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粤教新版选择性必修2生物下册阶段测试试卷_第1页
2025年粤教新版选择性必修2生物下册阶段测试试卷_第2页
2025年粤教新版选择性必修2生物下册阶段测试试卷_第3页
2025年粤教新版选择性必修2生物下册阶段测试试卷_第4页
2025年粤教新版选择性必修2生物下册阶段测试试卷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内…………○…………装…………○…………内…………○…………装…………○…………订…………○…………线…………○…………※※请※※不※※要※※在※※装※※订※※线※※内※※答※※题※※…………○…………外…………○…………装…………○…………订…………○…………线…………○…………第=page22页,总=sectionpages22页第=page11页,总=sectionpages11页2025年粤教新版选择性必修2生物下册阶段测试试卷290考试试卷考试范围:全部知识点;考试时间:120分钟学校:______姓名:______班级:______考号:______总分栏题号一二三四五总分得分评卷人得分一、选择题(共8题,共16分)1、下表是某湖泊生态系统中某种鱼类种群的年龄组成数据表;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年龄。

0+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个体数。

92

187

121

70

69

61

63

72

64

55

42

39

264

(注:表中“1+”表示鱼的年龄大于或等于l,小于2,依此类推,该鱼类在3+时达到性成熟,9+时丧失繁殖能力)A.该鱼类种群密度在一段时间内将维持相对稳定B.调查该鱼类种群密度的方法可以是标志重捕法C.该鱼类在湖泊空间的分布构成群落的空间结构D.捕鱼时应尽量捕获大龄鱼,以维持种群的持续增长2、如图为碳元素在生态系统中循环的模式图;图中甲;乙、丙表示生态系统的生物成分,箭头表示生理过程。下列相关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d过程代表光合作用,b过程代表呼吸作用B.甲所示的营养级在食物链中占有的碳元素最多C.碳元素在甲、乙、丙之间以有机物的形式传递D.碳元素可在无机环境和生物群落之间反复利用3、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水污染问题日益严重,建立人工湿地是解决城市水污染的一种有效途径。下图是利用人工湿地处理城市污水的示意图,其中甲;乙、丙代表人工湿地生态系统的三种生物类群。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输入该人工湿地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是乙所固定的太阳能B.缺少类群丙则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不能正常进行C.人工湿地中的每个物种都维系着该生态系统的结构与功能D.人工湿地对污水的净化能力体现了该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4、从1949年至今;我国分别在1953年;1964年、1982年、1990年、2000年与2010、2020年,进行了七次全国性人口普查。人口普查是一项重要的国情调查,对国家管理、制定各项方针政策具有重要的意义。如果人口增长不加控制,对生态环境造成的压力体现在()

①对土地资源的压力②对水资源的压力③对能源的压力④对森林资源的压力⑤使环境污染加剧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②③④D.①②③④⑤5、如图为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的部分过程。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①中的能量是来自初级消费者的同化作用B.b为初级消费者同化的能量C.a为初级消费者同化的能量D.应在b处加上细胞呼吸散失的热能箭头6、生态学家P.A.Haefner对褐虾在不同含盐量和不同温度条件下的耐受能力进行了研究。其研究的部分数据绘成如图曲线(曲线旁的百分比为褐虾死亡率)。据图分析不正确的是()

A.与15℃水温比较,5℃水温下褐虾对盐度耐受范围窄B.在25℃水温、30‰盐度时,只有10%的褐虾能够生存C.在20℃水温条件时,30‰左右的盐度最适宜其生存D.由图可见,温度和盐度等因子共同影响生物的生命活动7、下列现象中,不属于化学信息的是A.“温柔陷阱”—捕虫草“绝技”:捕虫草产生香甜的分泌液,引诱昆虫前来并将其捕食B.“臭名昭著”—野生海芋:海芋释放臭味吸引蚊子前来,帮助传粉C.“我最闪亮”—孔雀开屏:鸟类的求偶炫耀D.“我的地盘”—美洲猎豹:撒尿标记自己的领地8、某兴趣小组研究了一个草原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以及人体的内环境稳态后,画出了如图示意图,下列相关分析正确的是()

A.若图Ⅰ所示为食物网,则F代表生产者,H代表消费者,G代表分解者B.若图Ⅱ表示人的体液各部分的关系,甲是组织液,当人感染了某病毒痊愈后,能在甲中发现T细胞和B细胞分化成的记忆细胞C.若图Ⅲ表示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A代表消费者,B代表生产者,C代表分解者,D代表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D.若图Ⅲ表示碳循环,B代表大气中的CO2库,C表示消费者评卷人得分二、多选题(共9题,共18分)9、下列关于生态工程的叙述,正确的是()A.湿地的恢复除利用生物工程手段外,还要依靠自然演替机制恢复其生态功能B.矿山废弃地生态恢复工程的关键是植被恢复和土壤微生物群落的重建C.退耕还林还草、植树造林等是小流域综合治理生态工程的主要对策D.我国可以走发达国家走过的“先污染、后治理”的发展路径10、下图甲是人工设计的生态系统图;图乙是人们绘制的在蚯蚓养殖池中加入一定量食用菌杂屑后蚯蚓种群数量随时间的变化曲线。下列叙述符合生态学观点的是()

