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作业17经济与社会生活综合测试卷一、单选题1.人类经历了从采集到种植,从部落到国家,从野蛮到文明的演进过程。推动上述演进的主要因素是()A.人工取火的发明 B.建筑技术的进步C.私有制度的产生 D.生产工具的改进【答案】D【解析】D.根据题干信息及所学可知,推动人类文明演进的主要因素是生产力的发展,具体表现为生产工具的改进,从而推动农业经济的出现、私有制的发展和阶级的分化和国家的产生等,故D正确。ABC.人工取火、建筑技术进步和私有制产生都是生产力发展的某一具体体现或影响,不能全面揭示人类文明发展的原因,排除ABC。故选D。
2.远古时期,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人们逐渐从原始的狩猎采集等寻找食物的方式转化为开始饲养和种植的生活,原始的种植也成为主要的食物来源,也比以前的狩猎行为的食物来源要稳定的多。这些变化反映了()A.种植生活是农业兴起的重要标志 B.农业成为古代社会基本生产部门C.种植经济根本改变人类生活方式 D.农业和畜牧业出现了社会大分工【答案】A【解析】A.题干信息主要是反映了随着生产力发展,种植经济取代狩猎采集经济,开始了真正的农业经济,故A项正确。B.题干主要是远古时期种植经济的发展,未反映古代社会农业经济的发展,B项错误;C.远古时期,种植经济改变了人类生活方式,并非“根本改变”,故C项错误;D.题干未体现农业和畜牧业是否成为独立的生产部门,未体现社会大分工,故D项错误。故选A。
3.新航路开辟后,原产美洲的高产粮食作物如玉米、番薯等纷纷传入中国,且种植面积迅速扩大,逐步成为主导性的农作物品种。这状况有助于()A.缓解明清人口增长的压力 B.彻底改变明初的农业种植结构C.精耕细作农业模式的成熟 D.推动明清对外开放局面的形成【答案】A【解析】A.根据题干“原产美洲的高产粮食作物如玉米、番薯等纷纷传入中国,且种植面积迅速扩大,逐步成为主导性的农作物品种”,可以看出粮食产量增加,可以养活更多人口,有利于缓解明清人口增长的压力,故A正确。B.该项中的“彻底”说法过于绝对,故B错误。C.“玉米、番薯”是农作物,不是属于农业技术层面,故C错误。D.明清时期的对外政策是海禁和闭关锁国,故D错误。故选A。
4.有学者认为:明末以来美洲的豆类、玉米、甘薯等作物向广大亚洲地区传播,以其丰厚的产出和充足的营养支撑着这些地区众多的人口,打破了传统的粮食结构,这被称为“餐桌革命”。“餐桌革命”的出现主要是由于()A.工业革命的影响 B.传统农业的发展C.全球联系的初步建立 D.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答案】C【解析】C.根据题干中“明末”时空定位可知,“餐桌革命”主要出现在17世纪初,随着新航路的开辟,资本主义世界市场雏形出现,从而使美洲的作物向亚洲地区广泛传播,故C正确。A.工业革命是18世纪60年代开始的,故排除A。B.题干中的作物是从美洲传入亚洲地区的,不是传统农业生产的结果,故排除B。D.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与题干无关,与“餐桌革命”没有因果逻辑关系,故排除D。故选C。
5.相对于常温物流,很多产品采用下图所示的物流方式,这
()A.可以减少产品的损失 B.对物流自动化要求更高C.对运输距离的限制较大 D.对信息的依赖程度降低【答案】A【解析】A.冷链物流使产品从运输到销售各个环节受到低温保护,有利于减少产品变质现象,从而减少损失,故A项正确。B.冷链物流强调的是使产品在各个环节都处于低温环境,并没有规定物流过程必须采用自动化方式,故B项错误。C.低温环境使产品保质期更长,有利于增加产品运输距离,故C项错误。D.相较于常规物流,冷链物流对信息依赖程度更高,对产品信息掌握越充分越有利于对产品的保护,故D项错误。
