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PAGE16-课练4岩石圈与地表形态的改变———[狂刷小题夯基础]———练基础小题''湖南张家界地区原为海洋,之后该地沉积形成石英砂岩,石英砂岩受挤压在垂直方向上形成裂隙,出露地表后受外力作用沿裂隙侵蚀,形成独特的“张家界地貌”。如图为“岩石圈物质循环示意图”。据此完成1~2题。1.下列图片中,属于典型张家界地貌景观的是()2.张家界地貌的形成过程大致是()A.②—③—①B.②—④—⑤—①C.②—④—⑥—⑦—①D.②—④—⑥—⑧—①''图a、图b分别为某山麓冲积扇景观图和岩石圈物质循环示意图。读图,据此完成3~4题。3.该山体岩石的类型对应图b中的()A.甲B.乙C.丙D.丁4.图b中①②③④代表地质作用,其中对应山麓冲积扇形成过程的是()A.①B.②C.③D.④大同盆地是数百万年前起先形成的断陷盆地,山地与盆地之间由断层分界,盆地内部也发育了众多断层。如图示意大同火山群地貌及横剖面,图中古湖存在时间长达200余万年,期间由于气候改变,湖泊多次出现进退。读图,据此完成5~6题。5.图中古湖湖床较盆地北部地势低是因为同一时期()A.岩体沉降差异B.流水侵蚀差异C.物质积累差异D.火山活动差异6.古湖于数万年前彻底消逝,推想其消逝的缘由最有可能是()A.全球变冷,水源封冻,湖泊干枯B.全球变暖,气候变干,蒸发旺盛C.地壳运动,河流侵蚀,湖水外泄D.火山活动,岩浆喷发,掩埋湖泊''河口海岸线的改变受河流、潮汐的共同作用。如图为近百年来尼罗河河口海岸线改变示意图。读图,据此完成7~8题。7.尼罗河河口海岸线各地段()A.1900~1971年全都向陆地方向推动B.1971~1982年全都向陆地方向推动C.1982~1987年全都向陆地方向推动D.1987~1991年全都向陆地方向推动8.尼罗河河口海岸线的改变特征说明()A.尼罗河上游侵蚀作用增加B.尼罗河上游积累作用减弱C.尼罗河河口海浪侵蚀加剧D.尼罗河入河的总水量增加练高考小题[2024·全国卷Ⅲ]贝加尔湖(如图)是世界上最深的湖泊,监测表明湖水深度还在加大。贝加尔湖湖底沉积物巨厚,可达8千米。据此完成9~10题。9.贝加尔湖形成于()A.地壳断陷集水B.火山口集水C.河流改道D.滑坡阻断河流10.贝加尔湖湖底沉积物巨厚,且湖水深度还在加大,说明()A.湖区降水量加大B.入湖径流增多C.湖盆在加深D.入湖泥沙增多[2024·北京卷]莫霍面深度不一,下图为长江中下游某区域莫霍面的等深线分布图。读图,据此完成第11题。11.据图可推断()A.①地地壳厚度最薄B.②地金属矿产丰富C.③地地幔深度最浅D.④地地下水埋藏深[2024·全国卷Ⅱ]霍林河发源于大兴安岭,为山前半干旱区及部分半潮湿区的平原带来了流水及泥沙。受上游修建水库和浇灌的影响,山前平原河段多年断流。断流期间,山前平原上的凹地增多增大。据此完成12~14题。12.修建水库前,营造该地区山前平原地表形态的力主要来自()A.构造运动B.流水C.冰川D.风13.断流期间,山前平原上的凹地增多增大是由于()A.地面沉降B.流水侵蚀C.风力侵蚀D.冻融塌陷14.伴随着凹地增多增大,周边地区可能出现()A.水土流失B.沼泽化C.土地沙化D.