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内…………○…………装…………○…………内…………○…………装…………○…………订…………○…………线…………○…………※※请※※不※※要※※在※※装※※订※※线※※内※※答※※题※※…………○…………外…………○…………装…………○…………订…………○…………线…………○…………第=page22页,总=sectionpages22页第=page11页,总=sectionpages11页2025年北师大版必修2化学下册阶段测试试卷含答案考试试卷考试范围:全部知识点;考试时间:120分钟学校:______姓名:______班级:______考号:______总分栏题号一二三四五六总分得分评卷人得分一、选择题(共9题,共18分)1、利用醋酸二氨合铜[Cu(NH3)2Ac]溶液吸收CO,能达到保护环境和能源再利用的目的,反应方程式为Cu(NH3)2Ac(aq)+CO(g)+NH3(g)[Cu(NH3)3]Ac·CO(aq)。已知该反应的化学平衡常数与温度的关系如表所示:。温度/℃1550100化学平衡常数5×10421.9×10-5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上述正反应为吸热反应B.保持其他条件不变,减小压强,CO的转化率升高C.在低温和减压条件下,有利于将吸收液解吸而将其中的CO释放出来D.在15℃时,反应[Cu(NH3)3]Ac·CO(aq)Cu(NH3)2Ac(aq)+CO(g)+NH3(g)的平衡常数为2×10-52、铬渣(主要成分为Cr2O3,同时含有少量Al2O3、SiO2等杂质)是铬电镀过程中产生的含铬污泥;实现其综合利用,可减少铬产生的环境污染。铬渣综合利用工艺流程如图:
已知:①焙烧产生一种无污染气体;②PbCrO4难溶于水,易溶于无机强酸或强碱溶液。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高温焙烧”中发生的主要反应为5Cr2O3+14NaOH+6NaNO3=10Na2CrO4+3N2↑+7H2OB.“溶液浸出”后所得滤液中含有CrONOOH-三种阴离子C.为防止引入新杂质,可加入Cr2O3调节溶液pHD.为防止洗涤时生成过多副产物PbCr2O7,洗涤液中应加入少量NaOH3、下列图示与对应的叙述相符的是(夹持装置已略去)。ABCD0.5mol/L氢氧化钠溶液的配制将氯化钠溶液蒸干得到氯化钠固体制备Fe(OH)2氨气收集、检验装置
A.AB.BC.CD.D4、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原电池是把化学能转变为电能的装置B.在周期表中金属与非金属的分界处可以找到催化剂C.HCl溶解于水破坏的是共价键D.考古时利用14C测定一些文物的年代5、下列反应中生成物总能量高于反应物总能量的是()A.碳酸钙受热分解B.乙醇燃烧C.铝粉与氧化铁粉末反应D.氧化钙溶于水6、下列实验无法达到预期实验目的的是。
A.用图甲验证与浓硝酸反应的热量变化B.用图乙验证易溶于水C.用图丙测定的生成速率D.用图丁验证与的反应7、新能源的特点是资源丰富,在使用时对环境无污染或污染很小,且可以再生。下列不属于未来新能源的是()A.天然气B.太阳能C.生物质能D.风能8、某反应由A→B、B→C两步构成,反应过程中的能量变化曲线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两步反应均为吸热反应B.A→B的反应一定要加热C.C中C最稳定D.A→C反应的△H=E1-E29、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放热反应一定不用加热,吸热反应一定需加热B.破坏生成物全部化学键所需要的能量大于破坏反应物全部化学键所需要的能量时,该反应为吸热反应且ΔH>0C.未来新能源的特点是资源丰富,在使用时对环境无污染或污染很小且可以再生,所以风能、氢能、太阳能和生物质能都属于未来新能源D.升高温度或加入催化剂,都可以改变化学反应的反应热评卷人得分二、多选题(共9题,共18分)10、油脂能增加食物的滋味,增进食欲,保证机体的正常生理功能。但摄入过量脂肪,可能引起肥胖、高血脂、高血压等。下列食品中富含油脂的是A.苹果B.坚果C.白菜D.花生11、一定温度下,在三个容积均为2L的恒容密闭容器中按不同方式投入反应物,发生反应:2CO(g)+4H2(g)⇌CH3OCH3(g)+H2O(g)△H<0,测得反应的相关数据如下表:。容器1容器2容器3反应温度T/K600600500反应物投入量0.2molCO0.4molH20.4molCO0.8molH20.2molCH3OCH30.2molH2O平衡v(CO)/(mol·L-1·s-1)v1v2v3平衡n(H2)/(mol)0.2n2n3平衡体系总压强p/Pap1p2p3物质的平衡转化率aa1(CO)a2(CO)a3(CH3OCH3)平衡常数KK1K2K3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v12,n2>0.4B.K2=2.5×103,p2>p3C.2p13,a1(CO)>a2(CO)D.n3<0.4,a2(CO)+a3(CH3OCH3)<112、为研究不同状态(块状;粉末状)碳酸钙固体与盐酸反应的反应速率;某同学通过实验测定数据得出如图所示的曲线。下列有关说法中正确的是。
A.曲线甲表示的是粉末状碳酸钙固体与盐酸反应B.随着反应进行,盐酸浓度降低,反应速率不断降低C.若用单位时间内CO2的体积变化来表示该反应的速率,则t2—t3时间内平均反应速率为mL·s-1D.两次实验,粉末状固体最终生成的CO2的量更多13、反应4A(s)+3B(g)2C(g)+D(g),经2min后B的浓度减少0.6mol•L﹣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用A表示的反应速率是0.4mol•L﹣1•min﹣1B.当容器内B的体积分数不再改变时,说明反应达到平衡状态C.分别用D表示反应的速率,其比值是3:2:1D.在这2min内B和C两物质浓度是逐渐减小的14、莽草酸可用于合成药物达菲;莽草酸的结构简式如图,下列关于莽草酸的说法正确的是。
A.分子式为B.分子中的含氧官能团有羟基、碳碳双键、羧基C.可发生加成和取代反应D.莽草酸属于芳香族化合物15、下面实验操作能达到实验目的是。实验操作目的A取绿豆粒大小的钠分别加入到水和乙醇中证明乙醇羟基中氢原子不如水分子中氢原子活泼B加入足量稀硝酸除去铜粉中混有的铁粉C向蔗糖溶液中加入稀硫酸,加热后再用NaOH溶液中和并做银镜反应实验证明蔗糖水解后产生葡萄糖D淀粉溶液加稀硫酸,水浴加热一段时间后,加新制的悬浊液,加热证明淀粉水解后产生葡萄糖
A.AB.BC.CD.D16、如图所示,利用实验装置进行铁与CuSO4溶液反应的实验实验现象之一是电流表的指针发生偏转。根据氧化还原知识及实验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氧化还原反应的实质是化合价发生变化B.铁与CuSO4溶液反应时,Fe原子把电子转移给Cu2+C.上述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Fe+3Cu2+=3Cu+2Fe3+D.通过实验可知,氧化还原反应是通过电子转移实现的17、锌—空气燃料电池可用作电动车动力电源,电池的电解质溶液为KOH溶液,反应式为2Zn+O2+4OH-+2H2O=2[Zn(OH)4]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电解质溶液中K+向负极移动B.电解质溶液中c(OH-)逐渐减小C.负极反应式为Zn+4OH--2e-=[Zn(OH)4]2-D.电路中通过2mol电子,消耗氧气22.4L(标准状况)18、下列有关烷烃的叙述正确的是A.烷烃能与氯气在光照和适当的温度条件下发生取代反应B.烷烃中除甲烷外,其他烷烃都能使酸性溶液的紫色褪去C.等质量的不同烷烃完全燃烧时,甲烷消耗的氧气最少D.分子式不同的链状烷烃一定互为同系物评卷人得分三、填空题(共9题,共18分)19、在一个2L的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2SO3(g)2SO2(g)+O2(g)-Q,其中SO3的变化如下图所示.
