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内…………○…………装…………○…………内…………○…………装…………○…………订…………○…………线…………○…………※※请※※不※※要※※在※※装※※订※※线※※内※※答※※题※※…………○…………外…………○…………装…………○…………订…………○…………线…………○…………第=page22页,总=sectionpages22页第=page11页,总=sectionpages11页2025年新世纪版六年级语文上册月考试卷含答案考试试卷考试范围:全部知识点;考试时间:120分钟学校:______姓名:______班级:______考号:______总分栏题号一二三四五六总分得分评卷人得分一、选择题(共8题,共16分)1、下列说法中有错误的一项是()A.《野草》是现代文学家鲁迅创作的一部散文诗集,收1924年至1926年间所作散文诗23篇.B.《论语》是记录孔子和他弟子言行的一部书,共20篇,是道家经典著作之一.C.泰戈尔,印度文学家.1913年,他以《吉檀迦利》成为第一位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亚洲人.D.《世说新语》是中国魏晋南北朝时期“笔记小说”的代表作,是我国最早的一部文言志人.2、对下列各句修辞手法的判断正确的一项()
(1)记忆是落花。它喷吐过芳香;焕发过光彩,却总不免无可奈何地随风飘落,同春天永别。
(2)记忆没有色彩;它却既可以使人的心灵苍白;幽暗,又可以让人的内心世界绚丽、辉煌。
(3)关于记忆;佛学家说:“置一切忧喜于心外者,得大自在。”
(4)我不要人感激,不要人怜悯,也不需要名声。A.(1)比喻拟人(2)对比(3)引用(4)排比B.(1)比喻(2)无修辞格(3)引用(4)排比C.(1)拟人(2)对比(3)无修辞格(4)排比D.(1)比喻拟人(2)对比(3)引用(4)反复3、判断下面三句诗的修辞手法;正确的一项是______
①(有的人)他活着别人就不能活;(有的人)他活着为了多数人更好地活。
②有的人骑在人民头上:“呵;我多伟大!”
③有的人情愿做野草,等着地下的火烧。A.对比、反复;比喻B.对比、夸张;引用C.对比、反复;引用D.对比、排比;引用4、对《跑进来的松鼠》中“空落落”一词理解正确的一项是____。A.指地方大,比较空旷。B.指精神比较空虚。C.指心中没有任何惦记。D.指心里有些失落。5、这本书描述了一场波澜起伏,引人入胜的大冒险,是一场关于精神和灵魂的冒险和奇遇,如果你还没读过,那就失去一本充满了冒险、刺激和秘密的书。这本书是()。A.《毛毛》B.《洞》C.《草房子》D.《大草原上的小木屋》6、浣溪沙[宋]苏轼游蕲水清泉寺,寺临兰溪,溪水西流。山下兰芽短浸溪,松间沙路净无泥。潇潇暮雨子规啼。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1)下列对诗意的理解错误的一项是(2)下列对本词的理解错误的一项是(3)对本诗的赏析,有错误的一项是(4)下列诗句与本词表达的感情不一致的一项是A.潇潇暮雨子规啼(时值日暮,松林间的布谷鸟在潇潇细雨中啼叫)。B.谁道人生无再少(谁说人的一生时光太少呢?)。C.门前流水尚能西(你看看,那门前的流水尚能向西奔流)。D.休将白发唱黄鸡(所以,不要在老年感叹时光流逝)。7、下列加下划线词语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A.硬____(lǎng)____耀(xuàn)掺____(huò)____伏(quán)B.____给(cì)愚____(cǔn)踪____(jì)羞____(què)C.御____(pìn)____差(qīng)____当(tuǒ)____乳(bǔ)D.____样(mú)____报(chéng)____刻(qǐng)狭____(ài)8、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爵士澄澈云宵神情恍惚B.头衔女娲徜若通霄达旦C.企盼气慨蜘蛛莽莽榛榛D.嗔怪爱慕溜达眉开眼笑评卷人得分二、填空题(共7题,共14分)9、写出反义词。
哀伤—____防御—____故意—____10、选字填空组成词语。
归规瑰。
回________定圆____玫________丽11、按拼音写汉字。hūxiàoshūshìnùhǒu____________12、给划线字标调。____峨(wei)____(wanyan)碧波万____(qing)____________13、按拼音写汉字。
hézuò____gūlì____xùnliàn____pèihé____14、写出近义词。
模糊—____饱满—____散开—____15、把下列词语补充完整。
赞叹____悬崖____崇山____评卷人得分三、翻译(共8题,共16分)16、解释下列诗句的意思(1)、来欢去何苦,江畔起愁云。(2)、此曲终兮不复弹,三尺瑶琴为君死!17、解释划线字的意思,并翻译句子。(1)、____秋,____国之善弈者也。(2)、____是其智____若与?(3)、我____日始出时____人近,而日中时远也。(4)、孰为____多____乎?18、句段推敲。
伯牙鼓琴,志在高山,钟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1)、写出句子的意思.(2)、钟子期为什么能听懂伯牙的琴声?19、翻译下列句子。(1)、常记溪亭日暮。(2)、沉醉不知归路。20、翻译句子(1)、伯牙鼓琴,志在高山,钟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2)、子期死,伯牙谓世再无知音,乃破琴绝弦,终生不复鼓。21、读《文言文两则》,句子翻译(1)、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而日中时远也。(2)、日初出沧沧凉凉,及其日中如探汤,此不为近者热而远者凉乎?(3)、两小儿笑曰:“孰为汝多知乎!”22、古句今译(1)、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2)、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3)、伯牙谓世再无知音,乃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评卷人得分四、现代文阅读(共3题,共30分)23、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各题。
梯子。
周粲。
年轻的爸爸和他的儿子一起在后花园放风筝。小小的园地;小小的风筝。
小小的风筝飞呀飞的;就飞到了墙头上。墙头上的野花,把风筝紧紧地缠着。
于是爸爸说;必须去拿一架梯子来,然后爬上梯子,取下墙头上的风筝。
爸爸要爬上梯子;但是儿子说:“爸爸,让我来吧!”爸爸看了看他9岁的儿子,想了又想,终于说:“也好,让你来就让你来。”
猴子一般地;儿子爬到梯子的最高一级了。
儿子转过头来;嘻嘻地笑。他的笑声,像用早晨的牵牛花吹出来的。
解开了风筝绕在野花上的线;正要下来,爸爸却用一只大手和一个声音制止了他。爸爸说:“慢着!”
