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儒林外史的讽刺艺术解读TOC\o"1-2"\h\u8549第一章《儒林外史》与讽刺艺术的渊源 11627第二章儒林众生相:主要人物及情节 116327第三章剖析《儒林外史》的讽刺手法 214094第四章我的感悟:讽刺背后的深意 24422第五章书中原文对讽刺艺术的支撑 2610第六章对比其他作品中的讽刺元素 312280第七章从《儒林外史》看讽刺艺术的价值 3第一章《儒林外史》与讽刺艺术的渊源《儒林外史》的讽刺艺术并非凭空产生。在我国古代文学的长河中,讽刺文学有着深厚的底蕴。从先秦诸子的寓言故事开始,就有许多借故事来讽刺时弊、人性弱点的例子。比如《庄子》中的“坎井之蛙”,通过坎井里的青蛙自满于一方天地,来讽刺那些见识短浅却又盲目自大的人。到了唐代,像《枕中记》这样的传奇小说,以卢生在梦中经历荣华富贵又最终醒来一切成空的故事,对当时人们热衷功名利禄的社会风气进行了一种讽刺性的揭示。《儒林外史》正是在这样的文学传统下发展而来的。它的作者吴敬梓生活在清代,当时科举制度已经腐朽不堪,社会上追名逐利之风盛行。吴敬梓以自己的所见所闻为素材,用讽刺的笔触描绘出儒林众生的丑态。他借鉴了前人讽刺文学的手法,把对社会现实的批判融入到一个个鲜活的人物故事之中。第二章儒林众生相:主要人物及情节在《儒林外史》中,有许多令人印象深刻的人物。先说范进,他是一个深受科举制度毒害的典型。范进多年来一直参加科举考试,屡考屡败却又屡败屡战。他家境贫寒,老母亲和妻子跟着他受苦。当他终于得知自己中举的消息时,竟然高兴得发了疯。原文中写到“范进不看便罢,看了一遍,又念一遍,自己把两手拍了一下,笑了一声,道:‘噫!好了!我中了!’说着,往后一跤跌倒,牙关咬紧,不省人事。”这个情节把范进那种长期压抑后突然爆发的癫狂表现得淋漓尽致,也讽刺了科举制度对读书人的精神折磨。还有严监生,他是个极其吝啬的人。临死前,他伸出两根手指,不肯咽气。众人都猜不透他的意思,最后还是他的小妾赵氏明白他是嫌灯盏里点了两茎灯草,费油。等赵氏挑掉一茎,他才点头咽气。这一情节把严监生的吝啬刻画到了极致,讽刺了那些守财奴的丑恶嘴脸。这些人物形象鲜明,他们的故事生动地展现了当时儒林的种种荒诞现象。第三章剖析《儒林外史》的讽刺手法《儒林外史》运用了多种讽刺手法。其中一种是夸张。像上面提到的范进中举发疯的情节,在现实生活中虽然不会如此极端,但通过这种夸张的描写,能够深刻地揭示出科举制度对人的巨大影响。还有对比的手法。例如,匡超人在未发达之前,是一个孝顺、勤劳的年轻人。他照顾生病的父亲,努力读书。可是一旦进入了儒林这个大染缸,他就变得虚伪、自私。他为了自己的名声,对曾经帮助过他的朋友潘三落井下石。这种前后对比,鲜明地讽刺了儒林的环境能使人发生巨大的变化。另外,白描也是《儒林外史》常用的手法。书中对人物的外貌、言行进行简洁的勾勒,就能够突出人物的特点。比如写胡屠户,“屠户横披了衣服,腆着肚子去了”,这简单的描写就把胡屠户那种粗俗、傲慢的样子展现出来,不需要过多的修饰,就达到了讽刺的效果。第四章我的感悟:讽刺背后的深意读《儒林外史》,在看到那些讽刺情节的同时也能感受到作者更深层次的用意。这些讽刺不仅仅是为了博人一笑,或者是单纯地揭露丑恶。作者是想通过对儒林众生丑态的描绘,来批判当时的社会制度,尤其是科举制度。科举制度原本是选拔人才的途径,但在当时却成了束缚人思想、扭曲人性的工具。像那些读书人,他们把一生都耗费在科举上,为了功名不择手段。作者用讽刺的手法把这种现象展现出来,其实是在呼吁社会的变革,希望人们能够摆脱这种不合理的制度的束缚。