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现代汉语
导论
第一节现代汉语概述
1.现代汉语的含义见教材*第2页
现代汉语指现代汉民族使用的共同语,是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北方
话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的普通话。
2.现代汉语的历史来源见教材第2-3页
白话就是现代汉民族共同语书面形式的来源。
以北京话为代表的北方“官话”是现代汉民族共同语口头形式的源头。
3.现代汉语的地区变体一一方言见教材第4-5页
3.1.七大方言区:
北方方言(北方话、官话)以北京话为代表,具体分布详教材。
北方方言可以分为四个次方言区:华北官话、西北官话、西南官话、
江淮官话。
吴方言(江南话、江浙话)以上海话为代表,具体分布详教材。
赣方言(江西话)以南昌话为代表,具体分布详教材。
湘方言(湖南话)以长沙话为代表,具体分布详教材。
湘方言可以分为新湘语和老湘语两个方言片。
客家方言(客话)以广东梅县话为代表,具体分布详教材。
闽方言(福佬话)以福州话为代表,具体分布详教材。
闽方言可以分为五个次方言:闽南以厦门话为代表、闽东以福州话为
代表、闽北以建瓯话为代表、闵中以永安话为代表、莆仙以话为
代表。
粤方言(广东话)以广州话为代表,具体分布详教材。
32九大方言区(新增):
徽语皖南徽州一带方言,原属江淮官话。
晋语山西保存入声调的地区,原属北方方言。
4.现代汉语规范化见教材第6-7页
语言规范的两层含义:形成规范、遵守规范
语言规范的必要性(为什么要制定语言规范):保障人际交流和信息
传递的有效性
语言规范的也许性(实现语言规范的两个基本条件):建立合适的规范
化标准、加强语言规范化的研究和教育
现代汉语规范化的标准:语音方面以北京音为基础,词汇方面以北方
方言为基础,语法方面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规范。
语言规范化的连续性
第二节现代汉语课程
第一章语音
第一节现代汉语语音概述
1.语音的属性
1.1.语音的三种基本属性:物理属性(与语音四要素的关系,详下)、
生理属性、社会属性(语音的本质属性)见教材第14页
1.2.语音四要素见教材第14-15页
音高重要取决于发音体振动的频率
音强重要取决于发音体的振幅
音长取决于发音体振动连续时间的长短
以上属语音的韵律特性,与音色相对
音色重要取决于声波振动的形式
——音色又分绝对音色和相对音色,相对音色重要取决于发音方法和
共鸣器形状(结合以下元音、辅音的发音原理)
13语音的社会属性一一社会属性是语音区别于其它声音的本质属
性见教材第17页
语音的形式和意义的结合是约定俗成的,两者之间没有必然的联
系。
语音必然表现出一定的民族特性和地区特性。
语音具有系统性,重要表现在:
(1)不同语言系统所包含的音素数目及其关系不同
(2)有些音在几种语言里都存在,但它们在各自语音系统中的作用
和地位并不同样
2.汉语拼音方案
2.1.音节拼写规则见教材第19―20页
隔音规则
(1)使用隔音字母y、w的规则
(2)使用隔音符号的规则
省写规则
(1)(1的省写
(2)iou、uei、uen的省写
标调规则
22词语拼写规则见教材第20-21页
第二节音节分析:元音和辅音
1.音节分析法
1.1.音节与音素见教材第23页
音节是人们听觉上最容易分辨出来的语音单位,也是语流里最自然的
语音单位。
音素是从音色角度划分出来的最小的语音单位。
1.2.元音与辅音见教材第24-25页
元音是气流振动声带出来时在口腔或鼻腔中不受阻碍而形成的音。
辅音是气流出来时在口腔或鼻腔中受阻碍而形成的音。
元音与辅音的四点区别:
1.元音发音时,气流通过口腔、鼻腔不受任何阻碍;辅音发音时,气流
通过口腔、鼻腔一定要受到某个部位阻碍。一一最重要的区别
2.元音发音时,声带一定振动,声音总是比较响亮,并且能延长;辅音
