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内…………○…………装…………○…………内…………○…………装…………○…………订…………○…………线…………○…………※※请※※不※※要※※在※※装※※订※※线※※内※※答※※题※※…………○…………外…………○…………装…………○…………订…………○…………线…………○…………第=page22页,总=sectionpages22页第=page11页,总=sectionpages11页2025年外研版必修2生物下册月考试卷含答案考试试卷考试范围:全部知识点;考试时间:120分钟学校:______姓名:______班级:______考号:______总分栏题号一二三四五六总分得分评卷人得分一、选择题(共7题,共14分)1、下图为人体内基因对性状的控制过程;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图中①②过程的场所分别是细胞核、核糖体B.镰刀型细胞贫血症致病的直接原因是血红蛋白分子结构的改变C.导致人出现白化症状的直接原因是缺少图中的酪氨酸酶而不能合成黑色素D.该图反映了基因对性状的控制只是通过控制蛋白质的结构直接控制生物体的性状2、在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中,孟德尔提出的假说不包括()A.生物性状是由遗传因子决定的B.遗传因子在体细胞中成对存在,配子中只含有其中一个C.F1产生配子时,不同对的遗传因子可以自由结合D.受精时,雌雄配子的结合是随机的3、假说—演绎法是科学研究中常用的一种科学方法,是孟德尔探索遗传定律获得成功的原因之一。下列结合孟德尔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实验分析,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若F1产生配子时成对遗传因子分离,则测交后代中两种性状的比例应为1:1”属于假说内容B.“若遗传因子位于染色体上,则遗传因子在体细胞中成对存在”属于演绎推理内容C.“孟德尔让F1与隐性纯合子杂交,后代中高茎与矮茎的数量比接近1:1”属于实验检验D.“用F1高茎豌豆植株自交”的目的在于对假说及演绎推理的结论进行验证4、某性别决定方式为XY的动物从出生到成年,雌雄个体在外观上几乎完全一样,仅凭肉眼难以区分性别。在X染色体上的复等位基因B1(灰红色)对B2(蓝色)为显性,B2对B3(巧克力色)为显性。现有一只灰红色个体和一只蓝色个体交配,后代中出现了一只巧克力色的个体。则亲代蓝色和子代巧克力色个体的性别描述正确的是()A.亲代灰红色一定为雌性B.子代巧克力色可能为雌性C.亲代灰红色一定为雄性D.亲代蓝色雄性、雌性都有可能5、科研人员从一种溶杆菌属的细菌中提取一种新型抗生素(LjrsocinE),它能对抗常见抗生素无法对付的超级细菌——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抗药性变异来源于突变或基因重组B.依据现代进化理论,超级细菌形成的实质是自然选择使耐药性表型定向积累的结果C.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这一超级细菌的形成意味着该种群一定发生进化D.施用新型抗生素(LjrsocinE)会使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种群灭绝6、某种植物的羽裂叶和全缘叶是一对相对性状。某同学用全缘叶植株(植株甲)进行了下列四个实验。
①让植株甲进行自花传粉;子代出现性状分离。
②用植株甲给另一全缘叶植株授粉;子代均为全缘叶。
③用植株甲给羽裂叶植株授粉;子代中全缘叶与羽裂叶的比例为1:1
④用植株甲给另一全缘叶植株授粉;子代中全缘叶与羽裂叶的比例为3:1
其中能够判定植株甲为杂合子的实验是()A.①或②B.①或③C.①或④D.①或③或④7、对纯合黄色圆粒豌豆和绿色皱粒豌豆杂交实验结果的叙述中,错误的是()A.F1能产生4种比例相同的雌配子和雄配子B.F2中圆粒和皱粒之比接近于3∶1,与分离定律相符C.F2出现4种基因型的个体D.F2出现4种表现型的个体,且比例为9∶3∶3∶1评卷人得分二、填空题(共5题,共10分)8、DNA的复制是以___________的方式进行的。9、孟德尔用纯种黄色圆粒豌豆和纯种绿色皱粒豌豆作亲本杂交,无论_____还是_____,结出的种子(F1)都是_____。这表明_____和_____是显性性状,_____和_____是隐性性状。10、孟德尔第一定律又称_____。在生物的_____中,控制_____的遗传因子_____存在,不相融合;在形成配子时,成对的遗传因子发生_____,分别进入_____中,随_____遗传给后代。11、DNA的复制场所:_____。