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高考地理二轮复习第1部分高考命题区间2大气第1课时突破高考选择题课时作业含解析_第1页
2024高考地理二轮复习第1部分高考命题区间2大气第1课时突破高考选择题课时作业含解析_第2页
2024高考地理二轮复习第1部分高考命题区间2大气第1课时突破高考选择题课时作业含解析_第3页
2024高考地理二轮复习第1部分高考命题区间2大气第1课时突破高考选择题课时作业含解析_第4页
2024高考地理二轮复习第1部分高考命题区间2大气第1课时突破高考选择题课时作业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PAGEPAGE6第一课时突破高考选择题课时作业(2024·长沙雅礼中学模拟)2018年9月16日17时,第22号台风“山竹”(强台风级)在广东登陆,登陆时中心旁边最大风力14级,登陆后势力渐渐减弱,此次台风破坏性大,给经过地区造成了严峻的损失。如图为“山竹”的移动路径示意图。读图完成1~2题。1.对“山竹”移动方向起确定性作用的是()A.阿留申低压的吸引作用 B.副热带高压的推动作用C.亚洲高压的吸引作用 D.低纬信风的推动作用2.“山竹”过境时,可能带来的影响是()A.缓解湖南的伏旱旱情 B.珠江口沿岸发生海啸C.香港大量航班取消 D.珠江三角洲泥石流频发解析:第1题,9月份亚洲大陆气压仍较低,亚洲低压切断了副热带高压,使高压仅保留在海洋上。对“山竹”向西北方向移动登陆起确定作用的是副热带高气压的推动,使台风向亚洲低压区移动。第2题,由图可知,“山竹”向西北移动,登陆广东、广西境内,可能给香港带来狂风、暴雨天气,影响航班正常起降,导致大量航班取消;湖南伏旱发生在7、8月;海啸多由海底地震引发;泥石流主要发生在山区,珠江三角洲地形平坦,不行能频发泥石流。答案:1.B2.C(2024·重庆二诊)下图为我国某区域某时段霜冻线改变及该时段北京天气状况图,据此完成3~5题。3.该时段最可能位于()A.1月 B.4月C.7月 D.10月4.“风寒效应”指因风引起体感温度较实际气温低的现象,据图推断北京市“风寒效应”最显著的时间是()A.2日 B.3日C.4日 D.5日5.据图分析影响该地区2日~4日的天气系统最可能是()A.冷锋 B.暖锋C.气旋 D.反气旋解析:第3题,据图可以看到:2日霜冻线在华北,4日到达江淮地区;且2、3、4日霜冻线不断向低纬移动,5日快速移向华北(气温快速回升),再结合北京的天气改变和气温进行推断。春季由于是从冬季寒冷天气过渡而来,地温低,虽气温回升快,但一般而言白天气温不会高。北京秋季多受高压限制,秋高气爽,加上秋季是从夏季高温天气过渡而来,地温高,白天气温多比春季高,且秋季霜冻线一般不行能到达江淮地区,据此可以推断该季节为春季。第4题,依据材料可知,“风寒效应”指因风引起体感温度较实际气温低的现象。结合图中北京的天气改变和气温,4日气温11℃,西北风7级,故北京市“风寒效应”最显著的时间是4日;2日、3日虽温度也较低,但风力较小,“风寒效应”不显著;5号温度高,天气晴朗,吹7级南风,不会觉得寒冷。第5题,依据这几日气温的改变推断可知2日~4日应为冷锋天气,属于“倒春寒”。答案:3.B4.C5.A(2024·攀枝花三模)下图示意北半球中纬度某地景观。据此完成6~7题。6.此时天气最可能是()A.晴朗、无风 B.阴雨、无风C.晴朗、大风 D.阴雨、大风7.图示大气现象()A.由近地面大气剧烈上升引起 B.可能使近地面大气污染加剧C.由近地面大气剧烈下沉引起 D.有利于近地面大气污染扩散解析:第6题,图片中炊烟、山岚光明,说明阳光足够。炊烟竖直升起,说明无风。此时天气最可能是晴朗、无风。第7题,图示大气现象是一种静风天气,空气流淌速度慢,可能使近地面大气污染加剧。答案:6.A7.B(2024·永州三模)2018年9月5日,我国其次次青藏高原综合科学考察探讨的首期成果在拉萨发布,下图示意我国青藏高原两条山脉部分地区冰川面积近50年改变曲线。读图回答8~9题。8.据图可知()A.唐古拉山冬克玛底地区冰川面积持续下降B.唐古拉山冬克玛底地区冰川比西昆仑山的冰川退缩面积更大C.西昆仑山南坡比北坡冰川退缩更快D.冰川面积改变与气温柔大气环流改变有关9.探讨表明青藏高原正在变暖变湿,由此将导致()A.河流径流量快速削减 B.高原固态水储量增加C.出现新型的冰崩灾难 D.