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福建省环境保护产业协会团体标准《区域环境影响评价技术指南》编制说明1标准制订背景1.1任务来源2018年5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开展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试点的通知》(国办发〔2018〕33号),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放管服”改革和优化营商环境的部署要求,以推进政府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为目标,对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进行全流程、全覆盖改革,努力构建科学、便捷、高效的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和管理体系。改革内容覆盖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全过程(包括从立项到竣工验收和公共设施接入服务);主要是房屋建筑和城市基础设施等工程,不包括特殊工程和交通、水利、能源等领域的重大工程;覆盖行政许可等审批事项和技术审查、中介服务、市政公用服务以及备案等其他类型事项,推动流程优化和标准化。试点开展以来,试点地区按照国务院部署,对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实施了全流程、全覆盖改革,基本形成统一的审批流程、统一的信息数据平台、统一的审批管理体系和统一的监管方式。2019年3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全面开展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国办发〔2019〕11号),就全面开展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进行部署安排,提出“推行区域评估。在各类开发区、工业园区、新区和其他有条件的区域,推行由政府统一组织对压覆重要矿产资源、环境影响评价、节能评价、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地震安全性评价、水资源论证等评估评价事项实行区域评估。实行区域评估的,政府相关部门应在土地出让或划拨前,告知建设单位相关建设要求”;“对已经实施区域评估范围内的工程建设项目,相应的审批事项实行告知承诺制”。根据国办发〔2019〕11号意见精神,福建省政府2019年6月印发了《福建省全面开展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实施方案》(闽政办〔2019〕34号),明确提出“推行区域评估。在全省各类开发区、工业园区、新区和其他有条件的区域,由政府分区域统一组织对压覆重要矿藏资源、环境影响评价、节能评价、地质灾害危险性、地震安全性评价、气候可行性论证、水资源论证、水土保持、文物保护等评估评价事项实行区域评估,评估成果公开共享。对于线性项目,要注意处理好区域环评、规划环评与项目环评关系。2019年6月底前,各设区市制定推行区域评估实施细则”;“对已经实施区域评估范围内的工程建设项目,相应的评估审批事项实行告知承诺制”。2019年10月,《优化营商环境条例》公布,条例第十九条中明确“国家持续深化商事制度改革……国家推进“证照分离”改革,持续精简涉企经营许可事项,依法采取直接取消审批、审批改为备案、实行告知承诺、优化审批服务等方式,对所有涉企经营许可事项进行分类管理,为企业取得营业执照后开展相关经营活动提供便利”。2022年3月《福建省优化营商环境条例》公布,条例第十二条明确:推进“证照分离”改革,依法采取直接取消审批、审批改为备案、实行告知承诺、优化审批服务等方式,对所有涉企经营许可事项进行分类管理和简化审批,为企业取得营业执照后开展相关经营活动提供便利。如上,国家到省级层面,通过政策文件、法规条例等形式强调了环评审批制度改革的必要性和长期性,区域评估是适应优化营商环境、深化审批制度改革的一个重要抓手,可通过区域评估实现单个项目豁免或简化评估手续。地市执行层面,响应国办发〔2018〕33号文件精神,福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厅2018年印发《关于深化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试行)》(榕政办〔2018〕256号),提出“开展区域综合评估,在开发区、产业园区等功能区或其他特定区域,将原来需由企业分头进行的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审批、文物保护单位原址保护或修缮审批、洪水影响评价类审批、组织气候可行性论证、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审批等各类评估评审事项,改为由片区管理机构牵头组织,按区域开展综合评估。对成片或专项开发的共性审批事项已完成统一规划、区域评估的,可依法以规划文件、区域评估成果代替具体投资项目评审,或相应简化项目评估内容和形式。区域内工程建设项目共享区域评估结果,无需单独评估,将建设项目评估评审由单体把关转变为整体把关、申请后评估转变为申请前服务”。福州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2021年印发《福州市工程建设项目实行区域评估告知承诺制审批实施办法(试行)》(榕发改审批〔2021〕97号)提出,“区域评估,是指在我市部分开发区、工业园区、产业园区等功能区以及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确定的其他特定区域,将原来需由企业分头进行的工程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压覆重要矿产资源评估、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水土保持方案编制、水资源论证、地震安全性评价、气候可行性、雷电灾害风险评估等评估评审事项,按试点区域开展评估。