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工程信息管理 课件 满庆鹏 第6-9章 系统分析-建设工程管理常用软件_第1页
建设工程信息管理 课件 满庆鹏 第6-9章 系统分析-建设工程管理常用软件_第2页
建设工程信息管理 课件 满庆鹏 第6-9章 系统分析-建设工程管理常用软件_第3页
建设工程信息管理 课件 满庆鹏 第6-9章 系统分析-建设工程管理常用软件_第4页
建设工程信息管理 课件 满庆鹏 第6-9章 系统分析-建设工程管理常用软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6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6章系统分析6-16.1系统分析概述6.2现行系统的详细调查6.3组织结构与业务流程分析6.4数据流程分析6.5建立新系统逻辑模型6.6系统分析报告6.1管理信息系统分析概述6.1.1系统分析的任务6-2

现行系统的详细调查组织结构与业务流程分析系统数据流程分析建立新系统逻辑模型提出系统分析报告

了解用户需求确定系统逻辑模型,形成系统分析报告6.1.2系统分析的步骤

在系统详细调查的基础上,描述新系统逻辑模型的一种方法,常与设计阶段的结构化设计(StructuredDesign,SD)和系统实施阶段的结构化程序设计(StructuredProgramming,SP)等方法衔接起来使用。

1.基本概念X

2.结构化系统分析方法的实现用SA方法进行系统分析可通过数据流图和数据词典来实现,所得到的系统分析报告主要由数据流图、数据词典组成。6-36.1.3结构化系统分析方法(StructuredAnalysis,SA)

31421.11.21.32.12.32.22.46.1管理信息系统分析概述真实性全面性规范性启发性

1.系统的定性调查(1)组织结构的调查(2)管理功能的调查(3)业务流程的调查(4)数据流程调查(5)处理特点的调查(6)系统环境的调查

2.系统的定量调查(1)收集各种原始凭证(2)收集各种输出报表(3)统计各类数据的特征(4)收集与新系统对比所需的资料开调查会发调查表征询意见访问直接参加业务实践6-46.2现行系统的详细调查6.2.1系统调查的原则6.2.2系统调查的内容6.2.3系统调查的方法

1.组织结构分析6.3.1组织结构与管理功能分析组织结构图总经理总工程师总会计师经营副经理人事副经理计划科质量安全科统计科生产科预算合同科财务科销售科材料供应科设备科劳资科人事科行政科保卫科

一个组织(企业、公司、部门等)的机构设置,自上而下一般是按级别、分层次构成的,呈树状结构,表示各组成部分之间的隶属关系或管理与被管理的关系。6-56.3组织结构与业务流程分析注:“●”表示该项功能是对应组织的主要功能(主持工作的单位);“○”表示该单位是参加协调该项功能的单位;“√”表示该单位是参加该项功能的相关单位。(组织/功能关系表)6-6

2.组织与功能的关系分析预算合同科材料供应科…统计科生产科财务科销售科设备科劳资科人事科行政科保卫科计划质量安全科组织功能计划销售供应人事生产设备更新……●○√○○○●√●○√√●○√√●○○○○√√√●○√√6.3组织结构与业务流程分析6.3.1组织结构与管理功能分析3.管理功能分析

功能要以组织结构为背景来识别和分析,因为每个组织都是一个功能机构,都有各自不同的功能。经营管理经营生产财务生产服务人事行政计划统计预算合同技术加工质量安全劳保财务出纳材料设备劳资人事保卫福利后勤6-76.3组织结构与业务流程分析6.3.1组织结构与管理功能分析1.业务流程分析的任务

调查系统中各环节的管理业务活动,掌握管理业务的内容、作用及信息的输入、输出、数据存储和信息的处理方法及过程等,为建立管理信息系统数据模型和逻辑模型打下基础。

2.业务流程图流程图是掌握现行系统状况、确立系统逻辑模型不可缺少的环节,是系统分析和描述现行系统的重要工具,是业务流程调查结果的图形化表示。图例数据/文件存档收集/统计数据业务处理单位表格/报表制作业务处理功能描述信息传递过程6-86.3组织结构与业务流程分析6.3.2业务流程分析业务流程图的绘制生产部门领料单仓库负责人用料计划用料审批未批准的领料单领料处理保管员已批准的领料单库存帐用料流水帐处理订货采购员库存报表库存盘点供货单位缺料通知单催货单订货单补充订货有关部门采购员提货通知入库单登记入库某企业物资管理部门的业务流程图6-9

2.业务流程图6.3组织结构与业务流程分析6.3.2业务流程分析

收集的数据包括:各部门的正式文件,如各种卡片、报表、各种会议记录;现行系统的说明文件,如各种流程图、程序;各部门外的数据来源,如上级文件、计算机公司的说明书、外单位的经验材料等。数据收集的类型:包括各种报表的内容和各种统计数字。收集的结果:通过数据量汇总表和报表统计表进行描述。6-106.4.1数据收集6.4数据流程分析6-116.4.1数据收集数据名称发生频率月发生量(MB)年发生量(MB)保存年限施工计划1次/日0.22.42财务账目10次/日0.89.610设备调度计划1次/周0.11.21材料采购计划1次/月0.33.62报表名称制表单位上报单位下达单位频率计划报表计划部门总经理、主管副总项目分包单位1次/月进度年报工程部总经理、主管副总项目分包单位1次/年报表统计表数据量汇总表6.4数据流程分析

1.数据分析的方式(1)围绕系统目标进行分析(2)弄清信息周围环境(3)围绕现行业务流程进行分析(1)输入数据类(2)过程数据类(3)最终输出数据类

3.数据汇总

(1)数据分类编码(2)数据完整性分析(3)将所有原始数据和最终数据分类整理出来(4)确定数据的字长和精度6-12

2.数据分类6.4.2数据分析6.4数据流程分析

(1)数据流图的组成数据流文件加工外部项(数据流的源点和终点)

数据流程分析可以按照自顶向下、逐层分解、逐步细化的结构化分析方式进行,通过分层的数据流图(DataFlowDiagram,DFD)来实现。DFD是描述新系统数据输入、数据输出、数据存储及数据处理之间关系的一种强有利的工具,同时也是与用户进行紧密配合的有效媒介。

