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内…………○…………装…………○…………内…………○…………装…………○…………订…………○…………线…………○…………※※请※※不※※要※※在※※装※※订※※线※※内※※答※※题※※…………○…………外…………○…………装…………○…………订…………○…………线…………○…………第=page22页,总=sectionpages22页第=page11页,总=sectionpages11页2025年浙科版选择性必修3物理上册阶段测试试卷773考试试卷考试范围:全部知识点;考试时间:120分钟学校:______姓名:______班级:______考号:______总分栏题号一二三四五六总分得分评卷人得分一、选择题(共8题,共16分)1、质子和中于是由更基本的粒子即所谓“夸克”组成的.两个强作用电荷相反(类似于正负电荷)的夸克在距离很近时几乎没有相互作用(称为“渐近自由”);在距离较远时,它们之间就会出现很强的引力(导致所谓“夸克禁闭”).作为一个简单的模型,设这样的两夸克之间的相互作用力F与它们之间的距离r的关系为:
式中F0为大于零的常量,负号表示引力.用U表示夸克间的势能,令U0=F0(r2—r1),取无穷远为势能零点.下列U-r图示中正确的是()A.B.C.D.2、图中气缸内盛有定量的理想气体;气缸壁是导热的,缸外环境保持恒温,活塞与气缸壁的接触是光滑的,但不漏气.现将活塞杆与外界连接使其缓慢的向右移动,这样气体将等温膨胀并通过杆对外做功.若已知理想气体的内能只与温度有关,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气体是从单一热源吸热,全用来对外做功,因此此过程违反热力学第二定律B.气体是从单一热源吸热,但并未全用来对外做功,所以此过程不违反热力学第二定律C.气体是从单一热源吸热,全用来对外做功,但此过程不违反热力学第二定律D.ABC三种说法都不对3、下列各事例中是通过热传递改变物体内能的是()A.车床上车刀切削工件后发热B.用肥皂水淋车刀后车刀降温C.擦火柴时火柴头温度升高D.搓搓手就会觉得手发热4、关于分子动理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通过显微镜观察到的布朗运动是固体颗粒分子的无规则运动B.若已知氧气的摩尔体积和阿伏伽德罗常数,可估算出氧气分子的体积C.在两个相距很远的分子逐渐靠近到很难再靠近的过程中,分子间作用力逐渐增大D.分子势能和分子间作用力有可能同时随分子间的距离增大而增大5、氢原子的能级图如图所示,假设有一个处于n=4能级的氢原子;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氢原子向低能级跃迁过程中最多可发出6种不同频率的光B.氢原子跃迁至基态,核外电子的动能减小C.氢原子能吸收能量为0.31eV的光子发生跃迁D.氢原子辐射一个光子后,电子绕核半径增大6、关于天然放射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玛丽居里发现了天然放射现象B.天然放射现象说明原子是可以分割的C.原子序数大于或等于83的元素都具有放射性D.温度越高,放射性元素的放射性就越强7、在很多矿物质中,都不同程度地含有放射性元素,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α射线、β射线和γ射线都是电磁波B.在α、β、γ三种射线中,γ射线的穿透能力最强C.放射性元素发生β衰变时所释放的电子是原子核外的电子D.氡的半衰期为3.8天,矿物中氡原子核经过7.6天后全部消失8、发生放射性衰变为半衰期约为5730年。已知植物存活期间,其体内与的比例不变,生命活动结束后,的比例会持续减少。现测量某古木样品中的比例,发现正好是现代植物样品中14C比例的二分之一。则()A.该古木生命活动结束的年代距今约5730年B.