对入驻试点区域内符合整体规划和功能定位、属于主导产业并在负面清单外的固定资产投资项目,原则上不再进行单独评价,市内各级相关审批部门互认区域评估报告,最大限度简化优化审批流程。区域评估范围内的工程建设项目主要是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等项目,不包括特殊工程和交通、水利、能源等领域的重大工程”。“工程建设项目实行区域评估告知承诺制审批,……,申请人以书面形式承诺项目建设规模和内容符合区域评估报告的建设条件和要求,行政服务部门可以区域评估报告替代单体项目评估评审报告作为收件材料或审查内容作出行政审批决定或予以核准或同意”。莆田市人民政府2019年印发《莆田市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实施方案》(莆政综〔2019〕42号)提出“在开发区、产业园区等功能区或其他特定区域,推行由政府分区域统一组织区域评估,评估成果公开共享,以节省按项目分别进行评估所花时间。对已实施区域评估的工程建设项目,相应的审批事项实行告知承诺制,不再单独进行项目相关评估审批”。莆田市生态环境局关于印发《莆田市区域环境影响评估工作实施细则(试行)》(莆环保〔2020〕197号)中提出区域环境影评估的适用范围是“土地和规划手续完备、功能定位明确、单体项目个性化要求不高的高新技术开发区、经济开发区、产业聚集区、工业园区、特色小镇、新城开发、旅游度假区以及其他特定区域范围内等功能区以及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确定的其他特定区域,试点推行区域评估”;“通过评估的区域内不涉及环境敏感区的医院、学校、城市道路、市政管网、变电站等公共设施、社会事业与服务业等项目,项目建设单位无需单独编制和报批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泉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2019年印发《泉州市深化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实施方案(试行)》(泉政文〔2019〕25号),提出“开展项目区域评估。推行由政府分区域统一组织对土地勘测、矿产压覆、水土保持、文物保护、气候可行性、地震安全性、地质灾害危险性、环境影响、节能评价、通航安全等事项实行区域评估,评估成果公开共享,以节省评估时间。各类开发区统一组织实行区域评估,以减轻企业负担。对已经实施区域评估的,资源规划局应在土地出让或划拨前,告知建设单位相关建设要求,在该区域内的工程建设项目,相应的评估审批事项实行告知承诺制或备案制。对于不符合或需要突破区域评估结果的,按照原有审批程序办理”。泉州市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领导小组办公室2021年印发《泉州市关于深化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提升审批服务水平的实施意见》(泉工审办〔2022〕1号),提出“推行政府统一组织实行区域评估,公开共享评估评价成果。各县(市、区)要出台加强项目前期工作、推进区域评估的意见。全面落实《泉州市水利局关于推进泉州市开发区水土保持区域评估工作优化营商环境的意见(试行)(泉水保〔2021〕8号)》要求,深入推进水土保持方案区域评估制度,各类开发区、工业园区在“五通一平”前编制水土保持区域评估报告,并报水行政主管部门审批后,区域内的建设项目实行水土保持方案备案制管理”。厦门市作为福建省试点城市先行推动开展区域评估工作,2018年厦门市人民政府印发《厦门市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试点实施方案》(厦府〔2018〕149号)、厦门市发改委等九部门联合印发《厦门市工程建设项目区域评估实施细则(暂行)》(厦发改投资〔2018〕534号),后响应国办发〔2019〕11号和闽政办〔2019〕34号厦门市人民政府进一步出台《关于印发进一步深化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实施方案的通知》(厦府〔2019〕175号)等文件提出了深化区域评估的有关要求,由各新城、片区指挥部牵头组织实施,先行在环境影响评价等事项中,结合区域实际情况选择部分事项实施区域评估工作。将原来需由企业分头进行的各项评估评审,改为由政府统一组织,按区域统一编制评估,将建设项目评估评审由单体把关转变为整体把关、申请后评审转变为申请前服务,区域内工程建设项目共享区域评估评审结果,项目无需单独编报评估评审。厦门市生态环境局于2020年5月印发《关于贯彻落实工程建设项目“清单制+告知承诺制”审批改革试点工作方案的通知》,提出重大片区推进开展区域评估工作,并就具体审批改革模式进行细化明确,提高操作性。2020年下半年至2021年4月,厦门市生态环境局组织技术力量就区域评估开展经验总结,并制定发布《厦门市区域评估(环境影响)报告编制技术指南(试行)》,2023年1月凝炼形成并发布厦门市地方标准《区域评估(环境影响)报告编制技术指南(试行)》。厦门市目前已经开展了10个区域环境影响评估项目,其中4个区域评估系依据厦门市《区域评估(环境影响)报告编制技术指南(试行)》开展的。漳州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2019年《关于进一步深化工程建设项目立项用地规划许可阶段并联审批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漳发改办〔2019〕23号)中提出“推行由政府分区域统一组织对土地勘测、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压覆矿产资源评估、水土保持方案、水资源论证报告书、洪水影响评价、文物调查勘探、环境影响评价、地震安全性评价、气候可行性、雷电灾害风险评估等事项实行区域评估,评估成果公开共享,以节省按项目分别进行评估所花时间”。漳州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印发的《漳州市工程建设项目区域评估工作实施细则(试行)》(漳发改办〔2019〕21号)中提出,“区域评估是指在一定功能区块内对评估事项等实施联合集中评估、评审,形成专业分类的成果报告,由各相关行政主管部门审查批准后经政府公布,供进入该区域的投资者共享的多专业联合专项评估、评审”;“实施区域评估评审的范围:土地和规划手续完备、功能定位明确、单体项目个性化要求不高的重点园区、开发区、高新区、自贸区等特定区域,以及符合条件的棚户区改造项目和公共服务类建设项目区。