6.我国古代的一些著作中多有关于农业的叙述,如《荀子?王制》:“凡农之道,厚(候)之为宝”。《农书?粪田之宜》:“用粪犹用药也”。《齐民要术》:“耕而不耢[lào](平整土地的工具),不如作暴。”。以上三则材料均反映了()A.中国古代农业根据节气来安排农业生产B.中国古代农业注重因地制宜C.中国古代农业发展尊重自然规律D.中国古代农业精耕细作的特点【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中国古代农业的特点,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题干中“凡农之道,厚(候)之为宝”、“用粪犹用药也”、“耕而不耢[lào](平整土地的工具),不如作暴。”,表明农业在耕种过程中的重要性,体现了农业耕种时的精耕细作的特点,D项符合题意;ABC三项都是体现的是精耕细作的特点的一个方面,表述不全面。故选D。7.如表为英国人口分布表,从中可以推断出()年份1750178018011811183118511871全国人口(英格兰、苏格兰、威尔士)766.5938.81050.11197.01626.12081.72607.2城市人口130.3——354.9438.1720.31124.11699.8农村人口666.2——695.2758.9905.8957.6907.2A.工业革命主要发生在城市中 B.工业革命加速了英国城市化进程C.奴隶贸易造成英国人口激增 D.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初步形成【答案】B【解析】A.分析表格可知,尽管农村人口和城市人口相比较总人口中所占的比例有所下降,但绝对数值还是增加了。体现不出工业革命主要发生在城市之中的特点,故排除A。B.英国的城市人口和农村人口的比重在工业革命时期发生了很大的改变,城市人口逐渐的占绝大多数,说明工业革命加速了英国城市化进程,故B正确。C.表格体现不出奴隶贸易对农村和城市人口的影响,故排除C。D.表格信息体现不出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初步形成,故排除D。故选B。
8.当代西方社会工人的构成日益多元化、复杂化。“蓝领”工人进一步减少,出现了“白领”“灰领”“金领”“敞领”“粉领”等称谓,代表工人阶级的不同分层。这一变化说明()A.西方社会发生了根本变化 B.科技革命影响社会结构的调整C.国家干预导致阶层成分多元化 D.社会流动呈现出增强趋势【答案】B【解析】从材料可以看出工人阶级内部结构发生了改变,出现了不同的阶层,主要是由于科技革命使工人阶级在科技分工中出现了层次分化,从事科技劳动水平较高的领域社会地位相对较高。B项正确;材料反映的是社会工人阶级的生活,并没有说工人阶级和资产阶级地位发生改变,所以不是根本性的变化。排除A项;材料体现不出国家干预。排除C项;材料反映不出工人阶级和资产阶级之间的流动趋势。排除D项。故选:B。9.庄票形成于清朝前期,是钱庄签发的一种票据,上面写有一定金额并由钱庄负责兑现。庄票分为即期和远期两种,即期庄票见票即可支付,远期庄票须到期才能支付。庄票都不记名,不论何人持有,凭票即付,不得挂失和止付。庄票的出现说明()A.资本性借贷有所发展 B.传统借贷关系衰落C.经营性放贷开始出现 D.货币兑换较为普遍【答案】A【解析】从材料中的“上面写有一定金额并由钱庄负责兑现“庄票都不记名,不论何人持有,凭驃即付“等信息可以看出,庄票作为资本性借贷凭证可以流通转让,较为灵活,是借贷业务的进一步发展,故答案为A项;庄票的出现是在传统借贷关系基础上的发展,排除B项;C项中的“开始出现“材料不能反映,排除C项;材料没有反映这种现象在当时的普及状况,排除D项。故选:A。10.16、17世纪,建立在全球商品交换基础上的社会分工逐渐形成;美洲和东欧提供自然资源,非洲提供奴隶和劳动力,亚洲制造日常消费品和奢侈品,西欧则主要从事运输业、金融业和制造业。