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人教A新版八年级化学下册阶段测试试卷_第1页
2025年人教A新版八年级化学下册阶段测试试卷_第2页
2025年人教A新版八年级化学下册阶段测试试卷_第3页
2025年人教A新版八年级化学下册阶段测试试卷_第4页
2025年人教A新版八年级化学下册阶段测试试卷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内…………○…………装…………○…………内…………○…………装…………○…………订…………○…………线…………○…………※※请※※不※※要※※在※※装※※订※※线※※内※※答※※题※※…………○…………外…………○…………装…………○…………订…………○…………线…………○…………第=page22页,总=sectionpages22页第=page11页,总=sectionpages11页2025年人教A新版八年级化学下册阶段测试试卷853考试试卷考试范围:全部知识点;考试时间:120分钟学校:______姓名:______班级:______考号:______总分栏题号一二三四五六总分得分评卷人得分一、选择题(共8题,共16分)1、下列实验现象描述不正确的是()A.细铁丝在氧气里剧烈燃烧,火星四射B.氢气燃烧产生淡蓝色火焰C.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的白雾D.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蓝紫色火焰,产生刺激性气味气体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二氧化碳是由氧气和碳两种物质组成的B.二氧化碳分子是由一个碳元素和两个氧元素组成的C.二氧化碳是由一个碳原子和两个氧原子构成的D.二氧化碳分子是由碳原子和氧原子构成的3、推理是学习化学的一种重要方法,但盲目类推又可能得出错误结论.以下类推正确()A.在同一化合物中,金属元素显正价,所以非金属元素一定显负价B.MnO2能加快H2O2分解的速率,则MnO2也一定能加快其他物质分解的速率C.原子核由质子和中子构成,则所有的原子核中都含有质子D.分子都是由原子构成,所以分子一定大于原子4、空气里含有下列成分,其中都不属于污染物的一组是()A.氮气、稀有气体B.氧气、一氧化碳C.碳粉尘、二氧化碳D.水蒸气、二氧化硫5、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rm{(}rm{)}A.煤燃烧后剩余的煤渣比较轻,因此不符合质量守恒定律B.蜡烛燃烧后生成的气态物质的质量之和等于蜡烛减少的质量与消耗的氧气的质量之和C.一定量的水的质量与全部蒸发后所生成的水蒸气的质量相等,因此符合质量守恒定律D.只要做一个“白磷燃烧前后质量的测定”的实验就能得出质量守恒定律6、rm{5}根据质量守恒定律,电解rm{NaCl}的水溶液,不可能得到的生成物是rm{(}rm{)}A.rm{KNO_{3}}B.rm{Cl_{2}}C.rm{H_{2}}D.rm{NaOH}7、下列物质中,属于通过化学研究生产出来的新材料是rm{(}rm{)}

rm{垄脵}隔水透气的高分子薄膜。

rm{垄脷}用玻璃钢制成船体。

rm{垄脹}单晶硅.A.rm{垄脵垄脷垄脹}B.rm{垄脵垄脷}C.rm{垄脹}D.rm{垄脵垄脹}8、下列物质不能用于作干燥剂的是()

A.浓硫酸。

B.氢氧化钠固体。

C.生石灰。

D.食盐。

评卷人得分二、多选题(共9题,共18分)9、小杨同学在参考书上发现镁能在二氧化碳气体中燃烧.于是他到实验室里做了如下实验:将镁条用砂纸擦亮;点燃后迅速伸入盛有二氧化碳的集气瓶中,发现镁条剧烈燃烧.发出白光,集气瓶变热,产生一种白色粉末(MgO)和一种黑色粉末(C).你认为他的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A.某些金属的燃烧不能用CO2灭火。

B.该反应放出热量。

C.该反应的实质是Mg和CO2中混有的O2反应。

D.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Mg+CO2MgO+C

10、如图所示,能够准确的检验出装罝气密性的是()A.B.C.D.11、干冰是固态的二氧化碳,干冰和二氧化碳气体都是由二氧化碳分子构成的rm{.}对于两者中的二氧化碳分子的比对结果,正确的是()A.分子运动速率相同B.分子之间相互作用的强弱相同C.化学性质相同D.分子的构成相同12、如图是反映某个化学反应里各物质质量与时间的变化关系,下列对此变化的描述中,正确的是rm{(}rm{)}A.rm{t_{1}}时,丙的质量一定等于甲、乙的质量之和B.物质乙属于生成物C.甲可能是单质D.此化学反应是化合反应13、下列反应中属于分解反应的有rm{(}rm{)}A.氢气rm{+}氧气rm{xrightarrow{{碌茫脠录}}}水B.水rm{xrightarrow{{脥篓碌莽}}}氧气rm{+}氢气C.碳酸rm{隆煤}水rm{+}二氧化碳D.氢气rm{+}氧化铁rm{xrightarrow{{赂脽脦脗}}}铁rm{+}水14、甲、乙两种固体的溶解度曲线如图。将①②两试管中的甲、乙饱和溶液(均有少量未溶解的固体)放进盛有热水的烧杯里。温度升高后,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①②两溶液的质量都增加,但甲溶液的质量增加多B.①②两溶液均变为不饱和溶液C.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①增加,②减少D.①溶液中固体增加,②溶液中固体减少15、下列关于二氧化碳的叙述正确的是()

A.公布城市空气质量状况时不包括该气体。

B.是造成气候变暖的主要气体。

C.能与血红蛋白结合;使血红蛋白携氧能力降低。

D.蔬菜大棚中补充二氧化碳气体越多越好。

16、用I2O5可以测定空气受CO污染的程度;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如下:

I2O5+5COI2+5CO2,根据生成CO2的多少;可以判定CO的含量,关于这个反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参加反应的I2O5,的质量等于生成I2的质量。

B.参加反应的各物质中的氧原子总数等于生成的CO2中氧原子的总数。

C.参加反应的I2O5和CO的质量比等于生成I2和CO2的质量比。

D.反应物所含元素种类与生成物所含元素种类相同。

17、某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如下;对该元素的有关认识正确的是()

A.该元素的原子核内质子数是34

B.该元素是金属元素。

C.该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2

D.该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中的第四周期。

评卷人得分三、填空题(共6题,共12分)18、(1)用化学符号表示:

①氮气____;②两个氢原子____;③三个铝离子____;④硝酸根离子____;⑤硫化钠中硫元素的化合价是-2价____

(2)指出下列符号的意义。

①3H2O中的“3”表示____

②H2O中的“2”表示____

③OH-中的“-”表示____.

