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鹰潭市(2024年-2025年小学六年级语文)部编版期末考试(上学期)试卷及答案_第1页
江西省鹰潭市(2024年-2025年小学六年级语文)部编版期末考试(上学期)试卷及答案_第2页
江西省鹰潭市(2024年-2025年小学六年级语文)部编版期末考试(上学期)试卷及答案_第3页
江西省鹰潭市(2024年-2025年小学六年级语文)部编版期末考试(上学期)试卷及答案_第4页
江西省鹰潭市(2024年-2025年小学六年级语文)部编版期末考试(上学期)试卷及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江西省鹰潭市(2024年-2025年小学六年级语文)部编版期末考试(上学期)试卷及答案

姓名____班级____

满分:100分考试时间:60分钟

总分栏题号一二三四五六七总分得分评卷人得分1、书写(每题5分共1题)1).临写《长征》名句,注意行款整齐,书写美观。

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___________评卷人得分2、填空题(每题2分共5题)1).诗词填空。

(1)_________________,我言秋日胜春朝。

(2)取义成仁今日事,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而今迈步从头越。

(4)草木有本心,______________。2).请书写你喜欢的一首古诗。注意行款整齐、布局合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看拼音,写词语。

chóuhèn

yìlì

tiàowàng

xǐyuè

chōngfēng

zhuàngliè

(

)(

)(

)(

)(

)(

)

háomài

jiānqiáng

bùqū

jīngtiāndòngdì

xiéshāng

(

)(

)(

)(

)(

)4).比一比组词。

逝(

)绕(

)骏(

)躁(

)浆(

)篷(

)

浙(

)饶(

)竣(

)燥(

)酱(

)蓬(

)5).根据积累的知识填空。

(1)通过本学期的学习,我欣赏了______的草原;参观了______的故宫博物院;认识了______的狼牙山五壮士和______的老支书。

(2)既表现出对孩子深厚的感情,又可以看作是对革命后辈殷切期望的鲁迅名言是“______,______。”

(3)《书湖阴先生壁》中运用了对偶这种修辞手法的诗句是“______,______。”

(4)最近,我读到《______》这本书,我最喜欢______这一故事情节。评卷人得分3、选择题(每题2分共3题)1).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A.《童年》一书描写了作者高尔基苦难的童年,《竹节人》则回忆了范锡林童年游戏的乐趣。读作家的童年,可以联系自己的童年,深化对文章的理解。B.读古诗词时,遇到有画面感的诗句,可以通过想象画面来体会。C.人们常说的“颜筋柳骨”,指的是唐代书法家颜真卿和柳公权的书法笔力雄健有力。D.鲁迅,原名周树人,我们本期学过的《穷人》和《少年闰土》都是他的作品。2).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大量的阅读可以丰富我们的知识和阅读水平。B.我们讨论并通过了《班级义卖方案》。C.《草原》的作者是老舍写的。D.永州大桥横跨湘江两岸,全长大约500米左右。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正确的是哪一项(

)A.王晓琦做事情总喜欢别出心裁,但有时候也会弄巧成拙。B.读书不能囫囵吞枣,只有细细品味才能享受其中的乐趣。C.这画龙点睛的一笔,使得平淡的文章立马显得更有深意。D.班干部选举开始了,同学们粉墨登场,进行精彩的演说。评卷人得分4、句子训练(每题10分共1题)1).这样的美景谁见了都喜欢。(改成反问句)

__________________评卷人得分5、连线题(每题4分共2题)1).将下列诗题与作者用直线连起来

《游园不值》

白居易

《忆江南》

《春日》

《泊船瓜洲》

王安石

《题西林壁》

《清明》

叶绍翁2).读春晚对联,把对联与其隐含的省、自治区名称用线连起来。

①雪域春秋“扎西德勒”

A.新疆

②天山南北“乌鲁木齐”

B.福建

③品铁观音,香飘两岸

C.西藏

④拜妈祖庙,情系一家

D.河南

⑤万里长城山海关,龙头为首

E.台湾

⑥独门绝技少林寺,天下无双

F.河北评卷人得分6、排序题(每题5分共2题)1).按顺序排列下列句子。

()把身子养胖了。

()它伸出芽头,露出地面,开始新的成长。

()一声春雷,敲响了天空。

()它吸吮这春雨的乳汁。

()把土壤里的种子惊醒了。2).按顺序排列句子,把序号填在括号里。

(

)坑(kēng)挖好了。

(

)海龟(guī)选(xuăn)定了一块地方,低下头,用前面的爪子挖沙(shā)。

()它安静地伏在坑里下蛋(dàn)。

(

)挖(wā)了一会儿,它伏(fú)下去再用后面的爪子挖沙。评卷人得分7、判断题(每题5分共1题)1).地球又像是一个巨人,地壳是他的皮肤。运用了打比方的说明方法。()评卷人得分8、诗词鉴赏(每题10分共1题)1).赏析感悟。《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1.这首词的作者是__________代诗人___________

2.同“路转溪桥忽见”中“见”用法不同的是__________。A.书读百遍,其义自见。B.风吹草低见牛羊。C.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3.用自己的话解释词句的意思。

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根据理解完成填空。

(1)“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采用的是以动写静的写法,和我们学过的王维的《鸟鸣涧》中的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有异曲同工之妙。

(2)“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描写的意境和陆游的《游山西村》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极为相似。

5.从词句中你能够感受到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评卷人得分9、书面表达(每题15分共1题)1).习作。