由此可见,当时()A.亚洲经济地位依然较高 B.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初具规模C.西欧与东欧的矛盾尖锐 D.资本主义生产关系成为主流【答案】B【解析】B.题干说明“全球商品交换基础上的社会分工逐渐形成”,结合所学知识,16、17世纪经过了新航路开辟和早期殖民扩张,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初具规模,故B正确。ACD.题干无法体现亚洲的经济地位的高低、西欧与东欧的矛盾是否尖锐、资本主义生产关系是否成为主流,故不选ACD。故选B。
11.1933年,美国图书馆协会估计,自1929年以来新增的借书人大约在200万到300万之间,总的图书流通增长了将近50%;每20个成年人当中大约有19个人是报纸的读者。这一现象反映出美国当时()A.民众精神世界渴望慰藉 B.文化产业拉动了经济增长C.国民素质得到大幅提升 D.科技革命推动出版业发展【答案】A【解析】从材料明显可以看出在1929年经济危机以后,人们更多的关注社会问题,更多的关注图书,这是因为对现实产生了不满,希望从图书中找到一些精神上的慰藉,故A项正确;B、C、D三项不符合材料主旨,排除。故选:A。12.有学者认为:“新航路开辟以后,欧洲的商人和殖民者在欧洲、亚洲、非洲、美洲之间建立了直接的商业联系。”这表明()A.亚非拉地区资本主义经济快速发展 B.世界市场雏形出现C.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最终形成 D.经济活动取代了殖民战争【答案】B【解析】B.欧洲商人在欧洲、亚洲、非洲、美洲之间建立了直接的商业联系说明世界开始连成一个整体,可以看出世界市场雏形得以出现,故B项正确。A.题干没有体现出亚非拉地区资本主义经济的快速发展,故排除A项。C.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最终形成,故C项错误。D.经济活动与殖民战争是同时进行的,故D项错误。故选B。
13.明清时期,浙江崇德石门镇因专营榨油而发展为拥有数千家居民的雄镇,嘉善干窑镇“民多业陶”,平望镇“居民日增,货物益备,而米及豆麦尤多”。材料反映了当地()A.私营手工业占主导地位 B.集镇发展呈现专业化C.政治经济重心已经分离 D.出现了多个商业中心【答案】B【解析】题干显示明清时期出现“专营榨油”“民多业陶”“而米及豆麦尤多”等现象,这说明集镇发展呈现专业化,故B正确。A题干不能明确体现,排除。C说法片面,排除。D题干不能体现,排除。故选:B。14.“城市”一词是近代才使用的,中国古代典籍则较少将城与市连在一起用。杜甫在《征夫》一诗中云:“路衢唯见哭,城市不闻歌。”这里的城市,未必是现代城市的含义,可以说有城而少市,毋宁称城邑或城堡。这段材料反映了当时的“城市”()A.“城”与“市”完全分离 B.偏重于政治军事功能C.商业活动限制严格 D.经济功能在不断削弱【答案】B【解析】依据题干“路衢唯见哭,城市不闻歌”、“这里的城市,未必是现代城市的含义,可以说有城而少市,毋宁称城邑或城堡”可知,材料中的城市偏重于政治军事功能,故B项正确。其余三项在材料中没有体现,应排除。故选:B。15.两次鸦片战争中,中国被迫开放商埠16处。西方的市政管理,经济模式的传入,使这些开放在沿海、沿江的商埠,最先脱出中国传统政治城市的模式,被视为城市近代化的起始点。这反映了()A.西方扩张是近代中国各种变化的主导因素B.西方资本主义侵略对中国产生建设性影响C.中国近代化城市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D.