6-136.4.3数据流程分析的方法6.4数据流程分析

1.数据流图从源点流向加工从加工流向加工例如:从加工流向文件从文件流向加工从加工流向终点6-146.4.3数据流程分析的方法6.4数据流程分析

1.数据流图

(1)数据流图的组成

(2)数据流图的形成画出顶层数据流图画出其余各层数据流图画出总的数据流图6-156.4.3数据流程分析的方法6.4数据流程分析

1.数据流图

(2)数据流图的形成系统输入1输入n输出1输出nG源点1源点2终点1终点2基本系统模型顶层数据流图一层数据流图二层数据流图1.11.22.12.22.13.13.23.33.3源点2源点1终点1终点2系统G的总图123源点1源点2终点1终点21.11.2源点12.12.22.1源点23.13.23.33.3终点1终点2确定系统的外部项;确定系统的输入输出;确定对系统的查询要求;从左侧开始标出外部项;只反映数据流向;第一张草图反映主要内容;数据流图中不反映循环、判定和控制条件;草图应反复讨论修改;避免线条交叉;每层的处理逻辑不超过八个,上下层间的输入输出要相匹配。6-16画数据流图的原则6.4.3数据流程分析的方法6.4数据流程分析6-176.4.3数据流程分析的方法6.4数据流程分析

2.数据流图举例

组织结构物资管理部门计划编制采购仓库统计计划编制部门主要负责物资需求计划、物资采购计划的编制;采购部门主要负责物资的订购、采购及合同管理;仓库管理负责物资的收、发、存管理;统计部门负责有关统计数据的收集、计算和分析,编制有关统计报表。6-186.4.3数据流程分析的方法6.4数据流程分析

2.数据流图举例

业务流程物料需求计划的制定、采购计划的编制;采购合同的编制;采购合同的签订与执行;物资出入库登记;库存管理和分析;材料消耗的统计与分析;报表编制。

(1)顶层数据流图

物资管理信息系统P计划部门生产部门技术部门供应商财务部门上级领导行政主管6-196.4.3数据流程分析的方法6.4数据流程分析

2.数据流图举例

(2)一层数据流图

采购管理P1库存管理P2统计分析P3F2物料采购计划计划部门生产部门技术部门供应商财务部门F3合同文件有关领导行政主管F4入库单文件F5库存明细文件F6领料单文件6-206.4.3数据流程分析的方法6.4数据流程分析

2.数据流图举例

(3)二层数据流图

D1D2D3编制计划P1.1计划部门生产部门技术部门财务部门合同管理P1.3材料采购P1.2F1物料需求计划F2物料采购计划F3合同文件发出汇总P3.3F5入库单文件F4库存明细文件F6出库单文件库存管理P2供应商报表生成P3.1管理分析P3.2F7汇总文件有关领导行政主管D4D5D9D10D11D6D7D86-216.4.3数据流程分析的方法6.4数据流程分析

2.数据流图举例

(3)二层数据流图

6-226.4.3数据流程分析的方法6.4数据流程分析

2.数据流图举例

入库处理P2.1库存处理P2.3出库处理P2.2供应商F3合同文件F2物料采购计划F5入库单文件F6出库单文件F4库存明细文件生产部门技术部门D9D10D12D13D11D8D7(4)三层数据流图

物料需求计划编制P1.1.1计划部门生产部门技术部门F1物料需求计划F2物料采购计划物料采购计划编制P1.1.2F4库存明细文件D1D2D36-236.4.3数据流程分析的方法6.4数据流程分析

2.数据流图举例

6-246.4.3数据流程分析的方法6.4数据流程分析

3.数据词典

数据词典是关于数据信息的集合,是在数据流图的基础上,对其中出现的每个数据流、加工、文件和数据项、外部项进行定义的工具。其作用是在软件分析和设计的过程中提供关于数据的描述信息。数据流图中出现的每一个数据流名、每一个文件名和每一个加工名在数据词典中都应有一个条目给出其定义。此外,在定义数据流、文件和加工时,又要引用到它们的组成部分(数据项)。所以每一个数据项在数据词典中也应有一个条目给出它们的定义。

(1)加工条目编号名称输入处理逻辑说明P1.1.1物料需求计划编制年度生产计划,月度生产计划,产品结构、工艺流程、材料定额等在生产计划和产品材料定额基础上。根据MRP原理,由年度计划及月度计划生成。F1物料需求计划P1.1.2物料采购计划编制F1物料需求计划F4库存明细文件根据实际库存量及需求计划,将少于库存临界值的物料列入采购计划F2物料采购计划P1.2物料采购F2物料采购计划根据采购计划选择供应商,编制采购合同,核对到货物料验收入库采购请款,D4采购合同P1.3合同管理P1.2物料采购检查供应商是否按合同期到货,汇集整理合同文档F3合同文件P2.1入库处理D12合同到货,F4合同文件,F2物料采购计划录入物资入库单,按合同及物料采购计划将合同到货验收登记入库F5入库单文件P2.2出库处理D14领料单,D15限额领料,F4库存明细录入物资出库单,作为库存管理、发出统计汇总的依据。按领料单及领料限额核对库存明细,将实际发出的物料写入出库单文件F6出库单文件6-256.4.3数据流程分析的方法6.4数据流程分析

3.数据词典

(2)文件条目编号名称输入数据流输出数据流组成组成形式F1物料需求计划D(P1.1.1-F1)D(F1-P1.1.2)产品代码、工艺项目代码、工序代码、物资代码、需求数量、需求时间、领料限额、计划下达时间、最近到货时间等按物资代码排序F2物料采购计划D(P1.1.2-F2)D(P2.1-F2)D(F2-P2.1)D(F2-P1.2)产品代码、工艺项目代码、工序代码、物资代码、计划下达时间、采购数量、采购单价、最近到货时间等按物资代码排序F3合同文件D(P1.3-F3)D(F3-P1.1)产品代码、物资代码、合同号、供货商代码、定购数量、定购单价结算方式、预付款、交货期、合同签订日期等按合同号排列F4库存明细文件D(P2.3-F4)D(F4-P2.2)D(F4-P2.2)D(F4-P3.1)D(F4-P3.2)物资代码、物资名称、规格型号库存上限、库存下限、计量单位计划单价、现存数量、金额、仓库代码等按物料类别及编号排序F5入库单文件D(P2.1-F5)D(F5-P2.3)D(F5-P3.1)D(F5-P3.2)料单编号、供应商代码、入库日期合同号、发票号、请款单号、物资代码、实收数量、检验员等按料单编号排序6-266.4.3数据流程分析的方法6.4数据流程分析

