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冀教新版选修1地理上册阶段测试试卷含答案_第1页
2025年冀教新版选修1地理上册阶段测试试卷含答案_第2页
2025年冀教新版选修1地理上册阶段测试试卷含答案_第3页
2025年冀教新版选修1地理上册阶段测试试卷含答案_第4页
2025年冀教新版选修1地理上册阶段测试试卷含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内…………○…………装…………○…………内…………○…………装…………○…………订…………○…………线…………○…………※※请※※不※※要※※在※※装※※订※※线※※内※※答※※题※※…………○…………外…………○…………装…………○…………订…………○…………线…………○…………第=page22页,总=sectionpages22页第=page11页,总=sectionpages11页2025年冀教新版选修1地理上册阶段测试试卷含答案考试试卷考试范围:全部知识点;考试时间:120分钟学校:______姓名:______班级:______考号:______总分栏题号一二三总分得分评卷人得分一、选择题(共9题,共18分)1、按由老到新的年代顺序,下列排序正确的是()A.蕨类植物→被子植物→裸子植物B.三叶虫→鱼类→恐龙C.元古代→古生代→太古代D.哺乳动物→爬行动物→两栖动物2、载人飞船搭载多种植物种子,其目的是为了开发宇宙中的()A.空间资源B.太阳能资源C.矿产资源D.环境资源3、北京时间2008年9月27日16时43分;中国“神舟七号”航天员翟志刚成功实施太空出舱活动,其所穿的舱外航天服由我国自主研制,其外层防护材料具有的功能包括。

①防强辐射。

②抗失重。

③防骤冷;骤热。

④防紫外线。

⑤抗高压A.①②③B.③④⑤C.②④⑤D.①③④4、活动星图使用时,应举过头顶()A.调整盘面上的北方位,使其指向东B.调整盘面上的北方位,使其指向南C.调整盘面上的北方位,使其指向西D.调整盘面上的北方位,使其指向北5、恒星的方位角和高度都是45°,须在天空的________去找()A.东南方半空B.西南方天顶C.西南方半空D.东南方地平线6、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地球上肉眼可见的天体,绝大部分是银河系中的恒星B.星团一般是指由许多行星组成的集团C.宇宙中所有的天体都有产生、发展和消亡的历史D.宇宙非常空旷,其物质也非常稀疏7、2020年11月24日,我国在文昌航天发射场成功发射嫦娥五号探月探测器。该任务是我国航天迄今为止最复杂的任务之一,实现了我国首次月球无人采样返回从月球上采样回来的月壤封装在密闭容器中,我们从月壤中会发现()A.有机物质B.臭氧离子C.氮气分子D.陨石成分8、“月有阴晴圆缺”;下图所示的月相在一个朔望月内出现的先后顺序是()

A.①②④③B.②④③①C.②①③④D.①③④②9、2020年10月7日,南菁高中学生小王观看月相的时间段和方位是()A.上半夜;东方B.下半夜;东方C.整夜;西方D.下半夜;西方评卷人得分二、填空题(共4题,共8分)10、读“地平坐标系图”;完成下列问题。

(1)在地平坐标系中;规定午圈与地平圈的交点S的方位角为________,高度为________。

(2)在地球北极观察;北极星的地平坐标:方位角________,高度________。

(3)在赤道上观察;北极星的地平坐标:方位角________,高度________。

(4)在赤道上观察;3月21日6时,太阳的地平坐标:方位角________,高度________。

(5)在赤道上观察,3月21日正午,太阳的地平坐标:方位角________,高度________。11、读下面“赤道坐标系图”;完成下列问题。

(1)在赤道坐标系中;天赤道的原点γ为________点。其赤经和赤纬分别为________。

(2)在赤道坐标系中;赤经的度数范围为________。赤纬的度数在天赤道以北为________,天赤道以南为________。

(3)天赤道所在的平面与地球赤道平面的关系是________,天轴与地轴的关系是________。12、太阳在天球上的周年运动如下图所示;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太阳在天球上沿________道运动;方向与地球公转方向________。

