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人教新课标八年级化学下册月考试卷_第1页
2025年人教新课标八年级化学下册月考试卷_第2页
2025年人教新课标八年级化学下册月考试卷_第3页
2025年人教新课标八年级化学下册月考试卷_第4页
2025年人教新课标八年级化学下册月考试卷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内…………○…………装…………○…………内…………○…………装…………○…………订…………○…………线…………○…………※※请※※不※※要※※在※※装※※订※※线※※内※※答※※题※※…………○…………外…………○…………装…………○…………订…………○…………线…………○…………第=page22页,总=sectionpages22页第=page11页,总=sectionpages11页2025年人教新课标八年级化学下册月考试卷263考试试卷考试范围:全部知识点;考试时间:120分钟学校:______姓名:______班级:______考号:______总分栏题号一二三四五总分得分评卷人得分一、选择题(共8题,共16分)1、下列熄灭蜡烛的方法中,利用“降低温度到着火点以下”的灭火原理的是()A.B.C.D.2、2016年9月22日中央电视台报道了安撤阜阳一个学校实验室因化学实验操作不当而导致的火灾亊故.化学实验过程中的规范操作,对实验安全至关重要.下列做法中正确的是()A.用剩的药品可以带出实验室B.加热后的试管立即用水冲洗C.实验药液溅进眼睛立即用纸巾擦拭D.洒在实验台上的酒精失火立即用湿布覆盖3、下列生活中的一些作法,主要利用化学性质的是rm{(}rm{)}A.不锈钢制炊具B.活性炭除去冰箱中的异味C.米酿成醋D.榨取果汁4、在一密闭容器里放入四种物质,使其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测得数据如下:则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未测值为rm{2}B.丙可能是催化剂C.乙全部发生了反应D.甲与乙反应的质量比为rm{25隆脙15}5、河水分别通过下列净化操作,净化程度最高的是rm{(}rm{)}

A.过滤B.蒸馏C.静置沉淀D.吸附沉淀6、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rm{(}rm{)}A.氮元素B.氧元素C.硅元素D.铝元素7、下列人体所必需的元素中,缺乏会引起贫血的是()A.铁B.钙C.碘D.锌8、擦玻璃时,人们时常向玻璃上“哈气”,再擦会干净,这说明与空气相比,人体呼出的气体中含有较多的()A.氧气B.氮气C.二氧化碳D.水蒸气评卷人得分二、填空题(共7题,共14分)9、通过学习化学;我们澄清了许多有关错误认识,逐步了解了化学的本质.请参照示例,否定一列错误的认识.

。有关认识否定例证只有固体物质才能做溶质医用酒精中的溶质乙醇是液体只有水才能做溶剂____溶液都是无色的液体____金属元素名称中都有金字偏旁汞是金属,但无金字偏旁所有的元素原子中都含有中子____10、“科技创新;材料发展”极大地促进了人类社会的进步.

(1)“辽宁号”航母的服役举世瞩目.钢铁是制造航母的主要材料,它易与空气中的水、____等发生反应而锈蚀,请你列举一种防止钢铁锈蚀的方法____.

(2)将一定量的铁粉加入硝酸银、硝酸铜的混合溶液中,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滤渣和滤液.若向滤液中加入稀盐酸,看到有白色沉淀生成,则滤液中一定有的溶质是____.

(3)可降解塑料的问世,既方便了生活,又减少了“白色污染”.塑料属于____材料(填“复合”或“合成”).11、填写下列空格。

元素符号:氢元素____镁元素____钙元素____

化学式:五氧化二磷____四氧化三铁____高锰酸钾____.12、在“分子”;“原子”、“原子核”、“质子”、“中子”、“电子”粒子中;找出符合下列条件的粒子名称填空:

rm{(1)}不显电性的粒子是______;

rm{(2)}能直接构成物质的粒子是______;

rm{(3)}能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粒子是______.13、如果实验没有说明取用药品的量,一般应该按最少量取用,即:rm{(1)}液体取____;rm{(2)}固体只需____;rm{(3)}酒精灯中酒精不可超过酒精灯容积的____。14、书写下列化学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镁条与稀盐酸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5、现有下列五种物质:①部分结冰的蒸馏水;②铁;③空气中分离出来的稀有气体;④过氧化氢;⑤湖水,其中肯定属于混合物的有(填序号,下同)____,肯定属于纯净物的有____.评卷人得分三、计算题(共6题,共12分)16、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对蜡烛(主要成分是石蜡)及其燃烧进行了如下探究.