3.数据词典

(3)数据流条目编号名称来源去处组成流量说明D1年度生产计划计划部门P1.1编制计划产品代码、产品名称、生产数量、生产起始日期、生产终止日期等一次/年D2月度生产计划生产部门P1.1编制计划产品代码、产品名称、生产数量、生产起始日期、生产终止日期等一次/月D3产品结构、工艺流程、材料定额技术部门P1.1编制计划产品代码、工艺项目代码、工艺项目名称、紧前工序代码、紧后工序代码、物料代码、限额等按产品数量D4采购请款单P1.2物料采购财务部门请款单编号、产品代码、物资代码、合同号、单价、定购数量、应付款额、请款人等D5采购合同P1.2物料采购P1.3合同管理产品代码、物资代码、合同号供货商代码、定购数量、定购单价、结算方式、预付款、交货期、合同签订日期D6发票、运单(零星采购)P1.2物料采购P2库存管理发票号、供应商代码、物资名称、单价、数量、金额等运单编号、物资代码、单价、数量、发货地、到货地等6-276.4.3数据流程分析的方法6.4数据流程分析

3.数据词典

检查库存量库存量〉极限值库存量〈极限值库存量≥订货点库存量〈订货点订货迟到-催订货订货未迟到-什么也不做订货-催订货未订货-紧急订货订货未订货-订货库存量〉最低储备库存量≤最低储备订货-要求订货延期未订货-什么也不做订货-取消订货未订货-什么也不做6-281.判定树6.4.4描述处理逻辑的工具6.4数据流程分析决策规则123456789条件库存量≥极限量YYNN库存量≤订货点YYNNN库存量〉最低存备YYYNN订货YNYNYYNYN订货迟到YN应采取的行动取消订货X要求延期订货X什么也不做XXX催订货XX订货X紧急订货X6-29

2.判定表6.4.4描述处理逻辑的工具6.4数据流程分析系统目标是指要达到系统目的所要完成的具体事项。在系统详细调查的基础上,结合系统可行性研究报告中提出的系统目标及系统建设的环境和条件重新考虑系统目标。新系统目标可以从功能、技术及经济三个方面考虑。系统功能目标——是指系统所能处理的特定业务和完成这些处理业务的质量。也就是系统能解决什么问题,以什么水平实现;系统技术目标——是指系统应具有的技术性能和应达到的技术水平,通过一些技术指标给出,如系统运行效率、响应速度、存储能力、可靠性、灵活性、操作使用方便性及通用性等;系统的经济目标——是指系统开发的预期投资费用和经济效益。6-306.5.1系统目标6.5建立新系统逻辑模型

(1)确定合理的业务处理流程(2)确定合理的数据处理流程(3)确定新系统功能结构和子系统的划分(4)确定新系统数据资源分布(5)确定新系统中的管理模型6-316.5.2新系统信息处理方案6.5建立新系统逻辑模型

从系统分析的需要出发提出新系统对计算机配置的基本要求,也称计算机资源的逻辑配置,不涉及计算机硬件的具体型号,而是提出具体方案,作为系统设计阶段确定新系统计算机物理配置的依据。

1.设备选配的依据(1)根据实际情况及系统信息处理方案来确定,按照分析结果确定系统处理方案,如集中式、分布式或分布-集中式;(2)资金的投入情况,是一次性投入,还是分期分批投入;(3)根据系统分析中所提供的数据存储容量总数,确定所要购置的机器需要配置多大的存储容量;(4)外设、终端及网络的配置;速度,包括主机的运行速度、终端的运行速度和网络的通讯速度等。6-326.5.3系统计算机资源配置6.5建立新系统逻辑模型

2.硬设备的配置(1)根据新系统的功能和难易程度来选择主机和外设,使设备尽可能被充分利用,还要考虑留有扩充的余地。(2)计算机设备的选择要有良好的开放性和升级换代能力,要适合计算机的发展。(3)考虑联网的要求,不同的机器要能够兼容。(4)了解设备管理及维修的工作量,生产厂商能提供的保修、维修等售后服务能力。(5)了解设备的性能,使用过该设备用户的满意程度,以便选择满意的设备。(6)在几种设备配置方案中,请各方有关人员和专家参加分析讨论选择最优方案。6-336.5.3系统计算机资源配置6.5建立新系统逻辑模型

系统软件包括操作系统、数据库管理系统、相关语言的编译程序、维修机器的诊断程序等。要了解其兼容性,并在购买时向有关技术人员询问,试用后再购买。一般分为应用程序包和自编程序。

6-343.系统软件配置6.5.3系统计算机资源配置6.5建立新系统逻辑模型

4.工具软件配置在开发管理信息系统是能够起到某些通用工具作用的应用软件。如计算机杀毒软件,能进行数据管理、文字处理、图形报表处理的应用软件包等。5.应用软件开发需求分析1.现行系统情况简述

包括现行系统的主要业务、组织机构、存在的问题和薄弱环节,现行系统与外部实体之间物资及信息的交换关系;用户提出开发新系统请求的主要原因等。

新系统的总目标是什么,其目标树如何;新系统拟采用什么样的开发战略和开发方法:人力、资金以及计划进度安排;新系统计划实现后各部分应该完成什么样的功能;某些指标预期达到什么样的程度;有哪些工作是现行系统没有而计划在新系统中增补的等等。3.现行系统状况现行系统业务流程图和现行系统数据流程图。4.新系统的逻辑方案5.新系统开发费用与时间进度估算6-352.新系统目标6.6系统分析报告第7章系统设计

7.1系统设计的目标与原则7.2系统概要设计7.3系统详细设计

系统设计的任务主要是解决“怎么做”的问题。其目标是进一步实现系统分析阶段提出的系统模型,详细地确定新系统的结构、应用软件的研制方法和内容。第7章系统设计

7.1系统设计的目标与原则系统工作效率(处理能力、处理速度、响应时间)系统的可靠性(抗干扰、平均无故障时间、平均修复时间)系统的工作质量(准确及时性、用户友好性)系统的可变性(可修改性、易维护性)系统的经济性(直接、间接经济效益、社会效益)7.1.1系统设计的目标系统性(代码统一,设计规范标准,数据一次输入多次利用)灵活性(开放性和结构可变性,尽量采用模块化结构,提高模块的独立性)可靠性(安全保密性、查错及纠错能力等)经济性(硬件投资应以满足需要为前提,系统设计应尽量避免不必要的复杂化,各模块应尽量简洁)7.1.2系统设计的原则7.1系统设计的目标与原则