(2)太阳系中的其他天体在天球上的位置也在黄道附近;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当地位于E1时,星空中的________座与太阳同升同落。当地球运行到E2位置时;星空中的________座与太阳同升同落。

(4)太阳与某星座同升同落,到下一次与其同升同落的时间间隔_____________________。13、读“经纬网图”,完成下列问题。(1)经纬度位置:甲_____________;丙______________。

(2)甲;乙、丙、丁四地位于东半球的是___________;位于高纬度地区的是___________;位于寒带的有___________,位于温带的有___________。

(3)甲位于乙的________方向;丙位于甲的________方向,某飞机由甲飞往乙,其最短距离应________(小于;等于、大于)2222.2千米。

(4)丙、丁之间的距离________(小于、等于、大于)丙、乙之间的距离。评卷人得分三、综合题(共9题,共18分)14、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观星旅游就是以天空星体为观察对象的旅游活动,是欧美国家近十年来兴起的一种崭新的旅游形式。藏族文明千百年来积累了丰富的天文历算知识,几乎每颗闪烁的明星都有神奇迷人的传说,拉萨欲将冬季观星旅游作为“冬游西藏”旅游产品的重要组成部分进行推广,扩大市场吸引力。分析拉萨发展冬季观星旅游的优势条件。15、下面为“9月星空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图中星座的名称分别是A________;B________,C________,D________。

(2)在北半球全年可见的星座在图中有________个;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由图中可以看出北极星属于________星座;其在天空中的位置不随季节变化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图中的E;F分别代表的方向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此图适用于9月1日21时;9月15日20时、9月30日19时观测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

(6)此图是秋季的星空图;其代表性的星座是图中________(填字母)。

(7)在同一夜晚观测此星空图,各个星座的位置是否有变化?______________,如果有变化其运动的方向为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6、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20年3月27日,肯尼亚政府宣布了在肯尼亚纳库鲁县开发由地热能驱动的工业园区计划。该项目将位于纳库鲁县的梅嫩盖附近,GDC已在此进行广泛钻探,并建设了三座地热发电厂,即将启动。工业园区将以廉价的地热能和蒸汽资源重振当地经济。纳库鲁是肯尼亚的铁路枢纽城市,主要工业部门包括农产品加工、毛纺、制革、木材加工等。下图示意纳库鲁位置。

(1)分析纳库鲁县地热能资源丰富的原因。

(2)说明地热能资源在纳库鲁工业园区发展的重要意义。

(3)指出以地热能驱动的工业园区适宜布局的工业部门,并阐述理由。17、[旅游地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海螺沟大冰瀑布(如下图所示)位于海螺沟冰川的上端,最高点的海拔为6750米,而最下端的海拔高度仅为2850米,是一个巨大的陡壁。当冰川运动到这里,便成瀑状下降,形成一个巨大的固体冰坝。大冰瀑布高1080米,宽1100米,是我国最高最大的冰瀑布,仿佛从蓝天直泻而下的一道银河,像顶天立地的巨大银屏,屹立在冰川上。

指出到该地旅游欣赏冰瀑景观需要携带的生活用品,并说明理由。18、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大黄鱼是我国近海主要经济鱼类,肉质较好且味美,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微量元素和维生素。平时栖息在较深海区,4~6月向近海洄游产卵,产卵鱼群喜透明度较小的浑浊水域,产卵场一般位于河口附近岛屿、内湾近岸低盐水域内底质为软泥或泥质的浅水区,产卵后分散在沿岸索饵,以鱼虾等为食,秋冬季又向深海区迁移。随着捕捞量的逐渐加大,我国近海高龄黄鱼几乎绝迹。大黄鱼的成鱼养殖模式,目前有网箱、围网与土池等多种,均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福建省三沙湾内风平浪静、不冻不淤,年均水温约为20.3℃,是我国唯一的内湾性大黄鱼产卵场,也是全国最大的海水鱼人工繁育和网箱养殖基地,湾内三都奥为著名良港。下图为福建省地理位置及三沙湾区域放大示意图。