④中的“-2”表示____

⑤2Mg中的“2”表示____.19、空气的成分主要是由____和____组成的,其主要成分按体积分数计算分别为____和____.20、在探究铁;铜、锌、银的金属活动性顺序时;某小组做了如下三个实验:(所用金属的形状与大小和稀盐酸的用量均相同)

①一段时间后,可观察到实验Ⅱ现象是____;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

②甲同学认为:通过实验Ⅰ和Ⅲ可比较出锌和铁金属活动性强弱.你认为他依据的实验现象是____.

③乙和丙两位同学认为上述三个实验不能够得出四种金属活动性顺序,原因是____;并在上述实验的基础上;补充了一个实验(如图所示),实现了探究目的.

他们的实验:X是金属____,Y是____溶液(写出化学式).

21、甲;乙、丙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请根据图示回答下列问题.

(1)丙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____(填“增大”或“减小”).

(2)若要从乙物质的饱和溶液中得到乙固体,可用____的结晶方法.

(3)t1℃时,将甲物质的饱和溶液升温到t3℃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____(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4)t3℃将100g水加入到盛有30g甲物质的烧杯中,充分溶解后得到不饱和溶液,若想使溶液恰好饱和,可采用的方法是:①加入甲物质____g;②降温到____℃.22、写出下列元素的符号或名称:

rm{(1)}硫______;硅______,钙______;

rm{(2)Cl}______,rm{Cu}______,rm{P}______.23、写出相应的元素符号或者元素名称:

He:____铁:____钾:____.评卷人得分四、计算题(共3题,共15分)24、葡萄中有丰富的白藜芦醇(化学式为C14H12O3);它具有抗癌性,能抑制癌细胞的生长.求:

(1)白藜芦醇的相对分子质量;

(2)白藜芦醇中碳;氢、氧元素的质量比;

(3)含碳元素质量相等的白藜芦醇与二氧化碳的质量比.

25、水是由大量的______构成,水由______组成.一个水分子是由______构成.水和氧气中都含有______元素.26、某化学小组围绕燃烧与灭火的主题开展了相关活动。请你参与完成:

【知识回忆】

可燃物燃烧的必备条件是______;

【交流讨论】

rm{(1)}改进后的装置rm{(}如图二rm{)}与图一相比;其优点是______。欲使图二中的红磷着火,可将试管从水中取出并______后才能对试管加热;

rm{(2)}将装有某气体的大试管口朝下垂直插入水中,使试管罩住白磷rm{(}如图三所示rm{)}结果观察到了“水火相容”的奇观,则大试管所装气体可能是______;

【综合应用】

“水火不相容”是指水能灭火,其实水有时也可以“生火”,比如钾遇水会立刻着火,因为钾遇水生成rm{H_{2}}和一种碱,该反应是______rm{(}填“吸热”或“放热”rm{)}反应,其反应化学式为______。评卷人得分五、探究题(共4题,共8分)27、根据下列实验装置图填写:

rm{(1)}写出如图所示装置中标有序号的仪器名称:rm{垄脵}______;rm{垄脷}______。

rm{(2)}用装置rm{A}制取氧气时,试管口应略向下倾斜的原因是______;写出实验室用装置rm{B}制取氧气时发生反应的符号表达式:______;其中可以用注射器代替装置rm{B}中的长颈漏斗;优点是______。

rm{(3)}氨气是一种无色有刺激性气味、极易溶于水、密度比空气小的气体。实验室常用加热氯化铵和熟石灰的固体混合物制取氨气,则其发生装置应选择______,收集装置应选择______。rm{(}填写装置的字母代号rm{)}28、兴趣小组实验中,将rm{NaOH}溶液滴入rm{CuSO_{4}}溶液中,结果溶液中生成了浅绿色的固体rm{.}于是;他们对该浅绿色固体的成分进行探究.

【查阅资料】

rm{垄脵NaOH}与rm{CuSO_{4}}反应会生产rm{Cu(OH)_{2}}也会生成rm{Cu_{4}(OH)_{4}S0_{4}(}碱式硫酸铜rm{)}.

rm{垄脷Cu(OH)_{2}}在rm{80隆忙}会分解生成rm{CuO}.

rm{垄脹Cu_{4}(OH)_{4}S0_{4}}不溶于水,能与酸反应,分解温度需rm{300隆忙}.

【猜想与假设】

猜想一:浅绿色固体为rm{Cu(OH)_{2}}.

猜想二:浅绿色固体为______.

猜想三:浅绿色固体为rm{Cu(OH)_{2}}和rm{Cu_{4}(OH)_{4}S0_{4}}.

【获取事实与证据】

rm{垄脵}取少量浅绿色固体放入试管中,加热至rm{100隆忙}观察到黑色固体物质,说明浅绿色固体中存在______.

rm{垄脷}另取少量浅绿色固体放入试管中,加入足量稀硝酸,再滴加rm{Ba(NO_{3})_{2}}溶液;出现白色沉淀,该白色沉淀是______.

