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05-人口(原卷版)_第1页
专题05-人口(原卷版)_第2页
专题05-人口(原卷版)_第3页
专题05-人口(原卷版)_第4页
专题05-人口(原卷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专题05人口【母题来源】2022年全国高考乙卷【母题题文】中心城区通常为城市中人口最密集的区域。下表数据显示上海、北京、广州、深圳四城市2010年中心城区人口比重及2010~2020年中心城区和中心城区以外地区人口数量的变化。据此完成下面1-3题。城市2010年中心城区人口比重/%2010-2020年中心城区人口变化/万人2010-2020年中心城区以外地区人口变化/万人上海30.3-30.25215.42北京59.7-72.8300.9广州39.7129.12468.46深圳34.0116.88596.731.2010~2020年四城市人口变化的共同特点是(

)A.总人口增加,中心城区人口比重下降 B.总人口减少,中心城区人口比重上升C.总人口增加,中心城区人口比重上升 D.总人口减少,中心城区人口比重下降2.与四城市人口变化共同特点类似的中国其他城市,一般具有(

)A.相似的空间形态 B.趋同的主导产业 C.一致的功能定位 D.相近的等级规模3.根据四城市人口变化特点,城市规划应该引导(

)A.人口向中心城区再集聚 B.人口在中心城区以外地区集聚C.中心城区核心功能疏解 D.人口在中心城区以外地区均衡布局【答案】1.A2.D3.B【试题解析】1.根据表中中心城区和中心城区以外地区人口数量的变化数据可知上海人口净增加184.17万人,北京净增加228.1万人,广州净增加597.58万人,深圳净增加713.66万人,所以四城市总人口都是净增加的。上海、北京中心城区人口数量减少,中心城区以外地区人口数量增加,故上海、北京中心城区人口比重减少,广州、深圳中心城区和中心城区以外地区人口数量虽然都增加,但中心城区以外地区人口数量增加的远大于中心城区人口的增加量,故广州、深圳中心城区人口比重也在减少。故A正确,BCD错误。故答案选A。2.人口规模是衡量城市规模大小的重要指标,一般城市规模越大等级越高。反之城市规模大小也反映着人口规模的变化,故D正确;城市的形态、功能与城市人口变化没有多大关系,故AC错误;产业类型与人口变化关系不大,而产业规模的大小与人口变化有相关性,故B错。故答案选D。3.由1题可知四城市总人口都在增加,而结合所学知识,四城市经济发达,人口增加大都来源于人口的迁移,外来人口向中心城区再集聚会加大中心城区环境、交通、住房、社会管理的压力,所以城市规划应该引导外来人口在中心城区以外地区集聚,减轻城市中心环境、交通、住房、社会管理的压力,故A错B正确;中心城区核心功能的疏解,会改变城市的职能与功能,故C错;中心城区以外地区有不同的功能区,人口均衡布局可能影响中心城区以外的功能区布局,故D错。故答案选B。【命题意图】本题组以“北上广深一线城市2010-2020年中心城区与中心区以外地区人口数量变化”,从城镇化发展的大背景看城市人口的变化特点,以此拓展区域认知,理解城市人口生态对城市社会环境的影响,成为学生正确认识区域可持续发展的经典素材。【命题方向】人口是历年全国各地高考的重点之一,在近几年的高考真题中都比较常见,难度适中,考查的内容包括:人口分布、人口的数量变化、人口的空间变化、人口容量等。本题主要考查人口的数量变化。【得分要点】第1小题解题的关键是结合题目,解读图表信息;第2小题解题的关键是明确人口变化与城市的关系;第3小题解题的关键是结合小题1的结果分析。【母题来源】2022年江苏高考卷【母题题文】我国于2010年和2020年分别进行了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六普”)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七普”)。下图为“我国大陆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六普’‘七普’,人口增长差异图”。据此完成下面16-18题。16.“七普”与“六普”人口增长率相等的省级行政区是(

)A.京、沪 B.黑、吉 C.粤、鄂 D.渝、黔17.我国四个直辖市人口增长的共同特点是(

)A.“六普”到“七普”期间,人口加速增长B.“六普”到“七普”期间,人口减速增长C.“六普”人口增长率高于全国平均增长率D.“七普”人口增长率高于全国平均增长率18.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我国人口(

)A.向城市群集聚 B.向中西部迁移 C.沿长江带集聚 D.分布更加均衡【答案】16.C17.D18.A【试题解析】16.根据图示信息可知,位于图中虚线上的粤、新、苏、鲁、鄂等五个省级行政区的“七普”与“六普”人口增长率相等,C正确;京、沪、黑、吉、渝、黔的“七普”与“六普”人口增长率不相等,ABD错误。所以选C。17.根据图示信息可知,京、沪、津三地“七普”人口增长率低于“六普”人口增长率,“七普”与“六普”人口增长率都高于全国平均增长率;渝“七普”人口增长率高于“六普”人口增长率,“七普”高于全国平均增长率,“六普”低于全国平均人口增长率。综上所述,ABC错误,D正确。所以选D。18.根据图示信息可知,我国主要城市群所在地的“七普”增长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说明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我国人口向经济发展水平更高,平均薪资水平更高的城市群集聚,A正确,D错误;中西部地区的“七普”增长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B错误;没有体现向沿长江带集聚,C错误。所以选A。【命题意图】本题组以“六普”与“七普”为背景,考查我国各省区人口增长的特点及我国人口的迁移,以此调动学生读题析图、获取信息的能力,同时培养学生树立人地协调发展的理念。【命题方向】人口是历年全国各地高考的重点之一,在近几年的高考真题中都比较常见,难度适中,考查的内容包括:人口分布、人口的数量变化、人口的空间变化、人口容量等。本题主要考查人口的数量变化。【得分要点】全国人口普查是由国家来制订统一的开展时间节点和统一的方法、项目、调查表,各地相关部门严格按照指令依法对全国现有人口普遍地、逐户逐人地进行一次全项调查登记,普查重点是掌握分析预测各地现有人口发展变化,主要就是了解性别比例、出生性别比、单身、适婚人口、老龄人口等,全国人口普查也属于国情国力调查。当今世界各国广泛采用的搜集人口资料的一种最基本的科学方法,全国人口普查各地各项数据结果,相关部门根据大数据统计分析深度和进度,各地应分批及时适时准确公开。(2022·湖北武汉·模拟预测)《2019年新型城镇化重点建设任务》中首次提出“收缩型城市”概念,明确要求收缩型城市要“瘦身强体”,引导人口和公共资源向城区集中。黑龙江省双鸭山市是重要的煤炭资源型城市,湿地、森林资源丰富,近年来却出现了城市收缩的现象。下左图示意双鸭山市2006至2015年生产总值和人口总量变化,下右图示意双鸭山市2006至2015年人口变化。根据图文材料,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据图推测,双鸭山市出现城市收缩的主要表现是(

