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内…………○…………装…………○…………内…………○…………装…………○…………订…………○…………线…………○…………※※请※※不※※要※※在※※装※※订※※线※※内※※答※※题※※…………○…………外…………○…………装…………○…………订…………○…………线…………○…………第=page22页,总=sectionpages22页第=page11页,总=sectionpages11页2025年北师大新版七年级生物上册阶段测试试卷含答案考试试卷考试范围:全部知识点;考试时间:120分钟学校:______姓名:______班级:______考号:______总分栏题号一二三四五六总分得分评卷人得分一、选择题(共7题,共14分)1、某同学到医院去测量血压时;得到的血压值为13/9kPa,他的血压为()
A.正常。
B.高血压。
C.低血压。
D.以上都不对。
2、下列营养物质中,都能为人体提供能量的是()A.水、无机盐、维生素B.糖类、脂肪、蛋白质C.糖类、脂肪、无机盐D.水、脂肪、维生素3、如图示人体的神经系统;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①包括大脑、中脑和小脑B.②只有反射功能C.③为神经系统的中枢部分D.①②③的基本单位均为神经元4、下列不属于生态系统的是()A.一片农田B.一块草地C.生物圈D.森林中所有的树5、下列哪一种现象不能体现生物对环境的适应?()A.家鸽用翼飞行B.蝉的保护色C.鱼用鳃呼吸D.猫捉老鼠6、【题文】一个池塘被农药污染食物链:浮游植物→水蚤→鱼→鱼鹰。其中体内农药最多的是()A.浮游植物B.水蚤C.鱼D.鱼鹰7、实验证明,维生素B1在140℃时还不至于被分解破坏.人们做馒头时爱加过量的碱,长期吃这种馒头,容易患脚气病.下列对这一现象解释正确的是()A.高温会破坏维生素B1B.患者吸收不到足够的维生素B1C.面粉中缺乏维生素B1D.碱能破坏维生素B1评卷人得分二、填空题(共9题,共18分)8、神经元是构成神经系统______.神经元长的突起外表大都套有一层鞘,组成______,其末端的细小分支叫______.9、神经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____。10、小肠内表面有许多环形的______,它表面有许多小肠绒毛,这就大大增加了小肠的内表面积.11、在探究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时;作如下处理:
(1)如果只探究唾液作用,则需要____号试管作为对照.
(2)将三支试管放入37℃温水中10分钟后取出,滴加碘液,不会变蓝的是____号试管.
(3)实验结果说明:淀粉的变化与____、____和唾液都有关系.12、在生物圈中,有的生物只有一个细胞,如草履虫,这类生物被称为____;大多数生物都是多个细胞构成的,这类生物称为____.13、如图为植物根尖中剖面示意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位于根尖最尖端的是[____]____,一般由保护组织构成,有____作用。
(2)③是____,有很强的____能力;能够不断产生新细胞。
(3)②名称是____,①是____,它最重要的结构特点是其上生有大量的____,是吸收____和____的主要部分.
14、杨树茎内形成层细胞向内分裂产生新的____,向外分裂产生新的____.15、蚊子的幼虫孑孓(jiéjué)生活在水中;它们在水中能呼吸吗?兴趣小组的同学设计了如下的实验来探究这个问题。试回答下列问题:
1.提出问题:孑孓在水中能呼吸吗?
2.作出假设:____。
3.实验设计:
①取甲;乙两个大小相同的烧杯;放入等量清水。
②如上图,取20只孑孓放人甲烧杯中,并用一细铁丝网罩住,另取____只孑孓放入乙烧杯中;乙组实验起到的作用是____。
③将甲;乙两烧杯放在适合孑孓生活的相同环境中。
④观察甲;乙两烧杯中孑孓的生活情况。
4.结果预测:
A.甲烧杯中的孑孓死亡,乙烧杯中的孑孓活着,说明____。
B.甲和乙烧杯中的孑孓都存活,说明____。
5.实验现象:甲烧杯中的孑孓全部死亡;乙烧杯中的孑孓活着。
6.实验结论是:____。与你做出的假设____。16、致癌因子主要分为物理致癌因子、化学致癌因子、病毒致癌因子、X射线属于____,黄曲霉素属于____.评卷人得分三、判断题(共6题,共12分)17、肺活量是指人体呼出体内所有气体的量()18、肾单位中的肾小球和紧贴着它的肾小囊内壁起过滤作用.19、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判断对错)20、生物既能受环境影响,也能影响环境()21、用鼠妇做完实验后,一定要将鼠妇消灭掉。()22、仙人掌的叶退化成刺,可以减少水分的散失,是对干旱环境的适应.()评卷人得分四、实验探究题(共4题,共8分)23、如图是生物兴趣小组在探究“植物光合作用所需条件”而进行的实验中遇到一些问题;请帮他们解决.
