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北京丰台区初二(上)期末物理试题及答案_第1页
2025北京丰台区初二(上)期末物理试题及答案_第2页
2025北京丰台区初二(上)期末物理试题及答案_第3页
2025北京丰台区初二(上)期末物理试题及答案_第4页
2025北京丰台区初二(上)期末物理试题及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5北京丰台初二(上)期末物理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单选题1.在国际单位制中,质量的单位是(A.米(m))B.秒(s)C.千克(kg)D.开尔文(K)2.如图所示的光现象中,由于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是()A.日晷上呈现针的影子B.桥在水中形成的倒影C.透过放大镜看到放大的字D.钢勺好像在水面处折断3.如图所示的物态变化实例中,由于液化形成的是()A.立春时节冰化成的水B.白露时节草叶上的露珠C.大雪时节落在地上的雪D.冬至时节房上的冰挂4.下列措施可以使蒸发加快的是(A.把盛有酒精的瓶口盖严)B.利用地下暗渠输水进行农业灌溉C.用保鲜膜把蔬菜包好并放入电冰箱D.用扫帚把洒在地上的水向四周扫开5.2024年月日,搭载高分十二号05星的长征四号丙运载火箭,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如图所示是火箭加速升空的情境。在此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以地面为参照物,卫星是静止的B.以火箭为参照物,卫星是运动的C.以发射塔为参照物,卫星是运动的D.以发射塔为参照物,火箭是静止的6.估测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十分广泛,下列所估测的数据中最接近实际的是(A.初中物理课本的长度约为26cm)B.人体的正常体温约为38.5℃C.人正常心跳一次的时间约为30sD.一名初中学生的质量约为500kg7.下列关于光现象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光线是真实存在的)B.光的传播速度总是310m/s8C.雨后彩虹现象说明太阳光是由各种色光混合而成的D.光照到粗糙墙面上发生的反射不遵循光的反射定律8.把音叉、钢琴与长笛发出的C调1(do)的声音分别输入到一个设置不变的示波器中,得到图所示的波形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三种乐器发声的响度不同B.三种乐器发声的音色不同C.三种乐器发声的音调不同D.三个声音传播的速度不同9.-束单色光从空气斜射入水中的情境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是入射光,是折射光B.AO是入射光,是折射光C.BO是入射光,是反射光D.光若沿CO入射,将沿和射出10.在研究某物质熔化过程中温度的变化规律时,小明持续加热该物质,认真规范的完成实验,记录的实验数据如下表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时间/012345678910温度/℃404244464848484848505356A.该物质属于非晶体B.该物质的熔点为48℃C.该物质在℃时处于液态D.该物质从开始熔化到完全熔化用时8min.密度知识与生活联系非常紧密,下列关于密度的一些说法正确的是(A.瓶中的水冷冻结冰后,密度不变)B.乒乓球被压瘪,球内气体的密度减小C.走马灯是利用空气受热膨胀密度减小,形成气流推动叶轮旋转的D.可以利用密度来鉴别物质种类,是因为不同物质密度一定不相同12.如图所示是我国自主研发的“奋斗者”号载人潜水器,其于2020年月日8时12分,成功坐底马里亚纳海沟,刷新了中国载人深潜的新纪录。