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内…………○…………装…………○…………内…………○…………装…………○…………订…………○…………线…………○…………※※请※※不※※要※※在※※装※※订※※线※※内※※答※※题※※…………○…………外…………○…………装…………○…………订…………○…………线…………○…………第=page22页,总=sectionpages22页第=page11页,总=sectionpages11页2025年鲁人新版八年级历史上册月考试卷190考试试卷考试范围:全部知识点;考试时间:120分钟学校:______姓名:______班级:______考号:______总分栏题号一二三四五六总分得分评卷人得分一、选择题(共6题,共12分)1、每当我们唱起“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用一个成语来表达我们的心情的是()A.学以致用B.知耻后勇C.居安思危D.闻鸡起舞2、如图中正在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成立的人是谁?()
A.朱德B.毛泽东C.周恩来D.刘少奇3、面对列强的侵略,中国人民进行了顽强的抗争,谱写了辉煌的篇章。“再现历史场景,弘扬民族精神”是历史影视剧的主题,如果要再现邓世昌的民族气节和斗争精神,应选择的历史场景是()A.鸦片战争B.第二次鸦片战争C.甲午中日战争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4、在洋务企业的刺激下,19世纪六七十年代,中国沿海一些地区部分官僚、地主、商人、买办和手工业作坊主开设工厂,雇用工人进行生产。这说明洋务运动()A.引进了西方机器工业B.刺檄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C.培养了一批科技人才D.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外国经济势力的扩张5、一位老人生于1850年;卒于1912年,他一生可能经历哪些事情()
①鸦片战争②第二次鸦片战争③甲午中日战争④八国联军侵华⑤虎门禁烟⑥袁世凯称帝⑦义和团运动A.①②④⑦B.②③④⑤⑥C.②③④⑦D.③④⑤⑥⑦6、1950年10月;中国人民志愿军开赴朝鲜前线,下列哪些史实能说明抗美援朝是一场保家卫国的正义战争()
①朝鲜战争爆发。
②以美军为主的所谓“联合国军”越过三八线;一直打到中国边境鸭绿江边。
③美国飞机轰炸扫射我国东北边境城市。
④美国第七舰队入侵台湾海峡,阻止人民解放军解放台湾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评卷人得分二、填空题(共5题,共10分)7、历史诊所。
下面是中国近代民族工业兴起和初步发展历程的叙述;请找出错误并改正。
中国近代民族工业产生于19世纪四五十年代;这时的民族工业主要分布在北京;广东、天津等沿海地区。当时最著名的企业有福州船政局、发昌机器厂和同文书局等。1912年到1919年,中国新建民族工业厂矿有600多家,超过了过去的半个世纪。其中发展最快的是纺织业和钢铁业。当时著名的状元企业家周学熙创办了南通大生纱厂。
错误一:____;
改正为____。
错误二:____;
改正为____。
错误三:____;
改正为____。
错误四:____;
改正为____。
错误五:____;
改正为____。8、在社会主义时期,我国坚持发展____、____、____的新型民族关系。9、1880年,开平煤矿为运送煤炭,修筑了____至____的铁路。10、土地改革的完成;彻底废除了我国延续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消灭了地主阶级。
判断:______改正:______。11、邓小平理论指导地位的确立:
(1)邓小平理论比较系统地回答了______的一系列基本问题;是______在中国发展的新阶段.
(2)中共第______次全国代表大会;确立了它在全党的指导地位.
(3)中共第______次全国代表大会把邓小平理论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评卷人得分三、判断题(共9题,共18分)12、在中国近代史上,最先占领中国领土和割占中国领土最多的国家分别是英国和俄国。()13、1911年元旦,孙中山被推举为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A.正确B.错误14、()2012年,中国作家余秋雨获得诺贝尔文学奖。15、万隆会议上,周恩来提出的“求同存异”方针,成为处理国与国之间关系的基本准则。16、1955年4月周恩来总理在日内瓦国际会议上提出了“求同存异”的方针。______(判断对错)17、侯德榜发明了联合制碱法,使中国制碱技术跃居世界前列。()18、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是《辛丑条约》。______(判断对错)19、社会的进步首先源于思想的进步。魏源和严复都是站在时代前沿的思想家,他们的思想分别影响了洋务运动和辛亥革命。______(判断对错)20、1956年4月25日,毛泽东《论十大关系》报告的基本方针是正确处理人民内部和敌我矛盾。______(判断对错)评卷人得分四、材料题(共4题,共24分)21、观察下列图片。
请回答:
(1)图A;B表达的历史事件分别是什么?两件事发生的时间分别是哪年?
