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高考语文一轮复习第2部分古诗文阅读专题1文言文阅读练习含解析_第1页
2024高考语文一轮复习第2部分古诗文阅读专题1文言文阅读练习含解析_第2页
2024高考语文一轮复习第2部分古诗文阅读专题1文言文阅读练习含解析_第3页
2024高考语文一轮复习第2部分古诗文阅读专题1文言文阅读练习含解析_第4页
2024高考语文一轮复习第2部分古诗文阅读专题1文言文阅读练习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PAGE100-专题一文言文阅读2024年全国卷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要求。贾生名谊洛阳人也年十八以能诵诗属书闻于郡中吴廷尉为河南守闻其秀才召置门下甚幸爱孝文皇帝初立,闻河南守吴公治平为天下第一,故与李斯同邑而常学事焉,乃征为廷尉。廷尉乃言贾生年少,颇通诸子百家之书。文帝召以为博士。是时贾生年二十余,最为少。每诏令议下,诸老先生不能言,贾生尽为之对,人人各如其意所欲出。诸生于是乃以为能不及也。孝文帝说之,超迁,一岁中至太中大夫。贾生以为汉兴至孝文二十余年,天下和洽,而固当改正朔,易服色,法制度,定官名,兴礼乐,乃悉草具其事仪法,色尚黄,数用五,为官名,悉更秦之法。孝文帝初即位,谦让未遑也。诸律令所更定,及列侯悉就国,其说皆自贾生发之。于是天子议以为贾生任公卿之位。绛、灌、东阳侯、冯敬之属尽害之,乃短贾生曰:“洛阳之人,年少初学,专欲擅权,纷乱诸事。”于是天子后亦疏之,不用其议,乃以贾生为长沙王太傅。贾生既辞往行,及渡湘水,为赋以吊屈原。为长沙王太傅三年。后岁余,贾生征见。孝文帝方受釐,坐宣室。上因感鬼神事,而问鬼神之本。贾生因具道所以然之状。至夜半,文帝前席。既罢,曰:“吾久不见贾生,自以为过之,今不及也。”居顷之,拜贾生为梁怀王太傅。梁怀王,文帝之少子,爱,而好书,故令贾生傅之。文帝复封淮南厉王子四人皆为列侯。贾生谏,以为患之兴自此起矣。贾生数上疏,言诸侯或连数郡,非古之制,可稍削之。文帝不听。居数年,怀王骑,堕马而死,无后。贾生自伤为傅无状,哭泣岁余,亦死。(节选自《史记·屈原贾生列传》)读文流程第一步:粗读,整体概览(约4分钟)1.粗读正文,圈画出传记中的时间、人名、地名、官职名、官府名、宫廷名以及科举考试和官职升降专用术语。(圈画内容见文本画双横线处)2.大致了解传主的基本状况,阅读文意概括题,弄清各项所述传主事迹。其次步:精读,梳理回顾,整体把握(约6分钟)再次阅读文本,完成下列指令。1.梳理事迹:贾谊为博士、太中大夫、长沙王太傅、梁怀王太傅过程中主要发生了哪些大事?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①为博士——探讨诏令,一一对答。②太中大夫——起草仪式法度,变更秦朝的旧制。③长沙王太傅——做赋来凭吊屈原。④梁怀王太傅——上奏进谏,劝止封侯;自责失职,哀思而亡。2.概括品德:贾谊做太中大夫时,认为应改正历法,制定法令制度,振兴礼乐等,并起各项草案,变更秦制;任梁怀王太傅时,见汉文帝封淮南厉王的四个儿子都做了列侯,贾谊进谏,且屡次上奏,认为诸侯封地接连数郡,不合古代制度,须渐渐削减其封地。这两件事反映了贾谊怎样的性格?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从这两件事看贾谊热心政事,勇于创新;执着正义,一心为公。3.对传主的褒贬评价:从文中“年十八以能诵诗属书闻于郡中”“颇通诸子百家之书”“人人各如其意所欲出”“贾生数上疏”“自伤为傅无状,哭泣岁余,亦死”能够看出作者对传主怎样的评价?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①“年十八以能诵诗属书闻于郡中”——褒:少年有为。②“颇通诸子百家之书”——褒:学问渊博。③“人人各如其意所欲出”——褒:才能非凡。④“贾生数上疏”——褒:正义执着。⑤“自伤为傅无状,哭泣岁余,亦死”——褒:敢于担当,有情有义。第三步:由题读文,逆向阅读,把握思路(约10分钟)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A.贾生名谊/洛阳人也/年十八/以能诵诗属书闻于郡中吴廷尉/为河南守/闻其秀才/召置门下/甚幸爱/B.贾生名谊/洛阳人也/年十八/以能诵诗属书闻于郡中/吴廷尉为河南守/闻其秀才/召置/门下甚幸爱/C.贾生名谊/洛阳人也/年十八/以能诵诗属书闻于郡中/吴廷尉为河南守/闻其秀才/召置门下/甚幸爱/D.贾生名谊/洛阳人也/年十八/以能诵诗属书闻/于郡中吴廷尉为河南守/闻其秀才/召置门下/甚幸爱/逆向阅读,翻译画波浪线部分:译文:本题答案:素养点:文言文断句。译文:贾生名叫贾谊,是洛阳人。在十八岁时就因能诵读诗书会写文章而在郡中著名。吴廷尉担当河南太守,听说贾谊才能优异,就把他召到自己的门下,特别宠爱(他)。答案C解析解答时,要在理解大意的基础上,辨析给出的四个选项的差异,解除干扰项。“闻于郡中”中的“于郡中”是状语后置,中间不应断开,解除D项;“吴廷尉”作“为河南守”的主语,中间不能断开,解除A项;“召置门下”为省略句,“置”后省略“于”,中间不应断开,解除B项。故选C项。2.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诸子百家是先秦至汉初学术派别的总称,其中又以道、法、农三家影响最深远。B.诏令作为古代的文体名称,是以皇帝的名义所发布的各种吩咐、文告的总称。C.礼乐指礼制和音乐,古代帝王常常用兴礼乐作为手段,以维护社会秩序的稳定。D.就国,是指受到君主分封并获得领地后,受封者前往领地居住并进行统治管理。本题答案:素养点:了解并驾驭古代的文化常识。答案A解析诸子百家中对后世影响最深远的应当是“儒、道、法”三家,而不是“道、法、农”三家。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贾谊初入仕途,呈现非凡才能。他受到廷尉举荐而入仕,当时年仅二十余岁,却让诸生自觉不如,不久得到文帝越级提拔,一年之间就当上太中大夫。B.贾谊热心政事,遭到权要忌恨。他认为汉朝建立二十余年,政通人和,应当全盘变更秦朝法令,因此触及权贵利益,受到诋毁,文帝后来也疏远了他。C.贾谊答复询问,重新得到重用。文帝询问鬼神之事,对贾谊的回答很满足,于是任命他为自己钟爱的小儿子梁怀王的太傅,又表示自己也比不上贾谊。D.贾谊劝止封侯,文帝未予接受。文帝封淮南厉王四个儿子为侯,贾谊认为祸害将自此兴起;数年之后,梁怀王堕马死,贾谊觉得未能尽责,悲泣而死。逆向阅读,找寻文本对应处(在文本中勾出):A项涉及文本;B项涉及文本;C项涉及文本;D项涉及文本。本题答案:素养点: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愿思。A项涉及文本:廷尉乃言贾生年少,颇通诸子百家之书。文帝召以为博士。是时贾生年二十余,最为少。每诏令议下,诸老先生不能言,贾生尽为之对,人人各如其意所欲出。诸生于是乃以为能不及也。孝文帝说之,超迁,一岁中至太中大夫。B项涉及文本:贾生以为汉兴至孝文二十余年,天下和洽,而固当改正朔,易服色,法制度,定官名,兴礼乐,乃悉草具其事仪法,色尚黄,数用五,为官名,悉更秦之法。孝文帝初即位,谦让未遑也。诸律令所更定,及列侯悉就国,其说皆自贾生发之。于是天子议以为贾生任公卿之位。绛、灌、东阳侯、冯敬之属尽害之,乃短贾生曰:“洛阳之人,年少初学,专欲擅权,纷乱诸事。”于是天子后亦疏之,不用其议,乃以贾生为长沙王太傅。C项涉及文本:后岁余,贾生征见。孝文帝方受釐,坐宣室。上因感鬼神事,而问鬼神之本。贾生因具道所以然之状。至夜半,文帝前席。既罢,曰:“吾久不见贾生,自以为过之,今不及也。”居顷之,拜贾生为梁怀王太傅。梁怀王,文帝之少子,爱,而好书,故令贾生傅之。D项涉及文本:文帝复封淮南厉王子四人皆为列侯。贾生谏,以为患之兴自此起矣。贾生数上疏,言诸侯或连数郡,非古之制,可稍削之。文帝不听。居数年,怀王骑,堕马而死,无后。贾生自伤为傅无状,哭泣岁余,亦死。答案C解析依次错乱。“于是任命……,又表示自己也比不上贾谊”表述不当。原文为:“至夜半,文帝前席。