盐碱化练模拟小题[2024·山东济宁模拟]苏特西岛位于冰岛以南32千米处,该岛由1963年的火山喷发而形成,最高155米。岛屿形成时四周是由相对松散的火山灰组成的陆地,中部是坚硬的熔岩,总面积为2.7平方千米,当前岛屿面积仅剩1.4平方千米。图a为岛屿位置,图b为岛屿照片。据此完成15~16题。15.该岛中部熔岩最可能是()A.花岗岩B.石灰岩C.玄武岩D.大理岩16.推想该岛形成后面积不断缩小的主要缘由是()A.火山持续喷发,炙热岩浆熔化陆地B.地质构造运动频繁,海岛不断沉降C.海平面快速上升,沉没大片岛屿D.大风海浪不断侵蚀,海岸线不断后移[2024·山东烟台二中月考]在塔里木盆地北缘和南天山山脉之间的赤沙山中,分布有我国最大的盐丘。如图为盐丘形成示意图。据此完成17~18题。17.下列岩石与含盐层岩石成因相同的是()A.板岩、砂岩B.石灰岩、页岩C.玄武岩、石英岩D.花岗岩、砾岩18.推断盐丘形成的地质过程是()A.沉积作用—水平挤压—外力侵蚀—盐层流淌B.水平挤压—沉积作用—外力侵蚀—盐层流淌C.沉积作用—水平挤压—盐层流淌—外力侵蚀D.沉积作用—外力侵蚀—水平挤压—盐层流淌[2024·北京丰台期末]如图为某地地质剖面手绘图。读图,据此完成19~20题。19.岩浆岩形成年头的先后依次是()A.①②③B.②③①C.③①②D.③②①20.图中()A.甲处的断层由内外力共同作用而形成B.乙处是因地壳水平运动而形成的向斜C.丙处可能有化石且可能存在变质作用D.丁处地表形态由火山灰积累而成[2024·山东新泰一中检测]尖岭位于海南岛东南部陵水黎族自治县东南侧,两侧均被低山束缚,海岸线向外海呈“喇叭”形态,海滩前缘是珊瑚礁和基岩平台。在正常天气条件下,到达海岸的波浪较小,海滩沉积物以细砂为主。当海浪越过滩脊后,会在陆地一侧形成颗粒较细的积累物,人们称之为冲越扇。读图,据此完成21~22题。21.冲越扇形成的原动力为()A.潮汐涨落B.西南季风C.东北季风D.台风22.与下面的砂壤层相比,冲越扇形成的沉积砂层()A.颗粒更细B.层理明显C.分选性更差D.肥力更高———[综合测评提实力]———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4分)[2024·河北衡水中学五调]岩层的埋藏深度(岩层距离地面的垂直距离)可以用来帮助复原岩层的形态。图a示意某地地形剖面,图b示意该地地下同一沉积岩层埋藏深度。据此完成1~3题。1.若仅考虑太阳辐射影响,图示甲处地貌将来最先可能演化成()A.背斜山B.背斜谷C.向斜山D.向斜谷2.该岩层在乙处出现缺失的缘由最可能是()A.受张力岩层破裂被侵蚀B.受挤压岩层破裂被侵蚀C.因流水积累岩层被覆盖D.因断裂陷落岩层被覆盖3.丙处岩层与四周明显不同,其最可能是()A.花岗岩B.石灰岩C.砂岩D.黏土[2024·山西运城模拟]洱海是云贵高原上的其次大湖泊,其西侧的点苍山森林茂密,众多溪流发源于此。历史上,流域内气候干湿程度的改变会导致湖泊水域面积的改变,进而影响到入湖河流所挟带泥沙的沉积条件。因此,科学家常常利用湖底沉积物粒径粗细的改变来推断流域内的气候变迁。如图为云南点苍山和洱海地区示意图。据此完成4~5题。4.图中点苍山东侧平原的成因是()A.地壳上升,流水侵蚀B.地壳下沉,流水侵蚀C.地壳上升,流水沉积D.地壳下沉,流水沉积5.