12、在自然选择的作用下,具有有利变异的个体有更多的机会产生后代,种群中相应基因的频率会不断_________;相反,具有不利变异的个体留下后代的机会少,种群中相应基因的频率会___________。评卷人得分三、判断题(共8题,共16分)13、适应是自然选择的结果,具有普遍性和相对性(______)A.正确B.错误14、白化病是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21三体综合征是染色体异常遗传病(______)A.正确B.错误15、人类的大多数疾病与基因有关,也与生活方式和环境有关。______A.正确B.错误16、性染色体上的基因都随性染色体传递()A.正确B.错误17、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可保持该物种生物染色体数目的恒定。()A.正确B.错误18、若一女性患者的父亲和儿子都患病,则一定是伴X隐性遗传病。()A.正确B.错误19、非等位基因都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A.正确B.错误20、杂合子(Aa)自交后代一定会出现3∶1的性状分离比。()A.正确B.错误评卷人得分四、实验题(共3题,共12分)21、小鼠的生理生化指标及其调控机制与人类相同或相似;且其繁殖能力强,生殖周期短,因此小鼠成为最重要的模式生物之一。请回答下列问题:
(1)遗传学家在两个纯种小鼠品系中均发现了尾巴变短的隐性突变个体,请设计一个杂交实验,通过一次杂交确定两个品系中的突变个体是否发生了相同基因的突变(要求:写出杂交组合和预期)_____________________。
(2)小鼠的弯曲尾(B)对正常尾(b)为显性;控制该对性状的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遗传学家将一个DNA片段导入到弯曲尾雌鼠的体细胞中,通过DNA重组和克隆技术获得一只转基因正常尾小鼠。遗传学家认为该DNA片段插入到小鼠染色体上的位置有4种可能(如图)。为确定具体的插入位置,进行了相应的杂交实验(不考虑交叉互换)。
说明:a.插入的DNA片段本身不控制具体的性状;
b.小鼠体内存在该DNA片段时,B基因不表达,即该DNA片段和B基因同时存在时,表现为正常尾,b基因的表达不受影响;
c.若小鼠的受精卵无控制尾形的基因(B、b);将导致胚胎致死。
实验方案:让该转基因正常尾雌性小鼠与非转基因正常尾雄鼠杂交;统计子代的表现型种类及比例。预期结果与结论:
①若子代正常尾雌鼠:弯曲尾雌鼠:正常尾雄鼠:弯曲尾雄鼠=___________;则该DNA片段的插入位置属于第2种可能;
②若子代正常尾雌鼠:弯曲尾雌鼠:正常尾雄鼠:弯曲尾雄鼠=1:0:1:0,则该DNA片段的插入位置属于第_____种可能。22、果蝇(2n=8)是生物学研究中很好的实验材料,它在遗传学研究史上作出了重大贡献。果蝇的灰身(A)对黑身(a)为显性,长翅(B)对残翅(b)为显性;图1为果蝇某细胞染色体及部分基因位置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问题:
(1)图示细胞代表________性果蝇的染色体图解。
(2)若只考虑果蝇的体色性状,让该果蝇与基因型相同的异性果蝇交配,理论上后代的表现型及其比例为________,这种现象称为________。
(3)控制体色的基因或翅型的基因遵循________定律。让该果蝇与某果蝇甲杂交,后代的表现型及比例如图2所示,亲本果蝇甲的基因型为________,用图2中的灰身残翅个体与黑身长翅个体交配,后代出现黑身残翅的概率是________。23、果蝇的眼色受两对独立遗传的基因(A/a,B/b)控制;基因A;B分别控制酶A、酶B的合成。与眼色有关的白色前体物质在酶A的作用下转化为红色素,红色素在酶B的作用下转化为紫色素。现用纯合的红眼和白眼果蝇进行系列杂交实验,结果如下表所示。
。组别。
杂交组合。
杂交后代及比例。
实验一。
红眼♀×白眼♂
紫眼♀:红眼♂=1:1
实验二。
来自实验一的紫眼♀×白眼♂
紫眼(♂;♀)):红眼(♂)):白眼(♂、♀)=3:1:4
实验三。
来自实验一的紫眼♀×白眼♂
紫眼(♂;♀)):红眼(♂、♀)):白眼(♂、♀)=1:1:2
请回答:
(l)基因A/a、B/b分别位于_____(填染色体类型:“X染色体”;“Y染色体”、“常染色体”)。
(2)实验一杂交后代中紫眼♀的基因型为_____;实验二杂交后代中红眼♂的基因型为_____。
(3)导致实验二、三结果出现差异的原因是_。
(4)设计一杂交实验进行验证(3)的解释,写出杂交方案______(各种颜色的纯合果蝇可选)。评卷人得分五、非选择题(共2题,共4分)24、广东地区高发的β地中海贫血症属于常染色体遗传病。研究发现;患者的β珠蛋白(血红蛋白的组成部分)合成受阻,原因是血红蛋白β链第39位氨基酸的编码序列发生了基因突变,由正常基因A突变成致病基因a(见图,AUG;UAG分别为起始和终止密码子)。请据图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过程①称做________;过程②在________中进行。