实行区域评估事项包括:压覆重要矿产资源评估、环境影响评价、节能评价、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价、地震安全性评价、气候可行性论证、水土保持、文物影响等专项评估事项”。龙岩市人民政府2019年印发《关于印发龙岩市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实施方案的通知》(龙政综〔2019〕53号),在精简房建市政工程审批手续中提及“开展项目区域评估。推行在各类开发区、工业园区和其他有条件的区域,由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及龙岩经开区、厦龙合作区管委会统一组织对矿产压覆、水土保持、文物保护、气候可行性、地质灾害危险性、环境影响、节能评价等事项实施区域评估。对已实施区域评估的,在该区域内的工程建设项目,相关的评估审批事项实行告知承诺制;对不符合或需要突破区域评估结果的,相关审批事项按原有规定程序办理”。三明市人民政府2019年印发《三明市推进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实施方案的通知》(明政〔2019〕4号)提出,“推行区域评估。制定并实施区域评估细则,在开发区、工业园区等功能区或其他特定区域,将原来需由企业分头进行的生产建设项目矿产压覆、水土保持方案审批、文物保护单位原址保护或修缮审批、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洪水影响评价类审批、组织气候可行性论证、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审批、地震安全性评价等各类评估评审事项,改为由开发区、工业园区牵头组织,按区域开展综合评估”;“已实施区域评估的工程建设项目,相应的审批事项实行告知承诺制”。南平市人民政府办公室2019年印发《南平市全面开展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实施方案的通知》(南政办〔2019〕45号)提出,“推行区域评估。制定区域评估实施细则,推行由开发区、工业园区或有条件的区域统一组织的区域综合评估,替代按项目分别进行评估。对于不符合或需要突破区域评估结果的,相关审批事项按照原有规定程序办理”。南平市的文件中并未提到开展区域评估的主要事项,检索显示主要在水土保持方案编制上实施了区域评估。宁德市人民政府2019年印发《宁德市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实施方案》(宁政文〔2019〕87号)。宁德市发改委等九部门于2021年印发《宁德市工程建设项目区域评估实施细则(修订)》(宁发改审批〔2021〕23号),明确了区域评估的实施范围为“福建东侨经济技术开发区,宁德三都澳新区,各县(市、区)开发区、工业区、新城片区以及其他特定区域”,结合区域实际情况选择部分事项实施,实行区域评估事项主要包括“地震安全性评价、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环境影响评价、土壤污染状况调查评估、节能评价、水土保持方案、水资源论证报告书评审、气候可行性论证、洪水影响评价、文物考古调查勘探评价、通航安全”,实施主体为“开发区、工业区、新城片区管理机构或指挥部(以下简称片区管理机构)”,成果运用上“对按规定需要单独编报评估评审报告的事项,免予单独编制、单独评审专项报告,或者依区域评估对专项报告的内容进行简化(对于不能免于编制的专项报告),实行告知承诺制、备案制等形式简化评估评审或审批,即来即办”,“对不符合或需要突破评估结果的,按照原有相关规定程序进行办理”。根据《宁德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宁德市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实施方案的通知》(宁政文〔2019〕87号)的精神,宁德市生态环境局2020年发布了《宁德市生态环境局关于公布实行建设项目环评审批告知承诺制项目分类清单的公告》,向社会公开3大类80小类实施告知承诺制的事项类别、办理流程以及规范表单。编制组尚未检索到平潭综合实验区发布过有关区域评估的相关政策文件,但平潭综合实验区在2016年就开始试行环境审批制度改革,制定了《平潭综合实验区建设项目环评审批和项目竣工环保验收事项试行改革方案》,试行建设项目环评审批豁免管理制度。《平潭综合实验区建设项目环评审批和项目竣工环保验收事项试行改革方案》,试行建设项目环评审批豁免管理制度,对列入《平潭综合实验区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豁免管理名录》中不涉及环境敏感区的城市主干路、次干路、支路、管网建设(不属于天然气管道)及公交车站建设等五个方面37项项目,且不涉及自然保护区、饮用水源保护区、风景名胜区等环境敏感区,试行环评豁免审批。此外对已完成区域控制性详细规划的区域,在规划环评的有效期内,规划中已包含或规划环评中已明确具体且可降级(原需报告书改报告表,需报告表改登记表,精简环评审批材料)的建设项目,已按照降级后环评类别参照方案相应类别执行。统计显示,福建省除了厦门市发布区域环境影响评估地方标准外,其他地市的区域评估尚无直接可用的技术导则和规范,如《泉州台商投资区白沙片区区域评估环境影响报告书》、《莆田市高铁新城区域评估(环境影响)报告书》等几个区域评估所参考的技术规范主要是《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总纲》(HJ130-2019)。该导则规定了开展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的一般原则、工作程序、方法、内容和要求,对区域环境影响评估工作的开展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在应用于新城区域控制性详细规划上则有待细化以提高导则的针对性,因此已完成的数个区域环境影响评价报告在评价范围、评价内容和评价方法上也存在不同程度差异,生态环境部门在组织区域评估报告的技术审查时亦由于无针对性的技术要求为依据而使审查工作的规范性受到一定影响。