发音时,声带不一定振动。
3.元音发音时,发音器官各部位保持均衡的紧张状态;辅音发音时,发
音器官成阻的部位特别紧张。
4.元音发音时,气流较弱;辅音发音时,气流较强。
1.3.声母与韵母见教材第24页
辅音和元音是就音素发音特点分析后划分出来的类别,声母和韵母是
就汉语音节内部的结构和位置分析出来的单位。
现代汉语辅音和声母的区别:总数不同,出现在音节中的位置不同
现代汉语元音和韵母的区别:总数不同,构成不同,结构成分不同
一一n既可以充当声母又可以充当韵母的韵尾部分;ng在普通话中永
远不作声母,只作韵尾。
——16个鼻韵母由元音和鼻辅音共同构成。
2.元音的发音原理
舌面元音的三个条件见教材第25页
(1)舌位前后---前元音、后元音、央元音
(2)舌位高低一一高元音、半高元音、半低元音、低元音
(3)嘴唇圆不圆----圆唇元音、不圆唇元音
现代汉语普通话的7个舌面元音见教材第25页
现代汉语普通话的3个舌尖元音见教材第25页
舌尖元音-i与舌面元音i的区别见教材第25页末
3.辅音的发音原理见教材第26-27页
发音部位:普通话22个辅音的7种发音部位
发音方法:
成阻和除阻一一塞音、擦音、塞擦音、鼻音、边音
声带振动与否一一清音、浊音
呼出气流的强弱一一不送气音、送气音
辅音描写顺序:发音部位一发音方法(送气不送气一清浊一气流成阻)
第三节音节分析:声母和韵母
1.“零声母,,音节一一没有辅音开头的音节见教材第31页
2.韵母的分类见教材第32页
按内部结构特点分类:单韵母、复韵母、鼻韵母(前鼻韵母、后鼻韵
母)
按开头因素发音口形分类:开口呼韵母、齐齿呼韵母、合口韵母呼、
撮口呼韵母(俗称“四呼”)
第四节普通话声调见教材第39页
1.声调指音节具有区别意义作用的高低升降的变化。
2.调值是指声调的实际读法,也就是声调高低升降的具体变化。
3.调型即声调的类型,指声调高低升降的变化模式。55为高平调型、
35为中升调型、214为曲折调型、51为全降调型。
第五节普通话音节结构
1.普通话音节的结构特点见教材第47页
(1)结构简明,界线清楚。
(2)乐音居多,响亮悦耳。
(3)抑扬顿挫,富于变化。
2.普通话音节的结构模式见教材第47—48页
2.1.普通话音节结构表教材第47页一一声母和韵母配合关系(表)教
材第48页
2.2.声母和韵母配合的特点见教材第48-49页
第六节音位和音位归纳法
音位就是某一特定语音系统中可以区别意义的最小语音单位。见教
材第51页
(试比较:音素是从音色角度划分出来的最小的语音单位。见教材第23
页)
音位与音素是一般和个别的关系。见教材第51页
第七节语流音变
1.在词或句子里,某些音节读得特别轻,这就是轻声。见教材第56-5
7页
本调的轻声与无所谓本调的轻声
轻声的性质重要取决音长和音高
轻声的实际调值取决于它前面那个音节的调值:
阴平、阳平、去声一轻声:短促的降调
上声一轻声:短促的半高平调
2.儿化的性质和作用见教材第58页
普通话里的“儿化”音变现象具有表达区别词性、词义或表达感情色
彩的作用。
3.连读变调
3.1.上声的变调见教材第59-60页
3.1.1.上声与上声连读变调
两个上声连读时,前一个上声由[214]变为[35],近于阳平。
三个上声连读时,第一个上声也许变为[211]或[35],第二个上声
变为[35]o
三个以上上声与上声连读时,先切分结构,再根据以上规律连读。
3.1.2.上声与非上声连读变调
上声在非上声音节前由[214]变读为半上[211]。
上声在轻声音节前也许变读为[211]或[35]。
3.2.“一”、“不”的变调见教材第60页
在去声前面变读为[35],接近阳平。
在非去声(阴平、阳平、上声)前,读为去声(“不”不变调)。
夹在词语中间读轻声
4.“啊”的变读一一受前一音节末尾音素的影响见教材第60—61
页
第八节节律
1.停延指口头表达时声音的停顿和延接。见教材第62—64页
停延的种类:气息停延(生理停延)、语法停延、强调停延
2.句子中的某些词语说得比较响亮,这就是语句重音。见教材第6