)A.人均生产总值下降 B.城市人口持续外迁C.老年人口比重下降 D.出生人口持续下降2.造成双鸭山市城市收缩的最主要原因是(

)A.资源密集型产业衰落 B.交通不便居民外迁C.大城市虹吸作用增强 D.城市发展空间受限3.双鸭山市实现“瘦身强体”的措施是(

)①资源管控,生态治理②设施优化,扩大城区③环境提升,安置人口④产业升级,打造特色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2021·重庆八中高三阶段练习)我国人口普查查每10年进行一次,标准时点为普查年度的11月1日零时。下表示意东北部分城市人口普查(预测)数据。据此完成下面小题。城市名称第七次人口普查人口数量(预测)第六次人口普查人口数量人口数量增减(+、-)噶尔滨933万1064万-131万沈阳855万811万+44万长春782万768万+14万大连732万669万+63万齐齐哈尔395万537万-142万4.下列城市中人口变化率最高的为(

)A.哈尔滨 B.沈阳 C.大连 D.齐齐哈尔5.表中城市人口数量的变化(

)A.与地理位置和经济发展水平有关 B.主要取决于人口的自然增长率C.会导致当地的用工成本有所上升 D.有利于农业机械化水平的提高6.人口普查标准时点时,下列现象能发生的是(

)A.伦敦(0°)太阳从东南地平线升起 B.圣保罗(46°38'W)烈日当空C.东京(139°E)与伦敦在同一日期 D.旧金山(122°25'W)夕阳西下(2022·安徽·二模)城市可持续发展受经济、社会、资源、环境等多方面因素的限制,随着大型城市人口的不断聚集,城市发展与人口增长之间的矛盾日益凸显,尤其是电力供应存在一定的短缺现象。图为北上广深四座超大型城市人口增长预测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7.丁城市是(

)A.深圳 B.广州 C.上海 D.北京8.图示四城市后期人口规模保持稳定的根本原因是(

)A.人口出生率持续下降 B.基础设施条件滞后C.人口迁入政策收紧 D.受生态环境承载力限制9.四城市缓解用电紧张的共同有效途径有(

)①淘汰所有高能耗企业②加快发展新能源③实施北煤南运工程④推进产业转型升级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②④(2022·北京·101中学高三开学考试)下图示意2016年北京、天津、石家庄、张家口四个城市的常住人口和城镇化水平。读图完成下面小题。10.图中城市(

)A.甲—文化中心,城市化水平最低 B.乙—直辖市,城市人口增长最快C.丙—行政中心,城市人口比重最大 D.丁—国际交往中心,城市人口最多11.2022年冬奥会的举办,会使张家口市(

)A.增加城市功能区 B.提高城市等级C.降低人口合理容量 D.促进制造业的发展(2022·江苏苏州·高三期末)七普显示我国人口流动继续保持较大规模,下图为“六普和七普31个省级行政区流动人口情况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2.从六普到七普,我国人口流动变化表现为(

)A.东部人口向中西部聚集趋势加剧 B.人口数量萎缩的省份数量在减少C.人口由北向南流动的趋势更明显 D.北京和上海流入人口数量增多13.针对东北三省人口变化的现状,可以采取的措施有(

)A.加快推进城镇化进程,推动人口向大城市迁移B.严格控制人口数量,禁止各种形式的人口迁移C.充分发挥资源优势,加大资源勘探、开采力度D.调整产业结构,积极发展第三产业和新兴工业(2021·河北·高三阶段练习)与第六次(2010年)人口普查相比,浙江省第七次人口普查(2020年)结果发生很大变化。下图为浙江省各城市人口增长率[=(七普人口一六普人口)/六普人口]分布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14.浙江省人口增长率空间差异显著,其主导因素是(

)A.历史因素 B.资源因素 C.社会因素 D.经济因素15.浙江省杭州市人口增长率最高,说明该城市(

)A.人口自然增长率高 B.人口迁入率较高 C.老年人口数量少 D.职工退休年龄延迟(2022·河南·郑州四中高三阶段练习)2020年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显示,全国共有六个人口减少的省区,分别是黑龙江、吉林、辽宁、山西、内蒙古和甘肃。下图为六省区第六次(2010年)和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统计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省区六普(万人)七普(万人)人口数量变化(万人)黑龙江3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