(1)本实验探究的问题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实验前,首先要将植物放在黑暗中一昼夜,这样做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实验中,将叶片的一部分用不透明的纸片两面遮盖起来目的是为了与不遮光的部分形成_____________。(3)在脱色的过程中采用的是______________法,因为酒精沸点低,易燃烧。(4)滴加碘液片刻后,观察到的现象是叶片见光部分变______色。(5)光合作用能维持生物圈中____________的相对平衡.由于某种原因致使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增加,导致温室效应.为缓解温室效应,作为生物圈中的一员,你应该做些什么(答一项即可)___________________。24、小悦在“探究唾液对淀粉的消化作用”活动中,进行如下操作:①取两支试管,分别加入少许等量的馒头碎屑,编号为A、B;②A试管中加入2毫升清水,B试管中加入2毫升唾液;③将两支试管充分振荡后,放入盛有温水的烧杯中;④10分钟后取出,各加入2滴碘液。请分析回答:(1)针对小悦的探究活动,该如何提出问题:____?(2)该探究活动的变量是____。(3)温水最好控制在____℃左右,是为了模拟人体____温度。滴加碘液后,A试管的现象是,B试管的现象是。(4)通过分析实验现象,你得出的结论是:唾液中的____对____有消化作用。25、如图为叶片叶肉细胞内进行的某些生理活动示意图;其中①;②为相关气体,A为细胞内相关能量转化器:图二、图三是某生物实验兴趣小组做的实验装置,请分析回答。
(1)图一中②代表的气体为______;[A]代表的结构是______。
(2)某生物实验兴趣小组设置了一组实验装置;如图二,一段时后,发现透明的里料袋内壁上有水珠出现,请问他们探究的问题是______。
(3)该生物实验兴小组进一步探究;将图二中的甲装置放在光下一段时后,用排水注收了塑料袋中的气体,将带火星的细木条插入广口瓶中,细木条将会复燃,说明此气体是______,它来自植物的______(生理过程)。
(4)气体进出叶片通过______,它的开关闭合由______控制。26、下表为“探究种子萌发的外界条件”的实验设计,根据表中提供的信息,请回答下列问题。。培养皿编号种子所处的外界条件(其他外界条件均适宜且相同)A50培养皿底部垫有浸湿的滤纸20℃B50培养皿底部垫有浸湿的滤纸-10℃C50培养皿底部垫有干燥的滤纸20℃D50培养皿中的水淹没种子20℃(1)如果用培养皿A与B进行对照实验,所探究的问题是种子的萌发是否需要适宜的____。(2)若需探究水分对种子萌发的影响,应选用____两组培养皿做对照实验。(3)如果用培养皿A(有空气)和D(无空气)进行对照实验,结果发现A组种子能正常萌发,D组种子不能萌发,这说明种子的萌发需要____。(4)若要探究光照对该种子的萌发有无影响,请完成下列实验方案的设计和结果分析。第一步:在培养皿底部铺上滤纸,并加入适量的水,然后取等量的两份种子分别放入两组培养皿中(温度控制在20℃);第二步:将一组培养皿置于____的环境中,另一组置于黑暗的环境中,培养一段时间。结果分析:如果两组培养皿中种子萌发的结果基本相同,则说明光照对该种子的萌发____(填“没有”或“有”)影响。评卷人得分五、解答题(共3题,共27分)27、如图,是肺、肺泡与血液之间的气体交换示意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人的呼吸系统是由___和___组成组成的,完成气体交换的场所是[3]___。(2)既是气体的通道,也是食物通道的器官是_____。“小小一口痰,细菌千千万”,图A中形成痰的部位是[]气管。(3)图C中肺泡外面包绕着丰富的[6]_______,并且肺泡壁和毛细血管壁都是由一层扁平的上皮细胞构成,这样的结构特点适于肺泡与毛细血管之间进行气体交换。(4)肺泡处的氧气进入血液,随着血液循环运输到组织细胞,在细胞中的______(填结构)被利用。28、看图做题下图为动植物细胞结构模式图据图回答问题,填出个序号的名称及功能。
(1)【1】_______的主要功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3】____________【4】____________【5】________【6】______的主要功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请用序号和名称说出动物细胞和植物细胞的的相同之处或不同之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9、如图是动物细胞和植物细胞的结构示意图;据图回答问题:(横线上填名称,括号内填字母序号,否则不给分)
(1)属于植物细胞的是______图;你判断的依据是______;
(2)细胞生命活动的控制中心是[C]______;细胞的许多生命活动在[B]______中进行.
(3)图中结构E名称是______;它是进行______作用的场所.
(4)西瓜之所以是甘露可口;主要是[F]______中含有大量细胞液.
(5)由图中我们可以看到;植物细胞和动物细胞都具有的结构分别是______;______和______
评卷人得分六、其他(共4题,共32分)30、【题文】如图所示;曲线A表示某种蔬菜的叶片逃命作用每小时合成有机物的质量与温度的关系(光照强度为E时),曲线B表示该叶片呼吸作用每小时分解有机物的质量与温度的关系。据图回答:
(1)请写出光合作用的方程式:____;
(2)曲线ab段表明____。
(3)菜农在光照强度为E的温室内栽培该种蔬菜,温度最好控制在____℃左右。
(4)当温度在35℃时,该叶片内积累的有机物的质量是____毫克。
(5)若要提高温室栽培蔬菜的产量;你认为晚上可以采取哪些措施?
