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高考地理二轮复习专题三区域特征分析与区域可持续发展第2讲资源环境与区域可持续发展精练含解析_第1页
2024高考地理二轮复习专题三区域特征分析与区域可持续发展第2讲资源环境与区域可持续发展精练含解析_第2页
2024高考地理二轮复习专题三区域特征分析与区域可持续发展第2讲资源环境与区域可持续发展精练含解析_第3页
2024高考地理二轮复习专题三区域特征分析与区域可持续发展第2讲资源环境与区域可持续发展精练含解析_第4页
2024高考地理二轮复习专题三区域特征分析与区域可持续发展第2讲资源环境与区域可持续发展精练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PAGEPAGE6资源、环境与区域可持续发展一、选择题等高活篱笆是指在坡面上大致沿等高线种植的窄条状植物带。篱笆之间的土地常用来种植作物,作物与篱笆构成一种特别的土地利用方式,称篱笆间作,是农林复合业的一种形式。某探讨所在三峡库区开展了等高活篱笆的人工模拟降雨试验,图甲示意活篱笆试验地与坡耕地地表径流速度对比,图乙示意活篱笆试验地与坡耕地含沙量的对比。据此完成1~3题。甲乙1.该农林复合系统中,等高活篱笆的最志向植被是()A.乔木 B.灌木C.草本 D.灌草结合2.该农林复合系统在三峡库区能够()①削减径流总量②削减径流峰值③削减泥沙含量④降低径流速度A.①②③ B.①③④C.①②④ D.②③④3.若干年后,该农林复合系统能影响篱间地的()A.地形类型 B.坡度大小C.气候变更 D.土壤类型解析:第1题,该地位于季风区,该农林复合系统中,坡面坡度大,植被破坏后简单产生水土流失。乔木高大易遮挡农作物,因此,活篱笆应选取丛生的草本植物或萌生力强的灌木树种。草灌结合,植被结构更加困难,可以更好地减缓地表径流流速并截留其中的土粒。故选D。第2题,在坡面上种植活篱笆带植被具有增加下渗、阻挡坡面径流、延缓径流及防止土壤流失等方面的效果。故在三峡库区所进行的等高活篱笆技术试验对防止土壤流失、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降低径流速度、延缓径流、削减径流峰值及限制土壤流失、削减泥沙含量等方面具有特别明显的作用,②③④正确;但不会削减径流总量,①错误。故选D。第3题,在山坡上建设农林复合系统不会变更地形类型,A错误。由于该农林复合系统具有拦截地表泥沙的作用,活篱笆以上的泥沙在向下流淌的过程中会受灌草的阻拦沉积下来,多年以后,两道活篱笆之间的区域会变得比较平坦,B正确。在山坡上采纳农林复合模式对区域气候变更和土壤类型的影响特别小,C、D错误。答案:1.D2.D3.B沙漠治理是干旱区的重要课题。传统工程治沙主要是利用人工设置沙障(如草方格)来阻挡沙子移动。近年来,某探讨团队独创了一种化学黏合剂,可增加沙粒间的约束力,从而逐步使沙漠土壤化。在治理后的沙地上,西瓜、西红柿等长势喜人。读下图,完成4~6题。4.草方格沙障可以()A.黏合沙粒 B.吸取地下水C.拦截水分 D.削减下渗5.与草方格沙障相比,沙漠土壤化技术的优势是()A.技术难度小 B.成土时间短C.环境污染小 D.资金投入少6.与东部地区相比,沙漠改造后种植西瓜的优势是()A.土层厚 B.温差大C.降水多 D.风力大解析:第4题,草方格沙障是一种常见的机械固沙措施。人工用麦草、稻草、芦苇等材料干脆插入沙层内,成方格形的半隐藏式沙障。其作用:一是使地面粗糙,减小风力,再一个可以截留水分,如雨水,提高沙层含水量,有利于固沙植物的存活。故选C。第5题,与草方格沙障相比,沙漠土壤化技术技术难度大,环境污染大,资金投入多,选B。第6题,与东部地区相比,沙漠地区土壤层薄,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降水少,气候干旱,但温差大,有利于西瓜糖分的积累。故选B。答案:4.C5.B6.B安徽省颍上县在煤矿治理方面取得了显著成就。读图,完成7~8题。甲乙7.读该县某煤矿生产流程图(图甲),推断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综合利用资源,提高资源利用率B.充分利用废弃物C.削减污染物排放,爱护环境D.E为建材工业,F为电力工业8.图乙是该煤矿塌陷区所实行的“深挖高筑”治理方式示意图,这种治理方式会()A.抬高水位,缓解雨季洪涝B.奢侈水资源C.提高树木的存活率D.