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3例新生儿窒息抢救体会_第1页
123例新生儿窒息抢救体会_第2页
123例新生儿窒息抢救体会_第3页
123例新生儿窒息抢救体会_第4页
123例新生儿窒息抢救体会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23例新生儿窒息抢救体会【摘要】目的:探讨如何应用简单快捷的新生儿窒息抢救方法以提高窒息新生儿的存活率。方法:采用通畅气道(a)、正压人工呼吸(b)、胸外按压(c)、辅助用药(d)及评估、保暖(e)的复苏程序。结论:提高窒息新生儿的存活率与窒息发生后快速正确的抢救有密切关系,是降低新生儿窒息死亡率及减少伤残和后遗症的关键。

【关键词】新生儿窒息抢救

【中图分类号】r722.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7484(2012)14-0385-01

新生儿窒息是导致新生儿死亡或智力伤残的主要原因之一。who的统计数字表明,每年500万新生儿死亡中约有100万死于新生儿窒息[1]。近年来随着卫生部新生儿复苏培训开展以来,新生儿窒息发生率逐渐下降。我院产科及新生儿科依据《新生儿窒息复苏指南》[2],自2010年1月至2012年1月抢救窒息新生儿123例,效果显著,现就此讨论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2010年1月至2012年1月我院共分娩新生儿4416例,其中发生窒息123例,占2.79%。发生窒息的123例中,重度窒息14例,轻度窒息109例。28~37周早产儿23例,足月儿99例,过期产儿1例。剖宫产术分娩者81例,经阴道胎头吸引1例,经阴道臀位牵引术9例。孕母患有妊高症、妊娠合并糖尿病,妊娠合并贫血,前置胎盘、胎盘早剥、脐带脱垂、脐带绕颈等合并症86例,胎儿存在先天发育异常或宫内感染者4例。

1.2新生儿窒息[3]指由于产前、产时或产后的各种病因,使胎儿缺氧而发生宫内窘迫或娩出过程中发生呼吸、循环障碍,导致生后无呼吸或未能建立规律呼吸,以低氧血症,高碳酸血症和代谢性酸中毒为主要病理生理改变的疾病。新生儿窒息主要根据临床表现进行诊断,诊断主要指标是呼吸、心率和肤色。appgar评分用来判断窒息的严重程度,4~7分为轻度窒息,0~3分为重度窒息。

1.3抢救及治疗为降低新生儿窒息发生率和死亡率,必须争分夺秒,掌握正确方法,严密观察,及时处理异常情况。

1.3.1复苏前准备1)复苏器械设备的准备,每次分娩前都应做好新生儿窒息复苏的准备,清点调试所需器械,依次定点安置,以便随时使用。2)预测复苏的需要,可从孕妇因素、胎盘异常、胎儿因素及分娩因素四方面来进行分析。3)复苏人员的准备,实行产儿科合作,儿科医师进产房、手术室参加窒息新生儿抢救。

1.3.2复苏的基本程序a:airway建立通畅气道;b:breathing建立呼吸;ccirculation维持循环;d:drug药物治疗;e:evaluation.environment评估和保暖。abcde复苏程序贯穿复苏的整个过程。

1.3.3快速评估和初步复苏出生后立即评估羊水清吗?是否有哭声或呼吸?肌张力是否好?肤色是否红润?是足月吗?并进行初步复苏:保暖、擦干全身、摆好体位、清理呼吸道、触觉刺激。这些步骤在30秒内完成,同时评价呼吸、心率、肤色。如果新生儿呼吸正常,心率>100次/分,皮肤呈中心性青紫,给予常压吸氧治疗,应给予高浓度氧,氧浓度80%-100%,氧流量5l/分。待皮色转红再逐渐减低氧浓度,以免氧中毒。

