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高考语文一轮复习专题练22散文阅读二含解析新人教版_第1页
2024高考语文一轮复习专题练22散文阅读二含解析新人教版_第2页
2024高考语文一轮复习专题练22散文阅读二含解析新人教版_第3页
2024高考语文一轮复习专题练22散文阅读二含解析新人教版_第4页
2024高考语文一轮复习专题练22散文阅读二含解析新人教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PAGE6-专题练22散文阅读(二)(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人兽不分,忙之罪也?老舍近来忙得稀奇。恍惚之间,仿佛望见一狗,一马,或一驴,其身材神情颇似我自己;人兽不分,忙之罪也!每想随遇而安,贫而无谄,忙而不怨。无谄已经做到,无论如何不能欢迎忙。这并非想偷懒。真理是这样:凡真正工作,虽流汗如浆,亦不觉苦。反之,凡自己不喜做,而不能不做,做了又没什么好处者,都使人觉得忙,且忙得头疼。想当时,苏格拉底终日奔忙,而忙得从容,结果成了圣人;圣人为真理而忙,故不手慌脚乱。即以我自己说,前年写《离婚》的时候,本想由六月初动笔,八月十五交卷。及至拿起笔来,天气热得老在九十度(约等于32℃)以上,心中暗说不好。可是写成两段以后,虽腕下垫吃墨纸以吸汗珠,已不觉得怎样难过了。七月十五日尽然把十二万字写完!因为我爱这种工作哟!我非圣人,也知道真忙与瞎忙之别矣。所谓真忙,如写情书,如种自己的地,如发觉九尾彗星,如在灵感下写诗作画,虽废寝忘食,亦无所苦。这是真正的工作,只有这种工作才能产生宏大的东西与文化。人在这样忙的时候,把自己已忘掉,眼看的是工作,心想的是工作,做梦梦的是工作,便无暇计及利害金钱等了;心被工作充溢,同时也被工作洗净,于是手脚越忙,心中越安怡,不久即成圣人矣。情书往往成为真正的文学,正在情理之中。所谓瞎忙,表面上看来是喧闹特别,其实呢它使人麻木,使文化退落,因为忙得没意义,大家并不愿做那些事,而不敢不做;不做就没饭吃。在这种忙乱情形中,人们像机器般地工作,忙完了一饱一睡,或且未必一饱一睡,而半饱半睡。这里,只有奴隶,没有自由人;奴隶不会产生好的文化。这种忙乱把人的心杀死,而身体也不见得能塑身。它使人恨工作,使人设尽方法去偷油儿。我现在就是这样,一天到晚在那儿做事,全是我不爱做的。我不能不去做,因为眼前有个饭碗;多咱我手脚不动,那个饭碗便“啪”的一声碎在地上!我得努力呀,原来是为那个饭碗的完整,多么高伟的目标呀!试观今日之世界,还不是个饭碗文明!因此,我艳羡苏格拉底,而恨他的时代。苏格拉底之所以能忙成个圣人,正因为他的社会里有很多奴隶。奴隶们为苏格拉底做工,而苏格拉底们乃得忙其所乐意忙者。这不公道!在一个志向的文化中,必能人人工作,而且乐意工作,即便不能完全自由,至少他也不完全被责任压得翻不过身来,他能把眼睛从饭碗移开一会儿,而不至立即“啪”的一声打个粉碎。在这样的社会里,大家才会真忙,而忙得好玩,有成果。在这里,懒是一种惩处;三天不做事会叫人疯了;想想看,灵感来了,诗已在肚中翻滚,而三天不准他写出来,或连哼哼都不许!懒,在现在的社会里,是必定的结果,而且不比忙坏;忙出来的是什么?那么,懒又有什么不行以呢?世界上必有那么一天,人类把瞎忙从工作中赶出去,人人都晓得,都觉得,工作的欢乐,而越忙越兴奋;懒还不仅是一种羞愧,而是根本就受不了的。自然,我是看不到那样的社会了;我只能在忙得——瞎忙——要哭的时候这么希望一下吧。(选自《益世报》“益世小品”第十五期,有删改)1.下列对本文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文章开篇点题,借助幽默的语言,既凸显了作者的劳碌,又引起了读者的阅读爱好,无形中也流露出作者对瞎忙的厌恶之情。B.文章运用对比的手法,在形象的叙述中让读者明白了“瞎忙”与“真忙”的区分,示意了作者渴望过越忙越华蜜的生活。C.“饭碗文明”时代,为了生存,人们只好强迫自己做那些自己不喜爱的事,劳碌大多就成了“瞎忙”。D.文章好像是即兴命篇,随意写成,但别有风味,其语言明白如话、清爽质朴、高雅精致,的确是大家手笔,平而不凡。2.下列对本文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A.文章始终围绕中心议题“忙之罪”绽开,给“忙”下了精确的定义,论述思路清楚,主线显明,给人明确的思想指向。