最先近代化的沿海城市成为列强侵华基地【答案】B【解析】通过材料“西方的市政管理,经济模式的传入,使这些开放在沿海、沿江的商埠,最先脱出中国传统政治城市的模式,被视为城市近代化的起始点”可以看出,强调了西方列强入侵对中国产生的积极影响,故B项正确;西方扩张是近代中国各种变化的主导因素,说法错误,排除A项;材料信息并未体现中国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排除C项;沿海城市近代化是伴随西方列强侵华而出现的,排除D项。故选:B。16.由英国前殖民地澳大利亚和新西兰为主构成的大洋洲,其城市化水平在1950年时达到60.6%,北美洲则达到了63.9%,均高于欧洲的51.2%。据联合国统计,2003年世界上20个人口超过1000万的特大城市中,有15个是由殖民城市发展而成。这表明殖民城市的发展()A.突破了欧洲传统城市发展束缚 B.是欧洲殖民主义政策的必然结果C.阻断了各地的文明多样性联系 D.推动了世界城市化运动的发展【答案】D【解析】依据材料可知,殖民地时期澳大利亚和新西兰的城市化水平接近北美,高于欧洲,当今世界上20个人口超过1000万的特大城市中,有15个是由殖民城市发展而成,说明殖民城市的发展推动了世界城市化运动的发展,故D项正确。材料不能反映殖民城市的发展突破了欧洲传统城市发展束缚,故A项错误。殖民城市的发展并不是欧洲殖民主义政策的必然结果,故B项错误。殖民城市的发展不会阻断各地的文明多样性联系,反而会加强各地的联系,故C项错误。故选:D。17.元世祖时期,先后挖通了北京到通县的通惠河、山东临清到东平的会通河、东平到济宁的济州河。元朝把运河改成直线后,比隋代京杭运河缩短了900多千米,还创造性地开辟了长途海运航线。这主要是由于当时()A.南北经济差距继续扩大 B.政治中心开始东移C.运河沿岸工商业的发展 D.造船航海技术进步【答案】A【解析】元朝把运河改成直线,提高了运输效率,促进了南北方经济交流。之所以这样缩短南北的航道这是由于随着经济重心的南移,南北方经济差距持续扩大,北方越来越离不开南方的经济、物资方面的支持,故A项正确;材料中政治中心东移没有体现,且B项说法不符合史实,错误;材料没有体现运河沿岸工商业发展,且当时的沿岸工商业发展一般,故C项错误;材料中主要说的是元代将大运河的河道改直,没有体现航海技术的进步,故D项错误。故选:A。18.近代上海“计时之器,仅有日晷仪,用者亦不多,购买外洋钟表者尤为稀少;自轮船、火车通行,往来有一定时刻,钟表始盛行。”这说明()A.外洋钟表彻底取代了传统的计时工具B.交通的发展缩短了人们的通行时间C.新式交通工具强化了人们的时间观念D.交通的改进加强了各地之间的沟通【答案】C【解析】定时的轮船、火车的通行使得钟表在近代上海开始盛行,这说明新式交通工具的出现强化了人们的时间观念,故选C项。“彻底”说法过于绝对,排除A项;材料反映的是人们时间观念的强化,并没有说明缩短了通行时间,排除B项;材料中仅有上海地区,“各地之间的沟通”无法体现,排除D项。本题考查水陆交通的变迁——交通与社会变迁。19.20世纪海事卫星通信系统发展,它是利用通信卫星作为中继站的一种船舶无线电通信系统。它具有全球(除南北极区外)、全时、全天候、稳定、可靠、高质量、大容量和自动通信等显著优点,既可改善船舶营运和提高管理效率、密切船岸联系,而且有助于保障海上生命安全。关于海事卫星通信系统的使用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使航运技术有了进一步提高 B.得益于信息技术革命的发展C.美国依靠技术优势垄断全球 D.交通发展呈现自动化专业化【答案】C【解析】C.该项中“垄断全球”的说法既不符合题干也不符合史实,故C说法错误。A.根据题干“既可改善船舶营运和提高管理效率、密切船岸联系,而且有助于保障海上生命安全”可以看出海事卫星通信系统的使用使航运技术有了进一步提高,故A说法正确。B.根据题干“20世纪海事卫星通信系统发展,它是利用通信卫星作为中继站的一种船舶无线电通信系统”可以看出海事卫星通信系统的使用得益于信息技术革命的发展,故B说法正确。D.根据题干“它具有全球(除南北极区外)、全时、全天候、稳定、可靠、高质量、大容量和自动通信等显著优点”可知发展呈现自动化专业化,故D说法正确。
