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DSA与MRI或MRA双三维影像融合技术要点及在颅内动脉瘤诊治中的应用【摘要】目的:在颅内动脉瘤介入诊疗中,给予三维DSA和MRI或CT进行影像融合的应用。方法:共纳入40例颅内动脉瘤患者,开始时间为2020年09月,结束时间为2021年10月;采用三维DSA与MRI或CT影像融合进行诊疗,并对其结果做详细分析。结果:三维DSA与MRI或CT影像融合技术在颅内动脉瘤诊治中的结果良好,病灶及病灶周围供血造影清晰。结论:对于颅内动脉瘤诊治患者,采用三维DSA与MRI或CT影像融合技术,对病灶内部供血、周围组织供血状况检查结果明确。【关键词】三维DSA;MRI;CT;影像融合技术;颅内动脉瘤;介入治疗颅内动静脉畸形是一种常见的颅内血管疾病,发病表现多为自发性颅内出血,其发病机制较为复杂,有一定致死概率。颅内动静脉畸形的治疗及康复效果一般存在个体差异,与颅内血管的构筑条件关系较大。针对患者不同病况,术前进行三维DSA与MRI或CT融合诊断是十分必要的,融合影像技术可以更全面地检测患者病情,为相关治疗方案的制定提供更多信息,减少信息缺乏为手术带来的风险。为进一步了解三维DSA与影像的技术融合在颅内动脉瘤诊治中的应用效果,本文展开了试验研究,内容如下。1资料及方法1.1一般资料纳入本科室(2020年09月~2021年10月)接收40例颅内动脉瘤患者。所有患者通过DSA检查均为颅内动脉瘤患者并知晓本次的研究。40例患者中,男性为28例,女性为12例;年龄49~71岁之间,平均年龄为(60.12±10.23)岁;其中临床表现为疼痛不适的21例,大量出血的3例,肝脏肿大的10例,坚硬小块的4例,动脉狭窄的2例。排除标准:①所有患者均确诊为颅内动脉瘤,并存在介入手术指征;②所有患者早期均无特异质病变;③均无认知障碍以及沟通障碍患者;④本次试验均取得患者及患者家属同意,并签订知情同意书。对比统计2组慢阻肺急性患者的临床基本资料,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1.2检查方法1.2.1
影像学检查三维DSA:本次使用的设备荷兰进口飞利浦Allura.Centric大型平板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机。40例均采用DSA常规检查,并采用Seldinger技术进行穿刺插管,即将导管从股动脉在肝固有动脉内插入,将1倍稀释后的10ml欧乃派克350原液,用5ml/s的速度注入导管中4s进行血管造影,用15帧/s图像采集速度进行肝固有动脉DSA检查。MRI:采用MRI德国西门子3.0TSkyra。采取薄层扫描的方式,以横断面T1加权成像序列与T2加权成像序列为主,扫描的厚度为3mm,间距头lmm。采取三维时间飞跃法实施MR血管成像,对所得的图像进行投影重组,最后使用MR血管成像序列与T加权成像序列。CT:采用CT德国西门子256双源DefinitionFlash。膈顶扫至肝右叶下缘尖部。常规先平扫后行增强扫描,层厚、间隔为10mm。1.2.2
影像融合技术通过工作站中自带的融合软件,图像融合配准是以患者自身的骨性标志进行,但在执行该操作之前,需要将采集到的DSA,MRI或CT的原始数据与图像数据,导入仪器工作站处理之后才能显示出血管、软组织以及骨质等影像图片,期间为获取精确配准融合图像可以通过自动、三点和手动的配准方法进行调整。2结果2.1影像融合技术的结果本次试验中采用三维DSA与MRI影像融合技术诊断的颅内动脉瘤患者有25例,其中15例患者则采用了DSA与CT影像融合技术进行诊断。对25例患者实施三维DSA和MRI影像融合检查结果可以看到,能清楚观察到肝脏癌变的情况,手术中可以准确切除癌变部位。此外,实施DSA与CT影像融合诊断下,可以帮助下一步治疗做出正确的指导作用。2.1影像诊断结果所有影像结果诊断准确且能够清晰的显示出相关的供血动脉角度、病灶周围的子病灶等,其中颅内动脉瘤小于3cm的为22例,3-6cm的患者为12例,肿瘤血供丰富有6例。3讨论随着原发性和继发性肝肿瘤治愈性手术技术的日益普及,肝癌嫌疑人的临床成像任务变得更加严格。现在常规需要检测肿瘤、鉴别诊断单个结节和绘制恶性疾病的解剖延伸。相关和不相关的肝底物异常,如海绵状血管瘤和局灶性脂肪沉积经常在肝癌嫌疑人中发现,必须与转移性沉积相鉴别。