【结论】整个实验证明猜想______正确.29、水是人类最宝贵的自然资源,多一滴水,就可能多一条生命rm{.}小明利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探究水的组成.

rm{(1)}通电一段时间后,试管rm{a}收集的气体体为rm{10mL}则试管rm{b}所收集到的气体体积约为______rm{mL}rm{a}中产生的气体是______,rm{b}中产生的气体是______.

rm{(2)}检验rm{b}中气体的方法是______.

rm{(3)}该实验的文字表达式为______;基本反应类型属于______.

rm{(4)}该实验说明,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在化学变化中,反应物分子______rm{(}填“改变”或“不变”rm{)}.

rm{(5)}水受热变成水蒸气的过程中,水分子______rm{(}填“变”或“不变”rm{)}只是______在改变,因而属于______变化rm{.}变化前后,水的化学性质______rm{(}填“变”或“不变”rm{)}.

rm{(6)}节约水资源,防止水污染是每个公民应尽的责任和义务rm{.}下列做法会造成水体污染的有rm{(}填序号rm{)}______.

A.工业废水直接排放rm{B.}工业废气处理后排放。

C.禁止使用含磷洗衣粉rm{D.}大量使用化肥、农药.30、水是生活、生产中不可少的物质,通过第二单元的学习,你已经掌握有关水的多种实验装置,请回答下列问题

rm{(1)}上述四个实验中,属于物理变化的是______,实验丙中rm{A}出收集的气体是______;检验该气体的方法是______,实验丙的过程中,能量转化是______转化______

rm{(2)}实验甲为简易净水装置;其中活性炭的作用是______,硬水在煮沸过程中发生的主要反应是:

碳酸氢钙rm{xrightarrow{{录脫脠脠}}}碳酸钙rm{+}二氧化碳rm{+}水;该反应类型是______,判断生活用水是硬水还是软水,可加入______进行检验。

rm{(3)}实验丁中,水从rm{A}经rm{B}转移到rm{C}的过程中;水分子的组成没有发生变化,发生变化的是水分子的______

rm{(4)}海水分别经过实验甲、丁单独处理后,所得水质成分的区别是______.评卷人得分六、简答题(共2题,共18分)31、将一冰块用细线拴住慢慢地浸入到酒精中,并保持悬置状态rm{(}如图rm{)}在冰块浸入的过程中,台秤的读数将______rm{(}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rm{)}在冰块熔化过程中,容器内液面将______rm{(}选填“上升”、“下降”或“不变”rm{)}台秤的读数将______rm{(}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rm{).(}已知:冰的密度为rm{0.9隆脕10^{3}}rm{kg/m^{3}}酒精的密度为rm{0.8隆脕10^{3}kg/m^{3}}整个过程中无液体溢出rm{.)}32、小刚利用,如图电解水装置rm{(}如图rm{)}探究水的组成.

rm{(1)}通电一段时间后,试管rm{1}中所收集的气体为______,试管rm{2}中所收集的气体为______;体积比为______.

rm{(2)}与试管rm{2}中电极相连的是电源的______rm{(}填“正”或“负”rm{)}极;

rm{(3)}该实验说明水是由______元素和______元素组成的rm{.}通电后水分解的符号表达式为______.参考答案一、选择题(共8题,共16分)1、C【分析】【解答】解:A;细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放出大量的热,故选项说法正确.

B;氢气在空气或氧气中燃烧时产生淡蓝色火焰;故选项说法正确.

C;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的白烟,而不是白雾,故选项说法错误.

D;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产生一种具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故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C.

【分析】A;根据细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进行分析判断.

B;根据氢气燃烧的现象进行分析判断.

C;根据红磷在空气中燃烧的现象进行分析判断.

D、根据硫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进行分析判断.2、D【分析】解:A;二氧化碳是由碳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而不是两种物质.

B;二氧化碳分子是由一个碳原子和两个氧原子构成的;描述微观粒子就要对应微观粒子,而不能用宏观的.

C;每个(或者一个)二氧化碳分子是由一个碳原子和两个氧原子构成的;抛开前提限制谈微粒中的原子个数是错误的.

D;二氧化碳分子是由碳原子和氧原子构成的.正确.

故选:D.

分析物质可以从宏观和微观两方面进行分析;判断.宏观方面可以说某物质是由哪些元素组成的.微观方面可以说某物质的分子是由哪些原子构成的等等.

本题主要考查了物质的宏观组成和微观构成两方面的问题,在分析中微观对微观,宏观对宏观,即谈物质就对应元素,谈分子就对应原子.【解析】【答案】D3、C【分析】解:A;在同一化合物中;金属元素显正价,非金属元素不一定显负价,比如在氢氧化钠中,氢元素显+1价,错误;

B、MnO2能加快H2O2分解的速率,但是MnO2不一定能加快其他物质分解的速率;错误;

C;原子核由质子和中子构成;则所有的原子核中都含有质子,正确;

D;分子比它的构成原子大;错误;

故选C.

根据化合价的概念;催化剂的应用、原子的构成以及分子的知识进行分析解答即可.

本题考查的是物质的微观构成的知识,完成此题,可以依据已有的知识进行.【解析】【答案】C4、A【分析】解;A、氮气、稀有气体都不是污染物;故正确。

B;一氧化碳是污染物;故错误;

C;碳粉尘是污染物;而二氧化碳不是污染物,故错误;

D;水蒸气不是污染物;而二氧化硫属于空气污染物,故错误.

故选A.

空气质量日报的主要内容包括“空气污染指数”“首要污染物”“空气质量级别”“空气质量状况”;目前计入空气污染指数的项目主要为:可吸入颗粒物;二氧化硫、二氧化氮.