儿子停住了;望着爸爸,用眼睛问爸爸:“怎么啦?”
爸爸说:“我先讲个故事给你听;你再下来。”
于是儿子笑得更开心;他一手抓住梯子,一手拿着风筝,等爸爸讲故事。爸爸讲的故事,没有一次是不好听的。
爸爸说:“从前有个爸爸;告诉他那个站在一架很高很高的梯子上的儿子说,你跳下来,你一跳下来爸爸一定会在下面把你抱住。听见爸爸这么说,儿子很放心,便纵身一跳。哪里知道当儿子就要投进爸爸的怀里的前一秒钟,爸爸的身体一闪,站在一旁。儿子扑了个空,掉在地上,屁股差一点开花。儿子哭哭啼啼地站起身来,问爸爸为什么要骗他。爸爸说,我要给你一个教训,连你爸爸的话都靠不住,别人说的话,更不必说了。”停了一停,爸爸继续说:“我们也来照着做一次好不好?”
儿子一听;脸都变白了。
爸爸说:“不要怕;勇敢一点,你只要跳那么一次就行了。我要你留下深刻的印象,免得你以后长大了,容易上人家的当。”
儿子显然没有被爸爸的话所说服。他脸上惊愕的表情;丝毫没有消退,他站在那儿,动也不敢动。
爸爸开始发号施令了:“听着啊;我喊‘一二三’,喊到‘三’的时候,你就跳下来,然后我就把伸出去假装要接住你的手缩回来,让你跌一个屁滚尿流!”
站在梯子上,____
爸爸喊了:“一二三!”
咬着牙根;忍着泪,儿子从梯子上跳下来了。他等待着自己的身体像一个南瓜,噗的一声,摔得支离破碎
然而;好奇怪!爸爸的手竟然没缩回去,他的身体也没移开。他还是定定地站在原来的地方,把掉到他两手中的儿子,牢牢固固;结结实实地接住了,抱住了。
儿子虽然不曾受伤;但是他的神情,比刚才还要疑惑,张大了眼睛,他问:“爸爸,你为什么要骗我?”
爸爸笑出声来。爸爸说:“爸爸要让你知道:即使是别人的话;有时也是可以信任的,何况是爸爸的话呢!”
____。他搂住爸爸;不住地吻爸爸的双颊。
爸爸和儿子拉着风筝;向后园的一角跑去。
(1)本文写了一件什么事?告诉你什么道理?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
(2)请用文中的词语;填写出儿子表情变化的过程。
笑→______→______→笑。
(3)文中划横线处两个描写句的意思是什么?它们分别表现了儿子脸上怎样的神情?
①儿子的脸像一个还没熟透的橘子。
②所有的玫瑰花;都回到儿子脸上。
(4)文末说“儿子虽然不曾受伤;但是他的神情,比刚才还要疑惑”,为什么“比刚才还要疑惑”?
(5)两个爸爸,两种教育,你赞赏哪一种?简要说说理由。24、小院吟①关中农村,总喜欢用泥巴打墙、围起一个院儿。我家的小院在村的正中。母亲每天早早起来,将院子一遍遍地扫干净,不允许我们扔下一片纸屑,一个柴棍,村里的人见一方小院,竞收拾得这般模样,便与母亲开起玩笑来:“王妈,您这里准备在地上擀面条了吧?”说得大伙直乐。②小院是母亲用四五年攒下的鸡蛋钱,请了小工,打墙围起来的,得之不易,母亲便格外地宠它,爱它;冬天埋下一截葡萄枝条,春天里长起来了,嫩嫩的叶,像一只刚出壳的雏鸟,昂着头,望着这新鲜的世界;春天里种下一行豆,夏天里蔓爬上土墙,花便密密地排成队儿,立了起来。③小院是母亲精心编织的一个花篮。它盛着农家艰辛而又多彩的生活,也使我稚嫩的心灵成熟起来。④父亲早年在外地工作,家中无劳力,地里的活儿早早地搁在了母亲和我的肩上。天长日久,我在外面受了气,便独自坐在院子的石头上发呆。母亲过来了,她最知道我的心思,便挪了小凳,凑到我的眼前,东南西北地比画,仿佛一切智慧的东西,都在那粗布裹着的胸口倒出,更似放飞了一只鸽子,携我振奋起来。⑤更多的时候,我同母亲一起,在小院里筹划着生活,筹划着以后的事情。或者跟了母亲的眼神,走进一个个带着泥土味儿,又十分生动的传说之中。什么姑家婆、王老六;什么堤埂神、杨柳女,这些故事总如钩子一般地勾着我,让我至今忘不了。⑥小院的南侧有几棵香椿树,那是母亲赶庙会时,从近百里的山里挖来的苗,三年便长得胳膊般粗细,并举起一树的叶子。香椿虽是野树,但那香却十分细腻,风来也罢,风去也罢,香便充满了小院,香便传遍了村落。左邻右舍的直说多了这香,整个村子也便多了新鲜,三天两头有人带了孩子来看,小院也因此多了一种情趣。慢慢地说,小院成了大伙儿的小院了。⑦以后我参加工作,怕母亲一个人在家里孤单,想接她到城里一起生活,可母亲执意不肯,她说离不开小院,丢不下小院。从此,我想到小院,就想到了母亲的人生。我想,母亲不就是那小院吗?朴素得再不能朴素了,但她正是用这种朴素,将一片爱心献给了这个世界,将那干干净净,且带着泥土芳香的情捧给了人间。⑧____(1)文章第一段突出了小院的什么样特点?写村里人与母亲开玩笑具有怎样的作用?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第⑥段作者写了小院南侧的几棵香椿树,表达了一种怎样的情感?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如何理解文章最后一段画线句子“母亲啊,我也是您那小院中的一颗树呀!”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文章标题“小院吟”有什么含义?请做简要分析。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5、时间去哪儿了①“时间都去哪儿了?还没好好感受年轻就老了”这首歌引起了许多人的共鸣。是啊,时间到底去哪儿了?②幼年的时光去哪儿了?我们为何很难记起3岁以前的事情?研究表明,对时间的感知需要儿童的注意力和短期记忆能力的完全形成,这需要大脑前额叶皮质和海马体发育较成熟后才能具备。这两个区域的成熟速度较慢,往往到了童年后期才能渐渐完善。