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板块二文言文阅读•考点突破
课时33理解四类文言实词及其推义方法
——勤于积累,善于推断
知识清单(五)文言实词
著名语言学家王力如是说:
古汉语的问题,应该说是词汇的问题,解决了词汇问题,士代汉语就解决了一大半了。
一、四类文言实词
文言实词主要指名词、动词、形容词和数量词。这些词构成文言文的主体,是学习文言
文的关键。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必须掌握通假字、古今异义词、多义实词、活
用实词和偏义复词等相关方面的知识。
I.通假字
“通假字”中的“通”是通用之意,“假”是借用之意。所谓“通假”,就是两字通用
或这个字借用为那个字。它可分为通用字、假借字、古今字三类。虽然学习中教材对这三类
作了区分,但是对于考生来说没有必要去细分它,只要能够在语境中判断出来即可。
学习通假字,一方面要积累教材中出现的通假字,另一方面要根据通假特点去推断语境
中的通假字。
2.古今异义词
古今异义词,既指单音节词古今词义不同,又指双音节词古今词义不同。它是文言实词
学习的重点与难点之一。
(1)古今词义演变类型
演变类型示例
词义扩大“中国”,古义指中原地区,现指整个中国
词义缩小“谷”,古义指庄稼、粮食,今义指小米或稻谷
词义转移“脚”,古义指小腿,今义指脚
词义弱化“羞”,古又是“羞愧,感到耻辱”,今义是“害羞,小好意思”
词义强化“宣言”,古义是“扬言”,今义是“宣告,声明”
感情色彩变化“爪牙”,古义是中性词,今义是贬义词
(2)古今同形异义双音节词
古代汉语以单音fj词为主,当两个单音在词与现代汉语双音W词同形时,多数情况下它
与现代汉语不同,它是两个词,须拆开来讲,不要误认为它是一个现代汉语双音节词。
古今同形异义
古义今义
双音节词示例
妻子妻子儿女(“妻”与“子”两词)男女两人结婚后,女子是男子的妻子
祖父祖辈父辈(“祖”与“父”两词)父亲的父亲
亲信亲近信任(“亲”与“信”两词)亲近而信任的人(多含贬义)
博学广泛地学习(“博”与“学”两词)学问广博精深
3.多义实词
多义实词,一直都是文言文阅读考查的重点。“一词多义”即一个词具有多种含义,乃
至属于不同词类。这种现象在现代汉语中较常见,在以单音词为主的文言文中更是普遍。一
般来说,词的意义有本义、引申义、比喻义之分。
⑴本义
在多义词的诸多义项中,总有一个是最原始、最基本的意义,称之为本义。如“向”的
最初意义是“朝北的窗户”,“兵”的最初意义是“兵器”,“走”的最初意义是“跑”等。
确定多义实词本义的关键是看该字的造字方法,从其构造的字形或形旁推导出其本义。
另外,在字典、问典上列为第一-条的往往是其本义。
(2)引申义
引申义是从本义引申出来的意义,同基本意义相类似、相对立或相关联。词义的引申方
式主要有以下两种:
①连锁式:本义和引申义环环相扣,步步延伸开去,因此各引申义与本义之间的联系有
密有疏。例如:
兵:①兵器②士兵―*③军队―*④战争
(本义)5甲乂(由物及人)(复合名词)(抽象概念)
|引申文⑤剌杀|⑥战术
(动词)(抽象概念)
②幅射式:词义的引申环境着一个中心向不同的方向展开,各引申义与本义之间的联系
紧密度相同。例如:
木节(树木)
节操(道德关节(动物)
节拍(音节)季节(气候)
节制、节省(动作)
由此不难看出,词义引申的一般规律是由具体到抽象,由个别到一般。
(3)比喻义
词的比喻义是在比喻的基础上所产生的意义。因为它使用比喻的手法,使语言风格特殊、
色彩鲜明,所以跟引申义并列,成为转义的•种。例如:
比喻义:勇士(褒义(今阁
本义:兽类的i
下为王爪牙•为国藩垣)
爪一爪子和牙齿<
牙一(蚓无爪牙之"
比喻义:党羽,帮凶(贬义)
利,筋骨之强)'(而刻深吏多为爪牙用者)
*本义:手和脚
f-_比喻义:兄弟
