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人教B版七年级科学下册阶段测试试卷_第1页
2025年人教B版七年级科学下册阶段测试试卷_第2页
2025年人教B版七年级科学下册阶段测试试卷_第3页
2025年人教B版七年级科学下册阶段测试试卷_第4页
2025年人教B版七年级科学下册阶段测试试卷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内…………○…………装…………○…………内…………○…………装…………○…………订…………○…………线…………○…………※※请※※不※※要※※在※※装※※订※※线※※内※※答※※题※※…………○…………外…………○…………装…………○…………订…………○…………线…………○…………第=page22页,总=sectionpages22页第=page11页,总=sectionpages11页2025年人教B版七年级科学下册阶段测试试卷50考试试卷考试范围:全部知识点;考试时间:120分钟学校:______姓名:______班级:______考号:______总分栏题号一二三四五六总分得分评卷人得分一、单选题(共6题,共12分)1、在透明塑料袋中滴入几滴酒精,将袋挤瘪,排尽袋中空气后把口扎紧,然后放人80℃以上的热水中,过一会儿,塑料袋鼓起;从热水中拿出塑料袋,过一会儿()A.塑料袋仍然鼓起,其中的酒精液化了B.塑料袋仍然鼓起,其中的酒精汽化了C.塑料袋又瘪了,其中的酒精汽化了D.塑料袋又瘪了,其中的酒精液化了2、老师正在讲台上讲课,小明和同学们正在老师的指导下边学习边实验,这是物理课堂常见的情景。让你想象一下,如果教室里的摩擦力突然消失,对可能出现的现象,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同学们稍微活动就会从椅子上纷纷滑到地面上B.固定吊灯的螺丝从天花板上滑出,致使吊灯落到地上C.写字时铅笔从手中滑出飘在空中D.由于太滑,稍一用力桌椅就会在地面上不停的滑动着3、用分子、原子的观点分析下列生活中的现象,其解释不合理的是()A.50ml水与50ml酒精混合后,总体积小于100ml—分子间有间隔B.八月桂花飘香—分子在不停地运动C.1滴水中约含1.67×1021个水分子—分子很小D.水结成冰—分子停止运动4、广场舞(俗称坝坝舞)风靡各地,在广场上,跳舞的人在音箱中传出的音乐声中翩翩起舞,对此,以下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音乐声由音箱中发声体振动产生的B.音乐声是通过空气传到人耳的C.音乐声对某些人来说可能是噪声D.将音量调大是提高声音的音调5、下列现象,由于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是()A.手影B.倒影C.铅笔“折”了D.彩虹6、读等高线地形图;某观光旅游团从山脚登到山顶,选择坡度最缓的路线是()

A.①B.②C.③D.④评卷人得分二、填空题(共9题,共18分)7、读图可知,人在一生中快速生长的时期分别是____时期和____时期,即____和____。

8、动物的一生都要经历____、____、____、____等生长时期。生命就是在这种周而复始的运动中不断地____。所有生长时期的时间就是这种动物的____。但是,____、____、____等生活环境因素的变化,对动物的寿命会有较大的影响。9、物质由____变为____的现象叫做液化。使气体液化的方法有两种:____和____。10、在鉴定文物时,常用放大镜观察文物的细微部分,这时他看到的像是____、____、____。11、近日,安龙的荷花开始绽放.清晨,一摄影爱好者驾车到安龙拍照,一路上,荷花迎面扑来,伴随着阵阵清香.荷叶上挂有晶莹的露珠,美如画卷.荷花迎面扑来是以____为参照物,闻到荷花的清香是分子的____现象,晶莹的露珠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____(物态变化)形成的.12、手机已成为人们沟通交流和生活娱乐的重要工具;华为;小米等自主品牌的手机越来越受到国内外用户的青睐.