既罢,曰:‘吾久不见贾生,自以为过之,今不及也。’居顷之,拜贾生为梁怀王太傅。”明显,文帝是在夸赞完贾谊“今不及也”之后,“居顷之”,才任命贾谊为梁怀王太傅的。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1)乃短贾生曰:“洛阳之人,年少初学,专欲擅权,纷乱诸事。”(5分)(2)贾生数上疏,言诸侯或连数郡,非古之制,可稍削之。(5分)(1)关键词(句):译文:(2)关键词(句):译文:素养点: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答案(1)关键词(句):“短”,形容词活用为动词,诋毁,说人的坏话;“初学”,学识肤浅;“擅”,独揽;“纷乱”,形容词的使动用法,“纷乱诸事”即“使诸事纷乱”,使事情变得困难混乱。译文:于是说贾谊坏话道:“洛阳之人,年轻学浅,一味想独揽权力,使事情变得困难混乱。”(2)关键词(句):“数”,屡次,多次;“或”,有的;“连”,接连;“稍”,渐渐。译文:贾生屡次上奏,说诸侯封地有的接连数郡,不合古代制度,可以渐渐削减其封地。参考译文贾生名叫贾谊,是洛阳人。在十八岁时就因能诵读诗书会写文章而在郡中著名。吴廷尉担当河南太守,听说贾谊才能优异,就把他召到自己的门下,特别宠爱(他)。汉文帝刚刚即位时,听说河南太守吴公政绩是天下第一,以前还和李斯是同乡,并曾向李斯学习且侍奉过他,就征召他担当廷尉。吴廷尉于是就(向文帝举荐贾谊),说贾谊年纪虽轻,却精通诸子百家的典籍。于是汉文帝就征召贾谊为博士。当时贾谊二十多岁,在博士中最为年轻。每当皇帝诏令交下来探讨时,各位老先生都说不出什么,贾谊却能一一对答,人人都觉得他说出了他们想说的话。博士们于是认为自己的才能比不上贾谊。汉文帝特别宠爱他,越级提拔,(贾谊)一年之内就做到了太中大夫。贾谊认为从汉朝建立到汉文帝已有二十多年了,天下和平融洽,就应当改正历法,变更车马服饰的颜色,制定法令制度,确立官职名称,振兴礼乐,于是一一具体起草准备了上述各项仪式法度的草案,色调崇尚黄色,遵用五行之说,重新确定官名,全都变更了秦朝的旧制。汉文帝刚刚即位,虚心礼让,没来得及实行。各项法令修改审定,列侯都住到自己的封国去,这些主见都是由贾谊提出来的。于是天子提议让贾谊担当公卿的职位。而绛侯周勃、灌婴、东阳侯、冯敬这些人都嫉恨他,于是说贾谊坏话道:“洛阳之人,年轻学浅,一味想独揽权力,使事情变得困难混乱。”因此天子后来也疏远了他,不接受他的提议,就让贾谊做长沙王太傅。贾谊辞别前往长沙,等到渡湘水的时候,写了一篇赋来凭吊屈原。贾谊任长沙王太傅三年。又过了一年多,贾谊被皇帝召见。汉文帝正在接受神的赐福,坐在宣室接见贾谊。文帝因为对鬼神的事有所感受,就向贾谊询问鬼神的本原。贾谊因此具体说明白这里面的道理。始终谈到半夜时分,文帝(听得很入神,)在座席上不知不觉移近了贾谊。问完之后,文帝说:“我很久没有见到贾谊了,自以为超过了他,现在看来还是不如他。”过了不久,任命贾谊为梁怀王太傅。梁怀王,是汉文帝的小儿子,很受宠爱,又宠爱读书,所以让贾谊做他的老师。汉文帝又封淮南厉王的四个儿子都做了列侯。贾谊进谏,认为国家的祸害从今兴起了。贾谊屡次上奏,说诸侯封地有的接连数郡,不合古代制度,可以渐渐削减其封地。汉文帝没有听从。过了几年,梁怀王骑马,从立刻掉下来摔死了,没有后代。贾谊感伤自己做太傅不称职,哭了一年多,也死了。2024年全国卷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要求。商君者,卫之诸庶孽公子也,名鞅,姓公孙氏,其祖本姬姓也。鞅少好刑名之学,事魏相公叔座。公叔座知其贤,未及进。会座病魏惠王亲往问病公叔曰公孙鞅年虽少有奇才愿王举国而听之王即不听用鞅必杀之无令出境公叔既死,鞅闻秦孝公下令国中求贤者,将修缪公之业,东复侵地,乃遂西入秦,因孝公宠臣景监以求见孝公。公与语,数日不厌。景监曰:“子何以中吾君?吾君之欢甚也。”鞅曰:“吾以强国之术说君,君大说之耳。”孝公既用卫鞅,鞅欲变法,恐天下议己。卫鞅曰:“疑行无名,疑事无功。圣人苟可以强国,不法其故;苟可以利民,不循其礼。”孝公曰:“善。”“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故汤武不循古而王,夏殷不易礼而亡。反古者不行非,而循礼者不足多。”孝公曰:“善。”以卫鞅为左庶长,卒定变法之令。令行于民期年,秦民之国都言初令之不便者以千数。于是太子犯法。卫鞅曰:“法之不行,自上犯之。”将法太子。太子,君嗣也,不行施刑,刑其傅公子虔,黥其师公孙贾。明日,秦人皆趋令。行之十年,秦民大说,道不拾遗,山无盗贼,家给人足。民勇于公战,怯于私斗,乡邑大治。于是以鞅为大良造。居五年,秦人富强。孝公使卫鞅将而伐魏。卫鞅伏甲士而袭虏魏公子卬,因攻其军,尽破之以归秦。魏惠王兵数破于齐秦,国内空,日以削,恐,乃使使割河西之地献于秦以和。而魏遂去安邑,徙都大梁。惠王曰:“寡人恨不用公叔座之言也。”卫鞅既破魏还,秦封之於、商十五邑,号为商君。(节选自《史记·商君列传》)读文流程第一步:粗读,整体概览(约4分钟)1.粗读正文,圈画出传记中的时间、人名、地名、官职名、官府名、宫廷名以及科举考试和官职升降专用术语。(圈画内容见文本画双横线处)2.大致了解传主的基本状况,阅读文意概括题,弄清各项所述传主事迹。其次步:精读,梳理回顾,整体把握(约6分钟)再次阅读文本,完成下列指令。1.梳理事迹:本传记自商鞅侍奉魏国相国公叔座至被封商、於之地,号商君,共记述了他哪几件事?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①侍奉魏国相国公叔座——被公叔座看重,举荐给魏惠王,未果;②公叔座死后——投奔秦国,受到赏识;③孝公任用卫鞅——旁征博引,劝服孝公变法;④任命卫鞅为左庶长——不徇私情,天下太平;⑤孝公派卫鞅带领军队攻打魏国——战胜魏国,迫使魏惠王割地以和,并迁都大梁。2.概括品德:商鞅在侍奉魏国相国公叔座时,公叔座向魏惠王亲举荐商鞅;公叔座死后,商鞅投奔秦国,秦孝公和他谈话,谈了几天仍不知疲乏,商鞅旁征博引,劝服孝公变法;商鞅厉行法治,使秦国太平富强,将魏国军队彻底战胜,使魏惠王懊悔不已。这些事情反映是个什么样的人?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从这几件事可以看出商鞅才华出众,勇于革新;秉公执法,励精图治;才智过人,作战有法。3.对传主的褒贬评价:从文中“公孙鞅年虽少,有奇才,愿王举国而听之;王即不听用鞅,必杀之,无令出境”“公与语,数日不厌”“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法之不行,自上犯之。将法太子”“寡人恨不用公叔座之言也”能够看出作者对传主怎样的评价?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①“公孙鞅年虽少,有奇才,愿王举国而听之;王即不听用鞅,必杀之,无令出境”——褒:年少有才,可担重任。②“公与语,数日不厌”——褒:有谋略,受赏识。③“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褒:勇于革新。④“法之不行,自上犯之。将法太子”——褒:秉公执法,不徇私情。⑤“寡人恨不用公叔座之言也”——褒:贤能有才,不行多得。第三步:由题读文,逆向阅读,把握思路(约10分钟)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A.会座病/魏惠王亲往问病/公叔曰/公孙鞅年虽少有/奇才/愿王举国而听之/王即不听用鞅/必杀之/无令出境/B.会座病/魏惠王亲往问病/公叔曰/公孙鞅年虽少/有奇才/愿王举国而听之/王即不听用鞅/必杀之/无令出境/C.会座病/魏惠王亲往问病/公叔曰/公孙鞅年虽少/有奇才/愿王举国而听之/王即不听/用鞅必杀之/无令出境/D.会座病/魏惠王亲往问病/公叔曰/公孙鞅年虽少/有奇才/愿王举国/而听之/王即不听用鞅/必杀之/无令出境/逆向阅读,翻译画波浪线部分:译文:本题答案:素养点:文言文断句。译文:正赶上公叔座病了,魏惠王亲自去探病。公叔座说:“公孙鞅年纪虽轻,但有特殊的才能,希望大王能把国家大事全交给他。大王若不能任用公孙鞅,就确定要杀掉他,不要让他走出国境。”