一(刑罚不中,则
3一(手足情深,焉能或忘)
民无所措手足)
4.偏义复词
偏义复词就是一个词由两个意义相近或相对的语素构成,其中只有一个语素表示意义,
另一个语素只作陪衬(衬字)。例如:“冀缓急或可救助”,需救助的情况只能是“急”,故
“缓”没有意义,“缓急”是偏义复词。偏义复词的类型有:①语义相近的偏义复词;②语
义相对的偏义复词。
类型典例
语素意“假舟楫者,非能水也”(《劝学》)中的“舟楫”,只有“舟”的意义,没有“楫”
义相近的意义,“楫”是对字
语素意“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鸿门宴》)中的''出入",“出”是出去,“入”
义相对是进来,在这里偏用“入”的意义,“出”是衬字
二、文言实词的积累方法
文言文学习的关键是实词,实词的问题解决了,文言文学习的难题也就迎刃而解了。文
言实词是高三文言文复习的重点和难点,难就难在它面广量大,需要长时间的记忆、积累。
对于高考文言文来说,考生到底要积累多少实词?具体包括哪些实词?如何做到疗效而高效
的积累呢?这里略作介绍。
(一)文言实词积累的范围和数量
一般而言,凡是教材中出现的文言词语,尤其是高中文言教材中的文言词语,均属于枳
累、掌握的范围。高考文言文与教材文言文的紧密关系,想必每位考生都已经了解。那么,
就具体个数而言,考生宜掌握300〜500个实词。这300〜500个实词分别是:
蔡人意,家人谢氏日:“乡间有庸医,尝冬(嫉如)尔木,所幸未听之也。“医曰:“吾冬(病
恨)天下如此者。”
可依据此例自己编制一些小故事来记忆。
4.导图识记法
借助思维导图可以有效地进行联想、归类,极大地丰富拓展实词,最终形成实词网络。
如“望”的义项思维导图:
5.一义多词类聚法
此法就是把文言文中表达同一种意思的几个实词,放在一起识记、学习。如“望”“疾”
都有“恨、怨恨”之意,我们可以将之归为“怨恨”类,并将其他表示“怨恨”的实词归到
一起,当然,最好借助思维导图实现。如图所示:
6.同句比较法
在文言文学习中,我们对一词多义或一词兼属数类的现象,常常采用异句比较法来辨析。
而运用同句比较法,既减少了所比较的例句,易于记忆,又便于比较,加深对文言词义的印
象,达到事半功倍的学习效果。例如《鸿门宴》中,“项王则受壁,置之坐上。亚父受玉斗,
置之地,拔剑撞而破之”。两个“置”,第一个是“放”义,第二个则是“扔、弃”义。
课堂讲义
【复习任务】1.掌握理解四类实词(通假字、古今异义词、多义实词、偏义复词)的方法。2.掌
握推断文言实词词义的方法。
【考情微观】
年份卷别题干表述设题角度命题特点
翻译:上患吏多受原,①实词考查有两
新高考I实词:患、受冻、密
密使左右试赂之。种方式:一是单独
2021翻译:皆令门下覆视,设题考查,如北京
全国乙有据法当死而情可矜实词:覆视、当、矜、闻卷、天津卷;二是
者,录状以阿。在翻译中考查,全
国卷一直坚持这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种考法。
浙江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实词:唱、病、由、恨②实词考查重点
项是放在古今异义词、
多义实词等上。
【知识图要】
通假类型音近通假
形近通假
通假字
.掌握方法本义不通
考虑通假
字形推义
扩大与缩小
字音推义刈又演义
综转移与强(弱)化
合(通假推义)
古今异义词感情色彩变化
使邻字推义
用善于言勤于掌握方法求同存异
对称推义
合分单双
推义实枳累IX
境语境推义
合本义
语法推义
理词义分类引申义
联想(课本和比喻义
成语)推义多义实词假借义
掌握方法追源溯流
语境敲定
偏义类型语素相近
谙素相对
偏义复词
掌握方法关注构成
语境确定
(说明:活用实词见课时34)
[请同学们课前认真阅读“知识清单(五)”,了解四种实词类型,掌握积累实词的方法]