(1)用O2表示从0~8min内该反应的平均速率v=_____________。
(2)升高温度,平衡向______方向移动(选填“正反应”“逆反应”“不移动”),该反应的逆反应速率将__________;容器中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将________。(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3)能说明该反应已达到平衡状态的是__________________。
a.v(SO3)=2v(O2)b.容器内压强保持不变。
c.v逆(SO2)=2v正(O2)d.容器内密度保持不变。
(4)从8min起,压缩容器为1L,则SO3的变化曲线为________。
A.aB.bC.cD.d20、已知氮元素是地球大气中含量最多的元素;请完成下列有关问题:
(1)写出N2的电子式:__。
(2)将空气中的氮气转化为氮的化合物的过程称为固氮,则下列属于固氮过程的是__(填字母)。
A.NH3经过催化氧化生成NO
B.NH3和HNO3反应生成NH4NO3
C.N2和H2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生成NH3
D.雷雨闪电时空气中的N2和O2化合生成NO
(3)如图是实验室制取氨气的装置和选用试剂,其中错误的是__(填字母)。
选取了正确的制备装置后,若想收集一试管氨气,可用___排空气法。
(4)NH4HCO3是常用的铵态氮肥,在施用时若受热会释放出氨气而降低肥效。检验其中的方法是将固体溶于水配制浓溶液,加入浓__溶液、加热,再用__试纸检验产生的气体,若试纸变蓝则表明含有21、500多年前,一艘载着天然苏打晶体(Na2CO3·10H2O)的商船在航行中搁浅;船员们便在附近的沙滩上用几块苏打晶体支锅煮饭。之后他们惊奇地发现,在苏打与沙粒接触的地方出现了许多晶莹发亮的珠子。回答下列问题:
(1)沙滩上沙粒的主要成分为_______(填化学式)。
(2)上述晶莹发亮的珠子可能是______(填字母)。
A.水晶颗粒B.无水碳酸钠C.晶体硅D.玻璃珠。
(3)生成该珠子时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
(4)氢氟酸常用作玻璃的蚀刻剂,原因是____________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22、依据反应:2Ag+(aq)+Cu(s)=Cu2+(aq)+2Ag(s)设计的原电池如图所示。
请回答下列问题:
(1)电极X的材料是__;电解质溶液Y是__;
(2)银电极为电池的__极;发生的电极反应为__;
(3)X电极上发生的电极反应为__。23、(1)某课外兴趣小组对过氧化氢的分解速率做了如下实验探究,下表是该小组研究影响过氧化氢分解速率的因素时采集的一组数据:用10mLH2O2制取150mLO2所需时间(s)。30%H2O215%H2O210%H2O25%H2O2无催化剂、不加热几乎不反应几乎不反应几乎不反应几乎不反应无催化剂、加热360480540720MnO2催化剂、加热102560120
①上述实验结果体现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因素对过氧化氢分解速率的影响。
②从上述影响过氧化氢分解速率的因素中任选一个,说明该因素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某温度时,在一个2L的密闭容器中,M、N、W三种气体的物质的量随时间的变化曲线如图所示。根据图中数据,试填写下列空白:
①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从反应开始至4min,N的平均反应速率为________,4min末M的转化率为_______(保留3位有效数字)。24、人体保持健康必须的六种基本营养物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5、丁烯(C4H8)是重要的化工原料,可由丁烷(C4H10)催化脱氢制备,反应如下:CH3CH2CH2CH3(g)CH2=CHCH2CH3(g)+H2(g)ΔH
已知:
i.该工艺过程的副产物有炭(C);生成的积炭会附着在催化剂表面,影响催化效果。
ii.温度过高会引发正丁烷裂解生成低碳烃类的副反应。
iii.H2(g)+O2(g)=H2O(l)ΔH1
CH3CH2CH2CH3(g)+O2(g)=4CO2(g)+5H2O(l)ΔH2
CH2=CHCH2CH3(g)+6O2(g)=4CO2(g)+4H2O(l)ΔH3
(1)用ΔH1、ΔH2、ΔH3表示丁烷催化脱氢反应的反应热ΔH=___。
(2)寻找高效的催化剂是脱氢反应重要的研究课题之一。
①催化剂使用一段时间后活性会下降,通入适量氢气可使其改善,氢气的作用是___。
②其他条件相同时,以SiO2为载体与不同质量百分比的CrOx组合,催化效果相关数据如表。实验组催化剂组成正丁烷转化率/%正丁烯收率/%1无催化剂50.352SiO250.353SiO2+9%CrOx25.518.34SiO2+15%CrOx27.520.655SiO2+21%CrOx2417.87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填序号)。
a.脱氢反应中SiO2不起催化作用。
b.CrOx的含量越高;反应的催化效果越好。
c.CrOx的含量对丁烷脱氢反应的焓变无影响。
(3)其他条件相同;30min时测得正丁烷转化率;正丁烯收率随温度的变化如图1。
[收率=×100%]
①实际生产温度选择590℃,由图1说明其理由是___。
②590℃时,向体积为1L的密闭容器中充入3mol正丁烷气体,据图1计算0~30min内生成正丁烯的平均反应速率为__mol/(L·min)。