答案B解析解答客观型文言断句题,要在理解大意的基础上,辨析给出的四个选项的差异,解除干扰项。“有”的宾语是“奇才”,中间不能断开,解除A项;“愿王举国而听之”,“而”表修饰,不能断开,解除D项;“王即不听用鞅”,“听用”的宾语是“鞅”,不能断开,解除C项。故选B项。2.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缪公即秦穆公,春秋时秦国国君,在位期间任用贤臣,使国力趋强,称霸西戎。B.汤武即商汤与孙武的并称,他们二人均以擅长用人用计、战功赫赫留名于青史。C.变法是指对国家的法令制度作出重大变革,商鞅变法为秦国富强奠定了基础。D.黥是古代的一种刑罚,在犯人脸上刺上记号或文字并涂上墨,在刑罚之中较轻。本题答案:素养点:了解并驾驭古代的文化常识。答案B解析错在“汤武即商汤与孙武的并称”,此处的“武”指的是周武王。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商鞅投奔秦国,受到孝公赏识。他本是卫国公子,恰遇秦孝公招揽贤才,于是通过景监见到孝公,说之以强国之术,孝公与他交谈,数日不觉厌烦。B.商鞅旁征博引,劝服孝公变法。他初步站稳脚跟后,又借历史兴亡来证明改革的必要,劝告孝公变法,最终孝公赐予他官职,又下达了变法的吩咐。C.商鞅厉行法治,秦国太平富强。他铁面无私,不徇私情,无论何人犯法均施以刑罚,国人受此震慑,全都遵遵守法律令,治安状况改善,民众家给人足。D.魏国被迫迁都,惠王深表懊悔。魏国战事失利,无奈割让河西之地献给秦国以求和,并迁都至大梁,惠王感慨说,缺憾的是没有听从公叔座的劝告。逆向阅读,找寻文本对应处(在文本中勾出):A项涉及文本;B项涉及文本;C项涉及文本;D项涉及文本。本题答案:素养点: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愿思。A项涉及文本:商君者,卫之诸庶孽公子也。公叔既死,鞅闻秦孝公下令国中求贤者,将修缪公之业,东复侵地,乃遂西入秦,因孝公宠臣景监以求见孝公。公与语,数日不厌。B项涉及文本:孝公既用卫鞅,鞅欲变法,恐天下议己。卫鞅曰:“疑行无名,疑事无功。圣人苟可以强国,不法其故;苟可以利民,不循其礼。”孝公曰:“善。”“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故汤武不循古而王,夏殷不易礼而亡。反古者不行非,而循礼者不足多。”孝公曰:“善。”以卫鞅为左庶长,卒定变法之令。C项涉及文本:于是太子犯法。卫鞅曰:“法之不行,自上犯之。”将法太子。太子,君嗣也,不行施刑,刑其傅公子虔,黥其师公孙贾。明日,秦人皆趋令。行之十年,秦民大说,道不拾遗,山无盗贼,家给人足。民勇于公战,怯于私斗,乡邑大治。于是以鞅为大良造。居五年,秦人富强。D项涉及文本:魏惠王兵数破于齐秦,国内空,日以削,恐,乃使使割河西之地献于秦以和。而魏遂去安邑,徙都大梁。惠王曰:“寡人恨不用公叔座之言也。”答案C解析C项,“无论何人犯法均施以刑罚”表述错误,由原文“将法太子。太子,君嗣也,不行施刑,刑其傅公子虔,黥其师公孙贾”可知,并不是任何人犯法都能施加刑罚,太子违法,以惩罚他的老师来代替。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1)圣人苟可以强国,不法其故;苟可以利民,不循其礼。(5分)(2)令行于民期年,秦民之国都言初令之不便者以千数。(5分)(1)关键词(句):译文:(2)关键词(句):译文:素养点: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答案(1)关键词(句):苟,假如;“强”和“利”为形容词和名词的使动用法,分别译为“使……强盛”“使……获利”;法,名词活用为动词,效法;循,遵守。译文:圣人假如可以使国家强盛,不必效法陈规;假如可以使百姓获利,不必遵守旧制。(2)关键词(句):“行于民”是状语后置句式,即“于民行”;期年,满一年;第一个“之”,到;言,诉说。译文:法令在民间实行一年,秦人到国都诉说新法不便利的数以千计。参考译文商君,是卫国公室的庶出公子,名鞅,姓公孙,他的祖先原来姓姬。公孙鞅年轻时宠爱刑名之学,侍奉魏国相国公叔座。公叔座了解他的才能,还没来得及向魏王举荐。正赶上公叔座病了,魏惠王亲自去探病。公叔座说:“公孙鞅年纪虽轻,但有特殊的才能,希望大王能把国家大事全交给他。大王若不能任用公孙鞅,就确定要杀掉他,不要让他走出国境。”公叔座死后,公孙鞅听说秦孝公下令在国中寻求有才能的人,想要重建秦穆公时代的霸业,向东收复被占据的土地,于是向西进入秦国,通过秦孝公的宠臣景监来求见秦孝公。秦孝公和他谈话,谈了几天仍不知疲乏。景监说:“您用什么打动了我们国君?我们国君特别兴奋。”公孙鞅说:“我用富国强兵的方法向他进言,他特别兴奋。”孝公用卫鞅后,卫鞅想要变法,(秦孝公)担忧天下人争论自己。卫鞅说:“行动迟疑不决就不会胜利,办事迟疑不决就没有效果。圣人假如可以使国家强盛,不必效法陈规;假如可以使百姓获利,不必遵守旧制。”孝公说:“好。”(卫鞅说:)“治理国家的方法不止一种,有利于国家的事情就不必一味效仿古法。所以商汤、周武王不沿袭旧的法度而统一天下,夏桀、商纣不更改旧的礼制而导致亡国。反对旧的法度不能非难,而沿袭旧礼的人不值得赞扬。”孝公说:“好。”任命卫鞅为左庶长,最终下达了变法的吩咐。法令在民间实行一年,秦人到国都诉说新法不便利的数以千计。正在这时,太子触犯了新法。卫鞅说:“新法行不通,是由于上面的人先触犯法令。”将依法惩处太子。太子,是国君的继承人,不能施加刑罚,就惩罚了他的太傅公子虔,太师公孙贾被处以墨刑。其次天,秦人都遵守新法了。新法实行十年,秦人特别兴奋,路上没有人捡得他人遗失的东西占为己有,山林里也没有盗贼,家家富有,人人饱暖。百姓勇于为国家打仗,不敢私下斗殴,乡村城镇都秩序安定。于是任命卫鞅为大良造。过了五年,秦国富有、强大。孝公派卫鞅带领军队攻打魏国。卫鞅埋伏武士突然攻击俘虏魏公子卬,趁机攻打他的军队,将魏国军队彻底战胜后回到秦国。魏惠王的军队多次被齐国、秦国战胜,国内空虚,势力一每天衰弱,恐慌起来,于是派遣使者割让河西土地献给秦国,以求得和解。而魏国撤离安邑,迁都大梁。魏惠王说:“我懊悔没有接受公叔座的看法啊。”卫鞅战胜魏国军队回来后,秦孝公把於、商等十五邑封给他,封号是商君。2024年全国卷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要求。吴起者,卫人也,事鲁君。齐人攻鲁,将而攻齐,大破之。鲁人或曰夫鲁小国而有战胜之名则诸侯图鲁矣且鲁卫兄弟之国也而君用起则是弃卫鲁君疑之谢吴起吴起于是闻魏文侯贤,欲事之。魏文侯以为将,击秦,拔五城。起之为将,与士卒最下者同衣食,与士卒分劳苦。卒有病疽者,起为吮之。卒母闻而哭之,曰:“往年吴公吮其父,其父战不旋踵,遂死于敌。吴公今又吮其子,妾不知其死所矣。”文侯以吴起善用兵,廉平,尽能得士心,乃以为西河守,以拒秦、韩。魏文侯既卒,起事其子武侯。武侯浮西河而下,中流,顾而谓吴起曰:“美哉乎山河之固,此魏国之宝也!”起对曰:“昔殷纣之国,左孟门,右太行,常山在其北,大河经其南,修政不德,武王杀之。由此观之,在德不在险。”武侯曰:“善。”吴起为西河守,甚有声名。魏置相,相田文。吴起不悦,谓田文曰:“请与子论功,可乎?”文曰:“主少国疑,大臣未附,百姓不信,方是之时,属之于子乎?属之于我乎?”起默然良久,曰:“属之子矣。”文曰:“此乃吾所以居子之上也。”吴起乃自知弗如田文。田文既死,公叔为相,尚魏公主,而害吴起。吴起惧得罪,遂去,即之楚。楚悼王素闻起贤,至则相楚。于是南平百越;北并陈蔡,却三晋;西伐秦。诸侯患楚之强。故楚之贵戚尽欲害吴起。及悼王死,宗室大臣作乱而攻吴起,吴起走之王尸而伏之。击起之徒因射刺吴起,并中悼王。悼王既葬,太子立,乃使令尹尽诛射吴起而并中王尸者。坐射起而夷宗死者七十余家。(节选自《史记·孙子吴起列传》)读文流程第一步:粗读,整体概览(约4分钟)1.粗读正文,圈画出传记中的时间、人名、地名、官职名、官府名、宫廷名以及科举考试和官职升降专用术语。(圈画内容见文本画双横线处)2.大致了解传主的基本状况,阅读文意概括题,弄清各项所述传主事迹。其次步:精读,梳理回顾,整体把握(约6分钟)再次阅读文本,完成下列指令。1.梳理事迹:本传记主要记述了吴起哪几件大事?