活动一掌握理解四类实词的方法
一、通假字:本义不通,考虑通假
请根据“通假条件”导图,考虑下面文段中有无通假字,如有,请找出来并解释其义。
语境!在具体句子中,该字用其本义、引申义
通
条件;等义项无法讲通
假
条自身!读音相同或相近|二者符合K中一个
件
条件i有共同的偏旁即可判断通假
吴既赦越,越王勾践反国,乃苦身焦思,置胆于坐,坐卧即仰胆,饮食亦尝胆也。日:
“女忘会稽之耻邪?”身自耕作,夫人自织,食不加肉,衣不重采,折节下贤人,厚遇宾客,
振贫吊死,与百姓同其劳。(选自《史记•越王勾践世家第十一》,有删改)
①反同返,意思:返回
②第一个“坐”同座,意思:座位
③女同汝,意思:你
④采同彩,意思:彩色
⑤振同贩,意思:贩济
二、古今异义词:存同求异,区分单双
清联系古今词义演变特点,参照卜.而理解古今异义词的方法,完成后而题目。
存:与今天词义相同的可以不记,重点
同!辨析与今天词义不同的义项,如
求〉爱”字,只需辨析其“吝惜”义项
理解异
即可
古今i
异义:不要把文肃文中两个单音节词误
词的区i认为是一个双音节词,如“妻/子”
分「,祖/父,,“学/者”等
方法
单:不要把文言文而的双音节词(很
双
:少)拆成单音节词来理解,如“社
:稷”“朝堂”“布衣”等
1.思考下列词语的古义和变化类型,完成下表。
词语古义今义变化类型
河步指一切河湎
臭难闻的气味
走步行
怨埋怨
恨仇恨,怀恨
卑鄙(语言行为)恶劣
答案
词语古义今义变化类型
河黄河泛指一切河流词义扩大
臭气味难闻的气味词义缩小
走跑步行词义转移
怨仇恨,怀恨埋怨词义弱化
恨遗憾,不满仇恨,怀恨词义强化
卑鄙地位低,见识浅(语言行为)恶劣感情色彩变化
2.判断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是否为与现代汉语同形的双音节词。如若不是,请解释其义。
(1)铁骑等中刀枪鸣:不是,指“突然爆发出”
(2)宽厚而5人:不是,指“爱惜人民”
(3)古之学营必有师:不是,指“学习的人”
屈原至于江滨,被发行吟泽畔,颜色憔悴,形容枯槁:“至于”不是,指“来到”;“颜
(4)♦♦・・♦♦♦・・♦
邑”不是,指“脸色,面容”:“憔.悴”是与现代汉语相同的双音节词;“形容”不是,指
“外貌,模样”:“枯槁”是与现代汉语相同的双音节词
_微积累
反训词
在古汉语中,同一词语在不同的语言环境里可以表达出正反对立的两个意思,这种词叫
反训词。这择的词语有:①''沽",买或卖;②“置”,置办或放弃;③“报”,报恩或报
仇:④“从”,跟随或率领:⑤“纳”,收进或交出:⑥“迁”,升官或降职;⑦“市”,
卖出或买入。
三、多义实词:追源溯流,语境敲定
1.识记多义实词可用“解形析义,建图索义”的方法,即看字口勺形旁,找出本义,然后建立
图表,索求词义演变。请参照下图,为“伐”字解形析义,建图索义。
例:
本义I-----------d弓小义)
形声字:人
用刀新丝4®
先解释下列句子中“伐”的义项,然后画出其词义引义表。
①斯亦仪根以求木茂,塞源而软流长者也(魏征《谏太宗十思琉》):砍伐
②齐师住我(《左传嘈刿论战》):攻打,进攻
③此丈夫所当履其道,免笔诛口伐于草门闺窦之间(陈亮《畏羞于君子》):声讨
④北救赵而西却秦,此五霸之伐也(司马迁《魏公子列传》):功劳,功业
⑤因谗之曰:“王使屈平为令,众莫不知。每一令出,平伐其功。”(司马迁《屈原列传》):
自尊,炫耀
词义引义表:
答案建图索义示例
PO3-------4引♦义)
相
CAJ-T攻打,进攻£
HW)
2.参照卜•面理解多义实词的方法,完成后面题目。
j巧借本义,寻找诸义项间的联系
|[如“知识清单(五)”中的“兵”“节”]
理解多义实词的方法
因文定义,借助语境确定其义:
、多义词的义项再多,但在具体语境中只能有一个
根据下而“回”的字形演变和提供的例句,按照要求回答问题。