(4)其他条件相同,30min时正丁烷转化率、正丁烯收率随进料气中的变化如图2。图2中,>2.5后,正丁烷转化率和正丁烯收率呈减小趋势,原因是___。26、(1)一定温度下,在容积为2L的密闭容器中进行反应:⇌M;N、P的物质的量随时间的变化曲线如图所示。
①化学方程式中a:b:_______。
②1~3min内以M的浓度变化表示的平均反应速率为_______。
③下列叙述中能说明上述反应达到平衡状态的是_______。
A.M与N的物质的量相等。
B.P的质量不随时间的变化而变化。
C.混合气体的总物质的量不随时间的变化而变化。
D.单位时间内每消耗amolN,同时消耗bmolM
E.混合气体的压强不随时间的变化而变化。
F.M的物质的量浓度保持不变。
(2)将等物质的量A、B混合于2L的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3A(g)+B(g)⇌xC(g)+2D(g),经5min后测得D的浓度为∶5,C的平均反应速率是0.1mol·L-1·min-1。
①经5min后A的浓度为_______。
②反应开始前充入容器中的B的物质的量为_______。
③B的平均反应速率为_______。
④x的值为_______。27、在一定体积的密闭容器中,进行如下化学反应:CO2(g)+H2(g)CO(g)+H2O(g),其化学平衡常数K和温度t的关系如下表:。t℃70080083010001200K0.60.91.01.72.6
回答下列问题:
(1)该反应的化学平衡常数表达式为K=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该反应的正反应为____________反应(填“吸热”;“放热”)。
(3)某温度下,平衡浓度符合下式:c(CO2)·c(H2)=c(CO)·c(H2O),试判断此时的温度为______________℃。此温度下加入1molCO2(g)和1molH2(g),充分反应,达到平衡时,CO2的转化率为__________。
(4)在800℃时,发生上述反应,某一时刻测得容器内各物质的浓度分别为c(CO2)为2mol/L,c(H2)为1.5mol/L,c(CO)为1mol/L,c(H2O)为3mol/L,则正、逆反应速率的比较为υ正________υ逆。(填“>”、“<”或“=”)评卷人得分四、判断题(共2题,共8分)28、化学能可以转变成为热能、电能等。_____A.正确B.错误29、化石燃料和植物燃料燃烧时放出的能量均来源于太阳能。_____A.正确B.错误评卷人得分五、原理综合题(共2题,共14分)30、铁及其化合物在工农业生产和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具有广泛的用途。请回答下列与铁有关的化学反应原理问题:
(1)铁制品暴露在潮湿的空气中容易发生腐蚀,通过图甲所示装置可验证铁钉是否发生电化学腐蚀,该电化学腐蚀的类型是______,正极反应是_________。
(2)利用电化学方法可对钢铁的腐蚀进行防护,图乙装置为铁闸门的阴极电保护法示意图,铁闸门接电源______(填“正极”或“负极”)。
(3)利用图丙装置可模拟工业生产高铁酸盐(),阳极反应为_______,阴极区溶液的pH______(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4)利用高铁酸盐可制作新型可充电电池,该电池的总反应为充电时阳极反应为______,放电时每转移电子,正极有_____被还原。31、汽车发动机工作时会产生包括CO;NOx等多种污染气体;如何处理这些气体,对保护大气环境意义重大,回答下列问题:
(1)已知:2NO2(g)2NO(g)+O2(g)ΔH1=+115.2kJ·mol-1
2O3(g)3O2(g)ΔH2=-286.6kJ·mol-1
写出臭氧与NO作用产生NO2和O2的热化学方程式___。
恒容密闭体系中NO氧化率随值的变化以及随温度的变化曲线如图所示。NO氧化率随值增大而增大的主要原因是___。
(2)实验测得反应2NO(g)+O2(g)2NO2(g)ΔH<0的即时反应速率满足以下关系式:v正=k正·c2(NO)·c(O2);v逆=k逆·c2(NO2),k正、k逆为速率常数;受温度影响。
①温度为T1时,在1L的恒容密闭容器中,投入0.6molNO和0.3molO2,达到平衡时O2为0.2mol;温度为T2该反应达到平衡时,存在k正=k逆,则T1___T2(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②研究发现该反应按如下步骤进行:
第一步:NO+NON2O2快速平衡。
第二步:N2O2+O22NO2慢反应。
其中可近似认为第二步反应不影响第一步的平衡,第一步反应中:v1正=k1正×c2(NO);v1逆=k1逆×c(N2O2)。下列叙述正确的是___。
A.同一温度下,平衡时第一步反应的k1正/k1逆越大反应正向程度越大。
B.第二步反应速率低;因而转化率也低。
C.第二步的活化能比第一步的活化能低。
D.整个反应的速率由第二步反应速率决定。
(3)科学家研究出了一种高效催化剂,可以将CO和NO2两者转化为无污染气体,反应方程式为:2NO2(g)+4CO(g)4CO2(g)+N2(g)ΔH<0
某温度下,向10L密闭容器中分别充入0.1molNO2和0.2molCO,发生上述反应,随着反应的进行,容器内的压强变化如表所示:。时间/min024681012压强/kPa7573.471.9570.769.768.7568.75
回答下列问题:
①在此温度下,该反应达到平衡时,容器里气体的总物质的量为___,反应的平衡常数Kp=___kPa-1(用平衡分压代替平衡浓度计算,分压=总压×物质的量分数,Kp为以分压表示的平衡常数,计算结果精确到小数点后2位);若保持温度不变,再将CO、CO2气体浓度分别增加一倍,则平衡___(填“右移”或“左移”或“不移动”);
②若将温度降低,再次平衡后,与原平衡相比体系压强(p总)___(填“增大”、“减小”或“不变”)。评卷人得分六、结构与性质(共1题,共8分)32、元素周期表是学习化学的重要工具。下表为8种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