(2)图A;图B两个事件说明了什么问题?
(3)图C是什么事件?发生在何时?有什么意义?
(4)海峡两岸的对话和谈判的基础和前提是什么?22、请写出农民阶级在近代反击外来侵略的斗争。23、材料:北京天安门;曾在1900年见证了西方列强的野蛮;在1919年见证了中国人民的觉醒,1949年的秋天,它终于迎来了一个崭新的共和国。
纪录片《复兴之路》
(1)材料中所述天安门见证的三件事是指哪三件事?
(2)通过这三件事,我们可以看出中华民族在复兴之路上走过了一个怎样的历程?24、“此日漫挥天下泪;有公足壮海军威。”
请回答:
(1)上述材料中的“此日”是指何年?这年发生了何事?
(2)上述材料中的“公”指何人?
(3)这次事件后签订了哪个不平等条约?
(4)这个条约对中国有哪些危害?评卷人得分五、简答题(共3题,共15分)25、阅读下列材料。
一九七九年;那是一个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画了一个圈,神话般的崛起座座城,奇迹般地聚起座座金山。
--《春天的故事》请回答:
(1)材料中“老人”指的是谁?
(2)1978年底他主持召开了我党历史上的哪次重大会议?
(3)这次会议确立了怎样的思想路线?
(4)这次会议在政治上有什么重大决定?26、请依据下列提示列出相应的国家的名字。
(1)金字塔______
(2)种姓制度______
(3)汉谟拉比法典______
(4)甲骨文______
(5)实行君主立宪制______
(6)1787年宪法______。27、判断题:
阅读以下材料后判断:
。战争名称起止时间发动国家影响鸦片战争
1840-1842年英国使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第二次鸦片战争1856-1860英法联军加重了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甲午战争1894-1895年日本使中国丧失了更多的领土和主权,刺激了帝国主义瓜分中国的野心,中国的民族危机空前严重。以下表述是从以上材料中得出的;请在答题卡对应题号后涂“A”;违背了以上材料所的意思,请在答题卡对应题号后涂“B”;是以上材料没有涉及的,请在答题卡对应题号后涂“C”。
(1)这三场战争都发生在19世纪。______
(2)这三场战争的发动者都有英国。______
(3)这三场战争逐步加深了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程度。______
(4)鸦片战争后英国取得了在通商口岸驻地建屋等特权。______
(5)第二次鸦片战争中,侵略者占领了北京。______。评卷人得分六、综合题(共3题,共15分)28、我国农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一副对联写道:“当年曾分田翻身当家作主人;今岁又分田勤劳致富奔小康”材料二:。农民申请加入农业合作社工商界代表向党中央和毛泽东报喜请回答:(1)据材料一指出“当年”分田与什么运动直接相关?与此相关的一部法律是什么?“今岁”分田又指党在农村采取了什么政策?这一举措与哪次会议有关?(2)从“当年”到“今岁”之间,党在探索社会主义经济建设过程中出现的两个失误是什么?(3)材料二反映了我国20世纪50年代哪一次重要的农村政策调整?(4)对比以上农村政策的后果,我们能得到什么认识?29、【题文】图片见证历史;图片诉说历史。新中国成立至今,虽然压经风雨六十余载,却走过了一个不断发展;完善的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复兴之路。阅读图片,回答问题。
(1)阅读图l;说一说为什么新中国的成立在中国历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2分)
(2)图2反映了三大改造中的哪一项内容?这次改造中的创举是什么?为什么说三大改造的完成标志着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3分)
(3)我们为什么把图3中的会议作为建国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转折?(1分)30、运用列表法是总结和整理历史知识、提高学习效率的重要方法。。时间事件名称历史影响A:B:标志着中围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了伟大胜利,中困人民从此站起来了!1950.6—1952.底土地改革C:1951年6月D:祖国大陆基本解放,各民族实现了大团结。1950—1953E.提高了新中国的国际地位,为新中国赢得了一个和平的建设环境。(1)请把表格内容补充完整(2)根据表格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该表格的学习主题是什么?参考答案一、选择题(共6题,共12分)1、C【分析】据所学知识可知;“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是《义勇军进行曲》中的一句歌词.《义勇军进行曲》曲调高昂,旋律铿锵有力,充满了爱国激情.唱着这首歌,可以使我们居安思危,不断振奋民族精神,增强民族凝聚力,为中华民族的复兴与崛起,自强不息,奋勇前进.故每当我们唱起“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用一个成语来表达我们的心情的是居安思危.