(2)正常基因A发生了碱基对的________;突变成β地中海贫血症基因a。该病体现了基因通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控制生物体的性状。
(3)若异常mRNA进行翻译产生了异常β珠蛋白,则该蛋白与正常β珠蛋白在肽链长短上的区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5、通过各种方法改善农作物的遗传性状,提高粮食产量一直是科学家不断努力追求的目标。如图表示一些育种途径,请回答相关问题。
(1)①途径称为杂交育种,所利用的原理是________,这种育种方法除了可以得到符合要求的纯合子,还可利用植物的________提高产量。
(2)最常用的试剂M是________,该试剂能让细胞内染色体数目加倍的机理是__________________。相对于①途径,②途径的优势在于______________。
(3)可定向改变生物遗传性状的是___途径。经③途径所得到的植株基因型为______。
(4)某植物种群中基因型为AA的个体占20%,基因型为aa的个体占50%。若人为舍弃隐性性状类型仅保留显性性状类型,令其自交,则自交子一代所有个体中基因型为AA的个体占____,此时种群中A的基因频率为____,经这种人工选择作用,该种群是否发生了进化?___。评卷人得分六、综合题(共4题,共28分)26、下图是加拉帕戈斯群岛上物种演化的模型。图中上为甲岛;下为乙岛,A;B、C、D为四个物种及其演化关系,回答下面的问题。
(1)物种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的一群生物的统称。
(2)由A物种进化为B、C两个物种,其内在因素是__________,造成这种现象的外部因素是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甲岛上的B物种迁到乙岛后,不与C物种发生基因交流,其根本原因是______________。
(3)如果甲岛上B种群中基因型AA的个体占20%,基因型aa的个体占50%。假设人为抛弃隐性个体,并让基因型相同的个体之间交配,则子代中A的基因频率为______。经过这种人为作用,该种群发生了进化,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7、某自花传粉植物的红花/白花、高茎/矮茎这两对相对性状各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A/a表示控制花颜色的基因、B/b表示控制茎高度的基因;这两对等位基因独立遗传。现有该种植物的甲;乙两植株,甲自交后,子代均为白花,但有高茎和矮茎性状分离;乙自交后,子代均为矮茎,但有红花和白花性状分离。回答下列问题:
(1)据题干信息推测,植株甲可能的基因型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进一步实验研究,最终确定红花和高茎为显性性状,则乙的表现型是_______,基因型是________。若将甲与乙杂交的F1中的红花植株拔掉1/3,则F2中的高茎植株的比例是__________。
(3)请以甲和乙为材料,设计杂交实验,验证A/a与B/b基因遵循基因自由组合定律。
实验步骤:
让甲和乙杂交得F1,取F1中的红花高茎______________________,统计F2的表现型及其比例。
预期结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8、编码在DNA分子上的遗传信息控制着生物性状;下图表示生物体内遗传信息的传递与表达过程,请据图回答相关问题:
(1)图1表示___________过程,合成过程需要___________酶进行催化,游离的核苷酸通过___________键聚合成相应的长链。该图中②与③在组成上的不同之处在于___________。
(2)图2过程核糖体在mRNA上的移动方向是___________(填“从左向右”或“从右向左”),当到达___________时,多肽合成结束。除了mRNA外参与此过程的RNA分子还有___________。细胞内酶的合成___________(填“一定”或“不一定”)需要经过该过程。
(3)若干个核糖体串联在一条mRNA上,其意义是___________,产生的多肽链是___________(相同/不同)的。29、根据下列材料回答有关生物进化和生物多样性的总是。
材料1:某种蛾易被蝙蝠捕食;千百万年之后,此种蛾中的一部分当感受到蝙蝠的超声波时,便会运用复杂的飞行模式,逃脱危险,其身体也发生了一些其他改变。当人工使变化后的蛾与祖先蛾交配后,产出的受精卵不具有生命力。