图中甲地至乙地湖底沉积物粒径粗细的改变特点为()A.渐渐变粗B.渐渐变细C.先变粗,后变细D.先变细,后变粗[2024·河南模拟]如图示意浙江兰溪某喀斯特溶洞断面。该溶洞具有明显的分层结构,在不同高度分布着三层水平溶洞,水平溶洞存在规模差异。据此完成6~8题。6.目前空间规模持续扩大最显著的是()A.①B.②C.③D.④7.该地下河水量最大的时期为()A.①形成时期B.②形成时期C.③形成时期D.④形成时期8.推想该溶洞所在区域的地壳经验了()A.持续下降B.持续上升C.间歇性下降D.间歇性上升[2024·河南联考]里海为一封闭海盆,水平面改变主要受制于伏尔加河径流量。近百年来,里海水平面升降幅度大,1930~1977年,里海水平面快速下降。伏尔加三角洲位于里海北部,以多汊道著称。如图示意伏尔加三角洲分区及其相邻各地貌单元。图中a为伏尔加三角洲顶部地区,b为上三角洲平原,c为下三角洲平原,d为前三角洲(三角洲水下部分),短虚线为人工开挖的鱼类洄游水道。据此完成9~11题。9.伏尔加三角洲多汊道,与其形成相关的是()A.地势起伏较大B.河道下切严峻C.水量改变较大D.人工开挖排水渠10.二十世纪五六十年头,伏尔加河下游相继建成一些大型水库,用于农业浇灌等。水库建成后的伏尔加三角洲地区()A.三角洲顶部地区面积缩小B.上三角洲平原沉积物颗粒变大C.下三角洲平原侵蚀加剧D.前三角洲面积可能减小11.里海水平面快速下降时期,伏尔加三角洲()A.主要汊道河床变宽、缩短B.与主要汊道相邻的汊道将萎缩废弃C.人工鱼道的作用减小D.生物多样性增加二、综合题(共46分)12.[2024·湖北武汉二月调研]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4分)新西兰东南部的摩拉基海滩(图a)上约有50个圆形巨石(图b),这些巨石最大直径逾两米,重达数吨,散布于海滩中部百余米的地方。据探讨,圆石与珍宝的形成缘由类似,即在漫长的地质年头中,由围围着核心物质(如贝壳、珊瑚碎片等)的钙和碳酸盐渐渐结晶、层层凝合而成。直径两米左右的圆石至少须要400万年到550万年的时间形成,大约要覆盖10~50米厚的海泥才足以为其形成供应充分的矿物质。某些圆石长期暴露在水面之上的部分会开裂并渐渐形成龟甲状花纹(图c)。(1)推想摩拉基圆石形成后出现在海滩上的地质过程。(8分)(2)说明圆石龟甲状花纹的形成原理。(8分)(3)有人认为摩拉基圆石奇景终将彻底消逝,请从自然地理方面为其供应依据。(8分)13.[2024·全国卷Ⅲ,37]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2分)某河发源于美国内陆高山,河流上游河段受季节性融雪和大气降水补给。7月后主要受降水补给,降水多为暴雨。该河段流量和含沙量年内改变大,但河面宽度改变不明显。下图示意该河段典型河流断面不同时间的水体形态。(1)对该河段河面宽度改变不明显的现象作出合理说明。(6分)(2)指出4~6月该断面河水深度的改变特征,并说明缘由。(8分)(3)分析8月该河段河底淤积的缘由。(8分)课练4岩石圈与地表形态的改变[狂刷小题夯基础]1~2.答案:1.D2.A解析:第1题,本题考查地表形态的推断。依据材料可知,张家界为石英砂岩受外力作用侵蚀形成的类似峰林地貌。