奢侈土地资源解析:第7题,该产业链提高了资源利用率,减轻了污染,爱护了环境,A、B、C错误;利用煤炭资源可以发展电力工业,建材厂可以利用火电厂的粉煤灰等制水泥、砖、瓦等建筑材料,故E为电力工业,F为建材工业,D正确。第8题,读图可知,“深挖高筑”是将低凹地的积水抽干,并进行开挖,不断加深,同时将挖掘出来的泥土用于筑高周边地势,并在凹地边缘地带种植树木,加强绿化。通过对凹地的开挖可以降低水位,缓解雨季洪涝问题,同时储备了水资源,挖出的泥土可以增加土地资源,提高树木的成活率。答案:7.D8.C渭干河是塔里木河的支流之一,由木扎尔特河、克孜尔河等六条支流汇合而成,目前已无水注入塔里木河。骆驼颈项水电站是渭干河梯级开发中的第五级水电站,已于2024年起先建设。读渭干河流域图,完成9~11题。9.渭干河流域降水的空间分布规律是()A.东多西少,南多北少 B.东多西少,北多南少C.西多东少,南多北少 D.西多东少,北多南少10.渭干河梯级开发的主要作用是()A.防洪与发电 B.发电与浇灌C.浇灌与航运 D.防洪与航运11.骆驼颈项水电站建成后对渭干河中下游的影响有()A.削减洪峰,减轻洪涝灾难B.蓄积雨水,改良土壤水分C.蓄水冲沙,减轻河道淤积D.调整水量,改善浇灌用水解析:第9题,来自大西洋的水汽从西部进入渭干河流域,所以西部降水多于东部,解除A、B;水汽经北部天山抬升而形成地形雨,降水北多南少,D正确。第10题,渭干河位于我国西北内陆干旱区,河流径流量小,发生洪灾的可能性较小,解除A、D;河流水量小,地广人稀,流域内航运价值低,C错误。流域内气候干旱,梯级开发能保障绿洲区的浇灌和生活用水,B正确。第11题,该区域降水少,洪灾发生的概率较少,骆驼颈项水电站对中下游没有削减洪峰的影响,A错误。该水电站主要蓄积冰雪融水,而不是雨水,B错误。该水电站储蓄水量,调整中下游水量,改善浇灌用水,D正确。水电站蓄水的主要目的是浇灌和发电,而不是冲淤,C错误。故选D。答案:9.D10.B11.D二、非选择题12.阅读材料,回答相关问题。辽河地处我国东北半干旱半潮湿地区,其干流水量主要来自东侧支流,泥沙则主要来自西侧支流,有“东水西沙”之说。流域内人口密集,工农业生产集中,水资源量远小于其北部的松花江流域,为此国家规划实施“引松济辽”调水工程。(1)分别说明辽河流域“东水”和“西沙”形成的自然缘由。(2)目前辽河某些河段在枯水期出现地下水不再补给河水的现象,分析其缘由。(3)简述“引松济辽”调水工程实施对辽河流域水循环及水文特征的影响。答案:(1)“东水”:干流东侧离海洋近,暖湿气流受山地抬升,年降水量较大,河流补给水量大。“西沙”:干流西侧支流上游地势起伏较大;降水集中,多暴雨;流经沙地,植被覆盖率较低。(2)泥沙淤积,河床抬高;生产生活用水量大,过度开采地下水导致地下水水位下降;地下水水位低于河流水位。(3)对水循环的影响:地表径流增加;下渗加强;地下径流增加。对水文特征的影响:河流含沙量减小。13.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各题。阿扎德甘油田是中石油在中东地区的主要投资合作项目,是伊朗近30年来发觉的最大油田,原油储量约420亿桶。它位于伊朗西部与伊拉克边疆一片460平方公里的沼泽湿地中,该湿地生存着大量动植物,其中不乏许多稀缺物种。该区域居民以前主要从事渔业生产。中石油和伊朗在此项目合作中实行的是“回购(Buy­Back)”模式,即中石油先掏钱投资,建成后移交给伊朗方面。伊朗再从卖油的收入里返还中石油的成本并支付约定的收益率,相当于还本付息。如图是阿扎德甘油田位置图。(1)推想阿扎德甘油田埋藏的地质构造,并说出该油田的形成过程。(2)指出图中阿扎德甘油田所在位置沼泽湿地的形成条件。(3)据材料分析阿扎德甘油田在建设和开发中面临的生态环保风险。(4)指出阿扎德甘油田开发对该地区经济结构调整的好处。解析:第(1)题,在地质构造中,背斜是良好的储油构造。第(2)题,沼泽湿地的形成条件从气候、水文、地形地势等方面分析。第(3)题,阿扎德甘油田开发面临的生态环保风险可从生产事故导致石油泄漏、排放废气、废水、固体废弃物及噪声带来的环境污染等方面分析。第(4)题,可从石油开采工业对相关产业发展的影响分析。答案:(1)背斜。古代为海洋或湖泊沉积环境,浮游生物繁生;地势低洼,泥沙掩埋,渐渐演化为石油;后地壳抬升,油田出露海(湖)面,岩石受挤压,形成背斜,石油富集其顶部。(2)该油田位于扎格罗斯山脉山麓,地势低洼,排水不畅,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