为了规范全省区域环境影响评估的编制内容和要求,完善现有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技术体系,厦门市环境科学研究院在已完成DB3502T100-2023《区域评估(环境影响)报告编制技术指南(试行)》基础上,于2023年6月向福建省环境保护产业协会提交了团体标准《区域评估(环境影响)报告编制技术指南(试行)》的立项申请。6月28日,经福建省环境保护产业协会组织专家审查后将标准列入2023年福建省环境保护产业协会团体标准制定计划,并建议名称调整为区域环境影响评价技术指南,技术归口单位为福建省环境保护产业协会。10月18日,福建省环境保护产业协会组织召开团体标准开题会,专家组一致同意《区域环境影响评估技术指南》通过标准开题,进一步建议标准名称调整为《区域环境影响评价技术指南》。1.2起草单位标准起草单位包括厦门市环境科学研究院、厦门大学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福建省环境监测中心站、福建省金皇环保科技有限公司、福建省环境保护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福建漳发生态科技有限公司、福建省融旗建设工程有限公司、绿益环保(厦门)股份有限公司、厦门市政南方海洋检测有限公司、福建省环安检测评价有限公司等。2标准制定必要性、编制原则和依据2.1标准制定的必要性为了完善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体系,提高《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总纲》(HJ130-2019)应用于新城区域控制性详细环境影响评价上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有必要制定适用于新城区域控制性详细规划的环境影响评价技术指南,指导和规范该类型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报告编制内容和要求,填补城市新城区域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的技术短板,完善评估报告编制、应用实施体系,实现规划环评与项目环评合一、各类项目环评合一,落实“三线一单”生态环境分区管控等管控要求,最终服务与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审批制度“放管服”改革需求。本文件面向城市新城区域内不含工业用地开发建设或仅含不到1/10工业用地的开发区域,结合区域控制性详细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的实际需求,制定《区域环境影响评价技术指南》,以指导和规范新城区域控制性详细规划环境影响报告编制、技术评估和审查。该标准有助于完善现有的环境影响评价体系,是对现行规划环评和建设项目环评技术方法的有效补充和应用,促进形成工业园区以“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建设项目简化环境影响评价”为主、不含工业用地或含微少工业工地开发的新城区域或政府重点项目区以区域评估为主(区内具体建设项目无需单独编报评估评审)、其他区域具体项目则另行开展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的完善体系,实现生态环保领域“多评合一”“一评多效”,并落实环评审批制度改革,提高效率和效能,优化营商环境。2.2编制原则本标准的编制遵循标准的一致性、先进性、实用性和可行性原则。在编制过程中,以国家及地方法律法规政策为依据,参考国内外相关标准、规范,注重与现有规范的一致性、兼容性原则,对相关技术规范要求与生态环境部门现行要求一致。本标准的编制注意与相关标准、各环境要素评价技术导则、相关环境调查规范相衔接,总体框架、基本要求、主要技术方法与《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总纲》(HJ130-2019)总体一致。以深化环评“放管服”改革新要求为导向,衔接区域生态环境分区管控体系,落实区域与建设项目环评联动,以清单方式明确建设项目的生态环境准入条件、生态环境保护措施要求,为项目环评文件差异化审批管理提供依据,指导项目环评简化手续的同时不放松对项目应符合的生态环境保护措施要求。在满足环境管理要求的前提下,尽可能简化评价程序,提出可操作性强的评价方法,评价内容更加符合区域评估对象的特点,以增强评价的有效性。2.3编制依据本标准主要编制依据为现有国家法律法规、标准规范和行业规范:《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2015年1月)《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2018年12月修订)《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条例》(2009年10月)HJ2.1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总纲HJ2.2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大气环境HJ2.3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地表水环境HJ2.4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声环境HJ19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生态影响HJ130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总纲HJ169建设项目环境风险评价技术导则HJ192生态环境状况评价技术规范HJ610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地下水环境HJ623区域生物多样性评价标准HJ964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土壤环境(试行)2.4与现行法律法规、标准的关系本标准坚持与现有相关技术规范要求与生态环境部门现行要求一致的原则,在此基础上,注重吸收福建省开展区域评估工作所收获的经验,考虑面临的问题,结合福建省地方政策和标准规范,并听取各方意见和诉求,使得该标准满足现行法律法规、标准规范的要求,同时具有地方特色。