(1)下图所示的模型表示的分子中,可由A、D形成的是____________。
写出c分子的空间构型为___________,d分子的结构简式____________。
(2)关于a(乙烯)分子有下列问题:
①如果a分子中的一个氢原子被甲基取代后得到的物质中在同一平面的原子最多有_________个;
②a能使溴的水溶液褪色,该反应的生成物的名称是___________________(命名);
③a与氢气发生加成反应后生成分子e,e在分子组成和结构上相似的有机物有一大类(又称“同系物”),它们均符合通式当________时,这类有机物开始出现同分异构体,写出该烷烃可能有的同分异构体结构简式________;_______;
(3)在R的单质气体中燃烧产物的电子式为______,在F单质中燃烧的产物是________(写化学式);
(4)上述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中,碱性最强的是________(写化学式),其与Q的单质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_;
(5)已知固体单质M完全燃烧时放出的热量,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参考答案一、选择题(共9题,共18分)1、D【分析】【详解】
A.由题给数据可知;升高温度,化学平衡常数减小,说明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该反应为放热反应,故A错误;
B.该反应是气体体积减小的反应;减小压强,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一氧化碳的转化率减小,故B错误;
C.该反应是气体体积减小的放热反应;在高温和减压条件下,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有利于将吸收液解吸而将其中的一氧化碳释放出来,故C错误;
D..逆反应的化学平衡常数是正反应的化学平衡常数的倒数,则反应[Cu(NH3)3]Ac·CO(aq)Cu(NH3)2Ac(aq)+CO(g)+NH3(g)的平衡常数为=2×10-5;故D正确;
故选D。2、A【分析】【分析】
铬渣主要成分为Cr2O3,同时含有少量Al2O3、SiO2,加氢氧化钠、硝酸钠灼烧生成Na2CrO4、NaAlO2、Na2SiO3同时生成无污染的氮气,用水浸取,“溶液浸出”后所得滤液中含Na2CrO4、NaAlO2、Na2SiO3,加硝酸调节pH除去NaAlO2、Na2SiO3,过滤,滤液中加硝酸铅反应生成PbCrO4沉淀,过滤、洗涤、干燥得PbCrO4产品。
【详解】
A.根据流程图,“高温焙烧”中Cr2O3被NaNO3氧化为Na2CrO4,NaNO3被还原为氮气,根据得失电子守恒,反应方程式为5Cr2O3+14NaOH+6NaNO3=10Na2CrO4+3N2↑+7H2O;故A正确;
B.“溶液浸出”后所得滤液中含有CrONOOH-、AlOSiO故B错误;
C.调节溶液pH的目的是除去AlOSiO为防止引入新杂质,可加入硝酸调节溶液pH,故C错误;
D.PbCrO4难溶于水;易溶于无机强酸或强碱溶液,洗涤液中不能加NaOH,故D错误;
选A。3、C【分析】【详解】
A.容量瓶属于定量仪器,容量瓶不能直接用来配制溶液,故A错误;
B.蒸发用的仪器应该是蒸发皿;故B错误;
C.首先,打开止水夹,用Fe和稀硫酸反应生成的氢气排除装置内空气,然后关闭止水夹,用生成的氢气把硫酸亚铁溶液压入氢氧化钠溶液,可以制备Fe(OH)2;故C正确;
D.检验氨气需要用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氨气可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故D错误;
故选C。4、B【分析】【分析】
【详解】
A.原电池是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装置;故A正确;
B.在周期表中金属与非金属的分界处元素可找到半导体材料;在过渡元素区可找到催化剂,故B错误;
C.氯化氢溶于水电离生成氢离子和氯离子;所以溶于水时破坏了共价键,故C正确;
D.可以用14C测定一些文物的年代;故D正确;
故选B。5、A【分析】【分析】
吸热反应为生成物的总能量大于反应物的总能量;而放热反应为生成物的总能量小于反应物的总能量。
【详解】
A.碳酸钙受热分解生成二氧化碳和氧化钙;反应是吸热反应,是生成物的总能量大于反应物的总能量,故A符合题意;
B.乙醇的燃烧反应是一个放热反应;是生成物的总能量小于反应物的总能量,故B不符题意;
C.铝与氧化铁粉未反应是一个放热反应;是生成物的总能量小于反应物的总能量,故C与题意不符;
D.氧化钙溶于水是一个放热反应;是生成物的总能量小于反应物的总能量,故D与题意不符。
故答案:A。6、C【分析】【详解】
A.铜与浓硝酸反应生成硝酸铜;二氧化氮气体和水;若此反应为放热反应,气体膨胀会使U试管中液面左低右高,A项正确;
B.将胶头滴管中的水滴入烧瓶中;氨气极易溶于水,烧瓶中的气体的物质的量减小,气球会立刻膨胀起来,B项正确;
C.稀盐酸滴完后,二氧化碳气体会从长颈漏斗逸出,不能测定的生成速率;C项错误;
D.蘸有浓氨水和浓盐酸的玻璃棒靠近能生成白烟,说明NH3和HCl发生了反应;D项正确。
答案选C。7、A【分析】【详解】
A选项;天然气是不可再生的能源,不属于未来新能源,故A错误;
B选项;太阳能是资源丰富,可以再生,属于未来新能源,故B正确;
C选项;生物质能资源丰富,属于未来新能源,故C正确;
D选项;风能资源丰富,可以再生,属于未来新能源,故D正确。
综上所述,答案为A。8、C【分析】【详解】
A.A→B的反应为吸热反应;B→C的反应为放热反应,A错误;
B.一个化学反应是吸热反应还是放热反应;与反应条件无直接关系,B错误;
