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内…………○…………装…………○…………内…………○…………装…………○…………订…………○…………线…………○…………※※请※※不※※要※※在※※装※※订※※线※※内※※答※※题※※…………○…………外…………○…………装…………○…………订…………○…………线…………○…………第=page22页,总=sectionpages22页第=page11页,总=sectionpages11页2025年上外版必修1化学下册月考试卷含答案考试试卷考试范围:全部知识点;考试时间:120分钟学校:______姓名:______班级:______考号:______总分栏题号一二三四五六总分得分评卷人得分一、选择题(共9题,共18分)1、下列物质中,所含分子数最多的是(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A.10gH2B.3molCl2C.2.5NACO2D.22.4LO2(标准状况)2、下列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A.向氨水中滴加少量的氯化铁溶液:Fe3++3OH-=2Fe(OH)3↓B.二氧化硫与氯化钡溶液生成沉淀的反应:SO2+Ba2++H2O=BaSO3↓+2H+C.向海带灰浸出液中加入稀硫酸、双氧水:2I-+2H++H2O2=I2+2H2OD.向Ba(OH)2溶液中加入少量的NH4HSO4溶液:Ba2++OH-+H++SO42-=BaSO4↓+H2O3、甲、乙、丙、丁四种易溶于水的物质,分别由NH4+、Ba2+、Mg2+、H+、OH-、Cl-、HCO3-、SO42-中的不同阳离子和阴离子各一种组成。已知:①将甲溶液分别与其它三种物质的溶液混合,均有白色沉淀生成;②0.1mol/L乙溶液中c(H+)>0.1mol/L;③向丙溶液中滴入AgNO3溶液有不溶于稀HNO3的白色沉淀生成。下列结论不正确的是()A.甲溶液含有Ba2+B.乙溶液含有SO42-C.丙溶液含有NH4+D.丁溶液含有HCO3-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能导电的物质一定是电解质。
②氧化还原反应的实质是电子的转移。
③丁达尔效应可用于区别蛋白质溶液与葡萄糖溶液。
④不锈钢;苛性钾、液氨分别为混合物、强电解质和弱电解质。
⑤酸性氧化物不一定是非金属氧化物,但是碱性氧化物一定是金属氧化物A.①②③B.②③④C.②③⑤D.③④⑤5、下列关于钠及其化合物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金属钠和氧气反应,条件不同,产物则不同B.过氧化钠与CO2反应放出氧气,可以用于呼吸面具中供氧剂C.钠的化学性质比较活泼,少量的钠可以保存在煤油中D.当钠着火时可用水灭火6、N2O俗称“笑气”,医疗上曾用作可吸入性麻醉剂。下述反应能产生N2O:3CO+2NO2=3CO2+N2O。下列关于该反应的说法正确的是A.CO是氧化剂B.NO2发生氧化反应C.NO2被还原D.常温常压下,0.2molNO2参加反应会生成6.72LCO27、下列涉及的化学相关知识说法错误的是()A.医用镍钛形状记忆合金属于新型金属材料B.新能源可燃冰大量进入大气会引起温室效应C.补铁剂与维生素同时服用有助于增加药物的吸收和利用D.新型氮化镓可替代传统半导体材料二氧化硅制造芯片8、用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常温下,56g铁片投入足量浓H2SO4中,充分反应,生成NA个SO2分子B.向100mL1mol·L-1Fe(NO3)3溶液中滴加足量HI溶液,转移0.1NA个电子C.4.6gSO2和CO2的混合气体含有的电子数为2.3NAD.120gNaHSO4固体中阳离子和阴离子的总数为3NA9、下列化学用语正确的是()A.氮分子的电子式:B.硫原子的结构示意图:C.溴化钠的电子式D.水分子的电子式:评卷人得分二、多选题(共9题,共18分)10、下列各图示中能较长时间看到白色沉淀的是(已知:苯为难溶于水且密度比水小的液体)
A.①②B.②④C.③④D.①③11、下列有关浓硫酸实验与性质对应关系正确的是A.浓硫酸在空气中久置质量变大,是因为浓硫酸具有脱水性B.浓硫酸与Na2SO3固体反应生成SO2,是因为浓硫酸具有酸性C.浓硫酸能使纸张变黑,是因为浓硫酸具有吸水性D.浓硫酸能使铁钝化,是因为浓硫酸具有强氧化性12、工业上以铬铁矿(主要成分为FeO·Cr2O3)、碳酸钠、氧气和硫酸为原料生产重铬酸钠(Na2Cr2O7·2H2O);其主要反应为:
⑴4FeO·Cr2O3+8Na2CO3+7O28Na2CrO4+2Fe2O3+8CO2