3国内外相关标准概况3.1国外研究进展通过国内外主要的科技数据库(“WebofScience”、“SciencDirect”、“中国知识资源总库——CNKI系列数据库”)检索发现,由于国内外规划体系不同,国外并无专门细化到针对城市新城区域这类控制性规划层面的环境影响评估特定的理论、环评指标体系及评价技术方法,而是集中于对战略环评、规划环评(针对包含区域开发类控制性规划的大类规划进行环评)的方法学和指标体系方面的研究,其主要基于四部分:①对传统的环境影响评价方法的提升和改进,ThérivelR在1992年关于战略环评方法学的定义中仍沿袭项目环评的评价方法学,认为将项目环评的评价方法学直接应用到较高层次上,就可以克服项目环评在程序和技术上固有的缺陷。这些形式的规划环评都应用项目环境影响模型或者建立在这种模型基础上;②从规划实践和政策分析中发展起来的技术方法,2004年ThérivelR结合战略环评的目的和特点,推荐了若干适用于战略环评的技术方法。这些方法大部分是定性或半定量的,具有灵活性强和可操作性强的特点,应用这些方法得到的评价结果能够影响决策。如英国2005年推出的“战略环境评价操作导则”等,着重推荐了基于地理信息系统的叠图法、可持续发展能力评价法、多目标分析、网络法、生活质量评价法、情景分析法等更适合战略环评的方法;③新发展的技术方法,如英国、美国等国家开始尝试从定性到定量的综合集成方法、政策评估方法等,其中重点对地理信息系统、环境承载力、不确定性和基于生态学的方法进行了探索和应用研究;④技术方法的实用性研究,2013年HojerM对于不同国家的规划环评技术方法进行分析,提出不同的评价方法具有不同的适用场景和效果,并提出在环境评价中,应该采用灵活的方法,根据具体项目规划进行有效评价,要侧重方法的实用性[1]。目前国外开展战略环评的技术方法特点总结:①技术方法研究注重实用性和可行性,以现实条件为基础,处理好科学性与针对性、前瞻性与实用性的关系;②尽可能选择简单而合适的方法,战略环境评价中使用过于复杂的方法,会耗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从而影响到战略环境评价的有效性;③不断发展以适应不断变化的社会、经济和环境的要求,既注重自身成果的总结和积累,也要从各种先进的决策思想中吸取养分;④突破传统的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方法,更加注重技术方法在SEA中的适用性和使用效果,并通过实践不断发展完善。3.2国内相关标准概况国内目前除北京市制定了《街区层面控制性详细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技术指南》、厦门市制定了《区域评估(环境影响)报告编制技术指南(试行)》地方标准外,其他地区尚未以标准发布形式提出区域环境影响评估方面的技术标准,而多是以相关部门文件通知等方式提出区域评估的实施细则或成果应用指南。《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全面开展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国办发[2019]11号)中提出“推行区域评估”,在各类开发区、工业园区、新区和其他有条件的区域,推行由政府统一组织对压覆重要矿产资源、环境影响评价、节能评价、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地震安全性评价、水资源论证等评估评价事项实行区域评估。为深入落实该审批制度改革实施意见,国内部分地区生态环境主管部门针对区域评估中的环境影响评价事项,陆续颁布区域评估(环境影响)实施方案、或实施细则、工作要点、或成果应用指南等,并提出了所评估区域内环评审批管理简化方案。目前各地区域环境影响评估相关文件一般是由各省生态环境厅率先发布,在上位文件指导下,各地市进一步出台配套实施细则或成果应用指南,包括江苏省、山东省、安徽省、湖南省、云南省、内蒙古自治区等;部分地市生态环境部门则直接推出实行,包括北京市、沈阳市、莆田市等。已出台区域评估中环境影响评价事项相关文件的省市及其主要内容归纳见表3-1。表3-1国内其他地区区域环境影响评估相关指导文件归纳汇总一览表序号颁布时间相关文件名称发布机关实施区域类型主要内容/成果应用/审批方式12019年5月《江苏省开发区区域评估工作方案(试行)》、《江苏省开发区区域评估工作方案(试行)实施细则》省商务厅、省自然资源厅、江苏省生态环境厅等七部门各类开发区(包括经济技术开发区、高新技术开发区、综合保税区、工业园区、物流园区等)(1)明确了江苏省各类开发区内开展区域评估含环境影响评价事项在内的工作要点及成果应用方式;(2)江苏省没有专门针对区域评估环境影响评价事项出台文件,但各地市生态环境主管部门以此意见推出应用指南,如《南京市江北新区环境影响评价区域评估成果应用指南(试行)》、《苏州市开发区环境影响评价区域评估成果应用指南(试行)》、《常熟经济技术开发区环境影响评价区域评估成果应用指南(试行)》等,各地市积极推进属地内各类开发区环境影响评价区域评估报告,并对成果进行应用,主要体现在区域环境准入清单化管理及进入区域的项目环评简化审批22020年8月《山东省环境影响区域现状评估实施细则(试行)》山东省生态环境厅依法设立的各类经济功能区(包括产业集聚区、开发区、工业园区、新区、自贸区、示范区)和其他有条件的各类区域(1)该文件明确了山东省开展环境影响区域现状评估的范围和主体、编制和评审、成果应用、报告编制参考提纲等方面的要求;(2)对于已完成环境影响区域现状评估的区域,入驻建设项目环评的环境现状评价可直接引用已公开发布的区域环境现状评估成果;但对于有特殊要求或不满足技术导则要求的,应进行针对性补充监测(3)各地市生态环境主管部门以此意见推出实施细则,如《烟台市生态环境局关于印发<环境影响区域现状评估实施细则(试行)>的通知》32021年11月《安徽省生态环境厅关于推行“环境影响区域评估+环境标准”工作的通知》及其附件《环境影响区域评估工作指南(2021年版)》和《环境准入标准清单编制指南(2021年版)》安徽省生态环境厅省级及以上各类经济功能区(包括产业集聚区