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消费者行为课件:态度和旅游行为:应用_第1页
旅游消费者行为课件:态度和旅游行为:应用_第2页
旅游消费者行为课件:态度和旅游行为:应用_第3页
旅游消费者行为课件:态度和旅游行为:应用_第4页
旅游消费者行为课件:态度和旅游行为:应用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旅游消费者行为态度和旅游行为:应用如何改变人们的态度

如何让旅游者喜欢上所营销的旅游目的地态度和旅游行为的关系

态度与旅游偏好、旅游收入和旅游决策的关系-旅游者态度变化

信息劝说和行为劝说

开篇:态度如何影响旅游者行为?了解态度和旅游行为的关系。理解目的地居民的态度和旅游者的态度。理解通过信息改变态度的详尽可能模型。理解均衡理论和认知不一致等态度变化的相关理论。•学习目标章节内容概要一、态度和旅游行为的关系

1.态度与旅游偏好

2.态度与旅游收益

3.态度与旅游决策二、态度理论在旅游中的应用

1.旅游目的地当地居民的态度

2.旅游目的中旅游者的态度三、态度的变化

1.信息劝说

2.行为劝说一、态度和旅游行为的关系章节内容概要一、态度和旅游行为的关系

1.态度与旅游偏好

2.态度与旅游收入

3.态度与旅游决策二、态度理论在旅游中的应用

1.旅游目的地当地居民的态度

2.旅游目的中旅游者的态度三、态度的变化

1.信息劝说

2.行为劝说·态度与旅游偏好·态度与旅游收益·态度与旅游决策

人们对旅游的态度一旦形成,将会产生一种对旅游的偏好,旅游偏好将直接导致人们的旅游行为。(1)态度的复杂性

所掌握的信息种类和信息量(2)态度对象的属性

与态度的强度有密切关系

·态度与旅游偏好·态度与旅游偏好·态度与旅游收益·态度与旅游决策-旅游态度对象的属性:人们在旅游活动中所寻求的基本收益

泡温泉(滋养皮肤、刺激身体内循环、缓解呼吸系统或消化系

统等不适症状)

选择去黄山、华山或者三清山旅游(欣赏云海、奇峰等美景)

农历三月到扬州(柳絮如烟、繁花似锦的阳春三月之美)

四五月份到洛阳(欣赏牡丹)·态度与旅游收益-增加目的地吸引力的方法

(1)改善人们心目中感觉到的该目的地的形象。(2)改变某项收益对旅游者的相对重要性。(3)提升人们对于某个目的地的相对偏好。·态度与旅游收益·态度与旅游偏好·态度与旅游收益·态度与旅游决策-供选主体成为可行的选择对象的三个必经阶段

(1)意识

(2)可行性

(3)初步筛选决策过程并非总是有条不紊的,还与已有经历和知识有关;可行的的供选对象数目是不同的,取决于旅游者本身;进行决策时,同时也要承担错误决策的风险·态度与旅游决策二、态度理论在旅游中的应用章节内容概要一、态度和旅游行为的关系

1.态度与旅游偏好

2.态度与旅游收益

3.态度与旅游决策二、态度理论在旅游中的应用

1.旅游目的地当地居民的态度

2.旅游目的中旅游者的态度三、态度的变化

1.信息劝说

2.行为劝说·旅游目的地当地居民的态度·旅游目的地中旅游者的态度·旅游目的地当地居民的态度(1)愉快阶段(euphoriastage)(2)冷漠阶段(apathystage)(3)激怒阶段(irritationstage)(4)对抗阶段(antagonismstage)(可能会有行为上的表现,甚至产生犯罪行为)理论基础:社会交互理论(socialexchangetheory)·旅游目的地当地居民的态度·旅游目的地中旅游者的态度-借用态度的“三分法”(即认知、情感和行为)来看地方感(senceofplace)(1)认知成分:地方认同(placeidentity)

(2)情感成分:目的地的依恋(destinationattachment)

(3)行为成分:地点的依赖(placedependence)·旅游目的地中旅游者的态度三、态度的变化章节内容概要一、态度和旅游行为的关系

1.态度与旅游偏好

2.态度与旅游收益

3.态度与旅游决策二、态度理论在旅游中的应用

1.旅游目的地当地居民的态度

2.旅游目的中旅游者的态度三、态度的变化

1.信息劝说

2.行为劝说通过信息的外部劝说通过行为的自我劝说·态度的改变:“劝说”·信息劝说·行为劝说·信息劝说理论基础:详尽可能模型(elaborationlikelihoodmodel,ELM)“中心路线”(centralroute)和“周边路线”(peripheralroute)消费者的“介入”(involvement)信息采纳模型(informationadoptionmodel,IAM)

将详尽可能模型扩展到了信息的采纳行为·信息劝说·行为劝说·行为劝说理论基础:(1)态度均衡理论(balancetheory)

倾向于追求认知和态度之间的均衡(2)自我感知理论(self-perceptiontheory)人们会通过观测自己的行为追求自我态度的逻辑性和正当性。思考(认知能力训练)1.旅游目的地居民的态度会经历几个阶段?分别是什么?2.信息劝说的中心路线和周边路线分别是什么?思政(应用能力训练)如何改变旅游者的态度一直是营销人员最为关心的事情,根据本章所学的内容,试着分析一下,如何通过旅游活动,弘扬我国的传统文化?章节内容概要一、态度和旅游行为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