C.物质的能量越低越稳定;C正确;
D.整个反应的D错误;
故选C。9、C【分析】【详解】
A.反应是放热反应;还是吸热反应,主要与反应物总能量和生成物总能量的相对大小有关系,而与反应条件无关系,故A错误;
B.破坏生成物全部化学键所需的能量大于破坏反应物全部化学键所需要的能量时;也就表示形成生成物全部化学键所放出的能量大于破坏反应物全部化学键所消耗要的能量,该反应为放热反应,ΔH<0,故B错误;
C.未来新能源的特点是资源丰富;在使用时对环境无污染或污染很小且可以再生,所以风能;氢能、太阳能和生物质能都属于未来新能源,故C正确;
D.升高温度;可以改变化学反应的反应热,加入催化剂改变反应速率,不能改变化学平衡,故D错误。
故选C。二、多选题(共9题,共18分)10、BD【分析】【详解】
A.苹果含丰富的维生素和糖类;A不符合题意;
B.坚果含丰富的油脂;蛋白质;B符合题意;
C.白菜含丰富的维生素和纤维素;C不符合题意;
D.花生含丰富的油脂;蛋白质;D不符合题意。
故本题选BD。11、BD【分析】【详解】
A.容器1和容器2温度相同,但容器2内浓度更大,反应速率更快,所以v1<v2;若容器2的容积为容器1的二倍,则二者达到等效平衡,n2=0.4,但实际上容器2容积与容器1相等,相当于在等效平衡的基础上进行加压,该反应为气体系数减小的反应,加压平衡正向移动,则n2<0.4;故A错误;
B.温度相同平衡常数相同,所以K1=K2,对于容器1,投料为0.2molCO,0.4molH2,平衡时n(H2)=0.2mol;容器体积为2L,列三段式有。
所以平衡常数K1==2.5×103,即K2=2.5×103;
将容器3的投料极限转化后和容器2投料相同,若二者反应温度相同,则达到等效平衡,此时p2=p3,但实际上容器3温度降低,该反应正反应为放热反应,降低温度平衡正向移动,导致压强减小,所以p2>p3;故B正确;
C.若容器3与容器1反应温度相同,且容积为容器1的2倍,则二者达到等效平衡,此时p1=p3,但实际上二者容积相等,假设把容积压缩到与1相等的过程中平衡不移动,此时2p1=p3,但实际加压平衡会正向移动,所以2p1>p3,且温度降低平衡正向移动,导致p3进一步减小;
根据A选项分析可知a1(CO)2(CO);故C错误;
D.根据C选项分析,容器3相当于容器1的等效平衡状态正向移动,所以n3<0.4;容器2和3若为等效平衡,则a2(CO)+a3(CH3OCH3)=1,根据B选项分析可知容器3相当于容器2的等效平衡状态正向移动,a3(CH3OCH3)减小,所以a2(CO)+a3(CH3OCH3)<1;故D正确;
故答案为BD。
【点睛】
利用等效平衡原理分析问题时,先假设一个能达到等效平衡的虚拟状态,再分析实际情况与虚拟状态相比改变的条件是什么,平衡会如何移动。12、AC【分析】【详解】
A.粉末状碳酸钙固体与盐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的量不变,但接触面积增大;反应速率加快,时间减少,而曲线甲用时小,则曲线甲表示的是粉末状碳酸钙固体与盐酸反应,故A正确;
B.碳酸钙与盐酸反应放热,升高温度加快反应速率,则反应开始时,温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起主要作用,导致0-t1内的反应速率逐渐增大;随着反应的进行,浓度降低起主要作用,反应速率才不断降低,故B错误;
C.由v=可知,t2-t3的速率v(CO2)=mL·s-1;故C正确;
D.探究反应速率的影响因素时;只控制一个变量,则为研究不同状态(块状;粉末状)碳酸钙固体与盐酸反应的反应速率,两次实验所取碳酸钙固体质量一样,与足量的盐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的量相同,故D错误;
答案为AC。13、BC【分析】【详解】
A.根据反应方程式可知A为固体;其浓度不变,故A错误;
B.可逆反应达到平衡时正逆反应速率相等;各物质的浓度;体积分数不再改变,故B正确;
C.反应速率之比等于化学计量数之比;则分别用B;C、D表示的反应速率其比值是3:2:1,故C正确;
D.B为反应物;C为生成物,B的浓度减小,则C的浓度增大,故D错误;
综上所述答案为BC。14、AC【分析】【详解】
A.根据莽草酸的结构简式,可知分子式为A项正确;
B.分子中的含氧官能团有羟基;羧基;碳碳双键不是含氧官能团,B项错误;
C.含有碳碳双键可发生加成反应;含有羟基;羧基能发生取代反应,C项正确;
D.莽草酸不含苯环;不属于芳香族化合物,D项错误。
故选AC。15、AC【分析】【详解】
A.钠与水反应比与乙醇反应剧烈;可证明乙醇羟基中氢原子不如水分子中氢原子活泼,A正确;
B.Cu;Fe均与稀硝酸反应;不能除杂,应选盐酸或稀硫酸,B错误;
C.水解后检验葡萄糖在碱性溶液中;水解后先加NaOH,再做银镜反应实验可检验,C正确;
D.水解后检验葡萄糖在碱性溶液中;水解后没有加碱至碱性,不能检验葡萄糖,D错误;
故选AC。16、BD【分析】【分析】
图中装置构成了一个简单的原电池,铁片一极发生失电子的氧化反应,Fe失电子转化为Fe2+,是原电池的负极;碳棒一极Cu2+得电子转化为铜单质;发生还原反应,是原电池的正极。
【详解】
A.氧化还原反应的实质是电子的得失或偏移;A项错误;
B.铁与CuSO4溶液反应时,Fe失电子转化为Fe2+,Cu2+得电子转化为铜单质,电子由Fe原子转移给Cu2+;B项正确;
C.Cu2+的氧化性比Fe3+的氧化性弱,不能将Fe氧化成Fe3+,上述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Fe+Cu2+=Cu+Fe2+;C项错误;
D.该实验中Fe原子把电子转移给Cu2+;由此可知氧化还原反应是通过电子转移实现的,D项正确。
答案为BD.17、BC【分析】【分析】
根据2Zn+O2+4OH-+2H2O═2[Zn(OH)4]2-可知,O2中O元素的化合价降低;被还原,应为原电池正极,Zn元素化合价升高,被氧化,应为原电池负极,据此答题。
【详解】