20.1918年1月,一种流感从美国暴发,随美军进入欧洲。随着战事和全球经贸往来,流感传播到了很多欧洲国家,波及亚洲和北非国家。由于战争双方封锁信息,只有西班牙有大量报道,所以被称为“西班牙流感”。到7月病毒发生变异,致命病毒使流感瘟疫在全球各地几乎同时暴发,死亡人数远超战争,这也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的原因之一。这表明()A.瘟疫的命名有明显政治目的 B.全球化促使了瘟疫发生C.一战和全球化加速瘟疫传播 D.一战的结束具有偶然性【答案】C【解析】该流感暴发于美国,“随美军进入欧洲……这也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的原因之一”,据此可知,加速“流感”这种瘟疫传播的因素是战争和全球化,故选C项。根据题干中“由于战争双方封锁信息,只有西班牙有大量报道,所以被称为‘西班牙流感’”,可知该瘟疫的命名并不具有明显的政治目的,其原因仅仅是“只有西班牙有大量报道”,排除A项;根据题干内容可知,全球化加速了瘟疫在全球的传播,而不是促使瘟疫的“发生”,排除B项;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战争结束是交战国双方实力较量的结果,具有一定的必然性,而瘟疫是“促进了”战争的结束,排除D项。二、材料解析题2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
西域都护定远侯班超遣掾甘英使大秦、条支,穷西海,皆前世所不至,莫不备其风土,传其珍怪焉。及安息西界,临大海,欲度,船人谓英曰:“海水广大,往来者逢善风,三月乃得度,若遇迟风,亦有二岁者。故入海,人皆赍三岁粮。海中善使人思土恋慕,数有死亡者。”英乃止。——摘自《资治通鉴》第48卷材料二
(大秦)“以金银为钱,银钱十当金钱一。与安息、天竺交市于海中,利有十倍。其人质直,市无二价。谷食常贱,国用富饶,邻国使到其界首者,乘驿诣王都,至则给以金钱。王常欲通使于汉,而安息欲以缯彩与之交市,故遮阂不得自达。至桓帝延熹九年,大秦王安敦遣使自日南徼外献象牙、犀牛、玳瑁,始乃一通焉。其所表贡,并无珍异,疑传者过焉。”——摘自《后汉书·西域传》(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汉朝与罗马帝国交往的特点。(2)根据材料二,概括罗马国家的社会经济状况。(3)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简析汉朝与西亚(安息)、欧洲(大秦)通商关系发展起来的主要条件。【答案】(1)特点:从间接经贸和文化交流到直接交往;通过丝绸之路;以经济联系为主。
(2)状况:经济繁荣,物产丰饶(谷食常贱,国用富饶);使用金银货币,市场管理规范(市无二价),商品经济发达;交通发达(乘驿诣王都);对外贸易发达(与安息、天竺交市)。
(3)主要条件:汉朝丝织业等的发展;汉朝、波斯、罗马对道路开通的贡献(重点是张骞出使西域);汉朝在西域设西域都护府,保障丝绸之路畅通;大国间交往的愿望等。【解析】(1)本题考查汉朝与罗马帝国交往,要求结合所学分析解读材料信息。根据材料一以使者往来的政治交往为主,而材料二则以经济联系为主,从交往的方式、内容和交通等方面归纳。(2)本题考查罗马国家的社会经济状况,要求结合所学分析解读材料信息。结合材料二信息,从物产、货币与商业、交通、外贸等方面概括即可:经济繁荣,物产丰饶(谷食常贱,国用富饶);使用金银货币,市场管理规范(市无二价),商品经济发达;交通发达(乘驿诣王都);对外贸易发达(与安息、天竺交市)。(3)本题考查汉朝与西亚(安息)、欧洲(大秦)通商关系,要求结合所学分析解读材料信息。从经济条件、交通条件、机构管理、政府支持等方面进行概括即可。