而且孩子们的遗忘速度远比成年人要快,所以他们的记忆更替也更快,这意味着留下幼时记忆的可能性并不大。③幼时记忆究竟从何时开始模糊,直到被永久遗忘?研究发现,早期记忆往往从7岁开始丢失。虽然不少3岁孩子能够记得前一年发生的事,但这些记忆也只能持续到五六岁。在7岁时,童年记忆迅速衰退,到了八九岁,大部分孩子只能回想起幼年生活35%的内容。这是因为在7岁时,人们形成记忆的方式开始改变——在那之前,儿童缺少时间和地点的观念,而在年龄较大的儿童中,回忆早期记忆的内容和形式趋向于成年人。④如果你到了一定的年纪,可能有这样的感觉:小时候总希望快快长大,但似乎过了很久才长了一岁,而随着年龄的增长,就感觉时间过得越来越快。这是为什么呢?⑤首先,人体内的生物钟在逐渐变慢。实验表明,让年轻人和老年人估测1分钟有多长,结果年轻人通常还没到1分钟时就认为已经到时间了,而老年人则往往过了1分钟才觉得这才是1分钟的时长。____⑥其次,与新鲜感能刺激大脑记忆有关。比如我们新去一个地方,去时路总是显得很长,回来时却似乎要短得多。因为去时的路上你所看到的景色都是新鲜的,你的大脑需要对这些新鲜事物进行处理记忆,就会感觉时间过得很慢,路似乎很长。而回来时,这些景象不再是第一次体验,一切变得熟悉,大脑需要处理的事物也就少了,感觉时间过得就快了,路也似乎短了许多。人生也是一样,小时候看世界却是新鲜的,外界充满了各种新刺激,这样就显得每一天都很漫长;随着年龄的增长,对外界的事物已经失去了新鲜感,更多的是单调的重复刺激。丰富的经验使神经对生活中的信息处理极为快速,____进入了“适应性”状态,不但削弱了对时间流逝的感知,同时保留的记忆也信息不全,这样,一天在不经意间就过去了。⑦第三,可以用“相对论”来解释。____人越老,几个月甚至几年的光阴在其整个人生当中所占的比重就越小,同漫漫人生相比,就会觉得这些微不足道的时间过起来很快。(1)17.文章第①段引用歌词有什么作用?(2)18.阅读选文,说说幼时记忆遗忘的原因有哪些?(3)19.文章第⑦段画线句子主要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4)20.第⑥段加横线的“渐渐”一词能否去掉?为什么?((5)21.比较链接材料与选文第⑤段画线句主要运用的表达方式及其效果的不同。【链接材料】时间都去哪儿了/还没好好看看你眼睛就花了/柴米油盐半辈子/转眼就只剩下满脸的皱纹了(选自《时间都去哪儿了》歌词)评卷人得分五、文言文阅读(共1题,共6分)26、金溪民方仲永,世隶耕。仲永生五年,未尝识书具,忽啼求之。父异焉,借旁近与之,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传一乡秀才观之。自是指物作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或以钱币乞之。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余闻之也久。明道中,从先人还家,于舅家见之,十二三矣。令作诗,不能称前时之闻。又七年,还自扬州,复到舅家问焉。曰:“泯然众人矣。”王子曰:仲永之通悟,受之天也。其受之天也,贤于材人远矣。卒之为众人,则其受于人者不至也。彼其受之天也,如此其贤也,不受之人,且为众人;今夫不受之天,固众人,又不受之人,得为众人而已耶?(1)将下面句子翻泽成现代汉语。卒之为众人,则其受于人者不至也。(2)课文内容理解填空本文借事说理,以方仲永天资非凡却“______________”,最终“泯然众人”的实例,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3)在课后“‘仲永泯然众人’谁之过”的讨论中,大家一致认为“‘仲永泯然众人’父之过”,请你结合文意,谈谈“父之过”的理由。评卷人得分六、写作题(共4题,共20分)27、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每一分;每一秒我们都在改变。也许;你在悄悄改变别人;也许,你在渐渐改变自己;有时一个平凡的人、一句平常的话、一件普通的事,或者一个伟大的人、一句深刻的话,或一件重大的事往往改变你的思想、你的性格、乃至你的命运。当然也许是大自然中的某些景或物,触动了你的内心,引起你的思考,改变了你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请你以《改变》为题;写一篇不少于500字的文章。
要求:
(1)题目自拟;体裁不限(诗歌除外)
(2)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地名、校名。
(3)认真书写,力求工整、美观。此处教师可以酌情增加或扣除5分。28、题目:《我家的故事》
要求:(1)写一篇500字左右的文章。
(2)不得透露个人相关信息。
(3)不得抄袭。29、习作。
选择你喜欢的一种或几种小动物写一篇作文,注意抓住这种动物的特征,相信你一定会写得很好。400字以上。30、一道风景,可以让你流连忘返;一段真情,可以让你刻骨铭心请以“心中最美的风景”为题写一篇500字以上的文章。要求:①书写工整,字迹清楚;②内容具体,有真情实感;③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校名、班名和人名。参考答案一、选择题(共8题,共16分)1、B【分析】A.正确;
B.《论语》是儒家经典著作之一;
C.正确;
D.正确.