本题考查空气中的污染物,熟记污染物的种类即可顺利解答,属于基础知识考查.【解析】【答案】A5、B【分析】解:rm{A}煤燃烧后产生大量的气体rm{(}二氧化碳、水蒸气rm{)}所以质量损失,在整个燃烧过程中质量是守恒的,故说法错误;

B;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蜡烛燃烧后生成的气态物质的质量之和等于蜡烛减少的质量与消耗的氧气的质量之和,故说法正确;

C;质量守恒定律适用于化学变化;水蒸发不是化学反应,所以不能说符合质量守恒定律,故说法错误;

D;仅用一个实验;便可得出质量守恒定律的说法是错误的,这个定律是通过无数实验而被发现的,故说法错误.

故选B.

A、煤燃烧后产生大量的气体rm{(}二氧化碳、水蒸气rm{)}所以质量损失;

B;根据质量守恒定律进行分析;

C;质量守恒定律适用于用于解释化学变化中质量问题;对物理变化不适用.

D;根据质量守恒定律的得出过程进行分析.

质量守恒定律适用于用于解释化学变化中质量问题,对物理变化不适用.【解析】rm{B}6、A【分析】本题考查了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电解rm{NaCl}的水溶液可知氯化钠中含有钠;氯元素;水中含有氢、氧元素,所以生成物中的元素不能超出这四种元素,而硝酸钾中出现了钾、氮元素,所以不可能得到该物质。

故选A。掌握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是解答本题的关键。【解析】rm{A}7、A【分析】解:rm{垄脵}隔水透气的高分子材料;属于合成有机高分子材料,是通过化学研究;制取的新材料;

rm{垄脷}用玻璃钢是玻璃纤维与合成材料复合而成的一种特殊材料;属于复合材料,是通过化学研究;制取的新材料;

rm{垄脹}单晶硅;是通过化学研究;制取的新材料;

故rm{垄脵垄脷垄脹}均为通过化学研究生产出来的新材料.

故选:rm{A}.

根据化学的定义和研究内容进行分析判断;化学是一门在分子;原子的层次上研究物质的性质、组成、结构、及其变化规律的科学,研究对象是物质,研究内容有组成、结构、性质、变化、用途等.

本题难度不大,了解化学研究的内容,才能利用化学知识服务于社会,造福于人类,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社会责任感.【解析】rm{A}8、D【分析】

A;浓硫酸具有较强的吸水性;所以可以做干燥剂;

B;氢氧化钠固体具有较强的吸水性;所以可以做干燥剂;

C;生石灰极易吸水而变成熟石灰;所以可以做干燥剂;

D;食盐没有极易吸水的特点;所以不可以做干燥剂;

故选D

【解析】【答案】依据做干燥剂的物质必须具有较强的吸水性特点分析判断.

二、多选题(共9题,共18分)9、AB【分析】

A、一般情况下,二氧化碳不能燃烧,也不能支持燃烧.由题中的信息:“发现镁条剧烈燃烧,发出白光”,说明镁能在C02中燃烧;所以镁条燃烧时不能用二氧化碳来灭火,故A正确;

B;由题中的信息:“集气瓶变热”;说明镁能在二氧化碳气体中燃烧放出热量,故B正确;

C、镁点燃后迅速伸入盛有二氧化碳的集气瓶中,不可能存在02;故C不正确;

D、镁和二氧化碳反应生成氧化镁和碳,其化学方程式为:2Mg+C022MgO+C;而选项中的化学方程式没有配平,故D不正确.

故选AB.

【解析】【答案】本题由同学自行实验中的发现;给出了一个的新信息,要求通过所给实验的阅读分析,对相关结论进行评价.解题时,要抓住关键词:①镁条剧烈燃烧,发出白光,②集气瓶变热,③产生一种白色粉末(MgO)和一种黑色粉末(C),由此推出答案.

10、BD【分析】解:A;该装置未构成封闭体系;左边的导管与大气相通,故不能判断气密性是否良好;故A不符合题意;

B;该选项用的是空气热胀冷缩法;原理为:用手掌紧握试管壁,若烧杯内有气泡产生,松手后导管下端口上升一段水柱,则证明气密性良好,故能判断气密性是否良好;故B符合题意;

C;该装置未构成封闭体系;即左边的导管与大气相通.无论该装置气密性是否良好,当用针筒向试管内打气时试管内都有气泡产生,故不能判断气密性是否良好;故C不符合题意;

D;该选项用的是压气法;原理为:用针筒向广口瓶内打气时广口瓶中气体压强增大,长颈漏斗的管中被压入一段水柱,则证明气密性良好,故能判断气密性是否良好;故D符合题意.

故选BD.

根据检查装置气密性的方法及注意事项分析即可.装置气密性检验的原理是:通过气体发生器与附设的液体构成封闭体系;依据改变体系内压强时产生的现象(如气泡的生成;水柱的形成、液面的升降等)来判断装置气密性的好坏.一般用到的方法有:1、空气热胀冷缩法2、注水法3、抽气或压气法;

考查装置气密性的检验是常考的实验题,也是难点,由于气体发生器结构有很多种,因此检验方法也有一定的差异,这需要同学们在做这类题时多总结,多思考,等同学们见的这类题目多了,自然做起来就很轻松.【解析】【答案】BD11、CD【分析】【分析】A.根据固态物质分子运动速率慢,气态物质分子运动速率快进行分析;B.根据不同状态的分子本身能量不同,分子之间作用力不同进行分析;C.根据同种分子性质相同,不同分子性质不同进行分析;D.根据干冰分子之间间隔要小于二氧化碳分子之间间隔,但都是由二氧化碳分子构成进行分析。解答本题关键是知道分子的性质和特点,熟悉同种分子性质相同,不同分子性质不同。【解答】A.固态物质分子运动速率慢,气态物质分子运动速率快,干冰和二氧化碳气体分子运动速率不相同,故A错;B.不同状态的分子本身能量不同;分子之间作用力不同,故B错;

C.同种分子性质相同,不同分子性质不同,干冰和二氧化碳气体都是由二氧化碳分子直接构成的,化学性质相同rm{.}故C正确;