____31、【题文】下图是显微镜结构图;请据图回答:(4分)
(1)观察时,应该先旋转[7]____找到物像,再调[8]____让物像更加清晰。
(2)天气阴暗时应该使用反光镜的____可以让视野明亮。
(3)转换镜头时,应该转动[2]____,不能直接摆弄物镜。32、【题文】分析实验:(共8分)
(1)以上实验是观察____对____的消化作用。
(2)经过上述实验过程,D组2号试管中浆糊颜色____,原因是____
____;1号试管中浆糊颜色____,原因是____
____。
(3)如果将C组烧杯中的水换为5℃,再重复D组实验,这两个试管中浆糊的颜色____,原因是____。33、【题文】观察下面“绿叶在光下制造淀粉”实验操作环节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结合你在此实验中的操作过程,将图中操作环节正确排序____。
(2)图②操作的目的是____。
(3)图⑦操作的目的是形成对照。其中,遮光部分是____组(填“对照”或“实验”)。
(4)图④中滴加的液体为____,一段时间后,叶片中见光部分呈现蓝色,说明绿叶在光下合成了____。参考答案一、选择题(共7题,共14分)1、A【分析】
血压是流动的血液对血管壁造成的侧压力.血液主要是由心脏的泵血作用产生的.通常所说的血液是指体循环的动脉血压;可以在上肢的肱动脉处测得.心脏收缩时,动脉血压最高,称为收缩压;心脏舒张时,动脉血压最低,称为舒张压.健康成年人的动脉血压,一般维持在收缩压12~18.7千帕;舒张压8~12千帕.血压经常超过18.7/12千帕,就称为高血压;经常低于12/8千帕,则称为低血压.血压太高和太低都不利于身体健康.某同学的血压值为13/9kPa,表明他的血压为正常.
故选A.
【解析】【答案】本题考查的是血压的知识;血压可在上肢的肱动脉处测得.
2、B【分析】解:食物所含的六类营养物质中;能为人体提供能量的是糖类;脂肪和蛋白质,其中糖类是最主要的供能物质,人体进行各项生命活动所消耗的能量主要来自于糖类的氧化分解,约占人体能量供应量的70%.脂肪也是重要的供能物质,但是人体内的大部分脂肪作为备用能源贮存在皮下等处,属于贮备能源物质。蛋白质也能为生命活动提供一部分能量,但蛋白质主要是构成组织细胞的基本物质,是人体生长发育、组织更新的重要原料,也是生命活动的调节等的物质基础。
维生素属于有机物;但它既不能为人体提供能量,也不参与人体组织的构成,但它对人体的生命活动具有重要的调节作用。
水和无机盐属于无机物;不能为人体提供能量。
故选:B。
食物中含有六大类营养物质:蛋白质;糖类、脂肪、维生素、水和无机盐;每一类营养物质都是人体所必需的。
能为人体提供能量的是糖类、脂肪和蛋白质,水、无机盐和维生素不能为人体提供能量。【解析】B3、D【分析】解:A;图中①是脑;包括大脑、脑干和小脑,A错误;
B;②是脊髓;具有传导和反射功能,B错误;
C;③是神经;属于神经系统的周围部分,C错误;
D;神经系统的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神经元.D正确.
故选:D
神经系统包括脑;脊髓和它们发出的神经三部分;人体神经系统的中枢部分是脑和脊髓,神经系统的组成如图所示:
图中①是脑;②是脊髓,③是神经.
关于神经系统的组成,列表可以方便记忆.【解析】D4、D【分析】解:一片农田;一块草地、生物圈既包括了生物所在的环境;也包括了环境中的所有生物,符合生态系统的概念;森林中所有的树只包括了生物部分的植物,没有其它生物,也没有环境部分,不能构成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
故选:D
在一定区域内生物和它所生活的环境就形成一个生态系统.它包括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只有生物不叫生态系统;只有环境也不叫生态系统.据此可以解答本题.
只要熟练掌握了生态系统的概念,仔细分析选项中的内容是否符合生态系统的概念,即可正确答题.【解析】D5、D【分析】试题分析:在自然界中,生物受到很多生态因素的影响,因此.生物必须适应环境才能生存下去.生物在适应环境的同时,也影响和改变着环境.家鸽用翼飞行,蝉的保护色,鱼用鳃呼吸都说明了生物是适应环境的,猫捉老鼠体现的是生物之间的捕食关系。考点: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生物与环境的关系.解答时可以从环境影响生物的生活,生物适应环境,影响环境等方面来切入.【解析】【答案】D6、D【分析】【解析】
试题分析:物质和能量沿着食物链和食物网流动的;营养级越高的生物(越靠近食物链的末端),体内所积累的有毒物质越多(富集),食物链:浮游植物→水蚤→鱼→鱼鹰,鱼鹰营养级最高,则它的体内农药含量最多,选D。
考点:本题考查的是有害物质沿食物链积累,解此题的关键是熟知食物链的末端生物,体内所积累的有毒物质最多。【解析】【答案】D7、D【分析】【解答】解:维生素B1的作用是维持人体正常的新陈代谢和神经系统的正常生理功能,人体缺乏维生素B1会患脚气病,维生素B1虽然耐高温,但在碱性溶液中容易分解变质.酸碱度在3.5时可耐100℃高温,酸碱大于5时易失效.酸性溶液中很稳定,在碱性溶液中不稳定,易被氧化和受热破坏.因此做馒头时爱加过量的碱,长此以往,会造成维生素B1的缺乏而患脚气病.