故选:B
文学常识正误的判断点是:作者名;称谓、生活时代、作品名、体裁、书中人物、主要情节、作品主题及风格、流派等.回顾所读文章的相关情节;根据问题作答即可.
此题词属文学常识类题.解答此题,要调动平时的积累.对相关的作家及其作品和作品风格有所记记忆.【解析】B2、A【分析】(1)把“记忆”比作“落花”;“喷吐”是人的动作,所以这句既运用了比喻,也含有拟人的修辞.
(2)记忆没有色彩;它却既可以使人的心灵苍白;幽暗和又可以让人的内心世界绚丽、辉煌.进行了对比.
(3)引用了佛学家的一句话“置一切忧喜于心外者;得大自在.”
(4)”不要不要不需“三个句式相同;结构相同的分句构成了排比.
故答案为:A
小学阶段对修辞的要求是:掌握比喻;拟人、夸张、排比、设问、反语、引用对比、对偶、反复、借代等常用的修辞方法.能在具体语言环境中一会修辞方法的作用.在写作中有意识地运用这些修辞方法;增强文章的表达效果.
掌握比喻、拟人、夸张、排比、设问、反语、引用对比、对偶、反复、借代等常用的修辞方法.【解析】A3、C【分析】【分析】修辞手法;是为提高表达效果,用于各种文章或应用文的写作的语言表达方法的集合。修辞手法一共有六十三大类,七十八小类。修辞手法是通过修饰;调整语句,运用特定的表达形式以提高语言表达作用的方式和方法。
【点评】考查学生对修辞手法的掌握4、D【分析】【分析】空落落指心里有些失落。本题涉及课文的理解;包括课文脉络;作者的思想感情以及重点句子的理解等,在认真领会课文中作者的感情,就会不难填出正确答案。
【点评】对于课文内容的掌握,都是基于读懂课文的基础之上,学生要借助资料等,将课文读懂,才能进行进一步的理解。5、B【分析】【分析】依据作品内容不难填出;这本书描述了一场波澜起伏,引人入胜的大冒险,是一场关于精神和灵魂的冒险和奇遇,如果你还没读过,那就失去一本充满了冒险;刺激和秘密的书。这本书是《洞》。
【点评】主要考查学生对作品内容的掌握情况。锻炼了学生的阅读能力,激发学生阅读名著的兴趣。6、【小题1】B【小题2】C【小题3】C【小题4】A【分析】此题考查学生对于古诗句诗意的理解能力。答题时要在通读诗歌,了解诗句的大意的基础上分析判断。B项对诗意的理解有误,“谁道人生无再少”意思是谁说人老了不能再变少年。故选B。
此题考查对古诗词作者生平、诗词内容、语言、诗词形象、写作手法等方面的分析判断能力。做此题的关键在于认真阅读诗歌,从创作背景、所写景物,所用语言、所创意境等方面认真分析判断。C项理解有误,“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表达了作者要珍惜时间的人生态度,积极向上、乐观进取的人生态度。故选C。
此题考查学生对诗句内容、作者情感及手法技巧的理解能力。答题时首先理解诗句的大意,然后结合全诗的内容,同时要在把握诗歌主旨的基础上进行分析。C项分析有误,首词的上阕写景;下阙议论,抒情。故选C。
此题考查学生对诗歌表达的情感的理解把握能力。解答时,应先通读全诗,理清诗意;然后细读诗歌的关键语句,把握文章的思想感情;最后结合全诗内容,分析品味即可。分析可知,这首词表达了词人积极向上,乐观进取的人生态度,A项诗句则表现了作者自己冰清玉洁、坚守节操的信念,与本词表达的感情不一致,BCD项诗句与本词表达的感情一致。故选A。【解析】。【小题1】B【小题2】C【小题3】C【小题4】A7、D【分析】略【解析】D8、D【分析】略【解析】D二、填空题(共7题,共14分)9、喜悦进攻无心【分析】【分析】防御:防守抵御。故意:存心;有意识地。明知不应或不必这样做而这样做。反义词就是两个意思相反的词;包括:绝对反义词和相对反义词。分为成对的意义相反;互相对立的词,例如真——假。或是没有矛盾对立关系,但对比鲜明,例如高山——平地。
【点评】主要测试学生对反义词的理解,理解了词义,写出反义词就容易了。10、归规规瑰瑰【分析】【分析】回归;回到原来地方。规定,对某一事物做出关于方式;方法或数量、质量的决定:~产品的质量标准。圆规,在数学和制图里,是用来绘制圆或弦的工具,常用于尺规作图。玫瑰,是蔷薇科蔷薇属植物,在日常生活中是蔷薇属一系列花大艳丽的栽培品种的统称。瑰丽,形容异常美丽。
【点评】选词填空,首先要了解词语的意思,才能填的准确。11、呼啸舒适怒吼【分析】【分析】呼啸;(风)发出高而长的声音。舒适,给人以安乐舒服的感觉。怒吼,大声吼叫,比喻发出宏大雄壮的声音。
【点评】“呼啸”,都是左右结构,左面都是口字,注意笔顺;“舒”,左右结构,左面一个舍字;“怒吼”书写时注意结构。12、weīwānyánqǐng【分析】【分析】巍峨;高大壮观,雄伟矗立的样子。蜿蜒,是(山脉;河流、道路等)弯弯曲曲地延伸。【绵亘】是接连不断(多指山脉等)。碧波万顷,万顷:一百万亩。形容水面或天空或草原一片碧绿或碧蓝,广阔无际。