D.干冰分子之间间隔要小于二氧化碳分子之间间隔,但都是由二氧化碳分子构成,所以分子构成相同,故D正确。故选CD。

【解析】rm{CD}12、BC【分析】解:rm{A}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以知道,参加反应的物质总质量等于反应后生成的物质的总质量,在rm{t_{1}}时;参加反应的丙的质量一定等于生成的甲;乙的质量之和,但是丙的质量不一定就等于甲乙的质量之和,因为此时丙还没有反应完全,故错误;

B;根据图象可以知道反应前后甲和乙的质量增加;故甲和乙为生成物,故正确;

C;根据图象可以知道反应前后甲和乙的质量增加;故甲和乙为生成物,丙的质量减少,所以丙为反应物,所以该反应是分解反应,故丙一定不能是单质,而甲可以是单质;故C正确;

D;根据图象可以知道反应前后甲和乙的质量增加;故甲和乙为生成物,丙的质量减少,所以丙为反应物,不符合化合反应的特点“多变一”,是分解反应;故错误;

故选BC.

A;根据质量守恒定律的内容进行判断;

B;反应前后质量减少的为反应物;质量增加的为生成物,可以据此解答;

C;反应前后质量减少的为反应物;质量增加的为生成物,可以据此解答;

D;化合反应是指多种物质反应生成一种物质的反应;可以据此结合图象判断出反应物和生成物的种类,进行解答即可.

要想解答好这类题目,首先,要理解和熟记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以及与之相关的知识rm{.}然后,根据所给的问题情景或图表信息等,结合所学的相关知识和技能,细致地分析题意rm{(}或图表信息rm{)}等各种信息资源,并细心地探究、推理后,按照题目要求进行认真地选择或解答即可.【解析】rm{BC}13、BC【分析】解:

A、在反应氢气rm{+}氧气rm{xrightarrow{{碌茫脠录}}}水;反应物是两种,生成物是一种,符合化合反应的定义,所以错误.

B、在反应水rm{xrightarrow{{脥篓碌莽}}}氧气rm{+}氢气中;反应物是水一种物质,生成物是氧气和氢气两种物质,符合分解反应的定义,所以正确.

C、在反应碳酸rm{隆煤}水rm{+}二氧化碳中;反应物是碳酸一种物质,生成物是水和二氧化碳两种物质,符合分解反应的定义,所以正确.

D、在反应氢气rm{+}氧化铁rm{xrightarrow{{赂脽脦脗}}}铁rm{+}水中;是一种单质与一种化合物反应,生成一种新的单质和一种新的化合物,符合置换反应的定义,所以错误.

故选:rm{BC}.

根据分解反应;化合反应、置换反应的定义判断;分解反应是指由一种物质生成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的反应;化合反应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生成一种物质的反应;置换反应是指一种单质与一种化合物反应,生成一种新的单质和一种新的化合物的反应.

反应类型是初中化学的基本概念之一,也是考查的重点和热点之一,理解它们的概念,了解分类的依据,掌握它们间区别和联系是解决该类习题的关键.【解析】rm{BC}14、CD【分析】解:A;①②两溶液的质量都增加;但甲溶液的质量增加多错误,因为甲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是随温度升高而增大,而乙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少;故选项错误;

B;①②两溶液均变为不饱和溶液错误;因为乙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少,因此升温后乙仍然饱和;故选项错误;

C;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①增加;②减少正确,故选项正确;

D;①溶液中固体增加;②溶液中固体减少正确,故选项正确;

故选:CD。

根据题目信息和溶解度曲线可知:甲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是随温度升高而增大,而乙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少;A;①②两溶液的质量都增加,但甲溶液的质量增加多错误;B、①②两溶液均变为不饱和溶液错误;C、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①增加,②减少正确;D、①溶液中固体增加,②溶液中固体减少正确;

本考点考查了溶解度曲线及其应用,通过溶解度曲线我们可以获得很多信息;还考查了有关溶液和溶质质量分数的变化等,本考点主要出现在选择题和填空题中。【解析】CD15、AB【分析】

A;空气质量状况检测的项目有:二氧化硫、一氧化碳、二氧化氮和可吸入颗粒物等;不包括二氧化碳;故选项说法正确.

B;二氧化碳含量增多会造成温室效应;导致全球气候变暖,故选项说法正确.

C;一氧化碳能与血红蛋白结合;使血红蛋白携氧能力降低,二氧化碳不能,故选项说法错误.

D;二氧化碳参与植物的光合作用;在蔬菜大棚里使用二氧化碳能促进蔬菜生长,提高产量;但并不是越多越好,当大棚中的浓度过高时,由于二氧化碳不能供给呼吸,含量过高会使人缺氧窒息,故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AB.

【解析】【答案】A;根据空气质量状况检测的项目进行分析判断.

B;根据二氧化碳对环境的影响进行分析判断.

C;根据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进行分析判断.

D;根据二氧化碳的用途、性质进行分析判断.

16、BD【分析】

A、由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参加反应的I2O5的质量和CO的质量总和等于生成I2的质量和CO2的质量总和;故A错误;

B;由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化学反应前后,氧原子的个数不变,故B正确;

C;由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可求出反应物和生成物的质量比为:334:140:254:220;反应前后反应物与生成物的质量比不一定相等,故C不正确;

D;反应物所含元素种类与生成物所含元素种类相同;故D正确.

故选BD.

【解析】【答案】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和化学方程式的意义进行分析;在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种类没有改变,原子的数目没有增减,原子的质量也没有变化;化学方程式表示各物质之间的质量关系,即各物质之间的质量比.

17、AD【分析】

A;根据其结构示意图;X=2+8+18+6=34,所以原子核内质子数是34,故A是正确的;

B;一般最外层电子数大于4是非金属元素;故B是错误的;

C;该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6;故C错误的;

D;该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中的第四周期;故D是正确的.