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①吴起侍奉鲁国国君——大败齐军;小人谗言,鲁君疏远。②吴起被魏文侯任用为将——攻打秦国,夺取城池;怜恤士卒。③劝告魏武侯——修德重于据险。④与田文论功——深明大义。⑤任楚国相国——为楚建功,反受祸害。2.概括品德:魏文侯任用吴起,攻打秦国,夺取五座城池;吴起同最下等的士兵一样穿衣吃饭;侍奉魏武侯时告知治国在于推行德政而不在于形势险要;任命田文为相后与田文的对话;楚悼王任吴起为相国,吴起平定了百越,吞并了陈国和蔡国,击退了韩、赵、魏三国的军队等。这五件事体现了吴起是个怎样的人?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从这五件事可看出吴起擅长用兵打仗;怜恤士卒,吃苦耐劳,以身作则;推行德政,深明大义。3.对传主的褒贬评价:从文中“文侯以吴起善用兵,廉平,尽能得士心,乃以为西河守”“于是南平百越;北并陈蔡,却三晋;西伐秦。诸侯患楚之强。故楚之贵戚尽欲害吴起”能够看出作者对传主怎样的评价?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①“文侯以吴起善用兵,廉平,尽能得士心,乃以为西河守”——褒:擅长用兵,廉洁公允,深得拥护。②“于是南平百越;北并陈蔡,却三晋;西伐秦。诸侯患楚之强。故楚之贵戚尽欲害吴起”——褒:骁勇善战,屡建奇功,为人所妒。第三步:由题读文,逆向阅读,把握思路(约10分钟)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A.鲁人或曰/夫鲁小国/而有战胜之名/则诸侯图鲁矣/且鲁卫兄弟之国也/而君用起/则是弃卫鲁/君疑之/谢吴起/B.鲁人或曰/夫鲁小国/而有战胜之名/则诸侯图鲁矣/且鲁卫兄弟之国也/而君用起/则是弃卫/鲁君疑之/谢吴起/C.鲁人或曰/夫鲁小国/而有战胜之名/则诸侯图鲁矣/且鲁卫兄弟之国也/而君用起则是/弃卫/鲁君疑之/谢吴起/D.鲁人或曰/夫鲁小国/而有战胜之/名则诸侯图鲁矣/且鲁卫兄弟之国也/而君用起/则是弃卫/鲁君疑之/谢吴起/逆向阅读,翻译画波浪线部分:译文:本题答案:素养点:文言文断句。译文:有鲁人说,鲁国是小国,却有战胜国的名声,诸侯各国就会图谋鲁国。况且鲁国和卫国是兄弟般的国家,而鲁君任用吴起,就是舍弃了卫国。鲁君怀疑吴起,就疏远了他。答案B解析解答客观型文言断句题,要在理解大意的基础上,辨析给出的四个选项的差异,解除干扰项。“战胜之名”是一个偏正短语,不能断开,解除D项。“则”表承接,其前断开,且“是”的对象宾语是“弃卫”不行断开,解除C项。“疑”的主语是“鲁君”,解除A项。得出答案为B。2.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殷纣为商代末代国君,在位期间统治失控,好酒淫乐,暴敛酷刑,是出名的暴君。B.武王是周文王之子,继承其父遗志,联合众多部族与商激战,灭商,建立周王朝。C.三晋,春秋末韩、赵、燕三家分晋,战国时的韩、赵、燕三国,史上又称“三晋”。D.令尹,春秋战国时期楚国设置的最高官位,辅佐楚国国君,执掌全国的军政大权。本题答案:素养点:了解并驾驭古代的文化常识。答案C解析错在“韩、赵、燕”,“三晋”应为“韩、赵、魏”。韩氏、赵氏、魏氏原是春秋时期晋国六卿中的三个,他们在春秋晚期逐步驾驭晋国的大权,后来周王承认韩、赵、魏三家为诸侯,史称“三家分晋”,因此,史上称韩、赵、魏三国为“三晋”。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吴起怜恤士卒,带兵屡建奇功。他本是卫国人,先是率鲁军抗齐得胜,后又率魏军攻陷秦国五城;这些战功都和他擅长为将、与士卒同甘共苦密不行分。B.吴起劝告魏侯,修德重于据险。魏武侯沿西河而下时,指出江河之固是魏国之宝;吴起表示,治国依据山河险固不如推行德政,修德才能免于国家灭亡。C.吴起声名渐起,遭到公叔嫉妒。他虽然对田文担当魏相表示不悦,但不久就平复了心情;而公叔继田文后为相,他深表不满,担忧被害,于是逃往楚国。D.吴起为楚建功,反而受到祸害。他到楚国后虽然屡建奇功,而原本的楚国贵戚却想加害于他,施暴者乱箭射击吴起;太子继位之后,这才诛杀作乱之人。逆向阅读,找寻文本对应处(在文本中勾出):A项涉及文本;B项涉及文本;C项涉及文本;D项涉及文本。本题答案:素养点: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愿思。A项涉及文本:吴起者,卫人也,事鲁君。齐人攻鲁,将而攻齐,大破之。魏文侯以为将,击秦,拔五城。起之为将,与士卒最下者同衣食,与士卒分劳苦。卒有病疽者,起为吮之。B项涉及文本:武侯浮西河而下,中流,顾而谓吴起曰:“美哉乎山河之固,此魏国之宝也!”起对曰:“昔殷纣之国,左孟门,右太行,常山在其北,大河经其南,修政不德,武王杀之。由此观之,在德不在险。”C项涉及文本:吴起为西河守,甚有声名。魏置相,相田文。吴起不悦,谓田文曰:“请与子论功,可乎?”文曰:“主少国疑,大臣未附,百姓不信,方是之时,属之于子乎?属之于我乎?”起默然良久,曰:“属之子矣。”文曰:“此乃吾所以居子之上也。”吴起乃自知弗如田文。田文既死,公叔为相,尚魏公主,而害吴起。吴起惧得罪,遂去,即之楚。D项涉及文本:楚悼王素闻起贤,至则相楚。于是南平百越;北并陈蔡,却三晋;西伐秦。诸侯患楚之强。故楚之贵戚尽欲害吴起。及悼王死,宗室大臣作乱而攻吴起,吴起走之王尸而伏之。击起之徒因射刺吴起,并中悼王。悼王既葬,太子立,乃使令尹尽诛射吴起而并中王尸者。坐射起而夷宗死者七十余家。答案C解析错在“而公叔继田文后为相,他深表不满”。原文为“田文既死,公叔为相,尚魏公主,而害吴起”,即田文死后,公叔任相国,娶了魏国公主,却忌恨吴起。并没有吴起表示不满的意思。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1)文曰:“此乃吾所以居子之上也。”吴起乃自知弗如田文。(5分)(2)及悼王死,宗室大臣作乱而攻吴起,吴起走之王尸而伏之。(5分)(1)关键词(句):译文:(2)关键词(句):译文:素养点: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答案(1)关键词(句):“此……也”,推断句;“所以”,……的缘由;“弗如”,不如,比不上。译文:田文说:“这就是我的地位在你之上的缘由啊。”吴起才自知比不上田文。(2)关键词(句):“及”,等到;“走”,逃跑;“之”,到;“伏”,面对下俯卧。译文:等到悼王死去,王室大臣暴乱而攻击吴起,吴起退逃到悼王尸旁并伏在尸体上。参考译文吴起,是卫国人,侍奉鲁国国君。齐国攻打鲁国,(吴起)率领军队攻打齐国,大败齐军。鲁国有人说,鲁国是小国,却有战胜国的名声,诸侯各国就会图谋鲁国。况且鲁国和卫国是兄弟般的国家,而鲁君任用吴起,就是舍弃了卫国。鲁君怀疑吴起,就疏远了他。这时,吴起听说魏文侯贤明,想去侍奉他。魏文侯就任用吴起为将,攻打秦国,夺取了五座城池。吴起做将领,同最下等的士兵穿一样的衣服,吃一样的饭,与士兵一起分担劳苦。有个生了毒疮的士兵,吴起替他吮吸脓液。这个士兵的母亲听说后哭了,说:“往年吴将军替他父亲吮吸毒疮,他的父亲作战时勇往直前,最终死在敌人手里。吴将军现在又给我儿子吮吸毒疮,我不知道他会死在哪里。”魏文侯因为吴起擅长用兵打仗,廉洁公允,能取得全部士卒的忠心,就任命他为西河郡守,来抗拒秦国和韩国。魏文侯死后,吴起侍奉他的儿子魏武侯。武侯沿西河顺流而下,船到中途,回头对吴起说:“太美了,山河的形势险要坚实,这是魏国的国宝啊!”吴起回答说:“从前殷纣的国都,左边有孟门山,右边有太行山,常山在它的北边,黄河流经它的南面,他不施行德政,武王杀了他。由此来看,治国在于推行德政而不在于形势险要。”武侯说:“好。”吴起做西河郡守,很有声誉。魏国设置相国,任命田文为相。吴起不兴奋,对田文说:“请让我与你比一比功劳,可以吗?”田文说:“国君年轻,国人疑虑担忧,大臣不顺服,百姓不信任,在这个时候,是把政务交给你呢,还是交给我呢?”吴起缄默了许久,说:“应当交给你。”田文说:“这就是我的地位在你之上的缘由啊。”吴起才自知比不上田文。田文死后,公叔任相国,娶了魏国公主,却忌恨吴起。吴起胆怯 受惩处,于是离开,就去了楚国。