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长春博硕学校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含答案)_第1页
吉林省长春博硕学校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含答案)_第2页
吉林省长春博硕学校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含答案)_第3页
吉林省长春博硕学校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含答案)_第4页
吉林省长春博硕学校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含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长春博硕学校2024-2025学年度上学期高二年级期末考试历史学科试卷考试时间:75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太平治迹统类》记载“自唐天宝以来,方镇······多以赋入自赡,名曰留使······及赵普为相,劝上革去其弊。申命诸州度支经费外,凡金帛以助军实,悉送都下,无得占留。”为此北宋统治者A.派文官出任地方长官B.以度支、盐铁、户部“三司”分割财权C.将地方精锐部队编入禁军D.设诸路转运司2.1950年1月,毛泽东在与苏联方面会谈时指出,签订中苏新条约将得到中国国内各方面的拥护,同时有利于处理旧中国与帝国主义订立的条约。他同时指出在新条约中应反映两国间“完全新型的关系”。由此可知,毛泽东A.提出了“一边倒”外交策略B.坚持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C.大力倡导和平共处五项原则D.希望打破西方的外交孤立3.下表为清朝人口数量统计表,据此不能得出的结论是年份《清实录》人口数年份《清实录》人口数康熙三十九年(1700年)2010万嘉庆二十五年(1820年)3.5亿乾隆六年(1741年)1.4亿道光二十年(1840年)4.1亿乾隆五十五(1790年)3亿咸丰元年(1851年)4.3亿A.与清朝赋税制度有关B.清朝迈入近代社会具有人口优势C.清朝人口迅速膨胀,资源危机日益显露D.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清朝经济繁荣和土地开发4.西晋石崇道:“吾有庐在河南金谷中,去城十里,有田十顷,羊二百口,鸡猪鹅鸭之类,莫不毕备。”北齐颜之推曾说他家“至能守其业者,闭门而为生之具以足,但家无盐井耳”。这可用于探究,魏晋南北朝()A.庄园经济的特点B.政府放任土地兼并C.南方经济的发展D.集体劳作渐趋发展5.1897年,盛宣怀在上海创立中国通商银行。后在天津、汉口、广州、汕头、烟台、镇江和北京开设七个分行。两年后,除开销外,发给股商利银40万两,呈缴户部利银10万两。由此可见,中国通商银行()A.抵制了列强金融领域侵略B.助推了洋务运动的开展C.采用了新的商业经营形式D.得到了政府的大力支持6.顺治八年(1651年),“募民夫大挑运河”;康熙年间,清朝开展多项治理通惠河工程;乾隆二年(1737年),“大挑淮、扬运河,自运口至瓜州三百余里”。这说明当时()A.政府重视对大运河的修治B.南方经济地位的上升C.民众背负沉重的赋税徭役D.国家对海运逐渐放弃7.战国时,郡设在边陲之地,以御外侮,与县不相统属,如楚国的巫、黔中,燕国的上谷、渔阳,赵国的云中、代郡等均在沿边。秦始皇灭六国后分天下为三十六郡,以郡统县始成为普遍的制度。据此可知,郡县制()A.打破地理空间的限制B.基于先秦边疆治理模式设立C.在秦汉时期渐趋成熟D.构筑了集权政治的重要基础8.元代前期,政府根据钞库中的金银(钞本)来调控纸币发行的数量,钞本可以平衡物价。而后随着元政府放弃钞本制度,“民间所行,皆无本之钞,以至物价腾踊,奚至十倍”。这反映出元代()A.金银成为民间流通货币B.货币控制政策出现失误C.滥印纸钞导致通货紧缩D.纸币流通带来不利影响9.明朝十三道监察御史,依全国十三个布政司而设,对都察院垂直负责,但“非其属官,······不系之都察院,事得专达,都御史不得预知”。