A项为流水侵蚀形成的峡谷地貌,B项为风力沉积作用形成的沙丘地貌,C项为桂林山水,是喀斯特地貌,均可干脆解除。故选D项。第2题,本题考查地表形态的形成过程。由题意可知,“湖南张家界地区原为海洋,之后该地沉积形成石英砂岩”,所以先是沉积物形成沉积岩——石英砂岩,为②;再“石英砂岩受挤压在垂直方向上形成裂隙”,沉积岩抬升,为③;然后“出露地表后受外力作用沿裂隙侵蚀,形成独特的‘张家界地貌’”,受外力侵蚀,为①,所以张家界地貌的形成过程大致为②—③—①,A项正确。3~4.答案:3.B4.B解析:第3题,本题考查岩石类型的判读。读图可知,山体岩石为花岗岩,是岩浆岩。图b中丙是由变质作用形成的变质岩;丁有三个箭头指向,其中有一个是由变质岩转换而来,故丁为岩浆,则乙为岩浆岩,甲为沉积岩,则该山体岩石对应图b中的乙。故选B项。第4题,本题考查地表形态的形成过程。山麓冲积扇由流水积累作用形成,属于外力作用。由上题可知,图b中①为冷却凝固,②为外力作用,③④表示重熔再生。故选B项。5~6.答案:5.A6.C解析:第5题,本题考查地质作用对地表形态的影响。读图可知,大同盆地为断陷盆地,由内力作用形成,因此图中古湖湖床较盆地北部地势低是因为同一时期岩体沉降差异,A项正确;流水侵蚀是河谷地势低的缘由,不是湖盆低的缘由,B项错误;湖床区域有火山灰沉积和湖泊沉积,物质积累应较多,C项错误;火山活动在盆地中,影响差异不明显,D项错误。故选A项。第6题,本题考查古湖消逝的缘由。读图可知,在古湖南北两侧均有断层及地壳运动,古湖的南侧还有河谷,因此地壳运动、河流侵蚀、湖水外泄是古湖消逝的主要缘由,C项正确;古湖存在的200余万年时间内,期间有气候改变,但湖泊只是多次出现进退,并未消逝,A、B两项错误;剖面图中古湖盆仍存在,古湖泊被岩浆掩埋可能性小,D项错误。故选C项。7~8.答案:7.B8.C解析:第7题,本题考查读图实力。读图,1900~1971年海岸线有部分重叠,只有部分向陆地推移,A项错误;1982~1987年以及1987~1991年海岸线也有重叠位置,C、D两项错误;1971~1982年海岸线无相交,且向陆地推移,B项正确。故选B项。第8题,本题考查外力作用对海岸线的影响。上游侵蚀作用增加,可能导致入海泥沙增多,海岸线应向海洋方向推动,A项错误;尼罗河上游以侵蚀作用为主,B项错误;近百年来,尼罗河海岸线整体向陆地推动,说明尼罗河下游泥沙积累物削减或者海水侵蚀增加,C项正确;尼罗河入河总量增加,挟带泥沙增加,海岸线应向海洋方向推动,D项错误。故选C项。9~10.答案:9.A10.C解析:第9题,读图可知,贝加尔湖比较狭长,而且与东部山地落差较大,结合题干信息“贝加尔湖是世界上最深的湖泊”可推断出贝加尔湖是构造湖,是地壳断裂下陷集水形成的。第10题,由材料可知,贝加尔湖湖底沉积物巨厚,湖水深度还在加大,说明该地区地壳还在不断下沉,湖盆加深,C项正确;贝加尔湖位于俄罗斯远东地区,处于内陆,降水稀有,A项错误;入湖径流增多只会导致湖泊水量增多,与贝加尔湖湖水深度关系不大,B项错误;入湖泥沙增多会导致湖水深度变浅,D项错误。11.答案:B解析:莫霍面为地壳与地幔的分界线。图中莫霍面等深线数值越大,表明地壳厚度越大。