(1)手机既是一个无线电发射台,又是一个无线电____台,手机是利用电磁波传输____(填“模拟”或“数字”)信号实现通讯的,通话时声音信息在空中是以____m/s的速度传递给对方的.

(2)小红手机中有一张她站在湖边的照片,小红在水中的“倒影”清晰可见,当时的“倒影”是由于光的____形成的,小红的“倒影”和小红本身的大小____填“相等”或“不等”),照片中小红的倒影部分____(填“是”或“不是”)实际光线进入手机镜头形成的.

(3)“小米4”手机的散热材料是石墨烯晶体,石墨烯____(填“有”或“没有”)固定的熔点,用石墨烯做散热材料是因为它具有优良的____(填“导热”或“导电”)性能.石墨烯的比热容为1.4×103J/(kg•℃),则0.1kg的石墨烯温度升高10℃,吸收的热量是____J.

(4)“华为P8”手机的电池标有“标称电压3.7V”、“电池容量2680mA•h”的字样,“标称电压”是指手机工作时的电压,该电压对人体____(填“属于”或“不属于”)安全电压,“电池容量”是指电池所能容纳的最大电荷量,1mA•h=1mA×1h,则1mA•h=____A•s(安•秒),若手机通话时电流为268mA,则充满电后的手机最多可通话____h,手机一次充满电可储存的电能为____kW•h(保留两位小数).13、某工人在水平地面上,用100N的水平推力推动重为500N的物体10s内匀速直线前行了2m,则该物体受到的摩擦力是____N;此过程中重力做的功为____J,推力的功率是____W.14、环境中影响生物的____的因素叫生态因素。它分为两类,一类是____、____、____、空气等非生物因素,另一类是生物因素。15、用嘴通过玻璃管往澄清石灰水中吹气,人呼出的二氧化碳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二氧化碳的这个性质是____性质;再如科学家新研制出的一种农药最终可分解成没有毒性的物质,则该分解过程属于____变化。评卷人得分三、判断题(共6题,共12分)16、一块完整的骨骼肌属于组织。()17、草履虫在适宜的环境中通过细胞分裂进行生殖。(判断对错)18、将取下的口腔上皮细胞放在载玻片的清水中,要涂抹几下,以便细胞分散。19、并不是所有的物质都能够穿过细胞膜。20、在种子萌发形成幼苗的最初阶段(指幼叶变绿前),幼苗干重有可能大于种子干重。21、能够运动的物体就一定是生物。评卷人得分四、作图题(共1题,共3分)22、图片18、物体A放在如图所示的斜面上,受到80牛的竖直向下的重力G、垂直于斜面向上的支持力N=60牛、平行于斜面向上的摩擦力f=40牛的作用。请在图中画出这三个力的示意图。评卷人得分五、其他(共2题,共14分)23、如图所示,水面上方有一发光点A1,水中另有一发光点A2.人在空气中看到A2在水中的位置就是A1在水中的像A的位置;请画出:

(1)A1发出的光经水面反射进入人眼的光路图;

(2)A2发出的光进入人眼的光路图.

24、如图乙所示;小球静止在水中.请画出小球所受力的示意图.

评卷人得分六、解答题(共4题,共40分)25、从图中找出同学们的哪些行为不符合实验室安全守则?请试写出两条。

26、要提高胡琴的音调,胡琴的弦应绷的松一些还是更紧一些,为什么?27、冬季滑雪成为吉林省旅游的品牌项目.请写出滑雪时涉及到的两个力学知识28、我国北方常在早春播种以后,用塑料薄摸覆盖地面(“称为地膜覆盖”),这对种子萌发有什么好处?参考答案一、单选题(共6题,共12分)1、D【分析】【分析】酒精是比较容易汽化和液化的物体;酒精受热就会迅速的汽化,形成酒精蒸汽;酒精蒸汽受冷就会液化,形成酒精。