“奋斗者”号载人潜水器在执行某次任务时,以20m/s的速度从海面开始匀速下潜,下潜51s时潜水器的探测声呐向海底沿竖直方向发射一束超声波,经过13s后潜水器收到回声信息,已知超声波在海水中的速度是1500m/s。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此海域的海水深度为10640mB.超声波在海水中传播的距离为19760mC.发射超声波时潜水器距离海底9750mD.收到回声信息时潜水器距离海底9620m二、多选题13.自然界中有许多奇妙的声音,声音是人们交流信息的重要渠道,是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物理现象之一。关于声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音叉停止振动,仍有声音发出B.人耳听不到次声波,是因为次声波的响度小C.在学校和居民区附近禁止鸣笛,属于在声源处减弱噪声D.利用超声波清洗眼镜,是应用了超声波传递能量的性质14.小明利用自制的水透镜探究眼睛的成像及矫正,其中水透镜的焦距可以通过注射器的注水和抽水来进行调节。实验前,他先调整烛焰中心,水透镜光心和光屏中心在同一水平高度,然后将注有适量水的水透镜固定在光具座上50cm刻度线处并保持不动,将蜡烛放置在光具座上20cm刻度线处,调节光屏到水透镜的距离,直到光屏上得到烛焰清晰的像,此时光屏位于光具座上65cm刻度线处,如图所示。关于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此时在光屏上成倒立、缩小的像,与照相机的成像特点相同B.若将蜡烛移至45cm刻度线处,移动光屏,可在光屏上成正立,放大的像C.若从水透镜内抽水,为了使成像的位置不变,可在蜡烛与水透镜之间安装凹透镜D.若向水透镜内加水,为了使成像的位置不变,可在蜡烛与水透镜之间安装凹透镜15.为了测量某种液体的密度,小明在量筒中装入不同质量的液体,利用电子秤和量筒分别测出液体与烧杯的总质量和液体的体积V,根据实验数据绘制图像,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m)A.烧杯的质量是20gB.60mL该液体的质量为68gC.该液体的密度为0.8g/cmD.该液体的密度为1.0g/cm33三、填空题16.按要求填空:(1)如图所示,物体A的长度是cm。(2)如图所示,温度计的示数为℃。17.按要求填空:(1)如图所示,把正在响铃的闹钟放在玻璃罩内,逐渐抽出玻璃罩内的空气,听到闹铃声逐渐减小。对上述实验现象进行科学推理:当玻璃罩中没有空气,即成为真空状态时,就。因此可以得到的结论是:。(2)小明在进行光现象的跨学科实践活动中发现:将一个物体放在互成角度的平面镜中间时,可以在平面镜中看到多个相同的像。他改变两个平面镜之间的夹角,如图所示,观察像的个数。小明探究的问题是:。四、实验题18.在物理实验课上,小明利用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做“测量小车的平均速度”的实验。他的主要实验步骤如下:①把小车放在斜面顶端,金属片放在斜面底端,用刻度尺测出小车将要通过的全程路程车从斜面顶端滑下到撞击金属片的时间1;s,用秒表测量小1②将金属片移至斜面的中部,仿照上述步骤,分别测量出小车通过上半段路程s及所用时间t;22③计算出小车通过全程和通过上半段路程的平均速度v、v。12请完成下列问题:(1)组装实验器材时,要使斜面保持较小的坡度,这样做的目的是;(2)测得1t2,则1=,=v(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2(3)根据实验步骤中的测量数据,推导出小车从斜面顶端滑下时,通过下半段路程的平均速度v3的表达式:五、填空题19.小明在实验室测量金属块的密度。他先将天平放在水平台面上,将游码移到标尺的零刻度线处。横梁静止时,指针指在分度盘中央刻度线的右侧,如图甲所示。为使横梁在水平位置平衡,应将平衡螺母向(选填“左或“右”)移动。接着,他用调节好的天平测量金属块的质量。