(1)甲同学取一支蜡烛;用小刀切下一小块,把它放入水中,蜡烛浮在水面上.结论:石蜡的密度比水______.

(2)乙同学点燃蜡烛;观察到火焰分为______三层.把一根火柴梗放在火焰中约1秒后取出可以看到火柴梗的______处最先碳化.结论:蜡烛火焰的______温度最高.

(3)对“高低不同的燃着的蜡烛罩上烧杯后谁先熄灭?”这一问题;丙;丁两同学有不同的认识:丙同学认为高的蜡烛先熄灭,丁同学认为低的蜡烛先熄灭,谁也说服不了谁,于是他们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来验证自己的猜想.

①实验中将两支燃着的蜡烛罩上茶杯;最终都熄灭了.原因是______;

②丙同学认为高的蜡烛先熄灭;理由是______

丁同学认为低的蜡烛先熄灭;理由是______.

③本实验条件下;甲同学的猜想被证明是正确的,同时还观察到茶杯内壁变黑.由此我们可以得到启发:从着火燃烧的高楼房间中逃离,正确的方法是______.

A.用毛巾捂住鼻子B.成站立姿势跑出C.沿墙角迅速爬向房间外D.打开窗户跳出.

17、元素周期表是学习和研究化学的重要工具.下图是元素周期表中氯元素的示意图;据图你从中获得的信息有(三点即可):

(1)______;

(2)______;

(3)______.

18、如图是某同学用来除去水中难溶性杂质时所采用的过滤装置图。试回答:

rm{(1)}写出标号仪器的名称:rm{a:}_______________,rm{b:}___________,rm{c:}_____________。rm{(2)}该图中存在的三处明显错误是:rm{垄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m{垄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m{垄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m{(3)}在过滤时,若经过过滤后滤液仍然浑浊,其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m{(}要求写出两个方面的原因rm{)}19、钙是维持人体正常功能所必需的元素,如图所示为某种补钙剂“钙尔奇”说明书一部分,取一片钙尔奇,放入盛有rm{10}rm{g}稀盐酸的烧杯中,其中碳酸钙跟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rm{(}其他成分与稀盐酸不反应rm{)}烧杯内剩余物质质量为rm{11.34}rm{g}rm{.}请你计算:

rm{(1)}生成二氧化碳______rm{g};

rm{(2)}每片钙尔奇中含碳酸钙的质量;

rm{(3)}服用这种补钙剂,每人每天摄取钙元素的质量.20、图为蒸馏红糖水的实验装置;回答下列问题:

(1)指出编号的仪器名称:

①______;②______,③______,④______.

(2)指出图中错误。

①______

②______

③______

(3)红糖水沸腾时;温度计指示的沸点温度______,同时在仪器④内收集到了______色液体.

(4)由上述实验可知红糖水是属于______.

21、某学校的课外活动小组“以水为题”组织了如下活动,请你帮助他们完成活动内容.

(1)从汶河取水样后;制成两个如图所示的简易净水器,对河水进行初步净化.请问,简易净水器I中,用到的小卵石;石英砂和膨松棉的作用为(填代号)______

A.过滤B.使硬水软化C.使浑浊的水变成纯净物水。

(2)使用简易净水器Ⅱ处理河水时;在操作中,应沿着______慢慢向______中倾倒河水,并注意液面始终要低于______.

(3)用肥皂在实验室的自来水中洗衣时;起浮渣,说明该自来水是含______的水,属于硬水.

(4)为了确定水的组成,课外小组还进行了电解水的实验,请你写出电解水文字表达式为______评卷人得分四、探究题(共1题,共8分)22、实验室配制50克质量分数为12%的氯化钠溶液。如图是小军实验操作过程示意图:

(1)图中一处明显错误的操作是______(填序号)

(2)改进图中的错误操作后;经检测,所配制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偏小,其原因可能是______(填序号)。

①氯化钠固体不纯②溶解时烧杯内壁有水珠;不干燥。

③量取水时;仰视读数④装瓶时,有少量溶液洒出。

⑤在烧杯内溶解固体溶质搅拌时有少量溅出评卷人得分五、推断题(共3题,共24分)23、元素周期律和首期表是学习化学的重要工具;下表是元素周期表的部分信息请认真分析表中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空气中含量最多的元素名称是______,该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为______.

(2)如图所表示的粒子符号为______,它的质子数为______,该元素原子形成的阴离子符号是:______.

(3)由原子序数为8和13的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是______(写化学式).

(4)由N和O两种元素组成化合物,其中N元素和O元素的质量比为7:12,则该化合物的化学式为:______.