(1)分析大黄鱼4~6月洄游到福建省三沙湾海区产卵的原因。

(2)指出恢复三沙湾及周边海域野生大黄鱼种群的有效措施。

(3)近年来,随着水产养殖业的迅速发展,福建省三沙湾海区内养殖大黄鱼的网箱数量逐年增加。你是否赞同迅速发展三沙湾海区的水产养殖业?并说明你的理由。19、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研学旅行是围绕当地独特的自然与人文景观,开展实地考察与研究性学习的集体旅行。2017年7月,某科考协会组织上海中学生赴格陵兰岛研学旅行。为确保旅行体验与安全性,此次研学旅行沿格陵兰岛西海岸航行,沿途登岸开展实地考察与短途徒步探险(下图)。

(1)说明此次研学旅行选择沿格陵兰岛西海岸航行的原因。

(2)并根据当地独特的自然景观与现象提出研学内容(至少2项)。20、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在浩瀚的太空中;“和平号”轨道空间站绕地球飞行了光辉的13年,接待了26支科学实验队伍,进行了16500次科学实验。但近几年来,它历经了多次撞击;漏气、失火事件,工艺和硬件设备日益老化1999年8月29日清晨5时,“和平号”轨道空间站结束了它历史上的最后一次科学任务,开始进入无人操作的孤独状态。2001年3月23日,它成功坠入南太平洋指定地域。

(1)为何还要花巨资将工作寿命终止的“和平号”轨道空间站带回地球?________。为达到此目的;还可以将“和平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和平号”空间站是________(国家)发射的。

(3)世界上第一颗人造卫星上天是在________年。短短的几十年中;人类对宇宙的认识已从空间________阶段,进入到了空间________阶段。

(4)人类对宇宙的探索发展;不仅使人们进一步了解了地球的宇宙环境,而且还影响和改变着人们的社会生活。下列各项成果中,属于改变人类社会生活方面的是________;属于天文学方面的是________。

A.发现地球大气层外还有磁层。

B.发现了宇宙中存在着大量的X射线。

C.测量了许多行星表面的物理特性和化学成分。

D.利用卫星寻找资源和为飞机导航21、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茶卡盐湖位于柴达木盆地的最东段、祁连山南缘凹陷的山间小盆地内,南面有鄂拉山,北面有青海南山与青海湖相隔,总面积105平方千米,湖面海拔3100米,湖水面积、水深受季节影响明显。盐湖每年10月至翌年4月为枯水季节,湖面大部无湖表水;5-9月为丰水季节,湖表覆满水层。茶卡盐湖有厚度在4-8米之间的沉积盐层。夏季气候温凉,干旱少雨,平静的湖面如镜子一般倒映着蓝天白云,有中国的“天空之镜”之称。下左图示意茶卡盐湖地理位置,下右图为茶卡盐湖“天空之镜”景观。

(1)板块运动导致的地壳抬升是茶卡盐湖形成的主导因素。推测茶卡高原内陆湖泊的形成过程。

(2)说明6-9月茶卡盐湖形成“天空之镜”的条件。22、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马拉开波盆地位于委内瑞拉西北部,四周山地环绕,盆地中心是南美洲最为湿热的马拉开波湖湖区。该湖区除北部委内瑞拉湾沿岸气候干旱、年降水量不足500毫米外,大部分地区高温多雨,年平均降水量在1500毫米以上。湖泊以东的奥里诺科河水能蕴藏量大,流域面积88万平方千米,流域内人口约有225万,人烟稀少。