B.文章采纳第一人称的写法,通过自身的行为体会,对“忙”进行了阐释说明,增加了作品感染力,让人感到真实可信、有劝服力。C.在作者笔下,我们仿佛看到了自己的影子,从而对“忙”有了正确相识,作者启发每一个人去酷爱自己的工作。D.文章指出,只有人人得其工作所乐,乐意工作,欢乐工作,才能歼灭“饭碗文明”,达到志向的文化。3.请简要分析文章标题“人兽不分,忙之罪也?”的作用。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读了这篇文章,你对“忙”有怎样的理解和感悟?请结合文本并联系现实简要阐述。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5~8题。炒米和焦屑汪曾祺小时读《板桥家书》,“天寒冰冻时暮,穷亲戚挚友到门,先泡一大碗炒米送手中,佐以酱姜一小碟,最是暖老温贫之具”,觉得很亲切。郑板桥是兴化人,我的家乡是高邮,风气相像。这样的感情,是外地人不易领悟的。炒米是各地都有的,但是很多地方都做成了炒米糖。这是很便宜的食品。孩子买了,咯咯地嚼着。四川有“炒米糖开水”,车站码头都有得卖,那是泡着吃的。但四川的炒米糖似也是专业的作坊做的,不像我们那里。我们那里也有炒米糖,像别处一样,切成长方形的一块一块。也有搓成圆球的,叫作“高兴团”。那也是作坊里做的。但通常所说的炒米,是不加糖黏结的,是“散装”的;而且不是作坊里做出来,是自己家里炒的。说是自己家里炒,其实是请了人来炒的。炒炒米也要点手艺,并不是人人都会的。入了冬,也许是过了冬至吧,有人背了一面大筛子,手执长柄的铁铲,大街小巷地走,这就是炒炒米的。有时带一个助手,多半是个半大孩子,是帮他烧火的。请到家里来,管一顿饭,给几个钱,炒一天。或二斗,或半石。像我们家人口多,一次得炒一石糯米。炒炒米都是把一年所需一次炒齐,没有零零碎碎炒的。过了这个季节,再找炒炒米的也找不着。一炒炒米,就让人觉得,快要过年了。装炒米的坛子是固定的,这个坛子就叫“炒米坛子”,不作别的用途。舀炒米的东西也是固定的,一般人家大都是用一个香烟罐头。我的祖母用的是一个“柚子壳”。柚子,——我们那里柚子不多见,从顶上开一个洞,把里面的瓤掏出来,再塞上米糠,风干,就成了一个硬壳的钵状的东西。她用这个柚子壳用了一辈子。我父亲有一个很怪的挚友,叫张仲陶。他很有学问,曾教我读过《项羽本纪》。他薄有田产,不治生业,成天在家探讨易经,算卦。他算卦用蓍草。全城只有他一个人用蓍草算卦。据说他有几卦算得极灵。有一家,丢了一只金戒指,怀疑是女佣人偷了。这女佣人蒙了冤枉,来求张先生算一卦。张先生算了,说戒指没有丢,在你们家炒米坛盖子上。一找,果真。我小时就不大信任,算卦怎么能算得这样准,怎么能算得出在炒米坛盖子上呢?不过他的这一卦说明白一件事,即我们那里炒米坛子是几乎家家都有的。炒米这东西实在说不上有什么好吃。家常预备,不过取其便利。用开水一泡,立刻就可以吃。在没有什么东西好吃的时候,泡一碗,可代早晚茶。来了平常的客人,泡一碗,也算是点心。郑板桥说“穷亲戚挚友到门,先泡一大碗炒米送手中”,也是说其省事,比下一碗挂面还要简洁。炒米是吃不饱人的。一大碗,其实没有多少东西。我们那里吃泡炒米,一般是抓上一把白糖,如板桥所说“佐以酱姜一小碟”,也有,少。我岁数大了,如有人请我吃泡炒米,我倒宁愿来一小碟酱生姜,——最好滴几滴香油,那倒是还有点意思的。另外还有一种吃法,用油煎两个嫩荷包蛋——我们那里叫作“蛋瘪子”,抓一把炒米和在一起吃。这种食品是只有“惯宝宝”才能吃得到的。谁家要是老给孩子吃这种东西,邻居就会有争论的。我们那里还有一种可以急就的食品,叫作“焦屑”。煳锅巴磨成碎末,就是焦屑。我们那里,餐餐吃米饭,顿顿有锅巴。把饭铲出来,锅巴用小火烘焦,起出来,卷成一卷,存着。锅巴是不会坏的,不发馊,不长霉。攒够肯定的数量,就用一具小石磨磨碎,放起来。焦屑也像炒米一样。用开水冲冲,就能吃了。焦屑调匀后成糊状,有点像北方的炒面,但比炒面爽口。我们那里的人家预备炒米和焦屑,除了便利,原来还有一层意思,是应急。在不能正常煮饭时,可以用来充饥。有一年,记不得是哪一年,总之是我还小,还在上小学,两支军队在我们县境内开了仗,很多人都躲进了红十字会。不知道出于一种什么信念,大家都以为红十字会是哪一方的军队都不能打进去的,进了红十字会就平安了。红十字会设在炼阳观,这是一个道士观。我们一家带了一点行李进了炼阳观。祖母指挥着,特殊关照,把一坛炒米和一坛焦屑带了去。我对这种打破常规的生活极感爱好。