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名校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联考历史试题(含答案)_第1页
山西省名校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联考历史试题(含答案)_第2页
山西省名校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联考历史试题(含答案)_第3页
山西省名校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联考历史试题(含答案)_第4页
山西省名校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联考历史试题(含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高二期末联考历史本试卷满分100分,考试用时75分钟。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考场号、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考古学家在内蒙古自治区察右中旗库伦苏木发现了一处新石器时代遗址,该遗址地表上有大量的砍砸器、石磨板、石刀、石斧、石镰、石镞,部分石器比较完整;地表上还有一些贝壳类饰品和陶片。据此可推知,当时该地A.原始农业活动出现B.采集经济逐渐消亡C.小农经济开始形成D.氏族内部贫富不均2.汉章帝建初年间,南阳大饥。“(朱)晖尽散其家资,以分宗里故旧之贫羸者,乡族皆归焉”;汝南平舆人寥扶“逆知岁荒,乃聚穀数千斛,悉用给宗族姻亲,又敛葬遭疫死亡不能自收者”;琅琊姑幕人童仲玉,倾尽全部家产,赈恤受灾的九族与乡里。这反映了该时期A.基层救助呈现多样化特征B.宗族在救助中的重要作用C.地方官员热衷于慈善事业D.官方的救济体制日趋瓦解3.唐中后期商品经济日益活跃和繁荣,为国家提供了新的税源。然而租庸调制不能保证国家从农业活动中取得赋税收入,从而平衡农民与工商业者的负担。为适应这些变化,唐政府A.取消了地税B.落实轻徭薄赋的政策C.推行两税法D.强化了社会等级划分4.宋代文人除了“期周尊长服””(即为祖父母、伯叔父母、未嫁姑母及兄、姐等服为期一年的丧服)之外均可应举,“曾犯刑责”者不得应举,即规定应举者不能犯“杖”罪以上的刑罚。这些规定A.说明刑罚趋向宽松B.进一步完善了选官的程序C.旨在缩小选官范围D.反映了对官员品行的重视5.清中期,不经内阁而由军机处加封交兵部捷报处即送的文书叫作“廷寄”,“廷寄”内容主要包括指授兵略、查核政事、责问训罪等涉及机密的事情。这说明军机处A.变革了中央政务机构B.削弱了宰相权力C.成为专制集权的工具D.可直接统辖兵部6.1876年,新教在华所办教会医院16所、诊所24所,在1905年分别达到166所和241所。同时,传教士还翻译出版西医书籍,在华创办一系列教会医学院校和护士学校。材料可用来说明晚清时期A.民众对西医的认识加深B.西医在华的影响力扩大C.列强逐渐改变侵华方式D.医学救国成为社会共识7.清末新政在变革选官制度时,兴学堂,派遣留学生,推行谘议局选举。清廷把各级官员天经地义的“惟我所用”中的“我”扩大到地方督抚。据此可知,这次选官制度变革A.削弱了中央权威B.确立了民主政治C.推动了士人转型D.提升了官员素质8.某学者认为,辛亥革命推动了近代中国经济法律法规的建立并形成体系,推动了机器制造业迅速成长,推动了以铁路、轮船为首的近代交通运输工具的发展以及银行、保险等新式金融结算体系的建立,实现了经济领域中的“突变”。据此可知,该学者意在强调,辛亥革命A.推动了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进一步发展B.促使民族资本家开始引入新的经营方式C.彰显了民族独立对经济发展的保障作用D.是传统经济结构开始变动的重要转折点9.从1960年9月到1963年底,北京市共精简职工63.02万人,其中回农村的有35.03万人。同期新增加职工25.68万人,净减少职工36.61万人。其中1960年9月至12月净减少1.16万人,1961年净减少14.01万人,1962年净减少14.82万人,1963年净减少6.62万人。这A.保障了国家工业化战略的实施B.实现了国民经济协调发展C.缓解了首都粮食供应紧张局面D.结束了“左”倾的政治路线10.2016年12月28日,沪昆高铁全线正式通车。沪昆高铁连接了长江上、中、下游的三个经济圈,串起了沿线中小城市。通车运营后,从上海到昆明的时间缩短到8小时左右。2019年五一小长假期间,沪昆高铁最高日运送92.4万人次,刷新了历史记录。