⑵2Na2CrO4+H2SO4Na2SO4+Na2Cr2O7+H2O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反应⑴和⑵均为氧化还原反应B.反应⑴的氧化剂是O2,还原剂是FeO·Cr2O3C.高温下,O2的氧化性大于Fe2O3小于Na2CrO4D.生成1mol的Na2Cr2O7时共转移7mol电子13、关于非金属含氧酸及其盐的性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浓H2SO4具有脱水性,能使糖类化合物脱水炭化B.NaClO、KClO3等氯的含氧酸盐的氧化性会随溶液的pH减小而增强C.加热NaI与浓H3PO4混合物可剩备HI,说明H3PO4比HI酸性强D.浓HNO3和稀HNO3与Cu反应的还原产物分别为NO2和NO,故稀HNO3氧化性更强14、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硫是一种淡黄色的能溶于水的固体B.硫在自然界中仅以化合态存在C.硫与铁反应生成硫化亚铁D.硫在空气中的燃烧产物是二氧化硫15、工业制备高铁酸钾(K2FeO4)的离子方程式为:2Fe(OH)3+3ClO-+4OH-2FeO+3Cl-+5H2O。关于该反应的说法正确的是A.FeO中铁显+3价B.ClO-发生还原反应C.Fe(OH)3是氧化剂D.1molClO-参与反应得到2mol电子16、某萃铜余液主要含有Zn2+、Fe2+、Mn2+、Cd2+、SO等离子,从萃铜余液中回收金属和制备xZnCO3·yZn(OH)2·zH2O的工艺流程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已知过硫酸钠(Na2S2O8)中S的化合价为+6,则1molS2O中过氧键的数目为NAB.“氧化除锰”过程中,Na2S2O8可用绿色氧化剂H2O2来代替C.试剂X调节pH=5.4使铁元素完全沉淀,则X可以是ZnO或ZnCOD.取3.41g碱式碳酸锌[xZnCO3·yZn(OH)2·zH2O]高温煅烧得ZnO,得到固体2.43g和标准状况下CO20.224L,则该碱式碳酸锌的化学式为ZnCO3·Zn(OH)2·H2O。17、设NA代表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12g由NaHSO4和KHSO3组成的混合物中含有硫原子为0.1NAB.1g氢气所含的分子数目为NAC.17gNH3所含的原子数为NAD.1mol氧分子和1mol氢分子的质量比等于16∶118、海洋生物体内含有丰富的药物活性物质;从一种海生动物体内提取某种有机活性固体物的流程如下: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步骤I的操作在蒸发皿中进行B.步骤Ⅱ中主要操作名称为分液C.步骤Ⅲ中振荡分液漏斗时尖嘴向上倾斜D.步骤V所得乙苯可返回步骤Ⅱ循环利用评卷人得分三、填空题(共5题,共10分)19、根据下列粒子的结构示意图;回答问题:
(1)属于同种元素的是_______;(填字母;下同)
(2)具有相对稳定结构的是_______;
(3)属于阴离子的是_______;
(4)属于金属元素原子的是_______。20、信息给予型离子反应往往通过陌生情境下题干语言描述或化工流程;给出离子反应发生的环境,写出符合下列情况的离子方程式。
(1)向溶液中加入溶液生成___________。
(2)溶液与硫酸锌溶液混合生成立德粉___________。
(3)向溶液中加入生成___________。
(4)已知不溶于水;但可溶于醋酸铵溶液,反应方程式如下:
将硫化钠溶液与醋酸铅溶液混合,可生成沉淀,写出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21、(1)海水晒盐:
粗盐中常含有Ca2+、Mg2+、SO等杂质离子,要除去其中的Ca2+和SO应该分别加入是试剂为______和______(写化学式)。
(2)松软的面包;馒头等面食制品深受人们的欢迎;在制作过程中使用了膨松剂,使其疏松多孔。膨松剂可分为生物膨松剂(酵母)和化学膨松剂两大类。
①碳酸氢钠可以用作蒸馒头的膨松剂,原因是______(用化学方程式解释)。
②单独使用碳酸氢钠效果并不太好,如果在使用的同时加入一定量的食醋(主要成分是CH3COOH),就可以弥补不足,原因是______(用离子方程式解释)。22、研究人员提出利用含硫物质热化学循环实现太阳能的转化与存储;过程如下: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工业生产H2SO4时最后一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反应Ⅰ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其中氧化产物与还原产物的物质的量之比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反应Ⅱ为歧化反应,其中硫元素的化合价是由____________到________________。
(4)反应Ⅲ中硫在氧气中燃烧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检验生成的二氧化硫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上述过程中有__________种形式的能量转化,此过程中可能造成一种环境问题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3、次氯酸钠溶液和二氯异氰尿酸钠(C3N3O3Cl2Na)都是常用的杀菌消毒剂。NaClO可用于制备二氯异氰尿酸钠.