①③两地数值较大,说明两地地壳较厚,地幔较深,故A、C两项错误;④地位于河流沿岸,地下水埋藏较浅,D项错误;长江中下游多金属成矿带,故可推断B项正确。12~14.答案:12.B13.C14.C解析:本题组以霍林河流域地表形态及其改变为背景,考查外力作用对地表形态的影响,以及地理环境整体性学问;同时考查了获得和解读材料信息、论证和探究地理现象成因的实力;试题中人类活动对河流的影响,导致山前平原地区的环境发生改变,这一情境体现了综合思维、人地协调观的学科素养;以区域地理环境的改变命题,旨在强化学生敬重自然、爱护自然、谋求人地协调的地理观。第12题,霍林河为山前平原带来了流水及泥沙,说明山前平原受到河流的影响,流水积累作用形成了山前冲积扇平原,故山前平原的主要营造力气是流水作用,B项正确;材料中没有说明该地区的地质状况,A项错误;该地区没有冰川作用,C项错误;风力作用对该平原的影响主要是侵蚀,而不是积累,D项错误。第13题,依据材料可知,河流为平原“带来流水及泥沙”,则平原上多河流积累物,地表物质疏松;上游修建水库使山前平原流水作用减弱,但因该地位于东北半干旱区,风力侵蚀作用明显,从而形成较多的风蚀凹地,故B项错误、C项正确;地面沉降多是过量开采地下水所致,而该地区人口相对较少,且靠近河流,地下水开采量较少,A项错误;冻融作用是该区域的长期现象,不是断流期间形成凹地的主因,则D项错误。第14题,由上题分析可知,凹地的形成是风力侵蚀的结果,凹地增多增大,说明该地区风力作用较强、吹起的沙土多,受风力侵蚀和积累的影响,旁边地区地表植被易破坏,土地生产力下降,沙化明显,C项正确;水土流失的重要条件是流水作用,凹地形成于河流断流期间,流水作用弱,A项错误;地表含水量少,不会形成沼泽,B项错误;盐碱化一般是人类不合理浇灌所致,材料无该地浇灌状况信息,D项错误。15~16.答案:15.C16.D解析:第15题,本题考查三大类岩石的判读。依据材料可知,该岛屿中部熔岩应为喷出岩(玄武岩),C项正确;花岗岩为侵入岩,A项错误;石灰岩为沉积岩,B项错误;大理岩为变质岩,D项错误。故选C项。第16题,本题考查影响地表形态的因素。若火山持续喷发,岩浆冷却后陆地面积会增加,岛屿面积也会增加,A项错误;该岛屿由火山喷发形成,若地质构造运动频繁,会造成岩浆喷出增多,海岛面积增大,B项错误;海平面上升速度较慢,还不足以使岛屿面积在短时间内明显缩小,C项错误;该岛屿四周为相对松散的火山灰组成的陆地,而该地区位于西风带,风浪较大,四周火山灰易被侵蚀,导致海岸线快速后退,D项正确。故选D项。17~18.答案:17.B18.A解析:第17题,本题考查岩石类型的判读。结合题目图形,含盐层岩石有明显的分层结构,为沉积岩。板岩是变质岩,砂岩是沉积岩,A项错误;石灰岩和页岩都属于沉积岩,B项正确;玄武岩为岩浆岩,石英岩为变质岩,C项错误;花岗岩是岩浆岩,砾岩为沉积岩,D项错误。故选B项。第18题,本题考查地表形态的形成过程。读图可知,含盐的沉积物先经过沉积作用形成沉积岩,然后岩层受到水平挤压发生弯曲变形,顶部由于受张力,易受到外力侵蚀,含盐层出露,且发生盐层流淌,形成盐丘。故选A项。19~20.答案:19.B20.C解析:第19题,本题考查岩石形成时间先后依次的判读。读图可知,岩浆岩侵入时是沿着裂隙侵入,②处顶部岩层没有断裂,说明②处岩浆岩顶部的水平岩层断裂发生在岩浆侵入后才形成,②上部的砂岩和左侧埋在地下最先形成的砂岩应为同一时期。