楚悼王一向听说吴起贤能,一到楚国就让他任相国。于是向南平定了百越;向北吞并了陈国和蔡国,击退了韩、赵、魏三国的军队;向西讨伐秦国。诸侯都因楚国强盛而忧虑。原来楚国的王族都想谋害吴起。等到悼王死去,王室大臣暴乱而攻击吴起,吴起退逃到悼王尸旁并伏在尸体上。攻击吴起的那些人趁机用箭射吴起,同时也射中了悼王的尸体。悼王下葬后,太子即位,就让令尹把射杀吴起同时射中悼王尸体的人全部处死。由于射杀吴起而被灭族的有七十多家。年份/卷别篇目/来源考点/设题类型实词断句筛选信息文化常识内容概括分析翻译2024年全国卷Ⅰ《史记·屈原贾生列传》√√√√2024年全国卷Ⅱ《史记·商君列传》√√√√2024年全国卷Ⅲ《史记·孙子吴起列传》√√√√2024年全国卷Ⅰ《晋书·鲁芝传》√√√√2024年全国卷Ⅱ《后汉书·王涣传》√√√√2024年全国卷Ⅲ《宋史·范纯礼传》√√√√2024年全国卷Ⅰ《宋书·谢弘微传》√√√√2024年全国卷Ⅱ《后汉书·赵憙传》√√√√2024年全国卷Ⅲ《宋史·许将传》√√√√考纲原文阅读浅易的古代诗文。1.理解B(1)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2)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常见文言虚词:而、何、乎、乃、其、且、若、所、为、焉、也、以、因、于、与、则、者、之。(3)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不同的句式和用法:推断句、被动句、宾语前置、成分省略和词类活用。(4)了解并驾驭常见的古代文化学问。(5)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2.分析综合C(1)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2)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愿思。(3)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看法。考情视察1.从选材上看,近几年选文均为史传作品,篇幅短小,语言简洁精练。选文中的人物皆为正面形象。选文主要围绕该人物的生平经验和突出事迹绽开叙述。文章思想性强,一般突出人物敬业奉公的品德和卓异的才能。2.从考点上看,文言断句题、文化常识题是近几年来考查的重点。文化常识题要求考生了解古代官制,特定称谓,年号、庙号、谥号,人事升迁任免等内容;内容概括分析题要求考生必需全面精确地把握词义、句意,梳理句与句、段与段之间的内在联系,辨清主次信息,并对文章中所阐述的事务、人物品德及论述的道理等进行分析和推理推断;文言语句翻译偏重于对实词及与现代汉语的不同句式和用法(如宾语前置、推断句、被动句、成分省略和词类活用等)的考查。学问必备夯实基础必备一一词多义古汉语中的一词多义是一个普遍现象,即一个词在不同的语境中具有不同的含义。把握一词多义,要留意了解词的本义、引申义、比方义和假借义。1.本义在多义词的诸多义项中,总有一个是最原始、最具体的意义,称为本义,如“向”的最初意义是“朝北的窗户”,“兵”的最初意义是“兵器”,“走”的最初意义是“跑”等。2.引申义引申义是指从本义引申出来的意义,同基本意义有相类似、相对立或相关联的意义。词义的引申方式主要有以下两种:(1)连锁式:本义和引申义环环相扣,步步延长开去,因此各引申义与本义之间的联系有密有疏。例如:(2)辐射式:词义的引申环围着一个中心向不同的方向绽开,各引申义与本义之间的联系紧密度相同。例如:3.比方义词的比方义是由本义通过打比方产生的新义。因为它运用比方的手法,使语言风格特殊,色调显明,所以跟引申义并列,成为转义的一种。例如:名师指引两方法精确理解一词多义1.属(10年11考)(1)举酒属客,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赤壁赋》)动词,这里指劝人饮酒(2)十三学得琵琶成,名属教坊第一部(《琵琶行并序》)动词,隶属(3)时维九月,序属三秋(《滕王阁序》)动词,属于(4)衡少善属文(《张衡传》)动词,连缀,写(5)属予作文以记之(《岳阳楼记》)动词,通“嘱”,嘱托(6)有宁越、徐尚、苏秦、杜赫之属为之谋(《过秦论》)名词,等辈,类,指某一类人(7)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三峡》)动词,接连2.居(10年11考)(1)年且九十,面山而居(《愚公移山》)动词,居住(2)佛印居右,鲁直居左(《核舟记》)动词,处在,处于(3)以其境过清,不行久居(《小石潭记》)动词,停止,停留(4)居则曰:“不吾知也。”(《论语·先进》)动词,平常(5)所居之官辄积年不徙(《张衡传》)动词,担当,担当(6)居数月,其马将胡骏马而归(《塞翁失马》)动词,过了,经过3.故(10年8考)(1)豫章故郡,洪都新府(《滕王阁序》》形容词,旧,原来的(2)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连词,所以(3)前以降及物故(《苏武传》)名词,死亡(4)既克,公问其故(《曹刿论战》)名词,缘由(5)暮去朝来颜色故(《琵琶行并序》)形容词,苍老(6)广故数言欲亡,忿恚尉(《陈涉世家》)副词,有意(7)大人故嫌迟(《孔雀东南飞并序》)副词,照旧(8)君安与项伯有故(《鸿门宴》)名词,交情4.度(10年8考)(1)内立法度,务耕织,修守战之具(《过秦论》)名词,制度(2)崔九堂前几度闻(《江南逢李龟年》)量词,表次数(3)感慨今昔,因自度此曲(《扬州慢》)动词,创制(4)试使山东之国与陈涉度长絜大(《过秦论》)动词,衡量(5)卒其不意,尽失其度(《荆轲刺秦王》)名词,常态(6)道不通,度已失期(《陈涉世家》)动词,估计(7)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木兰诗》)动词,越过5.知(10年10考)(1)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师说》)动词,知道,懂得(2)君何以知燕王(《廉颇蔺相如列传》)动词,了解(3)其真不知马也(《马说》)动词,识别,辨别(4)则知明而行无过矣(《劝学》)名词,通“智”,才智,明智(5)官知止而神欲行(《庖丁解牛》)名词,知觉,感觉(6)两小儿笑曰:“孰为汝多知乎”(《两小儿辩日》)名词,学问6.多(10年8考)(1)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寡人之于国也》)数量大(2)百姓多闻其贤,未知其死也(《陈涉世家》)副词,大多,大都(3)迁客骚人,多会于此(《岳阳楼记》)副词,常常,往往(4)绝多生怪柏(《三峡》)副词,很多地,大量地(5)故传天下而不足多也(《韩非子》)动词,赞扬,赞美7.当(10年9考)(1)对酒当歌,人生几何?(《短歌行》)动词,面对(2)料大王士卒足以当项王乎?(《鸿门宴》)动词,对等,比得上(3)臣知欺大王之罪当诛,臣请就汤镬(《廉颇蔺相如列传》)动词,应当(4)猥以微贱,当侍东宫(《陈情表》)动词,担当,担当(5)汉使张胜谋杀单于近臣,当死(《苏武传》)动词,判处,判罪(6)当其欣于所遇,暂得于己(《兰亭集序》)副词,在,正在(7)匈奴使来,汉亦留之以相当(《苏武传》)动词,抵押(8)一夫当关,万夫莫开(《蜀道难》)动词,把守(9)当窗理云鬓(《木兰诗》)介词,对着,面对(10)当与秦相较,或未易量(《六国论》)连词,通“倘”,假如8.数(10年8考)(1)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寡人之于国也》)数词,几,几个(2)则输赢之数,存亡之理(《六国论》)名词,命运,定数(3)范增数目项王(《鸿门宴》)副词,屡次(4)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行胜食也(《寡人之于国也》)形容词,细密(5)五陵年少争缠头,一曲红绡不知数(《琵琶行并序》)名词,数量,数目9.