(1)NaClO溶液可由低温下将Cl2缓慢通入NaOH溶液中而制得。制备NaClO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用于环境杀菌消毒的NaClO溶液须稀释并及时使用,若在空气中暴露时间过长且见光,将会导致消毒作用减弱,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
(2)二氯异氰尿酸钠优质品要求有效氯大于60%。通过下列实验检测二氯异氰尿酸钠样品是否达到优质品标准。实验检测原理为
准确称取1.1200g样品,用容量瓶配成250.0mL溶液;取25.00mL上述溶液于碘量瓶中,加入适量稀硫酸和过量KI溶液,密封在暗处静置5min;用Na2S2O3标准溶液滴定至溶液呈微黄色,加入淀粉指示剂继续滴定至终点,消耗Na2S2O3溶液20.00mL。
①通过计算判断该样品是否为优质品_______。(写出计算过程,)
②若在检测中加入稀硫酸的量过少,将导致样品的有效氯测定值____________(填“偏高”或“偏低”)。评卷人得分四、判断题(共3题,共9分)24、羟基的电子式:(___________)A.正确B.错误25、氯水具有较强的氧化性,可用于漂白纸张、织物等。(___________)A.正确B.错误26、华为自主研发的“麒麟”芯片与太阳能电池感光板所用材料均为晶体硅。(____)A.正确B.错误评卷人得分五、推断题(共2题,共6分)27、有A;B、C、D、E和F六瓶无色溶液;他们都是中学化学中常用的无机试剂。纯E为无色油状液体;B、C、D和F是盐溶液,且他们的阴离子均不同。现进行如下实验:
①A有刺激性气味;用沾有浓盐酸的玻璃棒接近A时产生白色烟雾;
②将A分别加入其它五种溶液中;只有D;F中有沉淀产生;继续加入过量A时,D中沉淀无变化,F中沉淀完全溶解;
③将B分别加入C;D、E、F中;C、D、F中产生沉淀,E中有无色、无味气体逸出;
④将C分别加入D、E、F中,均有沉淀生成,再加入稀HNO3;沉淀均不溶。
根据上述实验信息;请回答下列问题:
(1)能确定溶液是(写出溶液标号与相应溶质的化学式):________________
(2)不能确定的溶液,写出其标号、溶质可能的化学式及进一步鉴别的方法:________28、有A;B、C、D、E和F六瓶无色溶液;他们都是中学化学中常用的无机试剂。纯E为无色油状液体;B、C、D和F是盐溶液,且他们的阴离子均不同。现进行如下实验:
①A有刺激性气味;用沾有浓盐酸的玻璃棒接近A时产生白色烟雾;
②将A分别加入其它五种溶液中;只有D;F中有沉淀产生;继续加入过量A时,D中沉淀无变化,F中沉淀完全溶解;
③将B分别加入C;D、E、F中;C、D、F中产生沉淀,E中有无色、无味气体逸出;
④将C分别加入D、E、F中,均有沉淀生成,再加入稀HNO3;沉淀均不溶。
根据上述实验信息;请回答下列问题:
(1)能确定溶液是(写出溶液标号与相应溶质的化学式):________________
(2)不能确定的溶液,写出其标号、溶质可能的化学式及进一步鉴别的方法:________评卷人得分六、原理综合题(共3题,共15分)29、A、B、C、D、E五瓶透明溶液分别是Na2CO3溶液、BaCl2溶液、HCl溶液、NaHSO4溶液、AgNO3溶液中的一种。已知:①A与D反应有气体生成②A与E反应有沉淀生成③B与E反应有沉淀生成④B与C反应有沉淀生成⑤C与D反应有气体生成⑥在②和③的反应中生成的沉淀是同一种物质。请回答下列问题:
(1)B与D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C与D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
(2)向一定量的Ba(HCO3)2溶液中逐滴加入C溶液,直至不再生成沉淀,该过程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沉淀完全后,继续滴加C溶液,此时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
(3)向C溶液中加入Zn粒,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30、(1)电镀时,镀件与电源的______极连接。
(2)化学镀的原理是利用化学反应生成金属单质沉积在镀件表面形成镀层。
①若用铜盐进行化学镀铜,应选用______(填“氧化剂”或“还原剂”)与之反应。
②某化学镀铜的反应速率随镀液pH变化如右图所示。该镀铜过程中,镀液pH控制在12.5左右。据图中信息,给出使反应停止的方法:______
(3)酸浸法制取硫酸铜的流程示意图如下。
①步骤(i)中Cu2(OH)2CO3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②步骤(ii)所加试剂起调节pH作用的离子是______(填离子符号)。
③在步骤(iii)发生的反应中,1molMnO2转移2mol电子,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
