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内…………○…………装…………○…………内…………○…………装…………○…………订…………○…………线…………○…………※※请※※不※※要※※在※※装※※订※※线※※内※※答※※题※※…………○…………外…………○…………装…………○…………订…………○…………线…………○…………第=page22页,总=sectionpages22页第=page11页,总=sectionpages11页2025年人教A新版六年级语文上册月考试卷含答案考试试卷考试范围:全部知识点;考试时间:120分钟学校:______姓名:______班级:______考号:______总分栏题号一二三四五六总分得分评卷人得分一、选择题(共9题,共18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有误的一项是()A.踱步(duó)霎时(shà)水波粼粼(lín)B.劳碌(lù)痴想(chī)猝不及防(cù)C.啜泣(chuò)耸立(sǒng)苦心孤诣(zhǐ)D.凋谢(diāo)提防(dī)庞然大物(páng)2、下列加下划线词语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A.硬____(lǎng)____耀(xuàn)掺____(huò)____伏(quán)B.____给(cì)愚____(cǔn)踪____(jì)羞____(què)C.御____(pìn)____差(qīng)____当(tuǒ)____乳(bǔ)D.____样(mú)____报(chéng)____刻(qǐng)狭____(ài)3、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您的哺育深情,将永远铭刻在我们的心上。B.“快来吧,亲爱的爷爷?”凡卡接着写道:“我求您带我离开这儿。”C.有了书,同学就像有了一座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知识宝库。D.恐怕第三件事情才是买各种玩意儿——风筝、空竹、口琴等。4、下面的句子不能表达“我”盼望早点穿上雨衣的心情的是()A.可雨点儿要是淋在淡绿色的雨衣上呢,那一定比珍珠玛瑙还好看。B.我的心才又像要从嗓子里蹦出来一样。C.我决心不再想什么雨不雨的。5、《十六年前的回忆》内容回顾。
下列对本文理解错误的是()A.本文是回忆录。作者采用第一人称的叙述方式。B.本文回忆了父亲被害的全过程。C.除开头外,文章是按被捕前、被捕时、被害后、法庭上的顺序来叙述的。D.本文展示了革命先烈忠于革命事业的伟大精神和面对敌人坚贞不屈的高贵品质。6、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A.殡仪馆(bìng)______吊唁(yán)B.囫囵(hú)______约翰(hàn)C.硼酸水(péng)______逝世(zhé)D.镊子(niē)______追悼(dào)7、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对这两句诗理解有误的一项是()A.这两句诗的意思是:五岭山脉那样高低起伏,绵延不绝,可在红军眼里不过像翻腾着的细小波浪;乌蒙山那样高大雄伟,气势磅礴,可在红军看来,不过像在脚下滚动的泥丸。B.这两句诗承接首联“万水千山只等闲”中的“万水”两个字,直言环境恶劣。C.这两句诗运用比喻、夸张等修辞手法,表现了红军藐视困难的英雄气概和敢于战胜一切困难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8、下列对“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理解有误的一项是()A.作者先用“逶迤”和“磅礴”的比喻手法极言山势雄险,用的是“扬”的手法。B.作者后用“细浪”和“泥丸”的比喻手法言其渺小,用的是“抑”的手法,这抑扬之间更显出红军的伟大。C.“腾”与“走”的拟人化动态描写,使静止的山有了生气,大山与红军都灵动起来。9、下列名句中,能用来形容“狼牙山五壮士”的一项是()A.读万卷书,行万里路。B.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C.常将有日思无日,莫把无时当有时。D.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评卷人得分二、填空题(共5题,共10分)10、读《一面》给下面的句子填空。