(5)元素周期表同一横行元素的排列规律是从左至右______.24、推断题某白色固体rm{A}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分解成rm{B}rm{C}两种物质,其中rm{B}为无色气体,rm{C}为白色固体,将点燃的rm{D}放入rm{B}中,rm{D}会燃烧得更剧烈,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生成具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rm{E..}若向rm{A}中加入一种紫黑色固体rm{F}开始时产生气体速度较为缓慢,接着产生气体速度大大加快,而且产生的气体的量也大大增加,经实验,这种紫黑色固体rm{F}在反应过程中也能生成无色气体rm{B.}请据上述信息回答问题。

rm{(1)}写出物质rm{C}的名称______。rm{A}的化学式______。

rm{(2)}写出rm{D}在rm{B}中燃烧的符号表达式。

rm{(3)}试分析向rm{A}中加入一种紫黑色固体rm{F}开始时产生气体速度较为缓慢,接着产生气体的速度大大加快,而且产生的气体的量也大大增加的原因。

rm{(4)}请写出rm{A}在催化剂条件下分解成rm{B}rm{C}的符号表达式。25、将一种无色液体rm{A}装入试管,用带火星的木条检验,无现象,再向其中加入少量黑色粉末rm{B}后,迅速产生气泡,生成了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的气体rm{C}将金属rm{E}红热伸入盛有气体rm{C}瓶底有液体rm{D}的集气瓶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rm{F}rm{(1)}写出它们的名称:rm{B}______;rm{C}______;rm{F}______。rm{(2)}黑色粉末rm{B}在rm{A}的分解反应中起______作用。rm{(3)}写出rm{E}与rm{C}反应的文字表达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参考答案一、选择题(共8题,共16分)1、A【分析】【解答】解:A;向燃烧的蜡烛吹气时;空气流动带走大量的热,使温度降低到了蜡烛的着火点以下,蜡烛熄灭.

故选项A正确;

B;二氧化碳不能燃烧;不支持燃烧,密度比空气大,当二氧化碳达到烛芯的高度时,蜡烛与氧气隔绝,蜡烛熄灭.故选项B错误;

C;当蜡烛把烧杯内的氧气耗尽时;蜡烛熄灭.故选项C错误;

D;小苏打和稀盐酸反应能够生成大量的二氧化碳;二氧化碳不能燃烧,不支持燃烧,密度比空气大,当二氧化碳达到烛芯的高度时,蜡烛与氧气隔绝,蜡烛熄灭.故选项D错误;

故选A.

【分析】A;用嘴吹气时;形成流动的空气,空气流动时能够带走热量,从而使温度降低;

B;二氧化碳不能燃烧、不支持燃烧、密度比空气大;可以用来灭火;

C;可燃物在密闭容器中燃烧;当氧气耗尽时会因为缺氧而熄灭;

D;小苏打和稀盐酸反应能够生成大量的二氧化碳;二氧化碳不能燃烧、不支持燃烧、密度比空气大,可以用来灭火.进行分析解答.

2、D【分析】解:A;对化学实验中的剩余药品;既不能放回原瓶,也不可随意丢弃,更不能带出实验室,应放入的指定的容器内,故选项说法错误;

B;加热后的试管立即用水冲洗;以防炸裂,故错误;

C;实验中万一眼睛里溅进了药液(尤其是有腐蚀性或有毒的药液);要立即水冲洗(切不可用手揉眼睛),洗的时候要眨眼睛,必要时请医生治疗,提倡使用防护眼镜,故错误;

D;洒在桌面上的酒精燃烧起来;立即用湿抹布扑盖,可以有效的隔绝空气灭火,操作正确,故正确.

故选D.

A;根据实验室剩余药品的处理原则(三不一要);进行分析判断;

B;根据试管使用注意事项进行分析;

C;实验中要特别注意保护眼睛;注意意外事故的处理方法;

D;酒精燃烧;立即用湿抹布扑盖,可以有效的隔绝空气,灭火.

本题主要了解各操作的注意事项;考查常见意外事故的处理方法,了解具备基本的化学实验技能是学习化学和进行化学探究活动的基础和保证,只有掌握化学实验的基本技能,才能安全、准确地进行化学实验.【解析】【答案】D3、C【分析】解:化学性质常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物理性质不需要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包括:颜色;状态、气味、硬度、熔点、沸点、密度等;

A;应用了金属的硬度;属于物理性质,故A错误;

B;应用了活性炭的吸附性;属于物理性质,故B错误;

C;米和醋是两种不同的物质;发生了化学变化,表现出的性质是化学性质,故C正确;

D;只是物质的状态变了;属于物理性质,故D错误;

故选C.

