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万个为什么读后感分享_第1页
十万个为什么读后感分享_第2页
十万个为什么读后感分享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十万个为什么读后感分享TOC\o"1-2"\h\u2050第一章《十万个为什么》:一部知识的宝库 119824第二章剖析《十万个为什么》的丰富内容 128042第三章我对《十万个为什么》的独特感受 118814第四章书中观点:知识就是力量 26283第五章那些触动我的知识细节 231641第六章从《十万个为什么》看世界 214084第七章总结阅读收获 36002第八章带着知识继续前行的展望 3第一章《十万个为什么》:一部知识的宝库《十万个为什么》就像是一座巨大的知识城堡,里面装满了数不清的宝藏。我读的是米·伊林版本的《十万个为什么》,打开这本书,就仿佛开启了一场奇妙的知识之旅。从生活中的小现象,像为什么铁会生锈,到宇宙星辰的奥秘,如月亮为什么有阴晴圆缺。每一个问题都是一把钥匙,打开一扇通往新知识领域的大门。就拿铁生锈来说,书中详细解释了铁和空气中的氧气以及水发生化学反应才导致生锈,这让我对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现象有了科学的认识,也让我明白看似简单的事情背后可能蕴含着复杂的科学原理。这一版本的《十万个为什么》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解释这些现象,不管是小孩还是大人,都能轻松读懂,就像一位耐心的老师在身边解答疑问。第二章剖析《十万个为什么》的丰富内容这本书的内容丰富得让人惊叹。它涵盖了多个学科领域,科学、自然、人文等等。例如在科学板块,关于电的知识特别有趣。书中提到了电是如何产生的,从最早的摩擦起电到如今的发电厂发电。书中说摩擦起电是因为不同物质的原子核对电子的束缚能力不同,在摩擦过程中电子发生了转移,这就产生了电。还有自然板块里,对动植物的讲解也十分细致。像蜜蜂是如何采蜜的,它告诉我们蜜蜂通过长长的口器吸食花蜜,然后将花蜜带回蜂巢,经过一系列复杂的加工才变成蜂蜜。这种多领域的知识覆盖,让读者能够全面地了解世界的运行规律,拓宽了我们的视野,让我们不再局限于自己熟悉的小圈子。第三章我对《十万个为什么》的独特感受读《十万个为什么》给我一种特别的感觉,就像是在摸索一个未知的世界,充满了惊喜和好奇。每次翻开书页,都不知道下一个问题会把我带到哪个奇妙的知识角落。我记得有一次读到关于火山爆发的内容,那种震撼感至今难忘。书中描述火山爆发时,炽热的岩浆从地下喷涌而出,浓烟滚滚,火山灰弥漫天空。它让我感受到大自然的力量是如此强大而又神秘。而且这本书的排版也很合理,每个问题都单独成篇,简短而精炼,不会让人觉得冗长和枯燥。在忙碌的生活中,随时拿起书读上一个小问题的答案,就能收获一点小知识,这种感觉特别满足。第四章书中观点:知识就是力量《十万个为什么》深刻地体现了“知识就是力量”这一观点。书中的知识就像一把把锐利的武器,让我们能够理解世界、改变世界。就像哥白尼提出日心说,这一知识的突破改变了人类对宇宙的认知。在《十万个为什么》里也有类似的体现,比如对万有引力的解释。牛顿发觉万有引力,而这本书把这个复杂的概念用简单的方式呈现给读者。知道了万有引力的存在,我们就能理解为什么苹果会落地,为什么月亮会绕着地球转。这些知识让人类在科学技术、航天航空等领域不断发展进步。没有这些知识的积累,我们可能还在对一些基本的自然现象感到困惑,更不用说去摸索宇宙的奥秘了。第五章那些触动我的知识细节在《十万个为什么》中有很多知识细节深深地触动了我。比如关于眼睛为什么能看见东西这个问题。书中详细地讲解了眼睛的构造,从角膜、晶状体到视网膜。光线通过角膜和晶状体的折射,聚焦在视网膜上,视网膜上的感光细胞将光信号转化为神经信号,然后通过视神经传递到大脑,我们才能看到周围的世界。这个过程是如此的复杂而又精妙,就像一台精密的仪器在有条不紊地工作。还有关于植物的向光性,植物为什么总是朝着有阳光的方向生长呢?原来是因为生长素在植物体内分布不均匀,在光照下生长素会向背光一侧移动,使得背光一侧生长更快,从而导致植物向光弯曲。这些知识细节让我对身边习以为常的事物充满了敬畏之心。第六章从《十万个为什么》看世界读完《十万个为什么》,我发觉自己看世界的角度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以前看到彩虹,只是觉得它很漂亮,是天空中的一抹绚丽色彩。但从书中我了解到,彩虹是由于阳光在雨滴中发生折射、反射和色散而形成的。现在再看到彩虹,我会想到背后的科学原理,它不再仅仅是一种美丽的自然现象,而是大自然用光线绘制的一幅神奇画卷。再比如看到鸟儿飞翔,我不再只是羡慕它们的自由,而是会想到鸟儿的身体结构是如何适应飞行的,它们的翅膀形状、骨骼结构以及羽毛的作用。这本书就像一副特殊的眼镜,戴上它之后,世界变得更加清晰、更加有趣,充满了无数等待被发觉的奥秘。第七章总结阅读收获通过阅读《十万个为什么》,我收获了大量的知识。这些知识不仅丰富了我的头脑,还让我在生活中变得更加自信。以前面对一些生活中的小问题,我可能会不知所措,但现在我能运用从书中所学的知识去解决。比如在清洗银器的时候,我知道可以用铝箔和小苏打来去除银器表面的硫化银,这就是化学知识在生活中的运用。而且我在与朋友聊天的时候,也能分享这些有趣的知识,让我在社交中更有话题。更重要的是,我收获了一种摸索精神,不再满足于表面的现象,而是想要深入挖掘背后的原因。第八章带着知识继续前行的展望带着从《十万个为什么》中汲取的知识,我对未来充满了期待。我希望能继续摸索更多未知的领域,无论是科学、文化还是其他方面。我想把这些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