再过约5730年,该样品中的将全部衰变殆尽C.衰变为的本质是D.改变样品测量环境的温度和压强,可以改变的衰变快慢评卷人得分二、多选题(共9题,共18分)9、下列固体物质哪些是晶体()A.雪花B.黄金C.玻璃D.食盐10、如图所示;ACBD是一厚度均匀的由同一种微粒构成的圆板。AB和CD是互相垂直的两条直径,在圆板所处平面内把圆板从图示位置转90°后电流表读数发生了变化(两种情况下都接触良好)。关于圆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圆板是非晶体B.圆板是多晶体C.圆板是单晶体D.圆板在各个方向上导电性不同11、关于物体中的分子,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质量相同的物体含有相同的分子数B.体积相同的物体含有相同的分子数C.摩尔数相同的物体含有相同的分子数D.在标准状态下,体积相同的不同气体含有相同的分子数12、对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该气体在体积缓慢增大的过程中,温度可能不变B.该气体在压强增大的过程中,一定吸热C.该气体被压缩的过程中,内能可能减少D.如果该气体与外界没有发生热量交换,则其分子的平均动能一定不变13、关于气体、固体,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一定量的理想气体的内能只与温度有关,温度升高时内能一定增加B.盛有气体的容器做减速运动时,容器中气体的内能随之减小C.一定量的某种理想气体在等压膨胀过程中,内能一定增加D.因为石英是晶体,所以由石英制成的玻璃也是晶体1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晶体具有天然规则的几何形状,是因为物质微粒是规则排列的B.有的物质能够生成种类不同的几种晶体,因为它们的物质微粒能够形成不同的空间结构C.凡具有各向同性的物质一定是非晶体D.晶体的各向异性是由晶体内部结构决定的1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液体中的扩散现象是由于液体的对流形成的B.液体表面张力与浸润现象都是分子力作用的表现C.只要两物体的质量、温度、体积相等,两物体的内能一定相等E.空调机在制冷过程中,从室内吸收的热量少于向室外放出的热量E.空调机在制冷过程中,从室内吸收的热量少于向室外放出的热量16、2021年4月13日;日本政府举行内阁会议,正式决定向海洋排放福岛核电站含有对海洋环境等有害的核废水。核废水排入大海以后,首先会影响到周边国家,然后经过海洋的大洋环流,十年以后,整个太平洋将会全部受到污染。它如果存在人的体内,就可能导致“三致”,致癌致畸致突变,对人的遗传基因有重大的影响。下图中,关于放射线的探测;应用与防护说法正确的是()
A.甲乙两图是在威耳逊云室中产生的径迹图,根据径迹的长短和粗细,可以知道乙图粒子为β粒子B.丙图是盖革-米勒计数管,它能用来计数,也能区分射线的种类C.丁图中是工业部门使用X射线来测塑料板或钢板的厚度D.(铀核)衰变为(氡核)要经过4次α衰变,4次β衰变17、天然放射性元素镭放出的粒子动能约为用粒子轰击氮原子核,核反应可能不止有一种,比如:①②等;我们可以通过计算判断其是否有可能发生。已知:各原子核的相对原子质量如下表所示,其中1u的质量对应931.5MeV的能量,下列关于第②种核反应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第②种核反应为放能反应,一次核反应放出的能量约为B.第②种核反应为吸能反应,一次核反应吸收的能量约为C.用该粒子()轰击静止的靶核(),可能发生第②种核反应D.若用的粒子轰击静止的靶核(),可能发生第②种核反应评卷人得分三、填空题(共8题,共16分)18、分子力F、分子势能与分子间距离r的关系图线如图中甲、乙两条曲线所示(取无穷远处分子势能),则其中为分子力F与分子间距离r的图像的是_________(填“甲图”或“乙图”)。将一个分子固定,另一分子从无穷远处向固定分子靠近直到不能再靠近的过程中,若分子仅受分子力作用,其速度将__________,加速度将___________。
