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机构消毒供应用水卫生要求 》_第1页
《医疗机构消毒供应用水卫生要求 》_第2页
《医疗机构消毒供应用水卫生要求 》_第3页
《医疗机构消毒供应用水卫生要求 》_第4页
《医疗机构消毒供应用水卫生要求 》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ICS号

中国标准文献分类号

团体标准

团体标准编号

医疗机构消毒供应用水卫生要求

Sanitaryrequirementsfordisinfectionandwatersupplyofmedical

institutions

(征求意见稿)

2023-XX-XX发布2023-XX-XX实施

中国卫生监督协会发布

医疗机构清洗消毒灭菌用水卫生标准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医疗机构器械预处理、手工清洗、机械清洗用水标准,软器械

洗涤用水卫标准、医用织物洗涤用水卫生标准、医用清洗剂、消毒剂配制用水卫

生标准、压力蒸汽灭菌、环氧乙烷灭菌、低温蒸汽甲醛灭菌用水卫生标准、高压

蒸汽灭菌冷凝水回收再利用、反渗透纯水机浓水回收再利用用水卫生标准。

本标准适用于各级医疗机构和为医疗机构提供消毒灭菌服务的医疗消毒供

应中心,为医疗机构提供纺织品、医用布草清洗消毒的服务机构可参照执行。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标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

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未标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

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5749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

WS310.1医院消毒供应第1部分:管理规范

WS310.2医院消毒供应第2部分:清洗消毒及灭菌技术操作规范

WS310.3医院消毒供应第3部分:清洗消毒及灭菌效果监测标准

WS/T367医疗机构消毒技术规范

WS/T506口腔器械消毒灭菌技术操作规范

WS/T507软式内镜清洗消毒技术规范

WS/T508医用织物洗涤消毒技术规范

GB/T19249反渗透水处理设备

GB28234酸性氧化电位水生成器安全与卫生标准

《软式内镜集中式清洗消毒及灭菌技术操作指南》

《硬式内镜器械清洗消毒及灭菌技术操作指南》

《眼科手术器械清洗消毒及灭菌技术操作指南》

《外来医疗器械清洗消毒及灭菌技术操作指南》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

《关于印发医疗消毒供应等三类医疗机构基本标准和管理规范(试行)的通知》

国卫医发[2018]11号)