甲骨文金文战国文字篆文隶书喈书
巳6卷回回回
回:象形字,甲骨文像渊水回旋之形,本义为回旋、旋转。
例句:
①移船相近邀相见,添酒甲灯重开宴。(白居易《琵琶行》)
②峰甲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欧阳修《醉翁亭记》)
③手把文书口称效,甲车叱牛率向北。(白居易《卖炭翁》)
④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尽。(杜甫《登高》)
(1)上述例句中的“回”字,使用本义的有哪些?(只填写序号)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请根据上述例句中“回”的本义和引申义,各写出两个包含“回”字的成语。
①用本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用引申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②④
⑵(示例)①百转千回回肠荡气②回心转意回头是岸
-名师点睛
一个词的引申义,不管有多么纷繁,都是从本义引申出来的,所以,抓住了一个词的本
义,就是抓住了这个词的诸多意义的纲。——语言学家蒋绍愚
四、偏义复词:关注构成,语境确定
判断偏义复词,•要关注其构成,两个词的意义相对或相近:二要看语境,两个词中只
有一个适合语境,另一个只作衬字。
请根据这一判断方法,完成下列题目。
1.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诃义类型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
A.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审入与非常也
B.昼夜勤作后,伶傅萦苦辛
C.沛公奉卮酒为寿,约为嫡姆
D.此诚危急夺丰之秋也
答案C
解析偏义复词必须联系语境推断。A项出入:本来指出去与进来,在语境中偏取“入”义,
指刘邦入关后严加防守,不让“他盗”进关。B项作息:本来指劳作与歇息,在语境中偏取
“作”义。C项婚姻:在古代,女方的父亲为“婚”,男方的父亲为“姻”,夫妇双方的父
母互称作“婚姻”,统称为亲家。D项存亡:本来指生存与衰亡,在语境中与“危急”对应,
偏取“亡”义,用以强调蜀汉所面临的艰难形势。A、B、D三项都属偏义复词,C项没有这
种用法。
2.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词义类型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
A.谨摩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
B.岂敢盘桓,有所学袁
C.诏书切峻,责臣拶尊
D.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同臧否,不宜别可
答案D
解析“异同”是偏义复词,偏取“异”义。其他三项都是同义复词。
活动二掌握实词推义六法
一、音形推义
利用音形推义法推断下列句中加点字的意思。
(1)引壶觞以自酌,叩庭柯以怡颜(《归去来兮辞》):塞
(2)农人告余以春及,将有事于西甲(《归去来兮辞》):田地
(3)生而吵者不识日(《眇者识日》):M
(4)平民虽平价不能采(《徐九思传》):买进根食
r方法点拨」
汉字本是表意性质的,从字形可以推知字义。虽历经演变,但表意的功能并没有丧失,汉字
本身即为理解词义的已知条件之一。因此,通过对字形结构(主要是象形字、会意字和形声字)
的分析,可以帮助我们探求字的意义。如2019年江苏卷译句“比儿汗血,可致千里,非仅仅