材料2:蛙是幼体生活在水中;成体可生活在水中或陆地的动物。由于剧烈的地质变化,使某种蛙生活的水体分开,蛙被隔离为两个种群。千百万年之后,这两个种群不能自然交配。
根据以上材料;请回答下列问题。
(1)材料1中的这种蛾已经发生了进化,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材料1中,蛾复杂飞行模式的形成是_________的结果。
(2)材料2中的这两个种群是否已经进化为两个不同的物种?请说明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材料2中,若发生剧烈地质变化后,其中一个蛙种群生活的水体逐渐干涸,种群中个体数减少,导致该种群的_________变小。
(4)下表为某基因在种群A和B中的基因型及其个体数。基因型A种群(个)B种群(个)2000501601002001800170270
①D基因在A种群中的频率为__________。你认识造成B种群的基因型分布的最可能原因是______(合理即可)。
②就D基因而言,A种群的遗传多样性__________(填“大于”“等于”或“小于”)B种群的遗传多样性,并利用表中数据陈述判断依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参考答案一、选择题(共7题,共14分)1、D【分析】试题分析:图中①是转录场所是在细胞核;②是翻译场所是核糖体,故A正确。镰刀形细胞贫血症的直接原因是血红蛋白分子结构的改变,故B正确。导致出现白化病的直接原因是酪氨酸酶不能合成黑色素,故C正确。该图反应了基因对性状的控制即是通过控制蛋白质的结构直接控制生物体的性状,也体现了通过控制酶的合成来控制代谢过程,故D错误。
考点:本题考查基因对性状的控制相关知识,意在考察考生对知识点的理解掌握和对图形分析能力。2、C【分析】【分析】
基因分离定律的实质:杂合子在形成配子时;成对的遗传因子随同源染色体的分离而分离,进入不同的配子中。
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在形成配子时;决定同一性状的成对的遗传因子彼此分离,决定不同性状的遗传因子自由组合。
【详解】
生物的性状是由细胞中的遗传因子决定的属于孟德尔提出的假说内容,A不符合题意;遗传因子在体细胞中成对存在,配子中只含有其中一个属于孟德尔提出的假说内容,B不符合题意;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中只有一对遗传因子,F1产生配子时;不同对的遗传因子可以自由结合属于两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假说,C符合题意;受精时,雌雄配子的结合是随机的属于孟德尔提出的假说内容,D不符合题意。故选C。
【点睛】
易错点:基因的分离定律只适用于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只涉及一对等位基因。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适用于两对及两对以上相对性状的遗传,涉及的等位基因分别位于两对或多对以上的同源染色体上。3、C【分析】【分析】
1;孟德尔发现遗传定律用了假说-演绎法;其基本步骤:提出问题→作出假说→演绎推理→实验验证→得出结论。
2;孟德尔对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的解释:(1)生物的性状是由细胞中的遗传因子决定的;(2)体细胞中的遗传因子成对存在;(3)配子中的遗传因子成单存在;(4)受精时;雌雄配子随机结合。
【详解】
A、“若F1产生配子时成对遗传因子分离;则测交后代中两种性状的比例应为1:1”属于演绎推理,A错误;
B;孟德尔当时并不知道遗传因子与染色体的关系;“遗传因子在体细胞中成对存在”属于假说内容,B错误;
C、“孟德尔让F1与隐性纯合子杂交;后代中高茎与矮茎的数量比接近1:1”属于实验检验,C正确;
D、“用F1高茎豌豆与矮茎豌豆测交”的目的在于对假说及演绎推理的结论进行验证;D错误。
故选C。4、D【分析】【分析】
伴性遗传是指在遗传过程中的子代部分性状由性染色体上的基因控制;这种由性染色体上的基因所控制性状的遗传上总是和性别相关的遗传方式就称为伴性遗传。
【详解】
A、一只灰红色个体和一只蓝色个体交配,后代中出现了一只巧克力色的个体,亲本可以为灰红色雄性(XB1Y)×蓝色雌性(XB2XB3),也可以为灰红色雌性(XB1XB3)×蓝色雄性(XB2Y),都可以出现XB3Y的巧克力色雄性后代;A错误;
B;由于巧克力色为隐性;子代巧克力色只可能为雄性,B错误;
C;亲代灰红色可能为雄性或雌性;C错误;
D;亲代蓝色雄性、雌性都有可能;D正确。
故选D。5、C【分析】【分析】