在这四年里,我历尽____,受尽____,我咬紧了牙,哼都不哼一声。我总是昂着头。我对自己说:“____”11、把下列词语补充完整。
____扶疏凿冰________卧雪12、阅读课文《将相和》选段;回答。
蔺相如到了秦国;进宫见了秦王,献上和氏璧。秦王双手捧住璧,一边看一边称赞,绝口不提十五座城的事。蔺相如看这情形,知道秦王没有拿城换璧的诚意,就上前一步,说∶“这块璧有点儿小毛病,让我指给您看。”秦王听他这么一说,就把和氏璧交给了蔺相如。蔺相如捧着璧,往后退了几步,靠着柱子站定。他理直气壮地说∶“我看您并不想交付十五座城。现在璧在我手里,您要是强逼我,我的脑袋和璧就一块儿撞碎在这柱子上!”说着,他举起和氏璧就要向柱子上撞。秦王怕他真的把璧撞碎了,连忙说一切都好商量,就叫人拿出地图,把允诺划归赵国的十五座城指给他看。蔺相如说和氏璧是无价之宝,要举行个隆重的典礼,他才肯交出来。秦王只好跟他约定了举行典礼的日期。
看出蔺相如“理直”的句子是____,看出蔺相如“气壮”的句子是____13、选出划线字的正确读音。
____仿(mómú)________彩(hèhē)________着脸(bēngběng)____
____栽葱(dàodǎo)________上(cuāncuàn)____自____自受(zuòzuō)____
憋____(mènmēn)________像(xiāoxiào)____有____一日(zhāocháo)____14、《天净沙·秋》题目中“天净沙”是____,“秋”是____。评卷人得分三、书面表达(共8题,共16分)15、修改病句。
异口同声地说:“赞成!”16、解释句中加下划线的词语。
____的水喷洒变幻,袅袅婷婷,像____的水上芭蕾。17、读课文《出色的老师》,说说故事发生的原因、经过以及结果。18、仔细阅读课文《女娲造人》;回答:
女娲是怎样创造出人类的?19、读课文《台湾蝴蝶甲天下》,说说课题“台湾蝴蝶甲天下”的意思20、概括课文《狄仁杰公正护法》大意21、仔细读课文《台湾蝴蝶甲天下》,回答为什么说“台湾蝴蝶甲天下”?22、仔细读课文《狄仁杰公正护法》,说说课文讲述了狄仁杰公正护法的几个故事,用小标题的方式来概括。评卷人得分四、文言文阅读(共1题,共3分)23、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各题。
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曰:“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1)本文选自《______》。
(2)解释下列加点字。
①引:______②顾:______
(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注意加点词的含义。
与人期行,相委而去。
(4)文中“尊君”与“家君”指的都是______;但称呼不同是因为______
(5)下列说法中错误的一项是______
A;故事主要通过人物对话展开;情节一波三折。
B;“下车引之”一句体现了友人的粗鲁无礼。
C;“待君久不至”句中流露出对友人失约的反感。
D、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为人处世,应该讲礼守信。评卷人得分五、综合题(共3题,共6分)24、选择加点的字义。(1)、近种篱边菊,秋天未____花。()(2)、花开花____()(3)、难闻的____味()(4)、长安一片月,万户____衣声。()25、阅读《怀念母亲》,根据课文内容,回答问题。(1)、本文作者是____,他是中国作家协会会员,著名____、____。多年写作诗歌约3000首,散文随笔1000多篇,本文就是他的一篇散文。(2)、初读题目时,我以为作者是去山中拜访____,读了课文后,我才恍然大悟,原来作者要访的是____,文章通篇运用了____等修辞方法,充满了童真童趣。26、下列词语中加下划线的字有几种解释,选择你认为最恰当的解释。(1)、检____(2)、____驰评卷人得分六、写作题(共1题,共3分)27、写作训练营。
选择一种喜欢的花草写一篇短文,要写出这种花草的特点和你为什么喜欢它。500字左右。参考答案一、选择题(共9题,共18分)1、C【分析】A.正确;
B.正确;
C.“苦心孤诣(zhǐ)”读作“yì”;
D.正确;
故正确答案为C.
此题考查识记现代汉语字音的能力.主要考查生僻字;多音字、易读错的字、形似字.多音字可以根据意项判断读音.
