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南昌三中教育集团2024-2025学年上学期初三期末测试卷答案_第1页
1-3-南昌三中教育集团2024-2025学年上学期初三期末测试卷答案_第2页
1-3-南昌三中教育集团2024-2025学年上学期初三期末测试卷答案_第3页
1-3-南昌三中教育集团2024-2025学年上学期初三期末测试卷答案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南昌三中教育集团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初三年级语文学科期末试卷答案及解析语言文字运用(1)旌(jīnɡ)(2)zhì帜“旌旗”教材溯源:《梅岭三章》“旗帜”教材溯源《变色龙》?这是一个反问句式,所以用问号。3.A4.B5.C【3题详解】本题考查正确运用词语的能力。别出心裁:形容诗文、美术、建筑等的构思设想独具一格,与众不同。异想天开:形容想法离奇,不切实际。教材溯源:《变色龙》栩栩如生:通常比喻画作、雕塑中的艺术形象等生动逼真,就像活的一样。惟妙惟肖:形容描写或模仿得非常逼真,生动形象。结合文本语境,此处应填入的词语是用来修饰舞台设计的,意在表示设计构思新奇,与众不同。故选A。【4题详解】本题考查病句的辨析与修改。成分残缺,“描摹了保护鄱阳湖生态文明”后缺少宾语,可补充“的历史画卷”。故选B。【5题详解】本题考查排序。根据横线后的句子“在象征中融合本体特色与鄱阳湖生态发展语境”可知,横线处是围绕“象征”展开说明,所以,第④句“《大湖之灵》运用了大量象征主义手法”是首句,第①句承接④句进一步说明《大湖之灵》的特点,第③句举例说明,第②句是对例子的补充。因此正确的语序是④①③②,故选C。6C【解析】A、B选项围绕“网络使人与人更加亲近”的观点展开,D选项围绕“网络使人与人疏远”的观点展开,均是切合话题的讨论。C选项表达的是我们该如何面对网络,偏离了议题。故选C。7、D【解析】D项,曲解文意,最后两句是设想的情景,讽刺了隋炀帝重蹈陈后主覆辙,直指荒淫亡国的主题。“岂宜”是反诘,意思是不宜。8.甲诗运用对比手法,突出炀帝之骄奢淫逸。(1分)乙诗运用虚实结合,颈联写隋炀帝亡国的史实,尾联是诗人的设想,尖锐讽刺了隋炀帝纵欲逸游的荒淫生活。(1分)9.(1)谢:道歉(2)是:这样(3)卒:最终,终于【解析】(1)谢:教材溯源《唐雎不辱使命》“长跪而谢之曰”(2)是:教材溯源《唐雎不辱使命》“天下缟素,今日是也”(3)卒:教材溯源《送东阳马生序》“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10(1)先生拿什么来教(赐教)寡人呢?(重点:幸,表示尊敬的语气;倒装句式“何以”,疑问代词作宾语,宾语前置。)天下人看到臣子尽了忠而身体倒下了,所以闭口不谈,止步不前,没有人再愿到秦国来罢了。(重点:是以:因此、所以莫:没有即:靠近、走向、走近)11、相同点:面对秦王,两人都体现出敏于应对、善于言谈、有勇有谋的“士”之精神。(1分,只要答出相同的一点即可给分)不同点:面对傲慢无礼的秦王,唐雎既有不卑不亢的语言陈述,又有“挺剑而起”的勇猛行为,展现出其不畏强暴的“土”之精神;(1分)范雎用语言委婉巧妙地表达了希望秦王接纳自己竭忠尽智之言,体现了其善用智谋的“士”之精神(1分)。(1)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2)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3)伤心秦汉经行处,宫阙万间都做了土13.C14.