【解答】装有酒精的塑料袋;放入热水中,酒精受热就会汽化形成酒精蒸汽,将塑料袋鼓起来;装有酒精蒸汽的塑料袋从热水中拿出来,酒精蒸汽就会液化形成液态的酒精,袋子就又瘪了。

故答案为:D2、C【分析】【解答】我们能坐在椅子上;是靠身体与椅子间的摩擦力,如果没有摩擦力,想坐好是很困难的,故A选项不符合题意;

吊灯的螺丝是靠与天花板间的摩擦力才固定在上面的;如果没有摩擦力,吊灯在重力的作用下会下落,故B选项不符合题意;

写字时是靠手与笔间的摩擦力;如果没有摩擦力,笔就很容易滑出,在空中受重力作用而下落,而不会飘在空中,故C选项符合题意;

桌椅能静止在地面上是靠与地面间的摩擦力;如果没有摩擦力,桌椅很容易滑动,故D选项不符合题意。

故选C

【分析】要学会判断物体是否受摩擦力作用和重力作用,会根据摩擦力的作用分析摩擦力的重要性。3、D【分析】【解答】50ml水与50ml酒精混合后;总体积小于100ml,是因为分子之间有间隔,故A项正确;八月桂花飘香,是因为桂花中含有香味的分子不断运动,使人们闻到桂花的香气,故B项正确;1滴水的体积已经很小了,而含有水分子的数目又很多,说明了分子很小,故C项正确;分子是不断运动的,水结成冰,是因为分子之间的间隔发生变化,而水分子本身并没有停止运动,故D选项错误。

【分析】该题考查了分子的性质,分子的性质:分子很小、分子间有间隔、分子不断运动的。4、D【分析】【解答】解:

A;一切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音乐声是由音箱中发声体振动产生的.此选项正确;

B;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音箱中传出的音乐声通过空气传递到人耳中.此选项正确;

C;音乐声是优美动听的;但对需要休息的人来说是一种噪声.此选项正确;

D;响度指声音的强弱;由振幅决定;将音量调大是提高声音的响度.此选项错误.

故选D.

【分析】(1)一切正在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

(2)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一切固体;液体、气体都能传声;

(3)在日常生活中;凡是影响人们工作;生活、休息及干扰需要听到的声音,都是噪声;

(4)音调是指声音的高低,由频率决定,响度是指人耳感觉到的声音的强弱或大小,由振幅和听者与声源的距离决定.5、A【分析】【解答】解:A;光被手遮挡后;在后边形成一个黑色的区域,叫做影子,即手影,是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故A正确;

B;水中桥的倒影是空气中物体的光经水面反射后;在水中形成的虚像,即平面镜成像,这是一种典型的镜面反射现象,故B错误;

C;铅笔折了是由于杯底反射的光由水斜射入空气;发生折射,折射光线进入人眼的结果,是光的折射现象,故C错误;

D;雨过天晴;天空出现了美丽的彩虹,这是由于太阳光照到空气中的小水滴上,被分解为红、橙、黄、绿、蓝、靛、紫七种颜色的光,是光的色散现象,故D错误.

故选:A.

【分析】①在日常生活中;激光准直;小孔成像和影子的形成等都表明光在同一种均匀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

②当光照射到两种物质界面上时;有一部分光被反射回原来介质的现象是光的反射,由光的反射形成的现象有:平面镜成像;水中倒影等;

③当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时,传播方向发生改变,这是光的折射,由光的折射形成的现象有:看水里的鱼比实际位置浅、彩虹、透镜成像等.6、A【分析】【解答】在等高线地形图上;等高线密集表示坡陡,等高线稀疏表示坡缓;四条路线中,①线等高线最稀疏,表示坡度最缓.

故选:A.