天平平衡后,右盘中所放砝码及游码在标尺上的位置如图乙所示,则金属块的质量为水的量筒中,量筒中的水面升高到如图丙所示的位置,则金属块的体积为的密度相同。常温常压下一些固体的密度。然后,他将金属块用细线系好放进盛有40mLcm。该金属块的密度与下表3中密度/kgm)−3物质银铜铁铝10.51038.91037.91032.7103六、实验题20.小明为探究水沸腾前后温度随吸收热量变化的特点,用如图甲所示的实验装置,给烧杯中一定质量的水加热,当水温为℃时,每隔1min记录一次水温,并根据实验数据画出图像,如图乙所示。(1)在此实验中,水吸收的热量是通过来反映的;(2)在实验中,小明观察到水中形成的大量气泡不断上升、体积(选填“变大”或变小”裂,说明此时水已经沸腾;(3)由图像可得出的实验结论:水在沸腾后,;(4)实验测得水的沸点是℃,由此可推测水面上方气压(选填“大于”、“等于”或“”)1标准大气压。21.小明在探究光的反射定律时,实验装置如图甲所示。其中玻璃罩内充满水雾,反射面放置在一个能绕圆心旋转的水平圆台上,可调节的绿色激光笔向反射面发出的入射光为,反射后的反射光为,ON是由另一个固定的红色激光笔发出的始终垂直于反射面的光束。请完成下列问题:(1)实验中,玻璃罩内充满水雾的目的是;(2)缓慢转动圆台从侧面观察,可以看到能把AO和ON同时挡住,说明:;(3)为了进一步探究反射角与入射角的关系,小明在玻璃罩内装入了量角器如图乙所示,实验中他不断调整绿色激光笔的位置记录数据如下表所示。入射角3060反射角3060请你根据表中的数据,归纳出实验结论:。22.小明想探究物体在平面镜中像的高度与物体高度的关系,他准备的实验器材有透明玻璃板、支架、刻度尺、两支相同规格且可以改变高度的电子蜡烛(A和B面垂直,他的主要实验步骤如下:①将电子蜡烛A调到适当高度,用刻度尺测量其高度为h,记录在表格中;②将电子蜡烛A放在玻璃板前5cm处,将电子蜡烛B放到玻璃板后,调节B的位置和高度,直到B与A的像完全重合,用刻度尺测量此时B的高度为H,记录在表格中;③将电子蜡烛A放在玻璃板前10cm处,将电子蜡烛B放到玻璃板后,调节B的位置和高度,直至B与A的像完全重合,用刻度尺测量此时B的高度为H,记录在表格中;④多次改变电子蜡烛A到玻璃板的距离,仿照步骤②和③再做4次实验,将数据记录在表格中。请完成下列问题:(1)他计划探究的问题中的自变量是:(2)他实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是:(3)根据实验目的,请你帮助他画出实验数据记录表;;。23.在探究凸透镜所成实像的像距与物距、焦距的关系时,三个小组的同学用相同的发光体以及焦距不同的凸透镜等器材进行了实验,部分实验数据如表中所示。表1(1=5cm)表2(2=10cm)表3(3=15cm)物距u/cm像距v/cm物距u/cm像距v/cm物距u/cm像距v/cm1522307.56.46.014183035.622.515.022283046.232.029.7(1)由表中数据可知:凸透镜焦距一定时,物距变大,所成实像的像距变化情况是:时,凸透镜焦距变大,所成实像的像距变化情况是:。;物距一定(2)讲台上有一发光体,同学们利用凸透镜和光屏观察发光体在各自光屏上所成的像,小明所用凸透镜离发光体较近,小红所用凸透镜离发光体较远,当两人光屏上呈现出清晰的像时,发现两人的像距恰好相等,则小明所用凸透镜的焦距“大于”、“等于”或小于”)七、科普阅读题24.请阅读《中国造世界最轻材料--全碳气凝胶》并回答题。中国造世界最轻材料--全碳气凝胶气凝胶是入选吉尼斯世界纪录的最轻的一类物质,它是半固体状态的凝胶经干燥、去除溶剂后的产物,外表呈固体状,内部含有众多孔隙,充斥着空气,因而密度极小,又被称为“凝固的烟”。2013年,我国的科研团队采用创新的“低温冻干法”,将含有石墨烯和碳纳米管两种纳米材料的水溶液在低温环境下冻干,去除水分、保留骨架,制得了固态材料密度仅为0.16mg/的“全碳气凝胶”,成功刷新了3最轻材料的纪录,也使这种超轻材料的大规模制造和应用成为可能。如图所示,将杯子大小的“全碳气凝胶”放在狗尾草上,纤细的草须也不会被压弯。“全碳气凝胶”具有纤细的骨架和极高的孔隙率,因此它是吸油能力和保温性能优异的材料之一。