3术语和定义

本技术规范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生活饮用水drinkingwater

供人生活的饮水和生活用水。

3.2软化水softwater

自来水经软化处理后,总硬度小于25mg/L的水。

3.3纯化水purifiedwater

本品为饮用水经蒸馏法、离子交换法、反渗透法或其他适宜的方法制得的纯

净水,不含任何添加剂。

3.4蒸馏水distilledwater

用蒸馏方法制备的纯水。

3.5无菌水sterilewater

经过灭菌工艺处理的水。

3.6酸性氧化电位水acidicelectrolyzed-oxidizingwater,AEOW

将经过软化处理的自来水中加入低浓度的氯化钠(溶液浓度小于0.1%),在

有离子隔膜式电解槽中电解后,从阳极一侧生成的具有低浓度有效氯、高氧化还

原电位的酸性水溶液。

3.7碱性还原电解水alkalineelectrolyzed-reducingwater

在电解生成酸性氧化电位水的同时,从电解槽内阴极一侧生成的负氧化还原

电位的碱性水溶液。

3.8一级反渗透水primaryROwater

是指一种以压力差为推动力,从溶液中分离出溶剂的膜分离操作。因为它和

自然渗透的方向相反,故称反渗透,满足电导率≤15μS/cm(25°C)的纯化水。

3.9二级反渗透水secondaryreverseosmosiswater

是指一级反渗透水借助压力使水分子强迫透过对水分子有选择透过作用的

反渗透膜,满足电导率≤5μS/cm(25°C)的纯化水。

3.10浓水cncentrate

经过反渗透装置处理后产生的含盐量增加而被浓缩的水。

3.11压力蒸汽灭菌器冷凝水PressureSteamsterilizercondensate

水蒸汽经过压力蒸汽灭菌器完成灭菌程序后凝结而形成的液态水。

3.12消毒供应centralsterilesupplydepartment;CSSD

医院内承担各科室所有重复使用诊疗器械、器具和物品清洗、消毒、灭菌以

及无菌物品供应的部门。

3.13医疗消毒供应medicalsterilesupplycentre;MSSC

医疗消毒供应是独立设置的医疗机构,不包括医疗机构内部设置的消毒供应、

消毒供应室和面向医疗器材生产经营企业的消毒供应机构。

3.14预处理pretreatment

在使用者使用后第一时间将诊疗器械、器具和物品上的明显污物冲洗掉,并

根据需要做保湿处理的过程。

3.15清洗cleaning

去除医疗器械、器具和物品上污物的全过程,流程包括冲洗、洗涤、漂洗和

终末漂洗。

3.16冲洗flushing

使用流动水去除器械、器具和物品表面污物的过程。

3.17洗涤washing

使用含有化学清洗剂的清洗用水,去除器械、器具和物品污染物的过程。

3.18漂洗rinsing

用流动水冲洗洗涤后器械、器具和物品上残留物的过程。

3.19终末漂洗finalrinsing

用经纯化的水对漂洗后的器械、器具和物品进行最终的处理过程。

3.20超声波清洗ultrasoniccleaner

利用超声波在水中振荡产生“空化效应”进行清洗的过程。

3.21软器械(operatingroominfectioncontroldevice)

软器械是指手术衣、手术盖单等可阻水、阻菌、透气,可穿戴、可折叠的具

有双向防护功能的符合手术器械分类目录的感染控制器械,不含普通医用纺织品。

3.22医用织物(medicaltextiles)

医院内可重复使用的纺织品,包括患者使用的衣物、床单、被罩、枕套;

