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下册地理人教版】53同步资料 第十章 极地地区 全解版:第十章 极地地区_第1页
【七年级下册地理人教版】53同步资料 第十章 极地地区 全解版:第十章 极地地区_第2页
【七年级下册地理人教版】53同步资料 第十章 极地地区 全解版:第十章 极地地区_第3页
【七年级下册地理人教版】53同步资料 第十章 极地地区 全解版:第十章 极地地区_第4页
【七年级下册地理人教版】53同步资料 第十章 极地地区 全解版:第十章 极地地区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教材知识全解核心素养全解知识点一

独特的自然环境知识点二

科学考察的宝地知识点三

极地地区的环境保护第十章极地地区1.两极地区的位置和范围1独特的自然环境80

南极地区北极地区示意图

南极地区北极地区地理位置主要位于南纬66.5°(南极圈)以南

主要位于北纬66.5°(北极圈)以北

范围包括南极洲及其周边的海域(南太平洋、南大西洋和南印度洋的一部分)包括北冰洋大部分及其周边的亚、欧、北美三洲部分地区海陆分布南极大陆及岛屿和周围的海洋包括北冰洋大部分及其沿岸的亚、欧、北美三洲大陆的最北部和诸多岛屿1独特的自然环境80

南极地区北极地区交通重要性未来南极洲可能成为南半球空中交通的中转基地,是南美、非、大洋三大洲空中交通的捷径不少重要的国际航线经过北极上空,是亚、欧、北美三大洲空中交通的捷径辨方向在南极点看,四周都是北方;从南极上空看,地球的自转方向为顺时针在北极点看,四周都是南方;从北极上空看,地球的自转方向为逆时针续表1独特的自然环境802.两极地区的自然环境

南极地区北极地区气候气温地球上最冷的地区,即使在暖季(每年11月到次年3月)也十分寒冷,南极大陆素有“冰雪高原”之称不像南极地区那么严寒降水量被称为地球上的“白色荒漠”,年平均降水量为55毫米年降水量一般在100~250毫米之间风速被称为地球上的“风库”,年平均风速为17~18米/秒,最大风速可达100米/秒年平均风速约为10米/秒1独特的自然环境80

南极地区北极地区气候特点酷寒、干燥、烈风寒冷代表动物企鹅北极熊地表景观大部分地区覆盖着很厚的冰层大部分地区终年冰封续表南极地区比北极地区气温低,降水少,风力大。特别提示1独特的自然环境80例1

(2022黑龙江龙东中考)南极地区是地球上最冷的地区,

南极地区比北极地区寒冷的主要原因是

(

)A.南极地区纬度高B.南极中心是陆地C.南极地区降水少D.北极地区纬度高例1B1独特的自然环境80解

南极地区主要是陆地,北极地区主要是海洋,南极地区

终年被冰雪覆盖,对阳光反射强,吸收的热量少,气候更寒冷。1独特的自然环境801.科考价值两极地区特有的自然环境,为科学家们进行地质、冰川、海

洋、生物、气象、天文等学科的科学研究,提供了领域广阔

的天然实验室,成为科学考察的宝地。2科学考察的宝地802.科考宝地(1)科考时间每年两极地区的暖季是进行科学考察的最佳时间,南极地区的暖季为每年的11月到次年3月,北极地区的暖季为每年的5—9月。2科学考察的宝地80温馨提示南北半球季节相反,南极地区和北极地区考察时

间不同。(2)科考站目前,已有20多个国家在南极地区建立了150多个科学考察实

验站,我国的长城站和中山站分别建在南极洲乔治王岛和南

极大陆上。温馨提示2科学考察的宝地802009年2月2日,我国第一个南极内陆科学考察站,也是我国第

三个南极科考站——昆仑站,在南极内陆冰盖的最高点冰穹

A地区开站。2014年2月8日,泰山站正式建成开站。2004年7月28日,我国第一个北极科学考察站——黄河

站,在北冰洋斯瓦尔巴群岛上建成。2科学考察的宝地80例2

(2022山东泰安中考)罗斯海新站是我国在南极即将建

成的又一个科考站,“五朵金花”标志着我国南极科考站建

设的新成就。读中国南极科考站位置图,判断下列叙述正确

的是

(

)