4一65页
重音的种类:语法重音、逻辑重音
3.升降重要指句调的音高变化,即贯穿于整个句子的高低升降的变
化。见教材第66页
第九节现代汉语语音规范化
异读词的规范化见教材第69-70页
*教材:《现代汉语通论》邵敬敏主编,上海教育出版社2023年6月
第1版
第二章汉字
第一节现代汉字概述
1.现代汉字的特点重|点
1.1.现代汉字的特点见教材第72・75页
(1)表意文字——意符与音符的作用、汉字音符与表音文字音符的
区别见教材第72—73页
(2)语素文字
(3)在形体上表现为方块形一一方块形的优点与缺陷见教材第73
-74页
(4)在语音上代表音节一一汉字不是音节文字见教材第74页
(5)不实行分词连写
1.2.意符与音符的作用见教材第72-73页
作用:记录语言
局限:语言(涉及语音和语义)发生了较大的变化、汉字形体发生了多
次变化
1.3.汉字音符与表音文字音符的区别见教材第73页
a.表音文字的音符是专职的,汉字的音符是非专职的,是借本来既有音
又有义的现成字充当的。
b.表音文字的音符字数很少(几十个),汉字充当音符的数量很多(超
过一千个)。
C.表音文字的音符跟提供的语音信息基本一致,汉字的音符跟提供的
语音信息经常不一致。
表音文字与表意文字的主线区别
1.4.方块形的优点与缺陷见教材第73-74页
优点:阅读方便一一a.空间组合结构紧凑;b.单位面积内笔画密度
不一,视觉分辨率较高
缺陷:书写不便一一笔画多方向,影响书写速度
15汉字不是音节文字见教材第74页
音节文字用一个符号表达一个音节,一个音节也只用一个固定的符
号。日文是典型的音节文字。
汉字的每个字并不是固定的音节符号,同一个音节可以用许多不同的
字形表达
2.现代汉字的造字法|
2.1.“六书”,即指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假借。见教
材第75-76页
象形是用线条描画实物的形象,以此来表达字义的造字方法。示例:
日、月
指事是用象征性的符号来提醒字义的造字方法。示例:上、下
会意是用两个或两个以上字形组合起来表达字义的造字方法。示例:
吠、看
形声是用形符和声符组合起来分别提醒字的意义和读音的造字方法。
示例:桐、清
(请结合本节后的练习题)
2.2.新造字的造字法见教材第76页
(1)切音合形造字法。示例:甭
(2)省形的切音合形造字法。示例:疏、锻
(3)省形造字法。示例:乒、乓
3.古今汉字字体的演变见教材第76-77页
(1)甲骨文一金文一小篆f隶书一楷书一草书一行书
(2)隶变(小篆一隶书)是古今汉字的分水岭
(3)汉字演变的总趋向是由繁难变为简易:结构上归并或省减某些成
份,写法上图画性减弱,符号性增强,笔形也从绘画式的线条变成由
点和直线构成的笔画
第二节字形结构
1.基本概念
笔画:构成汉字字形的最小单位。见教材第79页
部件:构成汉字字形的基本单位。见教材第83页
偏旁:切分汉字而得到的结构成分。见教材第83页
——偏旁不等于部件:部件可以是对合体字多次切分得到的多个单
位,这是部件比偏旁小。见教材第83页
部首:为汉字分类而专设的部目,涉及形旁和某些笔画。见教材第8
3页
2.汉字笔形的八类说和五类说见教材第80页
“永”字八法:点、横、竖、撇、捺、提、折、钩
“札”字五法:横、竖、捺、点、折
3.不同笔画的功能见教材第81页
4.部件、偏旁和部首的分别(详上基本概念)见教材第83页
5.现代汉字的独体字与合体字见教材第84页
独体字:无法分理出两个部件来的汉字。
合体字:两个或两个以上部件组合而成的汉字。
第三节字音和字义
1.基本概念(结合教材第87页简表)见教材第86・87页
单音单义字:一形对一音、一义。
多音多义字:一形对数音、数义。
异读字:一形对数音、一义。不同读音之间没有语义和语用差别,仅
仅是不同的人不同的习惯读法。
繁简字:一为笔画较多的字,一为笔画较少的字,字音和字义都相同。
同音字a狭义的同音字指同形同音异义字;b.广义的同音字还涉及数
形一音数义字。
同形字:a.音形都相同,义不相同,相称于狭义的同音字;b.形相同,