A.放电时,为原电池,溶液中阳离子向正极移动,即K+向正极移动;故A错误;
B.放电时总反应为:2Zn+O2+4KOH+2H2O=2K2Zn(OH)4;溶液中的氢氧根离子浓度逐渐减小,故B正确;
C.放电时,负极反应式为Zn+4OH--2e-═[Zn(OH)4]2-;故C正确;
D.放电时;每消耗标况下22.4L氧气,通过电子4mol,故D错误;
故选:BC。18、AD【分析】【分析】
【详解】
A.烷烃能与氯气在光照和适当的温度条件下发生取代反应;故A正确;
B.烷烃中碳原子以碳碳单键结合,都不能使酸性KMnO4溶液的紫色褪去;故B错误;
C.由于甲烷的含氢最高;所以等质量的不同烷烃完全燃烧时,甲烷消耗的氧气最多,故C错误;
D.链状烷烃的结构相似,分子式不同的链状烷烃相差一个或若干个CH2原子团;所以一定互为同系物,故D正确;
故选AD。三、填空题(共9题,共18分)19、略
【分析】【分析】
(1)按定义求算用O2表示从0~8min内该反应的平均速率即可;
(2)正反应是吸热反应;按升高温度对反应速率;化学平衡的影响分析;
(3)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时;正逆反应速率相等,平衡时各种物质的物质的量;浓度等不再发生变化,可由此进行判断;
(4)根据压强对化学平衡的影响分析。
【详解】
(1)
则
答案为:0.0125;
(2)升高温度,平衡向吸热方向移动;正反应为吸热反应,因此升温朝着正反应移动;
答案为:正反应;
不管是放热反应还是吸热;升温,反应速率增大;
答案为:增大;
对2SO3(g)2SO2+O2-Q;升高温度,化学平衡向右移动,混合气体的总物质的量增大,质量不变,气体平均摩尔质量减小,即平均相对分子质量减小;
答案为:减小;
(3)a.v(SO3)=2v(O2)没有指明是正反应速率还是逆反应;不能说明达到平衡,a错误;
b.该反应前后气体体积变化,所以压强不变,反应已达到平衡状态,b正确;
c.由于任何情况下v正(SO2)=2v正(O2),当v逆(SO2)=2v正(O2),即v正(SO2)=v逆(SO2);反应已达到平衡状态,c正确;
d.根据质量守恒;化学反应前后混合物的质量不变,容器体积不变,所以密度始终不变,容器内密度保持不变不能说明达到平衡,d错误;
答案为:bc;
(4)从8min起,压缩容器为1L,容器的体积减到原来的一半,压强增大,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SO2的物质的量减少,SO3的物质的量增大,则SO3的变化曲线C;
答案为:C。
【点睛】
(1)容易错。计算速率,有同学没注意到容积是2L,有同学没注意图中纵坐标是三氧化硫的物质的量,而待求的是氧气的速率。【解析】①.0.0125摩尔/(升·分)②.正反应③.增大④.减小⑤.b、c⑥.c20、略
【分析】【分析】
【详解】
(1)氮气是氮原子间形成三对共用电子对,最外层5个电子,电子式为:
(2)氮的固定是将空气中游离态的氮转化为含氮化合物的过程。
A.用氨氧化制NO;是含氮化合物之间的相互转化,不符合氮的固定定义,选项B错误;
B.用NH3和HNO3反应生成NH4NO3;是含氮化合物之间的相互转化,不符合氮的固定定义,选项B错误;
C.N2和H2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生成NH3;是将游离态的氮转化为化合态的氮的过程,属于氮的固定,选项C正确;
D.雷雨闪电时空气中的N2和O2化合生成NO;是将游离态的氮转化为化合态的氮的过程,属于氮的固定,选项D正确;
答案选CD;
(3)实验室制备氨气是利用氯化铵和氢氧化钙固体加热制取,化学方程式为2NH4Cl+Ca(OH)22NH3↑+2H2O+CaCl2;
A.NH4Cl固体受热分解生成NH3和HCl,而当温度降低时,NH3和HCl又重新化合成固体NH4Cl;气体进入干燥管的机会不多,选项A错误;
B.向CaO中滴加浓氨水,CaO遇水生成Ca(OH)2;同时放出大量热量,使浓氨水中的氨气逸出,选项B正确;
C.固体加热制气体时;试管口应略向下倾斜,使产生的水能够流出,以免损坏试管,所以利用氯化铵和氢氧化钙固体加热制取氨气需试管口应略向下倾斜,选项C错误;
D.浓氨水易挥发,用浓氨水加热制取NH3的方法是正确的;氨气是碱性气体,可用碱石灰干燥,选项D正确;
答案选AC;
选取了正确的制备装置后;若想收集一试管氨气,氨气的密度小于空气,可用向下排空气法收集;
(4)NH4HCO3是常用的铵态氮肥,在施用时若受热会释放出氨气而降低肥效。检验其中的方法是将固体溶于水配制浓溶液,加入浓NaOH溶液、加热,再用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试纸检验产生的气体,若试纸变蓝则表明含有【解析】CDAC向下NaOH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21、略
【分析】(1)沙滩上沙粒的主要成分为二氧化硅,化学式为SiO2。(2)高温下二氧化硅与碳酸钠反应生成硅酸钠和二氧化碳,硅酸钠与二氧化硅均是玻璃的主要成分,所以上述晶莹发亮的珠子可能是玻璃珠,答案选D。(3)根据以上分析可知生成该珠子时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SiO2+Na2CO3Na2SiO3+CO2↑。(4)氢氟酸能与二氧化硅反应生成四氟化硅和水,因此氢氟酸常用作玻璃的蚀刻剂,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SiO2+4HF=SiF4↑+2H2O。【解析】SiO2DSiO2+Na2CO3Na2SiO3+CO2↑SiO2+4HF=SiF4↑+2H2O22、略
【分析】【分析】
根据反应2Ag+(aq)+Cu(s)═Cu2+(aq)+2Ag(s),在反应中,Cu被氧化,失电子,应为原电池的负极,电极反应式为Cu-2e-=Cu2+,则正极为Ag,Ag+在正极上得电子被还原,电极反应式为Ag++e=Ag,电解质溶液为AgNO3;结合原电池原理分析解答。