【点评】“巍峨”“巍”读weī,注意不要读成四声;“蜿蜒”wānyán,“碧波万顷”“顷”读qǐng,不要读成一声。13、合作孤立训练配合【分析】【分析】合作:就是个人与个人;群体与群体之间为达到共同目的;彼此相互配合的一种联合行动、方式。孤立:表单独、独立。训练:在计划有步骤地使具有某种特长或技能。配合:指各方面分工合作来完成共同的任务,或指合在一起显得合适,相称。
【点评】“合”不要错写为“和”这两个字为同音字,要注意区分;“训”为言字旁,“练”为绞丝旁,这两个字在书写的时候要注意偏旁,不要写错。14、朦胧丰满分散【分析】【分析】模糊:侧重表达的对象的不确定性;留给听众一个可供领悟;体会、选择的弹性空间的一种言语技巧。饱满:指丰满;充实;充足;充满感情的。散开:分散。解散。
【点评】近义词,是指词汇意义相同或相近的词语,与近义词意思相近的词为同义词。如“美好”和“美妙”、“懒惰”和“怠惰”、“枯萎”和“干枯”、“宽敞”和“宽阔”。15、不已峭壁峻岭【分析】【分析】赞叹不已;已:止,完。连声赞赏不止。悬崖峭壁,峭壁:陡直的石壁。形容山势险峻。崇山峻岭,崇:高;峻:山高而陡。高大险峻的山岭。
【点评】成语是中国汉字语言词汇中一部分定型的词组或短句。成语是汉文化的一大特色,有固定的结构形式和固定的说法,表示一定的意义,在语句中是作为一个整体来应用的。三、翻译(共8题,共16分)16、来时多么欢乐,离去为什么如此痛苦,连江边升起的云彩都发愁。|这首曲子永远都不会再弹起了,这把三尺的琴陪你一起死。【分析】【分析】来欢去何苦;江畔起愁云。意思是,来时多么欢乐,离去为什么如此痛苦,连江边升起的云彩都发愁。此曲终兮不复弹,三尺瑶琴为君死!意思是,这首曲子永远都不会再弹起了,这把三尺的琴陪你一起死。
【点评】考查对诗文朗读、默写、翻译的理解【解析】1、来时多么欢乐,离去为什么如此痛苦,连江边升起的云彩都发愁。2、来时多么欢乐,离去为什么如此痛苦,连江边升起的云彩都发愁。这首曲子永远都不会再弹起了,这把三尺的琴陪你一起死。17、略
【分析】【分析】(1)通:全。弈:下棋。弈秋是全国的下棋高手。(2)为:因为。弗:不。难道是因为他的智力不如别人好吗?(3)以:认为。去:离。我认为太阳刚出来的时候离人近一些;中午的时候离人远一些。(4)汝:你。知:通“智”。谁说你的知识渊博呢?”
【点评】考查学生对字义以及课文翻译的掌握。【解析】1、通:全。弈:下棋。句子意思:弈秋是全国的下棋高手。2、为:因为。弗:不。句子意思:难道是因为他的智力不如别人好吗?3、以:认为。去:离。句子意思:我认为太阳刚出来的时候离人近一些,中午的时候离人远一些。4、汝:你。知:通“智”。句子意思:谁说你的知识渊博呢?”18、俞伯牙弹琴时,心里想到高山,钟子期说:“好啊,我仿佛看见一座巍峨峻拔的泰山屹立在我眼前!”|子期有很高的音乐鉴赏能力。钟子期的情操、智慧正好与他产生了共鸣。【分析】【分析】俞伯牙弹琴时;心里想到高山,钟子期说:“好啊,我仿佛看见一座巍峨峻拔的泰山屹立在我眼前!”子期有很高的音乐鉴赏能力。钟子期的情操;智慧正好与他产生了共鸣。
【点评】考查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解析】1、俞伯牙弹琴时,心里想到高山,钟子期说:“好啊,我仿佛看见一座巍峨峻拔的泰山屹立在我眼前!”2、俞伯牙弹琴时,心里想到高山,钟子期说:“好啊,我仿佛看见一座巍峨峻拔的泰山屹立在我眼前!”子期有很高的音乐鉴赏能力。钟子期的情操、智慧正好与伯牙产生了共鸣。19、经常记起在溪边的亭子游玩直到太阳落山的时候。|沉醉(在这风景中),(甚至)不知道回去的路。【分析】【分析】常记溪亭日暮译句;经常记起在溪边的亭子游玩直到太阳落山的时候。沉醉不知归路译句,沉醉(在这风景中),(甚至)不知道回去的路。
【点评】古文翻译要抓住关键词,关键词抓准了句子也就翻译通顺了。【解析】1、经常记起在溪边的亭子游玩直到太阳落山的时候。2、经常记起在溪边的亭子游玩直到太阳落山的时候。沉醉(在这风景中),(甚至)不知道回去的路。20、伯牙奏琴,心中想的是高山,钟子期说道:“(弹得)好啊!那巍峨雄伟的气势就如同泰山啊!|子期死了,伯牙再也没有知音,于是就就把琴摔了,终生不再弹琴。【分析】【分析】(1)句子含义:伯牙奏琴;心中想的是高山,钟子期说道:“(弹得)好啊!那巍峨雄伟的气势就如同泰山啊!(2)钟子期必得之。句子含义:子期死了伯牙再也没有知音于是就就把琴摔了终生不再弹琴。
【点评】考查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解析】1、伯牙奏琴,心中想的是高山,钟子期说道:“(弹得)好啊!那巍峨雄伟的气势就如同泰山啊!2、伯牙奏琴,心中想的是高山,钟子期说道:“(弹得)好啊!那巍峨雄伟的气势就如同泰山啊!子期死了,伯牙再也没有知音,于是就把琴摔了,终生不再弹琴。21、略
