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双文本阅读:岑参(附答案与译文)_第1页
文言文双文本阅读:岑参(附答案与译文)_第2页
文言文双文本阅读:岑参(附答案与译文)_第3页
文言文双文本阅读:岑参(附答案与译文)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文言文双文本阅读:岑参(附答案与译文)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题。材料一:岑参,南阳人,文本之后。天宝三年赵岳榜第二人及第。累官左补阙、起居郎,出为嘉州刺史。杜鸿渐表置安西幕府,拜职方郎中,兼侍御史,辞罢。后终于蜀。参累佐戎幕,往来鞍马烽尘间十余载,极征行离别之情,城障塞堡,无不经行。博览史籍,尤工缀文,属词清尚,用心良苦。诗调尤高,唐兴罕见此作。放情山水,故常怀逸念,奇造幽致,所得往往超拔孤秀,度越常情。与高适风骨颇同,读之令人慷慨怀感。每篇绝笔,人辄传咏。至德中,裴休、杜甫等尝荐其识度清远,议论雅正,佳名早立,时辈所仰,可以备献替之官。未及大用而谢世,岂不伤哉!有集十卷行于世。杜确为之序云。(节选自《唐才子传》)材料二:自古文体,变易多矣。梁简文帝及庾肩吾之属,始为轻浮绮靡之词,名曰“宫体”。其有敦尚风格、颇存规正者,不复为当时所重。讽谏比兴,由是废缺。物极则变,理之常也。圣唐受命,斫雕为朴。开元之际,王纲复举,浅薄之风,兹焉渐革。其时作者,凡十数辈,颇能以雅参丽,以古杂今,彬彬然,灿灿然,近建安之遗范矣。南阳岑公,声称尤著。公讳参,代为本州望族。曾大父文本、大父长倩、伯父羲,皆以学术、德望,官至台辅。早岁孤贫,能自砥砺,遍览史籍,尤工缀文。属辞尚清,用意尚切,其有所得,多入佳境,迥拔孤秀,出于常情。每一篇绝笔,则人人传写,虽闾里士庶,戎夷蛮貊,莫不吟习焉。时议拟公于吴均、何逊,亦可谓精当矣。天宝三载,进士高第,解褐右内率府兵曹参军。入为右补阙,频上封章,指述权佞,改为起居郎,寻出虢州长史。圣上潜龙藩邸,总戎陕服,参佐僚史,皆一时之选,由是委公以书奏之任。时西川节度因乱受职,本非朝旨。其部统之内,文武衣冠,附会阿谀,以求自结。皆曰:中原多故,剑外少康,可以庇躬,无暇向阙。公乃著《招蜀客归》一篇,申明逆顺之理,抑挫佞邪之计,有识者感叹,奸谋者惭沮。岁月逾迈,殆三十年。嗣子佐公,复纂前绪,亦以文采登名翰场。收公遗文,贮之筺篚。以确接通家余烈,忝同声后辈,受命编次。因令缮录,区分类聚,勒成八卷。倘后之词人,有所观览,亦由聆广乐者识清商之韵游名山者仰翠微之色足以莹彻心府发挥高致焉。京兆杜确序。(节选自《岑嘉州集序》)10.材料二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每涂对一处给1分,涂黑超过三处不给分。(3分)亦由聆广乐者A识清商之韵B游名山者C仰翠微之色D足以莹彻E心府F发挥G高致焉。11.下列对材料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备,担任,充任,与《劝学》中“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的“备”意思不相同。B.兹,这、此,与《谏太宗十思疏》中“总此十思,弘兹九德”的“兹”意思不相同。C.寻,不久,与《陈情表》中“寻蒙国恩,除臣洗马”的“寻”意思相同。D.殆,大概,表推测,与《石钟山记》中“郦元之所见闻,殆与余同”的“殆”用法相同。12.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岑参在戎马战火中出入十多年之久,对远征离别的情感理解很深,城堡要塞他都曾到过,可惜还没来得及受重用,就在蜀地去世了。B.岑参心境脱俗,笔触新奇,情致幽深,作品高远秀逸,超出常情,在很多方面与高适风骨相似,读起来使人慷慨激昂,感慨万分。C.当今皇上在做藩王时受命统率陕州前线兵马,虽然部下都是精挑细选的人才,但也附会奉承,形成了不良的风气。D.