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4-2025学年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卷(统编版)
(考试时间:60分钟试卷满分:100分)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
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第Ⅰ卷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
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回答第Ⅱ卷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4.测试范围:统编版第一单元
5.难度系数:0.75
6.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Ⅰ卷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3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
目要求的。
1.如图警示我们青少年()
A.网络世界弊大于利,坚决远离网络B.增强自我控制能力,理性利用网络
C.严格执法,打击网络游戏D.加强社会各主体对未成年人的保护
2.在某工厂里,中国联通5G赋能的MES系统发出指令,布料在流水车间里挨个“排队”,剪裁好的布料自
动进入缝制程序,缝制好的上衣还能与裤子精准匹配,完成从裁剪到成衣的“蜕变”,极大地提升了生产
效率。这折射出网络()
第1页共6页.
A.打破了人际交往的时空限制B.百利无一害,已经无所不能
C.是一把双刃剑D.为经济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3.2023年5月21日是第33个全国助残日。某中学组织学生到福利院开展助残社会实践活动。残疾人自强
不息的事迹深深触动了同学们的心灵。活动后,脆弱的同学慢慢变得坚强,冷漠的同学也逐渐热情了。
可见()
A.每个人都从社会中获得物质支持B.人的成长是不断社会化的过程
C.只要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就证明我们已经成熟D.我们的情绪变化太大
4.淄博烧烤火爆“出圈”。从“大学生组团到淄博吃烧烤”到“烤炉小饼加蘸料,烧烤灵魂三件套”,多个话题
在网络上热度窜升,让淄博成为“网红”城市。天南海北的网友专程坐高铁到淄博感受“不一样的烟火气”,
烧烤店门前排起“大长龙”,也挡不住网友一定要撸串串的热情。这说明()
A.网络促进民主政治的进步
B.网络改变人们交际方式
C.生活因互联网而更加丰富多彩
D.互联网打乱了社会正常运行的秩序
5.青少年在社会中成长,应养成亲社会行为。下列属于亲社会行为的是()
A.将捡到的100元钱捐献给受灾群众
B.在观看球赛时给对手喝倒彩
C.在风景区的石壁上刻励志语
D.就垃圾分类问题向环保部门提建议
6.如果把个人看成点,把人与人的关系看成线,那么,由各种关系连接成的线就织成一张“大网”,每个人
都是社会这张“大网”上的个“结点”。这说明()
A.个人生活与社会无关B.对社会而言,个人无关紧要
C.社会可以离开个人而存在D.个人是社会的有机组成部分
7.针对下列同学的发言,总结正确的是()
小赣:各种搜索引擎为人类提供便捷的信息检索渠道。
小云:网络打破了传统人际交往的时空限制,促进了人际交往。
小江:人们借助网络,购物、文友、学新知,实惠、便捷、高效
A.网络促进民主政治的进步B.网络只有利没有弊
C.网络丰富了我们的日常生活D.网络无所不能
第2页共6页.
8.研学旅行作为学校教育和社会实践衔接的有效途径,有助于同学们拓展视野,丰富知识,提升实践能力,
加深与自然和社会的亲近感。这表明()
A.亲社会行为需要在社会实践中养成
B.中学生要放弃学业,早日融入社会
C.服务社会能够获得他人的接纳与认可
D.融入社会是实现人生价值的唯一途径
9.下列是小明与他人交往的瞬间,其中能体现地缘关系的是()
A.小明在公园锻炼时碰到了邻居张叔叔
B.小明和妈妈到家门口的菜市场买菜
C.小明和同学一起到电影院观看电影
D.吃过早饭后,小明登录钉钉群上网课
10.关于下图漫画反映的问题,以下说法你赞同的是()
A.小明:AI诈骗是犯罪行为,必将受到刑罚处罚
B.小红:发现AI诈骗,应该及时向有关部门举报
C.小青:国家应立法禁止所有AI换脸技术的使用
D.小芳:为了避免遭遇AI诈骗,我们要远离网络
11.小丽在家是妈妈的孩子,在学校是初二年级的学生,在社会是合格公民。这说明()
①人的身份是在社会关系中确定的②社会关系不同,我们的身份不同
③每个身份的角色定位都是一样的④人的身份都是一样的,不会改变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12.南宁市某校组织学生开展了社区垃圾分类宣传、校外劳动实践、慰问孤寡老人等丰富多彩的活动。这
些活动的开展有利于学生()
第3页共6页.