故选:AD

【解析】【答案】根据原子结构示意图;可以表示出该原子的质子数;核外电子数、电子层数、周期、主族等.又核外电子数=核内质子数=原子序数=核电荷数。

三、填空题(共6题,共12分)18、略

【分析】

(1)①氮气的化学式用氮分子表示,其分子的表示方法:正确书写物质的化学式,如氮气分子是多原子分子,可表示为:N2;

②原子的表示方法就是用元素符号来表示一个原子;表示多个该原子,就在其元素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所以2个氢原子,就可表示为2H;

③离子的表示方法:在表示该离子的元素符号右上角,标出该离子所带的正负电荷数,数字在前,正负符号在后,带1个电荷时,1要省略,若表示多个该离子,就在其元素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故三个铝离子可表示为:3Al3+;

④离子的表示方法:在表示该离子的元素符号右上角;标出该离子所带的正负电荷数,数字在前,正负符号在后,带1个电荷时,1要省略,故硝酸根离子可表示。

为:NO3-;

⑤元素化合价的表示方法:确定出化合物中所要标出的元素的化合价,然后在其化学式该元素的上方用正负号和数字表示,正负号在前,数字在后,所以硫化钠中硫元素的化合价是-2价可表示为:Na2

(2)①化学式前面的数字表示分子的个数,故3H2O中的“3”表示3个水分子;

②元素符号右下角的数字表示分子中这种元素的原子个数,故H2O中的“2”表示每个水分子中含有两个氢原子;

③元素符号右上角的数字表示离子所带的电荷数,1通常省略,“-”表示负电荷,故OH-表示每个氢氧根离子带一个单位的负电荷;

④元素化合价的表示方法:确定出化合物中所要标出的元素的化合价,然后在其化学式该元素的上方用正负号和数字表示,正负号在前,数字在后,中的“-2”表示硫酸根的化合价是负二价;

⑤元素符号前面的数字表示原子的个数;故2Mg中的“2”表示两个镁原子;

故答案为:(1)①N2;②2H;③3Al3+;④NO3-;⑤Na2

(2)①3个水分子;②每个水分子中含有两个氢原子;③每个氢氧根离子带一个单位的负电荷;④硫酸根的化合价是负二价;⑤两个镁原子;

【解析】【答案】本题考查化学用语的意义及书写;解题关键是分清化学用语所表达的对象是分子;原子、离子还是化合价,才能在化学符号前或其它位置加上适当的计量数来完整地表达其意义,并能根据物质化学式的书写规则正确书写物质的化学式,才能熟练准确的解答此类题目.

19、略

【分析】

空气的成分主要是由氮气和氧气组成的;分别占空气总体积的78%;21%;

故答案为:氮气;氧气;78%;21%.

【解析】【答案】空气的主要成分是氮气和氧气;并据其体积分数回答.

20、略

【分析】

(1)铜与硝酸银反应生成了银和硝酸铜,银是银白色,铜离子溶液是蓝色,所以现象是:铜片表面有银白色固体析出,溶液由无色变为蓝色.反应物是铜和硝酸银,生成物是银和硝酸铜,反应的方程式:Cu+2AgNO3═2Ag+Cu(NO3)2.

(2)金属与酸反应的速度越快说明该金属越活泼;所以他依据的实验现象是:锌与酸反应的程度要比铁的剧烈.

(3)第Ⅰ个实验说明铁排在了氢的前面;第Ⅱ各实验说明铜排在银的前面,第Ⅲ个实验说明锌排在了氢的前面,所以无法比较铁和铜的关系,所以把铁放入铜的盐溶液中看是否反应即可,如果反应,铁就比铜活泼,否则铜比铁活泼;

故答案为:

(1)铜片表面有银白色固体析出,溶液由无色变为蓝色;Cu+2AgNO3═2Ag+Cu(NO3)2.

(2)锌与酸反应的程度要比铁的剧烈.

(3)无法比较铁与铜的活动性;Fe;CuSO4.

【解析】【答案】①根据反应物和生成物分析实验的现象;根据反应写出方程式;

②根据金属与酸反应的速度快慢分析;

③根据上述实验能得出的结论分析比较金属活泼性;根据金属与盐溶液的反应来比较金属的活泼性的大小.

21、减小蒸发溶剂不变20t2【分析】【解答】(1)丙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

(2)乙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不大;所以若要从乙物质的饱和溶液中得到乙固体,可用蒸发溶剂的方法;

(3)甲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t1℃时,将甲物质的饱和溶液升温到t3℃;溶质;溶剂的质量不变,所以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不变;

(4)t3℃时甲的溶解度是50g,所以将100g水加入到盛有30g甲物质的烧杯中,充分溶解后得到不饱和溶液,若想使溶液恰好饱和,可加入甲物质20g,t2℃时其溶解度变为30g,所以还可将温度降至t2℃使其变为饱和溶液。

【分析】本题难度不大,主要考查了溶解度、溶解度曲线的意义,掌握相关知识并能结合题意分析解答是解决问题的关键.22、略

【分析】解:书写元素符号时应注意:rm{垄脵}有一个字母表示的元素符号要大写;rm{垄脷}由两个字母表示的元素符号;第一个字母大写,第二个字母小写.

rm{(1)}硫的元素符号为rm{S}硅的元素符号是rm{Si}钙的元素符号是:rm{Ca}

rm{(2)Cl}是氯元素的元素符号,rm{Cu}是铜元素的元素符号,rm{P}是磷元素的元素符号.

故答案为:rm{(1)S}rm{Si}rm{Ca}

rm{(2)}氯;铜,磷.

根据元素符号的名称;书写原则进行分析解答即可;正确书写元素符号;可以概括为“一大二小”.