踝理康庄也者”,其中“踝理”是个疑难词语,我们可以根据其形旁“F”推测它可能与“走
路”有关,再结合前文“可致千里”,就可以推断其为“小步慢走”之意。
首的推义法也叫“通假推义法”,参见本课时“活动中“一、通假字”那分。
_微积累
常见形旁的词义指向
4(金)、木、;(水)、式火)、土:与五行有关。
火刀)、弓、矛、戈、斤(斧)、殳:与兵器有关。
马、牛、羊、3、鸟、虫、隹:与动物有关。
i(音)、L、寸(心)、彳(行):与行为有关。
夕:与丝麻有关。贝:与金钱有关。
尸:与身体有关。女:与妇人有关。
L:与笼罩有关。系:与捆绑有关。
求:与毛皮有关。旨:与美味有关。
页:与首有关。目:与眼有关,
皿:与器具有关。…、户:与房舍有关。
支:与敲击有关。辛:与刑具有关。
歹:与死亡有关。片:与文书、文件有关。
二、邻字推义
利用邻字推义法推断下列句中加点字的意思。
(1)百姓怨里而海内叛矣(《过秦论》):与“怨”同义,怨恨
⑵过蒙拔黑,宠命优渥(《陈情表》):与“拔”同义,援拔
(3)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兰亭集序》):与“短”反义,长
(4)虽蒙宽岁,犹执谦退(《后双书•王梁传》):与“宽”同义,直恕
(5)议检乱之本根,求祖宗之故事(《润州谢上表》):与“乱”反义,安定
⑹消坦、盈虚,终则右始(《庄子啾水》):与“消”反义,生长
(7)今主上幼沙,贼臣虎据,华夏震[栗,雄才奋用之秋也(《三国志・常林传》):与“幼”同义,
年幼
(8)益蟒(川6)弛,不问生产,遂大困。寻死富阳(《周维城传》):与“弛”同义,放纵
(9)至乃尚书郎乘马,则纠劾之(《颜氏家训》):与“劾”同义,检举、告发
「方法点拨」
在文言文中,两个词连用,往往有两种情况。一种是邻字连用,表达同一个意思,这时可以
借助其中一个实词的意义来执断另一个较为生疏的实词的意义。如“前代圣君,博思咨
讯”(《后汉书・幸帝纪》),“源”与“咨”同义,意为“咨询”。另一种是邻字连用,表达
相反或相对的意思,这时可以借助其中一个实词的意义来推断另一个实词的意义。如“陟罚
臧否,不宜异同”(《出师表》),“陟”与“罚”反义,意为“提拔”;“臧”与“否”反
义,意为“善”。这种邻字推义法在翻译中运用较广。如2016年全国卷HI译句“又谓珪刚直
忠说,当起用”,其中“说”是个难字,这时可利用邻字“忠”来推断出其为“正直”义。
_微积累
同义复词(同义组合)
侪(chGi)辈:同辈够(chi)夺:剥夺功名
蠲(judn)兔:兔除畋(lidn)猎:打猎
央浣(m6i):央求,请求
三、对文推义
充分利用句中加“△”的字来推断加点字的意思或用法。
(1)闾阎扑地,钟鸣鼎食之家;舸舰弥津,青雀黄龙之触(《滕王阁序》):满
,△
(2)则思慎始而敬终(《谏太宗十思疏》):慎重
△•
(3)忠不必用兮,贤不必以(《九章・涉江》):任用
△•
(4)人众车舆,万物殷富(《史记•南越列传》):众多
△■
(5)父未尝笞,母未尝非,闾里未尝让(《论衡・自纪篇》):责备
(3又况天地之无倪,阴阳之无穷(《非国语》):边际
•△
r方法点拨」
在文言文中,排比句、对偶句、并列词句对举的语言现象很多。在对举句中,位置对称的词
语一般词性相同,词义相近、相反或相对,因此,通过对已知词语的词性、词义的分析,就
可以推知未知词语的词性、词义。
四'语法推义
利用语法推义法推断下列句中加点字的意思。
(I)到镇江、丹阳、丹徒、金坛,皆克之(《明史•花云传》):掠汉
(2)太祖将取滁州,率数骑前行,云(指传主花云)从。猝遇贼数三,云罪太祖,拔剑跃马冲阵
而进(《明史・花云传》):保护
(3)诸山越(指偏远地方)不容,有寇难之县,辄用盖(指传主黄盖)为守长(《吴书•黄盖传》):归
顺,服从
(4)大卜之势,譬犹病者,陛卜既得良医矣,信任不疑,非徒.尊病,血乂当民(《宋史•蔡襄传》):
愈,使……痊愈;寿,使……长寿