话题:老师

没有阳光,就没有万物的生长;没有雨露,就没有百花的芳香;没有父母,就没有我们的生命;如果没有老师的教诲,就没有我们的进步和成长。请以“老师”为话题,写一篇作文,题目自拟,文体不限,不少于500字。评卷人得分10、现代文阅读(每题5分共1题)1).阅读下面材料,完成下面问题。翻越大雪山①1935年6月,红一方面军渡过大渡河,向北到达了四川西部边境的宝兴县。这里是雪山地带的起点,高耸入云的大雪山——夹金山,挡住了红军的去路。②夹金山海拔四千多米,山上白雪皑皑,终年不化。那里没有人烟,呼吸十分困难;那里天气变幻莫测:一会儿大雪,一会儿冰雹,一会儿狂风暴雨。③红军从江西出发,已八个月了。衣服破了,草鞋烂了,脚底打满了老茧(jiǎn),没有棉衣、棉鞋,也没有绒帽、手套。这样奇寒的雪山,能走过去吗?为了和红四方面军会合,共同北上抗日,纵有千难万险,也得翻过山去!④12日上午9点,红军指战员每人拿着一根拐棍出发了。一到山脚下,气温骤降,路冻得硬邦邦的。大家爬到山腰,举目一望,四周白茫茫的,到处是雪,雪,雪。这里地形险峻。左面是深厚松软的雪岩,右边是陡峭的雪壁,中间是硬滑的积雪,一不小心就会滑下雪岩,摔下雪壁。一路上,先头班用刺刀挖出一个个脚窝,后面的人手拉着手,踏着这些脚窝,小心地前进。雪坡高低不平,一不小心,就摔进雪坑里。要是有谁掉下去了,周围人就立刻把木棍伸过去,把绑腿撂下去,帮战友爬上来。被救出来的人,拍拍身上雪块,又归队前进。⑤山上云雾缭绕,山风卷着雪花迎面扑来,单薄的军衣抵挡不住风雪的吹打,脸上、身上像被无数把尖刀割着。战士们冻得浑身哆嗦,牙齿打战,有的包着被子,有的裹着毯子,有的披着老羊皮,可都不顶用。越往上爬,空气越稀薄,人们头昏脑涨,呼吸困难。这时候,谁要是坐下来歇歇,就会再也起不来了。因此,大家拼尽力气,互相搀扶,艰难前进。⑥在中央纵队的行列中,一位名叫江良兰的战士突然倒下了。同志们赶紧上前扶起他,一摸他的身子,已经冰凉了。大家含着热泪,在冰雪上刨了个坑,安放下战友的遗体,用雪埋起来。⑦一位连指导员,左手拉着一个小战士,右手扶着一个患病的战士,三个人在风雪中顽强地前进。因为风雪太大,连饿带冻,有病的战士迈不开步子,渐渐地连站也站不住了。指导员搀扶着他,一步一挨前行。快到山顶了,一阵猛烈的风雪迎面扑来,那个有病的战士一个踉跄。指导员和小战士赶紧把他扶住,发现他脸色苍白,呼吸急促。他望着指导员和小战士说:“指导员,你们走吧,不要管我了!”⑧指导员连忙说:“不,不管怎样,我们要一起翻过雪山,继续革命!”⑨那个战士两眼噙着热泪,摇摇头吃力地说:“你们快走吧……这里不能久待呀,要不然……”话未说完就昏迷过去了。⑩指导员望着茫茫无际的白雪,心想:只要我还有一口气,就要背着他走,即使是一寸一寸地往前挪,也要挪过山去。指导员脱下自己仅有的一件夹衣,披在已经昏迷的战友身上。然后把他背起来,带着小战士,继续向上爬去……⑪战士们终于爬到了山顶。这时候天气突然转晴,阳光照射在晶莹的白雪上,特别耀眼。战士们举目远眺,千里冰雪,一片光明;再低头俯视,一条长龙,坚定前行。⑫红一方面军战士克服了重重困难,翻越了大雪山,和红四方面军胜利会师,继续北上抗日。(有删改)1.结合短文内容理解词语的意思。

变幻莫测:____________________

2.读短文第①~③自然段,按要求完成下面练习。

(1)用“_____”画出描写大雪山环境的语句;用“﹏﹏﹏”画出描写红军条件艰苦的语句。

(2)“为了和红四方面军会合,共同北上抗日,纵有千难万险,也得翻过山去!”这句话写出了

3.读短文第④~⑪自然段,回答下面问题。

(1)第⑤自然段画“﹏﹏﹏”的句子,运用了_________修辞手法,这样写的好处是____________________

(2)“红一方面军战士克服了重重困难”,这里的“重重困难”理解错误的是________。

A.战士们军衣单薄抵挡不住风雪、寒冷。

B.天气寒冷,到处都是雪。山上云雾缭绕,山风卷雪扑面。

C.这里地形险峻。左面是深厚松软的雪岩,右边是陡峭的雪壁,中间是硬滑的积雪,没有前行的路。

D.越往上爬,空气越稀薄,人会头昏脑涨。

(3)这一部分在写红军战士翻越大雪山时,采用了点面结合的写法,“点”上重点写的人物有_____________

(4)读第⑥~⑪自然段部分,从对战士们动作、语言、神态、心理等细节描写中体会到_______________

4.阅读短文,梳理文章内容。

1935年6月红一方面军在艰苦条件下,准备翻越环境恶劣的大雪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结合短文内容,也可联系已经学过红军长征故事的文章,红军战士有怎样的革命精神?请写在下面横线上。

____________________评卷人得分11、信息匹配(每题5分共2题)1).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解释,填序号。

疾:①疾病

②痛苦

③痛恨

④急速猛烈

(1)群马疾驰_____

(2)疾恶如仇_____

(3)疾风知劲草_____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