显微外科切除手术以及立体定向放射治疗是临床治疗中针对不同颅内动静脉畸形病患的血管构筑情况所经常采用的治疗手段。临床实验证明,复杂的颅内动静脉畸形病情使得医者在确保患者病情稳定以及术后恢复情况的前提下,需要全方位地了解病患病情,以防手术事故发生,因此高效精准的融合检测技术是十分必要的。三维DSA与MRI或CT影像融合技术是目前最为常见的颅内动静脉畸形检测技术,三维DSA是其中最为基础以及必要的诊断技术,该技术可以精确显示出颅内动静脉血管构筑状况,并能监测出血流改变状况,但遗憾的是其欠缺对颅内畸形团的位置及大小测定技术。MRI诊断技术可以清晰显示出畸形团的位置及大小,但是无法有效检测血流改变情况,并且难以检测出直径5nm以下的畸形团。CT检测图像可以清晰呈现出畸形团状况和异常血管,在病变血管检测方面存在较大优势,但是病灶检出几率不高。此外,现代成像方法经常显示微小的亚厘米结节,这些结节通常难以充分表征(微转移与其他)。最敏感的成像技术是动脉门静脉造影后的CT和术中超声,但由于它们的侵入性,这些技术仅用于分期。对于初级筛查,MR成像比CT越来越受欢迎,因为它在区分血管瘤和囊肿与转移瘤方面具有优势,而无需使用含碘造影剂。本文中将DSA三维重建技术与MRI或CT进行影像技术融合结果显示,该技术可清晰有效管道到患者自组织周围的病变程度、清晰的显示病灶及病灶周围血供情况;对确定颅内动脉瘤组织的患者在手术过程中,顺利的完成了介入治疗。多项病理结果证明,有效的术前融合诊断技术可以为手术提供有效技术支持,减少手术事故发生,对重症患者病情也存在一定指导意义,可以有效减少误诊情况的出现,最大程度上降低了患者的死亡风险。综上所述,术前进行三维DSA与MRI或CT融合诊断能够精确检测颅内动静脉畸形患者的血管病变情况,在同期其余检测手段中存在一定优势,能够有效排除显微切除手术的危险影响,并能为立体定向放射治疗提供良好的指导意义,在颅内动静脉畸形治疗中拥有着不可替代的地位以及良好的应用价值。综上所述,三维DSA与MRI或CT影像融合后可清晰有效的展现颅内动脉瘤位置、大小以及周围供血情况,提高临床治疗疗效。参考文献:[1]陈实.DSA、CT与MRI融合影像对颅内多发假性动脉瘤的诊治价值[J].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2019,3(21):76-77.[2]吴忠魁.DSA、CT与MRI融合影像对颅内多发假性动脉瘤的诊治价值[J].中国医药指南,2018,16(31):44.[3]黄伟佳.pCASL、3D-TOF-MRA与DSA在缺血性脑血管疾病诊断中的应用研究[D].南方医科大学,2017,02(12):111-113.[4]赵曰圆,李俊,陈刚,李国栋,祝源,李欢欢,汤伟,金二亮,马廉亭.DSA、CT与MRI融合影像对颅内多发假性动脉瘤的诊治价值(附1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船舶动力系统维护与技术升级服务合同4篇
- 2025年度蜜蜂养殖与生态旅游融合发展合同3篇
- 农业祭祀文化传承路径探析-深度研究
- 2025年度个人债权债务清偿协议示范文本4篇
- 大数据在品牌管理中的应用-深度研究
- 2024年长期共赢:精细化工产品供货协议3篇
- 2025年度国家级拍卖师专业聘用合同4篇
- 2025年度智慧餐饮连锁经营合同书4篇
- 二零二五年度男方过错离婚子女抚养权协议4篇
- 2025年度门窗行业绿色供应链管理服务合同7篇
- 新人教版五年级小学数学全册奥数(含答案)
- 风电场升压站培训课件
- 收纳盒注塑模具设计(论文-任务书-开题报告-图纸)
- 博弈论全套课件
- CONSORT2010流程图(FlowDiagram)【模板】文档
- 脑电信号处理与特征提取
- 高中数学知识点全总结(电子版)
- GB/T 10322.7-2004铁矿石粒度分布的筛分测定
- 2023新译林版新教材高中英语必修一重点词组归纳总结
- 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第3单元第2课时“常见的数量关系”教案
- 基于协同过滤算法的电影推荐系统设计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