音不同,义也不同,相称于多音多义字。
2.异形同音字见教材第88页
3.字义和词义的关系见教材第89页
有的字仅仅代表一个音节,并不代表语素,这时,汉字也就没有字义。
有的字在某个词语里没故意义,但是在此外一个词涪里却是故意义
的。
词义不等于字义或字义的简朴相加。
4.形声字的音和义见教材第89-91页
4.1.声旁的表音功能
严格的标准一一记录结果,字音与声旁的声、韵、调所有相同的只有2
6.3%
宽松的标准——有效表音率39%
4.2.表音功能的运用
4.2.1.声旁表音的三种类型:全表音、半表音、不表音
4.2.2.运用声旁解读形声字的读音及写法:
识读生僻的形声字
帮助记忆一组普通话字音
推求字形
4.3.形旁的表义功能
表达字义的类属、范围或相关事物
表义笼统、粗疏、不拟定
表义功能的大小与汉字使用频度成反比关系
表义率平均达成40〜50%
4.4.表义功能的运用
分析归纳形旁的意义类别,制作“形旁义类表”,帮助人们巩固字形,
深化对字义的了解。
联系形旁的古义,比较、分析易混形似偏旁,以纠正或减少错别字。
在识字教学中发挥作用。
第二节构词法
1.基本概念见教材第119-121页
词根是词语结构体的基本构成部分,意义比较实在。
词缀是词语结构体的附加成份,没有具体意义。
单纯词是指只有一个语素构成的词。
派生词是指由词根和词缀组合而成的词。可以分为三类:
前缀+词根
后缀+词根
词根+中缀+词根
复合词是指由词根和词根组合而成的词。重要有以下几类:
2.复合词的重要类型|重点见教材第121・122页
(1)联合式:
意义相近、平等,并且可以互为说明
意义相关、并列,但可以构成一个新的词义
意义相关或相反,但只有其中一个意义起作用,又叫“偏义复词”
意义相反、对立,构成一个新的词义
(2)偏正式:名词性、谓词性
⑶述宾式
(4)述补式
(5)主谓式
(6)量补式
3.词与短语的关系见教材第123—125页
3.1.词与短语的区别
从意义上看,词表达的是比较单纯的概念,意义比较凝固,往往不是语
素意义的简朴相加;短语表达的是比较复杂的概念,往往是其构成成
份的意义相加。
从语音形式上看,词的语音结构具有整体性,内部不允许有停顿,而短
语则可以有内部的语音停顿。
从语法功能上看,词由于意义是凝固性和专指性的,所以词不具有扩
展性;而短语的意义是分析性的,因此,短语的结构可以扩展。这样,
我们就可以运用“扩展法”来检测一个语言结构到底是词还是短语。
3.2.词与短语的互相转化
3.2.1.词转化为短语一一“离合词”:动宾结构式、述补结构式
3.2.2.短语转化为词----分段简缩(abcdfac、abedfad)、截段
简缩、综合简缩、省同存异、标数概括
第三节词汇的本体系统
1.同音词、同形词和多义词见教材第126428页
1.1.同音词和同形词
同音词是指几个语音完全相同而意义完全不同的词。涉及两类:
同形同音词:纯偶尔形成的,或者有多义词分化而成的
异形同音词
同形词是指汉字相同,语音不同,意义也不同的词。它跟同形的同音
词的主线区别就在于语音是否相同。(单音节同形词又称“多音多义
字”)
1.2.单义词和多义词
单义词是指只有一个意义的词。涉及两类:常见事物的名称和科学术
语、专有名称
多义词指拥有两个或两个以上意义的词。
1.3.多义词和同音词的区别
多义词是一个词,也就是一个语音形式承担多个意义,并且这几个意
义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是同一个词的几个义项;
同音词则是多个词,多个意义偶尔由一个语音形式承担,并且这几个
意义之间互相没有联系,或至少在共时层面上找不出联系。
1.4.多义词和同音词的应用价值
多义词和同音词的存在是语言符号简易经济的必然结果
在多义词中,人们便于从旧义出发去理解新义
同音词的研究对于纠正错别字有很大作用
多义词和同音词经常为各种修辞提供条件
2.同义词见教材第130432页
2.1.同义词的两种类型
等义词:意义完全相同,只是在顺序排列上不同或者字形上有差别