达尔文把生存斗争中;适者生存,不适者被淘汰的过程叫做自然选择。在抗生素刚被使用的时候,能够杀死大多数类型的细菌,但少数细菌由于变异而具有抵抗抗生素的特性,不能被抗生素杀死而生存下来,并将这些特性遗传给下一代,因此下一代就有更多的具有抗药性的个体,经过抗生素的长期选择,使得有的细菌已经不在受其影响了,超级细菌——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的产生是抗生素对细菌变异进行的定向选择,其实质是种群的基因频率发生了定向的改变。
【详解】
A;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是原核生物;细胞中没有染色体,不进行有性生殖,所以可遗传变异的来源是基因突变,A错误;
B;超级细菌形成的实质是;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B错误;
C;进化的实质是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这一超级细菌的形成伴随着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意味着该种群一定发生了进化,C正确;
D、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种群中存在着新型抗生素(LjrsocinE)的个体差异;施用新型抗生素会使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种群的基因频率发生改变,并不一定灭绝,D错误。
故选C。6、C【分析】【分析】
由题干信息可知;羽裂叶和全缘叶是一对相对性状,但未确定显隐性,若要判断全缘叶植株甲为杂合子,即要判断全缘叶为显性性状,羽裂叶为隐性性状。根据子代性状判断显隐性的方法:①不同性状的亲本杂交→子代只出现一种性状→子代所出现的性状为显性性状,双亲均为纯合子;②相同性状的亲本杂交→子代出现不同性状→子代所出现的新的性状为隐性性状,亲本为杂合子。
【详解】
①让全缘叶植株甲进行自花传粉;子代出现性状分离,说明植株甲为杂合子,杂合子表现为显性性状,新出现的性状为隐性性状,①正确;
②用植株甲给另一全缘叶植株授粉;子代均为全缘叶,说明双亲可能都是纯合子,既可能是显性纯合子,也可能是隐性纯合子,或者是双亲均表现为显性性状,其中之一为杂合子,另一个为显性纯合子,因此不能判断植株甲为杂合子,②错误;
③用植株甲给羽裂叶植株授粉;子代中全缘叶与羽裂叶的比例为1:1,只能说明一个亲本为杂合子,另一个亲本为隐性纯合子,但谁是杂合子;谁是纯合子无法判断,③错误;
④用植株甲(全缘叶)给另一全缘叶植株授粉;子代中全缘叶与羽裂叶的比例为3:1,说明植株甲与另一全缘叶植株均为杂合子,④正确。
综上所述;①④正确,②③错误。
故选C。
【点睛】7、C【分析】【分析】
孟德尔两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纯种黄色圆粒豌豆(YYRR)×纯种绿色皱粒豌豆(yyrr)→F1均为黄色圆粒(YyRr)→自交→F2中表现型及比例为黄色圆粒(Y_R_):黄色皱粒(Y_rr):绿色圆粒(yyR_):绿色皱粒(yyrr)=9:3:3:1。
【详解】
A、F1(YyRr)能产生4种比例相同的雌配子和雄配子;A正确;
B、F2中圆粒和皱粒之比较近于3:1;黄色与绿色之比也接近于3:1,与分离定律相符,B正确;
C、F2出现9种基因型的个体;C错误;
D、结合分析,F2出现4种性状表现且比例为9:3:3:1;D正确。
故选C。二、填空题(共5题,共10分)8、略
【分析】【分析】
DNA的复制是边解旋边复制的;合成的子代DNA分子中含有一条亲代的模板链。
【详解】
DNA复制是以亲代DNA的两条链为模板合成子代DNA的过程;子代DNA分子中保留了亲代DNA分子中的一条链,是以半保留复制的方式进行的。
【点睛】
解答本题关键在于理解DNA复制的过程及特点。【解析】半保留9、略
【解析】①.正交②.反交③.黄色圆粒④.黄色⑤.圆粒⑥.绿色⑦.皱粒10、略
【解析】①.分离定律②.体细胞③.同一性状④.成对⑤.分离⑥.不同的配子⑦.配子11、略
【解析】细胞核12、略
【分析】【分析】
【详解】
略【解析】提高下降三、判断题(共8题,共16分)13、A【分析】【详解】
生物对环境的适应是普遍的;但这种适应性是相对的,不是绝对的,生物的适应性是自然选择的结果。
故正确。14、A【分析】【详解】
白化病是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21三体综合征是21号染色体多了一条,属于染色体异常遗传病。
故正确。15、A【分析】【详解】
人类大多数疾病与基因有关;也与生活方式和环境有关,性状是基因型与环境共同作用的结果;
故正确。16、A【分析】略17、A【分析】略18、B【分析】略19、B【分析】【详解】
同源染色体相同位置上的基因为等位基因或相同基因;而不同位置上的基因为非等位基因,故非等位基因也可能位于同源染色体上不同的位置,而不是非等位基因都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