①③处的岩浆岩穿过了砂岩,说明①③处岩浆活动是在砂岩形成后才形成的,故②处岩浆岩最先形成;③处岩浆岩形成后,顶部又经验沉积形成砂岩,而①处岩浆岩是在顶部砂岩形成后再喷出地表的,故形成时间晚于③。所以,岩浆岩形成年头的先后依次是②③①。故选B项。第20题,本题考查地质构造与地表形态的关系。断层主要是由内力作用形成的,A项错误;乙处是因地壳水平运动而形成的背斜,B项错误;丙处为石灰岩,是沉积岩,可能存在化石,又在岩浆岩旁边,可能因为岩浆带来的高温高压环境而形成变质岩,C项正确;丁处地表形态是由岩浆冷凝积累而形成的火山锥,D项错误。故选C项。21~22.答案:21.D22.B解析:第21题,本题考查外力作用对地貌形成的影响。由材料可知,正常天气条件下,到达海岸的波浪较小,海浪不会越过滩脊。从图中的平均潮差可知,潮涨潮落不会使海浪越过滩脊,A项错误;西南季风、东北季风均属于正常天气的范畴,而台风来临时会带来狂风巨浪,使海浪越过滩脊,形成冲越扇,B、C两项错误,D项正确。故选D项。第22题,本题考查外力沉积的差异性。由图可知,砂壤层是在潮汐作用下形成的,而冲越扇是在台风作用下形成的。台风作用下,海浪挟带沙子翻越滩脊又从高处抛落下来,分选作用更好,故C项错误;台风出现是周年性的,所以层理明显,故B项正确;平常海浪小,带来的砂颗粒很细,而台风引起的海浪大,搬运作用强,越过滩脊的沉积砂比砂壤颗粒更粗,故A项错误;沉积砂层的有机质分解快,养分易淋失,各种养分都较贫乏,淋失的养分会在下面砂壤层沉积,D项错误。故选B项。[综合测评提实力]1~3.答案:1.C2.A3.A解析:第1题,本题考查地质作用与地貌。从图b同一沉积岩层埋藏深度可知,甲处中部岩层埋藏较深,两侧埋藏浅,说明甲处岩层向下弯曲,为向斜,A、B两项错误;若仅考虑太阳辐射的影响,向斜槽部受挤压,不易被侵蚀,形成山地。故选C项。第2题,本题考查地质作用对地层的影响。从图b可以看出,乙处同一沉积岩层的埋藏深度为0,说明乙处岩层出露地表,最可能的缘由是乙处为背斜构造(从岩层埋藏深度中可推断出来),顶部岩层受到张力,被侵蚀,A项正确;岩层受挤压不易被侵蚀,则乙处不会缺失岩层,与题意不符,B项错误;图中无断层相关信息,D项错误;从图a来看,乙处海拔较高,流水沉积作用较小,C项错误。故选A项。第3题,本题考查岩石类型的判读。石灰岩、砂岩、黏土都是沉积作用形成的,花岗岩是岩浆作用形成的。丙处地势相对较高,且与四周岩层明显不同,说明丙处岩石抗侵蚀实力较强,而花岗岩是岩浆在地下凝合形成的,硬度高,抗侵蚀实力强。故选A项。4~5.答案:4.D5.B解析:第4题,本题考查内外力作用对地貌的影响。平原西侧为断层陡坡,说明西侧岩石相对东侧上升,或者说东侧岩石相对西侧下沉,形成谷地;同时流水等外力作用不断将风化侵蚀的产物搬运到谷地边缘积累,形成平原地形,故D项正确。地壳上升应当形成块状山或高地,而不会是平原,故A、C两项错误。平原是流水沉积作用形成的,不是侵蚀,故B项错误。第5题,本题考查外力作用对地貌的影响。甲地至乙地,湖底沉积物来自西侧,随着水流速度变慢,挟带泥沙的实力会渐渐变低,且粒径大的先沉积、粒径小的后沉积,所以A、C、D三项都不对,正确答案为B项。6~8.答案:6.C7.A8.D解析:第6题,本题考查喀斯特地貌分析。