19、热力学第二定律的克劳修斯表述和开尔文表述是_______的。(选填“等价”或“不等价”)20、仙女座星系是人们能用肉眼看到的最遥远的天体,但由于光速有限,你看到来自那里的光线,实际上已经在太空中行进了_________年,因此观察遥远的天体就等于在观察__________________.宇宙很大,所以计算天体间的距离时常用_________作为单位,它等于_________.21、氧气分子在0℃和100℃温度下,各速率区间的分子数占总分子数的百分比随气体分子速率的变化分别如图中两条曲线所示。根据图中提供的信息,图中曲线乙是氧气分子在______℃温度下各速率区间的分子数占总分子数的百分比随分子速率的变化曲线;100℃氧气的分子的平均速率比0℃氧气的分子的平均速率______(选填“大”或“小”)。
22、一种海浪发电机的气室如图所示。工作时;活塞随海浪上升或下降,改变气室中空气的压强,从而驱动进气阀门和出气阀门打开或关闭。气室先后经历吸入;压缩和排出空气的过程,推动出气口处的装置发电。气室中的空气可视为理想气体。
(1)下列对理想气体的理解,正确的有_____
A.理想气体实际上并不存在;只是一种理想模型。
B.只要气体压强不是很高就可视为理想气体。
C.一定质量的某种理想气体的内能与温度;体积都有关。
D.在任何温度;任何压强下;理想气体都遵循气体实验定律。
(2)压缩过程中,两个阀门均关闭。若此过程中,气室中的气体与外界无热量交换,内能增加了3.4×104J,则该气体的分子平均动能_____(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活塞对该气体所做的功_____(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3.4×104J。
(3)上述过程中,气体刚被压缩时的温度为27℃,体积为0.224m3,压强为1个标准大气压。已知1mol气体在1个标准大气压、0℃时的体积为22.4L,阿伏加德罗常数NA=6.02×1023mol-1,则此时气室中气体的分子数为_____。(计算结果保留一位有效数字)23、如图所示,绝热容器中装有理想气体,中是真空,二者体积相等,固定一个轻质绝热活塞,将可抽式绝热隔板缓慢抽开,气体稳定后其内能________(填“变大”、“变小”或“不变”);再打开缓慢调节右侧重物,直至封闭气体体积减小到总体积的一半,则封闭气体的温度________(填“升高”;“降低”或“不变”).
24、一定质量的气体,在温度不变的条件下,其_______与_______变化时的关系。25、现有四个核反应:
A.H+H→He+nB.U+n→X+Kr+3n
C.Na→Mg+eD.N+He→O+H
①________是发现质子的核反应方程,________是研究原子弹的基本核反应方程,________是研究氢弹的基本核反应方程。
②B项中X的质量数为________,中子数为________。
③C项中Na的半衰期为15小时,则64gNa经过45小时后还有_____g没有衰变评卷人得分四、作图题(共2题,共18分)26、根据气体分子动理论,气体分子运动的剧烈程度与温度有关,下列表格中的数据是研究氧气分子速率分布规律而列出的。按速率大小划分的区间(m/s)各速率区间的分子数占总分子数的百分比(%)0℃100℃100℃100以下1.40.7100~2008.15.4200~30017.011.9300~40021.417.4400~50020.418.6500~60015.116.7600~7009.212.9700~8004.57.9800~9002.04.6900以上0.93.9
试作出题中的分子运动速率分布图像。27、用连线连结起左边列出的科学家和右边列出的他所测定的物理量或证实过的物理事实。