对课文中出现的字,而且大多是生活中常见又易读错的基础字,要重点识记、积累.【解析】C2、D【分析】略【解析】D3、D【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标点符号的使用能力。学生要学会标点符号的正确使用,一是要对各标点符号表示的作用要清楚地了解,二是要养成正确使用标点符号的习惯,平时多注意。A项句子里的后面的句号应放在双引号内;B项句中问号应改为叹号,“写道”后面的冒号应改为逗号;C项句子里的“取之不尽”和“用之不竭”之间的逗号应改为顿号。D项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故选D。【解析】D4、C【解析】句子出自《盼》,理解本题的句子要联系课文来理解。C选项,从“第二天早晨一睁眼,四周还是静俏悄的。我决心不再想什么雨不雨的”,由此可知这一句话说“我”一直期盼下雨可以穿雨衣,但是一直到第二天都没有下,我有些失落,不再去想下雨了,并没有明确表达出“我”盼望早点穿上雨衣的心情。故选:C。5、C【分析】《十六年前的回忆》一文是李大钊同志的女儿李星华在1943年李大钊遇难十六周年的时候写的一篇回忆录,回忆了李大钊同志被捕前和被捕时的情形,充分体现了李大钊同志忠于革命事业,在敌人面前坚贞不屈的精神以及作者对父亲的怀念之情。【解析】除开头外,文章是按被捕前、法庭上。被捕前写父亲烧掉文件和书籍,反映出形势的险恶与处境的危险、残暴与父亲的处变不惊、沉着。故C是错误的。故选:C。6、B【分析】本题考查了学生对于平时所学生字读音的掌握情况,根据所学汉语拼音正确拼读后,结合所在的具体词语选择正确读音即可。【解析】A.有误,“殡仪馆”的“殡”应读bìn;“吊唁”的“唁”应读yàn。B.正确。C.有误,“逝世”的“逝”应读shì。D.有误,“镊子”的“镊”应读niè。故选:B。7、B【解析】A、C对这两句诗理解无误;B.对这两句诗理解有误,翻译:绵延不断的五岭,在红军看来只不过是微波细浪在起伏,而气势雄伟的乌蒙山,在红军眼里也不过是一颗泥丸。“万水”两个字,是说路途遥远。故选:B。8、A【解析】B、C正确。A.有误,作者先用“逶迤”和“磅礴”的夸张手法极言山势雄险,用的是“扬”的手法。故选:A。9、B【解析】“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出自曹植的《白马篇》,意思是抱着为国家为正义而死的决心去奔赴国难,把死亡看得就像回家一样。故选:B。二、填空题(共5题,共10分)10、艰苦非人的虐待鲁迅先生是同我们一起的!【分析】【分析】这道题不难;依据课文“这事到现在已经隔了四年。在这四年里,我历尽艰苦,受尽非人的虐(nüè)待,我咬紧了牙,哼都不哼一声。我总是昂着头。我对自己说:“鲁迅先生是同我们一起的!””可知,①应填“艰苦”;②应填“非人的虐待”;③应填“鲁迅先生是同我们一起的!”;
【点评】主要考查学生对课文的熟悉情况。学生对课文背得熟,应该没问题。注意注意书写规范、美观。11、草木取水爬冰【分析】【分析】草木扶疏;草木的枝叶茂盛,高低疏密有致。凿冰取水,凿开冰面取出水来。爬冰卧雪,在冰上爬,在雪上卧,形容条件极其艰苦。
【点评】成语是中国汉字语言词汇中一部分定型的词组或短句。成语是汉文化的一大特色,有固定的结构形式和固定的说法,表示一定的意义,在语句中是作为一个整体来应用的。12、我看您并不想交付十五座城。现在璧在我手里,您要是强逼我,我的脑袋和璧就一块儿撞碎在这柱子上【分析】【分析】选文表明蔺相如“理直”的句子是;我看您并不想交付十五座城。表明蔺相如“气壮”的句子是我看您并不想交付十五座城。现在璧在我手里,您要是强逼我,我的脑袋和璧就一块儿撞碎在这柱子上。