这反映了明朝()A.皇权得到了进一步强化B.监察御史缺乏有效监管C.官员考核制度不断完善D.中央与地方的矛盾突出10.《长子县志》中记载了康熙年间山西长子县城东西两个乡约所的宣讲情形:“以月朔望之第二日分东西递讲,其日知县率师生僚属齐集,设皇帝圣谕牌,行三跪九叩头。礼毕,约正、约副纠举善恶,分别赏罚。”据此可知,当时()A.地方官员参与乡约制定B.乡约是具有强制性的制度规范C.乡村竭力宣扬伦理道德D.国家意志在基层治理中的渗透11.下图是王绣在1955年创作的宣传画《人民教师的任务是重大的、光荣的》。该宣传画()人民教師的任務是重大的光荣的A.提高了新中国基础教育的水平B.宣传健康向上的道德风尚C.倡导教育事业为国家建设服务D.旨在树立新型的女性形象12.1988年,费孝通在国际学术会议--泰纳讲演会上针对中国各民族问题指出,“如果我们放任各民族在不同的起点上自由竞争,结果是可以预见到的,那就是水平较低的民族走上淘汰、灭亡的道路”。此言论强调()A.要坚持中国境内各民族一律平等B.国家应对少数民族给予优惠政策C.各少数民族聚居地实行区域自治D.中国各民族应同步发展共同繁荣13.1955年,对外贸易部部长讲道:“五年多来,我们在中央和毛主席的正确领导下,贯彻了下列基本政策:······稳步发展同苏联和各人民民主国家的贸易,同时根据平等互利的原则采取争取利用与斗争、分化相结合的策略,积极开展对资本主义国家的贸易······”这说明了()A.中国外交政策的调整B.中国脱离了社会主义阵营C.意识形态冲突的消泯D.确立了中国特色大国外交14.如下表是关于唐代法律案件的相关记载。这说明唐朝()(冯甲在亲丧期间)朝祥暮歌,是亵于礼······言讼请依科断。敦煌卷子伯2593号柳公绰,长庆中为刑部尚书,京兆人有姑以小过鞭其妇至死,郎中窦某断以偿死,公绰曰:“尊殴卑,非斗也且其子在,以妻而戮其母,非教也。”竟从公绰所议。《册府元龟》绛州孝女卫氏······其父为乡人卫长则所杀······及长,以砖击杀之······(唐太宗)嘉其孝烈,特令免罪。《旧唐书·烈女传》A.司法呈现礼法结合的特点B.统治者遵循明德慎刑的原则C.国家专注儒学的教化功能D.道德品质是选官的重要标准15.清代中叶,由于商品流通和货币周转的需要,产生了一种专营钱钞汇兑业务的机构,称为“票号”,也称“票庄”或“汇竞庄”。其中最大的票号是平遥人雷履泰开设的“日升昌”,曾以“天下第一”、“汇通天下”而闻名。材料可用于论证()A.社会商业信用的发展状况B.商品经济发展导致社会分化C.明清时期工商业市镇的兴起D.货币流通领域发生根本变化16.公元前406年,因与斯巴达作战,雅典迫切地需要扩充海军,因此对任何愿意在海军中服役的人,都授予他们公民身份,一些奴隶也因参加与斯巴达的战争而获得公民身份。这表明当时雅典()A.城邦内的居民均能够成为公民B.享有民主权利的主体有所扩大C.民主建在奴隶制基础之上D.公民的城邦意识较为强烈17.下表是早期人类文明时期,农业相比于采集--狩猎活动具有的三个特点。据此可知()特点一人类居住模式的改变导致人群结构和关系发生重大变革,社会发展出现根本性变化特点二农业活动创造发明了许多生产工具,提高了生产效率,产生多样的驯化动物和作物,提供了稳定的食物供应及储存,推动了人口增长特点三农业促使劳动分工、导致商品交换,对阶级、法律、宗教、文字、城市与国家的出现等有积极作用A.社会大分工具有必然性B.先民获得了充足的食物来源C.农业推动人类文明诞生D.食物生产呈现区域性与融合性18.1776年,美国《独立宣言》声称:“各殖民地居民享有英国普通法规定的权利。”并呼吁:“普通法规定的权利是我们固有的权利,是我们继承的遗产。”独立后,英国普通法更是成为美国各州法律制度的源泉。这能够说明美国()A.颁布新宪法已成为大势所趋B.民众要求建立君主立宪制政体C.各州自行其是威胁中央政府D.法理基础根植于英国法治传统19.英国首相撒切尔认为“英国文官制度的这种纯粹的职业性还是非常有理由值得其他实行不同制度的国家妒忌的--它能让政府在交替过程中产生的脱节减到最小并保持最高的效率。”材料表明这一制度()A.规范了政府行政部门事务官的选用B.导致政府交替中管理的脱节C.有利于政府工作的稳定性和持续性D.大大增加了国家的财政负担20.11-14世纪是中古西欧国家政治制度的重要转型时期。