故选:D.
【分析】维生素既不是构成组织的主要原料,也不是供应能量的物质.现在已经知道,大多数维生素是某些酶的辅酶的组成成分,在物质代谢中有重要的作用.如果食物中缺乏某种维生素或维生素的吸收利用发生障碍,就会引起物质代谢失常,影响正常生理功能,以致表现为维生素缺乏症.二、填空题(共9题,共18分)8、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神经纤维;神经末梢【分析】解:神经元是构成神经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其基本结构包括细胞体和突起两部分;神经元的突起一般包括一条长而分支少的轴突和数条短而呈树枝状分支的树突,轴突以及套在外面的髓鞘叫神经纤维,神经纤维末端的细小分支叫神经末梢,神经末梢分布在全身各处,神经纤维集结成束,外包结缔组织膜,构成神经.神经元的功能是神经元受到刺激后能产生兴奋,并能把兴奋传导到其它的神经元.胞体处理信息,树突接受信息,轴突传导信息.
故答案为: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神经纤维;神经末梢..
神经元的基本结构包括细胞体和突起两部分;神经元的突起一般包括一条长而分支少的轴突和数条短而呈树枝状分支的树突,轴突以及套在外面的髓鞘叫神经纤维,神经纤维末端的细小分支叫神经末梢,神经纤维集结成束,外包结缔组织膜,构成神经.
理解神经元的结构和功能是关键.【解析】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神经纤维;神经末梢9、神经元【分析】【分析】本题考查的是神经元的结构和功能。解题的关键是要掌握神经元特点和功能;即神经系统的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神经元。
【解答】神经系统的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神经元;神经元的基本结构包括细胞体和突起两部分;神经元的突起一般包括一条长而分支少的轴突和数条短而呈树枝状分支的树突,轴突以及套在外面的髓鞘叫神经纤维,神经纤维末端的细小分支叫神经末梢,神经末梢分布在全身各处;神经元的功能是神经元受到刺激后能产生兴奋,并能把兴奋传导到其它的神经元;神经元的细胞体主要集中在脑和脊髓里,神经元的突起主要集中在周围神经系统里。【解析】神经元10、皱襞【分析】解:小肠长约5~6m;小肠内壁有环形皱襞,其表面有许多绒毛突起,叫小肠绒毛,增大了消化食物的面积;小肠内具有肠腺分泌的肠液;胰腺分泌的胰液和肝脏分泌的胆汁等多种消化液;这些消化液含有消化食物的多种酶;小肠绒毛内有毛细血管,绒毛壁、毛细血管壁、都是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的,这些特点有利于营养物质的吸收,所以小肠是人体消化和吸收营养物质的主要器官.
故答案为:皱襞;
生物体的结构与其功能是相适应的;小肠是消化食物和吸收营养物质的主要场所;小肠的结构特点是适于消化食物和吸收营养物质.
解题的关键是掌握小肠的结构特点.【解析】皱襞11、略
【分析】
(1)如果只探究唾液作用;则唾液为该实验的单一变量,其他条件完全相同,可设置2号试管(清水),作为对照组;
(2)淀粉遇碘变蓝是淀粉的特性;将三支试管放入37℃温水中10分钟后取出,滴加碘液,1号试管中的淀粉被唾液分解为麦芽糖,故不变蓝;2号试管中的淀粉不能被清水分解,滴加碘液后变蓝;3号试管中的淀粉与唾液没有充分混合,唾液淀粉酶不能很好的发挥消化作用,仍有淀粉存在,故滴加碘液后变蓝;
(3)通过1号和3号的实验;说明馒头块的大小;是否搅拌即唾液是否与食物充分混合,会影响淀粉的消化;1号与2号的实验,说明唾液有消化作用;
故答案为:(1)2;(2)1;(3)食块大小;搅拌与否。
【解析】【答案】此题是一道实验探究题;具体考查的是探究唾液对食物中的营养物质淀粉的消化作用.唾液淀粉酶能将淀粉初步分解成麦芽糖,胰液和肠液能将淀粉分解成葡萄糖;
12、略
【分析】
草履虫;细菌、酵母菌、衣藻等生物只有一个细胞;因此单细胞生物;大多数生物都是多个细胞构成的,如玉米、蘑菇、牛羊等,这类生物称为多细胞生物.
故答案为:单细胞生物;多细胞生物.
【解析】【答案】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生物的分类依据.解答时可以从生物的共同特征方面来切入.
13、略
【分析】
(1)④根冠;在根的顶端.细胞比较大排列不够整齐,像一顶帽子似地套在外面,对根尖有保护作用,属保护组织.
(2)③分生区:被根冠包围着.细胞很小;细胞壁薄,细胞核大,细胞质浓,具有很强的分裂能力,能够不断分裂产生新细胞,属分生组织.
(3)②伸长区:在分生区上部;细胞逐渐停止分裂,开始迅速伸长,是根伸长最快的地方,能够吸收水分和无机盐.