期(10年7考)(1)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兰亭集序》)动词,至,及(2)外无期功强近之亲(《陈情表》)音jī,穿一周年丧服的人(3)与人期行,相委而去(《陈太丘与友期》)动词,约定(4)公等遇雨,皆已失期,失期当斩(《陈涉世家》)名词,期限(5)帝乡不行期(《归去来兮辞》)动词,期望,期求(6)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邹忌讽齐王纳谏》)满一年10.易(10年9考)(1)秦王以十五城请易寡人之璧(《廉颇蔺相如列传》)动词,交换(2)冯唐易老,李广难封(《滕王阁序》)形容词,简单,与“难”相对(3)他植者则不然,根拳而土易(《种树郭橐驼传》)动词,更换(4)岂得之难而失之易欤?(《伶官传序》)形容词,简单11.事(10年8考)(1)事无大小,悉以咨之(《出师表》)名词,事情(2)延及孝文王、庄襄王,享国之日浅,国家无事(《过秦论》)名词,事故,事务(3)奉事循公姥,进止敢自专?(《孔雀东南飞并序》)动词,行事(4)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快乐颜!(《梦游天姥吟留别》)动词,侍奉,供奉(5)著我绣夹裙,事事四五通(《孔雀东南飞并序》)量词,件,副12.质(10年6考)(1)乃令张仪佯去秦,厚币委质事楚(《屈原列传》)名词,通“贽”,信物(2)然犹质其首(《狱中杂记》)动词,抵押(3)君不如肉袒伏斧质请罪(《廉颇蔺相如列传》)名词,通“锧”,刑具,杀人时作垫用的砧板(4)狱中成法,质明启钥(《狱中杂记》)副词,正,刚刚(5)德有不成者,非天质之卑(《送东阳马生序》)名词,资质,禀赋(6)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送东阳马生序》)动词,质问,质疑(7)唯昭质其犹未亏(《离骚》)名词,本质,品质13.除(10年6考)(1)寻蒙国恩,除臣洗马(《陈情表》)动词,授予官职(2)扶辇下除,触柱折辕(《苏武传》)名词,殿阶(3)攘除奸凶,兴复汉室(《出师表》)动词,清除,去掉(4)爆竹声中一岁除(《元日》)动词,逝去,过去14.鄙(10年5考)(1)人贱物亦鄙(《孔雀东南飞》)名词,不值钱(2)鄙贱之人,不知将军宽之至此也(《廉颇蔺相如列传》)形容词,庸俗,浅陋,鄙俗(3)先帝不以臣卑鄙(《出师表》)形容词,见识浅陋(4)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烛之武退秦师》)动词,把……当作边邑(5)肉食者鄙,未能远谋(《曹刿论战》)形容词,浅陋(6)敢竭鄙怀,恭疏短引(《滕王阁序》)自称的谦词(7)北蛮夷之鄙人,未尝见天子(《荆轲刺秦王》)名词,村野之处,乡下15.谢(10年4考)(1)阿母谢媒人(《孔雀东南飞并序》)动词,推辞,谢绝(2)秦王恐其破璧,乃辞谢(《廉颇蔺相如列传》)动词,致歉,认错(3)乃令张良留谢(《鸿门宴》)动词,辞别(4)哙拜谢,起,立而饮之(《鸿门宴》)动词,感谢(5)多谢后世人,戒之慎勿忘(《孔雀东南飞并序》)动词,劝告,告知(6)使君谢罗敷:“宁可共载不?”(《陌上桑》)动词,问(7)旦日不行不蚤自来谢项王(《鸿门宴》)动词,谢罪16.延(10年6考)(1)延及孝文王、庄襄王,享国之日浅(《过秦论》)动词,延长,持续(2)秦人开关延敌(《过秦论》)动词,引进,迎击(3)余人各复延至其家(《桃花源记》)动词,邀请(4)延伫乎吾将反(《离骚》)副词,久久17.善(10年6考)(1)因厚赂单于,答其善意(《苏武传》)形容词,好的(2)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劝学》)名词,好事,好的行为(3)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离骚》)动词,宠爱(4)楚左尹项伯者,项羽季父也,素善留侯张良(《鸿门宴》)动词,交好,友善(5)安帝雅闻衡善术学,公车特征拜郎中(《张衡传》)动词,擅长,擅长(6)今人有大功而击之,不义也,不如因善遇之(《鸿门宴》)副词,好好地(7)王曰:“善。”(《邹忌讽齐王纳谏》)形容词,好(8)善万物之得时,感吾生之行休(《归去来兮辞》)动词,喜好,艳羡(9)善刀而藏之(《庖丁解牛》)动词,通“缮”,修治,引申为“擦拭”18.行(10年5考)(1)善万物之得时,感吾生之行休(《归去来兮辞》)副词,将要(2)三人行,则必有我师(《师说》)动词,行走(3)赵王畏秦,欲毋行(《廉颇蔺相如列传》)动词,前往(4)事无大小,悉以咨之,然后施行(《出师表》)动词,实行,执行(5)日月之行,若出其中(《观沧海》)动词,运行(6)琵琶行(《琵琶行并序》)名词,古诗的一种体裁(7)必能使行阵和谐,优劣得所(《出师表》)名词,行列,队伍(8)则知明而行无过矣(《劝学》)名词,行为(9)汉天子我丈人行也(《苏武传》)名词,辈(10)余嘉其能行古道(《师说》)动词,推行19.薄(10年5考)(1)孤裘不暖锦衾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形容词,厚度小(2)儿已薄禄相(《孔雀东南飞并序》)动词,缺少,没有(3)不宜自暴自弃,引喻失义(《出师表》)动词,轻视(4)日薄西山,气息奄奄(《陈情表》)动词,迫近(5)门衰祚薄(《陈情表》)形容词,浅薄(6)薄其税敛,民可使其富也(《孟子》)动词,削减(7)邻之厚,君之薄也(《烛之武退秦师》)动词,变薄弱20.过(10年7考)(1)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动词,经过(2)子卿不欲降,何以过陵?(《苏武传》)动词,超过(3)过蒙拔擢,宠命优渥(《陈情表》)副词,过分(4)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烛之武退秦师》)名词,过错(5)闻大王有意督过之(《鸿门宴》)动词,责怪(6)得夜见汉使,具自陈过(《苏武传》)名词,经验,过程(7)过故人庄(《过故人庄》)动词,探望,探望(8)一日,大母过余曰(《项脊轩志》)动词,走过,经过(9)日过午已昏(《项脊轩志》)动词,过去,偏过必备二古今异义“古今异义”指文言词语的意义和用法与现代汉语书写相同的词语的意义和用法不同的现象。这种意义和用法的差异是在语言的演化过程中出现的,有以下几种类型:类型说明词义扩大古义的范围小于今义。如“中国”,古义指中原地区,现指中华人民共和国词义缩小古义的范围大于今义,今义一般包含在古义之中。如“谷不行胜食也”中的“谷”,古义是粮食作物的总称,故有“五谷”“百谷”之说;今义在北方专指小米,在南方专指稻谷词义转移词义由表示甲事物变为表示乙事物。如“脚”,古义指“小腿”,现在专指“人和动物的腿的下端,接触地面支持身体的部分”词义弱化同样的词语,在古代表示的语义较强,今日表示的语义较弱。如“羞”,古义是“惭愧,感到耻辱”,今义是“羞涩,不好意思”词义强化同样的词语,在古代表示的语义较弱,今日表示的语义较强。如“恨”,古义是“缺憾”,今义是“怨恨”感情色调变更词语在运用过程中,感情色调逐步发生了变更。如“逢迎”,古义是“迎接”,中性词;今义是“迎合”,贬义词名师指引写出下列古今异义词的古义。(1)今齐地方千里古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今义:指某一区域、空间的一部分,部位。答案土地方圆。(2)驱中国之众远涉江湖之间古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今义: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简称。答案中原地区。(3)若舍郑以为东道主古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今义:泛指接待或宴客的主子。答案东方道路上(款待过客)的主子。(4)行李之往来,供其乏困古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今义:出门所带的包袱、箱子等。答案出访的人。