系统概要设计也就是对系统进行总体结构设计,它是根据系统分析的结果对新系统的总体结构形式和可利用的资源进行大致的设计,它是一种宏观、总体上的设计和规划。通过总体结构设计划分出子系统并对系统功能模块进行描述,给出系统平台的设计方案。

划分子系统系统功能模块设计系统平台设计7.2

系统概要设计

按功能划分7.2.1划分子系统

根据对系统业务流程、数据流程以及数据/功能(U/C矩阵)分析的结果,结合系统设计要求,进行子系统的划分。要作到功能独立、数据完整、规模适中。如:项目系统:进度、质量、合同等。

将系统划分成若干个子系统,再把子系统划分为若干个模块。每一个子系统或模块,无论是设计或是调试、修改或扩充,基本上可以互不干扰地进行。

7.2

系统概要设计7.2

系统概要设计7.2.1划分子系统应考虑的因素:

①子系统在功能上应有相对的独立性;

②子系统在数据上应有较好的数据完整性;

③子系统在规模上应有一定的适中性,可以根据功能独立性、数据完整性综合考虑。例如:工程项目管理信息系统可以分为进度控制子系统、成本控制子系统、质量控制子系统、合同管理等子系统等。

采用系统输入输出图划分

按输入输出的独立性划分子系统。格子中的“×”号表示输出文件来自哪个输入文件。图中可分为两个子系统:其中ACD-245构成一个子系统,BE-136构成另一个子系统。在这两个子系统之间,输入输出不发生关系。因此可以独立开发和维护。××E××D×C××B×××A654321输出输入7.2

系统概要设计7.2.1划分子系统

结构化设计(StructuredDesign,SD)方法

SD方法是由美国IBM公司的W.Stavens,G.Myers,L.Constantinl等人提出的,适用于任何软件系统的软件结构设计。SD方法通常与系统分析阶段的SA方法衔接起来使用,借助SA方法得到用数据流图和数据词典描述的系统分析报告,SD方法则以数据流图为基础得到软件的模块结构。

是将系统设计成由相对独立、单一功能的模块组成的结构,从而简化研制工作,防止错误蔓延,提高系统的可靠性。在这种模块结构中,模块之间的调用关系非常明确与简单,每个模块可以单独地被理解、编写、调试、查错与修改。模块结构整体上具有较高的正确性、可理解性与可维护性。

基本思想7.2

系统概要设计7.2.2功能模块设计

在从数据流图导出初始模块结构图时采用一组基本的设计策略—变换分析与事务分析。在对初始模块结构图改进和优化方面有一组基本的设计原则—耦合小、内聚大,和一组质量优化技术。

模块结构图模块结构图由五种基本符号组成:模块转接符号调用数据控制信息可以组合、分解和更换的单元,是组成系统、易于处理的基本单位。系统中的任何一个处理功能都可以看作是一个模块。也可以理解为用一个名字就可以调用的一段程序语句。

调用模块可以把数据传送到被调用模块处供处理,而被调用模块又可以将处理的结果数据送回到调用模块。

模块间传送某些控制信息,以指导程序下一步的执行。7.2

系统概要设计7.2.2功能模块设计相关概念:①统帅与从属②深度③宽度④扇出数⑤扇入数AGHIJKLMN总深度总宽度BCDEFA扇出5B扇出3F扇出2宽度5宽度2M扇入2N扇入3A统帅B、C、D、E、FB、C、D、E、F从属

A

模块结构图7.2

系统概要设计7.2.2功能模块设计(1)事务分析以事务为中心的转换方法。

一个抽象的高层数据流图CYAXBZF1F2ABCSYSTEM分解后的系统结构图范围:一般用于转换高层数据流图。优点:能把一个大的、复杂的系统分解成若干个小的、简单的子系统。模块结构图的导出7.2

系统概要设计7.2.2功能模块设计123654ABCDEFGH输入主加工输出范围:一般用于转换低层数据流图转换成系统模块结构图。如下面的图A转换为图B。(2)变换分析以变换为中心的转换方法。模块结构图的导出7.2

系统概要设计7.2.2功能模块设计SYSTEMGETCMAKECINTOD&EPUTEPUTDD&ECCEDGETBMAKEBINTOCMAKEEINTOGPUTGMAKEDINTOFPUTFBBCEGGDFFGETAMAKEAINTOBMAKEGINTOHPUTHAABGHH123654ABCDEFGH输入主加工输出模块结构图的导出7.2

系统概要设计7.2.2功能模块设计

模块结构图改进首先应按照“块间联系小、块内联系大”的质量标准进行检查和修改。其次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合理确定模块的扇入和扇出扇入数为1的模块一般可以合并到它的上层模块。扇入数较大时,不能向上合并。一个模块具有多个功能时,应考虑进一步分解(扇出)。对扇出数过少(例如1和2)的模块,也应进行检查。一般说来,模块的扇出数应在七个以内。

(2)模块的大小适中

为了提高可读性和方便修改,一个基本模块的程序量以能印在一张纸上为宜,但不是绝对的。模块的功能决定模块的大小。模块结构图的改进7.2

系统概要设计7.2.2功能模块设计

同一功能的程序多次出现会浪费编码时间,并不易调试和维护,应予以合并。YXYXQQ1*Q2*QX*Y*QQQ1Q2YXYXQQQQ1Q2正确的合并错误的合并模块结构图的改进7.2

系统概要设计

(3)消除重复的功能7.2.2功能模块设计

(4)减少块间传递参数的个数(5)消除管道性的模块

管道性指没有实质性的工作,只是传递数据。(6)整体考虑问题

研究整张结构图,而不是由几个人分别研究一张图的各个部分。(7)合理设置模块的作用范围和控制范围

作用范围:模块中包含的判定处理所影响到的其他模块集。控制范围:模块本身及其所有的下属模块。

模块结构图的改进7.2

系统概要设计7.2.2功能模块设计

好的模块结构应满足以下要求:

①判定的作用范围应该在判定所在模块的控制范围之内。

判定所在模块在模块层次结构中的位置不能太高。当出现作用范围不在控制范围之内时,可采取如下纠正方法:

①把判定所在的模块合并至上层模块中,或从低层模块移到高层模块,使判定的位置提高。

②把受判定影响的模块下移到控制范围之内。模块结构图的改进7.2

系统概要设计7.2.2功能模块设计图例:判定判定的作用范围

判定的作用范围不在控制范围内顶XYABB1B2顶XYABB1B2顶XYABB1B2顶XYABB1B2判定太高,需多次传递基本合适耦合最小模块结构图的改进7.2

系统概要设计7.2.2功能模块设计

系统平台选择

(1)单项业务系统。选用各类PC机、数据库管理系统为平台。(2)综合业务管理系统。以计算机网络为系统平台,如Novell网络和关系型数据库管理系统。(3)集成管理系统。综合性更强,规模更大,系统平台也更复杂,涉及异型机、异种网络、异种库之间的信息传递和交换。

在信息处理模式上常采用客户机/服务器(Client/Server)模式或浏览器/服务器(Browser/Server)模式。7.2

系统概要设计7.2.3系统平台设计7.2

系统概要设计7.2.3系统平台设计计算机处理方式选择根据系统功能、业务处理的特点、性能/价格比等因素,选择批处理、联机实时处理、联机成批处理、分布式处理等方式。计算机网络系统的设计包括中小型主机方案与微机网络方案的选取、网络互连结构及通信介质的选型、局域网拓扑结构的设计、网络应用模式及网络操作系统的选型、网络协议的选择、网络管理、远程用户等工作。

代码的概念

代码是客观实体或属性的一种表示符号。在管理信息系统中,代码是人与计算机的共同语言,起着沟通人与计算机的作用。

代码设计的目的

采用代码,可以使数据表达标准化,简化程序设计,加快输入,减少出错,便于计算机处理(记录、检索、排序等),节省存储空间,提高处理速度。

代码设计的意义

代码设计是一项重要的基础工作,设计质量的好坏,不仅关系到计算机的处理效率,而且直接影响MIS的推广与使用。7.3

系统详细设计7.3.1代码设计

代码设计的原则唯一确定性

每一代码仅代表唯一的实体或属性,每一实体和属性都用一个确定的代码来表示。标准化与通用性

尽可能利用国际、国内、部门的标准代码。可扩充性

考虑系统的发展与变化,当增加新的实体(或属性)时,不需要变动原代码体系。简明性

尽可能简短、统一。系统性代码要有规律,逻辑性强。这样既便于计算机处理,也便于识别和记忆及人工处理使用。易修改性

这是代码具有标准化又具有灵活性的一面,当系统条件发生某些变化时,代码应容易进行修改。7.3

系统详细设计7.3.1代码设计明确代码目的;确定代码对象;确定代码的使用范围和期限;分析代码对象特征。包括代码使用频率、变更周期、追加及删除情况等;决定采用何种代码,确定代码结构及内容;编制代码表;编制相应的代码使用管理维护制度,保证代码使用。代码的种类按文字种类分:数字代码、字母代码、数字字母混合码按功能划分:顺序码、层次码、十进制码、助记码

代码设计步骤7.3

系统详细设计7.3.1代码设计

用连续数字表示编码对象。例如企业职工代码可以编为“0001,0002,0003等。顺序码简单明了,易扩充,但不便于分类汇总,删除数据易造成空码。作为顺序码的一个特例是分区顺序码,它将顺序码分为若干个区,给每个区以特定的意义,并可在每个区预留些空码,为以后插入之用。例如课程分区顺序码:

01~09公共课(如公共课只有6门,从01~06,预留3个位置)10~29基础课;30~39专业基础课;40~60专业课。

这种码在使用中预留多少备用码不好估计。

顺序码

层次码也称区间码。按位被分成若干个区间,每个区间有不同的意义,这样每位码本身和其所在的位置都代表一定的意义。

层次码7.3

系统详细设计7.3.1代码设计例:我国公民身份证代码的含义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所在省市所在地区所在县区年月日出生日期户口所归属的派出所性别:男为奇数女为偶数校验码优点:是分类基准明确,码中的数字(或字母)与位置都代表一定的意义,因而检索、分类或排序都很方便。缺点:有时会造成代码过长。

层次码7.3

系统详细设计7.3.1代码设计先把整体分成十份,进而把每一份再分成十份,这样继续不断。

十进制码

助记码将编码对象的名称、规格等用汉语拼音或英文缩写等形式编成代码,可帮助记忆。

以上几种主要代码,在实际应用中,可根据需要进行选择,或将几种编码方法结合起来使用。

例如:“SX-2”表示2厘米直径的石硝建材;“YSZE”表示预算总额;“PMIS”表示项目管理信息系统。助记码适用于数据较少的情况,否则容易引起联想错误。7.3

系统详细设计7.3.1代码设计部门代码

一般采用区间码或分组码。2位部门码又可以采用区间码。例如:00~49表示基本生产部门

50~99表示管理科室。人员代码

采用部门代码加顺序码。代码设计示例

班组码部门码****班组码部门码顺序码*******物资代码

采用分组码或区间码,并辅以助记码。设备代码

一般按类别设置代码。产品代码

一般采用分组码或助记码设计。物资(设备)代码示例产品代码示例

大类中类小类序号(大类)(品种)(规格)(序号)********型号产品品种序列号*********7.3

系统详细设计7.3.1代码设计工程代码

一般采用分组码。会计科目代码

一般采用3-2-2-2代码结构。业务往来单位代码

一般采用邮政编码加序号。会计科目代码示例工程代码示例业务往来单位代码示例代码设计示例

性质年份序号****************邮编序号一级科目二级科目三级科目四级科目*********7.3

系统详细设计7.3.1代码设计输出设计所要解决的问题是针对不同用户的特点和要求,以最适当的形式,输出最切合需要的信息。输出方式的选择输出报表的设计输出设计说明7.3

系统详细设计7.3.2输入输出设计输出方式的选择显示器:内容不多,无需保存的检索信息。打印机、绘图仪:系统最终结果,以图表或文件的形式输出。音箱:以声音方式输出。磁盘:以磁盘文件的形式输出中间结果信息。调制解调器或网络:可通过电话线或网络传至其他系统。输出报表的设计标准化,使用方便,符合用户习惯,便于计算机实现。输出设计说明