近义词:意义基本上相同,但在色彩和用法上存在细微差别
2.2.同义词的辨析
(1)色彩分析法:口语/书面语、方言/普通话、音译词/意译词、专用
词/一般词
(2)意义分析法:语义轻重(层梯式)、范围大小
(3)功能分析:搭配对象、词性不同
2.3.同义词的应用价值
(1)语言表达更为精确、严密
(2)避免用词反复,使语言生动而富于变化
(3)形成不同的修辞色彩
(4)同义词连用可以加强语势,加重语气,达成强调的目的
第三节字量和字序
1.《现代汉语常用字表》见教材第94页
2.现代汉语常用字的特点见教材第95页
(1)常用性
(2)能产性
(3)稳定性
(4)简易性
3.汉字字序排序的多样性和互补性见教材第95・96页
4.现代汉字序列法及优缺陷见教材第9697页
(1)音序法:声韵序列法(以《广韵》为代表)一注音字母序列法(以
《国音字典》为代表)一汉语拼音序列法(单纯的字母序列法,以《汉
语拼音词汇》为代表)/“音节•汉字•字母”分层序列法,以《现
代汉语字典》为代表)
音序法检字简朴、迅速、一查即得,重要局限在于碰到不结识的字或
者读不准的字,还得借助别的查字法。
(2)形序法:笔画法、笔形法、四角号码法、部首法
笔画法、笔形法简朴易学、查检迅速,合用范围很广C笔画法常用于
一些专科辞书的编写、检索等方面,笔形法重要用于其它排检法的补
充,使汉字在有序排列中最后定位。两者局限重要在于,汉字有繁/简、
旧/新字体的差别,个人的书写习惯有不尽相同,导致一些字的笔画、
起笔笔形往往因人而异。
四角号码法见形知码,查检简便迅速,局限在于取码补充规则较为复
杂,重码也较多,有的自取码有二义性。
5.部首法的规范与归部分歧见教材第98页
第五节现代汉字标准化和规范化
1.现代汉字标准化:定量、定形、定音、定序见教材第100/01
页
2.汉字简化方法见教材第102—103页
(1)单纯从形体结构上繁体字一简化字
a.局部删除:删除大半;删除小半;删除一半;删除中间,保存轮廓;删
除后尚有小的变形
b.偏旁更换:便于识读、称说、更换成记号书写
c.整字替换
(2)其他角度
a.起用古字
b.草书楷化
c.同音替代
3.简体字、繁体字相应问题重点见教材第103-104页
第六节现代汉字的信息解决
汉语拼音输入法的优越性见教材第109页
⑴不需要编码规则
⑵体现语言中以词为单位的特点
(3)输入与思维同步进行
(4)有助于学习普通话和汉语拼音
(5)有助于国际间的信息交流
第三章词汇
第一节现代汉语词汇概述
1.词和语素见教材第113-114页
1.1.词,是指一定的语音形式跟一定的词汇意义相结合,并且可以独
立运用的最小的语言单位。
第一,词的语音形式是固定的,声韵调固定不变,内部结合紧密,不允许
出现停顿。
第二,词都有跟语音形式相匹配的完整而明确的意义。
第三,它还表现出一定的语法功能,可以跟别的词语自由组合。
第四,在前三个前提下,它还应当是最小的语言单位,这一方面跟短
语区别开来,另一方面又跟语素区别开来。
1.2.语素是音义相结合的最小的语言单位。
2.语素和音节、汉字的关系见教材第114页
(1)同一个汉字可以代表不同的语素
字形同,读音异
字形、读音同,词形异
字形、读音、词形同,意义异
(2)一个语素可以有两个以上的音节
连绵词
口语词
音译词
(3)一个汉字在不同场合有时是语素,有时不是语素
3.拟定语素的方法一一“同形替代法”重点见教材第114-115页
4.语素的类别重点见教材第115页
单音节语素和多音节语素
自由语素和粘着语素
成词语素和不成词语素
定位语素和不定位语素
5.词和语素的区分重点见教材第115页
语素的意义不太明确,也不太稳定。
语素不能独立运用。
6.现代汉语词汇的特点1点见教材第115-116页
(1)语素以单音节为主,词则以多音节为主
(2)词语有明显的双音化趋势
a.汉语词语双音化的重要因素
第一,汉语的音节数目有限,双音节有助于避免大量的同音词的出
现。
第二,单音节词往往是多义词,双音节词就使词义的表达更为细腻、
精确,涉及的范围也更为广阔、进一步。