根据物理性质是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的性质;化学性质是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的性质进行分析.

物理性质;化学性质是一对与物理变化、化学变化有密切关系的概念;联系物理变化、化学变化来理解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则掌握起来并不困难.

区别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关键看是否需要发生化学变化.【解析】rm{C}4、B【分析】【分析】利用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相等,可计算出反应后未测的乙物质的质量;根据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关系,对反应中各物质参与反应情况进行判断。【解答】A.根据质量守恒定律,未测物质的质量rm{=(25+15+1+5)g-(11+1+22)g=12g}故A错误;B.物质丙在反应前后质量不变,根据催化剂在反应前后质量和化学性质不变的特点,可推测该物质可能为反应的催化剂,故B正确;C.反应后乙物质的质量为rm{12g}根据反应前后物质质量差可得知参加反应的乙的质量为rm{15g-12g=3g}故C错误;D.参加反应的甲、乙物质的质量比rm{=(25g-11g)}rm{(15g-12g)=14}rm{3}故D错误。故选B。【解析】rm{B}5、B【分析】解:rm{A}过滤可以除去不溶性颗粒较小的杂质,不会除去细菌和可溶性的杂质,故A错误,B;蒸馏可以将水转化成水蒸气;然后再液化的一种操作,得到的水中几乎不含杂质,故B正确;

C、静置沉淀只会除去颗粒较大的杂质,不会除去其他的杂质故C错误,D、,吸附只会除去水中的异味和色素,不会除去其他可溶性的杂质,故D错误,故选B.【解析】rm{B}6、D【分析】解:地壳含量较多的元素rm{(}前四种rm{)}按含量从高到低的排序为:氧;硅、铝、铁;其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铝元素。

A.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不是氮,故选项错误rm{;}

B.氧是非金属元素,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不是氧,故选项错误rm{;}

C.硅是非金属元素,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不是硅,故选项错误rm{;}

D.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铝;故选项正确。

故选D。

根据地壳中各元素含量的排序及元素的分类进行分析判断。

本题难度不大,熟记地壳里各元素的含量、了解元素的分类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解析】rm{D}7、A【分析】【分析】根据化学元素与人体健康的关系进行分析。【解答】A.缺铁会引起贫血,故A正确;B.幼儿时期缺钙会患软骨病,成年时期缺钙患骨质疏松症,故B错误;C.缺碘会患大脖子病,故C错误;D.缺锌会导致生长发育不良,故D错误。故选A。【解析】rm{A}8、D【分析】解:人呼吸时把空气中的氧气转化为二氧化碳;同时从体内带出水蒸汽,呼出气体中水蒸气含量较高;擦玻璃时,人们时常向玻璃上“哈气”,再擦会干净,这说明与空气相比,人体呼出的气体中含有较多的水蒸气。

故选:D。

人呼吸时把空气中的氧气转化为二氧化碳;同时从体内带出水蒸汽,人体呼出气体和空气中的氧气;二氧化碳、水蒸汽含量不同;氮气的含量基本不变,因为人体没有吸收氮气;呼出的气体与吸入空气相比,具有“两多一少”的特点,即与吸入的空气相比,二氧化碳、水蒸气含量增加,氧气含量减少;据此结合题意进行分析判断.

本题难度不大,了解呼吸作用的原理、人体吸入的空气与呼出的气体成分的区别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解析】D二、填空题(共7题,共14分)9、略

【分析】

酒精;汽油等物质都可以作溶剂;

硫酸铜溶液;氯化铁溶液等都是有颜色的溶液;

汞属于金属;

有的氢原子的原子核中不含有中子.

。有关认识否定例证碘酒中酒精是溶剂硫酸铜溶液是蓝色汞是金属,但无金字偏旁氢元素的原子中有的不含中子

【解析】【答案】溶液是均一;稳定的混合物;水是常用的溶剂,有些溶液是有颜色的,原子是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构成的.

10、氧气刷漆硝酸银、硝酸亚铁和硝酸铜合成【分析】【解答】解:(1)铁在与水和氧气并存时易生锈;刷漆能防锈,故填:氧气,刷漆;

(2)过滤后向滤液中滴加稀盐酸时有白色沉淀生成;说明溶液中有银离子,铁与硝酸银溶液发生置换反应生成硝酸亚铁;故填:硝酸银;硝酸亚铁和硝酸铜;

(3)塑料属于有机合成材料;故填:合成.