工作人员使用的工作服、帽;手术衣、手术铺单;病床隔帘、窗帘以及环境清洁

使用布巾、地巾等。

4基本要求

4.1医疗机构消毒供应供水应符合市政供水要求,按照国家建设部供水压力服

务规范要求,城市供水服务压力应在0.15~0.35MPa。

4.2消毒供应给排水设计应符合《综合医院建筑设计规范》(GB51039)的要

求。

4.2.1管材选择:建议采用不锈钢管作为主要的供水管材,去污区的管材需要

选择具有良好耐热性的材料。使用酸性氧化电位水的采用防腐蚀管道。

4.2.2设置倒流防止器:去污区是消毒供应用水集中区,为了有效降低二次污

染,则需要在满足供水压力的同时,在给水管道必要的位置上安装倒流防止器,

避免水的倒流,影响水源水质。

4.2.3防返溢式地漏:排水地漏建议采用金属材质返溢式地漏。

4.2.4清洁区排水:建议采用独立的排水系统,并设置专用的通气管,避免蒸

汽串流。

4.2.5储水罐:应加盖封闭。同时底部设计最好利于排水,防止水滞留。

4.2.6购进的首次拆封的软器械,要经过清洗、消毒、灭菌后才能进入临床使用。

4.2.7使用后的软器械应由消毒供应及时进行清洗,清洗步骤包括冲洗、洗涤、

漂洗、终末漂洗。

4.2.8运输、清洗、消毒、灭菌、临床使用过程中,杜绝使用锋利的工具固定捆

绑,避免损坏软器械。

5器械预处理用水卫生标准

5.1普通器械短时间内可进入清洗程序的,可以使用流动自来水进行预处理,短

时间内不可进入清洗程序的应使用纯化水进行预处理。

5.2精密器械、光学目镜、导光束、硬式内镜、软式内镜器械及附件应使用软水、

纯化水或蒸馏水进行预处理。

5.3常规口腔器械宜用流动自来水进行预处理。

5.3.1牙科小器械、口腔手机及其他精密复杂的器械宜用流动软水、纯化水进行

预处理。

5.4眼科基础类器械宜用流动自来水进行预处理。

5.4.1眼科精密器械及眼科管腔类器械宜用流动纯化水进行预处理。

5.5预处理环节用水如有器械厂商说明书的可按照说明收指导进行预处理。

6手工清洗用水卫生标准

6.1冲洗

6.1.1普通器械的冲洗环节应用流动自来水或软水进行清洗,水温应15—30℃。

6.1.2精密器械的冲洗环节宜使用软水、纯化水或蒸馏水。

6.1.3光学目镜的冲洗环节宜使用流动软水。

6.1.4导光束及连接线中间导线部分建议用流动的软水冲洗。

6.1.5硬式内镜器械及附件宜使用流动软水进行冲洗。

6.1.6软式内镜冲洗环节宜选用流动纯化水,使用的压力水枪宜连接纯化水管

道。

6.1.7常规口腔器械宜使用流动软水进行冲洗,水温宜为15℃~30℃。

6.1.8牙科小器械及其他精密复杂的器械宜使用流动软水进行冲洗,水温宜为

15℃~30℃。

6.1.9牙科手机宜使用流动软水或纯化水进行冲洗,水温宜为15℃~30℃,使

用压力水枪时应连接纯水管道。

6.1.10眼科基础类器械冲洗环节宜使用流动软水,水温宜为15℃~30℃。

6.1.11眼科精密器械及管腔类器械表面及管腔内冲洗环节部宜使用纯化水。

6.2洗涤

6.2.1普通器械洗涤环节宜使用软水配制医用清洗剂。

6.2.2精密器械的洗涤环节宜使用纯化水或蒸馏水。

6.2.3硬式内镜器械洗涤时建议使用软水配制医用清洗剂。

6.2.4光学目镜、导光束及连接线洗涤时建议使用纯化水配制医用清洗剂。

6.2.5硬式内镜及附件洗涤时建议使用软水配制医用清洗剂。

6.2.6软式内镜洗涤时建议使用软水配制医用清洗剂。

6.2.7常规口腔器械洗涤时建议使用软水配制医用清洗剂。

6.2.8牙科小器械及其他精密复杂的器械洗涤时建议使用纯化水配制医用清洗

剂。

6.2.9牙科手机洗涤时建议使用纯化水配制医用清洗剂擦拭手机表面。

6.2.10眼科基础类器械洗涤环节建议使用软水或纯化水配制医用清洗剂。

6.2.11眼科管腔类器械洗涤环节建议使用软水或纯化水配制医用清洗剂。

6.3漂洗

6.3.1普通器械漂洗时应使用流动软水冲洗或刷洗。

6.3.2精密器械的漂洗环节宜使用软水、纯化水或蒸馏水。

6.3.3硬式内镜宜使用流动软水或纯化水进行漂洗。

6.3.4导光束及连接线宜使用流动软水或纯化水进行漂洗。

6.3.5硬式内镜及附件宜使用流动软水或纯化水进行漂洗。

6.3.6软式内镜宜使用流动软水或纯化水进行漂洗。

6.3.7常规口腔器械宜使用流动软水或纯化水进行漂洗。使用的压力水枪宜连

接软水或纯化水管道。

6.3.8牙科小器械及其他精密复杂的器械宜使用流动软水或纯化水进行漂洗。

6.3.9牙科手机宜使用纯化水进行漂洗。

6.3.10眼科基础类器械宜使用纯化水进行漂洗。

6.3.11眼科管腔类器械表面及管腔内部宜使用流动软水或纯化水反复漂洗。

6.4终末漂洗

6.4.1普通器械的终末漂洗应使用电导率≤15μS/cm(25°C)的纯化水。

6.4.2精密器械的终末漂洗应使用电导率≤15μS/cm(25°C)的纯化水。

6.4.3硬式内镜终末漂洗时应使用软水、纯化水或蒸馏水。