故错误。20、B【分析】略四、实验题(共3题,共12分)21、略
【分析】【分析】
DNA片段插入小鼠染色体上的位置如果是第一种;插入片段与B所在染色体会发生分离现象,则在其后代中两者不会同时存在一个个体中,故不影响后代表现型;如果是第二种,后代有一半的个体会含有该DNA片段,含有该DNA片段且含有B基因的个体的表现型受到影响。
【详解】
(1)根据题意可知;两个纯种小鼠品系中均发现了尾巴变短的隐性突变个体,隐性突变均为纯合子,若通过一次杂交确定两个品系中的突变个体是否发生了相同基因的突变,可以让两个品系中尾巴变短的突变型个体相互交配;如果这两个品系中的突变个体发生了不同基因的突变,则后代尾巴全为正常;如果这两个品系中的突变个体发生了相同基因的突变,则后代尾巴全部变短。
(2)①如果是第二种可能,让该转基因正常尾小鼠(XBXb)与非转基因正常尾雄性小鼠(XbY)杂交,则基因B被破坏,又小鼠的受精卵无控制尾形的基因(B、b);将导致胚胎致死,所以后代表现型为正常尾雌鼠:弯曲尾雌鼠:正常尾雄鼠:弯曲尾雄鼠=2:0:1:0。
②如果是第四种可能,让该转基因正常尾小鼠(XBXb)与非转基因正常尾雄性小鼠(XbY)杂交,则含基因B的配子都含有该DNA片段,从而使B基因不表达,所以后代表现型为正常尾雌鼠:正常尾雄鼠=1:1。
【点睛】
本题考查基因的分离定律的应用以及伴性遗传的知识点,要求学生掌握基因分离定律的应用和常见的性状分离比,理解伴性遗传的特点和应用,能够结合题意推断相关个体的基因型,利用分离定律和伴性遗传的知识点分析解决问题,进而正确判断DNA片段插入的位置。【解析】让两个品系中尾巴变短的突变型个体相互交配;若后代尾巴全为正常,则这两个品系中的突变个体发生了不同基因的突变;若后代尾巴全部变短,则这两个品系中的突变个体发生了相同基因的突变。①2:0:1:0②422、略
【分析】【分析】
考查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
果蝇的染色体组型为:雌性6+XX;雄性6+XY。
杂种后代中同时出现隐性性状和显性性状的现象叫做性状分离。
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是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的自由组合。
【详解】
(1)由分析可知:图示细胞代表雄果蝇细胞。
(2)图示果蝇的基因型为AaBb,若只考虑果蝇的体色性状,让该果蝇(Aa)与基因型相同的异性果蝇交配,理论上后代的表现型及其比例为灰身:黑身=3:1,这种现象称为性状分离。
(3)控制体色的基因或翅型的基因遵循分离定律。据图可知此亲本之一的基因型为AaBb由后代的性状表现可推测出另一亲本的基因型为aaBb,则可知子代灰身残翅的基因型为Aabb,让其与黑身长翅个体(1/3aaBB或2/3aaBb)交配;后代出现黑身残翅的概率是1/2×2/3×1/2=1/6。
【点睛】
性状分离的概念学生由于忽视书本知识的记忆导致无法解答,或者对概念本身理解不清导致。由子代的形状分离比推出亲代的基因型是学生应该熟练掌握的内容。【解析】雄灰身:黑身=3:1性状分离分离aaBb1/623、略
【分析】【分析】
果蝇的眼色受两对独立遗传的基因(A/a,B/b)控制,基因A、B分别控制酶A、酶B的合成。与眼色有关的白色前体物质在酶A的作用下转化为红色素,红色素在酶B的作用下转化为紫色素,所以红眼的基因型为A-bb,紫眼的基因型为A-B-。aa—为白眼。纯合的红眼和白眼果蝇进行杂交,后代紫眼♀:红眼♂=1:1,即子代都有眼色,但雌雄表现型不同,可判断A、a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而B、b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亲代基因型为AAXbXb×aaXBY。如果是B、b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而A、a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则亲本为BBXaXa×bbXAY,子代基因型为BbXAXa,BbXaY;表现型和比例为紫眼雌:白眼雄=1:1,与题意不符。
【详解】
(1)根据上述分析可知,A/a、B/b两对基因分别位于常染色体和X染色体上。
(2)根据上述分析可知,亲代基因型为AAXbXb×aaXBY,故实验一杂交后代中紫眼♀的基因型为AaXBXb,实验一的紫眼♀×白眼(aaX-Y)♂杂交的后代中紫眼占3/8=1/2×3/4,可知白眼雄的基因型为aaXBY,故实验二杂交后代中红眼♂的基因型为AaXbY。