故选C.
本题以“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为切入点;主要考查《义勇军进行曲》的相关史实.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以及分析问题的能力.理解并识记《义勇军进行曲》的相关史实.【解析】C2、B【分析】1949年10月1日下午3时;北京30万军民齐集天安门广场,隆重举行开国大典,毛泽东主席庄严地向全世界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今天成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标志着新民主主义革命已经取得伟大胜利,标志着中国人民受奴役受压迫的半殖民地半封建时代已经过去,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成为新国家;新社会的主人。
故选:B。
本题主要考查新中国的成立。解题关键是熟知带领中国人民站起来的人物是毛泽东。
本题难度较小,主要考查的是学生对历史知识的识记,属基础题。【解析】B3、C【分析】在1894年-1895年的甲午中日战争中;致远舰管带邓世昌在黄海大战中为国捐躯,壮烈殉国,表现出崇高的民族气节和斗争精神.
故选C.
本题考查甲午中日战争.
掌握甲午中日战争的背景、时间、过程、战役、结果及影响.【解析】C4、B【分析】本题考查的是洋务运动的相关知识点,考查学生的理解能力。题干中的“开设工厂”中的“工厂”,是“在洋务企业的刺激下”兴办的近代企业,具有民族资本主义的性质。由此可知,洋务运动在客观上刺激了中国资本主义的产生。由此可知选项ACD错误,选项B正确。故选B。【解析】B5、C【分析】注意材料中的时间限制“1850-1902年”;据所学知,①鸦片战争爆发于1840年,②第二次鸦片战争爆发于1856年,③甲午中日战争爆发于1894年,④八国联军侵华爆发于1900年,⑤林则徐虎门禁烟发生在1839年,⑥袁世凯称帝是1915年,⑦义和团运动发生在19世纪末,所以在材料时间范围内的是②③④⑦。
故选:C。
本题考查了中国近代史上重大事件的发生时间。识记第二次鸦片战争;甲午中日战争等史实。
本题以一位老人的生卒年限为背景,考查了中国近代史上重大事件的发生时间。【解析】C6、B【分析】据题干“1950年;美国侵犯我国主权的行动有”结合所学可知,朝鲜内战爆发初期,以美军为主的所谓“联合国军”越过“三八线”一直打到中国边境鸭绿江边;美军飞机入侵中国领空,轰炸扫射中国东北边境城市;美国第七舰队入侵台湾海峡,阻止中国人民解放军解放台湾。美国的侵略活动严重威胁中国的安全,所以说抗美援朝是一场保家卫国的正义战争。
故选:B。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抗美援朝战争相关知识的掌握。为了抗美援朝;保家卫国;中国人民志愿军开赴朝鲜前线。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抗美援朝战争相关知识的掌握,重点识记内容与影响。【解析】B二、填空题(共5题,共10分)7、19世纪四五十年代19世纪六七十年代北京上海福州船政局继昌隆缫丝厂钢铁业面粉业周学熙张謇【分析】此题考查课本知识点;依据课本知识点作答。
【点评】考查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
8、平等团结互助【分析】【分析】此题较为简单;考查的新型的民族关系,识记平等;团结、互助。
【点评】此题较为简单,结合教材。9、唐山胥各庄【分析】【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轮船;铁路与电报业的出现史实的识记。依据北师大版初中历史八年级上册第6课近代工业的兴起;第二子目轮船、铁路与电报业的出现中的内容:“1880年,开平煤矿为运送煤炭,修筑唐山至胥各庄的铁路。”可知,故填唐山胥各庄。
【点评】本题难度较小,主要考查学生对轮船、铁路与电报业的出现史实的识记。对于这一内容,还可以考查轮船、铁路与电报业的出现的时间、概况和影响。10、略
【分析】1950--1952年的土地改革;土地改革的完成彻底摧毁了我国存在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地主阶级被消灭;农民翻了身,得到了土地,成为土地的主人;更加巩固了新生的人们政权,大大解放了农村生产力,农业生产获得迅速恢复和发展,为国家的工业化建设准备了条件.