14世纪初,法国国王腓力四世召开了三级会议;14世纪中期,英国形成了议会制度。这一时期的制度转型()A.是王权与教权斗争的结果B.一定程度保护了市民的利益C.标志着两国王权达到顶峰D.部分实现了启蒙运动的理想21.9至10世纪,在西欧一些城镇,主教行使未严格规定的警察权,管理市场、监督铸币、规定商品通行税等;副主教主持的教会法庭不仅审理有关教士的所有案件,还审理有关在俗教徒的许多案件:如婚姻、遗嘱、身份等。这可以用来说明当时西欧()A.宗教伦理具有双重影响B.封建领主势力受到严重挑战C.城市经济社会发展迅速D.教会的影响力向基层的延伸22.有学者认为,英国政府在工业化进程中的作用是较小而隐蔽的,由工业化导致的社会问题大多指向工厂主、资本家。而德国政府在经济现代化过程中的作用过于明显,因此面临较大的社会经济环境压力。该学者可能在论证()A.德国社会保险制度发展的必要性B.英国君主立宪制具有优越性C.英国福利国家的建设滞后于德国D.德国欠缺治理社会问题经验23.1531年,世界最早的一家商品交易所在安特卫普开业。此后,阿姆斯特丹出现了粮食交易所,伦敦办起了综合交易所。这些现象表明A.商业贸易中心的转移B.商品输出成为殖民扩张的手段C.商业经营方式的变化D.商品种类丰富多样24.著名历史学家钱乘旦在其著作中写道:“韦奇伍德在制陶厂中首创计时系统······早晨5:45打铃起床,准备上班;8:30打铃吃早餐;9:00打铃上班;如此循环,直到天黑看不见干活才打铃下班。为监督工人守时,韦奇伍德还专门雇佣一名监工······对于那些超过预定时间的迟到者则予以提醒,如果屡次迟到并累计一定次数,将停发工资。”材料从本质上反映出A.工厂主制定并实施严厉的规章制度B.工业革命促使工厂制度的建立C.工厂制度带来生产组织和管理形式的巨变D.工厂规范化和制度化管理促进生产效率的提高25.有学者认为,在历史研究中,“求真”乃第一要旨,故史料的考释与史实的考辨的重要性最容易得到关注。但也有学者认为“求是”同样不可或缺。“求是”,就必须在以史实为依据的基础上,经过归纳、概括、分析、综合、推理、抽象等思维活动,得出确切而深入的历史认识。对此,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历史研究致力于追求史实的纯粹与客观B.对文献史料的辩证分析有利于研究历史C.史料真伪影响了能否准确还原历史事实D.历史认识能否深化拓展取决于史料本身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50分。26.(20分)中国古代选官制度因时而异,几经嬗变,体现出鲜明的时代特征。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材料二欧洲人眼中的“科举制”人物看法利玛窦(1552-1610年),明万历年间来中国居住达30年。“标志着与西方一大差别而值得注意的一大事实是,他们全国都是由知识阶层的人来治理的。井然有序地管理整个国家的责任完全交给他们来管理。”魁奈(1694-1774年),法国启蒙思想家。“中国的先进性在于,中国不存在欧洲社会那种意义的阶级分野,没有世袭贵族,人们的社会地位和身份是可以变动的,一个人的功绩和才能是他可能获得显赫地位的唯一标准。”伏尔泰(1694-1778年),法国启蒙思想家。“人们完全不可能设想一个比这更好的政府,在那里,事无巨细均由相互制约的大衙门审理,而只有通过层层严格考试的人才能进入这些衙门任职。中国的一切都通过这些衙门自我调节。”休谟(1711-1776年)英国哲学家、经济学家、历史学家。“中国是一个幅员广大的帝国,使用同一种语言,同一种法律,同一种方式交流感情”“中国一流人才的出路也极为单一,学而优则仕。除此之外,中国想象不出还有什么更好的出路。在这种情况下,怎能指望中国人会在科学上投入什么精力?”-摘编自傅军《西方从中国的科举制中学到了什么?》材料三到18世纪末,英国官吏任用仍主要采用恩赐制、政党分肥制等。······19世纪大批有关中国科举制度的著作在英国问世。······1853年底英国政府颁布《关于建立英国常任文官制度的报告》建议:确立考试任用制度,通过公开竞争考试、择优录取文官···这些建议遭到保守势力的强烈反对,直到1870年格拉斯顿内阁颁布新的政令,确认了报告中的基本原则并做了较具体的规定,英国文官制度最终确立。