r方法点拨」
句子的结构是固定的,组合是有规律的,词在句中所处的语法仁正,为我们推断词义提供了
依据。如主语、宾语常由名词、代词充当,谓语大多由动词、形容词充当,状语大多由副词
充当等。
(1)划分句子成分法
“僧义著于四海”("信义''作主语,可判断“信”是名词,作“信用”讲)
“烟涛微茫停难求”(状语,确实)
“楚王贪而停张仪”(谓语,信任)
(2)看搭配
“辍耕多垄上”,“之”后接表地点的“垄上”,很明显,“之”在这里只能译成动词“到”
才能与之搭配。
“自放驴,取野炊爨“,“樵”前面有动词“取”,后面有动苗“炊爨”,上下文联系起来,
不难推断出它处于宾语的位置,是名词,应该是“木柴”的意思。
五、语境推义
利用语境推义法推断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
⑴(马文升)在州列中最为耆硕,帝亦推心任之,诸大臣莫敢里也(《明史•马文升传》):朝官;
望其项背
(2)崔杼与庆封谋杀齐庄公。庄公死,更立景公,崔杼相之。庆封又欲杀崔杼而代之相……庆
封相景公,景公苦之。庆封出猎,景公与陈无宇、公孙灶、公孙玄诳封。封以其属斗,不胜,
走如鲁(《吕氏春秋・慎行》):讨伐
(3)前守滕宗谅大兴学校,费钱数十万。宗谅去,通判、僚吏皆疑以为欺,不肯书历。宿(指传
主胡宿)逍之曰:“君辈佐滕侯久矣,苟有过,盍不早正?乃阴拱以观,俟其去而非之,岂昔
人分谤之意乎?”(《宋史・胡宿传》):责备
解析(1)“班列”原指“朝班的行列”,又可指“朝廷”或“朝官”,这里根据上下文可译
为“朝官”。“望”作为动词,有“看”“期望”等义,联系前文“帝亦推心任之“,诸大
臣是难以望其项背的,所以这里的“望”是“望其项背”义。
(2)"诛''是"杀”义,单看它在这个句中很恰当,但结合大语境,尤其是下文看,解释为
“杀'’讲不通,因为庆封逃到等国了,所以,在这里“诛”应解释为“讨伐”V
(3)将“请”解释为“讥谓,讽刺”,仿佛顺理成章。之所以给人这种感觉,一是因为“请”
的常用义为“讥消”;二是因为将“讥谐”义带入句中,说通判、僚吏处事不当,使得胡宿
“讥请”他们,似乎也未尝不可。但全面联系语境,特别是准确把握下文胡宿所说的一番话,
就可以判定“谪”解释为“讥消,讽剌”是否正确了。揣摩胡客话语的意思,是直接指出通
判、僚吏的错误,这不是在“见1肖,讽刺”,而是在“责备”O因此,“请”应解释为“责
备”。
r方法点拨」
理解实词的含义要坚持“词不离句,句不离段”的语境原则,在语境中理解准确率才会提高。
需要强调的是,语境有小大之分。最小的语境即词语所在的句子,稍大的语境就是词语所在
句子的上下句,最大的语境即词语所在句子的所有相关文句。有时候,对词语的解释符合小
语境,甚至符合上下句构成的语境,但不符合完整的大语境。这种符合局部语境,但与整体
语境不符的情况极具迷惑性。所以,结合语境来讲析词语的解释是否论当时,绝不能只是招
解释带入句中,看其在本句中是否恰当,也不能只满足于推敲其是否符合上下句的意思,而
必须找到所有相关语句,在完整的语境中揣摩词语解释是否恰当。
六、成语推义
借助成语推断下列句中加点字的意思。
(1)匪来贸丝,来邛我谋(《诗经•氓》):接近、到。联系成语“若即若离”
(2)赵奢之修制其兵(《过秦论》):类。联系成语“不伦不类”
(3)腥臊并御,芳不得博兮(《九章•涉江》):迫近、接近。联系成语“日薄西山”
(4)每费一头,辄倾数家之产(《促织》):要求。联系成语“求全责备”
r方法点拨」
成语是人们长期以来使用的、简洁精辟的固定短语,被深深地打上了古汉语的烙印,是古汉
语留给现代汉语的"活化石",一些成语的含义并未因时间的流逝而改变,这就给我们推断
实词意义提供了方便,我们可以根据已掌握的成语的意义和用法,来推求文言实词的意义。
L微积累
实词推断常常联想到的成语
十名采誉(求取)彩影相争(慰问)