故答案为:
√.
本题主要考查土地改革完成的意义.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解读题干信息和对历史史实的准确识记和理解能力.注意掌握土地改革完成的意义.【解析】√;√11、略
【分析】(1)邓小平理论;即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是以邓小平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将马克思主义的普遍原理与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是实践相结合的产物,新时期指导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指导思想.他比较系统回到了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一系列基本问题,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阶段.
(2)1992年;中国共产党召开的第十四次全国代表大会,高度评价了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确立了它在全党的指导地位.
(3)1997年;在中国共产党召开的第十五次全国代表大会上,把邓小平理论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这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具有重要意义.
故答案为:
(1)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马克思主义.
(2)十四大.
(3)十五大.
(1)本题考查的是邓小平理论的知识点.
(2)本题考查的是中共十四大的知识点.
(3)本题考查的是中共十五大的知识点.
本题主要考查的是学生对邓小平理论的有关知识的记忆、理解能力.【解析】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马克思主义;十四;十五三、判断题(共9题,共18分)12、√【分析】【分析】1840﹣1842年;英国发动鸦片战争。中国战败,1842年中国被迫签订《南京条约》,条约规定将香港岛割让给英国。鸦片战争之前,中国是一个独立自主的国家。鸦片战争后,中国从封建社会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在中国近代史上,英国最先占领中国领土。第二次鸦片战争前后,俄国趁火打劫,强迫清政府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共割占了中国东北和西北领土一百五十多万平方公里。在中国近代史上,俄国割占中国领土最多。因而在中国近代史上,最先占领中国领土和割占中国领土最多的国家分别是英国和俄国,这一说法正确。故答案为:正确。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鸦片战争和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俄国对中国的侵略。13、×【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了中华民国成立的有关知识。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911年12月,宣布独立的各省代表在南京开会,选举孙中山为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1912年1月1日中华民国成立,孙中山当选首任总统。本题是错误的,故选B。【解析】B14、×【分析】本题考查改革开放新时期我国的文学艺术成就。根据所学知识,2012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中国作家是莫言。本题错误,故选F。【解析】F15、×【分析】本题考查的是“求同存异”方针的相关知识点。1955年,众多亚非国家的首脑,聚集在印度尼西亚的万隆,举行第一次没有殖民主义大国参加的亚非国际会议。针对帝国主义破坏会议的阴谋和各国间的矛盾、分歧,中国代表团团长周恩来提出了“求同存异”的方针,促进了会议的圆满成功,促进了中国同亚非各国的团结与合作。处理国与国关系的基本准则的是和平共处五原则。故题目错误,故选F。【解析】F16、×【分析】1955年;周恩来率代表团参加万隆会议,提出“求同存异”的方针,促进了会议的圆满成功,也促进了中国同亚非各国的团结与合作;形成“万隆精神”。