A.该生态系统中的能量经过了多级利用,提高了系统总能量的利用效率B.合理使用农家肥可以提高流经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C.蚯蚓种群数量达到K/2值时,种内竞争最激烈D.食用菌和蚯蚓属于分解者,它们促进了生态系统中物质循环的进行11、生物圈的稳态是人类社会和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为了维持生物圈的稳态,下列思路和做法可取的是()A.落实科学发展观,大力发展生态农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B.全民开展节能减排,实现能源的清洁生产,努力开发新能源C.建立“原料—产品—废料”的生产模式,实现物质的循环利用D.环境效益比经济效益更为重要,必须把保护环境放在优先地位12、鱼塘中分布有小球藻、绿藻等植物,还有草鱼、鱼等动物及多种微生物。下列有关鱼塘群落的叙述错误的是()A.研究鱼塘的边界不属于群落水平上研究的内容B.鱼塘中动物的分层现象主要与食物有关,还与阳光、温度、水分等非生物因素有关C.鱼塘中的浮游动物白天分布在较深水层,夜间上升到表层活动,体现了群落的垂直结构D.为调查鱼塘水域中小球藻的种群密度,可采用抽样检测法13、盘锦市是我国优质稻米生产基地,也是中国北方规模较大的河蟹人工孵化和养殖基地。该市大力建设有机、绿色,无公害稻米生产基地,推进百万亩优质水稻工程,整合河蟹产业项目,形成了“稻蟹共生、一地两用、一水两养、一季三收”的高效立体生态综合种养模式,为北方水稻主产区的农民开辟了一条增收致富的新途径。以下关于“稻蟹共生”的分析,正确的是()A.蟹的粪便可以为水稻提供物质和能量B.“稻蟹共生”可以减少农药和化肥的使用C.蟹呼吸释放的CO2可供水稻进行光合作用D.蟹的活动有利于疏松土壤和物质循环14、如图表示某海岛珊瑚礁群落演替过程中鱼的种数、鱼的个体数及珊瑚礁体积的变化,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珊瑚礁群落的演替过程属于初生演替B.珊瑚礁体积增加为鱼类生存提供了更复杂的空间C.演替过程中鱼类的丰富度逐渐增加并趋向稳定D.演替过程中鱼的种类数增加导致珊瑚礁体积下降15、下图是某池塘生态系统中能量流经鱼类的示意图。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A.d/a×100%是鱼类的能量传递到下一营养级的效率B.鱼类呼吸作用产生的能量大部分通过甲途径以热能的形式散失C.粪便中的能量不属于鱼类的同化量,属于鱼的上一营养级D.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是循环往复、逐级递减的16、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庆典活动中突出了“绿色理念”,环保细节处处可见,如七棵烟花树的焰火药剂无重金属物质且低硫,是高科技环保焰火产品;迎宾礼炮零污染;由再生涤纶、地毯专用纱线编织而成的红地毯是由40余万个废旧矿泉水瓶制作而成的;气球可生物降解等。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焰火药剂鸣放时产生的含碳气体可以参与碳循环B.零污染环保礼炮既不会导致雾霾,也不导致酸雨C.用废旧矿泉水瓶制作红地毯,有利于减轻塑料制品对环境的污染D.研究土壤微生物分解可降解气球时,对照组土壤需60℃处理1h17、美国生态学家WarderC.Allee在研究某些动物种群数量变化时发现,种群过密或过疏都是不利的,都可能对种群增长产生抑制性影响,动物种群有一个最适的种群密度,这现象被称为阿利氏规律(如图)。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阿利氏规律多见于某些集群生活的动物,如企鹅B.传染病、气候是影响种群密度变化的非密度制约因素C.阿利氏规律可用于指导珍稀动物的易地保护D.随种群密度的增加可能会增加个体间对营养、食物和空间的竞争,但这经常被群体存活力的提高而抵消,因为群聚具有保护自身、发现资源或调节小气候或微环境条件的能力评卷人得分三、填空题(共7题,共14分)18、生物在生命活动过程中,产生一些可以传递信息的_______,如_______,以及动物的_______等,这就是化学信息。如_______以及哺乳类等生物体中都存在能传递信息的化学物质——______。19、不同生态系统在这两种稳定性的表现上有着一定的差别。一般来说,生态系统中的组分越_______,食物网越_______,其自我调节能力就越________,抵抗力稳定性就越_______。20、我国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可以概括为_______(例如建立_______)和_______(例如建立_______)两大类。此外,建立精子库、种子库等,利用_______对濒危物种的_______进行保护,也是对濒危物种保护的重要措施。21、种间关系:是指不同生物之间的关系,包括_______、寄生、_______、捕食等。22、生产者——绿色植物属于第_____营养级;直接以植物为食的昆虫是_______,属于第_______营养级;次级消费者——青蛙属于第_______营养级;_______——蛇属于__________营养级;四级消费者——鹰属于第_______营养级。23、根据群落的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等方面的差异,可以将陆地群落大致分为荒漠、草原、森林等。24、生态系统的结构包括两方面的内容:生态系统的成分和______________。评卷人得分四、实验题(共4题,共36分)25、回答下列与种群有关的问题。