现有的吸油产品一般只能吸收自身质量10倍左右的有机溶剂,而“全碳气凝胶”的吸收量可高达自身质量的900倍。另外,它纤细的骨架让热量传导变得非常困难,而大量的孔隙就像一个个单独的房间,把单个的气体分子关起来,让气体分子既不能流动也不能彼此接触,从而把热“封锁”请根据上述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人们把气凝胶称作“凝固的烟”,用物理语言来说是指气凝胶的(2)一块体积为100cm的“全碳气凝胶”的质量为g;(3)请你列举出“全碳气凝胶”材料的一个优点,并设想它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很小(选填“质量”或“密度3。25.“驾车是严重的违法行为。目前检测超速的方式有两种:定点测速,区间测速。“定点测速”就是在一个固定的地方设置测速设备,如果车辆超速通过就会触发拍照;“区间测速”是在某一路段的两端各布设一个监控点,基于车辆先后通过两个监控点的时间来计算车辆在该路段上的平均速度,依据该路段上的限速标准判定车辆是否超速违法。如图所示,为某段高速路上的区间测速标志,该区间的路程为60km,全程限速100km/h。一辆客车通过该测速区间的起点和终点时的速度分别为80km/h和90km/h,通过该区间的时间为30min。(1)请你分析说明该客车通过测速区间的起点和终点时是否超速违法。(2)请你分析说明该客车通过区间测速路段是否超速违法。八、计算题26.医用酒精是由无水酒精和纯水混合而成的。如图所示,是小明购买的一瓶体积为500mL,浓度为75%的医用酒精。酒精浓度是指这种酒精溶液中所含无水酒精的体积在溶液总体积中所占的百分比。已知无水酒精的密度为0.8103kg/m3,纯水的密度为1.0103/m,不考虑两种液体混合过程中体积的变化。3求:(1)这瓶医用酒精中所含的无水酒精的质量;(2)这瓶医用酒精的密度。参考答案题号答案题号答案1C2A3B4D5C6A7C8B9A10B11C12D13CD14AD15AC1.C【详解】A.米(m)是长度的单位,故A不符合题意;B.秒(s)是时间的单位,故B不符合题意;C.千克(kgg)都是质量的单位,故C符合题意;D.开尔文(K)是温度的单位,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C。2.A【详解】A.光在同种、均匀、透明介质中沿直线传播,日晷上呈现晷针的影子是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故A符合题意;B.桥在水中形成的倒影,是平面镜成像,属于光的反射现象,故B不符合题意;C.透过放大镜看到放大的字,放大镜是凸透镜,当字在焦点以内时成正立、放大的虚像,属于光的折射现象,故C不符合题意;D.勺柄好像在水面处“折断”,是由于光从水中斜射入空气中时发生折射,属于光的折射现象,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A。3.B【详解】A.立春时节冰化成水是熔化现象,故A不符合题意;B.白露时节草叶上的露珠是水蒸气遇冷液化成的,故B符合题意;C.大雪时节落在地上的雪是水蒸气遇冷凝华成的,故C不符合题意;D.冬至时节房上的冰挂是水凝固形成的,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B。4.D【详解】A.把盛有酒精的瓶口盖严是通过减慢液体上方的空气流动减慢蒸发,故A不符合题意;B.利用地下暗渠输水减慢了液体上方的空气流动从而减慢蒸发,故B不符合题意;C.用保鲜膜把蔬菜包好并放入电冰箱减慢了空气流动也降低了温度,使蒸发变慢,故C不符合题意;D.用扫帚把洒在地上的水向四周扫开是通过增大液体的表面积加快蒸发,故D符合题意。故选D。5.C【详解】A.以地面为参照物,卫星相对地面的位置发生变化,卫星是运动的,故A错误;B.以火箭为参照物,卫星相对火箭的位置没有发生变化,卫星是静止的,故B错误;C.以发射塔为参照物,卫星相对于发射塔的位置发生变化,卫星是运动的,故C正确;D.