①塑造健康人格②积极融入社会③获得物质回报④迅速提高成绩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13.2023年杭州亚运会期间,许多学生加入服务亚运会的志愿者行列。对此,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我们要主动关心社会,关注国家大事②学生应“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
③成为志愿者有利于我们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④成为志愿者是锻炼自己能力的最佳方式
A.①②B.①③C.②③D.③④
14.网络世界里,一句恶毒的话语、一个带节奏的帖子、一个随意剪切的视频,经过一次次传播后,影响
可能被无限放大,给受害者及其家庭造成毁灭性打击。近年来,网络暴力“按键伤人”事件时有发生,下
列认识不正确的是()
A.用合理宣泄来调节负面情绪B.没有遵守道德和法律
C.缺乏尊重与换位思考的意识D.缺乏网络媒介素养
15.最高检:做到“五不”,远离电信网络诈骗。不轻信“刷单兼职”“海外高薪”;不贪“低风险、高回报投资
机会;不点击来路不明网络链接;不泄露自己和家人身份信息;不转账,不进陌生群聊、不根据群内
指示进行账号密码操作,公民做到“五不”有利于()
①杜绝电信网络诈骗犯罪,建设法治中国②营造安全、有序的网络环境
③维护自身合法权益,净化社会风气④维护国家安全,国家利益
A.①②B.②③C.①④D.②④
16.截止2023年我国未成年网民突破1.93亿。未成年人互联网普及率为97.2%。与此同时,视频类平台
还超越电视,成为当前未成年人获取消息的主要渠道,但只有47.3%的未成年网民会有意识地区分是官
方发布还是自媒体发布。在这样的背景下,2024年1月1日起施行的《未成年人网络保护条例》,恰逢
其时且意义重大。关于如何更好守护“数字原住民”下列措施你认为可取的有()
①完善视频类应用监管,创作积极向上的内容
②需要家长落实家庭保护,监视孩子的每一项网络行为
③紧跟时代发展趋势,支持未成年人放弃学业从事直播获取打赏
④学校应该加强教育,促进未成年人网络素养提升,增强媒介素养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17.2023年12月23日发布的《第5次全国未成年人互联网使用情况调查报告》显示,2022年中国未成年
网民规模为1.93亿,未成年人互联网普及率为97.2%。对此认识正确的有()
①我国信息技术迅猛发展,助力未成年人成长②网上冲浪成为当代中国最鲜明的特色
第4页共6页.
③应学会“信息节食”,提高媒介素养④传播正能量,合理利用网络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18.【故事欣赏】一个小孩被狼给叼走了,再找到那个孩子的时候,那孩子已经14岁了,与狼在一起,身
上长满了毛。一天,有人杀死了那只狼,那个孩子看见了,扑上去就将那人给给咬死了。故事告诉我
们()
A.独立的个人不需要融入群体B.个人不可能离开社会独自生存
C.个体是“我们”的重要形态D.一个个“我”构成一个“我们”
19.有观点认为,青少年要把网络当成工具,而不要成为网络的奴隶。该观点()
A.强调了要合理利用网络B.否定了网络的消极作用
C.强调了自由是有界限的D.否定了网络的积极作用
20.九年级学生小江,自从沉迷于电竞游戏,便无心于学业,生活没有目标,性格也越来越孤僻。对此,
你会建议小江()
①端正学习态度,要不断克服自己的弱点②学会信息节食,尽量避免参与网络生活
③感受生命意义,让生命慢慢地充盈起来④多与朋友相处,需要学会正确处理冲突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第Ⅱ卷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40分。
21.(12分)材料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人工智能(AI)已经逐渐渗透到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从智能家
居到自动驾驶汽车,从虚拟助手到智能医疗系统,AI的应用正在不断拓展和深化。然而,AI技术的应
用也带来了一些隐私和安全问题。随着大数据和云计算的普及,个人信息泄露和网络安全问题日益突
出。一些不法分子可能会利用AI技术进行网络攻击和数据窃取,对个人隐私和企业安全造成威胁。八
年级(1)班正在进行“网络安全你我共担”的主题班会,对于人工智能(AI)小丁同学表达的自己的看
法:人工智能(AI)发展迅速,鱼目混珠,难以分辨,容易上当受骗,还是远离的好。
请你对这一观点进行评析。
第5页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度新型农村宅基地使用权转让合同范本
- 二零二五年度喷漆作业场所职业健康监护与疾病预防合同
- 二零二五年度企业VI系统全案定制合同3篇
- 二零二五年度户外喷泉节能改造专项合同
- 二零二五年度土地整治土石方运输及土壤改良合同6篇
- 2025年度智能车展合作项目合作协议书范本4篇
- 2025版中学校园食品安全供应与配送合作协议3篇
- 二零二五年度工业用地土地厂房转让与产业升级合同
- 二零二五年度农产品供应链合作协议书2篇
- 二零二五年度医疗保健机构医护人员聘用合同范本4篇
- 安全常识课件
- 河北省石家庄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联考化学试题(含答案)
- 小王子-英文原版
- 新版中国食物成分表
- 2024年山东省青岛市中考生物试题(含答案)
- 河道综合治理工程技术投标文件
- 专题24 短文填空 选词填空 2024年中考英语真题分类汇编
- 再生障碍性贫血课件
- 产后抑郁症的护理查房
- 2024年江苏护理职业学院高职单招(英语/数学/语文)笔试历年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电能质量与安全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