【分析】在等高线地形图上,等高线闭合且等高线数值中间高四周低为山顶;两山顶之间相对低洼的部位为鞍部;等高线闭合且等高线数值中间低四周高为盆地;等高线向海拔低处凸出为山脊;等高线向海拔高处凸出为山谷;几条海拔不同的等高线重合处为陡崖.等高线密集表示坡陡,等高线稀疏表示坡缓.山谷为集水线,能形成河流,山脊为分水线,不能形成河流.二、填空题(共9题,共18分)7、ac婴儿期青春期【分析】【分析】人的发育是从受精卵开始的,人的发育一般包括婴儿期、幼儿期、童年期、青春期和成年期几个时期;分析右图所示的人类生长曲线图可知,a是婴儿期,b是幼儿期和童年期;c是青春期,d是成年期。

【解答】由图所示的人类生长曲线图可知;人的一生有两个生长发育高峰期,第一个高峰期是a婴儿期,出生的第一年为婴儿期,又称乳儿期。此期的特点是,婴儿主要从乳类获得营养,体格生长迅速,一年中身高比出生时增加50%,体重增加两倍,脑发育也很快。一周岁时,动作发育已达到能接触周围人物的水平,如能坐;开始学走等。

第二个高峰期是10到20岁;即c青春期,身高突增是青春期显著的特点,另外,神经系统和心肺等器官的功能也显著增强,青春期是一生中身体发育和智力发育的黄金时期。

故答案为:ac婴儿期青春期8、出生生长发育生殖死亡延续寿命气候食物敌害【分析】【分析】生命就是在周而复始的运动中不断的延续。

【解答】动物的一生都要经历出生;生长发育、生殖、死亡等生长时期;生命就是在这种周而复始的运动中不断的延续。动物所有生长时期的时间就是这种动物的寿命。但是,气候、食物、敌害等生活环境因素的变化,对动物的寿命会有较大的影响。例如,箭竹突然大量减少,会引起大熊猫大量死亡;水域污染会引起鱼类的大量死亡。

故答案为:出生;生长发育;生殖;死亡;延续;寿命;气候;食物;敌害9、气态液态压缩体积降低温度【分析】【分析】主要考查学生对液化现象;方法及其应用等考点的理解。

【解答】物体由气态变为液态的过程叫液化,使气体液化有两种方式:降低温度(任何气体在降到足够低的情况下都可以使气体液化)、压缩体积(压缩体积不能使所有的气体都液化)。故答案为:气态,液态,压缩体积,降低温度。10、正立放大虚像【分析】【分析】放大镜的成像原理采用了凸透镜的成像原理;当物体放在焦点之内,在凸透镜同一侧成正立放大的虚像。

【解答】解:因放大镜成像时物距小于焦距;所成的像是正立;放大的虚像。

故答案为:正立;放大;虚像。11、汽车扩散液化【分析】【解答】荷花迎面扑来;说明荷花相对于汽车是运动的,所以选择的参照物是汽车;花香分子不停地做无规则的运动,扩散到空气中,所以能闻到花香;露珠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凝结成的小水珠,这种由气态变为液态的现象是液化.

故答案为:汽车;扩散;液化.

【分析】(1)选择不同的参照物;物体的运动情况是不一样的,凡是被选作参照物的物体都认为其是静止的;

(2)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不停地无规则的运动;扩散现象是分子运动的结果;

(3)物体由气态变成液态的现象叫液化.12、接收数字3×108反射相等是有导热1.4×103属于3.6100.01【分析】【解答】(1)手机既是一个无线电发射台,又是一个无线电接收台,手机是利用电磁波传输数字信号实现通讯的,通话时声音信息在空中是以3×108m/s的速度传播.

(2)水中的“倒影”是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属平面镜成像现象,因此小红的“倒影”和小红本身的大小相等;

能拍摄成照片;一定是实际光线进入了照像机的镜头中,属凸透镜成像现象.

(3)石墨烯是晶体;因此有固定的熔点;用石墨烯做散热材料是因为它具有优良的导热性能,可迅速将热量向外散发.