【点评】本题涉及课文的理解,包括课文脉络、作者的思想感情以及重点句子的理解等,在认真领会课文中作者的感情,就会不难填出正确答案。13、móhèběngdàocuànzuòmènxiàozhāo【分析】【分析】模仿:法式,规范,标准:模范。模式。楷模。模型。模本。模压。喝彩:大声叫好、齐声喝彩,比喻对别人欢呼。绷着脸:脸部肌肉绷紧的表情,形容表情严肃或者生气。倒栽葱:指栽跟斗时头先着地,即栽得很重。比喻一次惨重的失败。窜上:比喻坏人上下奔走,四处活动。憋闷:里烦闷:为了屋后的那块基地,杨老汉一直憋闷着;可儿子只当不知道。有朝一日:将来有那么一天。
【点评】激发学生学习拼音的兴趣,提高学生准确认读拼音的能力。14、曲牌名题目【分析】【分析】依据课文内容不难填出;《天净沙·秋》题目中“天净沙”是曲牌名,“秋”是题目。
【点评】主要考查学生对课文内容的掌握情况。锻炼了学生的记忆能力。三、书面表达(共8题,共16分)15、大家异口同声地说:“赞成!”【分析】【分析】病句类型:成分残缺。改为:大家异口同声地说:“赞成!”修改后的句子是;大家异口同声地说:“赞成!”
【点评】修改病句的方法:首先要认真地一字不漏地把原句读几遍,看清上下文的关系,弄清句子的内容,看看是否顺口;接着根据病句类型的特点,找出病因,然后改正;修改后看看是否保留原句的基本意思,标点符号运用是否正确。16、①晶莹:明亮澄澈。
②轻盈多姿:形容人的体态轻盈。【分析】【分析】晶莹;明亮澄澈。轻盈多姿,形容人的体态优美/形容女性姿态各异,轻盈柔美。
【点评】词义:包括词的本义、引申义、比喻义。一个词的最初的含义称作本义。以本义为出发点,根据它所反映的事物或现象的各个特点,词在它的发展过程中又会产生若干个与本义相关但并不相同的意义,这就是词的引申义。词义的性质包括概括性、客观性和民族性。17、原因:“我”丢失了好朋友所赠送的一一块心爱的电子手表。经过:一位黑人同学拾金不昧将手表归还给“我”,但却又到院长办公室告发“我”在教学楼墙上张贴启事的行为,使我受到处罚。结果:我在缴纳罚金时,一位老太太的话语让“我”意识到那位黑人学生是一位非常出色的老师。【分析】【分析】《出色的老师》的故事梗概是原因:“我”丢失了好朋友所赠送的一一块心爱的电子手表。经过:一位黑人同学拾金不昧将手表归还给“我”;但却又到院长办公室告发“我”在教学楼墙上张贴启事的行为,使我受到处罚。结果:我在缴纳罚金时,一位老太太的话语让“我”意识到那位黑人学生是一位非常出色的老师。
【点评】写故事梗概,就是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当你读过一本书或一篇文章时,能用简练的语言把它的主要内容说出来,它是读书笔记的一种形式。18、女娲先是用黄泥掺和了水,在手里揉捏成一个娃娃模样的小东两,放到地面时,泥捏的小家伙便活了起来,女娲给他取名为“人”。为了让人布满大地,女娲工作了很久,直到疲倦不堪。后来,女娲想出一个绝妙的创造人类的方法,她从崖壁上拉下一条枯藤,伸到一个泥潭里,搅成了浑黄的泥浆,然后提起枯藤,向四处挥洒。只见泥点溅落的地方,出现了许多小人儿。藤条不停地挥洒,不久,大地上就布满了人类的踪迹。最后,为了让人类能绵延不绝,女蜗把人分为男女,让他们自己去创造后代,至此,人类就世代延续下来了。【分析】【分析】女娲先是用黄泥掺和了水;在手里揉捏成一个娃娃模样的小东两,放到地面时,泥捏的小家伙便活了起来,女娲给他取名为“人”。为了让人布满大地,女娲工作了很久,直到疲倦不堪。后来,女娲想出一个绝妙的创造人类的方法,她从崖壁上拉下一条枯藤,伸到一个泥潭里,搅成了浑黄的泥浆,然后提起枯藤,向四处挥洒。只见泥点溅落的地方,出现了许多小人儿。藤条不停地挥洒,不久,大地上就布满了人类的踪迹。最后,为了让人类能绵延不绝,女蜗把人分为男女,让他们自己去创造后代,至此,人类就世代延续下来了。