选用的输出设备、信息输出的频率和数量、各种输出文件及输出报表的格式及表格样本等。针对不同用户的特点和要求,以最适当的形式,输出最切合需要的信息。7.3

系统详细设计7.3.2输入输出设计在保证输入信息正确性和满足输出需要的前提下,做到输入方法简便、迅速、经济。输入方式的选择

键盘、鼠标、扫描仪、声音等。输入数据的获得考虑数据产生的部门,了解数据的产生周期、平均发生量及最大量,确定收集的时间和方法等。输入格式设计输入格式一般与单据格式一致或设计专门的输入记录单,按屏幕填表或对话方式输入。输入数据的校验(检验方法)静态校验:输入,打印,校对;声音校验:边输入计算机边读;词典校验:以预先存入的词典作为校验样本;格式检验:检验数据是否符合预先规定格式;逻辑校验:检验数据值是否合理;界限校验:检验数据值是否在规定范围内;顺序校验:检查顺序排列的记录;记录计数检验:通过记录个数检查是否遗漏;平衡校验:检验数据的合计是否正确.7.3

系统详细设计7.3.2输入输出设计

规范化理论:NormalizationTheory为了使数据存储有一定的标准和简化数据存储的结构,美国IBM公司的科德(E.F.Codd)在1971年首先提出了规范化理论,如今这个理论有了很大的发展。用规范化方法设计数据存储结构,可以提高数据的完整性,一致性和可修改性。规范化理论虽然以关系数据模型为背景,设计一个关系数据库,但是它对一般的数据库逻辑设计,同样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数据存储结构规范化7.3

系统详细设计7.3.3数据存储设计第一范式(1NF)

为将其转换成规范化的关系,需把“职工档案”数据结构分解成若干个二维表记录。职工档案…...…...…...…...…...简历职工号姓名性别出生日期日期工作单位职务0001丁一男1945.10.51952.9永红小学学生1958.9二十二中学学生1964.9哈工大学生1969.8哈二建公司助工、工程师

数据存储结构规范化

在一个数据结构中没有重复出现的数据项。

例如:职工档案表示的数据结构(不是规范化的)7.3

系统详细设计7.3.3数据存储设计将上表中的数据项分解成如下两表所示的两个文件存储,这两个文件表示的数据结构是规范化的。职工号日期工作单位职务00011952.9永红小学学生00011958.9二十二中学学生00011964.9哈工大学生00011969.8哈二建公司助工、工程师………...……………...职工基本情况文件职工号姓名性别出生日期

0001丁一男1945.10.5…...职工简历文件

数据存储结构规范化第一范式(1NF)

7.3

系统详细设计7.3.3数据存储设计函数依赖(FunctionalDependence)

如果在一个数据结构R中,数据元素B的取值依赖于数据元素A的取值,我们称B函数依赖于A。或称A决定B,用“A

B”表示。所有非关键字数据元素完全函数依赖于整个关键字。(关键字仅由一个数据元素所组成必为第二范式)

数据存储结构规范化第二范式(2NF)

供应商文件*供应商名称供应商地址材料编号材料名称规格供应商名称供应商地址价格库存量库存占用资金

材料文件*材料编号材料名称规格

材料库存文件*材料编号*供应商名称价格库存量库存占用资金例如:“材料-供应商-库存”中的数据元素关系7.3

系统详细设计7.3.3数据存储设计

一个属于第三范式的数据结构,所有的非关键字数据元素都是彼此函数独立的。ABC函数依赖:如果在一个数据结构R中,数据元素B的取值依赖于数据元素A的取值,称B函数依赖于A。传递依赖:设A,B,C分别是同一个数据结构R中的三个数据元素,如果C函数依赖于B,而B又函数依赖于A,那么C也函数依赖于A,称C传递依赖于A。

数据存储结构规范化第三范式(3NF)

7.3

系统详细设计7.3.3数据存储设计

如下材料库存结构,已是第二范式,但存在着传递依赖关系。即库存占用资金”函数依赖于“库存量”和“价格”,这三个元素均为非关键字域,而“库存量”和“价格”都完全依赖于整个关键字。显然,“库存占用资金”是冗余数据元素。去掉它,就去掉了传递依赖关系,而转换成第三范式的数据结构。材料库存文件

**材料编号**供应商名称价格库存量材料库存文件材料编号供应商名称价格库存量库存占用资金

数据存储结构规范化第三范式(3NF)

7.3

系统详细设计7.3.3数据存储设计第二步:如果关键字多于一个数据元素,确保每个非关键字数据元素完全函数依赖于整个关键字第一步:把所有有重复的数据结构分解为若干个二维表的数据结构,指定关键字唯一标识出每个元组。第三步:检查所有的非关键字数据元素是彼此独立,如果不是,消除函数传递依赖关系,通过去掉冗余或分解的办法转换成若干个满足这种要求的数据结构。非规范化的数据结构(含有重复出现的数据组项)第一规范化模式(没有重复组项的数据结构)第二规范化形式(所有非关键字数据元素都完全依赖于整个关键字)第三规范化形式(所有的非关键字数据元素都完全函数依赖于整个关键字并且仅依赖于整个关键字)

数据存储结构规范化的步骤7.3

系统详细设计7.3.3数据存储设计(1)去掉重复的数据项,转换成1NF

ABEFCD*ABEF*A*CD(2)去掉部分函数依赖,转换成2NF(3)去掉传递依赖,转换成3NF*A*BCD*A*BC*AD*ABC*AB

数据存储结构规范化的步骤7.3

系统详细设计7.3.3数据存储设计主文件

长期保存、用以存储重要数据,对主文件经常进行调用和更新。业务文件

临时存储数据、实时记载业务过程中数据发生的变化,用于统一更新主文件。输入文件

需要输入的大量数据先建立数据文件,经校验后,一次输入进行处理。输出文件

输出的结果文件,它可以是打印文件或其他形式的文件。工作文件

在处理过程中暂时使用的中间文件,处理结束后文件即可删除。转存文件

用于存储在一定恢复点上系统部分状态的拷贝文件。转存文件主要是为了安全目的。7.3

系统详细设计文件设计7.3.3数据存储设计

文件设计的步骤

了解已有的或可提供的计算机系统功能文件外存配备:磁盘、磁带、光盘的配备数量、功能、容量和有关文件的转贮条件等;终端和其他外设的配备:涉及文件可能使用的范围,多终端操作的可能性及文件输入、输出和更新的条件;系统所能提供的文件组织方式和存取方法等7.3