2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中国古代的农业科学技术,到了明清时期有了长足的发展。耕地和整地的农具有代耕架、匐蓑、秧马等。“代耕架”从现代机械角度来看,虽有些简单笨拙,但在中国古代小农经济条件下,能够创造出这样的农具,的确是农业生产工具发展史上的一项创造。作为农业命脉的水利,中国一直非常重视,明清尤其重视。据统计,明代兴修水利共2270余处,清代3500余处,形成排灌网络。农田水利科学技术著作大量出现,有明代徐光启的《农政全书》与清朝官修的《授时通考》等。明朝中后期以后,原产于美洲等地的一些农作物相继传入我国。18世纪中叶以后,北方山东、河北、陕西等地较为普遍地实行了三年四熟或二年三熟的多熟耕作制,并出现以畜力牵引的大型化的深耕细作和以自给性的饲料栽培、家畜饲养并提供肥料的集约化大规模经营。——摘编自谭黎明《论明清时期农业科学技术的发展》等材料二在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转变的过程中,农业起了极其重要的作用。新作物的栽培对农业生产的发展有很大的作用。十六十七世纪,从美洲引进的玉米和土豆对英国农业产量的增加和饮食习惯的改变,起了特别重要的作用。在新耕作技术方面,17世纪英国就出现了轮作制度,到18世纪中期已经大面积推广。在改良农具方面,18世纪铁犁取代了木犁,新式农具不断出现,1784年,脱粒机出现,先用人力,后改为马力、水力和蒸汽推动。早在16世纪末和17世纪上半期,英国东部就开始兴修大规模的排水工程,开掘渠道,疏浚河流,修筑堤坝、桥梁和道路,排干沼泽和洼地积水,将其变成可耕地,扩大了耕地面积。16世纪以来,英国出版了大量有关农业的著作。1793年英国建立的分布在全国各地的农业委员会,提供了大量有关农业生产的信息。——摘编自王章辉《英国经济史》(1)根据材料一、二,概括17、18世纪中、英农业技术发展的异同,并指出两国农业技术发展对社会转型的不同作用。(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英技术发展产生差异的原因。【答案】(1)相同处:采用新式农具;实行新的耕作制度;栽培新的农作物品种;排水灌溉技术的进步;农学著作的大量出现;集约型农业进一步发展。不同处:中国的农业是传统农业技术基础上的改良;英国是传统农业技术向现代农业技术过渡。不同作用:中国农业技术发展未能突破旧体制框架而成为推动社会转型的动力;英国农业技术发展推动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转型。
(2)中国: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强化;小农经济;重农抑商;闭关锁国;农业科技处于总结阶段。英国:资本主义制度确立;重商主义政策;圈地运动;文艺复兴、启蒙运动解放思想;近代自然科学的发展。【解析】本题考查17、18世纪中、英农业技术发展,要求结合所学分析材料信息。(1)第一问“相同处”根据材料信息概括即可;“不同处”,根据材料及所学知识,从中英农业发展的阶段方面来分析;“不同作用”结合中英的社会转型来回答。(2)根据材料及所学知识,可从社会制度差异、经济政策差异、经济发展程度、科学发展等方面分析。概括时注意语言组织和史实的准确性。2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近代以来全球国际人口迁移表时间1500~1850年1850~1945年1945~2000年主要移出地欧洲、非洲欧洲、亚洲亚洲、非洲、拉丁美洲主要移入地美洲美洲西欧、北美洲、大洋洲人口迁移数量至1850年,黑奴约为1500万,为白人移民的4~5倍1846~1924年欧洲移出4800万,1834~1941年亚洲移出1200~3700万1960年迁移人口为325万,1974年为947.5万,1985~1990年年增长率为2.59%
——据邬沧萍《世界人口》等编制
材料二