故答案为:
×。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万隆会议相关知识的掌握;1955年,周恩来率代表团参加万隆会议,提出“求同存异”的方针,促进了会议的圆满成功。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万隆会议相关知识的掌握,重点识记内容与影响。【解析】×17、√【分析】【分析】20世纪20年代;我国著名化学家侯德榜制出纯碱,注册商标为“红三角”,先后获得美国费城万国博览会;瑞士国际商品展览会金奖。他撰写了《制碱》一书,将制碱的奥秘公诸于世,打破了制碱业的垄断,他还探索出制碱的新工艺──联合制碱法,比欧洲的制碱方法,降低成本百分之四十,这种制碱法被命名为“侯氏制碱法”。故答案为:正确。
【点评】本题考查了侯德榜。18、×【分析】中国国近代第一个平等条约是1842年清政府与英国签订的《南京条约》;不是《辛丑条约》。
故答案为:
×。
本题考查鸦片战争。识记《南京条约》的内容以及影响。
本题以《南京条约》为背景,考查学生分析史料和识记历史知识能力。【解析】×19、×【分析】鸦片战争后;列强的入侵,民族的危难,使魏源认识到要改变现状,必须学习西方的长处,魏源编成《海国图志》一书,系统介绍了南洋;欧美各国的历史地理,并说明编写的目的是“师夷长技以制夷”。他的思想直接影响了洋务运动。严复是中国资产阶级启蒙思想家,他翻译大量外国思想家的著作,以《天演论》影响最大,书中提出“物竞天择,适者生存”“世道必进,后胜于今”的进步观点,启发了知识界去探索西方先进的社会,也打击了封建顽固势力,激励着人们“自强保种”,救亡图存,反对外来侵略。他的思想直接影响了戊戌变法。
故答案为:
×。
本题以魏源与严复都是站在时代前沿的思想家为切入点;主要考查由他们的思想直接产生影响的事件。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理解并识记魏源、严复的思想主张的相关史实。【解析】×20、×【分析】1956年4月25日;毛泽东在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上作《论十大关系》的报告。报告是以苏联的经验为鉴戒,提出探索适合我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任务。十大关系,就是十大矛盾。十个关系是:一;重工业和轻工业、农业的关系;二、沿海工业和内地工业的关系;三、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的关系;四、国家、生产单位和生产者个人的关系;五、中央和地方的关系;六、汉族和少数民族的关系;七、党和非党的关系;八、革命和反革命的关系;九、是非关系;十、中国和外国的关系。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是1957年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的政治报告中提出的。
故答案为:×。
本题考查《论十大关系》。注意掌握相关基础知识。
本题考查学生识记和分析历史知识的能力,识记与灵活掌握《论十大关系》的相关知识。【解析】×四、材料题(共4题,共24分)21、略
【分析】
本题以中英香港政权交接仪式;中葡澳门政权交接仪式、汪辜会谈为切入点;主要考查港澳回归、一国两制的相关史实.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图片的解读能力和对历史知识的识记、理解能力.理解并识记港澳回归、汪辜会谈、一国两制的相关史实.【解析】(1)观察图A可知;这表达的历史事件是1997年的中英香港政权交接仪式,香港回归;观察图B可知,这表达的历史事件是1999年中葡澳门政权交接仪式,澳门回归.
(2)图A香港回归;图B澳门回归两个事件说明了中国综合国力增强;中国国际地位提高和“一国两制”科学构想的正确.
(3)观察图C可知;图C是1993年的汪辜会谈.1993年,海协会会长汪道涵和海基会董事长辜振甫在新加坡举行会谈,将“加强两岸经济交流,互补互利”写入协议,标志着海峡两岸关系的发展迈出了历史性的重要一步.
(4)据所学知识可知;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是海峡两岸的对话和谈判的基础和前提.
故答案为:
(1)香港回归(或中英香港政权交接仪式);澳门回归(或中葡澳门政权交接仪式)、1997年、1999年.
(2)答案不唯一;只要符合题意要求即可.可从以下方面考虑:①中国综合国力增强;②中国国际地位提高;③“一国两制”科学构想的正确.
(3)汪辜会谈;1993年、海峡两岸关系的发展迈出了历史性的重要一步.