①成熟区:在伸长区的上部;细胞停止伸长,并且开始分化,一部分向外突起形成根毛.是根吸收水分和无机盐的主要部位.成熟区及其上部,根内部一部分细胞分化形成导管,能输导水分和无机盐.
故答案为:(1)④;根冠;
(2)分生区;分裂;
(3)伸长区;成熟区;根毛;水分;无机盐.
【解析】【答案】根尖是指从根的顶端到生有根毛的一段.图示根尖的结构:自上至下分别是①成熟区;②伸长区,③分生区,④根冠.
14、略
【分析】
木本植物茎的结构从外到内依次是:树皮;形成层、木质部和髓.树皮有周皮和韧皮部组成;周皮其保护作用,韧皮部内有筛管和韧皮纤维,筛管可以运输有机物;再往里是形成层,形成层细胞可以分裂增生,向内产生木质部,向外产生韧皮部,使茎不断的加粗;木质部内有木纤维和导管.导管可以运输水分和无机盐,木纤维起支持作用;最里面是髓,储存营养物质.
故答案为:木质部;韧皮部.
【解析】【答案】此题主要考查双子叶植物茎的基本结构和主要功能.
15、孑孓在水中不能呼吸或孑孓在水中能呼吸20对照孑孓不能在水中呼吸孑孓在水中能呼吸孑孓不能在水中呼吸一致或不一致(与其假设要一致)【分析】【解答】2作;出假设:根据自己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对提出问题作出肯定或否定的回答;孑孓在水中能呼吸。
3;实验设计:
②对照实验是指在研究一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所进行的除了这种条件不同之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甲烧杯与乙烧杯对照,实验变量是有无铁丝网,甲烧杯是实验组,乙烧杯是对照组。
4;结果预测与结论:甲烧杯中的孑孓死亡;说明表层水溶氧丰富,甲中孑孓被铁丝网阻挡无法到达表层,缺氧窒息;乙烧杯中的孑孓活着,说明孑孓在水中能呼吸。
6;得出的结论:验证作出假设成立;孑孓在水中能呼吸。
【分析】本题以探究生活在水中的孑孓能呼吸为知识背景,考查学生科学探究的能力,解答此题的关键是确定、控制实验变量,设置对照实验。16、物理致癌因子化学致癌因子【分析】【解答】物理致癌因子主要指放射性物质发出的电离辐射;如紫外线,X射线等.氟氯碳化合物的排放,使大气平流层中臭氧层变薄,照到地面紫外线增强,使全球皮肤癌患者增加.
化学致癌因子有数千种之多;如石棉;砷化物、铬盐、镉化物等无机化合物,苯、四氯化碳、焦油、烯环烃、亚硝胺、黄曲霉素、有机氯杀虫剂等有机化合物都是化学致癌因子.吸烟是人体摄入化学致癌物的主要途径之一,从香烟的烟雾中可分析出20多钟化学致癌因子,其中焦油为主要致癌因子.
病毒致癌因子是指能使细胞发生癌变的病毒.致癌病毒能够引起细胞发生癌变;主要是因为它们含有病毒癌基因以及与之有关的核酸序列.它们通过感染人的细胞后,将其基因组整合进入人的基因组中,从而诱发人的细胞癌变.如乙肝病毒等.
故答案为:物理致癌因子;化学致癌因子.
【分析】凡能引起细胞发生癌变的因子称为致癌因子.目前认为致癌因子大致分为三类:物理致癌因子,化学致癌因子,病毒致癌因子.其中化学和物理致癌因子可能是诱发DNA分子相关基因的突变而致癌.三、判断题(共6题,共12分)17、×【分析】试题分析:肺活量是指在不限时间的情况下,一次最大吸气后再尽最大能力所呼出的气体量考点:呼吸系统的组成和功能【解析】【答案】错18、A【分析】【解答】当血液流经肾小球时;除了血细胞和大分子的蛋白质外,其他的物质如水;无机盐、尿素、葡萄糖都会经过肾小球和肾小囊内壁的滤过作用进入肾小囊腔形成原尿;当原尿流经肾小管时,其中大部分水、部分无机盐和全部的葡萄糖被肾小管重新吸收回血液,而剩下的我正在如尿素、一部分无机盐和水构成了尿液.因此肾单位中的肾小球和紧贴着它的肾小囊内壁起过滤作用.所以题干的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
【分析】(1)肾单位是肾脏的结构和功能单位;肾单位包括肾小体和肾小管.肾小体包括呈球状的肾小球和呈囊状包绕在肾小球外面的肾小囊,囊腔与肾小管相通.
(2)尿的形成要经过肾小球和肾小囊内壁的滤过作用和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两个连续的过程.19、×【分析】【解答】解:生物的共同特征有:①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②生物能进行呼吸;③生物能排出身体内产生的废物;④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⑤生物能生长和繁殖;⑥生物都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⑦除病毒以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病毒是由蛋白质外壳和遗传物质(核酸)组成,是没有细胞结构的生物.因此,命题是错误的.
故答案为:错误.