(1)分析马拉开波湖湖区“湿”“热”的原因。

(2)分析甲;乙两地气候特点差异原因。

(3)你认为奥里诺科河是否应该大力发展水电,请说明理由。参考答案一、选择题(共9题,共18分)1、B【分析】【分析】

【详解】

明确地质年代的顺序;了解各时代动植物的演化特点。被子植物比裸子植物高级,太古代最老,哺乳动物比爬行动物高级,ACD错误。B正确。故选B。

【点睛】

生物进化;灭绝与环境。

1.生物进化与环境变迁。

(1)地球早期生物对环境演化的影响。

生物出现前:地球是一个无氧环境;地理环境以化学演化为主。

生物出现后:向大气之中释放自由氧;特别是真核细胞生物出现后,加速了自由氧的积累,地球演变为有氧环境,地理环境以生物演化为主。

总体说来:生物出现后;改变了大气成分结构,改善了生物生存环境。

(2)生物与地理环境的关系。

生物与地理环境之间是一个辩证统一的关系。一方面;生物既是地理环境的产物,但又必须依赖;适应环境而生存和发展;另一方面,生物又是地理环境的创造者和改造者。

2.环境变迁与生物灭绝。

古生代末期和中生代末期,是地质历史上两次最重要的全球性生物大规模灭绝时期。在古生代末期,60%以上的海生无脊椎动物灭绝,脊椎动物中的原始鱼类和古老的两栖类全部灭绝,蕨类植物明显衰退。中生代末期,恐龙突然灭绝,海洋中有50%以上的无脊椎动物灭绝。2、A【分析】【详解】

宇宙资源主要包括空间资源、太阳能资源、矿产资源。载人飞船搭载多种植物种子主要利用太空高真空、强辐射和失重等地面实验室难以模拟的物理条件进行育种,属于宇宙空间资源的利用。故选A。3、D【分析】【详解】

宇宙空间具有高真空,强辐射,失重的特点。人类上到太空,必须要保护,才能存活,航天服具有防强辐射;防骤冷、骤热;防紫外线的功能。①、③、④正确,航天服不能解决失重;太空是真空环境,压力小,不用抗高压,②、⑤错误。故本题选D。4、D【分析】活动星图又叫旋转星图,使用时,应举过头顶调整盘面上的北方位,使其指向北,在这样的位置,似乎可以将星星投射至在夜空上的位置,这也可以快速的辨认眼前可以看见的星星。D对。A、B、C错。5、C【分析】方位角和高度角是地平坐标系的度量值。方位角是以子午圈与地平圈的交点的南点为原点;即0°,向西转一圈360°,从地平圈往天顶方向度量,这个角度叫高度角(h)。恒星的方位角和高度都是45°,须在天空的西南方半空去找,C对。A;B、D错。

点睛:方位角和高度角是地平坐标系的度量值。方位角是以子午圈与地平圈的交点的南点为原点,即0°,向西转一圈360°;或者向西为+0°-+180°,向东为-0°--180°。这个叫方位角(A)。然后从地平圈往天顶方向度量,这个角度叫高度角(h)。6、B【分析】地球上肉眼可见的天体;绝大部分是银河系中的恒星,A正确。星团一般是指由许多恒星组成的集团,B错误。宇宙中所有的天体都有产生;发展和消亡的历史,C正确。宇宙非常空旷,其物质也非常稀疏,D正确。

点睛:宇宙中的基本天体是恒星、星云。地球上肉眼可见的天体,绝大部分是银河系中的恒星。天体都有产生、发展和消亡的历史。7、D【分析】【分析】

【详解】

由所学知识可知;月球上没有生命;没有空气也没有大气层,没有有机物质、臭氧离子、氮气分子,ABC错误。陨石撞击月球表面多,陨石风化后常常成为月壤的组成部分,D正确。故选D。

【点睛】8、B【分析】【分析】

【详解】

月相变化过程是从右向左先是亮面面积增大,满月出现后;从右向左亮面逐渐缺失。新月是一弯向右凸的月牙儿,对应②。上弦月是右半边明亮,对应④。满月是圆月,对应③。残月是左半边明亮,对应①。按时间的先后排序正确的是②④③①,B对,ACD错。故选B。

【点睛】

关于月相相关知识:

初一新月不可见;

只缘身陷日地中;

初七初八上弦月;

半轮圆月面朝西。

满月出在十五六;

地球一肩挑日月;

二十二三下弦月;

月面朝东下半夜。9、B【分析】【分析】

【详解】

根据生活知识可知;2020年10月1日为中秋节(农历八月十五),此日月相为满月,2020年10月7日,月相接近下弦月,下弦月午夜才从东边升起,日出前后升到最高,日出以后受太阳光的影响肉眼观察不到,因此此日南菁高中学生小王观看月相的时间段是下半夜,观看月相的方位大致在东方,B正确,ACD错误。故选B。

【点睛】二、填空题(共4题,共8分)10、略

【分析】整体分析:方位的度量亦可在地平圈上进行;以南点为起算点,由南点开始按顺时针方向计量。方位的大小变化范围为0°~360°,南点为0°,西点为90°,北点为180°,东点为270°。

(1)在地平坐标系中;规定午圈与地平圈的交点S的方位角为0°,高度为0°。

(2)在地球北极观察;北极星的地平坐标:方位角0°,高度90°。

(3)在赤道上观察;北极星的地平坐标:方位角0°,高度0°。

(4)在赤道上观察;3月21日6时,太阳的地平坐标:方位角270°,高度0°。

(5)在赤道上观察,3月21日正午,太阳的地平坐标:方位角0°,高度90°。【解析】(1)0°0°(2)0°90°(3)0°0°(4)270°0°(5)0°90°11、略

【分析】(1)在赤道坐标系中;天赤道的原点γ位于春分圈上,为春分点。其赤经和赤纬分别为0°;0°。

(2)在赤道坐标系中;赤经的度数范围为0°~360°。赤纬的度数在天赤道以北为0°~90°,天赤道以南为0°~-90°。

(3)天赤道所在的平面与地球赤道平面的关系是重合,天轴与地轴的关系是重合。【解析】(1)春分0°;0°(2)0°~360°0°~90°0°~-90°

(3)重合重合12、略

【分析】整体分析:太阳系天体特征有共面性;其他天体与地球公转轨道近似共面,在天球上的位置也在黄道附近。星座方位与太阳所在方位一致,与太阳同升同落。两次同升同落的时间间隔是地球的一个公转周期。

(1)太阳在天球上沿黄道运动;方向与地球公转方向相同。

(2)太阳系中的其他天体在天球上的位置也在黄道附近;原因是太阳系天体特征有共面性,其他天体与地球公转轨道近似共面。

(3)当地球位于E1时,结合运动方向箭头,星空中的天秤座与太阳所在方位一致,与太阳同升同落。当地球运行到E2位置时;星空中的摩羯座与太阳方位接近,与太阳同升同落。

(4)太阳与某星座同升同落,到下一次与其同升同落的时间间隔地球的一个公转周期,约一恒星年。【解析】(1)黄相同(2)太阳系其他天体与地球公转轨道近似共面。

(3)天秤摩羯(4)地球的公转周期13、略

【分析】【详解】

(1)由图中信息可知;该图为以南极点为中心的俯视图,地球自转方向为顺时针。因此经纬度位置:甲(60°S,170°W),丙(70°S,170°E)。

(2)东西半球的分界线为20°W和与之相对的160°E。东半球包括西经度小于20°;东经度小于160°的地区;图中乙、丁经度为150°E,丙经度为170°E,甲经度为170°W,因此位于东半球的是乙、丁。高纬度地区指纬度60°至90°之间的地区,因此丙、丁位于高纬度。寒带指纬度大于66.5°的地区,温带指纬度介于23.5°--66.5°之间的地区,因此丙、丁位于寒带,甲、乙位于温带。