【详解】
(1)由反应2Ag+(aq)+Cu(s)═Cu2+(aq)+2Ag(s)可知,在反应中,Cu被氧化,失电子,应为原电池的负极,Ag+在正极上得电子被还原,电解质溶液应该为AgNO3,故答案为:Cu;AgNO3;
(2)正极为活泼性较Cu弱的Ag,Ag+在正极上得电子被还原,电极反应式为Ag++e-=Ag,故答案为:正;Ag++e-=Ag;
(3)Cu被氧化,失电子,应为原电池的负极,电极反应式为Cu-2e-=Cu2+,故答案为:Cu-2e-=Cu2+。
【点睛】
正确判断原电池的正负极是解题的关键。本题的易错点为电解质Y的判断,要注意Y中应该含有Ag+,高中阶段易溶性的银盐只有AgNO3。【解析】CuAgNO3溶液正Ag++e-=AgCu-2e-=Cu2+23、略
【分析】【分析】
(1)①过氧化氢溶液是实验室制取氧气的重要药品;在常温下很难分解得到氧气,其分解速度受浓度;温度、催化剂等因素的影响;设计实验方案来证明时,要注意实验的控制变量,以确保实验结果的准确性。
②其他条件不变;升高温度,可以加快反应速率,或者增加反应物的浓度或加入催化剂,都可以使反应速率加快,据此分析。
(2)①根据图象变化;M和N物质的量减少是反应物,W物质的量增加为生成物,结合反应过程中消耗量和生成量之比等于化学方程式计量数之比计算书写化学方程式。
②依据反应速率概念和转化率概念计算,V=∆C/∆t;转化率α=消耗量/起始量×100%。
【详解】
(1)①根据表中给出的数据;无催化剂不加热的情况下,不同浓度的过氧化氢溶液都是几乎不反应,在无催化剂加热的情况下,不同浓度的过氧化氢溶液都分解,说明过氧化氢的分解速率与温度有关,但是得到相同气体的时间不同,浓度越大,反应的速度越快,说明过氧化氢的分解速率与浓度有关;比较同一浓度的过氧化氢溶液如30%时,在无催化剂加热的时候,需要时间是360s,有催化剂加热的条件下,需要时间是10s,说明过氧化氢的分解速率与温度;催化剂有关;正确答案:温度;催化剂;浓度。
②分析表中数据可以看出;其他条件不变,升高温度,可以加快反应速率,或者增加反应物的浓度或加入催化剂,都可以使反应速率加快;正确答案:当控制其他条件不变,只升高温度(或增加反应物的浓度,或加入催化剂),可以加快反应速率。
(2)①图象分析可知,M和N物质的量减少是反应物,W物质的量增加为生成物,M物质的量减少1.2-0.8=0.4mol,N物质的量减少1.0-0.6=0.4mol,W增加物质的量0.8mol,n(M):n(N):n(W)=0.4:0.4:0.8=1:1:2,则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M+N2W,正确答案:M+N2W。
②从开始至4min,N的平均反应速率=(1.0-0.6)/(2×4)=0.05mol·L−1·min−1;4min末M的转化率=(1.2-0.8)/1.2×100%=33.3%;正确答案:0.05mol·L−1·min−1;33.3%。
【点睛】
本题通过图表数据,考查了外界条件对反应速率的影响,反应速率,转化率计算,难度中等,要注意分析其他条件相同,只有一个条件改变时,如何影响反应速率。【解析】①.温度②.浓度③.催化剂④.当控制其他条件不变,只升高温度(或增加反应物的浓度,或加入催化剂),可以加快反应速率⑤.M+N2W⑥.0.05mol·L−1·min−1⑦.33.3%24、略
【分析】【分析】
【详解】
人体保持健康必须的六种基本营养物质为:糖类、油脂、蛋白质、维生素、水、无机盐,故答案为:糖类;油脂;蛋白质;维生素;水;无机盐。【解析】糖类油脂蛋白质维生素水无机盐25、略
【分析】【详解】
(1)①H2(g)+O2(g)=H2O(l)ΔH1,②CH3CH2CH2CH3(g)+O2(g)=4CO2(g)+5H2O(l)ΔH2,③CH2=CHCH2CH3(g)+6O2(g)=4CO2(g)+4H2O(l)ΔH3,根据盖斯定律分析,由②-③-①得丁烷催化脱氢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CH3CH2CH2CH3(g)CH2=CHCH2CH3(g)+H2(g)ΔH=ΔH2-ΔH1-ΔH3;
(2)①该工艺过程的副产物有炭(C),生成的积炭会附着在催化剂表面,影响催化效果,催化剂在使用一段时间后活性会下降,H2可以除去积炭;提高催化剂活性所以通入适量氢气可使其改善;
②a.从实验1、2数据分析,脱氢反应中SiO2不起催化作用;故正确;
b.从实验4、5数据分析,不是CrOx的含量越高;反应的催化效果越好,故错误;
c.催化剂不影响平衡,所以CrOx的含量对丁烷脱氢反应的焓变无影响;故正确。
故选ac;
(3)①从图1分析;590℃时正丁烯收率最高,副产物收率较低,所以实际生产温度选择590℃;
②590℃时,向体积为1L的密闭容器中充入3mol正丁烷气体,据图1中0~30min内正丁烯的收率为20%,所以生成的正丁烯的物质的量为3×20%=0.6mol,生成正丁烯的平均反应速率为=0.02mol/(L·min)。
(4)>2.5后,H2含量过高,导致主反应CH3CH2CH2CH3(g)CH2=CHCH2CH3(g)+H2(g)的化学平衡逆向移动,使正丁烷转化率和正丁烯收率都减小;或者H2含量过高,不利于反应物与催化剂充分接触,导致反应速率下降,造成相同时间内正丁烷转化率和正丁烯收率都减小。【解析】ΔH2-ΔH1-ΔH3H2可以除去积炭,提高催化剂活性ac图1中590℃时正丁烯收率最高,副产物收率较低0.02答案一:H2含量过高,导致主反应CH3CH2CH2CH3(g)CH2=CHCH2CH3(g)+H2(g)的化学平衡逆向移动;答案二:H2含量过高,不利于反应物与催化剂充分接触,导致反应速率下降26、略
【分析】【分析】
【详解】
(1)①由图像可知N、M、P的物质的量变化之比等=(8-2):(5-2):(4-1)=2∶1∶1,化学方程式的系数比等于物质的量变化之比,故a∶b∶c=2∶1∶1;
②1~3min内以M的浓度变化表示的平均反应速率为=0.25mol·L-1·min-1;