6.4.4导光束及连接线终末漂洗时应使用纯化水。

6.4.5硬式内镜及附件终末漂洗时应用纯化水或蒸馏水。

6.4.6软式内镜终末漂洗时应用软水、纯化水或蒸馏水。

6.4.7常规口腔器械终末漂洗时应用软水、纯化水或蒸馏水。

6.4.8牙科小器械及其他精密复杂的器械终末漂洗时应用纯化水或蒸馏水。

6.4.9牙科手机终末漂洗时应用纯化水或蒸馏水。

6.4.10眼科基础类器械应使用纯化水进行彻底漂洗。

6.4.11眼科管腔类器械应用流动的纯化水进行彻底漂洗。

6.5消毒

6.5.1普通器械湿热消毒应使用纯化水,温度应≥90℃。

6.5.2精密器械如采用湿热消毒应使用纯化水,温度应≥90℃。

6.5.3硬式内镜及附件湿热消毒应使用纯化水,温度应≥90℃。也可使用酸性

氧化电位水消毒,再用纯化水进行彻底漂洗。

6.5.4器械高水平消毒后冲洗用水

软式内镜终末漂洗用纯化水就符合GB5749的规定,并应保证细菌总数

≤10CFU/100ml;生产纯化水所使用的滤膜孔径应≤0.2um,并定期更换,无菌水为

经过灭菌工艺处理的水,必要时对纯化水或无菌水进行微生物学检测。

稀释消毒剂所用的水:与软式内镜终末冲洗用水标准相同。

其他高水平消毒后物品的冲洗用水:与软式内镜终末冲洗用水标准相同。

6.5.5常规口腔器械湿热消毒应使用纯化水,温度应≥90℃。也可使用酸性氧

化电位水消毒,再用纯化水进行彻底漂洗。

6.5.6牙科小器械及其他精密复杂的器械湿热消毒应使用纯化水,温度应≥

90℃。

6.5.7眼科基础类器械湿热消毒应使用纯化水,温度应≥90℃。

6.6超声波清洗

6.6.1普通器械的超声波清洗器内宜注入软水或纯化水,水温应<45℃。

6.6.2硬式内镜及附件的超声波清洗器内宜注入软水水温应<45℃。

6.6.3牙科小器械及其他精密复杂的器械附件的超声波清洗器内宜注入软水水

温应<45℃。

6.6.4眼科基础类器械的超声波清洗器内宜注入软水或纯化水,水温应<45℃。

7机械清洗用水卫生标准

7.1生活饮用水适用范围

可用于机械清洗前手工预处理环节。

7.2软化水适用范围

7.2.1可用于普通器械的冲洗、洗涤、漂洗环节。冲洗阶段水温应<45℃。

7.2.2可用于硬式内镜预洗、主洗、漂洗环节,预洗水温应≤45℃。

7.2.3可用于软式的内镜冲洗、洗涤、漂洗环节。

7.2.4可用于常规口腔器械的洗涤、漂洗洗环节,预洗水温应≤45℃。

7.2.5可用于眼科器械的冲洗、洗涤、超声波清洗、漂洗、终末漂洗、消毒环

节。预洗水温应≤45℃,湿热消毒应使用温度≥90℃。

7.3纯化水适用范围

7.3.1可用于普通器械的终末漂洗、消毒环节。终末漂洗应使用电导率≤

15μS/cm(25°C)的纯化水,湿热消毒应使用温度≥90℃的纯化水。

7.3.2可用于硬式内镜终末漂洗、消毒环节,湿热消毒应使用温度≥90℃的纯

化水。

7.3.3可用于软式内镜的终末漂洗环节。

7.3.4可用于常规口腔器械的终末漂洗、消毒环节。终末漂洗应使用电导率≤

15μS/cm(25°C)的纯化水,口腔手机清洗宜全程使用纯化水。

7.3.5可用于眼科器械的冲洗、洗涤、超声波清洗、漂洗、终末漂洗、消毒环节。

预洗水温应≤45℃,湿热消毒应使用温度≥90℃。

7.3.6可用于特殊精密器械的全流程清洗用水(参照器械使用说明书)。

7.4蒸馏水适用范围

可用于眼科器械的冲洗、洗涤、超声波清洗、漂洗、终末漂洗、消毒环节。

预洗水温应≤45℃,湿热消毒应使用温度≥90℃。

8软器械洗涤用水卫生标准

医疗消毒供应处理软器械应遵循WS310.1-2016《医院消毒供应第1部分∶

管理规范》、WS310.2-2016《医院消毒供应第2部分∶清洗消毒及灭菌技术

操作规范》和WS310.3-2016《医院消毒供应第3部分∶清洗消毒及灭菌效果

监测标准》规范要求。

8.1禁止手工清洗软器械;

8.2隔离式双门清洗机机械清洗

清洗步骤包括预洗、主洗消毒、漂洗、终末漂洗酸中和;

a)预洗:宜使用流动软水,水温宜为15℃~30℃。

b)主洗:建议使用软水或纯化水配制医用清洗剂。

c)漂洗:宜使用流动软水或纯化水。

d)终末漂洗:应使用纯化水并加入酸中和剂,细菌菌落总数≦10FU/100ml,电

导率应≤15μS/cm(25℃),生产纯化水所使用滤膜口径≤0.2μm,不得检出

铜绿假单胞菌、沙门氏菌和大肠菌群。

注意事项:(相关检测方法:电导率检测参照GB5750.4中电导率检测方法

进行检测;铜绿假单胞菌检查参照GB/T8538-2008中4.54规定的方法进行检测;

大肠菌群检查参照GB/T5750.12方法进行检测;沙门氏菌检查参照GB4789.4

方法进行检测)

e)消毒:湿热消毒应使用纯化水,温度应≥70℃。

8.3.清洗用水:应有自来水、热水、软水、纯化水的供应。自来水水质应符合GB

5749的规定;终末漂洗用水的电导率应≤15μS/cm(25℃)。清洗操作及注

意事项应符合WS310.2中附录B的要求;