(4)一个中国的原则.22、(1)根据材料一“一年后;严复就在《救亡决论》中第一次呼唤‘救亡’这一口号,要求通过改革改变现状,寻求新的出路”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引发“救亡”口号提出的事件是《马关条约》的签订。《马关条约》的签订使得民族危机大大加深,促进了民族觉醒,掀起民族救亡运动。1895年清政府签订《马关条约》的消息传来,正在北京参加科举考试的康有为和梁启超联合1300多名应试举人,上书光绪帝,反对议和,请求变法,历史上称之为“公车上书”,这次上书没有达到目的,但康有为;梁启超等为挽救民族危亡掀起的维新变法运动就此拉开了序幕。
(2)由材料二“他(康有为)的激进改革是一次挽救清王朝的勇敢尝试;但它也标志了与19世纪60年代自强运动开始的渐进变革总趋势的突然断裂”可知,材料二中的“激进改革”指的是戊戌变法。戊戌变法最终失败的原因有清王朝封建制度的落后和统治的腐朽;帝国主义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变革措施没有得到全面实施;维新派无实权,未发动群众等。
(3)据所学知;农民阶级在近代反击外来侵略的斗争有太平天国运动;义和团运动。
故答案为:
(1)事件:《马关条约》的签订(或甲午中日战争清政府战败);影响:促进民族觉醒;掀起民族救亡运动。
(2)戊戌变法(或维新变法运动);清王朝封建制度的落后和统治的腐朽;帝国主义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变革措施没有得到全面实施;维新派无实权;未发动群众等。(答出任意两点即可)
(3)太平天国运动、义和团运动。【分析】
本题以三段文字材料为背景;考查《马关条约》;戊戌变法、太平天国运动、义和团运动的相关知识。
注意对材料的解读,识记《马关条约》、戊戌变法、太平天国运动、义和团运动的相关知识。【解析】。【小题1】(1)根据材料一“一年后;严复就在《救亡决论》中第一次呼唤‘救亡’这一口号,要求通过改革改变现状,寻求新的出路”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引发“救亡”口号提出的事件是《马关条约》的签订。《马关条约》的签订使得民族危机大大加深,促进了民族觉醒,掀起民族救亡运动。1895年清政府签订《马关条约》的消息传来,正在北京参加科举考试的康有为和梁启超联合1300多名应试举人,上书光绪帝,反对议和,请求变法,历史上称之为“公车上书”,这次上书没有达到目的,但康有为;梁启超等为挽救民族危亡掀起的维新变法运动就此拉开了序幕。
(2)由材料二“他(康有为)的激进改革是一次挽救清王朝的勇敢尝试;但它也标志了与19世纪60年代自强运动开始的渐进变革总趋势的突然断裂”可知,材料二中的“激进改革”指的是戊戌变法。戊戌变法最终失败的原因有清王朝封建制度的落后和统治的腐朽;帝国主义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变革措施没有得到全面实施;维新派无实权,未发动群众等。
(3)据所学知;农民阶级在近代反击外来侵略的斗争有太平天国运动;义和团运动。
故答案为:
(1)事件:《马关条约》的签订(或甲午中日战争清政府战败);影响:促进民族觉醒;掀起民族救亡运动。
(2)戊戌变法(或维新变法运动);清王朝封建制度的落后和统治的腐朽;帝国主义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变革措施没有得到全面实施;维新派无实权;未发动群众等。(答出任意两点即可)
(3)太平天国运动、义和团运动。【小题2】【小题3】23、略
【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新中国成立相关知识的掌握。1949年10月1日下午3时;北京30万军民齐集天安门广场,隆重举行开国大典。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新中国成立相关知识的掌握,重点识记内容与影响。【解析】(1)据材料“北京天安门;曾在1900年见证了西方列强的野蛮;在1919年见证了中国人民的觉醒,1949年的秋天,它终于迎来了一个崭新的共和国。”结合所学可知,材料中所述天安门见证的三件事是指八国联军侵华;五四运动,开国大典。
(2)本题为开放性问题;学生围绕由屈辱到觉醒,最后获得民族独立与解放作答即可。
故答案为:
(1)八国联军侵华;五四运动;开国大典。
(2)由屈辱到觉醒,最后获得民族独立与解放。24、略
【分析】
(1)本题主要考查甲午中日战争.1894年日本发动了侵略中国的甲午中日战争.
(2)本题主要考查邓世昌.识记邓世昌的英勇事迹.
(3)本题主要考查《马关条约》;识记《马关条约》的内容.
(4)本题主要考查《马关条约》的危害性.《马关条约》大大加深了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以及理解问题的能力.理解并识记中国近代史上列强对中国的侵略和中国人民的抗争.【解析】(1)“此日漫挥天下泪;有足壮海军威.”上述材料中的“此日”是指1894年发生的甲午中日战争.1894年日本发动了侵略中国的甲午中日战争.1894年9月,清政府北洋舰队在黄海大东沟海域,遭到日本舰队袭击,致远舰管带邓世昌率舰冲锋向前,激战中,致远舰多处中弹,邓世昌下令,开足马力,直冲敌舰,日舰躲避,同时施放鱼雷,击中致远舰,邓世昌与全舰官兵壮烈牺牲,光绪帝垂泪撰联“此日漫挥天下泪,有公足壮海军威”.