1.3.4气囊面罩正压人工呼吸如经触觉刺激后无呼吸建立,或心率100次/分,呼吸稳定,肤色转红,改为常压吸氧;心率>100次/分,无自主呼吸,继续正压通气;心率60-100次/分,继续正压通气,检查肺通气和供氧浓度是否适当,进行必要的调整;心率60次/分,可停止胸外心脏按压,继续正压呼吸,直至心率>100次/分。心率100次/分,但脉搏弱、复苏效果不好、血压下降,可给予全血、血浆、白蛋白、生理盐水等扩容剂扩容。碳酸氢钠可纠正代谢性酸中毒。如果患儿在建立良好通气之后,存在代谢性酸中毒,可静推碳酸氢钠纠酸。纳洛酮为麻醉药的拮抗剂,可逆转多种麻醉药引起的呼吸抑制。如果经正压人工呼吸使心率和肤色恢复正常后,出现严重呼吸抑制,且其母分娩前4小时内用过麻醉剂,才可用纳洛酮兴奋呼吸。多巴胺能增加心肌收缩力,增加心输出量,升高血压。如经复苏和用药后,仍存在组织灌注低下,脉搏弱,持续休克,可给予多巴胺持续静脉输入。本组患儿在窒息抢救中应用肾上腺素14例,应用纳洛酮1例,复苏后治疗中应用碳酸氢钠纠酸,生理盐水扩容及多巴胺维持循环28例。

2结果本组123例,5例死亡(3例为29-30周早产儿,超低出生体重儿,1例为先天性梅毒感染患儿,1例为先天性膈疝患儿)。118例抢救成功,占95.93%。其中存在脑、心、肾、肺、肝、胃肠等脏器损害的51例,占43.2%,以脑损害为主。

3讨论

新生儿窒息复苏的目标即产儿科医师共同保护胎儿,以完成向新生儿的平稳过渡,减少窒息及窒息并发症的出现,减少致死率和死亡率。全世界每年13600万新生儿中,大约有1000万需要这样的干预[4]。在抢救过程中应注意:1、气道未彻底吸净前(尤其是胎粪污染儿)切忌触觉刺激使新生儿啼哭,否则将导致肺内吸入造成严重后果。2、如果经初步复苏新生儿仍无呼吸建立,应立即给予气囊加压给氧,因当胎儿/新生儿开始缺氧,最初一段时期呼吸加快,继而出现原发性呼吸暂停和心率下降,原发性呼吸暂停对触觉刺激有反应,给氧后可恢复呼吸。如果缺氧继续,引发继发性呼吸暂停,伴心率和血压下降。继发性呼吸暂停不能被触觉刺激逆转,必须给予正压人工呼吸。新生儿复苏成功的关键是建立充分的正压人工呼吸,用90%-100%氧气快速恢复缺氧症状。如不能得到氧气,可给新生儿用空气进行正压通气。3、出生后新生儿经快速评估,如果羊水胎粪污染,不管其稀或稠,新生儿如有活力不需要气管插管吸引,新生儿如无活力则立即置于保暖台摆正体位,气管插管吸引胎粪。4、在改善通气前,不宜应用碳酸氢钠,当组织缺氧时会使乳酸形成,严重的酸中毒会造成心肌收缩力差和肺血管收缩,肺血流减少,使肺部血流无法充分氧化。但碳酸氢钠与酸混合时会生成co2,因此应首先确保肺部通气充分能排出co2,才可以应用碳酸氢钠。

综上所述,在基层医院应用本文所述方法抢救新生儿,使其成功率达95.93%,大大降低了新生儿的死亡率。此方法简便易行,所需药物、器械少,值得临床推广。但由于出院后随访少,尚不能对窒息患儿的远期预后做全面观察。另外,本院对气管插管的应用较少,主要是考虑如果插管不成功,可能会延误抢救时机,对此存有顾虑。熟练的抢救技术可避免发生新生儿严重的并发症及后遗症。这对降低新生儿死亡率,提高生存质量具有重要意义。在今后的学习中,应主要针对气管插管进行培训。

参考文献

[1]胡亚美,江载芳主编.诸福棠实用儿科学[m].第七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444-449.

[2]卫生部妇幼保健与社区卫生司.新生儿窒息复苏指南(试行稿)[j].中华儿科杂志,2005,43:380-386.

[3]who.geneva:worldhealthorganization,1997.basicnewbornresuscitation:apracticalguide.accessed2december2010.

[4]wallsn,leeac,niermeyers,eta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