、特别政策区、各类开发区等)(1)明确了安徽省开展环境影响区域评估的总体要求、适用范围、工作职责、工作程序、评估内容以及报告编写提纲、环境准入标准清单编制的内容;(2)推行“环境影响区域评估+环境标准”,加强规划环评宏观管理,落实环境影响区域评估,制定环境准入标准清单,以“环境影响区域评估环境标准”模式优化环评审批监管方式;(3)各地市生态环境主管部门以此文件推出应用指南,如《黄山市环境影响区域评估成果应用指南》42022年5月《湖南省区域评估成果运行指南)》湖南省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建设项目位于省级及以上园区,园区于近五年内已通过园区规划环评审查或开展了园区规划环评跟踪评价,并落实了规划环评(跟踪评价)结论和审查意见(1)列表明确了湖南省开展区域评估含环境影响评价事项在内的成果应用要求;(2)在环境影响评价事项上提出:进入特定区域范围的建设项目环评审批事项按照《湖南省建设环境影响评价文件行政审批告知承诺制管理办法(试行)》要求实行告知承诺方式审批52022年5月《内蒙古自治区环境影响区域评估成果应用指南(试行)》内蒙古自治区生态环境厅各类开发区(包括经济技术开发区、高新技术开发区、综合保税区、工业园区、物流园区等)(1)明确了内蒙古开展环境影响区域评估成果在官网查询的步骤及成果应用方式;(2)入驻园区的建设项目在编制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时,直接免费共享引用该园区的环境影响区域评估成果;已经完成环境影响区域评估的园区,对于入该驻园区且属于环境影响区域评估环评审批正面清单内的建设项目,在满足审批要求的前提下,可以进入环评审批绿色通道,7个工作日完成环评审批;(3)各地市生态环境主管部门以此文件推出应用指南,如《呼和浩特市生态环境局关于印发<产业园区环境影响区域评估应用实施方案>的通知》62022年7月《云南省环境影响评价区域评估技术要求(试行)》云南省生态环境厅中国(云南)自由贸易试验区各片区、各类开发区、工业园区、新区和其他有条件的区域(1)该技术要求明确了云南省开展环境影响评价区域评估的适用范围、基本要求、工作程序、评估内容;(2)成果可应用于入驻评估区域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评估区域规划开展环境影响评价及其跟踪评价、评估区域环境管理、评估区域“三线一单”成果动态更新、区域环境信息公开,推进区域评估、规划环评、项目环评成果的共享共用82021年1月《北京市生态环境局北京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委员会关于在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阶段推进区域环境评估有关工作的通知》北京市生态环境局、北京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委员会北京城市副中心、中关村科学城、怀柔科学城、未来科学城、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等有条件的区域,以及各区新编控规并且以新建为主的街区;涉及变更街区控规约束性指标的区域;需补充开展或其他应开展区域环境评估的区域(1)明确了实施目的、评估对象类型(园区和街区层面控规)、实施主体、实施程序、所依据的技术标准、成果应用等方面内容;(2)提出了街区层面控制性详细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报告编制的原则、工作程序、评价内容、方法和要求等;(3)将区域环境评估报告及审查意见提出的相关生态环境要求纳入土地入市条件,按下放审批权限、豁免、备案、简化分类、告知承诺等方式实行简化审批,精简项目规划符合性、选址环境合理性、项目用地历史等评价内容,充分利用“多规合一”平台进行信息共享区域环境评估成果92021年9月《沈阳市区域评估(环境影响评价)实施细则(试行)(修订版)》及其附件《沈阳市区域评估(环境影响评价)报告编制技术指南(试行)》沈阳市生态环境局市政府确定的城市核心发展板块,拟划定为工业标准地的建设区域,尚未开发建设完成的控制性详细规划单元,市级及以上开发区、产业园区内某一特定区域,各区、县(市)政府正式划定的需要开展区域评估(环境影响评价)的其他特定区域(1)该文件明确了沈阳市开展区域评估(环境影响评价)的责任主体、报告编制的原则、工作程序、评价内容、方法和要求等;(2)完成区域评估(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审查的区域内,符合生态环境准入清单的建设项目可以按照区域评估文件提出的差异化准入清单实施差异化环境准入,含禁止准入、告知承诺制准入、备案准入、环评“一本制”准入、许可准入、打捆准入、环评与排污许可并联报批等审批方式;(3)区域评估(环境影响评价)成果及其审查意见(确需保密的内容除外)要在公共信息平台公布共享,区域内后续开发过程中引进的建设项目,属地政府或相关部门应在土地出让或划拨前,告知建设单位区域评估(环境影响评价)成果内容及相关要求4标准编制主要工作过程4.1前期研究阶段标准编制组前期对环境影响评价相关依据(技术规范/标准)、国内外发布的关于区域评估的相关文件和已开展的区域评估(环境影响)实践案例等开展了一定的研究和归纳工作,前期工作成果有:①生态环境部门目前已发布的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指南、环境现状调查规范、环境质量标准等文件,有效规范了我国的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和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工作,虽在应用于新城区域控制性详细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方面尚存在针对性有待提高的问题,但仍是我省实施区域环境影响评价的重要依据,区域环境影响评价报告编制技术指南应立足于这些标准文件,进一步探索适用于区域评估对象特点的评价内容框架及可操作性强的技术方法,其中总体架构应遵循HJ130《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总纲》,调查与评价方法则依据各环境要素已发布的相关技术规范或成熟可靠的方法适当细化明确,提高方法的有效性和可操作性。