(2)上述材料中的“公”是指邓世昌.1894年9月;清政府北洋舰队在黄海大东沟海域,遭到日本舰队袭击,致远舰管带邓世昌率舰冲锋向前,激战中,致远舰多处中弹,邓世昌下令,开足马力,直冲敌舰,日舰躲避,同时施放鱼雷,击中致远舰,邓世昌与全舰官兵壮烈牺牲,光绪帝垂泪撰联“此日漫挥天下泪,有公足壮海军威”.
(3)甲午中日战争后;1895年,李鸿章和日本首相伊藤博文签订了中日《马关条约》.
(4)甲午中日战争后;1895年,李鸿章和日本首相伊藤博文签订了中日《马关条约》.《马关条约》使中国丧失了更多的主权,刺激了帝国主义瓜分中国的野心,中国民族危机空前严重,大大加深了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
故答案为:
(1)1894年;甲午中日战争.
(2)邓世昌.
(3)《马关条约》.
(4)使中国丧失了更多的主权,刺激了帝国主义瓜分中国的野心,中国民族危机空前严重.五、简答题(共3题,共15分)25、略
【分析】
(1)本题考查十一届三中全会的相关知识.识记邓小平提出改革开放的政策.
(2)本题考查十一届三中全会;识记邓小平主持召开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史实.
(3)本题考查十一届三中全会的思想路线;识记十一届三中全会确立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指导思想.
(4)本题考查十一届三中全会的重大决定;识记十一届三中全会做出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和实行改革开放的重大战略决策.
掌握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内容.培养学生记忆能力.【解析】(1)据材料“一九七九年;那是一个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画了一个圈,神话般地崛起座座城”可知,材料中一九七九年的“春天”喻指改革开放.“有一位老人”指的是邓小平.
(2)1978年;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在北京召开,全会确立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指导思想,做出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和实行改革开放的重大战略决策,形成以邓小平为核心的第二代领导集体.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是共和国历史发展进程中的一次伟大转折,我国从此走上改革开放、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正确道路.
(3)据所学可知;十一届三中全会确立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指导思想.
(4)十一届三中全会做出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和实行改革开放的重大战略决策.
故答案为:
(1)邓小平.
(2)十一届三中全会.
(3)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4)党和国家的经济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26、略
【分析】(1)金字塔是非洲尼罗河流域古埃及文明的代表作;是古代埃及国王的陵墓,是权力的象征,也是埃及人民的骄傲。
(2)古印度种姓制度形成的时间是在约公元前2000年-公元前1600年间;雅利安人在进入古代印度后;逐渐产生不同等级,形成严格的等级制度,史称“种姓制度”。
(3)公元前18世纪;古巴比伦国王汉谟拉比统一了两河流域,建立起中央集权的奴隶制国家。为了维护奴隶主的利益,汉谟拉比制定了一部法典,史称《汉谟拉比法典》,它是世界上现存的古代第一部比较完备的成文法典。
(4)甲骨文是目前发现的中国成熟的汉字;奠定了中国后世文字发展的基础。
(5)英国是世界上第一个建立起君主立宪制的国家。
(6)本题主要考查美国1787年宪法。1787宪法是美国1787年制定并于1789年批准生效的美利坚合众国联邦宪法。是世界上第一部比较完整的资产阶级成文宪法。
故答案为:
(1)埃及。
(2)印度。
(3)古巴比伦。
(4)中国。
(5)英国。
(6)美国。
(1)本题考查古埃及文明。识记金字塔是非洲尼罗河流域古埃及文明的代表作。
(2)本题考查对古印度文明知识点的掌握;识记古印度种姓制度。
(3)本题以两河流域的图片为切入点;考查了两河流域古巴比伦文明代表--《汉谟拉比法典》.识记古巴比伦国王汉谟拉比制定了《汉谟拉比法典》的史实。
(4)本题主要考查中国古代文字发展历程;识记甲骨文在中国古文字发展过程中的地位和意义。
(5)本题主要考查君主立宪制;英国是世界上第一个建立起君主立宪制的国家。
(6)本题主要考查1787年宪法;美国1787宪法是世界上第一部比较完整的资产阶级成文宪法。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识记能力,需要准确识记两河流域古巴比伦文明代表--《汉谟拉比法典》。【解析】埃及;印度;古巴比伦;中国;英国;美国27、略
【分析】(1)鸦片战争发生在1840年-1842年;第二次鸦片战争发生在1856年-1860年.甲午中日战争发生在1894年-1895年,都发生在19世纪.所以“这三场战争都发生在19世纪”说法是正确的.表述是从以上材料中得出的,故划“A”.