【分析】(1)根据已有的铁锈蚀的方法进行分析解答;铁在与水和氧气并存时易生锈,防锈就是破坏铁生锈的条件分析;

(2)过滤后向滤液中滴加稀盐酸时有白色沉淀生成;说明溶液中有银离子,则铁只和银离子发生置换反应,据此分析解答;

(3)塑料属于合成材料,据此解答.11、HMgCaP2O5Fe3O4KMnO4【分析】【解答】解:元素符号的书写原则是只有一个字母的要大写;有两个字母的第一个字母大写,第二个字母小写,化合物的化学式满足化合价代数和为零,所以氢元素是H,镁元素是Mg,钙元素Ca;

五氧化二磷是P2O5,四氧化三铁是Fe3O4,高锰酸钾是KMnO4.

故答案为:H;Mg,Ca;

P2O5,Fe3O4,KMnO4.

【分析】根据元素符号的书写原则是只有一个字母的要大写,有两个字母的第一个字母大写,第二个字母小写,以及化学式的正确书写方法进行分析.12、分子、原子、中子;分子、原子、离子;分子【分析】解:rm{(1)}不显电性的粒子是分子;原子、中子;

rm{(2)}能直接构成物质的粒子是分子;原子、离子;

rm{(3)}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

故答案为:rm{(1)}分子;原子、中子;

rm{(2)}分子;原子、离子;

rm{(3)}分子.

根据分子、原子、离子的概念: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微粒;原子是化学变化中最小的微粒;带电的原子或原子团称为离子rm{.}原子的构成:带正电的原子核和带负电的核外电子,原子核又分为带正电的质子和不带电的中子rm{.}分子、原子不带电,离子带电荷rm{.}在同一原子中数目相等的:质子数和电子数,所以不显电性rm{.}进行解答.

了解分子、原子、离子的概念,掌握原子的构成rm{.}形成原子还可再分的认识.【解析】分子、原子、中子;分子、原子、离子;分子13、(1)1~2mL(2)盖满试管底部(3)【分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了固体和液体药品的取用,及酒精灯的使用注意事项,关键在平时实验要养成良好的习惯。【解答】rm{(1)}如果实验没有说明取用药品的量,一般应该按最少量取用,液体取rm{1隆芦2mL}故答案为:rm{1隆芦2mL}故答案为:rm{1隆芦2mL}rm{1隆芦2mL}如果实验没有说明取用药品的量,一般应该按最少量取用,固体只需盖满试管底部。故答案为:盖满试管底部;rm{(2)}如果实验没有说明取用药品的量,一般应该按最少量取用,固体只需盖满试管底部。故答案为:盖满试管底部;酒精灯中酒精不可超过酒精灯容积的rm{(2)}以防溢出发生火灾。故答案为:rm{(3)}酒精灯中酒精不可超过酒精灯容积的rm{(3)}【解析】rm{(1)1隆芦2mL}rm{(2)}盖满试管底部rm{(3)dfrac{2}{3}}14、Mg+2HCl=MgCl2+H2↑【分析】【分析】本题考查了化学方程式的书写,解题时首先根据反应原理找出反应物、生成物、反应条件,然后根据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方法、步骤进行书写。【解答】镁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镁和氢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rm{Mg+2HCl=MgCl_{2}+H_{2}隆眉}故答案为:rm{Mg+2HCl=MgCl_{2}+H_{2}隆眉}【解析】rm{Mg+2HCl=MgCl_{2}+H_{2}隆眉}15、略

【分析】

①部分结冰的水;是水的固态和液态混合体,固态的冰和液态的水,只是分子间间隔不同,分子构成相同,属于纯净物;②铁是由一种物质组成的,属于纯净物;③空气中分离出的稀有气体含有氦气;氖气、氩气等多种物质,属于混合物;④过氧化氢由一种物质组成,属于纯净物;⑤湖水中除了水,还含有许多的物质,属于混合物.

故答案为::③⑤;①②④.

【解析】【答案】可以根据物质的分类进行解答;纯净物是由一种物质组成的物质.混合物是由不同种物质组成的物质.

三、计算题(共6题,共12分)16、略

【分析】

(1)用小刀切下一小块;因此质软,把它放入水中,蜡烛浮在水面上说明石蜡的密度比水小,且难溶于水小.

故答案为:小。

(2)根据蜡烛燃烧火焰的现象可知火焰分为外焰;内焰、焰心三层.由于外焰燃烧的最为充分因此此处的温度最高;所以此处的火柴梗处先变黑.

故答案为:外焰;内焰、焰心外焰外焰。

(3)①蜡烛燃烧消耗氧气;当茶杯内空气中的氧气被耗尽时蜡烛就会熄灭.