②福建省已发布的区域评估相关文件主要是针对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即区域评估这种评价模式是一项审批制度改革的举措,区域评估具备替代拟引入建设项目评估评审的特性,这就要求在区域评估阶段应尽可能明确区域内拟引进项目的建设内容,以开展针对性的环境现状摸底调查、科学预测各类项目建设后可能对环境产生的影响、提出全面系统的项目环境准入条件和不良环境影响减缓措施供具体项目执行。③总结国内各省份及福建省已完成的试点片区区域评估案例,从评估对象的区域发展定位、规划功能布局和发展规模等进行归类分析,进一步分析区域环境影响评估的适用范围,基本明确了区域环境影响评估的重点评价内容。因此,制订《区域环境影响评估技术指南》在技术上及实践上均具有一定的研究基础。4.2立项申请阶段在充分调研和分析总结的基础上,起草组编制了福建省环境保护产业协会团体标准制(修)订项目立项申请书《福建省厦门市地方标准制(修)订立项申请书》,于2023年6月提交福建省环境保护产业协会申请项目立项。2023年6月28日,福建省环境保护产业协会组织召开福建省环境保护产业协会团体标准制(修)订立项申请项目专家审查会,评审专家认为申报单位提交申请资料齐全,编制目标较明确,工作思路较清晰,技术路线总体可行,草案框架结构和章节设置基本合理,格式较规范,符合《福建省环境保护产业协会团体标准管理办法》立项要求。2023年7月30日福建省环境保护产业协会发布了《关于下达福建省环境保护产业协会标准化指导性技术文件制修订项目计划的通知》对该标准进行立项。2023年10月18日,福建省环境保护产业协会组织召开团体标准开题会,专家组一致同意区域环境影响评估技术指南通过标准开题。4.3初稿编制阶段2023年8月1日至12月28日,经各起草单位的齐心协力,形成了《区域环境影响评价技术指南》征求意见稿。5区域环境影响评估实践调研5.1区域环境影响评估实践全国概况我国各地依据相应文件推进有条件区域进行区域环境影响评价工作,检索到的区域环境影响评估报告编制实践案例主要集中在经济开发区、产业园区、物流园区等,如《安徽黟县经济开发区环境影响区域评估报告》、《安徽来安汊河经济开发区环境影响区域评估报告》、《安徽巢湖经济技术开发区规划环境影响跟踪评价(区域评估)报告》、《安庆市迎江经济开发区环境影响区域评估报告》、《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环境影响评价区域评估报告》、《南京溧水经济开发区环境影响评价区域评估报告》、《江苏金湖经济开发区环境影响评价区域评估报告》、《江苏省建湖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环境影响评价区域评估报告》、《江苏盱眙经济开发区环境影响评价区域评估报告》、《巴彦淖尔现代农畜产品物流园区环境影响区域评估报告》、《威海高区双岛湾及初村片区环境影响区域现状评估报告》等,城市新区等其他类型规划编制区域评估环境影响评价报告的案例则较为鲜见,典型案例主要在北京市开展的街区控规区域环评,如《北京大兴新城西片区街区控制性详细规划(街区层面)(2020-2035年)环境影响报告书》、《北京通州区台湖镇国土空间规划及控制性详细规划(街区层面)(2020年-2035年)环境影响报告》等。5.2区域环境影响评估福建实践福建省内以厦门市开展区域评估起步较早,从技术规范制定到案例实践都形成了丰富的成果,对于本次团体标准的制定奠定了很好的工作基础。厦门市的区域评估开展分为政策文件制定与发布阶段、试点实施阶段、经验总结及技术规范推出阶段、深入推进实施阶段。政策支持文件的出台主要集中在2018年和2019年,包括《厦门市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试点实施方案》(厦府〔2018〕149号)、《厦门市工程建设项目区域评估实施细则(暂行)》(厦发改投资〔2018〕534号)和《厦门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进一步深化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实施方案的通知》(厦府〔2019〕175号)3份政策文件。试点实施阶段为2019年~2021年初,厦门市陆续完成了6个新城片区的环境影响区域评估工作,其中2020年9月后完成的3个片区融入了土壤污染状况调查以期进一步提高环境影响区域评估的成效。期间,厦门市生态环境局还于2020年5月印发《关于贯彻落实工程建设项目“清单制+告知承诺制”审批改革试点工作方案的通知》,提出重大片区推进开展区域评估工作,并就具体审批改革模式进行细化明确,提高操作性。2020年下半年至2021年4月,厦门市生态环境主管部门进一步组织技术力量就区域评估开展经验总结,并制定发布技术指南,即《厦门市区域评估(环境影响)报告编制技术指南(试行)》,从区域评估适用范围、评价原则、评价时段、区域开发方案分析要点、现状调查评价内容和方法、环境影响预测内容与方法、区域开发方案论证和优化调整建议、环境影响减缓对策措施、区域包含与不包含的建设项目如何减缓项目环评审批方式等方面,提出了具体操作指南。在新技术指南的指导下,厦门市于2021年至2022年期间再完成了3个片区的区域评估(环境影响)工作。2021年5月,厦门市环境科学研究院和厦门大学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在充分调研和分析总结的基础上,成立了标准起草组,向厦门市市场监督管理局申请《区域评估(环境影响)报告编制技术指南(试行)》项目立项,立项通过后,经过多轮的标准修改完善和意见征求,最终于2023年1月经厦门市市场监督管理局正式发布了DB3502/T100-2023《区域评估(环境影响)报告编制技术指南(试行)》。在该标准印发后,厦门市按新标准编制完成了《环东海域新城翔安钟宅(1314A、1314B管理单元)区域评估(环境影响)报告书》。福建省内其他城市也试点开展了少量环境影响区域评估工作,完成了如《泉州台商投资区白沙片区区域评估环境影响报告书》、《莆田市高铁新城区域评估(环境影响)报告书》等区域环境影响评估报告。6标准主要技术内容及说明本标准包括1范围、2规范性引用文件、3术语和定义、4总则、5规划方案分析、6现状调查和评价、7环境影响识别与评价指标体系构建、8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9规划方案综合论证与优化调整建议、10环境影响减缓对策和措施、11规划实施的环境影响评价管理、12公众参与、13评价结论及14区域环境影响评价报告的编制要求配置要求等14个部分,其中第4章至第12章为本标准重点内容。