(3)实验三中:实验一的紫眼♀(AaXBXb)×白眼♂(aaX-Y)杂交后代为紫眼(♂、♀):红眼(♂、♀):白眼(♂、♀)=1:1:2,即紫眼占1/4=1/2×1/2,可知白眼♂的基因型为aaXbY,所以导致实验二、三结果出现差异的原因是实验二与实验三中白眼雄果蝇的基因型不同,前者为aaXBY,后者为aaXbY。
(4)若通过实验验证(3)的解释,可将实验二与实验三中的白眼雄果蝇分别与纯合红眼雌(AAXbXb)果蝇杂交;观察并统计子代表现型及比例。若实验二白眼雄果蝇与纯合红眼雌果蝇杂交的子代性状分离比为紫眼:红眼=1:1;实验三白眼雄果蝇与纯合红眼雌果蝇杂交的子代全为红眼,则说明(3)的解释正确。
【点睛】
本题考查伴性遗传、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等知识的应用,意在考查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能力。能根据子代表现型在雌雄中的差异判断相应基因的位置是解题关键。【解析】常染色体,X染色体(顺序不可颠倒)AaXBXbAaXbY实验二与实验三中白眼雄果蝇的基因型不同,前者为aaXBY,后者为aaXbY杂交方案:将实验二与实验三中的白眼雄果蝇分别与纯合红眼雌果蝇杂交,(观察并统计子代表现型及比例)五、非选择题(共2题,共4分)24、略
【分析】试题分析:据图分析可知;图甲中过程①表示遗传信息的转录,过程②表示翻译。图中看出,基因突变后,异常mRNA上密码子CAG变成了终止密码子UAG,因此会导致合成的肽链缩短。
(1)根据以上分析已知;甲图中过程①称做转录,过程②表示翻译,翻译发生在核糖体上。
(2)图甲中看出;正常基因A发生了碱基对的替换,突变成β-地中海贫血症基因a;该病体现了基因通过控制蛋白质的结构直接控制生物体的性状。
(3)图中看出,替换后的部位转录形成的密码子为UAG,该密码子为终止密码子,因此若异常mRNA进行翻译产生了异常β-珠蛋白,则该蛋白与正常β-珠蛋白在结构上最大的区别是肽链较短。【解析】转录核糖体替换控制蛋白质的结构直接组成异常β珠蛋白的肽链更短25、略
【分析】【详解】
本题结合图形考查生物育种;种群基因频率的计算和生物进化等知识;要求考生能利用所学知识解读图形,判断出图中①途径是杂交育种、②途径是单倍体育种、③途径是多倍体育种、④途径是基因工程育种,知道种群基因频率的计算方法,明确生物进化的实质是种群基因频率发生改变。
(1)杂交育种的原理是基因重组,这种育种方法除了可以得到符合要求的纯合子,还可利用植物的杂种优势提高产量,即杂合子F1具有产量高;抗逆性强等优点。
(2)途径③是多倍体育种;最常用的试剂M是秋水仙素,该试剂能抑制纺锤体的形成,导致细胞内染色体数目加倍;相对于①途径杂交育种,②途径单倍体育种的优势在于能明显缩短育种年限。
(3)途径④是基因工程育种,可定向改变生物的遗传性状。途径③是多倍体育种,由于F1的基因型是AaBb,经秋水仙素处理得到的植株基因型为AAaaBBbb。
(4)某植物种群中基因型为AA的个体占20%;基因型为aa的个体占50%,则Aa的个体占30%,则该种群A的基因频率为20%x1+30%x1/2=35%。若人为舍弃隐性性状类型仅保留显性性状类型(即AA:Aa=2:3),令其自交,则自交子一代中AA占2/5x1+3/5x1/4=11/20=55%,Aa占3/5x1/2=3/10=30%,aa占3/5x1/4=3/20=15%,此时种群中A的基因频率为55%x1+30%x1/2=70%;可见经这种人工选择作用,该种群A的基因频率由35%变为70%,说明该种群发生了进化。
【点睛】
1)易错知识点拨:单倍体育种和多倍体育种都需要使用秋水仙素处理;但由于单倍体高度不育,因此单倍体育种时秋水仙素处理的对象是幼苗,而多倍体育种时秋水仙素处理的对象是萌发的种子或幼苗。
2)解题方法指导:已知种群中AA、Aa、aa的基因型频率,计算种群的A或a基因频率,其公式为A的基因频率=AA的基因型频率x1+Aa的基因型频率x1/2,a的基因频率=aa的基因型频率x1+Aa的基因型频率x1/2,因此本题中可利用此公式计算出人工选择前种群A的基因频率为35%,而人工选择后种群A的基因频率为70%;种群进化的实质是种群基因频率发生改变,据此可判定该种群人工选择前后发生了进化。【解析】①.基因重组②.杂种优势③.秋水仙素④.抑制纺锤体的形成⑤.明显缩短育种年限⑥.④⑦.AAaaBBbb⑧.55%⑨.70%⑩.是六、综合题(共4题,共28分)26、略
【分析】【分析】
1.物种:分布在一定的自然区域内;具有一定的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而且在自然状态下能够相互交配和繁殖,并能够产生可育后代的一群生物个体。
2.生殖隔离:不同物种之间一般是不能相互交配的;即使交配成功,也不能产生可育的后代的现象。可分为:生态隔离;季节隔离、性别隔离、行为隔离、杂种不育等。