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元素符号的书写方法rm{(}“一大二小”rm{)}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解析】rm{S}rm{Si}rm{Ca}氯;铜;磷23、略

【分析】

书写时;有一个字母的要大写,有两个字母的第一个字母要大写,第二个字母要小写;故答案为:氦元素;Fe;K

【解析】【答案】元素符号表示的意义有:一种元素;一个原子.书写时,有一个字母的要大写,有两个字母的第一个字母要大写,第二个字母要小写.

四、计算题(共3题,共15分)24、略

【分析】

(1)白藜芦醇的相对分子质量=12×14+1×12+16×3=228;

(2)白藜芦醇中碳;氢、氧元素的质量比=(12×14):(1×12):(16×3)=14:1:4;

(3)白藜芦醇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100%;

二氧化碳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100%;

设白藜芦醇的质量为A;二氧化碳的质量为B;

∴×100%A=×100%B;

∴A:B=57:154.

答:(1)白藜芦醇的相对分子质量为228;

(2)白藜芦醇中碳;氢、氧元素的质量比为14:1:4;

(3)含碳元素质量相等的白藜芦醇与二氧化碳的质量比为57:154.

【解析】【答案】(1)根据白藜芦醇的化学式(C14H12O3)可知;白藜芦醇的相对分子质量=(碳的相对原子质量×碳原子个数)+(氢的相对原子质量×氢原子个数)+(氧的相对原子质量×氧原子个数);

(2)白藜芦醇中碳;氢、氧元素的质量比=(碳的相对原子质量×碳原子个数):(氢的相对原子质量×氢原子个数):(氧的相对原子质量×氧原子个数);

(3)先根据元素的质量分数公式分别计算出白藜芦醇和二氧化碳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然后根据含碳元素质量相等列出方程式,即可求出含碳元素质量相等的白藜芦醇与二氧化碳的质量比.

25、略

【分析】解:水是由大量的水分子构成,其分子式为H2O;由氢氧元素组成.一个水分子是由两个氢原子一个氧原子构成.水和氧气中都含有氧元素元素.

故答案是:水分子;氢氧元素、两个氢原子一个氧原子、氧.

水由水分子构成,其分子式为H2O;根据分子式填空.

本题考查了水的组成.掌握化学式的宏观与微观意义并能灵活运用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解析】水分子;氢氧元素;两个氢原子一个氧原子;氧26、与氧气(空气)接触,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减少污染;擦干;氧气(空气);放热;KOH【分析】解:【知识回忆】可燃物发生燃烧需要同时满足与氧气或空气接触且温度达到着火点;

故答案为:与氧气rm{(}空气rm{)}接触;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

rm{[}交流讨论rm{](1)}图二中磷放入密闭的试管中;可以防止燃烧后生成的五氧化二磷污染环境,而图一的燃烧产生直接排入空气;取出的试管壁上有水,应擦干后再进行加热,以防止试管受热不均匀而炸裂;

故答案为:减少污染rm{(}环保rm{)}擦干;

rm{(2)}试管内应为空气或氧气;以满足磷燃烧所需要的氧气;

故答案为:氧气rm{(}空气rm{)}

【综合应用】该反应放出的热量使钾的温度达到钾物质的着火点;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及碱类物质的由金属与氢氧根组成的特点;可判断钾与水反应生成的碱为氢氧化钾,同时放出氢气;

故答案为:放热;rm{KOH}

rm{[}知识回忆rm{]}燃烧需要同时满足三个条件才能发生:一是物质具有可燃性;二是可燃物与氧气接触,三是可燃物的温度达到着火点;

rm{[}交流讨论rm{](1)}对比图一;图二;图二把磷放入密闭的试管中进行实验,可以防止生成的五氧化二磷造成空气污染;从水中取出的试管外壁沾有水,直接进行加热易造成试管受热不均匀而炸裂;

rm{(2)}白磷的温度达到了着火点而没能和氧气接触;燃烧需要氧气支持,试管内应提供燃烧需要的氧气;

rm{[}综合应用rm{]}燃烧所需要温度达到着火点;钾的燃烧说明反应放出了热量使钾的温度升高至着火点;钾与水发生置换反应,生成氢气和碱氢氧化钾。

根据燃烧所需要满足的三个条件,对实验中物质所处环境进行分析,判断影响燃烧发生的因素。【解析】与氧气rm{(}空气rm{)}接触,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减少污染;擦干;氧气rm{(}空气rm{)}放热;rm{KOH}五、探究题(共4题,共8分)27、略

【分析】解:rm{(1)}仪器rm{垄脵}是酒精灯;仪器rm{垄脷}是集气瓶。

rm{(2)}用装置rm{A}制取氧气时;为防止冷凝水回流到热的试管底部,炸裂试管,试管口应略向下倾斜。

装置rm{B}属于固液常温型,利用的分解过氧化氢溶液的方法,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下生成水和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rm{2H_{2}O_{2}dfrac{overset{;MnO_{2};}{-}}{;}2H_{2}O+O_{2}隆眉}

如果用注射器代替长颈漏斗,优点是:可以通过控制滴加过氧化氢溶液的速率,控制反应的速度rm{2H_{2}O_{2}dfrac{

overset{;MnO_{2};}{-}}{;}2H_{2}O+O_{2}隆眉}合理即可rm{(}

rm{)}实验室常用加热氯化铵和熟石灰的固体混合物制取氨气,属于固体加热型,应该选用的发生装置是rm{(3)}氨气极易溶于水、密度比空气小,可选用向下排空气法收集,应选用的收集装置是rm{A}