④步骤(iv)除去杂质的化学方程式可表示为3Fe3++NH+2SO+6H2O=NH4Fe3(SO4)2(OH)6+6H+。过滤后母液的pH=2.0,c(Fe3+)=amol·L-1,c(NH)=bmol·L-1,c(SO)=dmol·L-1,该反应的平衡常数K=______(用含a、b、d的代数式表示)。31、某混合物浆液含Al(OH)3、MnO2和少量Na2CrO4。考虑到胶体的吸附作用使Na2CrO4不易完全被水浸出;某研究小组利用设计的电解分离装置(见图2),使浆液分离成固体混合物和含铬元素溶液,并回收利用。回答Ⅰ和Ⅱ中的问题。
Ⅰ.固体混合物的分离和利用(流程图中的部分分离操作和反应条件未标明)
(1)反应①所加试剂NaOH的电子式为_________,B→C的反应条件为__________,C→Al的制备方法称为______________。
(2)该小组探究反应②发生的条件。D与浓盐酸混合,不加热,无变化;加热有Cl2生成,当反应停止后,固体有剩余,此时滴加硫酸,又产生Cl2。由此判断影响该反应有效进行的因素有(填序号)___________。
a.温度b.Cl-的浓度c.溶液的酸度。
(3)0.1molCl2与焦炭、TiO2完全反应,生成一种还原性气体和一种易水解成TiO2·xH2O的液态化合物,放热4.28kJ,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
Ⅱ.含铬元素溶液的分离和利用。
(4)用惰性电极电解时,CrO42-能从浆液中分离出来的原因是__________,分离后含铬元素的粒子是_________;阴极室生成的物质为___________(写化学式)。参考答案一、选择题(共9题,共18分)1、A【分析】【分析】
因为N=n∙NA;所以气体的物质的量越大时,所含分子数越多。
【详解】
A.10gH2的物质的量为=5mol;
B.3molCl2的物质的量为3mol;
C.2.5NACO2的物质的量为=2.5mol;
D.22.4LO2(标准状况)的物质的量为=1mol;
比较以上计算所得数据,5mol最大,所以10gH2所含分子数最多,故选A。2、C【分析】【详解】
A.氨溶于水生成一水合氨为弱电解质,不能拆,所以氨水中滴加少量的氯化铁溶液的离子方程式为:Fe3++3NH3∙H2O=2Fe(OH)3↓+3NH4+;故A错误;
B.二氧化硫与氯化钡溶液不反应;故B错误;
C.向海带灰浸出液中加入稀硫酸、双氧水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其离子反应方程式为:2I-+2H++H2O2=I2+2H2O;故C正确;
D.向Ba(OH)2溶液中加入少量的NH4HSO4溶液:Ba2++2OH-+H++SO42-+NH4+=BaSO4↓+H2O+NH3∙H2O;故D错误;
故答案:C。
【点睛】
根据以少定多的原则,少量的NH4HSO4溶液中的溶质完全反应,故离子方程式为:Ba2++2OH-+H++SO42-+NH4+=BaSO4↓+H2O+NH3∙H2O。3、C【分析】【详解】
①将甲溶液分别与其他三种物质的溶液混合,可以形成白色沉淀的只有BaSO4、BaCO3、Mg(OH)2,则甲只能是Ba(OH)2;②0.1mol/L乙溶液中c(H+)>0.1mol/L,说明乙是硫酸;③向丙溶液中滴入AgNO3溶液有不溶于稀HNO3的白色沉淀生成,说明丙是MgCl2,则丁是NH4HCO3;所以选项A、B、D正确,C错误。答案选C。4、C【分析】【详解】
①能导电的不一定为电解质;如铜能导电,不是电解质,硫酸溶液能够导电,硫酸溶液也不是电解质,故①错误;
②氧化还原反应的实质是电子的转移;故②正确;
③蛋白质溶液属于胶体;葡萄糖溶液属于溶液,丁达尔效应是胶体特有性质,可以用于鉴别胶体与溶液,故③正确;
④不锈钢是铁的合金;属于混合物;苛性钾(氢氧化钾)在溶液中能够完全电离,是强电解质;液氨本身不能电离出离子,不导电,属于非电解质,故④错误;
⑤酸性氧化物不一定是非金属氧化物;如七氧化二锰是金属氧化物,但是碱性氧化物一定是金属氧化物,故⑤正确;
正确的有②③⑤,故选C。5、D【分析】【详解】
A.常温下钠与氧气反应:4Na+O2=2Na2O,加热条件下钠与氧气反应生成Na2O2,条件不同,产物则不同,故A正确;
B.Na2O2与CO2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氧气,故可用作呼吸面具中的供氧剂,故B正确;
C.钠的密度比煤油大,且与煤油不反应,可保存在煤油中,故C正确;
D.钠性质活泼,与水发生剧烈反应生成氢氧化钠和氢气,不能用水灭火,钠着火时可用沙土盖灭,故D错误;
故选:D。6、C【分析】【详解】
A.CO中碳化合价升高;失去电子,是还原剂,故A错误;
B.NO2中氮化合价降低;发生还原反应,故B错误;
C.NO2中氮化合价降低;被还原,故C正确;
D.0.2molNO2参加反应会生成0.3molCO2,常温常压下,0.3molCO2体积不等于6.72L;故D错误。
综上所述,答案为C。7、D【分析】【分析】
【详解】
A.镍钛形状记忆合金属于新型金属材料;A项正确;
B.可燃冰主要成分为甲烷;甲烷是温室气体,所以其大量进入大气会引起温室效应,B项正确;
C.+2价铁易吸收;维生素C可以防止+2价铁氧化为+3价,补铁剂与维生素C共同服用可提高补铁效果,C项正确;
D.制造芯片用传统半导体材料硅;D项错误;
答案选D。8、C【分析】【详解】
A.常温下,铁片投入足量浓H2SO4中发生钝化;铁表面生成致密的氧化膜,阻止反应继续进行,无法计算,故A错误;