中国的海外移民历史悠久,大致从1567——1840年是一个承前启后的时期,移民数量有所增加,1801——1850年中国海外移民人数达到32万人,近代中国海外移民的总数为1500万人左右,期中90%移往东南亚,移民与祖国保持着密切联系,1862——1949年,华侨投资国内企业有25510家,投资总额约63271万元,新中国成立后,大陆地区很少向外移民。70年代以后,出现了一个新的移民潮,到2008年,移民人数达到1000万以上,主要集中于发达国家。
——摘编自曹树基《中国移民史》(第六卷)等(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近代以来全球国际人口迁移的基本趋势。(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16世纪以来中国海外移民的特点及形成的主要原因,并说明华侨华人在中国近代史上的贡献。【答案】(1)基本趋势:数量不断增加;范围不断扩大;自愿移民从主要由发达地区向落后地区迁移,逐渐转变为主要由发展中国家向发达国家迁移;被强迫进行的移民基本停止。(2)特点:中国大规模海外移民出现在鸦片战争之后,晚于世界国际移民;新中国成立后一段时间内基本停止;70年代以后形成新的移民潮。主要原因:卷入世界市场较晚;冷战期间西方的封锁;中国的改革开放。贡献:引入技术和资金,促进了中国近代工业的兴起与发展;支持了孙中山领导的民主革命;支援和投身于全民族的抗战。【解析】(1)本题考查新航路开辟和殖民扩张的影响,要求具备分析、概括问题的能力。由材料信息“1500~1850年黑奴约为1500万,为白人移民的4~5倍”“1846~1924年欧洲移出4800万,1834~1941年亚洲移出1200~3700万”“1960年迁移人口为325万,1947年为947.5万,1985~1990年年增长率为2.59%”可以得出数量不断增加;由材料“主要移出地”“主要移入地”的数据可以得出范围不断扩大;自愿移民从主要由发达地区向落后地区迁移,逐渐转变为主要由发展中国家向发达国家迁移;被强迫进行的移民基本停止。(2)本题主要考查16世纪以来中国海外移民的特点及形成原因及其华侨华人在中国近代史上的贡献,要求具备准确解读材料信息和分析、概括的能力。第一小问的特点,根据材料的时间和数据可以得出中国大规模海外移民出现于鸦片战争之后,晚于世界国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湖北省黄石市2024年中考数学模拟考试试卷附答案
- 美容院顾客反馈收集与分析
- 科技园区企业创新能力归类分析
- 高一化学二第一章第三节化学键练习
- 2024高中地理第3章区域自然资源综合开发利用第1节第1课时资源开发条件能源基地建设学案新人教版必修3
- 2024高中物理第三章磁场课时25运动电荷在磁场中受到的力训练含解析新人教版选修3-1
- 2024高中语文第四单元创造形象诗文有别方山子传训练含解析新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
- 2024高考化学一轮复习专练52实验综合应用一含解析新人教版
- 2024高考化学一轮复习第一部分考点38晶体结构与性质强化训练含解析
- 2024高考化学一轮复习课练29化学实验常用仪器和基本操作含解析
- 概率论在金融风险评估中的应用研究
- 住院医疗互助给付申请书
- 外墙外保温工程检验批质量验收记录表
- 手机归属地表格
- GB/T 24479-2023火灾情况下的电梯特性
- 鼻空肠管的护理
- ICH Q3D元素杂质指导原则
- 五年级解方程计算题100道
- 汉语教学 《成功之路+进步篇+2》第16课课件
- GB/T 20028-2005硫化橡胶或热塑性橡胶应用阿累尼乌斯图推算寿命和最高使用温度
- 广州新版四年级英语下册-复习计划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