岑参的儿子岑佐公,继承家族传统,凭着出众的文采名扬文坛。他收集岑参遗留下来的文稿并保存起来,邀请杜确来为之编次。13.把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1)早岁孤贫,能自砥砺,遍览史籍,尤工缀文。译文:(2)因令缮录,区分类聚,勒成八卷。译文:14.材料一中裴休、杜甫评价岑参,说他“识度清远”。材料二哪些方面可以证明?请简要分析。(5分)【答案】10.BDF(每处1分,多涂不给分)11.B12.C13.(1)(岑参)小时候丧父,家里贫穷,(但)能够自我激励磨炼,(他)读遍史书,特别擅长写文章。(关键词“孤”“工”的翻译各1分,大意2分)(2)于是让人誊写(抄写),不同类的区分开,同类的集在一起,刻印成八卷。(关键词“缮”“勒”的翻译各1分,大意2分)14.①为文:岑参在革文风之弊过程中表现突出,“颇能以雅参丽……声称尤著”说明其在文学创作方面见识高,眼光远。②为政:“频上封章,指述权佞”,写《招蜀客归》申明逆顺之理等,可以看出岑参在为政方面勇于指出奸佞,见识高,眼光远。(答出一点给2分,两点给5分,意思对即可。若有其他答案,合理亦可酌情给分)【参考译文】材料一:岑参,南阳人,是岑文本的后代。天宝三年,与状元赵岳同榜以第二名及进士第。历任左补阙、起居郎,后来出任嘉州刺史。杜鸿渐上表推荐岑参进入安西都护使幕府,任职方郎中,兼侍御史,后来辞官离职。后来他在蜀地去世。岑参屡次担任军府幕僚,在戎马战火中出入十多年之久,对远征离别的情感理解至深,那些城堡要塞没有他未曾到过的。他广泛阅读历史典籍,尤其擅长写文章,遣词造句清雅高尚,用心良苦。岑参的诗格调尤为高迈,唐朝建立以来很少见到这样的作品。他尽情享受山水的美妙,所以常常怀有脱俗的念头,他新奇的笔触和幽深的情致,写出的诗篇往往超拔独秀,高过常情。他的诗在很多方面与高适风骨相似,读起来使人慷慨激昂,感慨万分。他每写成一首,人们总要传诵吟咏。至德年间,裴休、杜甫等人曾推荐岑参,说他见识高,眼光远,论事典雅方正,早年就有良好的声名,被同时代的人所敬仰,是可以担任谏官类官职的人。岑参没有来得及得到重用就去世了,真是令人悲伤啊!他有十卷本的文集流行于世。是杜确为他的文集作的序。材料二:自古以来,文章体式风格变化很多。梁简文帝和庾肩吾这些人,最早写华而不实浓艳细腻的诗歌,叫作“宫体诗”。其中也有崇尚风骨格调、很想使文风规正的人,可是不被当时的人们看重。诗歌通过讽刺比兴来济世的传统,从此废弃缺失。事物到了极致就会发生变化,这是事物发展的通常规律。唐朝建立以后,去掉雕饰改为朴实。开元年间,王纲重新振兴,肤浅浮泛的风气,从此渐渐改变。当时出色的作者,共有几十人,特别擅长以典雅融入华丽,以古朴融入时尚,文质兼备,光彩闪烁,接近建安时期遗存下来的风范。南阳的岑参,声望尤其卓著。先生名参,世代都是本州望族。曾祖父岑文本、祖父岑长倩、伯父岑義,都凭着学术、德望,官至台辅级别。(岑参)小时候丧父,家里贫穷,(但)能够自我激励磨炼,(他)读遍史书,特别擅长写文章。用词崇尚清简,命意崇尚真切,感触成篇,大都到达高妙的境界,神韵高远而姿态劲拔,独呈秀逸之境,高出常情。每一篇作品写完,人们就纷纷传抄,即使是平民百姓、边远外族,也无不对其吟诵熟读。当时的评论把岑参与梁代诗人吴均、何逊相提并论,也可以说是精深恰当的。天宝三年,岑参高中进士,任职右内率府兵曹参军。后来进京做右补阙,他不断给皇帝上密奏,指责评述权臣宠臣,后来改任起居郎,不久出任虢州长史。圣上还是藩王时,总督陕州军务,各种属官,都是当时精挑细选的人才,从此把书奏的任务交给岑参。当时剑南西川兵马使,是擅杀原来节度使而自立的;淠不是朝廷任命。在他管辖之内,文武官员,都依附迎合,以求攀附。这些人都认为中原多变故,四川稍微安宁,、可以托庇自身,不需要仰仗朝廷。岑参就写了《招蜀客归》这篇文章,申明时势逆顺的道理,挫败权臣的计谋,冫章社有见识的人感叹,奸谋者惭愧沮丧。岁月流逝,大概三十年后。他的嫡长子岑佐公,又继承家族莂辈传统,也凭着出众的文采扬名文坛。他收集岑参遗留下来的文稿,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