【分析】病毒是由蛋白质外壳和遗传物质(核酸)组成,是没有细胞结构的生物,分析作答.20、√【分析】环境对生物有影响,如沙漠上植物稀少;生物必须适应环境才能生存,如沙漠上的植物必须耐旱才能生存。生物能够适应一定的环境,如鲫鱼生活在池塘中,与水生环境相适应,但是当天气特别干旱,池塘干枯时,鲫鱼会死亡,表明生物只能适应一定的环境;生物也能影响环境,如蚯蚓改良土壤,千里之堤毁于蚁穴,植物的蒸腾作用可以增加空气湿度等都说明生物对环境有影响。因此题干的说法是正确的。
【解析】T21、×【分析】试题分析:要养成爱护动物的好习惯,保护动物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这样对于保护我们生存的环境非常有利,所以要把鼠妇放回到适宜它生长的自然环境中,故题干的叙述是错误的。考点:本题考查的是对鼠妇的处理。【解析】【答案】×22、A【分析】【解答】沙漠干旱缺水;仙人掌为了适应沙漠生活茎肉质化可以保存较多的水分,叶变态成刺以降低蒸腾作用减少水分的散失,因此仙人掌可以适应沙漠干旱少雨的生活环境.
故答案为:√
【分析】(1)生物对环境的适应是普遍存在的.现在生存的每一种生物;都具有与环境相适应的形态结构;生理特征或行为.
(2)植物吸收的水分大部分用于蒸腾作用,植物进行蒸腾作用的主要器官是叶.四、实验探究题(共4题,共8分)23、(1)植物光合作用需要光吗。
(2)消耗叶片原有的淀粉对照。
(3)隔水加热。
(4)蓝。
(5)碳-氧植树造林、节约用电、节约纸张、使用太阳能等【分析】【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的实验及绿色植物对生物圈的作用的知识;理解掌握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的实验以及对照实验的特点是解答的关键。
【解答】
(1)本实验探究“植物光合作用所需条件”;因此本实验探究的问题是植物光合作用需要光吗?
(2)选作实验的植物实验前已经进行了光合作用;里面储存了丰富的有机物(淀粉),如不除去会对实验结果造成影响。因此“为了使实验更为准确,实验前,首先要将植物放在黑暗中一昼夜”,这样做的目的是让叶片内原有的淀粉运走耗尽。实验中,将叶片的一部分用不透明的纸片两面遮盖起来目的是为了与不遮光的部分形成对照实验。
(3)酒精能溶解叶绿素;而且酒精是易燃;易挥发的物质,直接加热容易引起燃烧发生危险,使用水对酒精进行加热,起到控温作用,以免酒精燃烧发生危险。因此在脱色的过程中注意要隔水加热,“因为酒精沸点低,易燃烧”。
(4)叶片遮光部分缺乏光没有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淀粉;因此滴加碘液后不变蓝色还是黄白色;叶片不遮光部分有光能进行光合作用制造了淀粉,因此,滴加碘液后变蓝色。所以“滴加碘液片刻后,再用清水洗去碘液”,观察到的现象是叶片遮光部分不变蓝色,见光部分将变为蓝色。
(5)绿色植物在光合作用中制造氧,超过了自身呼吸作用对氧的需要,其余的氧气都以气体形式排到了大气中;绿色植物还通过光合作用,不断吸收大气中的二氧化碳,这样就维持了生物圈中二氧化碳的氧气的相对平衡,简称碳-氧平衡。由于某种原因致使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增加,导致温室效应。要缓解温室效应就要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所以可以通过植树造林;减少化石燃料的使用、节约用电等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缓解温室效应。
【解析】(1)植物光合作用需要光吗。
(2)消耗叶片原有的淀粉对照。
(3)隔水加热。
(4)蓝。
(5)碳-氧植树造林、节约用电、节约纸张、使用太阳能等24、(1)唾液对淀粉有消化作用吗(2)唾液(3)37口腔变蓝不变蓝(4)唾液淀粉酶淀粉【分析】【分析】此题考查的是探究唾液对淀粉的消化作用实验。明确实验原理、理解科学探究是解决此题的关键。【解答】(1)小悦同学探究的是唾液对淀粉的消化作用;故提出的问题是:唾液对淀粉有消化作用吗?根据提出的问题,作出的假设是:唾液淀粉酶对淀粉有消化作用。
(2)在研究一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所进行的除了这种条件不同以外,其它条件都相同的实验,叫对照实验。一组对照实验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是接受实验变量处理的对象组;对照组是不接受实验变量处理的对象组。该同学的实验设置中变量是唾液,除变量外,其他条件都应相同。
(3)将两支试管都放入37℃的温水中保温10分钟的目的是模拟口腔温度,使唾液淀粉酶的活性最高,实验效果明显;淀粉遇碘变蓝色是淀粉的一大特性,麦芽糖遇碘不会变蓝。唾液中的唾液淀粉酶能够将淀粉分解成麦芽糖。因此B试管中液体不变蓝,是因为唾液中的唾液淀粉酶消化了馒头中的淀粉,使淀粉转变成麦芽糖;A试管中液体变蓝,是因为清水不能消化淀粉,淀粉遇碘液变蓝。(4)通过(3)中实验现象的分析,可得出的结论是:唾液中唾液淀粉酶对淀粉有消化作用。【解析】(1)唾液对淀粉有消化作用吗(2)唾液(3)37口腔变蓝不变蓝(4)唾液淀粉酶淀粉25、二氧化碳线粒体叶是进行蒸腾作用的主要器官氧气光合作用气孔保卫细胞【分析】解:(1)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储存能量的有机物(如淀粉),并且释放出氧气的过程,叫做光合作用。可见光合作用的原料是二氧化碳和水;场所是叶绿体;条件是光;产物是:淀粉和氧。由图可知,①代表氧气,②代表二氧化碳。细胞利用氧,将有机物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并且将储存在有机物中的能量释放出来,供给生命活动的需要,这个过程叫做呼吸作用。用公式表示为:有机物(储存能量)+氧气→二氧化碳+水+能量。呼吸作用实质是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线粒体是呼吸作用的场所。由图可知,[A]代表线粒体,①代表氧气,②代表二氧化碳。
(2)图2所示;对照实验的变量是叶的多少,甲装置叶片最多,丙没有叶片,因此该实验的变量是叶,探究的问题是叶是进行蒸腾作用的主要器官吗?