②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当温度高时,二氧化碳的密度会减小,故填:蜡烛燃烧时使杯内温度升高,产生的二氧化碳气体上升使上层蜡烛火焰先熄灭;产生的二氧化碳气体密度比空气大,沉入杯底使下层蜡烛火焰先熄灭.

丁同学认为低的蜡烛先熄灭;是因为他认为蜡烛燃烧生成的二氧化碳密度比空气大,沉积在杯内下方.

③A;用毛巾捂住口鼻;能防止燃烧时产生的烟尘进入呼吸道,正确;

B;着火时温度高;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在上方,不能成站立姿势跑出,错误;

C;沿墙角迅速爬向门外;正确;

D;高楼着火不能打开窗户跳出;错误;

故选A;C.

故答案为:(1)小。

(2)外焰;内焰、焰心外焰外焰。

(3)①茶杯内空气中的氧气被耗尽。

②蜡烛燃烧生成的二氧化碳因温度高;密度小,聚集在杯内上方;蜡烛燃烧生成的二氧化碳密度比空气大,沉积在杯内下方。

③AC

【解析】【答案】(1)根据题中信息及物理性质的定义分析解答.

(2)根据蜡烛火焰的层数及各层是否充分燃烧分析解答.由于火焰的最外温度最高;故火柴梗的两边最先碳化.

(3)根据已有的知识进行分析;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当温度高时,二氧化碳的密度会减小,二氧化碳既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以及火灾自救措施解答.

17、略

【分析】

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个小格所提供的信息;其中原子序数=核外电子数=质子数=17,相对原子质量为35.45,元素符号和名称分别为Cl;氯.

故答案为:(1)该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35.45

(2)该元素的元素符号和名称分别为Cl;氯。

(3)该元素的原子核外电子数为17.

【解析】【答案】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个小格所提供的信息是原子序数.元素符号.元素名称.相对原子质量解答本题.

18、(1)铁架台漏斗烧杯。

(2)未用玻璃棒引流液面高于滤纸边缘漏斗的下端管口没有紧靠烧杯内壁。

(3)滤纸破损液面高于滤纸边缘(或仪器不干净)【分析】【分析】解答本题的关键是要掌握过滤需要的仪器和过程中应该注意的事项,只有这样才能对问题做出正确的判断。根据过滤是一种将不溶或难溶性固体与液体分离开的基本操作;操作时要注意做好“一贴二低三靠”:

一贴:滤纸紧贴漏斗内壁;

二低:滤纸边缘低于漏斗边缘;过滤液边缘低于滤纸边缘;

三靠:玻璃棒一端紧靠滤纸三层处;烧杯嘴部紧靠玻璃棒;漏斗末端尖嘴紧靠烧杯内壁。【解答】rm{(1)a}为固定整套装置的仪器铁架台,rm{b}为支撑过滤层rm{隆陋}滤纸的仪器漏斗,rm{c}为盛放滤液的烧杯;故填:铁架台;漏斗;烧杯;

rm{(2)}防止滤纸被直接倾倒的液体冲破;要求液体应沿玻璃棒流下,图中倾倒液体时没按要求进行;防止液面过高,从滤纸边缘漏下去,要求液面低于滤纸边缘,而题图所示操作犯有此错误;过滤后的液体顺着壁流下,否则可能会溅起水花,造成滤液损失,要求漏斗末端尖嘴紧靠烧杯内壁,题图中此点没有做到;故填:未用玻璃棒引流;液面高于滤纸边缘;漏斗的下端管口没有紧靠烧杯内壁;

rm{(3)}如果滤纸破损或液面高于滤纸边缘或仪器不干净都可能导致滤液仍旧浑浊;故填:滤纸破损;液面高于滤纸边缘rm{(}或仪器不干净rm{)}【解析】rm{(1)}铁架台漏斗烧杯。

rm{(2)}未用玻璃棒引流液面高于滤纸边缘漏斗的下端管口没有紧靠烧杯内壁。

rm{(3)}滤纸破损液面高于滤纸边缘rm{(}或仪器不干净rm{)}19、(1)0.66(2)设每片钙尔奇中含碳酸钙的质量为x

CaCO3+2HCl=CaCl2+H2O+CO2↑

10044

x0.66g

x=1.5g

(3)每人每天需要服用2片这种补钙剂,每人每天摄取钙元素的质量为

答:每片钙尔奇中含碳酸钙的质量为1.5g;每人每天摄取钙元素的质量为1.2g。【分析】【分析】本题难度不大,掌握根据化学方程式的计算即可正确解答本题,根据质量守恒定律计算出二氧化碳的质量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前提和关键。【解答】rm{(1)}由质量守恒定律,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为rm{2.0g+10g-11.34g=0.66g}故答案为:rm{0.66}