9医用织物洗涤用水卫生标准

9.1医用织物洗涤、消毒用水应符合GB5749的要求。

9.2碱性电解水、酸性氧化电位水,应符合GB28234的要求。

9.3酸性氧化电位水

将经过软化处理的自来水中加入低浓度的氯化钠(溶液浓度小于0.1%),在有离

子隔膜式电解槽中电解后,从阳极一侧生成的具有低浓度有效氯﹑高氧化还原电

位的酸性水溶液。

9.3.1酸性氧化电位水理化指标

9.3.2有效氯含量:50mg/L~70mg/L。

9.3.3pH:2~3。

9.3.4氧化还原电位(ORP)≥1100mV。

9.4碱性电解水

在电解生成酸性氧化电位水的同时,从电解槽内阴极一侧生成的负氧化还原电位

的碱性水溶液。

9.4.1碱性电解水理化指标

9.4.2pH:10~11。

9.5碱性电解水、酸性氧化电位水洗涤、消毒医用织物方法

9.5.1

第一步:先用碱性电解水机洗15~20分钟,对织物进行预清洗。

第二步:将碱水排净后,用酸性氧化电位水再机洗5~10分钟对织物进行消毒。

第三步:将酸水排净后,用自来水机洗3分钟,对织物进行漂洗。

9.6清洁织物卫生质量要求

9.6.1清洁织物卫生质量要求应符合WS/T508-2016“清洁织物卫生质量要求”。

9.6.2感官指标

清洁织物外观应整洁、无异味、异物、破损。

9.6.3微生物要求

表1清洁织物微生物指标

项目指标

细菌菌落总数/(CFU/100cm²)≤200

大肠杆菌不得检出

金黄色葡萄球菌不得检出

10医用清洗剂、消毒剂配置用水卫生标准

10.1常规器械

10.1.1医用清洗剂宜选用软水配制。

10.1.2消毒剂宜选用纯化水配制。

10.2精密器械、眼科器械、内镜、口腔器械

医用清洗剂宜选用软水或纯化水配制。

10.3终末处置

10.3.1台面、桌面、地面可选用生活饮用水配制消毒剂。

10.3.2仪器设备宜选用纯化水配制消毒剂。

10.3.3地巾、布巾等应选用生活饮用水配制消毒剂。

11灭菌用水卫生标准

11.1压力蒸汽灭菌、低温甲醛蒸汽灭菌

灭菌蒸汽供给水的质量指标符合WS/T310.1附录A的A.1。蒸汽冷凝物

用于反映压力蒸汽灭菌器蒸汽的质量,主要指标见附录A的A.2。

11.2环氧乙烷灭菌

环氧乙烷灭菌器注水口,应加入纯化水或蒸馏水。

11.3灭菌设备的真空泵用水

应为软水。

11.4小型B级蒸汽灭菌器用水

电导率<15μS/cm(25℃)的纯化的水

11.5卡式灭菌器的用水标准

是电导率<10μS/cm(25℃)以下纯化水或杂质率5ppm以下的蒸馏水。

11.6化学灭菌后冲洗用水

应为无菌纯水或无菌蒸馏水。

附录A

(资料性附录)

压力蒸汽灭菌器蒸汽供给水与冷凝物质量指标

A.1压力蒸汽灭菌器供给水质量指标参见表A.1。

表A.1压力蒸汽灭菌器供给水的质量指标

项目指标

蒸发残留≤10mg/L

氧化硅(SiO2)≤1mg/L

铁≤0.2mg/L

镉≤0.005mg/L

铅≤0.05mg/L

除铁、镉、铅以外的其他重金属≤0.1mg/L

氯离子(CL—)≤2mg/L

磷酸盐(P2O5)≤0.5mg/L

电导率(25℃时)≤5μS/cm

pH5.0~7.5

外观无色、洁净、无沉淀

硬度(碱性金属离子的总量)≤0.02mmol/L

B.2压力蒸汽灭菌器蒸汽冷凝物质量指标参见表B.2。

表B.2蒸汽冷凝物的质量指标

项目指标

氧化硅(SiO2)≤0.1mg/L

铁≤0.1mg/L

镉≤0.005mg/L

铅≤0.005mg/L

除铁、镉、铅以外的重金属≤0.1mg/L

氯离子(CL—)≤0.1mg/L

磷酸盐(P2O5)≤0.1mg/L

电导率(25℃时)≤3μS/cm

pH5.0~7.0

外观无色、洁净、无沉淀

硬度(碱性金属离子的总量)≤0.02mmol/L

C.3压力蒸汽灭菌器蒸汽冷凝物质量指标参见表C.3。

表C.3饮用水与软水水质对比

饮用水软化水

蒸发残留物(ppm)500530

电导率(μS/cm)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