系统详细设计7.3.3数据存储设计与其他文件的接口:搞清有关文件之间的相互关系及数据项的协调。文件的数据量:根据文件用途和记录长度,并从将来的需要量考虑,估算文件的数据量(记录数)。文件的逻辑结构:根据需要,确定文件记录的长度、逻辑结构组成以及各数据项的描述。文件处理方式:由用途决定文件的处理方式,可以是批处理、实时处理或混合方式等。文件的更新情况:从文件使用情况考虑,估计插入、修改和删除等操作的频率和更新要求。文件的使用率:估算文件记录的实际使用频率。文件存取时间:根据业务处理的需要,对文件存取时间提出的不同要求文件的保密性:用户对文件机密程度的要求。

文件设计的步骤

确定文件设计的基本指标7.3

系统详细设计7.3.3数据存储设计

文件设计的步骤

下面是以FoxPro数据库文件为例给出的记录设计工作表。数据库文件名:GZWJ

字段字段名类型长度小数位姓名XMC(字符)

6

工资GZN(数字)72

记录设计工作表7.3

系统详细设计7.3.3数据存储设计数据库设计步骤用户需求分析概念结构设计逻辑结构设计物理结构设计系统分析(详细调查)系统分析(逻辑设计)系统设计系统设计数据库设计与系统开发阶段对照

数据库系统已形成一门独立的学科,所以,当把数据库设计原理应用到管理信息系统开发中时,数据库设计的几个步骤就与系统开发的各个阶段相对应,且融为一体。系统开发步骤

数据库设计

7.3

系统详细设计7.3.3数据存储设计概念结构设计应在系统分析阶段进行。任务是根据用户需求,设计数据库的概念数据模型(简称概念模型)。概念模型是从用户角度看到的数据库,可用E-R模型表示。

数据库的概念结构设计

数据库设计

数据库的逻辑结构设计逻辑结构设计是将概念结构设计阶段完成的概念模型转换成能被选定的数据库管理系统(DBMS)支持的数据模型。数据模型可以由实体联系模型转换而来。逻辑结构设计阶段提出的关系数据模型应符合第三范式3NF的要求。如果选用的DBMS是支持层次、网络模型的DBMS,则还需完成从关系模型向层次或网络模型转换的工作。用DBMS提供的数据描述语言DDL对数据模型予以精确定义,即所谓模式定义。例如FoxPro中的CREATE命令,其作用类似于DDL,可用来定义逻辑数据结构。7.3

系统详细设计7.3.3数据存储设计

物理结构设计是为数据模型在设备上选定合适的存储结构和存取方法,以获得数据库的最佳存取效率。物理结构设计的主要内容包括:库文件的组织形式。如选用顺序文件组织形式、索引文件组织形式等;存储介质的分配。例如将易变的、存取频度大的数据存放在高速存储器上,稳定的、存取频度小的数据存放在低速存储器上;存取路径的选择等。

数据库的物理结构设计

数据库设计

7.3

系统详细设计7.3.3数据存储设计IPO图问题分析图(PAD)控制流程图(FC)过程设计语言(PDL)

用SD方法,可以完成系统总体模块结构的设计,而每一个模块完成的具体操作,则在处理过程设计中完成。处理过程设计是系统设计的最后一步,也是最详细的涉及到具体的业务处理过程的一步,是下一步编程实现系统的基础。所用到的设计工具有:7.3

系统详细设计7.3.4处理过程设计IPO图由IBM公司提出。主要是用来配合层次化模块结构图详细说明每个模块内部功能的一种工具。IPO图的设计因人和具体情况而异,但都必须包括输入(I)、输出(O)、处理(P)以及与之相应的数据库或文件、在总体结构中的位置等信息。常用的IPO图结构见下页。IPO图(INPUT--PROCESS--OUTPUT)7.3

系统详细设计7.3.4处理过程设计开始循环.T.显示系统功能功能选择工作结束销售业务采购业务选择错误会计业务退出0123其他YN处理过程说明局部数据元素:注释:输入:功能代码0,1,2,3上层调用模块:无可调用的下层模块:销售、采购、会计模块输出:系统:材料供应商MIS

设计人:张涛模块:主控

日期:

2004.4IPO图由日本日立公司二村良彦等人于1979年提出,是一种支持结构化程序设计的图形工具。它仅有三种基本成分。与结构化程序设计中的三种基本程序结构相对应。

问题分析图(PROBLEMANALYSISDIAGRAM)P1P2

顺序P1P2

选择CP循环C7.3

系统详细设计7.3.4处理过程设计又称框图,是经常使用的程序细节描述工具。框图包括三种基本成分:

控制流程图(FC--FLOWCHART)

处理步骤判断控制流

框图的特点:清晰易懂,便于初学者掌握。框图中的箭头若使用不当,会使框图非常难懂。7.3

系统详细设计7.3.4处理过程设计开始i=1i>n-1Riji+1RJJ=J+1A(R)>A(J)i=i+1A(R),A(I)交换R=iJ>NNYYNNY停止YI=1TON-1R=IJ=I+1TONR=JSWAPA(R),A(I)I<﹥RA(R)>A(J)选择排序程序框图选择排序问题分析图、“走树”示例及程序

10FORI=lTON-120R=I30FORJ=I十1TON401FA(R)>A(J)THENR=J50NEXTJ60IFI<>RTHENSWAPA(R),A(I)70NEXTI过程设计语言是用于描述模块中算法的具体细节(也称结构化英语)。过程设计语言的外层语法描述结构,采用了一般编程语言类似的确定的关键字(如IF--THEN--ELSE,WHILE--DO等),内层语法描述操作,可以采用任意的自然语句。过程设计语言的特点:同自然语言(英语)很接近,易于理解。易于被计算机处理并存贮。可以从它自动产生程序。不如图形描述直观,英语使用的准确性要求较高