B.向100mL1mol·L-1Fe(NO3)3溶液中滴加足量HI溶液,酸性条件下,硝酸根离子具有强氧化性,碘离子具有还原性,故铁离子与硝酸根离子都可被碘离子还原,发生氧化还原反应,Fe3++3NO3−+12H++10I−═Fe2++5I2+3NO↑+6H2O,氧化剂是铁离子和硝酸根离子,铁离子化合价从+3价降低到+2价,硝酸根的氮原子从+5价降低到+2价,有三个氮原子化合价降低,共降低了1+3×3=10,故当0.1mol硝酸铁完全反应后,转移1mol电子即NA个;故B错误;
C.4.6gSO2和CO2的摩尔质量之比等于电子数之比,均为16:11,故两者的一定质量的混合物中,无论两者的比例如何,虽然混合物的物质的量不是定值,但含有的电子数为定值,即可设混合物全部是CO2,则4.6gCO2的物质的量为n==0.1045mol,故含有的电子的物质的量n=0.1045mol×22=2.3mol,即为2.3NA个;故C正确;
D.120gNaHSO4的物质的量n==1mol,而1molNaHSO4固体中含1mol钠离子和1molHSO4−,故含2mol离子即2NA个;故D错误;
答案选C。
【点睛】
两者的一定质量的混合物中,无论两者的比例如何,虽然混合物的物质的量不是定值,但含有的电子数为定值,即可设混合物全部是CO2或者全部是SO2,极值法应用于选择题较方便。9、D【分析】【详解】
A.氮分子的电子式:A错误;
B.硫原子的结构示意图:B错误;
C.溴化钠是离子化合物,其电子式为:C错误;
D.水分子是共价化合物,其电子式为:D正确。
答案选D。二、多选题(共9题,共18分)10、AB【分析】【详解】
①Fe与稀硫酸反应生成的氢气将装置内空气排出;可防止生成的氢氧化亚铁被氧化,故①选;
②Fe与稀硫酸反应生成的氢气将装置内空气排出;且利用氢气的压力使硫酸亚铁与NaOH接触而反应,可防止生成的氢氧化亚铁被氧化,故②选;
③没有隔绝空气;生成的氢氧化亚铁易被氧化,故③不选;
④苯隔绝空气;可防止生成的氢氧化亚铁被氧化,故④选;
综上所述AB均符合题意。
故选AB。11、BD【分析】【详解】
A.浓硫酸在空气中久置;会因吸收空气中的水蒸气而使其质量变大,是因为浓硫酸具有吸水性,A不正确;
B.浓硫酸与Na2SO3固体反应生成SO2;体现的是强酸制弱酸的原理,从而说明浓硫酸具有酸性,B正确;
C.浓硫酸能使纸张中的氢;氧元素以水的形式脱去;从而生成碳而使纸张变黑,从而说明浓硫酸具有脱水性,C不正确;
D.浓硫酸具有强氧化性;所以将Fe氧化而使其表面生成钝化膜,从而阻止内部铁与浓硫酸的进一步反应,D正确;
故选BD。12、BD【分析】【详解】
A、4FeO·Cr2O3+8Na2CO3+7O28Na2CrO4+2Fe2O3+8CO2中有元素化合价的变化,所以是氧化还原反应,而2Na2CrO4+H2SO4Na2SO4+Na2Cr2O7+H2O中没有元素化合价的变化;所以不是氧化还原反应,故A错误;
B、4FeO·Cr2O3+8Na2CO3+7O28Na2CrO4+2Fe2O3+8CO2中,氧气中氧元素得电子化合价降低,所以氧化剂是氧气,铁元素和铬元素失电子化合价升高,所以还原剂是FeO·Cr2O3;故B正确;
C、4FeO·Cr2O3+8Na2CO3+7O28Na2CrO4+2Fe2O3+8CO2中,氧化剂是氧气,还原剂是FeO·Cr2O3,所以氧气的氧化性大于Na2CrO4和Fe2O3,但不能判断Na2CrO4和Fe2O3的氧化性相对强弱;故C错误;
D、由方程式4FeO·Cr2O3+8Na2CO3+7O28Na2CrO4+2Fe2O3+8CO2转移电子可知,生成1molNa2CrO4时,参加反应的O2的物质的量为mol,反应中O元素由0价降低为-2价,电子转移的物质的量为参加反应的氧气的物质的量的4倍,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为mol×4=3.5mol,所以反应(1)中每生成1molNa2CrO4时电子转移3.5mol,反应(2)不是氧化还原反应,所以生成1mol的Na2Cr2O7时转移7mol电子;故D正确;
故选BD。13、AB【分析】【分析】
【详解】
A.浓硫酸能使蔗糖炭化;体现的是其脱水性,A正确;
B.NaClO在水溶液中会发生水解,离子方程式为:ClO-+H2O⇌HClO+OH-,pH减小,则酸性增强,会促使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生成氧化性更强的HClO,ClO在酸性条件下可生成具有强氧化性的氯气;二氧化氯等气体;增强氧化能力,B正确;
C.HI的沸点低,易挥发加热NaI与浓H3PO4混合物发生反应生成HI利用的是高沸点酸制备低沸点酸的原理;C错误;
D.相同条件下根据铜与浓硝酸;稀硝酸反应的剧烈程度可知;浓硝酸的氧化性大于稀硝酸的氧化性,D错误;
故选AB。14、AB【分析】【详解】
A.硫是一种淡黄色固体,难溶于水,微溶于乙醇,易溶于CS2;A错误;
B.硫在自然界中既有游离态又有化合态;B错误;
C.硫与铁反应生成硫化亚铁,Fe+SFeS;C正确;
D.硫在空气中的燃烧生成二氧化硫,S+O2SO2;D正确;
故选AB。15、BD【分析】【分析】
在2Fe(OH)3+3ClO-+4OH-2+3Cl-+5H2O中;Fe元素化合价从+3升高为+6价,而Cl元素化合价从+1降低为-1价,反应中共转移电子数为6,由此分析解答。
【详解】