0.1kg的石墨烯温度升高10℃,吸收的热量是Q=cm△t=1.4×103J/(kg•℃)×0.1kg×10℃=1.4×103J.

(4)手机电池的电压为3.7V;低于对人体的安全电压,所以属于安全电压的范畴;

因为1mA•h=1mA×1h;

则1mA•h=10﹣3A×3600s=3.6A•s.

已知电池容量2680mA•h;若手机通话时电流为268mA;

充满电后的手机最多可通话=10h;

“电池容量”2680mA•h=2680×3.6A•s=9648A•s;

手机一次充满电可储存的电能:

W=UIt=3.7V×9648A•s=35697.6J=35697.6×kW•h≈0.01kW•h.

故答案为:(1)接收;数字;3×108;

(2)反射;相等;是;

(3)有;导热;1.4×103;

(4)属于;3.6;10;0.01.

【分析】(1)手机通过电磁波来传递信息;传输的是数字信号,其速度与光速相同;

(2)水中倒影是平面镜成像;是光的反射形成的,其特点是像物等大;像物等距、虚像;

(3)石墨烯是晶体;有一定的熔点,有良好的导热性.根据热量公式可计算其吸收的热量;

(4)知道对人体的安全电压是不高于36V;根据电流和时间的换算关系,可换算电荷量的多少,利用W=UIt的变形可计算通话时间以及电能多少等.13、100020【分析】【解答】解:

物体在水平地面上进行匀速直线运动;竖直方向上受到重力和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水平方向上受到的推力和摩擦力是一对平衡力.

根据平衡力大小相等;所以,f=F=100N;

重力的方向是竖直向下的;物体在重力的方向上没有移动距离,所以重力没有做功;

推力对物体做功:W=Fs=100N×2m=200J;

推力功率:P===20W.

故答案为:100;0;20.

【分析】(1)物体处于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物体受到平衡力的作用;

(2)在重力的方向上没有移动距离;故重力没有做功;

(3)知道物体受到的推力和移动距离,利用W=Fs计算推力做功,结合做功时间,根据P=求出物体的功率.14、生活和分布光温度水【分析】【分析】生态因素是指环境中影响生物生活和分布的因素,分为非生物因素和生物因素,非生物因素包括:光、温度、水、空气、土壤等.生物因素包括:种内关系和种间关系.种内关系又分为种内互助和种内竞争;种间关系又有①共生②寄生③捕食④种间竞争几种方式.

【解答】非生物因素包括:光;温度、水、空气、土壤等.光决定植物的生理和分布;也影响动物的繁殖和活动时间等.温度影响生物的分布、生长和发育.水分影响生物的生长和发育,并决定陆生生物的分布.生物因素是指环境中影响某种生物个体生活的其他所有生物,包括同种和不同种的生物个体.生物与生物之间的关系常见有:捕食关系、竞争关系、合作关系、寄生关系等.

故答案为:生活的各种;光;温度;水.15、化学化学【分析】【分析】(1)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二氧化碳在常温下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大,微溶于水,二氧化碳固体俗称干冰,可做致冷剂,用于保藏食品、人工降雨.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三不二水”,二氧化碳不能燃烧,不能助燃,也不能供呼吸,二氧化碳能与水反应生成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的碳酸,但碳酸不稳定,受热易分解,二氧化碳通入澄清的石灰水,能使石灰水变浑浊,这也是检验二氧化碳的方法;(2)物质发生变化时,没有生成其它物质的变化叫做物理变化,生成其它物质的变化叫做化学变化.区别一种变化是物理变化还是化学变化,关键看是否生成了其它物质.