过程设计语言(PROCESSDESIGNLANGUAGE)7.3

系统详细设计7.3.4处理过程设计

一个管理信息系统的软件由很多程序模块组成,这些程序模块可以按处理过程归纳成为几种基本的类型,参见下图:优化预测计算数据检索分类更新编辑输入及校验模块合并处理模块输出模块显示结果打印报表等主控模块基本程序模块结构图

几种基本的处理过程7.3

系统详细设计7.3.4处理过程设计1.概述(1)系统的功能、设计目标及设计策略;(2)项目开发者、用户、系统与其它系统或机构的联系;(3)系统的安全和保密限制。

2.系统设计规范(1)程序名、文件名及变量名的规范化;(2)数据字典。

3.计算机系统的配置(1)硬件配置:主机、外存、终端与外波、其它辅助设备、网络形态;(2)软件配置:操作系统、数据库管理系统、语言、软件工具、服务程序、通讯软件;(3)计算机系统的分布及网络协议文本。4.系统结构(1)系统的模块结构图;(2)各个模块的IPO图。

5.代码设计各类代码的类型、名称、功能、使用范围及要求等。7.3

系统详细设计7.3.5系统设计说明书(2)文件结构设计:各类文件的数据项名称、类型及长度等;(3)文件存贮要求,访问方法及保密处理。

9.模型库和方法库设计关于模型库和方法库设计的相关说明。10.系统安全保密性设计关于系统安全保密性设计的相关说明。

11.系统实施方案及说明实施方案、进度计划、经费预算等。6.输入设计(1)各种数据输入方式的选择;(2)输入数据的格式设计;(3)输入数据的校验方法。

7.输出设计(1)输出介质;(2)输出内容及格式。8.文件(数据库)设计(1)数据库总体结构:各文件数据问的逻辑关系;7.3

系统详细设计7.3.5系统设计说明书第8章系统实施8.1硬软件系统的建立8.2系统测试8.3系统的实现8.4系统运行及维护8.5系统评价8.1.1硬件系统的建立

在建立和测试网络时,首要的工作是确定网络的拓扑结构。网络拓扑是由网络节点设备(包括计算机、集线器、交换机、路由器等设备)和传输介质构成的网络结构图。网络拓扑结构对网络采用的技术、网络的可靠性、网络的可维护性和网络的实施费用都有很大影响。在选择网络拓扑结构时,一般应考虑以下因素实施安装的难易程度、改造升级后或重新配置的难易程度、维护的难易程度、传输介质发生故障对其他设备影响的程度等因素。8.1硬软件系统的建立8.1.1硬件系统的建立8.1硬软件系统的建立ACTACT10M100M123413141516567817181920910111221222324UPLINK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COLCOLPWRSWITCH星型拓扑结构8.1.1硬件系统的建立8.1硬软件系统的建立

星型拓扑结构特点:(1)网络容易进行重新配置,只需增加,移去和改变中心设备的某个端口的联接即可。(2)维护比较容易,如果某台计算机发生故障,整个网络不受影响。集线器可以检测到网络故障,并且出现个别有问题的计算机或网络电缆,网络的其余部分可以正常运行。(3)对中心结点的可靠性要求较高,如果中心节点设备(如集线器或交换机)发生故障,就会影响到整个网络。

复合网络拓扑

复合网络拓扑主要是在基本网络拓扑的基础上构造而成的。目前应用较多的是交换式以太网和快速以太网,其网络主要连接设备是交换机和集线器。该种网络具有维护容易、网络速度快、技术成熟等特点。

6-978.1硬软件系统的建立8.1.1硬件系统的建立集成编程工具:VisualBasic

VisualC++

PowerBuilderDelphi6-988.1硬软件系统的建立8.1.2软件系统的建立

1.程序设计及数据库系统集成编程工具关系型数据库软件:OracleDB2Informix

SybaseSQLServerAccessxBASE类Paradox6-998.1硬软件系统的建立8.1.2软件系统的建立

1.程序设计及数据库系统集成编程工具

xBASE类数据库系统:

xBASE数据库系统主要包括:xBASE的代表dBASE系列、Fox公司推出的Fox系列(包括FoxBase和FoxPro)、Nantucket公司推出的Clipper数据库系统,微软公司的VisualFoxPro等。其中VFP即具有数据库系统结构,同时也是一个面向对象的集成编程工具。6-1008.1硬软件系统的建立8.1.2软件系统的建立

1.程序设计及数据库系统集成编程工具自顶向下的方法要求程序员首先实现软件结构的最高层次,之后再实现下一个层次,直至用程序设计语言实现最低层次为止。自底向上的方法与上述方法开发过程相反,它是从最底层开始,直至实现最高层次为止。

6-1018.1硬软件系统的建立8.1.2软件系统的建立

2.程序设计方法

通常用自顶向下的开发方法开发的程序可读性好,条理分明,可靠性也较高。而用自底向上开发方法得到的程序往往局部是最优的,系统的整体结构却较差。

(1)程序设计的基本要求正确性

编出的程序,能够严格按照规定的要求,准确无误地提供预期的全部信息。可理解性程序的内容清晰、明了,便于阅读和理解。可靠性

程序应具有较好的容错能力,不仅正常情况下能正确工作,而且在异常情况下应便于处理。可维护性程序的应变性能强。程序执行过程中,发现问题或客观条件有了变化,调整和修改程序比较简便易行。6-1028.1硬软件系统的建立8.1.2软件系统的建立

2.程序设计方法

效率

程序的结构严谨、明了,运算处理速度快,节省机时。程序和数据的存储、调用安排得当,节省存储空间。(2)编程风格 标识符的命名 程序的书写格式 程序的注释 程序的输入和输出6-1038.1硬软件系统的建立8.1.2软件系统的建立

2.程序设计方法

结构化程序设计(STRUCTUREDPROGRAMING,简称SP)方法是由E.Dijkstra提出的。它是用于详细设计和程序设计阶段,指导人们用良好的思想方法开发出正确又易于理解的程序的一种程序设计技术。

SP方法建立在Bohm和Jacopini在1966年就证明了的结构定理的基础上,它指出任何程序逻辑结构都可以用顺序、分支和循环这三种基本结构来表示。SP方法用这三种基本结构反复嵌套构成“结构化的程序”。结构化程序设计是采用自项向下逐步求精的设计方法和单入口单出口的控制技术。6-1048.1硬软件系统的建立8.1.2软件系统的建立

3.结构化程序设计顺序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