A、布朗a;热功当量。
B、卡文迪许b;电磁波的存在。
C、焦耳c;万有引力恒量。
D、赫兹d;分子不断作热运动。
E、法拉第e;原子的有核结构。
F、牛顿f、电子电量评卷人得分五、实验题(共4题,共28分)28、1897年;汤姆孙根据阴极射线在电场和磁场中的偏转情况断定,它的本质是带负电的粒子流,并求出了这种粒子的比荷,他的研究装置如图所示。
真空管内的阴极发出的电子经加速后,穿过A、B中心的小孔沿直线进入到两块水平正对放置的平行金属板的区域,金属板之间未加电场时,射线不偏转,射在屏上点。按图示方式施加电场强度为的电场之后,射线发生偏转并射到屏上点。为了抵消阴极射线的偏转,使它从点回到需要在两块金属板之间的区域再施加一个大小合适;方向垂直于纸面的匀强磁场。
(1)匀强磁场的方向为______;
(2)若施加的匀强磁场磁感应强度为求出阴极射线的速度的表达式______。
(3)去掉间的电场,只保留(2)中的匀强磁场由于磁场方向与射线运动方向垂直,阴极射线在之间有磁场的区域内会形成一个半径为的圆弧,使得阴极射线落在屏上点。根据题目所有信息推导电子比荷的表达式为______。29、在“用油膜法估测油酸分子的大小”实验中;有下列步骤:
a;用注射器将事先配好的油酸酒精溶液滴1滴在水面上;待油膜形状稳定。
b;将画有油膜形状的玻璃板平放在坐标纸上;计算出油膜的面积,根据油酸的体积和面积计算出油酸分子直径的大小。
c;用注射器将事先配好的油酸酒精溶液一滴一滴地滴入量筒中;记下量筒内每增加一定体积时的滴数,由此计算出一滴油酸酒精溶液的体积。往边长约为40cm的浅盘里倒入2cm深的水。待水面稳定后将适量的痱子粉均匀撒在水面上。
d;将玻璃板放在浅盘上;然后将油膜的形状用彩笔描绘在玻璃板上。
(1)上述步骤中;正确的顺序是___________。(填写步骤前面的字母)
(2)已知1滴油酸酒精溶液中纯油酸的体积V,其在水面上形成的单分子油膜面积S,则油酸分子的直径___________。
(3)现油酸酒精溶液的浓度为每1000mL溶液中有纯油酸1mL,用注射器测得1mL上述溶液有50滴,把一滴该溶液滴入盛水的表面撒有痱子粉的浅盒里,待水面稳定后,测得油膜的轮廊如图所示。若图中正方形小方格的边长为2cm,则油膜的面积为___________估测油酸分子的直径是___________cm。
(4)该实验采用测量宏观量来测量微观量的方法;下列实验用到此方法的有___________。
A.用单摆测重力加速度。
B.用插针法测量玻璃的折射率。
C.用双缝干涉测光的波长30、某同学在进行“用油膜法估测分子的大小”的实验。
(1)首先要确定一滴油酸酒精溶液中纯油酸的体积,具体做法是:把浓度为η的油酸酒精溶液一滴一滴地滴入量筒,记下滴入溶液滴数n时量筒内增加的体积为V,则一滴溶液中含有纯油酸的体积为________;
(2)然后将一滴油酸酒精溶液滴入盛水的浅盘里,待水面上的油酸膜尽可能铺开且稳定后,记下油酸膜面分布图,清点小格数(不满格的按四舍五入折算)为k,已知图中每个正方形小方格的边长为a,则油膜的面积为________;
(3)由此可得出油酸分子直径大小的表达式为________。
31、某小组准备完成“用油膜法估测分子大小”的实验。
(1)步骤如下:
①向体积为3ml的纯油酸中加入酒精,直到油酸酒精溶液总体积为104ml;
②用注射器吸取上述溶液;一滴一滴地滴入小量筒,当滴入80滴时体积为1ml;
③先往边长为30~40cm的浅盘里倒入2cm深的水。
④用注射器往水面上滴一滴上述溶液;等油酸薄膜形状稳定后,将事先准备好的玻璃板放在浅盘上,并在玻璃板上描出油酸薄膜的轮廓。
⑤将描有油酸薄膜轮廓的玻璃板,放在画有许多边长为1cm的小正方形的坐标纸上,读出轮廓范围内正方形的总数为N。
上述过程中遗漏的步骤是_____;