(5)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古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今义:尊称一般人的妻子。答案那人。(6)樊将军以穷困来归丹古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今义:生活贫困,经济困难。答案身陷绝境,走投无路。(7)备他盗之出入与特别也古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今义:特别,极。答案意外的变故。(8)暮去朝来颜色故古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今义:颜料或色调。答案容貌。(9)我戍未定,靡使归聘古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今义:请人担当某职务。答案问候。(10)虽养生丧死无憾也古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今义:保养身体。答案供给活着的人。(11)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古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今义:比方坏人的党羽。答案兽类的脚爪和牙齿。(12)古之学者必有师古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今义:指在学术上有确定成就的人。答案求学的人。(13)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古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今义:学校教化的初级阶段。答案小的方面进行学习。(14)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古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今义:生活浪漫放荡;男女关系不正值。答案杰出、英俊。(15)臣所以去亲戚而事君者古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今义:跟自己家庭有婚姻关系或血统关系的家庭或它的成员。答案父母兄弟。(16)吾所以为此者,以先国家之死而后私仇也古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今义:表示因果关系的连词。答案……的缘由。(17)千里逢迎,高朋满座古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今义:说话和做事有意迎合别人的心愿(含贬义)。答案迎接。(18)俨骖騑于上路,访风景于崇阿古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今义:走上路程,动身。答案高高的道路。(19)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古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今义:仇恨,怀恨。答案缺憾。(20)韩魏之经营,齐楚之精英古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今义:筹划并管理(企业等)。答案保藏的金玉珠宝等物。必备三词类活用1.名词活用(1)名词用作状语在现代汉语中,名词一般不能干脆用作状语;在文言文中,有些名词却常常作状语,在句中起修饰作用。如“日削月割,以趋于亡”中的“日”“月”,都是名词作状语,翻译成“一每天地”“一月月地”,合起来引申为“渐渐地、渐渐地”。(2)名词用作动词在现代汉语中,名词是不能干脆带宾语的,但在文言文中却常常出现名词干脆带宾语的现象,这就是名词用作动词。活用以后,名词变成相关的动词的意思。如“始见中原气象,泰然不肉而肥矣”中的“肉”,就是“吃肉”的意思。(3)名词的使动用法在文言文中,有些名词带宾语之后,表示主语使宾语怎么样的意思。如:“生死而肉骨也。”(《左传·襄公二十二年》)中的“肉”就是“使……长肉”的意思。“亦将有以利吾国乎”中的“利”,就是“使……得到利益”的意思。(4)名词的意动用法在文言文中,有些名词带上宾语后,表示主语把宾语当作什么。如“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中的“师”,就是“以……为老师”的意思。2.动词活用(1)动词用作名词在文言文中,动词往往用作句子的主语或宾语,有时又受“其”“之”等词语修饰限制,这使之具有了名词的特点。如“追亡逐北,伏尸百万,流血漂橹”(《过秦论》)中的“亡”为动词用作名词,意思是败逃的人;“殚其地之出,竭其庐之人”(《捕蛇者说》)中的“出、入”意思是“产出、收入”;“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有得”(《游褒禅山记》)中的“得”意思是“收获、心得”。(2)动词的使动用法在文言文中,有些动词所表示的动作,其发出者是后面的宾语所表示的人或物,这就是动词的使动用法。如“项伯杀人,臣活之”(《鸿门宴》)中的“活”意思是“使……活命”;“外连衡而斗诸侯”(《过秦论》)中的“斗”的意思是“让……争斗”。(3)动词的为动用法在文言文中,有些动词所表示的动作,是主语表示的人为了(因为)宾语所表示的人或物而怎么样。如“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陈涉世家》)中的第四个“死”意思是“为……而死”;“后人哀之而不鉴之”(《阿房宫赋》)中的“哀”意思是“为……哀叹”。3.形容词活用(1)形容词用作名词在文言文中,当形容词担当主语或宾语时,它已不再表示事物的性质或特征,而是表示具有某种性质或特征的人或事物。如“将军身被坚执锐”中的“坚”“锐”,就是“坚实的铠甲”“锋利的兵器”的意思。(2)形容词用作动词在文言文中,当形容词干脆带宾语时,它不再表示事物的性质,而是表示相应的动作行为或变更发展。如“其好游者不能穷也”中的“穷”,就是“走到终点”的意思。(3)形容词的使动用法在文言文中,当形容词带宾语时,它表示附加某种特征于宾语所表示的事物上,这种活用方式,就是形容词的使动用法。如“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中的“绿”,就是“使……变绿”的意思。(4)形容词的意动用法在文言文中,当形容词带宾语时,它表示主语所表示的人或物认为宾语所表示的人或物具有某种性质或特征。如“登泰山而小天下”中的“小”,就是“认为……小”的意思。名师指引1.说明下面加点的活用的名词。(1)①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小石潭记》)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斗折蛇行(《小石潭记》)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③上食埃土,下饮黄泉(《劝学》)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①“西”名词作状语,是“向西”的意思。②“斗”“蛇”名词作状语,分别是“像北斗星一样”“像蛇一样”的意思。③“上”名词作状语,“向上”。(2)①道芷阳间行(《鸿门宴》)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公将鼓之(《曹刿论战》)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③腰白玉之环(《送东阳马生序》)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①“道”活用为动词,“取道”。