这表明A.中国高铁技术引领世界铁路建设B.中国高铁率先突破了技术瓶颈C.交通发展密切了区域性经济联系D.区域地理位置决定城市的地位11.古埃及民居以当地的棕榈木、芦草、纸草和黏土建造,采用土、木结构。对此解读正确的是,古埃及民居A.受自然环境影响B.追求居住舒适性C.建造技术水平较高D.按照等级秩序修建12.1229年,罗马教廷与法国共同签订了《巴黎和约》,其主要内容如表1所示。据此可以推知,当时表1雷蒙德七世伯爵同意将管辖的法国南部30多个市镇和城堡“让渡给教廷使节监管”,同意把“城墙夷为平地”雷蒙德七世继续享有伯爵称号,撤销教廷对其的指控,但他必须保证效忠于国王路易九世对和约中的任何条款,即使在对“异端”问题的处置上,雷蒙德七世都必须向王室作出承诺A.教廷权威急剧衰败B.教廷主导法国政治局势C.法国王权势力扩大D.法国商品经济得到发展13.1542年,德国植物学家莱昂哈特·福克斯编纂的《植物志》中收录了一幅玉米画(如图1所示)。此画由一位画家依据生长的玉米绘制而成,后由一位素描师将彩图转绘为黑白线图,进而被录入《植物志》。这可用于说明当时A.植物学研究开始受到重视B.物种的传播丰富了人们的知识C.德国绘画艺术领先于世界D.玉米在欧洲的种植已非常普遍14.1648年签订的《威斯特伐利亚和约》确立了以领土为特征、主权为最高原则的近图1代欧洲国家体系。从此,欧洲国家便把维护这一体系视为其外交政策的重要任务。这一体系的确立A.结束了欧洲的混战局面B.使主权国家成为国际法的主体C.客观上有利于欧洲和平D.解决了欧洲国家间的领土纠纷15.1792年9月,法国立法议会被迫改组为国民公会,成为国家最高权力机构。国民公会强调不仅应该取消国王的职称,废除国王的权力也是非常必要的;还宣布法国为共和国。这反映出当时法国A.封建复辟势力的异常强大B.人民群众力量被充分调动C.君主立宪制无法适应国情D.资产阶级革命的深入发展16.社会企业是通过商业手法运作促进社区发展的机构,其获利及资产不能分配给股东,必须永久由企业持有,并且持续投入项目或社区发展。20世纪70年代经济危机爆发后,英国政府为社会企业的发展提供了契机。截至2018年底,英国已经有10万多家社会企业和200多万雇员,产值高达600亿英镑。英国发展社会企业A.改善了职工的福利待遇B.强化了政府的宏观调控C.加速了本国城市化进程D.提高了基层治理的能力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52分。1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4分)材料秦朝设御史府,长官为御史大夫,附设于少府衙内。御史大夫为“三公”之一,参议大政,察举包括丞相在内的百官行为,纠举和弹劾违法犯罪,维护朝纲,整饬吏治,兼有讨捕奸猾、治理大狱等司法权。郡设监郡御史,隶属御史大夫,代表皇帝监察地方官吏。西汉时,御史府仍设在少府衙门。朝议时,御史大夫与丞相及司隶校尉,享受“三独坐”的尊崇。汉武帝时,全国设十三州为监察区,每州设刺史负责监察。刺史级别不高,但可以代表中央监察二千石地方长吏和豪强势力。唐朝设御史台,下设台院、殿院、察院,统辖诸御史。御史台长官御史大夫“掌邦国刑宪典章之政令,以肃正朝列”“掌以刑法典章,纠正百官之罪恶”。唐朝以“道”为监察区,道察或由察院临时派出监察御史,具有奉敕特使的性质,或者定期巡视。元朝时,御史台与最高行政机关中书省、最高军事机关枢密院鼎足而三。元朝创制行御史台,解决了中央和地方监察机构的沟通问题,为明清实行地方总督巡抚制提供了历史原型。此外,提刑按察司与肃政廉访司也是地方常设监察机构。明朝的监察机构与最高行政机关、最高军事机关鼎足而立。洪武年间废除了御史台三院制,变为都察院一院制,以都御史为长官,以监察御史为专职监察员。十三道监察区设监察御史,隶属于都察院,但只对皇帝负责,可以监察六部、六科、翰林院乃至都察院。清袭明制,都察院为全国最高监察机关,六科成为都察院的下属,从制度上改变了过去科道分设的体制,同时也意味着言谏机关传统的封驳职能消失殆尽。总督和巡抚亦构成地方监察机构,这些封疆大吏不仅总揽一省或数省的军事行政司法大权,同时兼有监察地方之权。-摘编自李青《中国古代监察机构的演变及其改革的经验教训》(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古代监察机制演变的特点。(6分)(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中国古代监察机制的积极作用。(8分)1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4分)材料一中国苏维埃政权承认中国境内的少数民族······蒙古族、回族、藏族、苗族、黎族、高丽族等,凡是居住在中国地域内的,他们都有部分权利。