I.研究人员对某牧场进行了相关调查研究:

(1)调查中发现该牧场生长着披碱草;针茅、黑麦等多种牧草,所有这些牧草______(填能”或“不能”)构成一个生物群落,判断理由是_____________。

(2)如图为该牧场的长爪沙鼠数量调查结果,其种群数量变化趋势是_______;理由是___。

Ⅱ.如图为某研究性学习小组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变化的实验中,用血细胞计数板计数时,一个中方格的酵母菌分布情况。

估算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密度的常用方法称为_____,若吸取酵母菌样液1mL,并稀释100倍,采用血细胞计数板(规格为1mm×1mm×0.1mm,由400个小格组成)计数时结果如图,若计数的中方格酵母菌平均数为18个,则10mL培养液中酵母菌的总数为_____个。26、如图为某条小河从高山湖泊汇入大河的示意图;其中食品工厂;村庄会向小河中排污(含大量有机物)。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该河流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来源有_________________。

(2)食品工厂排污后,河流水体变浑浊,但是下游村庄附近河流又保持清澈见底,这说明该河流具有_____稳定性。

(3)有同学调查食品工厂附近土壤小动物类群的丰富度,将土样带回实验室后,用诱虫器采集小动物时,忘记开装置的电灯,导致统计结果____________(填“偏大”;“偏小”、“不变”)。

(4)调查表明,村庄周围被踩踏过的地方,很难见到高大的植被,取代的是低矮的草,甚至有不长草、土壤板结的现象,这说明人类活动往往会___________________。

(5)小河边的芦苇,不仅可以用于造纸,还可以保持水土、涵养水源、调节气候,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_____价值。27、三化螟是水稻害虫;危害严重时可导致水稻颗粒无收。利用人工合成的信息素诱杀是防治三化螟的方法之一。为了检验该方法在防治三化螟时的作用效果,科研小组选择两块相同的稻田进行试验,实验组放置信息素,对照组不放置,结果如下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白色柱是__________(填“实验组”或“对照组”)的测定结果;信息素诱杀雄性个体能降低害虫种群密度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三化螟成虫在春季将卵产于水稻叶片上;但产卵时的温度必须达到16℃以上。由此可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离不开信息的传递。要调查水稻叶片上三化螟虫卵的密度,通常采用的方法是____________。

(3)除了利用信息素诱杀外,还可以通过引入天敌等方式来提高________________以降低三化螟的种群数量。防治过程中应将三化螟种群数量控制在K/2以下,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28、下图表示某种群在不同条件下数量变化情况的数学模型;其中a点表示外界因素的变化。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J”型曲线出现的前提条件是______________;此种种群增长曲线在实验室条件下常见。

(2)“J”型曲线的种群增长率将______________;曲线Ⅲ与“J”型曲线相比出现的阴影部分所代表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

(3)图中K代表________________。若a点时干旱,且干旱能抑制造成蝗虫患病的一种丝状菌的生长,则a点后蝗虫种群的数量变化为曲线________。若要抑制蝗灾,应将蝗虫种群数量控制在__________以下。评卷人得分五、综合题(共3题,共12分)29、为提高经济效益;庄园充分发展立体农业,在苹果树下间种草菇,同时放养山鸡。

(1)草菇在该生态系统成分中属于__________。苹果树的落叶可为草菇提供营养;栽培草菇剩下的基质又可被果树根系吸收利用,放养山鸡也可以减少果树施肥量,这体现了生态系统的_____________功能。

(2)从生态系统的稳定性角度看;果树—草菇—山鸡模式的立体农业比单一种植苹果更有优势,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4;5月苹果开花时节;果园中经常通过仪器发出与蜜蜂振翅飞舞相同频率的振动或声音,来传递__________信息。

(4)放养山鸡还可以为果树除虫,从能量流动角度分析,其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30、草原生态系统的部分食物网如图所示。

回答下列问题:

(1).该生态系统除了上述食物网中的成分外,还包括无机物、_________、气候、能源和_________,生态系统总是朝着物种多样化、_________和功能完善化的方向发展。

(2).在食物网中,各生物之间通过一系列取食和被取食的_________关系传递物质和能量,称之为食物链。捕食食物链是以_________为起点。

(3).在该食物网中,共有_________条食物链。短期内鼠的种群密度的上升,会引发鹰、蛇和狐狸种群密度的上升,继而导致鼠种群密度下降,这个过程叫_________。31、土壤微生物包括细菌、真菌、病毒和原生动物等微小生物,在土壤物质转化、有机质分解和维持土壤肥力等过程中起着关键作用。下表为研究人员调查的某地区土壤中原生动物的分布情况。类别凋落物层(0~16cm)腐殖质层(6~13cm)过渡层(13~20cm)(个/g±)/(%)(个/g±)/(%)鞭毛虫220000(73%)51000(17%)29000(10%)变形虫类15000(32%)17000(37%)14500(31%)壳变形虫类4560(38%)2000(24%)4560(38%)纤毛虫类3500(52%)1700(25%)1500(24%)

(1)该土壤原生动物的分布情况是利用________法进行采集、调查的。由表中数据可知,土壤中的原生动物具有垂直分布现象,造成该现象的原因有________。

(2)变形虫类和纤毛虫类以细菌和其它原生动物等为食物,这些动物可能属于土壤生态系统生物成分中的________,其同化的能量用于自身生长、发育和繁殖等生命活动以及________。

(3)研究发现,该地区的蚯蚓机体内有吞食的微塑料碎片,据此能否判断微塑料在蚯蚓机体内存在生物富集现象?请做出判断并说明理由________。参考答案一、选择题(共8题,共16分)1、C【分析】【分析】

1.种群的年龄组成:(1)增长型:种群中幼年个体很多;老年个体很少,这样的种群正处于发展时期,种群密度会越来越大;(2)稳定型:种群中各年龄期的个体数目比例适中,数目接近.这样的种群正处于稳定时期,种群密度在一段时间内会保持稳定;(3)衰退型:种群中幼年个体较少,而老年个体较多,这样的种群正处于衰退时期,种群密度会越来越小。

2.对于活动能力强;活动范围大的个体调查种群密度时适宜用标志重捕法;而一般植物和个体小、活动能力小的动物以及虫卵等种群密度的调查方式常用的是样方法。

【详解】

A;根据表中数据可知幼年、成年和老年3个年龄组个体数的比例为(92+187+121):(70+69+61+63+72+64):(55+42+39+264)=400:399:400≈1:1:1;由此可推测该鱼种群数量的变化趋势是保持稳定,属于稳定型,A正确;

B;鱼的个体较大;活动范围广,调查该种群的种群密度,常用的方法是标志重捕法,B正确;

C;该鱼类属于一个种群;而不是群落,因此没有空间结构,C错误;

D;捕鱼时应尽量捕获大龄鱼;使种群数量维持在K/2水平上,同时具有生育能力的数量较多,有较高的出生率,以维持种群的持续增长,D正确。

故选C。2、A【分析】【分析】

分析题图:如图为碳元素在生态系统中循环的模式图;甲乙丙的箭头都指向丁,则丁为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库,甲与丁双向箭头,则甲为生产者,甲和乙的箭头指向丙,则丙为分解者,乙为消费者。

【详解】

A、由图可知,甲是生产者,丁是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库,d代表生产者的呼吸作用,b代表生产者的光合作用或化能合成作用;A错误;

B;甲为生产者;属于食物链中的第一营养级,所含的能量最多,在食物链中占有的碳元素最多,B正确;

C、碳在生物群落(甲、乙、丙)之间以有机物形式传递,在无机环境和生物群落之间以CO2形式传递;C正确;

D;物质循环具有全球性和循环性;碳元素在无机环境和生物群落之间可以反复利用,D正确。

故选A。3、A【分析】【分析】

分析题图:图中甲为消费者;乙为生产者,丙为分解者。

【详解】

A;输入该生态系统的能量有生产者固定的总能量和城市污水中的能量;A错误;

B;缺少类群丙分解者;生态系统将不能把有机物进行分解,动植物的遗体残骸不能被分解,所以物质循环不能正常进行,B正确;

C;人工湿地中的每个物种都维系着该生态系统的结构与功能;C正确;

D;人工湿地对污水的净化能力能够维持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体现了该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D正确。

故选A。

【点睛】4、D【分析】【分析】

人口增长对生态环境的压力表现在土地资源;水资源、能源、森林资源、环境污染等许多方面。

【详解】

①人口增长使耕地的污染和退化严重;①正确;