同时这也是对人性弱点的一种反思。书中人物的贪婪、虚伪、吝啬等品质,在现实生活中也能找到影子。我们看到这些人物的可笑之处,也应该反思自己,避免陷入同样的人性陷阱。第五章书中原文对讽刺艺术的支撑《儒林外史》的原文中有许多地方都很好地体现了讽刺艺术。比如描写马二先生游西湖那段。“马二先生身子又长,戴一顶高方巾,一幅乌黑的脸,腆着个肚子,穿着一双厚底破靴,横着身子乱跑,只管在人窝子里撞。”这一段通过对马二先生外貌和行为的描写,把他那种迂腐、懵懂的形象刻画得栩栩如生。他在西湖这样的美景面前,心里想的却是文章里的典故,对于眼前的美景完全没有真正的欣赏能力。还有在描写王玉辉鼓励女儿殉夫时,“王玉辉道:‘我儿,你既如此,这是青史上留名的事,我难道反阻拦你?你竟是这样做罢。’”这一情节展现了王玉辉被封建礼教毒害之深,他把女儿的生命看得不如一个虚名,这种违背人性的观念通过他的话语被无情地讽刺。这些原文中的描写都是作者讽刺艺术的有力支撑。第六章对比其他作品中的讽刺元素与其他作品相比,《儒林外史》的讽刺艺术有着独特之处。比如与《聊斋志异》相比,《聊斋志异》也有讽刺元素,它主要是通过一些奇幻的故事来讽刺社会的黑暗和人性的丑恶。像《促织》这篇,通过成名一家因一只蟋蟀而遭受的苦难,讽刺了封建统治者的荒淫无道。但《儒林外史》更多的是聚焦于现实中的儒林生活,更加写实。再看西方作品,像法国作家莫泊桑的《项链》,它以玛蒂尔德为了一条假项链而付出巨大代价的故事,讽刺了小资产阶级的虚荣心理。而《儒林外史》则是从一个群体,也就是儒林这个群体出发,全面地讽刺了科举制度下读书人的种种丑态。虽然它们都有讽刺的成分,但由于所处的文化背景、关注的对象不同,在讽刺的表现形式和深度上都各有差异。第七章从《儒林外史》看讽刺艺术的价值《儒林外史》中的讽刺艺术有着很高的价值。从文学价值上看,它塑造了众多生动的人物形象,这些形象成为了中国文学史上的经典。范进、严监生等人物几乎家喻户晓,他们丰富了中国文学的人物画廊。而且它的讽刺手法为后来的文学创作提供了借鉴。在社会价值方面,它对当时的社会起到了批判和警醒的作用。它让人们看到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施工现场施工防台风灾害威胁制度
- 数字化时代下的客户分析与销售策略
- 现代办公技术与应用实践培训
- 数学图形在儿童智力开发中的作用
- 科学实验教学对小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策略
- 项目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
- 二手车批发合作合同协议
- 个人向个人临时借款合同模板
- 上海市租赁合同模板及示例
- 不锈钢期货电子交易合同
- 云南省曲靖市罗平县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地理试题( 含答案)
- 中国糖尿病防治指南(2024版)要点解读
- Unit 1 Nice boys and girls【知识精研】-一年级英语下学期(人教PEP版一起)
- 2024年高考数学(理)试卷(全国甲卷)(空白卷)
- 2024版CSCO胰腺癌诊疗指南解读课件
- 《应急管理行政执法人员依法履职管理规定》知识培训
- 九宫数独200题(附答案全)
- 中考数学试题(含答案)共12套
- 公司财务制度及流程
- 深圳版初中英语单词汇总
- 健康养生,快乐生活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