(2)在步骤④中描出油酸膜的形状,然后将其放在画有许多边长为1cm的小正方形的坐标纸上,如图所示,则油酸分子的直径d=_____;(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3)实验结束后同学们发现所测的分子直径d有些偏大。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可能是()
A.配制油酸溶液时纯油酸的体积测量时偏大了。
B.油酸酒精溶液长时间放置;酒精挥发使溶液的浓度发生了变化。
C.计算油膜面积时;只数了完整的方格数。
D.求每滴溶液中纯油酸的体积时,1ml溶液的滴数少记了10滴评卷人得分六、解答题(共4题,共12分)32、如图所示,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经历了的状态变化过程,在此过程中气体的内能增加了135J,外界对气体做了90J的功。已知状态时气体的体积求:
(1)从状态到状态的过程中;气体与外界热交换的热量,是吸热还是放热;
(2)状态时气体的压强
33、如图所示为可加热饭盒(可视为气缸),饭盒盖上有一排气口,饭盒内封闭了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气体的初始温度为27℃,压强为大气压强p0。现缓慢加热饭盒使其内部气体温度达到57℃,已知p0=1.0×105Pa。
(1)求此时封闭气体的压强;
(2)打开排气口;放出部分气体,当饭盒内气体压强与外界大气压强相等时,求排出气体与饭盒内剩余气体的质量比(假设此过程中饭盒内气体温度不变)。
34、严冬的早晨,室外温度恒为-3℃,小王发现自家汽车前轮胎偏低,只有200kPa。于是他将车开到附近汽车修理厂给前轮充气(此过程胎压视为不变)。若将汽车轮胎内气体视为理想气体,正常情况下,安全气压范围为230~300kPa(超过300kPa会有爆胎危险),汽车轮胎容积为V0。
(1)若充气泵每分钟能充入压强为100kPa的气体体积0.1V0;充气几分钟可以使轮胎气压达到230kPa?(忽略充气过程轮胎体积和温度变化)
(2)若该车充气后(气压为230kPa)开入室内停车场,温度为27℃,充分热交换后,车轮胎内气压是多少?是否有爆胎危险?(忽略此过程胎内气体体积变化)35、图甲是研究光电效应的实验电路,图乙是氢原子的能级示意图。用一群大量处于能级的氢原子向低能级跃迁时所发出的光照射该金属K,并使a、b间的电压从零开始逐渐增大,发现当电压表的示数增大到7.49V时,电流表的示数刚好减小到零。已知电子电荷量普朗克常量
(1)照射金属K的光中有几种不同频率的光?求其中光子的能量最小值
(2)求金属K的逸出功
(3)求金属K的截止频率(结果保留两位小数)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共8题,共16分)1、B【分析】【详解】
从无穷远处电势为零开始到r=r2位置,势能恒定为零,在r=r2到r=r1过程中,恒定引力做正功,势能逐渐均匀减小,即势能为负值且越来越小,此部分图像为A、B选项中所示;r<r1之后势能不变,恒定为-U0,由引力做功等于势能将少量,故U0=F0(r2-r1);故B正确,ACD错误。
故选B.2、C【分析】【详解】
气体等温膨胀;内能不变,从外界吸收的热量全部对外做功,但这个过程引起了其他变化,如有外力控制着活塞缓慢的移动,而非自动进行的,有“第三方”的参与,不违背热力学第二定律。
故选:C。3、B【分析】【详解】
车床上车刀切削工件后发热;擦火柴时火柴头温度升高、搓搓手就会觉得手发热都是通过做功改变内能的;而用肥皂水淋车刀后车刀降温是通过热传递改变物体内能。
故选B。4、D【分析】【详解】
A.通过显微镜观察到的布朗运动是固体颗粒的无规则运动;不是固体颗粒分子的无规则运动,选项A错误;
B.用氧气的摩尔体积除以阿伏伽德罗常数得到的是氧气分子运动占据的空间的体积;不能估算出氧气分子的体积,选项B错误;
C.在两个相距很远的分子逐渐靠近到很难再靠近的过程中;分子间作用力先增加后减小,再增加,选项C错误;