rm{(2)}某种补钙剂“钙尔奇”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碳酸钙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根据质量守恒定律,烧杯内质量的减少的质量即生成的二氧化碳质量,据此根据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列式计算出参加反应的碳酸钙的质量,设每片钙尔奇中含碳酸钙的质量为rm{x}

rm{CaCO_{3}+2HCl=CaCl_{2}+H_{2}O+CO_{2}隆眉}

rm{100}rm{44}

rm{x}rm{0.66g}

rm{dfrac{100}{44}=dfrac{x}{0.66g}}rm{dfrac{100}{44}=dfrac

{x}{0.66g}}

rm{x=1.5g}rm{(3)}片,则每人每天摄入钙元素的质量然后根据元素的质量分数公式计算出碳酸钙中钙元素的质量分数,由说明书可知,使用这种补钙剂,每人每天需服用rm{2}片,则每人每天摄入钙元素的质量rm{=2}片rm{隆脕}碳酸钙中钙元素的质量分数,据此答题,片rm{2}碳酸钙中钙元素的质量分数,据此答题,

rm{=2}片这种补钙剂,每人每天摄取钙元素的质量为rm{1.5g隆脕2隆脕dfrac{40}{100}隆脕100拢楼=1.2g}

答:每片钙尔奇中含碳酸钙的质量为rm{隆脕}每人每天摄取钙元素的质量为每人每天需要服用rm{2}片rm{2}【解析】rm{(1)0.66}rm{(2)}设每片钙尔奇中含碳酸钙的质量为rm{x}

rm{x}rm{CaCO}rm{CaCO}rm{3}rm{3}rm{+2HCl=CaCl}rm{+2HCl=CaCl}rm{2}rm{2}

rm{+H}rm{+H}

rm{2}rm{2}

rm{dfrac{100}{44}=dfrac{x}{0.66g}}

rm{O+CO}

rm{O+CO}每人每天需要服用rm{2}片这种补钙剂,每人每天摄取钙元素的质量为rm{1.5g隆脕2隆脕dfrac{40}{100}隆脕100拢楼=1.2g}

rm{2}每人每天摄取钙元素的质量为rm{隆眉}rm{隆眉}20、略

【分析】

(1)①是蒸馏用的仪器;称为蒸馏瓶或蒸馏烧瓶.

②是测定温度的仪器;叫温度计.

③是冷凝水蒸气的仪器;叫冷凝管或水冷凝器.

④形状呈锥形;是接蒸馏水的容器,叫锥形瓶.

(2)①温度计水银球的位置错误;应与蒸馏瓶支管下沿平齐.

②蒸馏瓶下没垫石棉网;否则加热时会受热不均而炸裂.

③冷冷凝管中凝水的流向错误;冷水应从下方进,上方出.

(3)蒸馏是混合物分离和提纯的方法之一;溶液经蒸馏后,只有水分离出来进入锥形瓶,在仪器④内收集到了无色液体水;红糖水是溶液,属于混合物,混合物无固定的熔沸点.

(4)混合物是指由多种物质组成的物质;红糖水中含水;蔗糖、色素等物质,为混合物.

故答案为:(1)①蒸馏瓶;②温度计;③冷凝管;④锥形瓶;(2)①蒸馏瓶下没垫石棉网;②温度计水银球的位置不对;③冷凝水的流向错误;(3)不固定;无;(4)混合物.

【解析】【答案】(1)根据仪器的形状;结构、用途判断.

(2)根据蒸馏实验的注意事项回答.

(3)根据混合物的性质及蒸馏的目的回答.

(4)根据混合物的定义回答.

21、略

【分析】

(1)小卵石;石英砂和蓬松棉的作用为过滤;故填:A;

(2)使用简易净水器Ⅱ处理河水时;在操作中,应沿玻璃棒慢慢向漏斗中倾倒河水,并注意液面始终要低于滤纸的边缘.故填:玻璃棒;漏斗;滤纸的边缘.

(3)用肥皂在经过简易净水器过滤的清水中洗衣服时;起浮渣,说明该清水是含有较多可溶性的钙;镁化合物的水,属于硬水.故填:较多可溶的钙、镁化合物.

(4)电解水的化学反应文字表达式为:水氢气+氢气.故填:水氢气+氢气.

在反应中;反应物是一种,生成物是两种,属于分解反应.故填:分解反应.