【分析】【分析】(1)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而日中时远也。我认为太阳刚出来时距离人近,正午时(距离人)远。(2)日初出沧沧凉凉,及其日中如探汤,此不为近者热而远者凉乎?太阳刚出来时很清凉,到了正午就像(把手)伸进热水里,这不是近的热而远的凉吗?(3)两小儿笑曰:“孰为汝多知乎!”两个小孩笑着说:“谁说你见多识广呢!”。
【点评】考查学生对课文的翻译能力,学生可以结合重点字词完成全句的翻译。【解析】1、我认为太阳刚出来时距离人近,正午时(距离人)远。2、太阳刚出来时很清凉,到了正午就像(把手)伸进热水里,这不是近的热而远的凉吗?3、两个小孩笑着说:“谁说你见多识广呢!”。22、伯牙擅长弹琴,钟子期善于倾听。|伯牙所想到的,钟子期都能准确的表达出来。|钟子期去世后,俞伯牙认为世上再也没有能听懂他琴声的人了,于是将琴身摔破,琴弦扯断,从此以后再也不弹琴了伯牙谓世再无知音,乃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分析】【分析】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意思是,伯牙擅长弹琴,钟子期善于倾听。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意思是,伯牙所想到的,钟子期都能准确的表达出来。伯牙谓世再无知音,乃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意思是,钟子期去世后,俞伯牙认为世上再也没有能听懂他琴声的人了,于是将琴身摔破,琴弦扯断,从此以后再也不弹琴了伯牙谓世再无知音,乃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
【点评】考查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解析】1、伯牙擅长弹琴,钟子期善于倾听。2、伯牙擅长弹琴,钟子期善于倾听。3、伯牙所想到的,钟子期都能准确的表达出来。伯牙所想到的,钟子期都能准确的表达出来。四、现代文阅读(共3题,共30分)23、略
【分析】(1)本题考查内容与主题的概括.解答此题在整体感知文本内容的基础上;抓住主要事件,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用简洁的句子概括出来即可.本文主要写了爸爸让儿子跳梯子的故事,以此来揭示了人与人之间是可以信任的道理.
(2)本题考查筛选信息能力.解答此题关键要理清文章写作思路;快速找到有关儿子描写的相关语句,从中筛选有效词语作答.从文中可以找到两句话:“他脸上惊愕的表情,丝毫没有消退”“但是他的神情,比刚才还要疑惑”,这两句话里有儿子的神态描写,提取出来“惊愕”与“疑惑”即可.
(3)本题考查句子含义的理解及人物情感的体会.解答此题要根据语境及上下文进行分析判断.这两个句子都运用了比喻的修辞;在理解比喻作用的基础上,分析人物的心情.①明喻,脸色像“没熟透的橘子”,表现儿子的脸色是又黄又青,突出儿子惊恐的神情;②句是借喻,表现儿子脸上笑容如花,表现他内心的高兴.
(4)本题考查内容的理解与分析.解答此题关键要整体感知文章内容;根据上下文内容去判断.结合前文内容可以看出,“刚才”疑惑是因为父亲让他跳下来,摔个屁滚尿流,但事实上却并没有摔屁股,他困惑:爸爸为什么又要骗我?
(5)本题考查阅读感悟的表达.这是一道开放性试题;只要内容设计合理,表述正确,理由充分,文通句顺,书写认真即可.
答案:
(1)通过爸爸要儿子跳梯子的故事(2分);揭示了人与人之间还是可信任的道理(2分).
(2)惊愕疑惑(1空1分)
(3)(1)儿子的脸色又黄又青.(1分)写出了儿子的惊恐神情.(1分)
(2)儿子的面色恢复红润;笑容灿烂.(1分)写出了儿子高兴的神情.(1分)
(4)原来只是奇怪;没有摔屁股;(2分)现在是感到困惑:爸爸为什么骗我?(1分)
(5)提示:故事里的爸爸是教育孩子不要轻易信任别人;文中的爸爸是教育孩子别人的话有时也是可以信任的.(两种教育,赞赏哪一种都行,只要言之成理即可.3分)
这篇小说讲述了一位父亲对儿子的特殊教育.全文可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1-3);写儿子在爸爸的同意下,爬上梯子取风筝;第二部分(4-10),写爸爸对站在梯子上的儿子讲了一个故事,并要求儿子也像故事中的儿子那样去做;第三部分(11-21),儿子跳下后发现爸爸并没有像故事中那样做,他从中明白了许多.小说写作方法巧妙,写了两个爸爸两个儿子的故事,却表现了截然不同的两个主旨,令人深思.