主要条款说明如下:6.1总则(1)评价原则区域评估的对象为城市新城区域,不含或仅含不到1/10的工业用地开发建设的区域,其开发方案特征使其环境影响评价有别于工业园区规划或其他专项规划,主要体现在影响的轻污染性,具有排污强度低、区域本身是一个重大保护目标的特点,故评价工作内容可适当简化大气、水环境、环境风险影响评价内容,侧重调查区域生态环境质量状况、现状及历史污染源,关注制约区域生态环境质量改善的主要影响因素,评估主要生态环境影响。评价还应衔接“三线一单”生态环境分区管控成果、国土空间规划、碳达峰碳中和行动计划等最新相关规划,统筹资源集约节约、能源高效利用、生态保护优先等需求,优化规划方案,通过环评“一本制”实现区域评估与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的协同管理。(2)评价时段与范围提出评价时段应与区域规划实施期一致,按区域规划分阶段实施的建设期和运营期开展评估工作。评价范围原则上与评估区域的范围一致,适当考虑周边受影响的其他区域。初步给出各环境要素的评价范围界定,实际评价时可根据评估区域的具体特点进行适当调整。(3)评价工作程序参照HJ/T130《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试行)》和各环境要素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环境调查技术规范编制。6.2规划方案分析本标准对规划方案分析工作的主要内容和要求进行了规定和说明。明确了规划方案概述应说明的主要内容,包括:对上一轮区域开发建设情况进行归纳和总结,本轮区域规划方案编制背景、开发范围、发展定位与目标、发展规模和主要建设内容,开发时序及近期建设内容等,特别强调了对生态环境可能造成明显影响的建设内容的描述及梳理分析区域可能引进的建设项目类型。规划协调性分析的重点内容包括分析与区域规划相关的生态环境保护法律法规、环境经济政策、环境技术政策、资源利用和产业政策的符合性,分析在发展规模、布局、结构、交通与基础设施等方面与各层次规划的协调性或衔接关系(或依托关系),明确在空间布局、资源保护与利用、生态环境保护、污染防治、节能降碳等方面的不协调或潜在冲突。明确区域评估“三线一单”生态环境分区管控分析的重点,主要是对照“三线一单”生态环境分区管控成果,分析区域规划方案与“三线一单”的协调性,识别冲突矛盾,为区域规划方案优化调整提供依据。6.3现状调查和评价区域评估应对区域所处的自然、社会、经济和资源环境状况进行分析和评价,主要目的是为了分析区域环境质量演变过程和环境保护存在的薄弱环节,分析上一轮区域开发建设所造成的区域资源利用及环境质量影响,进而识别本轮区域规划方案在资源与环境可能会遇到的资源、环境制约。本标准对现状分析和评价的资料收集方法、工作内容和方法进行了规定。确定现状分析与评价以收集现有资料为主,适当补充必要监测,全面调查摸清区域生态环境质量状况,主要内容包括自然地理状况、环境质量现状、生态状况及生态功能、资源利用现状、社会经济概况、环保基础设施建设及运行情况等的现状分析与评价等。6.4环境影响识别与评价指标体系构建(1)环境影响识别本标准对区域评估中环境影响识别的内容和方法进行了规定。提出了从发展定位、发展目标、空间开发规模、人口规模、空间结构与布局、基础设施建设及可能引进的建设项目类别等方面,识别区域内及周边开发活动对资源和环境要素、环境保护目标等的影响途径与方式。在方法上,推荐了专家咨询法、判断矩阵法和网络法等环境影响识别方法。(2)环境目标与指标本标准对如何确定环境目标和评价指标进行了规定,并提出了区域评估环境影响评价推荐指标表。具体可根据所评估区域的开发建设内容特点和资源环境影响特点,选取适宜的指标或增加所需针对性指标。6.5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1)生态环境影响评价针对区域评估对象的开发方案特点,由于国土空间开发强度的增大、区域开发建设后人口数量大幅增加、人类活动干扰范围和程度加大,区域对生态系统的影响呈现长期性、综合性和区域性等特点。生态环境影响评价重点评价区域空间结构布局、土地利用变化、重大基础设施等建设内容等对对区域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和景观生态格局可能产生的直接、间接影响或累积性影响。(2)大气环境影响预测:重点评价施工期扬尘污染影响;运营期交通运输、商业办公和居民生活燃用能源等所产生的燃烧性废气、汽车尾气和碳排放影响,市政设施选址布局可能产生的“邻避”效应影响。识别并深入分析邻近区域已建或已批拟建/在建的大气污染源可能对区域空气质量的影响范围和程度。(3)水环境影响评价:重点评价规划实施后人口规模增加引起的污水量增加的影响,分析新增污水收集处理设施或依托的市政污水处理设施的可衔接性,能否满足区域发展需求,预测与评价对周边地表水环境的影响范围和程度。(4)近岸海域影响分析:对涉及海岸线的区域,对照海岸带相关保护与利用相关规划和规定,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色彩秘境模板
- 2024年项目委托管理合同标的明细
- 外国人来华工作聘用合同范本(2篇)
- 基础设施合作项目协议书
- 大型项目资产管理合同
- 专项知识产权保密协议:2024版格式样本版
- 2024建筑工程泥工施工劳务合同
- 13《桥》说课稿-2024-2025学年六年级语文上册统编版
- 2024物流运输合同模板
- 张家港房屋租赁合同正规文本范本
- DB23-T 3840-2024非煤矿山隐蔽致灾因素普查治理工作指南
- 机关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制度(六篇)
- 仓库仓储安全管理培训课件模板
- 风力发电场运行维护手册
- 人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第八单元数学广角数与形单元试题含答案
- 叉车租赁合同模板
- 河道旅游开发合同
- 住房公积金稽核审计工作方案例文(4篇)
- 口腔门诊医疗风险规避
- 情人合同范例
- 建筑公司劳务合作协议书范本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