【点评】回答这道题时,要掌握课文的中心思想,在认真领会课文中作者的感情,就会不难填出正确答案。19、“甲”:居第一位,什么是甲天下?——天下第一。台湾的蝴蝶天下第一。【分析】【分析】“甲”:居第一位;什么是甲天下?——天下第一。
【点评】本题目的是引导质疑,整体把握课文,激发学生学习课文的兴趣,激发学生的兴趣,理解课题为下文做铺垫20、写唐代名相狄仁杰公正护法的故事,讴歌了他刚正廉明、执法不阿的崇高精神。【分析】【分析】课文通过写唐代名相狄仁杰公正护法的故事;讴歌了他刚正廉明;执法不阿的崇高精神。
【点评】狄仁杰身为一名大法官,他明察善断、刚正廉明、执法不阿,在他公正护法的行为背后,我们体会到了他对朝廷的忠诚,对人民的关爱,体会到了他那正直而伟大的心灵。21、台湾蝴蝶数量之大,种类之多都位居世界前列,因而得到“台湾蝴蝶甲天下”的赞誉。【分析】【分析】这一段有两句话概括介绍台湾蝴蝶数量之大;种类之多都位居世界前列,因而得到“台湾蝴蝶甲天下”的赞誉。
【点评】对于课文内容的掌握,都是基于读懂课文的基础之上,学生要借助资料等,将课文读懂,才能进行进一步的理解。22、①(第3自然段):犯颜直谏保将军。②(第4自然段):刚正不阿惩罪人。③(第5自然段):明察善断护无辜。【分析】【分析】课文讲述了狄仁杰公正护法的3个故事;①(第3自然段):犯颜直谏保将军。②(第4自然段):刚正不阿惩罪人。③(第5自然段):明察善断护无辜。
【点评】解答此题需要认真读课文,只有读懂课文,才能解答完美。四、文言文阅读(共1题,共3分)23、略
【分析】(1)本题考查文学常识的积累。平时学习文言文要对课文的文体常识;文学常识等熟记于心,并做到正确书写。本文出自于刘义庆组织编写的《世说新语》。
(2)本题考查文言实词含义的理解。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先理解词语所在句子的含义;然后结合句意来推断词语意思。
①句意为:下了车想去拉元方的手。引:拉;牵;
②句意为:元方头也不回地走进家门。顾:回头看。
(3)本题考查文中重点句子的翻译。解答时一定要先回到语境中;根据语境读懂句子的整体意思,直译为主,意译为辅。并按现代汉语的规范,将翻译过来的内容进行适当调整,达到词达句顺。
句中的重点词有:期:约定;行:出行;委:丢弃;去:离开;句子可翻译为:和别人相约一同出行;却丢下(我)先走了。
(4)本题考查文中人物称呼的分析。文中的“尊君”与“家君”指的都是元方的父亲;因为称呼者不同而有所不同,“尊君”是敬词,是对别人父亲的尊称,“家君”是谦词,是对别人称自己的父亲。
(5)本题考查内容的理解与分析。从文中的“友人惭”一句;可以看出友人在元方的言语下,认识到了自己的错误,所以他“下车引之”,是为了表示友好,表示道歉。故选B。
答案:
(1)《世说新语》.(1分)
(2)①引:拉;牵②顾:回头看((2分),每空1分)
(3)和别人相约一同出行;却丢下(我)先走了。(关键字:行;去)(2分)
(4)元方的父亲(1分)前者是敬词;是对别人父亲的尊称(1分);后者是谦词,是对别人称自己的父亲(1分)。
(5)B(2分)