严惩不争(宽恕)事来问讯(屡次)
既往不等(责备)细大不尊(抛弃)
映荆斩棘(拨开)不期而遇(约定)
不通之客(邀请)毁家争难(解救)
另盖相感(连接)屡试不&(差错)
不,一词(帮助)垂帘守•政(管理)
求全方备(要求)口诛笔佟(讨伐)
随堂练习
I.(2020•江苏)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文后题目。
不肖宗道(指作者袁宗道),稚年丧母,外大母每见不肖,辄;目涔涔下,且泣且抄日:“几
饭否?将无寒乎?”辄取衣食衣食之。赠中宪公(指太夫人之公公)性嗜饮,日偕诸酒人游,
顾以生计萧疏,不无阻酣畅也。自有妇!、太夫人(指上文的“外大母”),而甘滑盈几,取办
咄嗟。诸故酒人惊相语:”前从夫夫饮,且少处菜耳,今何突致此衔桁者?“遍视其困筐而
索然若故,然后乃知太夫人啬腹龟手举劳姑,心力竭矣。方伯公(太夫人之丈夫)日夜期会奔
书间,力渐耗。太夫人时时见方伯公。(袁宗道《外大母赵太夫人行状》,有删改)
对卜.列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1勺一项是()
A.日府曰附日拊:抚摩
B.自有妇['太夫人卜:选择
C.然后乃知太夫人啬腹龟手通舅姑适:出嫁
D.太夫人时时见方伯公风:劝说
答案C
解析适:满足。
【参考译文】
我袁宗道,幼年丧母,外祖母每次见到我,就泪流不止,一边流泪一边抚摩着我说:“孩
子饿不饿?不会冷吧?”就取来衣服让我穿,取来食物让我吃。中宪公生性喜欢饮酒,天天
与酒友交游,只是生活用度匮乏空虚,难免妨碍了畅饮之欢。自从选择太夫人为儿她后,鲜
美柔滑的食物摆满了几案,时间很短就能取来办好。各位老酒反惊奇地对他说:“从前我们
跟你饮酒,很少有鱼类菜肴,现在怎么突然间就可以从容操办?”尽数查看谷仓和箱笼,仍
然空空如旧,这之后才知道是太夫人节衣缩食勤俭辛劳来满足自己的公婆,是用尽心力了啊。
方伯公日夜埋头在各种公文书簿之中,心力渐渐被消耗。太夫人时时劝说方伯公。
2.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邹维琏,字德辉,江西新昌人。吏部尚书赵南星知其贤,调为福勒郎中。时若路横迭,
凡用吏部部,必咨其同乡居言路者。给事中停槌、陈良训、章纪德以南星不先咨己,大怒,
共诟谛维琏。及维琏调考功,阻等益怒,交幸力攻。维琏愤,并疏求罢。维琏欲去不得,诏
留视事。乃严核官有,无少假借。五年二月.代熊文灿巡抚福建。海外红夷据彭湖,扶互市,
后被台湾,渐泊厦门。维琏屡极郑芝龙防遇之,不听。明年夏,红夷乘间袭陷厦门城,大掠。
维琏急发兵水陆进,芝龙亦驰援,焚其三舟,官军伤亦众。维琏在事二年,劳绩甚著。会当
国者温体仁辈雅忌维忌,而闽人宦京师者腾诱于朝,竟坐是罢官。(节选自《明史.邹维琏传》)
(1)维琏欲去不得,诏留视事。乃严核官评,无少假借。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会当国者温体仁辈雅忌维琏,而闽人宦京师者腾谤于朝,竞坐是罢官。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邹维琏想离职也不行,诏令他留任治事。于是他严格考核官员评语,亳不宽容。(得
分点:“去”,离职;“视事”,治事、办公;“假借”,宽容、宽恕)
(2)恰好当权的温体仁等平素就忌恨邹维琏,而在京城当官的福建人也在朝廷上肆意诽谤他,
(邹维琏)最终因此被免职。(得分点:“雅”,平素、一向:“宦”,做官、当官:“坐”,
因为、因...获罪)
【参考译文】
邹维琏,字德辉,江西新昌人。吏部尚书赵南星知道他贤明,将他调为稽勋郎中。当时
言官霸道,凡是任命吏部郎,必然先问他做言官的同乡。给事中傅榔、陈良训、幸允儒因为
赵南星没有先问自己,大怒,一同辱骂邹维智c等到邹维琏调任为考功,傅耀等更为恼怒.