例2B2科学考察的宝地80①我国的夏季是南极科考的最佳时期②罗斯海新站位于太平洋沿岸③位于西半球的长城站无极昼极夜现象④科学考察的任务有资源勘探、环境监测和科学研究等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2科学考察的宝地80解

南北半球季节相反,我国夏季时,南极地区处在冬季,气

温较低,每年11月至次年3月是南极考察的最佳时期;从经度

位置可以看出,罗斯海新站的经度在150°E至180°之间,位于

太平洋沿岸;长城站位于西半球,且在南极圈以外,无极昼极夜

现象;科考的任务有资源勘探、环境监测和科学研究等。2科学考察的宝地801.环境遭到破坏(1)南极地区:近年来,人们过度捕杀鲸等极地动物,将破坏南

极地区的生物多样性,从而破坏其生物多样性。(2)北极地区:人们滥杀海豹、海狮、海象等动物;石油、天然

气等资源的开采和加工活动,也导致北极地区的环境污染。

石油泄漏等突发的重大污染事件,给北极地区海洋生态环境

带来了极大的破坏。3极地地区的环境保护822.环境保护针对南极地区的和平利用、科学考察、环境保护等,195

9年12月,澳大利亚、阿根廷等12个国家签订了《南极条

约》,我国于1983年正式加入《南极条约》;为保护北极地区

的环境,国际上于1991年制定了《北极环境保护战略》。3极地地区的环境保护82南极的利用只限于和平目的,禁止进行一切军事活动和任何核爆炸或处理放射性废物等。温馨提示3极地地区的环境保护82例3

(2020新疆中考)去南极旅游,下列行为正确的是

(

)A.在科学考察站旗杆上留“到此一游”B.将生活垃圾装袋带回来C.在海豹栖息地,将幼崽带回家D.在食物不够的情况下,可以大量捕食企鹅B3极地地区的环境保护82例3解

在科学考察站旗杆上留“到此一游”会破坏公共设

施。将生活垃圾装袋带回来有利于保护南极地区的环境。

在海豹栖息地,将幼崽带回家不利于保护动物。大量捕食企

鹅会破坏南极地区的生态平衡。3极地地区的环境保护82素养解读区域认知指人们从空间—区域的视角认识地理环境及人地

关系的思维方式和能力。人类生存的地理环境复杂多样,人

们将其划分成不同空间尺度、不同类型的区域加以认识。

区域认知的培育,有助于学生建立地理空间观念,认识不同的

区域既各有特色,又相互联系,增强热爱家乡的情感和国家认

同感,增进对世界的理解,逐步形成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区域认知在探索南极过程中的体现下题借助南极地区示意图和泰山站主楼图,考查了南极地区

的自然环境及科学考察活动,体现了区域认知这一地理核心

素养。区域认知在探索南极过程中的体现例

(2022云南昭通巧家期中)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材料一

南极大陆是地球上至今未被开发、未被污染的洁

净大陆,是研究地球环境的“天然实验室”,其在全球变化,特

别是全球气候变化研究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我国第五

个科考站罗斯海新站也会于2022年建成。典例剖析

例区域认知在探索南极过程中的体现材料二

南极地区示意图和泰山站主楼图。区域认知在探索南极过程中的体现

(1)我国南极科考站中,无极昼极夜现象的是

。(2)泰山站主楼采用圆环形外表和高架设计的主要目的是

。长城站防大风和防冰雪堆积掩埋区域认知在探索南极过程中的体现(3)我国科学家经过多年考察,发现南极地区的冰川面积在不断减小,主要原因是

。(4)为保证科考站的能源供给,可以在南极地区开发的绿色能

源是

。全球气候变暖风能区域认知在探索南极过程中的体现解

本题借助泰山站主楼采用圆环形外表和高架设计的

内容,考查了南极地区的自然环境,体现了区域认知这一地理

核心素养。(1)长城站位于南温带,其他科考站都位于南寒带,只有长城站

无极昼极夜现象。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