故答案为:

rm{E}酒精灯;集气瓶;

rm{(1)}防止冷凝水回流到热的试管底部,炸裂试管;rm{2H_{2}O_{2}dfrac{overset{;MnO_{2};}{-}}{;}2H_{2}O+O_{2}隆眉}可以控制反应的速度rm{(2)}合理即可rm{2H_{2}O_{2}dfrac{

overset{;MnO_{2};}{-}}{;}2H_{2}O+O_{2}隆眉}

rm{(}rm{)}

rm{(3)A}根据常见的化学仪器的名称;进行分析解答。

rm{E}根据实验室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实验步骤;注意事项进行分析解答。

装置rm{(1)}属于固液常温型;注射器能控制滴加过氧化氢溶液的速率,进行分析解答。

rm{(2)}实验室常用加热氯化铵和熟石灰的固体混合物制取氨气;氨气极易溶于水;密度比空气小,进行分析解答。

本题难度不大,是中考的重要考点之一,熟练掌握实验室中制取气体的反应原理、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的选择依据等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rm{B}【解析】酒精灯;集气瓶;防止冷凝水回流到热的试管底部,炸裂试管;rm{2H_{2}O_{2}dfrac{overset{;MnO_{2};}{-}}{;}2H_{2}O+O_{2}隆眉}可以控制反应的速度rm{2H_{2}O_{2}dfrac{

overset{;MnO_{2};}{-}}{;}2H_{2}O+O_{2}隆眉}合理即可rm{(}rm{)}rm{A}rm{E}28、略

【分析】【猜想与假设】由题意,rm{NaOH}与rm{CuSO_{4}}反应会生成rm{Cu(OH)_{2}}也会生成rm{Cu_{4}(OH)_{4}S0_{4}(}碱式硫酸铜rm{)}.

【获取事实与证据】rm{垄脵}由题意,rm{Cu(OH)_{2}}在rm{80隆忙}会分解生成rm{CuO}而rm{Cu_{4}(OH)_{4}S0_{4}}不溶于水,能与酸反应,分解温度需rm{300隆忙.}取少量浅绿色固体放入试管中,加热至rm{100隆忙}此温度下rm{Cu_{4}(OH)_{4}S0_{4}}还没分解;观察到黑色固体物质,说明浅绿色固体中存在氢氧化铜,黑色固体物质是氢氧化铜分解生成的.

rm{垄脷Cu_{4}(OH)_{4}S0_{4}}不溶于水,能与酸反应,另取少量浅绿色固体放入试管中,加入足量稀硝酸,再滴加rm{Ba(NO_{3})_{2}}溶液,出现白色沉淀,说明生成了硫酸钡白色沉淀,则说明浅绿色固体中存在rm{Cu_{4}(OH)_{4}S0_{4}}.

【结论】由事实与证据,浅绿色固体中含有rm{Cu(OH)_{2}}rm{Cu_{4}(OH)_{4}S0_{4}}整个实验证明猜想rm{垄脹}正确.

故答案为:【猜想与假设】rm{Cu_{4}(OH)_{4}S0_{4}}

【获取事实与证据】rm{垄脵}氢氧化铜;rm{垄脷}硫酸钡;

【结论】rm{垄脹}.

【猜想与假设】根据题意,rm{NaOH}与rm{CuSO_{4}}反应会生成rm{Cu(OH)_{2}}也会生成rm{Cu_{4}(OH)_{4}S0_{4}(}碱式硫酸铜rm{)}则浅绿色固体可能为rm{Cu(OH)_{2}}也可能是rm{Cu_{4}(OH)_{4}S0_{4}}也可能是两者的混合物.

【获取事实与证据】rm{垄脵}根据题意,rm{Cu(OH)_{2}}在rm{80隆忙}会分解生成rm{CuO}rm{Cu_{4}(OH)_{4}S0_{4}}不溶于水,能与酸反应,分解温度需rm{300隆忙}进行分析解答.

rm{垄脷}由题意,另取少量浅绿色固体放入试管中,加入足量稀硝酸,再滴加rm{Ba(NO_{3})_{2}}溶液;出现白色沉淀,说明生成了不溶于酸的硫酸钡沉淀,进行分析解答.

本题难度不大,理解rm{NaOH}与rm{CuSO_{4}}反应会生成rm{Cu(OH)_{2}}和rm{Cu_{4}(OH)_{4}S0_{4}}rm{Cu_{4}(OH)_{4}S0_{4}}能与酸反应,掌握酸的化学性质并能灵活运用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解析】rm{Cu_{4}(OH)_{4}S0_{4}}氢氧化铜;硫酸钡;rm{垄脹}29、略

【分析】解:rm{(1)}电解水生成了氢气和氧气,氢气的体积为氧气体积的rm{2}倍,rm{a}管连接电源的负极,是氢气,氢气体积为rm{10mL}则rm{b}管内是氧气,体积为rm{5mL}故填:rm{5}氢气;氧气;

rm{(2)}正极产生的气体是氧气;有助燃性,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故填:用带火星的木条放在管口,木条复燃,证明是氧气;

rm{(3)}水在通电的条件下生成氢气和氧气,该反应符合“一变多”的特征,属于分解反应;故填:水rm{overset{{脥篓碌莽}}{}}氢气rm{+}氧气;分解反应;

rm{(4)}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分成了原子,分子种类发生了改变;故填:改变;

rm{(5)}水的蒸发属于物理变化;此变化中,分子不变,只是分子的间隔和排列方式发生了改变,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分子种类不变,其化学性质也不改变;故填:不变;间隔和排列方式;物理;不变;

rm{(6)A}工业废水直接排放会造成水体污染;

B.工业废气处理后排放;不会造成大气污染,也不会造成水体污染;

C.禁止使用含磷洗衣粉不会造成水体污染;

D.大量使用化肥;农药;会造成水体污染;故AD符合题意.

故填:rm{AD}.

rm{(1)}根据电解水的实验现象来分析;

rm{(2)}氧气有助燃性;

rm{(3)}根据电解水的原理及其反应特征来分析;

rm{(4)}从微观的角度对化学变化进行分析;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