中国苏维埃政权在现在要努力帮助这些弱小民族脱离帝国主义、国民党军阀、王公、喇嘛、土司等的压迫统治,从而得到完全的自由民主。苏维埃政权更要在这些民族中发展他们自己的民族文化和民族语言。-摘编自《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宪法大纲》(1931年11月7日通过)材料二第三条,中华人民共和国是统一的多民族的国家。各民族一律平等。禁止对任何民族的歧视和压迫,禁止破坏各民族的行为。各民族都有使用和发展自己的语言文字的自由,都有保持或者改革自己的风俗习惯的自由。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区域自治。各民族自治地方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不可分离的部分。第六十七条,自治区、自治州、自治县的自治机关的组织,应当根据宪法第二章第四节规定的关于地方国家机关的组织的基本原则。自治机关的形式可以依照实行区域自治的民族大多数人民的意愿规定。-摘编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1954年9月20日通过)(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华苏维埃共和国政府对待少数民族的政策及其影响。(8分)(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与1931年的宪法大纲相比,1954年宪法中民族政策的进步之处。(6分)19.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材料一清代轧花机依然沿用明代的脚踏机,但增加了一个飞轮。利用飞轮的惯性力,不但更加省力,而且车轴旋转得更加匀速平稳。棉纺车大体承袭了前代工艺,有手摇式和脚踏式两种,通常是1-3锭。苏、冀、湘、贵、川、闽等地都生产过一些名牌产品,其中尤以江苏的松江布最负盛名。中国棉布“在颜色和质地方面,仍然保持其超过英国布匹的优越地位”。-摘编自何堂坤《中国古代手工业工程技术史》材料二1769年,阿克莱特发明水力纺纱机。两年后,他在水力资源丰富的克罗姆福德建立了纺纱厂。几百名工人跟随机器节奏而劳动。此后,棉纺业的工厂制生产逐渐在全国推广,这也推动了织布业的技术革新。1782年,瓦特制造出复动式蒸汽机。1785年,诺丁汉郡一家棉纺厂引入蒸汽机,蒸汽动力取代水力的巨大优势逐渐体现出来。1787年,卡特莱特发明了自动织布机,并在敦卡斯特建立织布厂。到19世纪中期,动力织机基本普及。-摘编自刘金源《论近代英国工厂制的兴起》(1)根据材料一,概括清代棉纺织业的发展状况。(6分)(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18世纪中期以后英国棉纺织业发展的影响。(6分)20.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材料大工业建立了由美洲的发现所准备好的世界市场。世界市场使商业、航海业和陆路交通得到了巨大的发展。这种发展又反过来促进了工业的扩展。同时,随着工业、商业、航海业和铁路的扩展,资产阶级也在同一程度上得到了发展,增加了自己的资本······资产阶级由于开拓了世界市场,使国家的一切生产和消费都成为世界性的了。······新的工业的建立已经成为一切文明民族的生命攸关的问题;这些工业所加工的已经不是本地的原料,而是来自极其遥远的地区的原料;它们的产品不仅供本国消费,而且同时供世界各地消费。-摘编自马克思、恩格斯《共产党宣言》根据材料,围绕“世界市场与商业贸易”这一主题,提出一个观点,并结合所学世界史知识予以论述。(要求:观点明确,论证充分,史论结合,逻辑清晰。)高二期末联考历史参考答案1.A2.B3.C4.D5.C6.B7.A8.A9.C10.C11.A12.C13.B14.C15.D16.D17.(1)特点:历史悠久,持续传承;形成从中央到地方的监察体系;监察对象、范围不断扩大;监察体系逐渐独立;谏官对皇帝的谏议职能逐渐消失。(6分,答出三点即可)(2)积极作用:推动了古代政治制度的发展完善;利于强化中央集权统治;利于官僚队伍廉洁和政治清明;促进了行政效率的提高;一定程度上防范和缓解了社会矛盾。(8分,答出四点即可)18.(1)政策:主张少数民族享有部分权利;帮助少数民族实现自由民主和发展民族文化。(4分)影响:扩大了红色政权的影响;有利于争取少数民族民众对苏维埃政权的支持;为中国共产党后来制定更为完善的民族政策提供了借鉴。(4分,答出两点即可,其他答案言之有理亦可)(2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