②“鼓”活用为动词,“击鼓”。③“腰”活用为动词,“腰佩”。(3)①人杰地灵,徐孺下陈蕃之榻。(《滕王阁序》)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舍相如广成传舍(《廉颇蔺相如列传》)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③既东封郑(《烛之武退秦师》)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①下,使动用法,使……放下来。②舍,使动用法,使……住在。③封,使动用法,使……成为边疆。(4)①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师说》)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侣鱼虾而友麋鹿(《赤壁赋》)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③襟三江而带五湖(《滕王阁序》)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①师,意动用法,以……为老师。②意动用法,侣,以……为伴侣;友,以……为挚友。③意动用法,襟,以……为襟;带,以……为带。2.说明下面加点的活用的动词。(1)①其进愈难,而其见愈奇。(《游褒禅山记》)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劝学》)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③臣之进退,实为狼狈。(《陈情表》)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①见,动词作名词,所见景象。②流,动词作名词,河流。③进退,动词作名词,是否出来做官之事。(2)①屈贾谊于长沙,非无圣主;窜梁鸿于海曲,岂乏明时?(《滕王阁序》)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宁许以负秦曲(《廉颇蔺相如列传》)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③沛公旦日从百余骑来见项王(《鸿门宴》)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①使动用法,屈,使……委屈;窜,使……逃跑。②负,使动用法,使……担当。③从,使动用法,使……跟从。(3)①哀吾生之须臾(《赤壁赋》)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猿猱欲度愁攀援(《蜀道难》)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③养生丧死无憾矣(《寡人之于国也》)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①哀,为动用法,为……哀叹。②愁,为动用法,为……发愁。③丧,为动用法,为……办丧事。3.说明下面加点的活用的形容词。(1)①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供其乏困。(《烛之武退秦师》)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沛公今事有急(《鸿门宴》)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③入之甚寒,问其深。(《游褒禅山记》)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①乏困,形容词作名词,缺少的东西。②急,作名词,紧急状况。③深,形容词作名词,深度。(2)①李氏子蟠,年十七,好古文,六艺经传皆通习之。(《师说》)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方是时也,予之力尚足以入,火尚足以明。(《游褒禅山记》)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③严大国之威以修敬也(《廉颇蔺相如列传》)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①好,活用作动词,宠爱。②明,活用作动词,照明。③严,活用作动词,敬重。(3)①诸侯恐惊,会盟而谋弱秦。(《过秦论》)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臣请完璧归赵(《廉颇蔺相如列传》)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③假舆马者,非利足也。(《劝学》)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①弱,使动用法,使……减弱。②完,使动用法,使……完整无缺。③利,使动用法,使……走得快。(4)①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邹忌讽齐王纳谏》)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师说》)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③且庸人尚羞之,况于将相乎?(《廉颇蔺相如列传》)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①美,意动用法,认为……漂亮。②耻,意动用法,以……为耻。③羞,意动用法,以……为羞愧。必备四“六法”推断文言虚词“文言虚词”包括介词、连词、副词、代词、助词等,数量虽然比实词少很多,但用法敏捷,运用频率高,发展变更快。“常见文言虚词”即考纲所规定的18个虚词:而、何、乎、乃、其、且、若、所、为、焉、也、以、因、于、与、则、者、之。“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是指常见文言虚词在具体语境中的意义及语法功能。“在文中”(即语境)是正确理解虚词意义和用法的前提和关键。“理解”是指考查考生运用推断技巧,通过已经驾驭的文言文学问推断虚词意义和用法的实力。1.语境推断法虚词通常有多种用法,要确定其具体意义和用法,必需结合具体的语境,利用文意解题。以“焉”作例子来说明:(1)“积土成山,风雨兴焉”(《劝学》),文意是“积累泥土成为高山,风雨(就会)在那里兴起”。由此可推断“焉”是兼词“于之”“于此”,“兴焉”即“在那里兴起”。(2)“犹且从师而问焉”(《师说》)中,“焉”是“问”的对象,由此可推断“焉”是代词,代“老师”。(3)“且焉置土石”(《愚公移山》)中的“焉”用在疑问句中,表示疑问的语气,由此可推断“焉”是疑问代词,可译为“何、哪里”。(4)“圣心备焉”(《劝学》)中的“焉”用在陈述句中,是语气助词。2.语法分析法这种方法是依据词语在句子中所作的成分来推断。如“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其孰能讥之乎”(《游褒禅山记》)中“其”用在问句中的句首,表反问语气,因此它应当是语气副词。再如“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鸿门宴》)句中三个“为”,前两句主语分别是“人”和“我”,宾语是“刀俎”和“鱼肉”。句中前两个“为”处在两个名词之间,应当作谓语动词,译为“是”;第三句“何……为”是固定结构,表疑问语气,无实在意义。3.标记识别法一些特殊文言句式是以某些虚词为标记的,若能记住教材中学过的一些有代表性的特殊文言句式,则有助于快速答题。常见的有:表被动的“见”“于”“为”“为所”等,表示宾语前置的“之”(如“何陋之有”)“是”(如“唯利是图”)等。含有虚词的固定格式,如“是以”为“以是”的倒装,译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