b.汉语词语双音化的重要途径
以一个单音节语素为主,在前面或者后面加上一个辅助性的相关成
分
单音节语素的前后添加没故意义的附加成分
意义相同或者相近的单音节语素联合起来使用
三音节的此省略其中一个音节
四音节以及四音节以上的词采用缩略法
(3)合成词的内部构造跟短语的构造大体一致
第三节词汇的本体系统
3.反义词的两种类型见教材第133页
绝对反义词:肯定了甲,就否认了乙;否认了甲,就肯定了乙,正反两方面
之外绝对没有第三种也许性。
相对反义词:肯定了甲,就否认了乙,但是,否认了甲,不一定就肯定
了乙,即在正反两方面之外尚有第三种也许性。
第四节词汇的来源系统
1.行业语的泛化见教材第138页
1.1.行业词语泛化的特点
每一个行业都有自己的专门词语,它们有特定的表义内容和使用范
围。
当这些行业用语出现泛化,用来指称一般事物时,它们就具有了一般语
文词语的性质。
行业词语等否进入社会普通词语就看它们能否稳定下来并为人们广
泛接受。
1.2.行业词语泛化的进程
行业用语泛化是一种相称普遍的情况,它一方面出现在行业内人们的
语言使用中,他们往往自己熟悉的行业用语指称一般的社会现象。
在特定范围内以行业用语指称一般社会生活现象还属于行业用语泛
化的初级阶段,只有当这种泛化被全社会成员接受而广泛使用时,它们
才完毕从行业用语向普通话词汇转变的过程,这可称为“泛用行业
语”。
2.外来词语的类型见教材第138-139页
外来词语是指来自非汉语的其他语言的词语。
汉语外来词语通常以下面几种形式出现:
a.音译词一一用汉字来译写外语词的读音,这类外来语词最多。例如:
“巴士”(bus)等。
b.半音半义词------半表音,一半表意。例如:“艾滋病”等。
c.音义兼译词一一同时具有表音和表意功能,即在用汉字译外语词读
音的同时,又能通过汉字原有的意义联想到外语词义的作用。例如:
“基因"(gene)等。
d.借形词一一
直接借用英文字母的词语。或是英文字母与汉字夹用,例如:“A
A制"o或是纯粹因用英文词,例如“SOS”等。
从日文中直接借用汉字字形,但不借它的读音。例如:“经济”等。
要注意的是外来词总是跟语音或字形有密切关系的,单纯的意译词最
佳不要看做外来词。
事实上,部分语词也许有音译词和意译词两种形式。例如:E-mail(写
成“电子邮件”是意译词,写成“电邮”是意译词的缩略形式,写成
“伊妹儿”是音译词)。
第五节词汇的熟语系统见教材第141页
熟语是语言中相沿习用的固定结构。
现代汉语熟语重要涉及:成语、谚语、惯用语和歇后语。其中,成语、
惯用语和歇后语的语言形式一般是固定短语,谚语一般是句子。
熟语具有结构的定型性、语义的融合性、以及功能的整体性等特点。
所谓结构的定型性,指的是其构成成份和结构关系都是固定的,不能
随意替换结构成份或改变其结构关系。
所谓语义的融合性,指的是其意义不等于构成成份意义的简朴相加,其
内部各部分的意义互相制约、互相依赖,并在其他许多因素的作用下
已经融合在一起,表达一个新的完整的意义。
所谓功能的整体性,指的是熟语同词同样,都可以用一定的语法规则
把它们组织起来,构成句子去同别人进行交际,也就是说,熟语一般总
是作为词的等价物来使用的,也是词汇系统的最小单位。
熟语是民族语言特有的词汇单位,比起一般的词汇单位来,熟语受到
各民族的文化传统的影响特别深刻,在风格色彩上具有特别名的鲜明
民族性。
提示:注意本节练习题,见教材第147页。
第六节词义系统
1,概念义和色彩义见教材第148—150页
概念义是词义中反映客观事物自身的那部分内容。因此一般说来概念
又可以称为客观义、理据义或指称义。概念义对客观事物的反映取决
于当时人们的结识水平和方法。
色彩义着重反映人们的主观结识,也是构成词义的重要成分。有的色
彩义有自己独立的词义内涵,有的则表现出很强的依附性,依附于词的
概念义之上。词的色彩义有重要的传情达意作用,有的不影响概念义,
有的会影响概念义,甚至决定着概念义的基本性质。色彩义有:感情
义、雅俗义、古今义、地区义、社区义、时间义、语体义、修辞义等。