示例一:生活中,面对非正义行为,一方面我们要敢于斗争,相信正义必定战胜邪恶;另一方面我们要讲究策略,寻找有效的方法。示例二:生活中,我们要心存正义,恪守道德,遇事冷静,明辨是非。智慧会最大限度地增强勇敢的力量,而通过“义”的关照和约束,勇敢才能从原始生命冲动的能量,变为一种善的人性力量。(从“智”“义”两方面谈“勇”,合理即可,两点各2分)【13题解析】本题考查辨析信息。C.本段中并没有具体的实例,只是引用孔子对于“义”的看法,故属于道理论证。把真正的勇敢与原始的生命冲动做了对比,是对比论证;故选C。15.A16科学家精神中,我将重点践行爱国精神和创新精神。以邓稼先为榜样,我将树立为国家贡献的理想,将个人成长与国家命运紧密相连。同时,受周毓麟严谨治学态度启发,我将勇于探索未知,保持好奇心,不断学习新知识,以实际行动践行爱国与创新精神。【选择其中两种精神并结合科学家具体事例谈了自己的具体实践,两点各2分】【15题解析】本题考查材料内容和作用。根据材料一第①段“2023年7月24日,中国科协、教育部印发《‘学家(精神)进校园行动’实施方案》(以下简称《方案》)。《方案》指出,行动旨在引导广大中小学生走近科学家,了解科学家精神,增强科学探索好奇心,真正崇尚科学、热爱科学,立志为党成才、为国奉献,成为科学家精神的传承者、传播者、践行者”可知,科学家精神还尚未被全部广大中小学生了解和传承,因此“材料一介绍了科学家(精神)进校园相关消息,反映科学家精神已深入人心”说法过于绝对,错误。故选A17D(“优柔寡断”错)【考点:人物形象的分析】18(4分)采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将炮弹比作“闪电”“钢板”,(1分:手法及分析)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我军炮火进攻的迅速和猛烈,渲染了壮烈的战斗场面,(1分:特征)展示了我军坚定的战斗意志。(1分:人物形象)引出了下文战士们发起进攻的情节内容。(1分:情节作用)【考点:赏析句子】19(4分)①片段一采用第一人称叙述视角,(1分)“我”既是故事的叙述者,也是故事的见证者,使文章更加真实,更有利于作者抒发情感;(1分②)片段二采用第三人称叙述视角,(1分)能够突破时间与空间的限制,在叙述过程中能随时关注志愿军战士的言行,更加灵活自由地反映战斗场景。(1分)【考点溯源:教材《孔乙己》课后习题四】(5分)①“红旗飞舞”是本次战斗的任务,在开头这面旗子送来的时候,全连都在红旗上签上了自己的名字,鼓舞了军心;(1分)②“红旗飞舞”暗示了战斗胜利的结果,与结尾形成呼应,使文章结构和谐、严谨;(1分)③“红旗飞舞”象征着志愿军战士一路向前,永不退缩,(1分)表现了志愿军战士的英勇无畏,以及炽烈的爱国主义情感;(1分)④“红旗飞舞”抒发了作者对志愿军战士保家卫国的高度敬意和赞美。(1分)【考点:标题的含义】C【解析】《儒林外史》没有贯穿全书的中心人物和主要情节。3分(1)严贡生(2)匡超人(3)周进【王冕或者杜少卿,任选其中一个即可】示例一:王冕是一位贤者,(1分)理由:①懂事孝顺:体谅母亲的苦衷,顺从母亲的决定,辍学给人放牛;把好吃的拿荷叶包了带给母亲吃;②勤奋好学:不满二十岁,就天文、地理、经史上的大学问,无不贯通。③蔑视权贵,不慕名利:朱元璋慕名拜访,王冕讲以仁义服人的道理。后来朝廷征聘王冕出来做官,他却早早地逃到会稽山,隐居终老。(形象特征并结合事例,任答其中2点即3分,合理即可)示例二:杜少卿是一位贤者。(1分)理由:①扶贫济困,乐于助人:杜少卿给鲍廷玺一百两银子助他重操旧业,为泰伯祠修缮捐钱。②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