本阅读题第(5)题是难题,阅读感悟的表达是开放性题,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①仔细审题.如“结合主题谈启示”,一定要明确结合主题进行谈论,“文章给你感受最深的是什么”,一定要扣住“感受最深”,并且结合自己的实际来谈,要动“情”动人.②善于提炼.要把握作者的情感倾向,结合具体的语境,提炼出自己的观点.③合情合理.感悟要有理有据,自圆其说.④表述流畅.语言要简洁明了,最好能做到有创意的表达.【解析】惊愕;疑惑24、略
【分析】此题考查的是对文章内容及写作特色的分析理解能力。做这类题目的方法是:找出与题目相关的段落原文,找准关键词,准确概括。然后了解文章的写作技巧,如正侧面描写、前后照应、伏笔铺垫等;最后结合题目要求答题即可。结合文本内容,文章第一段突出了小院清洁(干净或一尘不染);写村里人与母亲开玩笑侧面烘托母亲的勤劳,对生活的热爱以及村里人对母亲的崇拜。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作者情感的分析理解的能力。在做此类题的时候,首先要通读全文,理解文中记叙的事件和主要人物,然后再审清题意,分析思考,能明白文中体现出了作者的什么思想感情,确定出文章的感情基调,最后再答题。依据文本,第⑥段作者写了小院南侧的几棵香椿树,香椿树的香给大家的生活增添了一丝美丽,大家对香椿树的喜爱其实反映了人们对美的向往和珍爱。母亲不远百里挖来种养,一方面表现出母亲对美得栽培,另一方面写出了母亲对美的追求。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重要语句的含义的能力。做题时一要结合具体的语境,二要结合文中人物的情感,三要结合文章的主题。要想理解深层含义,需在整体感知的基础上,结合全文去分析。结合文本内容分析,文章最后一段画线句子说明“我”在母亲的爱抚下成长,也同样有着她的那种朴素的真情。
此题考查学生对文章标题的含义的分析理解能力。理解文章标题的含义,需要通读全文,整体感知文本,梳理文章思路,把握文章主旨,在此基础上,结合选文,从表层含义和深层含义来理解。结合文本内容,文章标题“小院吟”表面上是在吟诵小院,实际是在歌颂母亲,表达作者对母亲的爱以及深深地追思和吟唱。【解析】【小题1】清洁(干净或一尘不染);侧面烘托母亲的勤劳,对生活的热爱以及村里人对母亲的崇拜。【小题2】香椿树的香给大家的生活增添了一丝美丽,大家对香椿树的喜爱其实反映了人们对美的向往和珍爱。母亲不远百里挖来种养,一方面表现出母亲对美得栽培,另一方面写出了母亲对美的追求。【小题3】说明“我”在母亲的爱抚下成长,也同样有着她的那种朴素的真情。【小题4】表面上是在吟诵小院,实际是在歌颂母亲,表达作者对母亲的爱以及深深地追思和吟唱。25、略
【分析】此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段落作用的能力。说明文首段的作用一般有:引出说明对象;吸引读者的阅读兴趣;点明说明对象的总体特征。回答此类题目一般从内容、结构、效果三方面考虑。通读全文,可以看出文章第①小节引用歌词“时间都去哪儿了?还没好好感受年轻就老了”的作用为:巧用歌词,设置疑问,引起读者的思考,引出说明内容,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意及筛选有效信息的能力。解题的关键是要统观全文,注意提示性词语,把握中心句。阅读时要理清写作思路,抓准脉络,得出答案。通读全文可知,②③段说明了幼时记忆遗忘的原因有:前额叶皮质和海马体尚未发育成熟,注意力和短期记忆能力也未完全形成;孩子们的遗忘速度比成年人要快得多,他们的记忆更替也更快;7岁时儿童记忆的方式开始改变,由不成熟变得更趋向于成年人。
此题考查学生对说明方法及其作用的掌握能力。常见的说明方法有:举例子、列数字、分类别、作比较、打比方等。首先要根据划线句判断所用的说明方法,而说明方法的作用的答题思路是:运用了____的说明方法,____地说明了____,增强了文章的说服力。画线句运用举例子、作比较、列数字的说明方法,具体直观地说明了人越老,度过的光阴在其整个人生当中所占的比重就越小,就会感到时间过得越快。
此题考查学生鉴赏说明文语言的能力。说明文语言的基本要求是:准确性、科学性、严密性。做这类题时先要表明态度,该词不能去掉,然后说出该词在这里表明什么意思,再说去掉以后意思变成怎样的,和文中或者现实不相符合,最后要说出该词的应用体现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科学性、严密性。所以不能去掉。阅读第⑥段“丰富的经验使神经对生活中的信息处理极为快速,渐渐进入了“适应性”状态,不但削弱了对时间流逝的感知,同时保留的记忆也信息不全,这样,一天在不经意间就过去了”一句,可以看出“渐渐”一词不能去掉,“渐渐”是“逐渐”的意思,说明人进入适应性的状态有一个过程,不是一下子就进入。去掉则变成丰富的经验使神经很快就进入了“适应性”状态,与事实不符。“渐渐”体现语言的准确性。