A.中氧元素化合价为-2价;结合正负化合价的代数和为-2,铁元素的化合价为+6价,故A错误;
B.ClO-是氧化剂;发生还原反应,故B正确;
C.Fe(OH)3中铁元素的化合价升高;是还原剂,故C错误;
D.ClO-得到电子,Cl元素化合价从+1降低为-1价,1molClO-参与反应得到2mol电子;故D正确;
答案选BD。16、AC【分析】【分析】
由题给流程可知;向萃铜余液中加入过硫酸钠溶液,余液中锰离子;亚铁离子被氧化生成二氧化锰、铁离子,过滤得到二氧化锰和“氧化除锰”的余液;向余液中加入氧化锌或碳酸锌或氢氧化锌调节溶液pH使铁离子转化为氢氧化铁沉淀,过滤得到含有锌离子、镉离子的滤液;向滤液中加入锌,锌与镉离子发生置换反应生成镉,过滤得到除去镉离子的滤液;加入有机溶剂萃取,分液得到硫酸锌溶液;向硫酸锌溶液中加入碳酸氢铵溶液,硫酸锌转化为碱式碳酸锌晶体,过滤得到碱式碳酸锌晶体。
【详解】
A.设过硫酸钠中-1价氧原子的数目为a,由化合价代数和为0可得:1×2+6×2+(-1)×a+(-2)×(8-a)=0,解得a=2,则过硫酸钠含有1个过氧键,1mol过硫酸根离子中含有NA个过氧键;故A正确;
B.通过分析可知;向萃铜余液中加入过硫酸钠溶液时锰离子发生的反应为锰离子与过硫酸根离子反应生成二氧化锰沉淀;硫酸根和氢离子,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作催化剂作用下,易发生分解反应,则不能用过氧化氢来代替过硫酸钠,故B错误;
C.“氧化除锰”后的佘液中加入氧化锌或碳酸锌或氢氧化锌调节溶液pH;使铁离子转化为氢氧化铁沉淀,故C正确;
D.反应生成氧化锌的物质的量为=0.03mol,由反应生成标准状况下二氧化碳0.224L可知碳酸锌的物质的量为=0.01mol,由锌原子个数守恒可知氢氧化锌的物质的量为0.03mol-0.01mol=0.02mol,碱式碳酸锌中结晶水的物质的量为=0.01mol,则碳酸锌、氢氧化锌和结晶水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2:1,则化学式为ZnCO3·2Zn(OH)2·H2O;故D错误;
故选AC。17、BC【分析】【分析】
【详解】
A.NaHSO4和KHSO3的摩尔质量相同,都为120g/mol,则12g由NaHSO4和KHSO3组成的混合物的物质的量为0.1mol,混合物中含有硫原子为0.1NA;故A正确;
B.n(H2)==0.5mol,1g氢气所含的分子数目为0.5NA;故B错误;
C.n(NH3)==1mol,17gNH3所含的原子数为4NA;故C错误;
D.m(O2)=1mol32g/mol=32g,m(H2)=1mol2g/mol=2g,m(O2):m(H2)=32g:2g=16:1;故D正确;
答案选BC。18、CD【分析】【分析】
海生动物经过烘干;研磨后用乙醇和乙苯溶解,过滤除去不溶物,将溶液氧化后加入萃取剂,萃取分液得到水相和有机相;水溶液经过蒸发浓缩,冷却结晶得到某种有机活性固体的粗产品,有机相经过蒸馏分离出乙苯,据此分析解答。
【详解】
A.步骤I为研磨;研磨操作需要在研钵中进行,故A错误;
B.经过步骤Ⅱ得到溶液和不溶物;步骤Ⅱ是过滤,故B错误;
C.步骤Ⅲ为萃取分液;振荡分液漏斗时尖嘴需要向上倾斜,并及时放气,故C正确;
D.步骤V是蒸馏;分离出来的乙苯可返回步骤Ⅱ中循环利用,故D正确;
故选CD。三、填空题(共5题,共10分)19、略
【分析】【分析】
图A中质子数=核外电子数,为原子结构示意图,质子数为10,A为Ne原子;B中质子数=核外电子数,为原子结构示意图,质子数为11,B为Na原子;C中质子数<核外电子数,为阴离子结构示意图,质子数为9,则C为F-;D中质子数>核外电子数,为阳离子结构示意图,质子数为11,则D为Na+;E中质子数=核外电子数;为原子结构示意图,质子数为12,E为Mg原子,据此分析解答。
【详解】
根据上述分析,A为Ne原子,B为Na原子,C为F-,D为Na+;E为Mg原子;
(1)质子数决定元素种类;BD的质子数相同,则属于同种元素的是B;D;
(2)一般最外层8电子(K层为最外层时2电子)为相对稳定的结构;则具有相对稳定结构的是A;C、D;
(3)阴离子的质子数<核外电子数;则属于阴离子的是C;
(4)由分析可知,属于金属元素原子的是B、E。【解析】B、DA、C、DCB、E20、略
【分析】【详解】
(1)向溶液中加入溶液生成根据原子守恒可知还有二氧化碳或碳酸氢根离子生成,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或
(2)溶液与硫酸锌溶液混合生成立德粉的离子方程式为
(3)向溶液中加入生成同时还生成氟化铵、二氧化碳和水,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4)可知醋酸铅难电离,将硫化钠溶液与醋酸铅溶液混合,可生成硫化铅沉淀和醋酸钠,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解析】(1)[或]
(2)
(3)
(4)21、略
【分析】【分析】
【详解】
(1)要除去粗盐中的要除去其中Ca2+可使用Na2CO3溶液,除去其中的SO可使用BaCl2溶液,故答案为:Na2CO3;BaCl2;