晚上,爬到吕祖楼上去,看双方军队枪炮的火光在东北面不知什么地方一阵一阵地亮着,觉得有点惊慌,也觉得好玩。很多人家住在一起,不能煮饭,这一晚上,我们是冲炒米、泡焦屑度过的。没有床铺,我把几个道士诵经用的蒲团拼起来,在上面睡了一夜。这实在是我小时候度过的一个浪漫主义的夜晚。其次天,没事了,大家就都回家了。炒米和焦屑和我家乡的贫困和长期的动乱是有关系的。5.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A.文章先写四川“炒米糖开水”,再写家乡高邮的炒米,在对比中凸显食物特点,引发读者的阅读爱好。B.作者在文中多处用细腻的笔触来写炒米和焦屑的制作、吃法等,是为了凸显其家乡的贫困和动荡。C.作者在文中讲解并描述了生活中吃炒米的故事,多用口语化的表达,读起来亲切自然,富有生活气息。D.文中画线句子不写常人心中的离乱之苦,而说是“浪漫主义的夜晚”,这体现了作者的幽默乐观。6.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A.文中写到郑板桥与炒米的故事、父亲的挚友算卦的故事、避难红十字会的故事,丰富了文章内容,增加了文章的趣味性。B.文章平淡质朴,不事雕琢,多用民间鲜活的口语,少用修辞;多是闲聊谈话的语气,如叙家常。C.文章结尾部分写炒米和焦屑的应急之用,将其放在幼年躲避战乱的背景下抒写,增加文章的年头感。D.文章虽然题为“炒米和焦屑”,但大部分篇幅写的是炒米,用于焦屑的笔墨相对很少,表明作者还是比较钟情于炒米的。7.结合文本,分析文章开篇引用《板桥家书》中关于炒米的叙述的作用。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8.作者用细腻的笔触表达真实的情感,请结合文章简要分析。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专题练22散文阅读(二)1.D本题难度中等,考查分析文章内容的实力,实力层级为C级。D项,“清爽质朴、高雅精致”错误,从全文来看,文章语言幽默诙谐、通俗质朴,而“清爽”是指语言新奇不俗气,“高雅”是说文章、言辞美丽不粗俗,这二者在文中并没有体现。2.A本题难度中等,考查分析文章内容的实力,实力层级为C级。A项,“始终围绕中心议题‘忙之罪’绽开”错误,“忙之罪”只是引起文章的论述,文中重点论述了真忙和瞎忙的区分,并指出如何做到真忙。3.答案:①标题设疑,引起读者的阅读爱好,引出下文。②点明主旨,警醒读者自我反思。③交代文章的主要内容,表明作者对“忙”的看法:作者为生计劳碌,觉得自己颇似驴马兽类,期望人类有一天能摆脱这种状态。解析:本题难度中等,考查分析作品结构的实力,实力层级为C级。本题考查分析散文标题的作用,首先应理解标题的含义,分析其运用的技巧,再从标题对读者、内容、主旨的作用角度进行分析。从读者的角度来看,“人兽不分,忙之罪也?”以问句作为标题,可以引发读者的思索,吸引读者的阅读爱好,同时标题给出问题,文本给出解答,自然地引出下文。从内容的角度来看,标题以“忙之罪也”表明作者对“忙”的看法,围绕“真忙”和“瞎忙”阐述自己对“忙”的认知。由此可知,标题交代了文章的主要内容。从主旨的角度来看,作者借助对比的手法分析“瞎忙”与“真忙”的区分,表明对越忙越华蜜的生活的渴望,标题“人兽不分,忙之罪也?”点明白文章的主旨。4.答案:结合文本:①“真忙”,为自己喜爱的事而忙,忙而无怨,忙而充溢,是作者赞同的人生境界;②“瞎忙”,做没意义的事或者不喜爱的事,或者只为“饭碗”而忙,是作者批判的人生状态。联系现实:生活中有很多人为了生活做着自己不喜爱的事情,整日奔波劳碌,乏累不堪,却忙而无所得;而有一部分人为了自己喜爱的事情而忙,越忙越兴奋。5.B本题难度中等,考查分析文章内容的实力,实力层级为C级。B项,“是为了凸显其家乡的贫困和动荡”错误。作者在文中多处描写炒米和焦屑的制作和吃法,体现了作者对生活的酷爱,并非“为了凸显其家乡的贫困和动荡”。6.D本题难度中等,考查对作品进行特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的实力,实力层级为F级。D项,“表明作者还是比较钟情于炒米的”表述错误,炒米之所以用的篇幅较多,主要是它的制作工艺和储存比焦屑困难,需具体介绍;而焦屑相比之下就简洁的多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