感情色彩义体现的是爱憎好恶的褒贬色彩。在词的各种色彩义中,对
概念义影响最大的就是感情色彩义,这是由于感情色彩义往往与概念
义内涵紧密联系在一起。
雅俗色彩义表现的是场合的庄谐、态度的恭随、为人的敬慢、身份的
尊卑、主客的敬让、内外的亲疏等方面的词义差异。雅俗色彩的一个
极为重要的方面就是表现在口语根书面语的对立上,口语比较俗,书
面语相对雅一些。
古今色彩义是指概念基本相同,而词的古今色彩不同的词。古词语、
今词语与书面语、口语词有密切的关系,古词语色彩义的词往往表现
出书面语色彩,今词语色彩义的词往往表现出口语词色彩。古今色彩
义与雅俗色彩义有密切的关系。
2.多义词义项之间的关联
在多义词的几个义项之间,往往存在着引申关系:被引申的义项称为
基础义,后起的派生义项称为引申义。基础义是相对于引申义而言的,
这着眼于词义基础和发展的关系;基础义跟本义不同,本义是指这个词
在历史上最早出现时的原始意义,跟本义相对的是后起义,这着眼于
时间的先后顺序的关系。
3.临时语境义和固定修辞义见教材第152页
第七节词义的分析与描写
义素分析法见教材第155-157页
义素是最小的不能独立使用的语言单位。
语义场
义素分析的要点:
1,必须提取跟其他词有区别作用的义素
2.要提取的应当是最小义素
3.要找出一组词的共同义素,这样就能使有关的辨析建立在共同
的意义基础上
义素分析法的作用
第八节现代汉语词汇的规范化
词语的发展和规范化见教材第164・167页
交际需要的原则:表达的需要、经济的需要、修辞的需要
表义明确的原则
第四章语法
第一节现代汉语语法概述
现代汉语语法的重要特点见教材第170472页
1.语序的变化对语法结构和语法意义起重大影响
所谓的词序不同事实上有三类不同层面的情况:
a.语用的语序变化
b.语义的语序变化
c.语法的语序变化
2.虚词的运用对语法结构和语法意义有重要作用。
3.汉语词类根语法成分之间不存在简朴的一一相应关系。
4.短语的结构跟句子的结构以及词的结构基本一致。
第二节词类和功能分析法
1.词类及其划分标准:形态标准(形态标志、形态变化)、意义标准、
功能标准见教材第174-176页
2.实词与虚词的区别:能否充当句法成分见教材第176页
3.体词与谓词见教材第177页
4.各词类的语法特点及内部小类见教材第177-184页
第三节词类划分的理论与实践
词类辨析重点
动词和形容词,时间名词与时间副词,形容词和副词,区别词与形容词、
名词,区别词与副词,介词和动词,介词和连词见教材第187-190
页(参见课后练习)
第四节短语类型特点
短语的结构类型
短语(词组):偏正词组、述宾词组、述补词组、联合词组、主谓词
组、同位词组、连谓词组、兼语词组
短语(结构):量词结构、方位结构、介词结构、“的”字结构
见教材第194-199页(参见课后练习)
第五节层次分析渴
1.层次分析法的目的时揭示一个句法结构隐藏在线形排列背后的固
有的层次特结构关系,其方法是逐层依次找出各层次的直接成份,并进
一步说明直接成份之间的结构关系。见教材第2。4页
2.层次分析的三原则:结构原则、功能原则、意义原贝1见教材第20
6-207页
(参见课后练习)
第六节句型系统
1.前后都有停顿,带有一定语调,表达相对完整的意义,人们用来进
行交际的基本语言单位就叫句子。见教材第209页
2.单句句型分析见教材第211-212页
单句
主谓句非主谓句
动词性谓语句:6种基本句
名词性非主谓句
型
形容词性谓语句:2种基
动词性非主谓句
本句型
名词性谓语句:3种基本
形容词性非主谓句
句型
特殊非主谓句
3.句型分析的原则和方法见教材第212-214页
表达语气的因素不影响句型。
功能相同的词语互相替换不影响句型。
扩展一般不影响句型。
句子的特殊成分不影响句型。
语用位移不影响句型。
划分句型,还要注意几个问题:
第一,句型系统是有层次的,因此,在拟定某一个具体句子的句型时,也
必须逐层进行,从第一层次开始,一直到最小的基本句型。
第二,要区别开句型成份和短语成份。
4.句子的特殊成份:独立成份和提醒成分见教材第214—215页