(2)①蒸制或烘焙食品中产生大量气体,碳酸氢钠加热分解生成碳酸钠、水和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aHCO3Na2CO3+CO2↑+H2O,故答案为:2NaHCO3Na2CO3+CO2↑+H2O;
②醋酸与碳酸氢钠反应生成醋酸钠和水二氧化碳,离子方程式:HCO+CH3COOH=CH3COO-+CO2↑+H2O;故答案为:HCO+CH3COOH=CH3COO-+CO2↑+H2O。【解析】Na2CO3BaCl22NaHCO3Na2CO3+CO2↑+H2OHCO+CH3COOH=CH3COO-+CO2↑+H2O22、略
【分析】【分析】
(1)工业生产H2SO4时最后一步反应是三氧化硫和水反应生成硫酸;据此书写;
(2)反应Ⅰ是硫酸分解生成氧气;二氧化硫和水;据此书写;根据元素的化合价变化计算;
(3)根据反应物和生成物中硫元素的化合价分析判断;
(4)根据硫燃烧的实验现象分析;利用二氧化硫的漂白性检验;
(5)根据转化关系图判断。
【详解】
(1)工业生产H2SO4时最后一步反应是三氧化硫和水反应生成硫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SO3+H2O=H2SO4。
(2)反应Ⅰ是硫酸分解生成氧气、二氧化硫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2H2SO42SO2↑+O2↑+2H2O。反应中氧元素化合价升高,氧气是氧化产物,硫元素化合价降低,SO2是还原产物;则其中氧化产物与还原产物的物质量之比是1:2。
(3)反应Ⅱ为歧化反应;二氧化硫转化为硫酸和单质硫,因此其中硫元素的化合价是由+4价到+6价和0价。
(4)反应Ⅲ中硫在氧气中生成二氧化硫;燃烧现象是产生明亮的蓝紫色火焰,放热,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二氧化硫能使品红溶液褪色,则检验生成的二氧化硫的方法是将气体通入品红溶液中,过一会后再加热,观察到的现象是品红溶液褪色,且加热后又恢复原色。
(5)根据示意图可知有太阳能转化为热能,热能转化为化学能,化学能转化为热能,热能转化为电能,即上述过程中有4种形式的能量转化。由于有二氧化硫产生,则此过程中可能造成的一种环境问题是酸雨。【解析】①.SO3+H2O=H2SO4②.2H2SO42SO2↑+O2↑+2H2O③.1:2④.+4⑤.0、+6⑥.产生明亮的蓝紫色火焰,放热,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⑦.将气体通入品红溶液中,过一会后再加热⑧.品红溶液褪色,且加热后又恢复原色⑨.4⑩.酸雨23、略
【分析】【详解】
(1)由题意可知,氯气通入氢氧化钠中产生次氯酸钠,同时产生氯化钠,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次氯酸钠溶液长期暴露在空气中会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气体,因次氯酸酸性比碳酸弱,因此次氯酸钠可以与二氧化碳在水中反应产生HClO,HClO具有不稳定性,在受热或见光条件下会发生分解反应,产生HCl和O2,从而是次氯酸钠失效,故答案为:NaClO溶液吸收空气中的CO2后产生HClO;HClO见光分解;
(2)①由题中反应可知,在酸性条件产生HClO,HClO氧化碘离子产生碘单质,碘单质再用硫代硫酸钠滴定,结合反应转化确定物质之间的关系为:根据物质转换和电子得失守恒关系:得n(Cl)=0.5=
氯元素的质量:m(Cl)==0.03550g,该样品中的有效氯为:=63.39%;
该样品中的有效氯大于60%;故该样品为优质品。
故答案为:n(S2O)=根据物质转换和电子得失守恒关系:得n(Cl)=0.5=
氯元素的质量:m(Cl)==0.03550g,该样品中的有效氯为:=63.39%;
该样品中的有效氯大于60%;故该样品为优质品。
②如果硫酸的用量过少,则导致反应不能充分进行;产生的HClO的量偏低,最终导致实验测得的有效氯含量会偏低;
故答案为:偏低;【解析】NaClO溶液吸收空气中的CO2后产生HClO,HClO见光分解
根据物质转换和电子得失守恒关系:
得
氯元素的质量:
该样品的有效氯为:
该样品的有效氯大于60%,故该样品为优质品偏低四、判断题(共3题,共9分)24、B【分析】【分析】
【详解】
羟基为中性基团,氧原子最外层有7个电子,有1个单电子,其电子式:故答案为:错误。25、A【分析】【分析】
【详解】
氯水具有较强的氧化性,氯水中的次氯酸具有漂白性,氯水可用于漂白纸张、织物等,故正确。26、A【分析】【分析】
【详解】
硅是良好的半导体材料。芯片主要原料晶体硅,太阳能电池感光板主要原料为硅,故正确五、推断题(共2题,共6分)27、略
【分析】【详解】
①A有刺激性气味,用沾有浓盐酸的玻璃棒接近A时产生白色烟雾,说明A为NH3·H2O或NH3;
②将A分别加入其它五种溶液中,只有D、F中有沉淀产生;继续加入过量A时,D中沉淀无变化,A和D生成的沉淀可能为Mg(OH)2、Al(OH)3,继续加入A,F中沉淀完全溶解,F为AgNO3;
③将B分别加入C、D、E、F中,C、D、F中产生沉淀,E中有无色、无味气体逸出,纯E为无色油状液体,说明E为H2SO4,B为碳酸盐,可能为K2CO3或Na2CO3;
④将C分别加入D、E、F中,均有沉淀生成,再加入稀HNO3,沉淀均不溶,沉淀为BaSO4或AgCl,结合上述推断,C为BaCl2;