(2)从“发动国家”一栏可以看出;鸦片战争是由英国发动的,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中有英国,而甲午中日战争是由日本发动的,没有英国.因而“这三场战争的发动者都有英国”,这一表述违背了上表信息所表达的意思的,故划“B”.
(3)鸦片战争使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甲午中日战争使使中国丧失了更多的领土和主权,刺激了帝国主义瓜分中国的野心,中国的民族危机空前严重,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使清政府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中国陷入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由此看,通过这三次战争逐步加深了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程度.所以,上述表述是从上表信息中得出的,故划“A”.
(4)中英《南京条约》中;归纳总结为:割地;赔款;通商;协定关税.但是,“英国取得了在通商口岸租地建屋等特权”,这一表述是上表信息没有涉及的,故划“C”.
(5)题干中的图表只涉及了鸦片战争和第二次鸦片战争;甲午战争的发动战争的国家、时间、战争的结果、主要影响的信息;没有涉及在第二次鸦片战争中英法联军闯进北京,放火烧毁了圆明园的信息.
故答案为:
(1)A.
(2)B.
(3)A.
(4)C.
(5)C.
本题考查的是第一次鸦片战争和第二次鸦片战争;甲午中日战争的相关知识点.解题关键是熟练掌握基础知识.
本题主要考查鸦片战争、甲午中日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主要考查学生的分析归纳和综合运用历史史实的能力.【解析】A;B;A;C;C六、综合题(共3题,共15分)28、略
【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建国后农业政策的调整。材料一中“当年”分田与土地改革运动直接相关。与此相关的一部法律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今岁”分田又指党在农村采取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这一举措与十一届三中全会有关。从“当年”到“今岁”之间,党在探索社会主义经济建设过程中出现的两个失误是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材料二反映了我国20世纪50年代的农业社会主义改造。对比以上农村政策,我们能得到的认识是,农业政策调整要按客观经济规律办事;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生产关系要适应生产力的发展。【解析】【答案】(1)土地改革;《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十一届三中全会(3分)(2)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2分)(3)农业社会主义改造(或农业合作化运动)(1分)(4)按客观经济规律办事;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生产关系要适应生产力的发展(2分)29、略
【分析】【解析】
试题分析:第(1)问;主要考查学生对新中国成立历史意义的准确认识,联系已学知识可知新中国的成立开辟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从此,中国结束了一百多年来被侵略被奴役的屈辱历史,真正成为独立自主的国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二零二五版毛石挡土墙施工安全防护设施采购合同4篇
- 二零二五年度出国劳务人员福利待遇协议4篇
- 二零二五年度太阳能路灯照明工程设计与设备供应合同3篇
- 2025版教育行业学徒制实习协议范本3篇
- 2025年机场车库租赁与行李托运服务协议4篇
- 二零二五年度女方离婚上诉状法律援助合同
- 2025年度文化产业投资基金入股协议
- 2025年度沿海渔船租赁及捕捞作业合同范本4篇
- 2025年度农副产品电商平台数据共享与安全协议
- 2025版协议离婚纠纷解决与财产保全合同3篇
- 电化学储能电站安全规程
- 幼儿园学习使用人民币教案教案
- 2023年浙江省绍兴市中考科学真题(解析版)
- 语言学概论全套教学课件
- 大数据与人工智能概论
- 《史记》上册注音版
- 2018年湖北省武汉市中考数学试卷含解析
- 测绘工程产品价格表汇编
- 《肾脏的结构和功能》课件
- 装饰图案设计-装饰图案的形式课件
- 护理学基础教案导尿术catheterization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