轮流上疏竭力攻击他。邹维琏喷慨,上蔬请求罢官。邹维琏想离职也不行,诏令他留任治事。
于是他严格考核官员评语,毫不宽容。崇祯五年(1632)二月,代替熊文灿巡抚福建。荷兰人
占据澎湖,要挟互市,后又移住台湾,逐渐停泊在厦门。邹维琏屡次命令郑芝龙防备,郑芝
龙不听。第二年夏天,荷兰人乘机偷袭占领厦门城,大肆抢掠。邹维琏急忙发兵水陆并进,
郑芝龙也驰援,烧毁了荷兰人三条船,官军受伤的也多。邹维琏居官任事两年,功绩很显著。
恰好当权的温体仁等平素就忌恨邹维琏,而在京城当官的福建人也在朝廷上肆意诽谤他,(邹
维琏)最终因此被免职。
巩固学案
一、四类实词基础练
1.请根据通假条件找出下列句中的通假字,并解释其义。
(1)出奇以挠其谋,坚守以老其师,劳佚之势,我得胜算矣。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佚”同“逸”,安逸,
(2)尻下徒吏,偃居门宇终日。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偃”同“宴”,安闲,
(3)太子蚤从征(魏征)言,不死今日之祸。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蚤”同“早”,早早地。
(4)郑仁基息女美而才,皇后建请为充华(妃嫔称号),典册具。征(魏征)谏曰:“……今郑己约
昏,陛下取之,之为人父母意!”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昏”同“婚”,婚姻,“取”同“娶”,娶。
2.思考下列词语的古义和变化类型,完成下面表格。
词语古义今义变化类型
菜除主食以外的一切食物
宫帝、后、太子等居住的房屋
睡睡着,睡觉
瓦安装在房顶上的瓦片
臭难闻的气味
禽鸟类的总称
汤食物煮后所得的汁水
走狗比喻受人豢养而帮助作恶的人
舅姑舅舅和姑姑
丈夫婚姻关系中的男方
答案
词语古义今义变化类型
专指蔬菜,不包括肉、禽、蛋
菜除主食以外的一切食物词义扩大
等其他类食物
宫房屋,居室帝、后、太子等居住的房屋词义缩小
睡坐着打瞌睡睡着,睡觉词义扩大
瓦用陶土烧制的器皿安装在房顶上的瓦片词义转移
臭气味难闻的气味词义缩小
禽走兽的总称鸟类的总称词义转移
汤热水,开火食物煮后所得的汁水词义转移
走狗猎犬:自称谦辞比喻受人豢养而帮助作恶的人感情色彩变化
男姑丈夫的父母,即公婆舅舅和姑姑词义转移
丈夫成年男子婚姻关系中的男方词义缩小
3.解释下列多义词的义项。
⑴属
①举酒膈客,诵明月之诗,歌窗窕之章(《赤壁赋》):
②十三学得琵琶成,名回教坊第一部(《琵琶行》):
③衡少善用文(《张衡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有……杜赫之.为之谋(《过秦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⑤然亡国破家相随尊《屈原列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①同“嘱”,劝请②隶属③撰写④类⑤连接
⑵过
①子卿不欲降,何以过陵(《苏武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注蒙拔擢,宠命优渥(《陈情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今急而求子,是其人之过也i《烛之武退秦师》):
④闻大王有意督过之(《鸿门宴》):_____________________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度个人住房维修基金担保责任协议4篇
- 2025年金融机构间协议存款风险管理合同3篇
- 二零二五版汽车分期付款及二手车交易及售后服务合同3篇
- 2025版学校活动中心租赁合同范本2篇
- 2025版出租车司机职业操守担保合同2篇
- 2025版个人车辆抵押债权债务处理执行条款4篇
- 2025年长沙考货运从业资格证驾校
- 2025年绿色建筑项目施工连带责任保证合同4篇
- 2025餐饮拆伙协议书退伙后品牌使用权及保密协议3篇
- 卸车事故紧急处理与赔偿协议2025年度3篇
- 中华人民共和国保守国家秘密法实施条例培训课件
- 管道坡口技术培训
- 2024年全国统一高考英语试卷(新课标Ⅰ卷)含答案
- 2024年认证行业法律法规及认证基础知识 CCAA年度确认 试题与答案
- 皮肤储存新技术及临床应用
- 外研版七年级英语上册《阅读理解》专项练习题(含答案)
- 2024年辽宁石化职业技术学院单招职业适应性测试题库必考题
- 上海市复旦大学附中2024届高考冲刺模拟数学试题含解析
- 幼儿园公开课:大班健康《国王生病了》课件
- 小学六年级说明文阅读题与答案大全
- 人教pep小学六年级上册英语阅读理解练习题大全含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