③A.3min时,M与N的物质的量相等,但是此时不平衡,故A错误;B.P的质量不随时间的变化而变化,则反应达到了平衡,故B正确;C.混合气体的总物质的量一直不变,故总物质的量不变不一定达到了平衡,故C错误;D.单位时间内每消耗amolN,同时消耗bmolM;正逆反应速率相等,反应达到了平衡,故D正确;E.混合气体的压强一直不变,故压强不随时间的变化而变化不一定达到平衡,故E错误;F.M的物质的量浓度保持不变,正逆反应速率相等,达到了平衡,故F正确;故选BDF;
(2)根据题意
2b=0.5mol/L,b=0.25mol/L;(a-3b):(a-b)=3:5,a=6b=1.5mol/L
①5min后A的浓度为0.75mol·L-1;
②开始B的浓度为1.5mol/L;B的物质的量为3mol;
③B的反应速率为=0.05mol·L-1·min-1;
④C的平均反应速率是0.1mol·L-1·min-1,B的反应速率为0.05mol·L-1·min-1,根据速率之比等于系数比,x=2。【解析】2∶1∶10.25mol·L-1·min-1BDF0.75mol·L-13mol0.05mol·L-1·min-1227、略
【分析】【详解】
(1)CO2(g)+H2(g)CO(g)+H2O(g),其化学平衡常数K=c(CO)c(H2O)/c(CO2)c(H2);正确答案:c(CO)c(H2O)/c(CO2)c(H2)。
(2)由表中数据可以知道;升高温度平衡常数增大,说明升高温度平衡正向移动,而升高温度平衡向吸热反应移动,正反应为吸热反应;正确答案:吸热;
(3)某温度下,平衡浓度符合下式:c(CO2)•c(H2)=c(CO)•c(H2O),说明平衡常数K=1,故温度为830℃;CO2、H2的起始物质的量之比等于化学计量数之比,则二者平衡浓度相等,假设容器的体积为1L,设平衡时CO(g)、H2O(g)浓度相等且均为xmol/L,由CO2(g)+H2(g)⇌CO(g)+H2O(g)反应可知,平衡时c(CO2)=c(H2)=1-xmol,可结合平衡常数K=c(CO)c(H2O)/c(CO2)c(H2)=1,x2/(1-x)2=1;x=0.5mol,故二氧化碳的转化率为0.5/1×100%=50%;正确答案:30;50%。
(4)此时浓度商Qc=1×3/2×1.5=1>800℃时平衡常数K=0.9;反应向逆反应进行,则v(正)<v(逆),正确答案:<。
点睛:针对可逆反应,在温度一定的条件下,如果反应物、生成物的量均已给定,反应进行的方向要利用浓度商与该温度下的平衡常数进行判断,如果浓度商大于该温度下的平衡常数,反应向左,小于向右,等于达到平衡。【解析】①.c(CO)c(H2O)/c(CO2)c(H2)②.吸热③.830④.50%⑤.<四、判断题(共2题,共8分)28、A【分析】【分析】
【详解】
根据能量守恒定律,化学能可以转变成为热能(氢气燃烧)、电能(原电池)等,该说法正确。29、A【分析】【分析】
【详解】
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将太阳能转化为化学能储存在植物中,植物、动物躯体经过几百万年复杂的物理、化学变化形成化石燃料,由此可知化石燃料和植物燃料燃烧时放出的能量均来源于太阳能,正确。五、原理综合题(共2题,共14分)30、略
【分析】【分析】
原电池,负极失电子,发生氧化反应,正极得电子,发生还原反应;电解池,阳极失电子,发生氧化反应,阴极得电子,发生还原反应。由电池总反应可知关系式根据关系式计算。
【详解】
(1)铁在中性溶液中发生吸氧腐蚀;吸氧腐蚀的正极上得电子生成电极反应为故答案为:吸氧腐蚀;
(2)金属防护中;被保护的金属需要接电源负极,防止发生氧化反应。故答案为:负极;
(3)由题图丙装置可知,接电源正极,为阳极,发生氧化反应,生成电极反应为阴极得电子生成与故阴极区浓度增大,溶液的增大。故答案为:增大;
(4)根据给出的电池总反应可知,充电时阳极失电子,与反应生成故阳极反应为由电池总反应可知关系式的化合价由降为故放电时每转移电子,有被还原,转移电子时,被还原的质量为故答案为:19.8。【解析】吸氧腐蚀负极增大19.831、略
【分析】【分析】
(1)根据盖斯定律分析作答;结合浓度对平衡的影响因素分析;
(2)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第七章力》单元检测卷带答案
- 人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全册教案
- 三年级下册数学表格式教案
- 学校校长事迹及现实表现材料
- 充电桩短路、故障自燃应急预案
- 高一化学达标训练:第三单元化学能与电能的转化
- 2024高中地理第三章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1自然地理要素变化与环境变迁课时作业含解析湘教版必修1
- 2024高考化学一轮复习第三章金属及其化合物第三讲铁及其重要化合物规范演练含解析新人教版
- 2024高考地理一轮复习专练42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含解析新人教版
- 二零二五年度绿色生态工程项目采购树木合同范本3篇
- DB11T 356-2017 公共厕所运行管理规范
- 信息安全意识培训课件
- 中学食堂食品安全保障机制舆情管理方案
- 企业供应链管理软件使用合同
- 中考化学酸碱盐知识点性质归纳
- 新教科版四上科学3.5《运动与摩擦力》教案(新课标)
- 四川省绵阳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检测英语试题(解析版)
- 2024年中国电科集团春季招聘公开引进高层次人才和急需紧缺人才笔试参考题库(共500题)答案详解版
- 绿化养护服务整体养护方案
- 医院护理培训课件:《压力性损伤(压疮)的分期及预防》
- 小说训练-景物描写的作用-高考语文二轮复习训练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