②人口增长过快用水量就会相应增加;同时污水也相应增加,而人均水资源减少,②正确;

③人口增长过快除了矿物燃料外;木材;秸秆都成了能源,给能源带来了压力,③正确;

④人口增长过快使得越来越多的森林受到破坏;④正确;

⑤人口增长过快使得大量工农业废弃物和生活垃圾排放到环境中;加剧了环境污染,⑤正确。

综上所述;①②③④⑤正确。D正确,ABC错误。

故选D。5、C【分析】【分析】

1;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从生产者固定太阳能开始.能量流动特点为单向;逐级递减.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只能从第一营养级流向第二营养级,再依次流向后面的各个营养级,因此是单向不可逆转的。

2、题图分析:图中a为初级消费者同化的能量,即第二营养级含有的能量;b为初级消费者用于生长;发育和繁殖的能量;即第二营养级所含能量减去因呼吸以热能散失之后而剩余的能量,该部分的能量最终将有两个去向,一是遗体、残骸中的能量被分解者利用,二是被次级消费者摄入而流向第三营养级。

【详解】

A;①是指草食动物粪便所含的能量;来自于生产者的同化作用,A错误;

B、由分析可知,b为初级消费者用于生长发育和繁殖的能量;B错误;

C;由分析可知;a为初级消费者所同化的总能量,C正确;

D;每个营养级的能量去向:被下一个营养级摄取;用于自身生命活动,被分解者利用和以热能形式散失,所以应在a处加上细胞呼吸散失的热能箭头,D错误。

故选C。

【点睛】6、B【分析】【详解】

A;依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5℃水温下褐虾生活的盐度范围约为22~38‰;而15℃水温下褐虾生活的盐度范围约为18~42‰,因此与15℃水温比较,5℃水温下褐虾对盐度耐受范围窄,A正确;

B;在25℃水温、30‰盐度时;褐虾死亡率为10%,B错误;

C;在20℃水温条件、30‰左右的盐度时;褐虾死亡率最小,最适宜其生存,C正确;

D;综上分析;温度和盐度等因子共同影响生物的生命活动,D正确。

故选B。7、C【分析】【详解】

A;捕虫草产生香甜的分泌液;引诱昆虫前来并将其捕食,属于化学信息,A错误;

B;海芋释放臭味吸引蚊子前来;帮助传粉,属于化学信息,B错误;

C;孔雀开屏;求偶炫耀,属于行为信息,C正确;

D;美洲猎豹撒尿标记自己的领地;属于化学信息,D错误。

故选C。8、C【分析】【分析】

生态系统的结构包括组成成分和营养结构。

生态系统的功能包括物质循环;能量流动和信息传递。

【详解】

A;若图Ⅰ所示为食物网;食物网中不包括分解者,A错误;

B;若图Ⅱ表示人的体液各部分的关系;甲是血浆,B错误;

C;若图Ⅲ表示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根据双向箭头可知,B代表生产者,A代表消费者,C代表分解者,D代表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C正确;

D、若图Ⅲ表示碳循环,D代表大气中的CO2库;C表示分解者,D错误。

故选C。

【点睛】

生产者和大气中的二氧化碳之间是双向箭头,且生产者为一进多出,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是多进一出。二、多选题(共9题,共18分)9、A:B【分析】【分析】

矿区废弃地的生态恢复工程:

(1)问题:矿区土体;土壤和植被;乃至整个地区生态系统的破坏。

(2)对策:人工制造表土;多层覆盖、特殊隔离、土壤侵蚀控制、植被恢复工程等;关键是植被恢复及其所必需的土壤微生物群落的重建。

(3)案例:赤峰市元宝山矿区生态恢复工程。

【详解】

A;湿地的恢复除利用生物工程手段外;还要依靠自然演替机制恢复其生态功能,A正确;

B;煤矿废弃后;恢复生态环境的关键是植被的恢复及其所必需的土壤微生物群落的重建,B正确;

C;小流域综合治理生态工程的措施有保土蓄水、耕作、林草、生物等;层层设防控制土壤侵蚀,C错误;

D;我国应该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而不能走西方“先污染,后治理”之路,D错误。

故选AB。

【点睛】

本题知识点简单,考查生态恢复工程、生物多样性的保护,要求考生识记矿区废弃地的生态恢复工程存在的问题、解决的对策及案例,明确矿山废弃地生态修复工程的关键是植被的恢复及其所必需的土壤微生物群落的重建。10、A:B:D【分析】【分析】

1、某一营养级(最高营养级除外)能量的去向包括:自身呼吸消耗、流向下一个营养级、被分解者分解利用、未被利用;能量流动的特点:单向传递、逐级递减。

2;种群数量增长的“S”型曲线:是受限制的指数增长函数;描述食物、空间都有限,有天敌捕食;同一种生物的K值不是固定不变的,会受到环境的影响,环境遭受破坏,K值可能会下降;而当生物生存的环境改善,K值可能会上升。