第七节句类系统
1.句类是句子按照不同语气功能划分出来的类型。一般分为陈述句、
以文具、祈使句和感慨句四类。见教材第216页
2.“不”和“没有”的区别见教材第217页
3.疑问句的结构类型:是非问、特指问、选择文、正反问见教材第
218-220页
4.特指问有两种特殊的简略格式:“NP(名词性成份)+呢”和“VP(谓
词性成份)+呢”见教材第219页
5.祈使句肯定形式和否认形式的不对称现象见教材第221页
第八节句式系统
各类句式的构成特点见教材第223・229页
主谓谓语句:受事性主谓谓语句、领属性主谓谓语句、关涉性主
谓谓语句、周遍性主谓谓语句
双宾语句
存现句:存在句、隐现句
把字句
被字句
(参见课后练习)
第九节句法结构中的语义分析
1.句法关系和语义关系见教材第230页
2.动词和名词语义关系的类别见教材第230・231页
名词性词语经常承担的语义角色有:施事、受事、系事、与事、结果、
工具、方式、处所、时间、目的、因素、材料、致使、对象
3.语义指向见教材第232-233页
补语的语义指向:指向动词、主语或宾语及“把”的宾语
状语的语义指向:指向中心语、主语、宾语或介词“把”的宾语
定语的语义指向:中心语或主语
4.语义特性的解释力见教材第234-235页
第十节歧义现象分析
1.歧义类型重点见教材第236—238页
语法组合的歧义:词类不同、词和短语同形、结构关系不同、结构层
次不同
语义组合的歧义
2.歧义的消除见教材第241・242页
运用语音
改换词语或改换句子
运用语境
(参见课后练习)
第十一节句子的动态变化略
第十二节复句类型
1.复句和单句的区别见教材第249-251页
句法结构上互不包含
关联词语是重要的语法标志
停顿是分句与分句之间的重要的形式标志
2.复句的类型见教材第251-256页
并列复句、连贯复句、递进复句、选择复句、补充复句、因果复句、
条件复句、转折复句、让步复句、目的复句
第十三节多反复句与紧缩复句
1.多反复句与划线分析法见教材第258—261页
三个或三个以上的分句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层次上组合起来的复句
叫做多反复句。
把层次分析法的原则和方法运用到多反复句的分析上,并用竖线表达
出来,这就是“划线分析法”。
2.紧缩复句的固定格式见教材第261・262页
“不....不
“不……就……”
“不……也……”
“再……也……”
“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二零二五版铝合金模板工程安装与环保评估合同4篇
- 2025年盆景市场推广与销售合作合同范本4篇
- 二零二五年度绿色建筑节能改造项目设计咨询服务合同4篇
- 2025年移动通信网络优化服务合同范本
- 2025年度铝扣板吊顶施工与维护一体化服务合同协议
- 2025游泳馆会员卡年度健康体检及运动康复服务协议3篇
- 2025年度净身出户离婚协议书模板与婚姻律师团队全程支持服务协议3篇
- 上海建筑工地劳务合作协议样书
- 2025年度个人物流运输承包合同范本2篇
- 2025年度私立学校教师聘用合同范本(创新教育版)
- 眼的解剖结构与生理功能课件
- 小学网管的工作总结
- 2024年银行考试-兴业银行笔试参考题库含答案
- 泵站运行管理现状改善措施
- 2024届武汉市部分学校中考一模数学试题含解析
- SYT 0447-2014《 埋地钢制管道环氧煤沥青防腐层技术标准》
- 浙教版七年级下册科学全册课件
- 弧度制及弧度制与角度制的换算
- 瓦楞纸箱计算公式测量方法
- DB32-T 4004-2021水质 17种全氟化合物的测定 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高清现行)
- DB15T 2724-2022 羊粪污收集处理技术规范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