高原生态系统更为稳定解析:第8题,读图,依据图示曲线形态可知,唐古拉山冬克玛底地区冰川面积波动下降,A错;唐古拉山冬克玛底地区冰川比西昆仑山的冰川退缩百分率大,但不代表退缩面积更大,B错;西昆仑山南坡比北坡冰川退缩更慢,C错;冰川面积改变与气温柔大气环流改变有关,D对。第9题,探讨表明青藏高原正在变暖变湿,由此将导致冰川融水量增多,短期内,河流径流量快速增大,A错;高原固态水储量削减,B错;冰川溶化增多,可能会出现新型的冰崩灾难,C对;高原生态系统发生改变,更不稳定,D错。答案:8.D9.C下图为某气象机构对2024年4月美国的有关气候指标的预料。完成10~11题。10.甲地降水的水汽主要来源地是()A.大西洋 B.北冰洋C.太平洋 D.印度洋11.2024年4月,下列现象最可能发生的是()A.甲地春小麦播种期提前 B.乙地森林火灾概率上升C.丙地玉米病虫害多发 D.丁地棉花播种期推迟解析:第10题,甲地西部主要为高原、山地,西部高大山地阻挡太平洋水汽深化,美国落基山脉以东地区的水汽来源主要为大西洋。第11题,依据图中信息可知,甲地气温偏低,作物播种期应当滞后;乙地的气温偏高、降水偏少,森林火灾的发生概率会上升;丙地气温柔降水正常,推想发生病虫害的信息不足;丁地气温偏高,棉花的播种期提前。答案:10.A11.B(2024·汉中一模)2017年11月15日,安徽阜阳市滁新高速马路东段发生车辆连环相撞事故,造成多人伤亡。阜阳市交警支队通报称,事故因突发团雾导致。据中国气象局官网显示,团雾在气象学中称为辐射雾,是由于贴近路面的气层变冷而形成的。团雾往往具有突发性、局地性、尺度小、浓度大的特点,因此被称为高速马路的“流淌杀手”。据此回答12~13题。12.该日滁新高速马路团雾形成的缘由是()A.昼夜温差较小,水汽易凝聚,但风力微弱,水汽不易扩散B.昼夜温差较小,水汽不易凝聚,干脆悬浮于大气中C.昼夜温差较大,水汽不易凝聚,干脆附着在地面上D.昼夜温差较大,水汽易凝聚,且该季节晴好天气多,有利于扬尘的产生13.下列关于团雾描述不正确的是()A.冬春季节比秋冬季节更易出现B.郊区比城市更易出现C.临海路段比内陆路段更易出现D.晴天比阴天更易出现解析:第12题,雾的形成须要有逆温、有凝聚核和足够的水汽条件。该日滁新高速马路团雾形成的缘由是昼夜温差较大,水汽易凝聚;11月份是秋季,该季节晴好天气多,有利于扬尘的产生,大气中凝聚核多。第13题,冬春季节降水较少,昼夜温差较大但大气较为干燥,不易出现团雾;秋季多秋高气爽的天气,晴天多,昼夜温差大,易出现团雾。冬春季节比秋冬季节出现团雾少,A不正确;郊区比城市气温低,更易出现团雾,B正确;临海路段比内陆路段水汽足够,更易出现团雾,C正确;晴天的昼夜温差大,水汽易凝聚,比阴天更易出现团雾,D正确。故选A。答案:12.D13.A“冷岛效应”指地球上干旱地区的绿洲、湖泊,其夏季昼夜气温比旁边沙漠、戈壁低,温差最高可达30℃左右,这是由于四周戈壁沙漠的高温气流在大气的平流作用下,被带到绿洲、湖泊上空,形成了一个上热下冷的大气结构,形成一种温润凉快的小气候。据此完成14~16题。14.“冷岛效应”形成的根本缘由是()A.绿洲与沙漠的热力性质差异B.受控大气环流的差异C.阳光照耀强弱的差异D.绿洲与沙漠距海远近不同15.“冷岛效应”会使绿洲地区()A.年降水量增多 B.热量交换变缓C.水汽蒸发加快 D.地面风速增加16.图中甲、乙、丙、丁四地中“冷岛效应”最显著的是()A.甲地 B.乙地C.丙地 D.丁地解析:第14题,依据材料可知,“冷岛效应”是由于四周戈壁沙漠的高温气流在大气的平流作用下,被带到绿洲、湖泊上空,形成了一个上热下冷的大气结构,所以“冷岛效应”形成的根本缘由是绿洲与沙漠的热力性质差异。第15题,“冷岛效应”形成了一个上热下冷的大气结构,大气结构稳定,会使绿洲地区热量交换变缓。第16题,读图可知,丁地位于图示西部地区,绿洲面积大,“冷岛效应”最显著。答案:14.A15.B16.D(2024·东北三省四市一模)“露天冷巷”(图a)是指传统聚落中的高墙窄巷,广泛分布于我国岭南、皖南、江浙等地区,是当地人们适应高温环境的建筑才智结晶。图b为浙江嘉兴西塘王家弄5月下旬实测气温统计图。据此完成17~18题。17.“高墙窄巷”的设计原理是()A.利用高墙阻挡大风,获得保温效果B.利用高墙削减大风天气带来的破坏C.利用窄巷较小的面积,削减热量散失D.利用最小面积获得最大通风降温效果18.判定图b中①②③曲线分别代表的是()A.①房间温度;②冷巷温度;③院子温度B.①冷巷温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