(3)氧气的特性是能使带火星的细木条重新燃烧;因此该气体是氧气,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储存能量的有机物(如淀粉),并且释放出氧气的过程,叫做光合作用。可见光合作用的原料是二氧化碳和水;场所是叶绿体;条件是光;产物是:淀粉和氧。
(4)气孔是由一对半月形的保卫细胞围成的空腔;它的奇妙之处就是能够自动开闭,气孔的张开和闭合受保卫细胞的控制。气孔是植物体蒸腾失水的“门户”,也是植物体与外界进行气体交换的“窗口”。
故答案为:(1)氧气;线粒体;
(2)叶是进行蒸腾作用的主要器官;
(3)氧气;光合作用;
(4)气孔;保卫细胞。
(1)由不同的组织按照一定的次序联合起来;形成具有一定功能的结构叫做器官;
(2)绿色植物的三大生理作用有光合作用;呼吸作用、蒸腾作用;绿叶细胞有叶绿体、线粒体和气孔,叶绿体是光合作用的场所,绿叶是光合作用造成有机物的主要器官;线粒体是呼吸作用的场所,呼吸作用实质是有机物分解,释放能量;蒸腾作用主要是通过叶片上的气孔来蒸腾水分的。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熟悉光合作用、呼吸作用、蒸腾作用和气孔的分布等有关实验。【解析】二氧化碳线粒体叶是进行蒸腾作用的主要器官氧气光合作用气孔保卫细胞26、略
【分析】试题分析:分析表中的实验设计可知,为“探究种子萌发的外界条件”,本实验设置了三组对照实验:A与B、A与C、A与D,变量分别是温度、水分、空气.(1)培养皿A与B是以温度为变量形成的一组对照实验,目的是探究温度对种子萌发的影响。(2)若要探究水分对种子萌发的影响,应该以水为变量设置对照实验,表中培养皿A与C是以水为变量形成的一组对照实验。(3)培养皿A(有空气)和D(无空气)进行对照实验,结果发现A组种子能正常萌发,D组种子不能萌发,此对照实验的变量是空气,这说明种子的萌发需要空气或氧气。(4)要探究光照对种子萌发的影响,就应该以光照为变量设置对照实验,在其他条件都相同的情况下,一组培养皿置于有光环境中,另一组置于黑暗的环境中,一段时间后根据实验结果(种子的萌发情况)推导出实验结论:如果两组培养皿中种子萌发的结果基本相同,则说明光照对该种子的萌发没有影响,如果有光环境中的种子的萌发数明显多于黑暗环境中的种子的萌发数,则说明光照对种子的萌发有影响。考点:探究种子萌发的条件。【解析】【答案】2.(1)温度(2)AC(3)空气(或氧气)(4)光照没有五、解答题(共3题,共27分)27、(1)呼吸道肺(顺序不同可给分)肺
(2)咽2
(3)毛细血管
(4)线粒体【分析】【分析】本题考查呼吸系统的组成、肺泡和血液的气体交换、能量的来源。掌握肺是呼吸系统中各器官的功能、肺泡适于气体交换的特点、能量来源等是解答的关键。【解答】(1)人的呼吸系统是由呼吸道和肺组成的,呼吸道包括鼻腔、咽、喉、气管、支气管,是气体进入肺的通道。肺是呼吸系统的主要器官,肺由许多肺泡组成,是气体交换的主要场所。故人的呼吸系统是由呼吸道和肺组成的,完成气体交换的场所是3肺。(2)咽是呼吸系统和消化系统共有的器官,既是气体的通道,也是食物的通道,呼吸和吞咽这两种动作不能同时进行。气管和支气管的黏膜上有腺细胞,腺细胞可以分泌黏液,可以使气管内湿润,黏液中含有能抵抗细菌和病毒的物质,当黏膜上的纤毛向喉部摆动时,把外来的尘粒、细菌等和黏液一起送到咽部,通过咳嗽排出体外,形成痰,痰中往往会有病原微生物,因此不能随地吐痰,以免传播呼吸道疾病。故既是气体的通道,也是食物通道的器官是咽。小小一口痰,细菌千千万,图A中形成痰的部位是2气管。(3)肺的功能单位是肺泡,肺泡外面包绕着丰富的毛细血管,并且肺泡壁和毛细血管壁都很薄,都是由一层扁平的上皮细胞构成,这样的结构特点适于肺泡和血液之间进行气体交换。故图C中肺泡外面包绕着丰富的6毛细血管,并且肺泡壁和毛细血管壁都是由一层扁平的上皮细胞构成,这样的结构特点适于肺泡与毛细血管之间进行气体交换。(4)肺泡处的氧气进入血液,与红细胞中血红蛋白结合,随着血液循环运输到组织细胞,在细胞中线粒体被利用,分解细胞内有机物,释放能量,供给生命活动的需要。故肺泡处的氧气进入血液,随着血液循环运输到组织细胞,在细胞中的线粒体被利用。【解析】(1)呼吸道肺(顺序不同可给分)肺(2)咽2(3)毛细血管(4)线粒体28、(1)细胞膜控制物质的进出。
(2)细胞核线粒体液泡细胞壁保护和支持。