以发射塔为参照物,火箭相对发射塔的位置发生改变,火箭是运动的,故D错误。故选C。6.A【详解】A.初中物理课本的长度比A4纸长度略小,约为26cm,故A符合题意;B.人体的正常体温约为37℃,变化很小,故B不符合题意;C.人正常心跳一次的时间约为1sC不符合题意;D.一名初中学生的质量约为50kgD不符合题意。故选A。7.C【详解】A.为了表示光的传播情况,用一条带有箭头的直线表示光传播的径迹和方向,这样的直线叫做光线,光线是利用模型法建立起来的,不是真实存在的,故A错误;B.光在真空中传播速度是310m/s,在其它介质中的传播速度小于这个值,故B错误;8C.雨过天晴时,常在天空出现彩虹,这是太阳光通过悬浮在空气中细小的水珠折射而成的,白光经水珠折射以后,分成各种色光,说明太阳光是由各种色光混合而成的,故C正确;D.光照射到粗糙的墙面上发生漫反射,漫反射同样遵循光的反射定律,故D错误。故选C。8.B【详解】A.图中波的振幅相同,则三种乐器发声的响度相同,故A错误;B.图中波的形状不同,则三种乐器发声的音色不同,故B正确;C.图中波的疏密程度相同,则三种乐器发声的频率相同,则音调相同,故C错误;D.声速只跟介质的种类和温度有关,三个声音在相同介质中传播的速度相同,故D错误。故选B。9.A【详解】ABC.由于反射时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位于法线两侧且关于法线对称;折射时折射光线和入射光线也位于法线两侧,所以是入射光,是折射光,是反射光,故A正确,BC错误;D.光路是可逆的,所以光若沿CO入射,将沿OA射出,不会沿射出,故D错误。故选A。10.B【详解】AB.根据表中数据可知,4至8分钟吸热但温度保持48℃不变,故该物质属于晶体,该物质的熔点为48℃A错误,B正确;CD.该物质在4至8分钟为熔化过程,熔化过程所用的时间是4min,此过程处于固液共存态,该物质在42℃时温度低于熔点温度所以处于固态,当物质温度高于熔点温度时物质才处于液态,故CD错误。故选B。.C【详解】A.水的密度是1g/cm3,冰的密度是0.9g/cm3,两者密度不同,故A错误;B.乒乓球不慎被挤瘪但无破损,球内气体质量不变,体积变小,则密度变大,故B错误;C.走马灯是利用空气受热膨胀密度减小,这样热空气密度相对小上升,冷空气密度相对大而下降,形成气流推动叶轮旋转的,故C正确;D.不同的物质密度一般不同,但也有密度相同的物质,比如冰和石蜡的密度相同,故D错误。故选C。12.D【详解】BCD.超声波在海水中传播的距离为s=vt=1500m/s=19500m111潜水器从发射超声波到接收到回声下潜的距离为s=vt=20m/s=260m221则发射超声波时潜水器到海底距离为3=收到回声信息时潜水器到海底距离为s4=1+s2219500m+260m==9880m=9620m21−s2219500m-260m=2故BC错误,D正确;A.潜水器发射超声波前下潜的距离为s=vt=20m/s=1020m522则此海域的海水深度为s=s+s=1020m+9880m=10900m53故A错误。故选D。13.CD【详解】A.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音叉停止振动,发声也停止,故A错误;B.人耳听不到次声波,是因为次声波的频率低于20Hz,不在人耳的听觉频率范围之内,故B错误;C.防治噪声可以从噪声的产生、噪声的传播及噪声的接收这三个环节进行防治,在学校和居民区附近禁止鸣笛,属于在声源处减弱噪声,故C正确;D.声音可以传递信息和能量,利用超声波清洗眼镜,是应用了超声波传递能量的性质,故D正确。故选CD。14.AD【详解】A.由图可知,物距大于像距,根据凸透镜成像规律可知,此时在光屏上成倒立,缩小的像,与照相机的成像特点相同,故A正确;B.由图可知,物距、像距分别为u=50.0cm−20.0cm=30.0cmv=65.0cm−50.0cm=15.0cm根据凸透镜成像规律可知,此时满足30cm2ff2ff解得焦距取值范围为,则若将蜡烛移至45cm刻度线处,物距小于一倍焦距,根据凸透镜成像规律可知,此时成正立、放大的虚像,不能成像在光屏上,故B错误;C.