(3)甲和乙位于同一纬线;南半球地球自转方向为顺时针,依据劣弧定向原则,甲位于乙的正东方向。与甲相比,丙更靠近南极点,但二者不在同一经线上,依据劣弧定向原则,丙位于甲以西,故丙位于甲的西南方向。赤道上经度相差1°,距离相差约111.11千米。甲与乙位于60°S,60°纬线圈为赤道周长的一半,因此甲乙之间的纬线长相差40°*111.11*1/2=2222.2千米。地球上两点间的最短距离是过这两点的大圆劣弧,故由甲飞往乙应先往西南,再向正西,后往西北飞行。因此其最短飞行距离应小于2222.2千米。

(4)丙、丁间与丙、乙间所跨经纬度相同,但丙、丁间纬度较高,故距离较短。【解析】(60°S,170°W)(70°S,170°E)乙、丁丙、丁丙、丁甲、乙正东西南小于小于三、综合题(共9题,共18分)14、略

【分析】【分析】

考查区域旅游业发展的条件;意在考查学生的知识迁移应用能力。

【详解】

拉萨观星游发展的条件,主要是环境优势,主要从大气的密度、天气、人类活动影响等方面来分析。拉萨地处青藏高原,海拔高,空气稀薄而洁净,大气透明度高。雨季集中在夏季,冬季晴朗少雨。城市人口和建设规模较小,夜晚人工光源对星空影响小。观星活动易与悠久的藏族文化相结合,具有独特性。【解析】地处青藏高原,海拔高,空气稀薄而洁净;雨季集中在夏季,冬季晴朗少雨;城市人口和建设规模较小,夜晚人工光源对星空影响小;观星活动易与悠久的藏族文化相结合,具有独特性;纬度较低,观测范围大15、略

【分析】整体分析:北半球全年可见的星座在图中有大熊座;小熊座、仙后座。北极星属于小熊星座;其在天空中的位置不随季节变化的原因是地轴的北端总是指向北极星附近,不随季节而变化。每隔15天恒星日比太阳日大约提前1小时。

(1)图中星座的名称分别是A天琴座;B天鹰座、C天鹅座、D飞马座。

(2)在北半球全年可见的星座在图中有3个;分别是大熊座;小熊座、仙后座。

(3)由图中可以看出北极星属于小熊星座;其在天空中的位置不随季节变化的原因是地轴的北端总是指向北极星附近,不随季节而变化。

(4)图中的E;F分别代表的方向是西、东。

(5)此图适用于9月1日21时;9月15日20时、9月30日19时观测的原因是恒星出现在同一天空中的时间间隔是一个恒星日;而我们计时用的是太阳日,太阳日比恒星日长3分56秒,每隔15天恒星日比太阳日大约提前1小时。

(6)此图是秋季的星空图;其代表性的星座是图中D,飞马座。

(7)在同一夜晚观测此星空图,各个星座的位置有变化。其运动的方向为自东向西,原因是地球自西向东自转。【解析】(1)天琴座天鹰座天鹅座飞马座(2)3大熊座小熊座仙后座。

(3)小熊地轴的北端总是指向北极星附近;不随季节而变化(4)西东。

(5)恒星出现在同一天空中的时间间隔是一个恒星日;而我们计时用的是太阳日,太阳日比恒星日长3分56秒,每隔15天恒星日比太阳日大约提前1小时。

(6)D(7)有自东向西地球自西向东自转16、略

【分析】【分析】

本题以材料为背景以图为载体;考查地热能源的特点及对工业布局的影响等,考查学生的区域认知能力和地理实践力。

【详解】

(1)据图可知;纳库鲁县位于东非大裂谷附近,由于板块涨裂处多火山,地球内部能量沿裂谷地带传递到地壳表层,形成了丰富的地热能源。

(2)地热能作为新能源具有清洁;可再生的特点;利用地热发电对环境污染小,不受季节影响和限制,发电量比较稳定,供电连续,可保证为工业生产提供廉价而稳定的电力资源,促进库鲁工业园区的发展。