【详解】

A、分析图1人工设计的生态系统图可知,该生态系统实现了能量的多级利用,提高了生态系统总能量的利用效率,A正确;

B、流经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是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农家肥被微生物分解产生二氧化碳和矿质元素,提高了植物光合作用效率,因此可以提高流经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B正确;

C、种群数量大到K值时种群数量最多,种内斗争最激烈,C错误;

D、食用菌和蚓属于分解者,分解者加速了生态系统中物质循环的进行,D正确。

故选ABD。11、A:B:D【分析】【分析】

生态工程建设的目标是使人工控制的生态系统具有强大的自然再生产和社会再生产的能力。在生态效益方面要实现生态再生;使自然再生产过程中的资源更新速度大于或等于利用速度,在经济效益方面要实现经济再生,使社会经济再生产过程中的生产总收入大于或等于资产的总支出,保证系统扩大再生产的经济实力不断增强,在社会效益方面要充分满足社会的要求,使产品供应的数量和质量大于或等于社会的基本要求,通过生态工程的建设与生态工程技术的发展使得三大效益能协调增长,实现高效益持续稳定的发展。

【详解】

A、落实科学发展观,大力发展生态农业,实现物质的循环再生,能量的多级利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A正确;

B、全民开展节能减排,实现能源的清洁生产,努力开发新能源,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减弱温室效应,B正确;

C、建立原料一产品一原料”的生产模式,建立无废料生产体系,实现物质的循环利用,C错误;

D、要维持生物圈的稳态,达到可持续发展,在发展经济、制定政策上,首先要考虑环境效益,把保护环境放在优先地位上,D正确。

故选ABD。12、A:C【分析】【分析】

从群落的视角出发;将群落作为一个整体来研究,如群落的物种组成;种间关系、群落的空间结构等。

【详解】

A;研究鱼塘的范围和边界属于群落水平上研究的问题;A错误;

B;群落中植物的分层为动物创造了多种多样的栖息空间和食物条件;因此动物的分层现象主要与食物、空间有关,还与阳光,温度、水分等非生物因素有关,B正确;

C;垂直结构是群落在垂直方向上的分层现象;因此浮游动物白天分布在较深水层,夜间上升到表层活动,没有体现群落的垂直结构,C错误;

D;抽样检测法可用于单细胞小球藻种群密度的检测;D正确。

故选AC。13、B:C:D【分析】【分析】

粪便中的有机物不能被生产者直接利用;需要经分解者的分解作用将有机物分解成无机物才能吸收利用。

【详解】

A;蟹的粪便被土壤里的微生物分解为无机物;可为水稻提供矿质元素,但不能提供能量,A错误;

B;“稻蟹共生”生产模式中;蟹的作用是除草、除害虫,提供肥料,与单纯种植水稻相比,“稻蟹共生”可以减少农药和化肥的使用,B正确;

C;蟹进行呼吸作用会释放二氧化碳;水稻作为生产者可以利用二氧化碳进行光合作用,C正确;

D;蟹的活动有利于疏松土壤;增加土壤中的氧气含量,能够促进分解者分解有机物为无机物,重新共给生产者利用,促进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D正确。

故选BCD。14、A:D【分析】【分析】

1初生演替:是指一个从来没有被植物覆盖的地面;或者是原来存在过植被,但是被彻底消灭了的地方发生的演替。

2次生演替:原来有的植被虽然已经不存在;但是原来有的土壤基本保留,甚至还保留有植物的种子和其他繁殖体的地方发生的演替。

【详解】

A;珊瑚礁群落发生演替时;原有条件含有珊瑚礁鱼类等生物,所以发生的是次生演替,A错误;

B;珊瑚礁是鱼类等生物生存的环境;它的体积增加可为鱼类等生物提供更复杂的生存空间,B正确;

C;由题图可知;鱼的种类数逐渐增加并趋于稳定,C正确;

D;由题图中信息不能得出演替过程中;鱼的种类数增加导致珊瑚礁体积下降的结论,反而可以得珊瑚礁体积的减小导致了鱼类种类减少和鱼的个体数下降的推测,D错误。

故选AD。15、A:D【分析】【分析】

消费者摄入的能量包括粪便量和同化量;同化量的去向包括呼吸散失的热量;遗体残骸的能量、流向下一营养级的能量(最高营养级除外)和自身生长发育的能量。

【详解】

A;传递效率=上一营养级的同化量/下一营养级的同化量×100%;d是摄入量,故d/a×100%不是鱼类的能量传递到下一营养级的效率,A错误;

B;鱼类呼吸作用产生的能量大部分通过甲途径以热能的形式散失;小部分合成ATP,B正确;