本题考查学生对表达方式及其作用的分析理解能力。“表达方式”是在用语言、艺术、音乐、行动把思想感情表示出来时所采取的方法和形式。一般来说,它有记叙、议论、说明、描写、抒情五种,在平时学习中一定要分清楚。对比链接材料与选文第⑤段画线句,可以看出:【链接材料】主要运用了抒情的表达方式,抒发对时光流逝的感慨,更能引起读者共鸣,更具感染力,使人深思。选文运用了说明的表达方式,清楚明白地说明老年人觉得时间过得快的原因(为什么年龄越大感觉时间过得越快)。【解析】【小题1】巧用歌词,设置疑问,引起读者的思考,引出说明内容,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小题2】(1)前额叶皮质和海马体尚未发育成熟,注意力和短期记忆能力也未完全形成。(2)孩子们的遗忘速度比成年人要快得多,他们的记忆更替也更快。(3)7岁时儿童记忆的方式开始改变,由不成熟变得更趋向于成年人。【小题3】运用举例子、作比较、列数字的说明方法,具体直观地说明了人越老,度过的光阴在其整个人生当中所占的比重就越小,就会感到时间过得越快。【小题4】“渐渐”一词不能去掉,“渐渐”是“逐渐”的意思,说明人进入适应性的状态有一个过程,不是一下子就进入。去掉则变成丰富的经验使神经马上立刻就进入了“适应性”状态,与事实不符。这个词体现语言的准确性。【小题5】【链接材料】主要运用了抒情的表达方式,抒发对时光流逝的感慨,更能引起读者共鸣,更具感染力,使人深思。选文第⑤段划线句运用了说明的表达方式,清楚明白地说明老年人觉得时间过得快的原因(为什么年龄越大感觉时间过得越快)。五、文言文阅读(共1题,共6分)26、略
【分析】本题考查学生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句子翻译是文言文阅读的一个常考题型,翻译句子时,一般以直译为主,要注意抓住句中的关键词语,要把关键词语翻译准确。另外,还要注意对特殊句式的翻译,尽量做到通顺、流畅,表意清晰。此题中要注意“卒、众人、受于人、不至”等词的翻译一定要准确。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内容和主题的理解能力。做此类题,一要通晓文意,二要抓住文中的关键词句,受其启发,深入思考,加以概括,简要表达。这篇文章借事说理,以方仲永天资非凡却“受于人者不至”,强调了后天教育对成才的重要性。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文内容的理解能力。解答这类题,需要认真阅读文章内容来进行总结回答。整体把握文言文的大概意思,了解其意,找到相关的信息点,按要求概括即可。因为仲永的父亲“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贪图钱财(贪图小利),目光短浅,而“不使学”,从而使方仲永失去后天学习的有利时机。
【解析】【小题1】(他)最终成为一个平凡的人,是因为他没有受到后天的教育。
【小题2】受于人者不至;后天教育对成才的重要性。【小题3】因为仲永的父亲“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贪图钱财(贪图小利),目光短浅,而“不使学”,从而使方仲永失去后天学习的有利时机。
六、写作题(共4题,共20分)27、略
【分析】
【审题立意】该题目关键是对“改变”的理解;“改变”必然有一个过程,应该是一个人;一件事、一句话让我从反面走向了正面(当然,也可以让我从正面走向了反面).“改变”前后的内容都要交代,因此用到对比手法。
【思路点拨】结合题干要求;可以考虑:或人名(平凡或伟大的人);或一句话(平常的或深刻的话)、或一件事(普通的或重大的事)等等。补题直接决定了写作的方向,规定了选材甚至中心。
【文体选择】本文适合写记叙文;或者以记叙为主的文章,不适合写议论文。
【表达方式】因为题目的关键是“改变”;所以要以记叙文字为主,但要使用其他的表达方式作为补充,最好是夹叙夹议,或者先叙后议。
这是一篇记叙和议论相结合的作文,记叙文字为主体,议论文字很好的升华主题和主旨,相得益彰。本习作紧扣题目“改变”这一主题来写,用生动和充满正能量的文字写出改变,十分符合写作要求。【解析】【例文】
改变。
她总是那么自然;她那含情凝视的双眸总是那么有神。面对着大家也是那种模仿不到的微笑。我是一个害羞的女孩,好事坏事与我沾不到边。在大家面前我总是默默无闻,总是把事藏在心底。其实我总是羡慕她那种由内而外的自然。
记得那次;是一个无比情朗的天,我与以往一样独自在那个熟悉的角落。是她的课我的心偷偷地暗自高兴。太好了。我喜欢那个老师,她的自然让我羡慕,她的美丽让我欣赏,她的不偏爱更加让我对她无比的尊敬。叮叮上课了。她大步走进来又很自然地向我们打招呼。
“今天;我们来上节有趣的自我介绍课。”老师温和地说。我是第一号,所以从我开始。我慌张地站起来,低着头沉默着。老师对我说“自然点同学,这是你的舞台,想说什么就说出来,老师鼓励你。”我我我是一个内向的人,请,请同学们,多多包容我,希望你们与我成为好朋友。我喜欢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美团骑手2025年度团队协作与企业文化融入合同4篇
- 二零二五年度医院护理人员专业发展合同4篇
- 2025年度数据中心冷却系统承包合同4篇
- 2025年度冷库制冷设备进出口贸易代理合同2篇
- 二零二五年度南京市高新园区房地产抵押租赁合同
- 二零二五年度新型木托盘租赁及信息化管理服务合同4篇
- 2025版新型节能门窗安装与绿色建筑合同2篇
- 2025年度牛奶饮品国际市场拓展与海外销售代理合同4篇
- 2025年专业培训班股权投资与管理合同4篇
- 2025年度钢构加工企业信用风险防范合同
- 小儿甲型流感护理查房
- 雾化吸入疗法合理用药专家共识(2024版)解读
- 2021年全国高考物理真题试卷及解析(全国已卷)
- 拆迁评估机构选定方案
- 趣味知识问答100道
- 钢管竖向承载力表
- 2024年新北师大版八年级上册物理全册教学课件(新版教材)
- 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核心素养目标全册教学设计
- JJG 692-2010无创自动测量血压计
- 三年级下册口算天天100题(A4打印版)
- CSSD职业暴露与防护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