读图可知,③处的溶洞处在初期发育阶段且该处海拔较低,大量地下水可汇合到此,更有利于溶蚀作用的开展;①处的溶洞规模目前已经较大且该处地形坡度较大,水体不易积存,水体溶蚀作用较弱,后续扩张速度放缓;读图可知,②处地形坡度较大,水体不易积存,不利于溶蚀作用的进一步开展。读图可知,④是地下河道而不是溶洞。因此,目前空间规模持续扩大最显著的是③。故选C项。第7题,本题考查喀斯特地貌分析。读图可知,①溶洞高度最高,该时期是该区域喀斯特地貌发育的早期阶段,溶洞规模最大,水分下渗量大,此时地下河规模最大,后期随着地壳不断抬升,侵蚀基准面下降,河流的侵蚀溶蚀向下发展,到了②③时期,地下河水量变小,这一点从溶洞规模改变可推知。因此,该地下河水量最大的时期为①形成时期,可知B、C、D三项错误,A项正确。故选A项。第8题,本题考查喀斯特地貌分析。读图可知,该区域的溶洞从右向左依次降低呈阶梯状分布,这种溶洞阶地是由于地壳上升与流水溶蚀作用共同形成的。图中溶洞从右向左共有三个层级,因此可推想该区域的地壳经验了间歇性上升,可知A、B、C三项错误,D项正确。9~11.答案:9.C10.D11.B解析:第9题,本题考查河流积累地貌的成因。伏尔加三角洲由于地势平缓、河床较浅、水量季节改变较大,河流常常改道,在自然作用下形成众多汊道。故选C项。第10题,本题考查河流地貌的改变。水库建成后,注入里海的水量削减,河水含沙量削减,沉积作用减弱,三角洲顶部地区面积不会缩小,上三角洲平原沉积物颗粒变小,A、B两项错误;水库建成后,入湖径流量削减,里海水平面下降,下三角洲平原将向里海延长,前三角洲面积可能会缩小,C项错误,D项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入党积极分子党校培训考试题库及答案(共740题)
- 2025年带式输送机操作工技能认定理论考试题(附答案)
- 关于余秋雨励志经典语录
- 2024年计算机二级考试知识要点归纳试题及答案
- 湖南省岳阳市湘阴县城南区2024-2025学年九年级下学期3月月考语文试题(原卷版+解析版)
- 家庭家教家风活动总结
- 工厂电工个人总结
- 2025超高层商务楼群不锈钢门窗施工合同
- 2025年度城市轨道交通建设合同(最终版)
- 企业借给个人借款合同范本
- 湖北省部分名校2024-2025学年高二下学期3月联考物理试卷(A)(原卷版+解析版)
- 第5课+光色交汇+课件-2024-2025学年浙人美版(2024)初中美术七年级下册
- (2025)政工职称考试题库(附参考答案)
- 临沂考科目一试题及答案
- 2025年初级等保测评试题及答案
- 2025年全国中小学生安全知识竞赛参考试题库500题(含答案)
- DB11∕T493.1-2024道路交通管理设施设置规范 第1部分:道路交通标志
- 教师如何使用AI开展教学DeepSeek使用指南人工智能 课件
- 2025新人教版七年级下语文-4.16《有为有不为》教案教学设计
- (二调)武汉市2025届高中毕业生二月调研考试 生物试卷(含标准答案)
- 2025年宁夏建设职业技术学院单招职业倾向性测试题库一套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