C;粪便中的能量不属于鱼类的同化量;属于鱼的上一营养级的同化量,C正确;

D;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的特点是单向流动、逐级递减;D错误。

故选AD。16、A:B:C【分析】【分析】

碳在大气圈中的主要存在形式是CO2;在生物群落中的主要存在形式是含碳有机物,碳循环过程中生产者通过光合作用固定二氧化碳,转变成有机物,然后通过捕食关系传递到动物,动植物的遗体残骸和枯枝落叶被分解者分解,通过动植物的呼吸作用和分解者的分解作用碳再以二氧化碳的形式释放到大气中,部分以化石燃料的形式通过燃烧产生二氧化碳释放到大气中。

【详解】

A、焰火药剂鸣放产生的含碳气体(如CO2)可以参与碳循环;A正确;

B;分析题意可知;环保礼炮零污染,既不会导致雾霾,也不会导致酸雨,B正确;

C;废旧矿泉水瓶属于难降解制品;对难降解制品进行二次利用可以减轻该类制品对环境的污染,C正确;

D;观察土壤微生物对可降解气球的分解作用时;对照组要用来观察土壤微生物的分解作用,土壤不做处理,实验组要在尽可能保证土壤理化性质的前提下排除土壤微生物的作用,土壤可在60℃恒温箱中处理1h进行灭菌,D错误。

故选ABC。17、A:C:D【分析】【分析】

种群的数量特征包括种群密度;年龄结构、性别比例、出生率和死亡率、迁入率和迁出率。种群密度是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出生率和死亡率能决定种群密度的大小。

【详解】

A;集群生活的动物在种群最适密度时存活率最高;低于或高于最适密度都可能降低存活率,所以阿利氏规律多见于某些集群生活的动物,如企鹅,A正确;

B;传染病是影响种群密度变化的密度制约因素、气候是影响种群密度变化的非密度制约因素;B错误;

C;根据阿利氏规律;低于或高于最适密度都可能使种群增长受到抑制,故应该保证易地保护的动物种群具有一定的种群密度,C正确;

D;由于群聚具有保护自身、发现资源或调节小气候或微环境条件的能力;所以,虽然随种群密度的增加虽然会增加个体间对营养、食物和空间的竞争,但这经常被群体存活力的提高而抵,D正确。

故选ACD。三、填空题(共7题,共14分)18、略

【解析】①.化学物质②.植物的生物碱、有机酸等代谢产物③.性外激素④.昆虫、鱼类⑤.信息素。19、略

【解析】①.多②.复杂③.强④.高20、略

【分析】【分析】

【详解】

略【解析】就地保护自然保护区和风景名胜区易地保护植物园、动物园;濒危物种繁育中心生物技术基因21、略

【分析】【分析】

【详解】

略【解析】互利共生竞争22、略

【分析】【分析】

【详解】

略【解析】一初级消费者二三三级消费者四五23、略

【分析】【分析】

群落是指在相同时间一定地域中各种生物的集合。群落水平上主要研究以下问题:群落的范围和边界;群落的物种组成,优势物种,空间结构,种间关系,生态位及群落的演替等。

【详解】

观察一个群落;首先看到的是群落外貌。根据群落的外貌和物种组成等方面的差异,可以将陆地群落大致分为荒漠;草原、森林等类型。物种组成是区别不同群落的重要特征,也是决定群落性质最重要的因素。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群落的结构和群落的类型。解题关键是要明确群落水平上研究的问题与种群水平上研究的不同,进一步掌握群落在外貌和物种组成上的差异。【解析】①.外貌②.物种组成24、略

【分析】【详解】

生态系统的结构包括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和营养结构(食物链和食物网)。【解析】营养结构(食物链和食物网)四、实验题(共4题,共36分)25、略

【分析】【分析】

样方法的注意点:①随机取样;②样方大小适中;③样方数量不易太少;④一般选易辨别的双子叶植物(叶脉一般网状);⑤常用五点取样法和等距取样法。

利用血球计数板在显微镜下直接计数是一种常用的细胞计数法;这种方法可以直接测定样品中全部的细胞数目,所以一般用于单细胞微生物数量的测定,由于血球计数板上的计数室盖上盖玻片后的容积是一定的,所以可根据在显微镜下观察到的细胞数目来计算单位体积的细胞的总数目。