3.阅读题干和题图可知;该图显示通过地理隔离导致生殖隔离产生新物种的过程,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主要内容: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突变和基因重组是生物进化的原材料;自然选择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隔离导致新物种的形成。生物进化的本质是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
【详解】
(1)物种指的是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上表现相似;以及生态分布基本相同的一群生物的统称。
(2)由A物种进化为B;C两个物种;其内在因素是遗传变异,造成这种现象的外部因素是地理隔离和自然选择。甲岛上的B物种迁到乙岛后,由于B物种已与C形成生殖隔离,因此B物种不与C物种发生基因交流。
(3)某植物种群中基因型AA的个体占20%;基因型aa的个体占50%,则Aa的个体占30%,倘若人为舍弃隐性性状类型仅保留显性性状的基因型,则AA占40%,Aa占60%,令其自交,则自交一代中基因型AA的个体占40%+60%×1/4=55%,aa基因型的个体占60%×1/4=15%,此时种群中A的基因频率为AA%+1/2×Aa%=55%+1/2×(60%×1/2)=70%。没有经过人工选择之前种群中A的基因频率为20%+1/2×30%=35%,所以该种群发生了进化,因为种群的基因频率发生了改变。
【点睛】
本题考查生物进化的知识点,要求学生掌握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观点,理解物质和隔离的概念以及类型,把握物种形成的标志和生物进化的标志以及实质。理解基因频率的概念和计算公式,能够根据题意进行计算基因频率,这是该题考查的重点。【解析】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上表现相似,以及生态分布基本相同遗传变异地理隔离自然选择已与C形成生殖隔离70%种群的基因频率发生了改变27、略
【分析】【分析】
纯合子自交不发生性状分离;杂合子自交发生性状分离现象。杂合子一定是显性,纯合子可能是显性纯合,也可能是隐性纯合。自花传粉植物自然状态下都是进行自交。
【详解】
(1)结合题干信息和分析可知;植株甲花色基因纯合,株高基因杂合。
(2)结合题干信息和分析可知,植株乙花色基因杂合,株高基因纯合。又因为红花和高茎为显性,而子代全为矮茎。可知乙的表现性为矮茎红花,基因型为Aabb。同理可知甲为aaBb。因为两对基因独立遗传,所以拔出1/3红花对茎高的遗传不构成影响。亲本为Bb和bb,子一代为Bb:bb=1:1;子一代自交后代中显性个体占1/2×3/4=3/8。
(3)亲本分别为:Aabb和aaBb,杂交产生的红花高茎为双杂合AaBb,其余个体为红花矮茎Aabb、白花高茎aaBb、白花矮茎aabb。验证自由组合定律可用双杂合AaBb自交,见9:3:3:1;双杂合AaBb与白花矮茎aabb测交,见1:1:1:1;双杂合AaBb与一显一杂个体(红花矮茎Aabb、白花高茎aaBb)杂交;见3:3:1:1。
【点睛】
验证基因自由组合定律时,一定会用到双杂合。可用方法有:双杂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版南京租赁房屋装修验收合同3篇
- 二零二五版酒店客房卫生间洁具更换与维修合同3篇
- 承揽合同范本(2篇)
- 个人土地承租合同:2024年限版
- 2025年度房屋买卖借贷合同争议解决机制合同4篇
- 二零二五版铝灰运输合同范本-铝灰运输与循环经济服务4篇
- 2025年度绿色住宅租赁及能源管理服务合同4篇
- 二零二五年度二零二五体育赛事转播权及体育场场地租赁合同
- 2025年度苗木种植基地灌溉设施租赁合同范本(升级版)
- 2025版智能家居系统与室内装修服务合同4篇
- 2025贵州贵阳市属事业单位招聘笔试和高频重点提升(共500题)附带答案详解
- 2024年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师资培训理论考试试题
- 期末综合测试卷(试题)-2024-2025学年五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
- 2024年广东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题及答案解析
- 结构力学本构模型:断裂力学模型:断裂力学实验技术教程
- 2024年贵州省中考理科综合试卷(含答案)
- 无人机技术与遥感
- 免疫组化he染色fishish
- 新东方四级词汇-正序版
- 借名购车位协议书借名购车位协议书模板(五篇)
- 同步轮尺寸参数表详表参考范本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