由于B、C、D、F是盐溶液,且他们的阴离子均不同,D可能为Al2(SO4)3或MgSO4;
(1)能确定的溶液及相应溶质的化学式为:A:NH3;C:BaCl2;E:H2SO4;F:AgNO3。
(2)不能确定的溶液是B和D,B可能为K2CO3或Na2CO3,要进一步鉴别B可用焰色反应,方法是:用铂丝醮取少量B,在氧化焰中燃烧,若焰色呈黄色,则B是Na2CO3,若透过蓝色钴玻璃观察焰色呈紫色,则B为K2CO3;D可能为Al2(SO4)3或MgSO4,要进一步鉴别D可利用Al(OH)3和Mg(OH)2性质的差异,方法是:取少量D,向其中加入少量NaOH溶液有沉淀生成,继续加入过量NaOH溶液,若沉淀溶解,则D为Al2(SO4)3,否则为MgSO4。【解析】①.A:NH3;C:BaCl2;E:H2SO4;F:AgNO3②.B:Na2CO3或K2CO3;用铂丝醮取少量B,在氧化焰中燃烧,若焰色呈黄色,则B是Na2CO3,若透过蓝色钴玻璃观察焰色呈紫色,则B为K2CO3
D:Al2(SO4)3或MgSO4;取少量D,向其中加入少量NaOH溶液有沉淀生成,继续加入过量NaOH溶液,若沉淀溶解,则D为Al2(SO4)3,否则为MgSO428、略
【分析】【详解】
①A有刺激性气味,用沾有浓盐酸的玻璃棒接近A时产生白色烟雾,说明A为NH3·H2O或NH3;
②将A分别加入其它五种溶液中,只有D、F中有沉淀产生;继续加入过量A时,D中沉淀无变化,A和D生成的沉淀可能为Mg(OH)2、Al(OH)3,继续加入A,F中沉淀完全溶解,F为AgNO3;
③将B分别加入C、D、E、F中,C、D、F中产生沉淀,E中有无色、无味气体逸出,纯E为无色油状液体,说明E为H2SO4,B为碳酸盐,可能为K2CO3或Na2CO3;
④将C分别加入D、E、F中,均有沉淀生成,再加入稀HNO3,沉淀均不溶,沉淀为BaSO4或AgCl,结合上述推断,C为BaCl2;
由于B、C、D、F是盐溶液,且他们的阴离子均不同,D可能为Al2(SO4)3或MgSO4;
(1)能确定的溶液及相应溶质的化学式为:A:NH3;C:BaCl2;E:H2SO4;F:AgNO3。
(2)不能确定的溶液是B和D,B可能为K2CO3或Na2CO3,要进一步鉴别B可用焰色反应,方法是:用铂丝醮取少量B,在氧化焰中燃烧,若焰色呈黄色,则B是Na2CO3,若透过蓝色钴玻璃观察焰色呈紫色,则B为K2CO3;D可能为Al2(SO4)3或MgSO4,要进一步鉴别D可利用Al(OH)3和Mg(OH)2性质的差异,方法是:取少量D,向其中加入少量NaOH溶液有沉淀生成,继续加入过量NaOH溶液,若沉淀溶解,则D为Al2(SO4)3,否则为MgSO4。【解析】①.A:NH3;C:BaCl2;E:H2SO4;F:AgNO3②.B:Na2CO3或K2CO3;用铂丝醮取少量B,在氧化焰中燃烧,若焰色呈黄色,则B是Na2CO3,若透过蓝色钴玻璃观察焰色呈紫色,则B为K2CO3
D:Al2(SO4)3或MgSO4;取少量D,向其中加入少量NaOH溶液有沉淀生成,继续加入过量NaOH溶液,若沉淀溶解,则D为Al2(SO4)3,否则为MgSO4六、原理综合题(共3题,共15分)29、略
【分析】【分析】
A、B、C、D、E五瓶透明溶液分别是Na2CO3溶液、BaCl2溶液、HCl溶液、NaHSO4溶液、AgNO3溶液中的一种。①A与D反应产生气体,因此A与D应是Na2CO3、NaHSO4与HCl中的一种;②A与E反应有沉淀生成,③B与E反应有沉淀生成,且在②和③的反应中生成的沉淀是同一种物质,此沉淀只能是AgCl,因此推出E为AgNO3,A为HCl,B为BaCl2,D为Na2CO3,C为NaHSO4。根据物质之间反应关系书写方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课题申报参考:健全全过程人民民主制度体系研究
- 课题申报参考:家校社联动共育模式对青少年24h活动行为与抑郁症状改善的促进研究
- 2025年香港离婚协议书范本离婚后子女监护权协议3篇
- 二零二五年影视剪辑师版权合作协议3篇
- 二零二五版白酒销售顾问销售数据分析与报告合同3篇
- 二零二五版木材厂土地租赁合同与林业产业发展规划3篇
- 二零二五版国际IT产品代理销售协议2篇
- 2025版小区公共区域保洁与绿化维护承包合同3篇
- 2025年三明货运从业资格证好考吗
- 二零二五版供应链融资高额抵押反担保合同3篇
- 2024公路沥青路面结构内部状况三维探地雷达快速检测规程
- 2024年高考真题-地理(河北卷) 含答案
- 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24年修订版)解读课件
- 2024风力发电叶片维保作业技术规范
- 《思想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大纲
- 封条(标准A4打印封条)
- 运动技能学习与控制课件第十章动作技能的指导与示范
- 石油天然气建设工程交工技术文件编制规范(SYT68822023年)交工技术文件表格仪表自动化安装工程
- 中医治疗“湿疹”医案72例
- 2023年大学生《思想道德与法治》考试题库附答案(712题)
- 清代文学绪论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