【解答】(1)人呼吸产生的二氧化碳通入澄清的石灰水,能使石灰水变浑浊,属于化学性质;(2)农药分解产生新的物质,属于化学变化。三、判断题(共6题,共12分)16、B【分析】【解答】“一块完整的骨骼肌属于组织“这句话的重点字眼是“完整”二字;一块骨骼肌是由不同的组织按照一定的次序结合在一起构成的一个器官。

【分析】一块骨骼肌最外面的膜属于结缔组织膜,肌腹主要是由长纺锤状的肌肉细胞构成的,属于肌肉组织,内外布满了丰富的血管和神经,血管里的血液属于结缔组织,神经属于神经组织,可见一块骨骼肌是由不同的组织按照一定的次序结合在一起构成的一个器官。17、A【分析】【解答】草履虫属于动物界中最原始;最低等的原生动物,草履虫在适宜的环境中主要靠分裂进行繁殖。故答案为:正确。

【分析】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明确草履虫属于单细胞动物,主要靠分裂进行繁殖。18、B【分析】【解答】将取下的口腔上皮细胞要放在载玻片的生理盐水中;而不是清水中。放入生理盐水的目的是为了让细胞所处的环境和它们所生活的环境相同,不至于胀破或变形,使细胞保持原状。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实验操作细节,信息量较大,容易出错。19、A【分析】【解答】细胞膜有适于运输物质的结构;能够让细胞生活需要的物质进入细胞,而把有些物质挡在外面。因此,并不是所有的物质都能够穿过细胞膜。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细胞膜功能的理解。20、B【分析】【解答】在种子萌发形成幼苗的过程中;胚根发育成根,胚轴伸长,胚芽发育成茎和叶,植物的根不断的吸收水和无机盐,使植株叶内的水不断增多,而种子里面的有机物不断的被分解,所以使幼叶鲜重大于种子干重。故答案为:错误。

【分析】植物进行呼吸作用,分解有机物21、B【分析】【解答】能够运动的物体不一定就是生物。机械也是可以运动的;都算是运动的物体,但是机械不是生物,如太阳是运动的物体,但太阳不是生物。

【分析】本题考查生物的特征。四、作图题(共1题,共3分)22、【分析】【分析】通常用一根带箭头的线段来表示力,在线段的末端内画一个箭头表示力的方向,线段的起点或终点表示力的作用点;箭头的末端标上力的大小。这种方法就是力的示意图。

其中:重力的大小为80牛;方向是竖直向下(试卷上应该是垂直纸的边缘向下)

支持力的大小为60牛;方向是垂直于斜面向上。

摩擦力的大小为40牛;方向是沿着斜面(与斜面平行)向上。

【解答】如下图。

五、其他(共2题,共14分)23、解:(1)根据平面镜成像的特点作出A1关于水面的像点A1′,连接A1′与人眼,交于水面一点O,过O点垂直水面作出法线,A1到O为入射光线;O到人眼为反射光线,如图;

(2)A2到O为入射光线;O到人眼为折射光线,如图:

【分析】【解答】解:(1)根据平面镜成像的特点作出A1关于水面的像点A1′,连接A1′与人眼,交于水面一点O,过O点垂直水面作出法线,A1到O为入射光线;O到人眼为反射光线,如图;

(2)A2到O为入射光线;O到人眼为折射光线,如图:

【分析】人在空气中看到A2在水中的位置就是A1在水中的像的位置,所以找到A1在水中的像的位置是解决本题的第一关键,又因为A1发出的光经水面反射进入人眼,所以找到此光线的入射点是解决本题的第二关键,这两个问题得到解决,本题也就基本完成了,剩余的就是连接A1、A2点以及人眼与光线的入射点之间的连接问题了,连接时注意连线的虚实和光线的方向问题即可.24、重力与浮力的作用点都在小球重心,过重心分别沿竖直向下和竖直向上的方向画一条有向线段,并分别用G和F浮表示;即为其所受重力和浮力示意图,因为这两个力是一对平衡力,所以作图时两条线段长度要相等.如图所示:

【分析】【分析】小球在水中处于静止状态,受到重力与浮力两个力的作用,并且这两个力是一对平衡力.根据力的示意图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