(3)据材料可知,纳库鲁是肯尼亚的铁路枢纽城市,主要工业部门包括农产品加工、毛纺、制革、木材加工等轻纺工业。与常规能源煤炭、石油等相比,属于新能源的地热能发电量有限,不适宜布局高耗能的冶金工业和大型机械工业,轻工业和纺织工业多属于劳动密集型工业,对能源的需求少,适合在以地热能驱动的工业园区发展。【解析】(1)位于东非大裂谷;多火山;地球内部能量沿裂谷地带传递到地壳表层,带来地热能源。

(2)地热能清洁可再生;对环境污染小;发电不受季节影响,发电量比较稳定,可持续为工业生产提供廉价和稳定的电力资源。

(3)轻纺工业。与煤炭、石油等能源相比,地热能发电量十分有限;以地热能驱动的工业园区,不适宜布局高耗能的冶金工业和大型机械工业,适宜布局消耗电能较少的轻工业和纺织工业。17、略

【分析】【分析】

该题以位于海螺沟冰川的上端的海螺沟大冰瀑布为材料;考查欣赏冰瀑景观旅游活动的注意事项。

【详解】

根据冰川的特点,所在地区海拔高,坡度大,气温低,反射强等特点,所以欣赏冰瀑景观需要携带的生活用品包括绳索、手杖、氧气袋(瓶)、抗缺氧药品、墨镜、防晒霜、遮阳伞等。迷路——绘制行进线路地图,在岔路设置标记;水淹——查询天气信息,选择晴天探险;观察洞壁水淹痕迹,选择安全线路;崩塌——穿戴安全防护装具;注意观察,避开不稳定岩块;缺氧——携带空气检测仪器和氧气袋(瓶);低温——提前了解洞穴环境,备好适宜的服装;野生动物(蛇、蝎、蜈蚣等)——携带防护器具,穿戴防护鞋服。【解析】准备好足够的保护装备如绳索、手杖等,以防在冰雪中滑倒;属高海拔地区,氧气含量偏低,需带氧气袋(瓶)、抗缺氧药品等;日照强,紫外线强,需带防晒霜、遮阳伞等;冰雪反射阳光较强,请戴墨镜保护眼睛;高山气候易变,请注意携带御寒防雨衣物18、略

【分析】本题以福建省地理位置;三沙湾区域放大示意图及大黄鱼相关材料为载体;考查影响鱼类繁殖的因素、生物种群保护措施及水产养殖业的发展评估等知识。旨在考查考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的能力。

(1)结合材料中大黄鱼产卵条件和三沙湾的自然条件分析可知:4—6月;福建省三沙湾海区水温回升,适宜大黄鱼产卵;繁殖;入海径流量增大,稀释作用增强,使三沙湾海区的盐度降低;入海径流量增大,泥沙增多,使三沙湾局部海区的透明度下降;入海径流携带大量营养物质,加之水温回升,日照时间变长,利于鱼虾等生物繁殖,大黄鱼饵料充足。

(2)针对于大量捕捞;高龄黄鱼几乎绝迹的现状;恢复大黄鱼种群的有效措施应从合理捕捞、保护产卵期的大黄鱼以及大黄鱼的生存环境、人工繁殖等方面考虑。因此应建立大黄鱼种质资源保护区、制定休渔期,在产卵期禁止捕捞野生大黄鱼、控制捕捞量以及网眼大小、加强三沙湾地区水环境的保护、人工繁殖和投放大量大黄鱼鱼苗、适度扩大大黄鱼人工养殖规模等。