与电源正负两极相连的两端分别产生氧气和氢气;产生的气体体积比为:1:2.故填:1:2.

【解析】【答案】(1)小卵石;石英砂和膨松棉的作用为过滤;

(2)过滤要用玻璃棒及逆行引流以及液面始终要低于滤纸边缘;

(3)根据硬水的含义进行解答;

(4)根据水通电分解生成氢气和氧气以及生成的氢气和氧气的体积比为2:1.

四、探究题(共1题,共8分)22、B①②③⑤【分析】解:(1)托盘天平的使用要遵循“左物右码”的原则;图B中所示操作砝码与药品位置放反了;故填:B;

(2)①称量含不溶性杂质的氯化钠来配制溶液;会导致氯化钠减少,溶质质量分数偏小,故①正确;

②溶解时烧杯内有水珠则溶解质量变大;溶质质量分数变小,故②正确;

③用量筒量取水时仰视读数;会导致溶剂质量增多,溶质质量分数偏小,故③正确;

④将配制好的溶液往试剂瓶中转移时有少量溅出;溶质质量分数不变,故④错误。

⑤溶解时有固体溶质溅出溶质质量减少;所以质量分数减少,故⑤正确。

故选:①②③⑤。

(1)根据实验操作的注意事项来分析;

(2)根据导致溶质的质量分数偏小的原因来分析解答。

本题难度不大,明确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实验步骤(计算、称量、溶解)、注意事项等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解析】B①②③⑤五、推断题(共3题,共24分)23、略

【分析】解:(1)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是氮气;氮气是由氮元素组成的;从元素周期表看,氮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为5.故答案为:氮;5;

(2)由该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可知,它的质子数为16;这是硫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最外层弧线上的数字是6,原子最外电子层上有6个电子,易得2个电子达到稳定结构;故填:S;16;S2-.

(3)原子序数为8和13的元素分别是氧元素和铝元素,铝元素显+3价,氧元素显-2价,其化学式为Al2O3.故填:Al2O3;

(4)已知N、O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中,N和O元素的质量之比为7:12,则该化合物的分子中氮原子和氧原子的个数比为=2:3,故其化学式为N2O3.

故答案为:N2O3.

(5)元素周期表同一横行元素的排列规律是从左至右:原子序数(核电荷数)依次增大.

故答案为:原子序数(核电荷数)依次增大.

(1)根据空气的组成来分析;

(2)原子结构示意图中;圆圈内数字表示核内质子数,弧线表示电子层,弧线上的数字表示该层上的电子数,离圆圈最远的弧线表示最外层.若原子最外层电子数≥4,在化学反应中易得电子,若最外层电子数<4,在化学反应中易失去电子;

(3)原子序数为8和13的元素分别是氧元素和铝元素;写出其化学式即可;

(4)根据化合物中各元素质量比=各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原子个数之比;进行分析解答;

(5)从元素周期表可以进行解答.

本题难度不大,灵活运用元素周期表中元素的信息(原子序数、元素符号、元素名称、相对原子质量)、原子结构示意图的含义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解析】氮;5;S;16;S2-;Al2O3;N2O3;原子序数(核电荷数)依次增大24、略

【分析】解:白色固体rm{A}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分解成rm{B}rm{C}两种物质,其中rm{B}为无色气体,rm{C}为白色固体,将点燃的硫放入rm{B}中,硫会燃烧得更剧烈,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生成具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rm{D}说明rm{B}是氧气,rm{A}是氯酸钾,生成的rm{B}为氯化钾,rm{D}为二氧化硫;向rm{A}中加入一种紫黑色固体rm{E}开始时产生气体速度较为缓慢,接着产生气体速度大大加快,而且产生的气体的量也大大增加,说明该固体rm{E}是高锰酸钾;

rm{(1)}根据分析,rm{C}是氯化钾,rm{A}是氯酸钾,故填:氯化钾,rm{KClO_{3}}

rm{(2)}硫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硫,故填:rm{S+O_{2}dfrac{overset{;{碌茫脠录};}{-}}{;}SO_{2}}

rm{S+O_{2}dfrac{overset{;{碌茫脠录};}{

-}}{;}SO_{2}}高锰酸钾受热能分解生成二氧化锰;二氧化锰能加快氯酸钾的分解,且能生成氧气,故会使氯酸钾分解产生氧气的速率增加,产生的氧气的量增加,故填:高锰酸钾受热分解会产生氧气,且生成的二氧化锰能催化氯酸钾的分解;

rm{(3)}氯酸钾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下加热能分解生成氯化钾和氧气,故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rm{2KClO_{3}dfr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