 2024高中物理第一章静电场课时6电势差与电场强度的关系训练含解析新人教版选修3-1
- 2024高中语文第5单元庄子蚜第3课东海之大乐练习含解析新人教版选修先秦诸子蚜
- 2024高中语文第六单元文无定格贵在鲜活项脊轩志作业含解析新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
- 2024高考历史一轮复习模块四选修部分第2讲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学案含解析人民版
- 2024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二部分人文地理-重在运用第一章人口的变化规范答题6人口类综合题学案新人教版
- 辐射安全知识培训课件
- 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期末数学试卷
- 2025年烟花爆竹储存证考试题库
- 2025年北京机场地服岗位招聘历年高频重点提升(共500题)附带答案详解
- ICH《M10:生物分析方法验证及样品分析》
- 2024-2030年全球及中国医用除尘器行业销售模式及盈利前景预测报告
- 2025学年人教新版英语七下Unit1随堂小测
- 全国高校第三轮学科评估按大学汇总
- 送达地址确认书(法院最新版)
- 建设工程施工合同 GF—2017—0201
- 部编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第四单元教学计划及单元分析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