(3)本题为开放性题目,赞同或不赞同迅速发展三沙湾海区的水产养殖业,主要是分析该地区发展水产养殖业的条件和发展水产养殖业对区域发展的影响。有利条件和有利影响就是赞同的理由,不利条件和不利影响就是不赞同的理由。若赞同,结合材料可知:三沙湾海区滩涂面积广;三沙湾内风平浪静、不冻不淤、水温适宜,养殖条件好;大黄鱼肉质较好、味美、营养价值高,市场需求量大;同时可减少野生大黄鱼的捕捞量,有利于野生大黄鱼种群的恢复;有利于增加渔民收入等。若不赞同,结合材料可知:海湾封闭程度高,海水交换能力弱,过度发展养殖业,易导致水体污染,加大水产品病害发生几率,造成经济损失;侵占航道,影响海运业的发展;水质恶化,不利于野生大黄鱼繁殖。【解析】(1)4—6月,福建省三沙湾海区水温回升,适宜大黄鱼产卵、繁殖;入海径流量增大,稀释作用增强,使三沙湾海区的盐度降低;入海径流量增大,泥沙增多,使三沙湾局部海区的透明度下降;入海径流携带大量营养物质,加之水温回升,日照时间变长,利于鱼虾等生物繁殖,大黄鱼饵料充足(2)建立大黄鱼种质资源保护区;人工繁殖和投放大量大黄鱼鱼苗;产卵期禁止捕捞野生大黄鱼;适度扩大大黄鱼人工养殖规模;加强三沙湾地区水环境的保护等(3)赞同。理由:三沙湾海区滩涂面积广;三沙湾内风平浪静、不冻不淤、水温适宜,养殖条件好;大黄鱼肉质较好、味美、营养价值高,市场需求量大;可减少野生大黄鱼的捕捞量,有利于野生大黄鱼种群的恢复;有利于增加渔民收入等。不赞同。理由:海湾封闭程度高,海水交换能力弱(或自净能力弱),过度发展养殖业,易导致水体污染,加大水产品病害发生几率,造成经济损失;侵占航道,影响海运业的发展;水质恶化,不利于野生大黄鱼繁殖19、略

【分析】【分析】

本题现代旅游方式。

【详解】

(1)此次研学旅行选择沿格陵兰岛西海岸航行是因为格陵兰岛纬度高;地表为冰雪覆盖,陆路交通不便:根据图示,西海岸峡湾众多,海上考察价值高:且西海岸浮冰较少,航行安全性高;图中可以看出,西海岸沿岸有多个居民点,提供住宿与物资补给,这样不仅可以增加航行安全度还可以兼顾人文景观考察。

(2)此题为开放试题;言之有理即可。从明确开展研学旅行的目的;时间、地点、方式及安全要求和意义等方面提出研学内容。

【点睛】

研学旅行要从旅游景点本身的特点入手,纪要保证旅游路线的安全性,还要兼顾旅游的研学价值,这就需要设计尽可能多的高价值、特性差别大的旅游景点,使得旅游价值最大化。【解析】(1)原因:冰雪覆盖;陆路交通不便;峡湾众多,海上考察价值高;西海岸浮冰较少,航行安全性高;沿岸多居民点,提供住宿与物资补给,兼顾人文景观考察。

(2)研学内容:从明确开展研学旅行的目的、时间、地点、方式及安全要求和意义等方面作答。20、略

【分析】【详解】

考查保护宇宙空间环境的措施;宇宙探索进程。

(1)因为航天器之间的相对速度很大;一般为几千米每秒至几十千米每秒,即使轻微碰撞,也会造成航天器的重大损坏。花巨资将工作寿命终止的“和平号”轨道空间站带回地球是为了减少太空垃圾;为达到此目的,还可以将“和平号”推到其他轨道上去。

(2)“和平号”空间站是苏联发射的。

(3)世界上第一颗人造卫星上天是在1957年。短短的几十年中;人类对宇宙的认识已从空间探索阶段,进入到了空间开发利用阶段。

(4)利用卫星寻找资源和为飞机导航属于改变人类社会生活方面,故选D;发现地球大气层外还有磁层,发现了宇宙中存在着大量的X射线,测量了许多行星表面的物理特性和化学成分属于天文学方面,故选ABC。【解析】(1)减少太空垃圾推到其他轨道上去(2)苏联。

(3)1957探索开发利用(4)DABC21、略

【分析】本题考查地理事物的成因和过程;对能力要求较高,需要运用多角度分析的综合思维能力,逻辑性较强。

【详解】

(1)茶卡盐湖位于柴达木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