译文:
陈太丘和朋友相约同行;约定的时间在中午,过了中午朋友还没有到,陈太丘不再等候他而离开了,陈太丘离开后朋友才到。元方当时年龄七岁,在门外玩耍。陈太丘的朋友问元方:“你的父亲在吗?”元方回答道:“我父亲等了您很久您却还没有到,已经离开了。”友人便生气地说道:“真不是人啊!和别人相约同行,却丢下别人先离开了。”元方说:“您与我父亲约在正午,正午您没到,就是不讲信用;对着孩子骂父亲,就是没有礼貌。”朋友感到惭愧下了车想去拉元方的手,元方头也不回地走进家门。
翻译文言句子,首先要理解整篇文章的文意,以此来帮助自己理解句子的意思,其次要注意句中的关键字词,要翻译准确,不可遗漏,第三尽量直译,不便直译就要意译,注意特殊句式、通假字、词类的活用、古今异义等问题,第四句子要通顺,语气要连贯,结构要完整,特定语气要译出来,在不影响句子原意的前提下可增加少量字词来疏通句子。【解析】世说新语;拉,牵;回头看;元方的父亲;前者是敬词,是对别人父亲的尊称(1分);后者是谦词,是对别人称自己的父亲;B五、综合题(共3题,共6分)24、略
【分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一字多义的理解掌握情况,要在联系上下文的基础上去理解。(1)近种篱边菊,秋天未____花。意思:住宅外的菊花,大概是迁来以后才种上的,虽到了秋天,还未曾开花。著:开。(2)花开花____:谢:凋落。(3)难闻的____味:怪:奇异。(4)长安一片月,万户____衣声。意思:秋月皎洁,长安城一片光明,家家户户传来捣衣的声音。捣:锤打。
【点评】考查学生对字义的理解,同一个字在不同的语言环境中有不同的含义,所以要根据句子的意思来确定。【解析】1、C2、D3、A4、A25、略
【分析】【分析】(1)文化常识:本文作者是李汉荣;他是中国作家协会会员,著名散文家;诗人。多年写作诗歌约3000首,散文随笔1000多篇,本文就是他的一篇散文。(2)理解课文内容:初读题目时,我以为作者是去山中拜访山中的老朋友,读了课文后,我才恍然大悟,原来作者要访的是自然界中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品牌营销策划服务合同范本
- 绿色农业发展与教育普及的双重重要性
- 疫情背景下病患支持体系变革及其在未来的应用展望分析报告
- 商业实战中学生的创新思维与实践能力锻炼
- 二零二四年外墙保温材料环保认证与施工合同3篇
- 二零二五年度企事业单位炊事员服务合同3篇
- 部编语文六年级上册:全册单元、期中期末试卷文档
- 2025年人教版PEP八年级地理上册阶段测试试卷含答案
- 2025年湘教新版必修3生物下册阶段测试试卷
- 2025年外研版七年级物理上册阶段测试试卷
- 乳腺癌的综合治疗及进展
- 【大学课件】基于BGP协议的IP黑名单分发系统
- 2025年八省联考高考语文试题真题解读及答案详解课件
- 信息安全意识培训课件
- 2024年山东省泰安市初中学业水平生物试题含答案
- 美的MBS精益管理体系
- 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24年修订版)解读课件
- 2024安全员知识考试题(全优)
- 2024年卫生资格(中初级)-中医外科学主治医师考试近5年真题集锦(频考类试题)带答案
- 中国大百科全书(第二版全32册)08
- 医院出入口安检工作记录表范本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