(3)6细胞壁5液泡7叶绿体【分析】【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动植物细胞的结构及作用,解题的关键是比较动植物细胞的结构和功能,结合图进行分析。【解答】(1)图中【1】是细胞膜,主要功能是保护和控制物质的进出,有用的物质可以进入细胞内,有害的物质不能进入细胞内,细胞产生的代谢产物排出体细胞外。(2)图中的【3】是细胞核,内含有遗传物质,是生命活动的控制中心;【4】是线粒体,呼吸作用的场所;【5】是液泡,内含有细胞液,细胞液内有糖分,色素等物质。【6】是细胞壁,具有保护和支持的作用。(3)植物细胞和动物细胞相同的有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细胞质内有线粒体,不同的是植物细胞有细胞壁,叶绿体和液泡,而动物细胞没有。所以动物细胞和植物细胞的不同之处是动物细胞没有【6】细胞壁、【5】液泡、【7】叶绿体。【解析】(1)细胞膜控制物质的进出。
(2)细胞核线粒体液泡细胞壁保护和支持。
(3)6细胞壁5液泡7叶绿体29、略
【分析】
(1)由动物细胞和植物细胞的结构示意图可知:[A]细胞壁;[B]细胞膜,[C]细胞核,[D]细胞质,E叶绿体,[F]液泡.与乙图相比,甲图具有细胞壁;叶绿体和液泡,这是植物细胞所特有的.因此甲图是植物细胞结构示意图,乙图是动物细胞结构示意图.
(2)细胞核中有遗传物质;细胞核是细胞的控制中心,与生物的遗传有重要关系.活细胞的细胞质具有流动性,有利于细胞与外界环境之间进行物质交换.
(3)植物细胞的绿色部分有[E]叶绿体;叶绿体中的叶绿素能够吸收光能.叶绿体可将光能转变成化学能,并将化学能储存在它所制造的有机物中.
(4)液泡中细胞液;内含有各种物质.如:水果中的各种甜味;酸味、辣味等物质都存在于液泡中.使得水果呈现各种味道.
(5)动物细胞和植物细胞的共有结构: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
故答案为:(1)甲;甲图具有细胞壁;叶绿体和液泡;这是植物细胞所特有的(2)C细胞核;C细胞质(3)叶绿体;光合(4)F液泡(5)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
【解析】【答案】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植物细胞的结构;功能和动物细胞与植物细胞的区别.解此题运用比较法;比较动物细胞和绿色植物的细胞在结构上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六、其他(共4题,共32分)30、略
【分析】【解析】
考点:呼吸作用与光合作用的区别和联系;光合作用的概念;光合作用原理在生产上的应用;呼吸作用的概念.
分析: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呼吸作用分解有机物;以及在农业生产上的应用,据此解答.
解答:解:(1)光合作用的方程式:二氧化碳+水有机物(储存着能量)+氧气.可知: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主要是在叶肉细胞的叶绿体中进行的;叶绿体是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光合作用的产物是有机物和氧气.
(2)从图中可以看出,在30℃以前,叶片每小时光合作用合成的有机物的质量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加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度门窗行业节能门窗产品认证与推广合同3篇
- 2025年度门面房租赁权质押贷款及还款计划合同3篇
- 2025版内蒙古工业大学校园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合同4篇
- 二零二五年度厨房设备进出口贸易合同范本8篇
- 2025年度窗帘布料研发与生产合作协议3篇
- 2025年度高档木地板进口贸易合同范本2篇
- 2025版物流行业知识产权保护合同样本4篇
- 二零二五年度地下水文地质调查与打井合同4篇
- 2025年出租车座套环保材料广告合作合同范本3篇
- 二零二五年度船舶租赁与运营管理合同3篇
- 2025届高考语文复习:散文的结构与行文思路 课件
- 电网调度基本知识课件
- 拉萨市2025届高三第一次联考(一模)语文试卷(含答案解析)
- 《保密法》培训课件
- 回收二手机免责协议书模板
- (正式版)JC∕T 60023-2024 石膏条板应用技术规程
- (权变)领导行为理论
- 2024届上海市浦东新区高三二模英语卷
- 2024年智慧工地相关知识考试试题及答案
- GB/T 8005.2-2011铝及铝合金术语第2部分:化学分析
- 不动产登记实务培训教程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