--摘编自倪越《西方文官制度》(1)根据所学知识,将材料一图示填写完整。(5分)(2)根据材料二,说明西方人眼中的“科举制”形象。(6分)(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英国官员录用制度的变化,并分析其原因。(9分)27.(18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源源流入英国的商业利润比流入其他任何国家的都多,银行业在英国发展得更早、更有效,为个人企业和社团企业提供了共同基金。······企业家中的人才令人印象深刻地集中在英国。摆脱常规和对个人责任的强调使在非国教徒中间产生很大一部分实验者和发明者,而他们的节俭使他们把利润再投资于实业。······虽然圈占土地的过程是使人不安、令人不快的,但就工业革命而言,它履行了两个必不可少的职责--它为工厂提供了劳动力、为城市提供了粮食。--摘编自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材料二1784-1856年间英国进出口贸易总额及主要产品额(单位:百万镑)统计表(1)根据材料一,概括英国成为第一个工业化国家的主要因素。(8分)(2)指出材料二中1784-1856年英国进出口贸易发展所呈现的特点并分析其成因。(10分)28.(12分)阅读下列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1662年,英国议会通过法令,威斯敏斯特等市镇据此建立了贫民习艺所,收容贫民并组织他们生产,以换取维持生存所必须的消费资料。后来的儿童少年法则规定,地方当局有义务劝说、指导和帮助少年,防止他们走上犯罪道路。领取养老金的人必须行为端正,没有不良记录,必须按照主流社会的要求控制自身的行为。二战后,英国推行了团体的年金计划,使个人与社会的关系更为密切,年金类团体保险产品较为丰富。和东欧移民相比,长期请领失业救济金的英国人“毫无竞争意愿”,但疾病津贴和失业津贴也并非完全意义上的免费午餐,领取者的工作态度、个人责任等等,都成为享受这些福利的重要指标。通过社会福利的方式进行控制,会在潜意识中让所有受益的社会成员产生一种“共生”的意识。从世界各国的情况看,产生这一意识不仅是对民族主权国家的巩固至关重要,而且对构建任何一种类型的和谐社会都是必不可少的要素。--摘编自陈晓律《以社会福利促社会控制--英国的经验》综合以上材料信息,拟定一个论题,结合所学知识加以论述。(要求:论题明确,持论有据,表达清晰。)长春博硕学校2024-2025学年度上学期高二年级期末考试历史学科试卷答案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2345678910DBBACADBAD11121314151617181920CBAAABCDCB2122232425DACDC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50分。26.(20分)【答案】(1)①西周;②血缘;③军功;④察举;⑤隋。(1点1分,共5分)(2)西方人眼中的形象:官僚队伍的素质高,国家治理能力强;社会阶层流动性大;通过考试选拔;选拔人才方式单一,思想禁锢、僵化、因循守旧,阻碍科技创新。(任意3点,每点2分,共6分)(3)变化:从恩赐制、政党分肥制等发展为更公平公正的考试任用制度。(3分)原因:代议制的建立与发展;工业化的推动;公民文化政治素养的提高;相对宽松自由的政治文化传统;中国科举制影响等。(答出3点即可得6分)27.(18分)【答案】(1)商业贸易与金融业发达(2分);企业人才的聚集和技术的积累(2分);清教徒节俭和投资思想的影响(2分);圈地运动提供自由劳动力与粮食(2分)。(四点8分。)(2)特点:进口总额高于出口总额(2分);进出口额都迅速增加,其中进口原料比重较大;制成品出口远大于进口(2分)。(三点6分)。成因:从工业革命对英国影响(工业化增强了英国产品竞争力等)(2分);英国殖民扩张对外贸影响(英国拥有广阔海外市场等)(2分)等角度作答(4分)。28.(12分)【答案】【评分标准】论题部分0~2分,阐述部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