若从水透镜内抽水,则凸透镜焦距变大,成像延迟,为了使成像的位置不变,可在蜡烛与水透镜之间安装凸透镜,利用其对光线的会聚作用使得像重新成在光屏上,故C错误;D.若向水透镜内加水,则凸透镜焦距变小,成像提前,为了使成像的位置不变,可在蜡烛与水透镜之间安装凹透镜,利用其对光线的发散作用使得像重新成在光屏上,故D正确。故选AD。15.AC【详解】AB.由m—V图像可知,当烧杯中没有液体时,质量为20g,即烧杯的质量为20g;则当液体的体积是60mL=60cm3时,烧杯和液体的总质量为68g,液体的质量为68g-20g=48g故A正确,B错误;CD.该液体的密度为mV===0.8g/cm3360cm故C正确,D错误。故选AC。16.(1)3.40(2)16)刻度尺上1cm之间有个小格,所以一个小格代表的长度是0.1cm=1mm,即此刻度尺的分度值为1mm;物体左侧与0cm对齐,右侧与3.40cm对齐,所以物体的长度为3.40cm。(2)图中温度计的分度值为1℃,且液柱在零刻度线的上方,因此该温度计的示数是16℃。17.(1)不能听到闹铃声真空不能传声(2)平面镜所成棋子的像的个数与两面平面镜间的夹角是否有关)[1][2]如图所示,把正在响铃的闹钟放在玻璃罩内,逐渐抽出玻璃罩内的空气,玻璃罩内传播声音的介质逐渐减小,听到闹铃声逐渐减小。对上述实验现象进行科学推理:当玻璃罩中没有空气,即成为真空状态时,就不能听到闹铃声,因此可以得到的结论是:真空不能传声。(2)改变两面平面镜间的夹角,发现平面镜所成棋子的像的个数也发生了变化,探究的科学问题:平面镜所成棋子的像的个数与两面平面镜间的夹角是否有关。18.(1)方便计时(2)大于1−s2(3)1−t2)使斜面的坡度小一些,是为了减小小车运动的速度,使小车在斜面上通过的时间更长,计时更方便。s=2s1t=,t=,则有12(2)由题可知,,若2112s21=2===1s2s2=1t2(3)由题可知,小车下半段的路程等于全程减去上半段路程,通过下半段路程所用时间等于通过全程的时间减去通过上半段路程所用时间,则有3t31−s21−t23==19.左5420铝【详解】[1]如图甲所示,横梁静止时,指针指在分度盘中央刻度线的右侧,说明右端重。为使横梁在水平位置平衡,应将平衡螺母向左调节。[2]天平平衡后,右盘中所放砝码及游码在标尺上的位置如图乙所示,则金属块的质量为m=50g+4g=54g[3]如图丙,量筒分度值为2mL,则示数为60mL,根据排水法,金属块的体积为V=60mL−40mL=20mL=20cm3[4]该金属块的密度为mV54g===2.7g/cm33=2.7103kg/m320cm由表可知,该金属块的密度与表中铝的密度相同。20.(1)加热时间(2)变大(3)持续吸热,温度不变(4)小于)根据转换法,在此实验中,水吸收的热量是通过加热时间来反映的,加热时间越长,吸收热量越多。(2)沸腾前,上方水温低,气泡上升时,内部的气体和少量水蒸气遇冷液化,因而体积变小,气泡变小;沸腾时,水大量汽化,水蒸气不断进入气泡,且上升过程中水压变小,所以气泡变大。(3)由图像可知,水在沸腾后,持续吸热,但温度保持不变。(4)水的沸点随气压的升高而升高,且一个标准大气压下水的沸点是100℃。此实验中水的沸点是99℃,小于一个标准大气压下水的沸点100℃,所以此时水面上方气压小于一个标准大气压。21.(1)显示光路(2)入射光线、反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内(3)在光的反射中,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实验中,玻璃罩内充满水雾的目的是显示光路,便于观察光线,完成实验研究。(2)缓慢转动圆台从侧面观察,可以看到能把和ON同时挡住,说明、AO和ON在同一平面,即入射光线、反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内。(3)由表格数据可知,当入射角增大时,反射角增大;入射角减小时,反射角减小;反射角的大小等于入射角的大小,所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