【详解】

I.(1)所有这些牧草不能构成一个生物群落;因为生物群落应包含该区域的全部生物,包括动物;植物和微生物。

(2)据图分析;牧场的长爪沙鼠种群中处于幼年的个体数量较多,处于老年期的个体数量较少,种群的年龄组成为增长型,则种群数量逐渐增加。

Ⅱ.若吸取酵母菌样液1mL并稀释100倍,采用血细胞计数板(规格为1mm×1mm×0.1mm,由400个小格组成)计数,如图表示一个中方格中酵母菌的分布情况,据题意每个样方有16个小格,共400/16=25个样方,每个样方内平均数为18个酵母菌,总数为18×25=450个。每个小格内,1mm×1mm×0.1mm=0.1mm3=1×10-4cm3,即1×10-4ml,则稀释100倍之前的1ml酵母菌样液有酵母菌450×104×100×10=4.5×109个。

【点睛】

本题考查了群落的组成、种群的变化和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变化的实验方面的相关知识,要求考生学会酵母菌计数的方法,并能利用公式对数量进行计算;具有一定的实验设计能力。【解析】不能生物群落应包含该区域的全部生物逐渐增加处于幼年的个体数量较多,处于老年期的个体数量较少(或“种群的年龄组成为增长型”抽样检测法4.5×10926、略

【分析】【详解】

【试题分析】

本题考查生态系统的稳定性;生物多样性、群落演替、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等相关知识;要求考生识记相关知识点,能结合结合题意和所学的知识准确答题。

(1)食品工厂;村庄会向小河中排放大量的有机污染物;由此可推知该河流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来源有太阳能和工厂、村庄排放污水中有机物的化学能等。

(2)生态系统抵抗外界干扰并使自身的结构与功能保持原状(不受损害)的能力;叫做抵抗力稳定性。

(3)根据土壤中生物的避光性和驱湿性特点;可用诱虫器采集小动物。用诱虫器采集小动物时,若忘记打开装置上的电灯,土壤中的有些小动物则不会进入捕虫器中,会导致统计结果偏小。

(4)人类活动往往会使群落演替按照不同于自然演替的速度和方向进行。

(5)小河边的芦苇可以用于造纸,这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直接价值;小河边的芦苇还可以保持水土、涵养水源、调节气候,这属于生物多样性的生态功能,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间接价值。【解析】太阳能和工厂、村庄排放污水中有机物的化学能等抵抗力偏小使群落演替按照不同于自然演替的速度和方向进行直接和间接27、略

【分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种群的数量变化和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要求学生熟知种群密度的调查方法;种群数量的变化特征及信息传递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

(1)三化螟是水稻害虫;会导致水稻减产,据此可判断图中白色柱是对照组的测定结果;利用人工合成的信息素诱杀三化螟属于生物防治,信息素诱杀雄性个体破坏了三化螟种群正常的性别比例,进而影响种群的出生率,最终达到降低害虫种群密度的目的。

(2)三化螟成虫在春季将卵产在水稻的叶片上;但产卵的温度必须达到16℃以上。说明生物种群的繁衍离不开信息的传递。三化螟虫卵不能移动,可采用样方法调查水稻叶片上三化螟虫卵的密度。

(3)在稻田引入三化螟的天敌,增加了三化螟种群增长的环境阻力。种群数量在K/2时,增长速率最大。因此,控制种群数量低于K/2既防止种群增长过快又使种群数量较低。【解析】对照组信息素破坏了三化螟种群正常的性别比例,影响种群的出生率,使种群密度降低生物种群的繁衍样方法环境阻力K/2时种群增长速率最大,控制种群数量低于K/2既防止种群增长过快又使种群数量较低28、略

【分析】【分析】

本题考查种群数量增长的知识。意在考查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能用文字及数学方式等多种表达形式准确地描述生物学方面的内容,通过分析;推理,做出合理的判断或得出正确的结论的能力。

【详解】

(1)种群数量呈“J”型增长的前提条件是环境资源充足;条件适宜,无敌害等理想条件。

(2)“J”型曲线的种群增长率保持不变;曲线Ⅲ的种群数量比同期“J”型曲线的种群数量少;阴影部分表示减少量,是环境的阻力下所淘汰的个体。

(3)K代表环境容纳量,即环境条件不变时,一定环境条件下容纳的种群数量最大值。干旱能抑制造成蝗虫患病的一种丝状菌的生长,为蝗虫的生长和繁殖创造了有利条件,环境容纳量增大,a点后蝗虫种群的数量变化为曲线I。蝗虫种群密度越大,对农作物的危害越大,所以应将蝗虫种群数量控制在K2以下。

【点睛】

环境容纳量随着环境的变化而变化。

为减少害虫的危害、降低控制害虫的成本,应该将害虫的种群数量控制在K/2以下。【解析】理想条件(环境资源充足,条件适宜,无敌害等)保持不变环境的阻力所淘汰的个体环境容纳量ⅠK2五、综合题(共3题,共12分)29、略

【分析】【分析】

生态系统结构包括:1.生态系统的组成成份(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2.由生产者和消费者通过捕食关系建立起来的营养结构:食物链和食物网。

生态系统的主要功能是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1.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