D.当r>r0时分子势能随分子间的距离增大而增大;当r>r0时分子力随分子间距的增大先增加后减小,则在r>r0的某个范围内;分子势能和分子间作用力有可能同时随分子间的距离增大而增大,选项D正确。
故选D。5、C【分析】【详解】
A.一个处于n=4能级的氢原子向低能级跃迁过程中最多可发出3种不同频率的光;即对应着4→3;3→2、2→1,选项A错误;
B.氢原子跃迁至基态,核外电子的运动半径减小,根据
即
则动能变大;选项B错误;
C.氢原子能吸收能量为0.31eV的光子,会从n=4跃迁到n=5的能级;选项C正确;
D.氢原子辐射一个光子后;将由高能级向低能级跃迁,则电子绕核半径将减小,选项D错误。
故选C。6、C【分析】【分析】
【详解】
A.贝可勒尔发现天然放射现象;故A错误;
B.天然放射现象说明原子核内部是有结构的;并不是原子可以再分的,故B错误;
C.原子序数大于或等于83的元素;都具有放射性,原子序数小于83的元素,有的也具有放射性,故C正确;
D.放射性元素的放射性由原子核内部因素决定;即与元素的种类有关,与温度无关,故D错误;
故选C。7、B【分析】【详解】
A.α射线、β射线不是电磁波,γ射线是电磁波;选项A错误;
B.在α、β、γ三种射线中,γ射线的穿透能力最强;选项B正确;
C.放射性元素发生β衰变时所释放的电子是原子核内的中子转化为质子时放出的电子;选项C错误;
D.氡的半衰期为3.8天,矿物中氡原子核经过7.6天后还有的氡没有衰变;选项D错误。
故选B。8、A【分析】【详解】
A.由半衰期公式可得
古木样品中的比例,是现代植物样品中14C比例的二分之一,则:A正确;
B.再过约5730年,该样品中的将变为原来的四分之一;B错误;
C.衰变为的本质是衰变;C错误;
D.改变样品测量环境的温度和压强,不可以改变的半衰期;因此不可以改变的衰变快慢,D错误;
故选A。二、多选题(共9题,共18分)9、A:B:D【分析】【分析】
【详解】
玻璃是非晶体;雪花;食盐是晶体,黄金是金属,各种金属材料是晶体(属晶体中的多晶体)。
故选ABD。10、C:D【分析】【详解】
单晶体显示各向异性;而多晶体和非晶体显示各向同性;根据题意可知,圆板在两个不同方向的导电性不同,则表现为各向异性,为单晶体。
故选CD。11、A:B【分析】【分析】
【详解】
A.质量相等的同种物体含有相同的分子数;等质量的不同物质构成的物体分子数不同,故A错误,符合题意;
B.同种物质体积相同时含有的分子数相同;不同种物质体积相同时含有的分子数不同,故B错误,符合题意;
C.物质的量相同的物体含有相同的分子数;故C正确,不符合题意;
D.在标准状况下;1moL任何气体的体积都是22.4L,故标况下体积相同的不同气体,物质的量相同,含有相同的分子数,故D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选AB。12、A:C【分析】【分析】
【详解】
A.由理想气体状态方程=C
可知V缓慢增大时,当pV不变时;则温度不变,A正确。
B.同理p增大时如果V减小且pV不变,则T不变,内能U不变,外界对系统做正功W,由热力学第一定律ΔU=W+Q=0,知Q为负;放出热量,B错误。
C.由=C
分析知V减小时T可能减小;即内能可能减小,C正确。
D.由
知,当Q=0时,如果W≠0,则即温度变化,分子平均动能变化,D错误。
故选AC。13、A:C【分析】【详解】
A.一定量的理想气体的内能只与温度有关;温度升高内能增大,温度降低内能减小,故A正确;
B.气体的内能与运动状态无关;只与温度有关,故B错误;
C.等压膨胀过程中根据盖吕萨克定律可知;气体温度升高,则内能增大,故C正确;
D.石英是晶体;而玻璃没有确定的熔点,为非晶体,故D错误。
故选AC。14、A:B:D【分析】【分析】
【详解】
ABD.晶体的外形;物理性质都是由晶体的微观结构决定的;有的物质能够生成种类不同的几种晶体,因为它们的物质微粒能够形成不同的空间结构,ABD正确;
C.具有各向同性的物质不一定是非晶体;多晶体也具有这样的性质,C错误。
故选ABD。15、B:D:E【分析】【分析】
【详解】
A.液体中的扩散现象都是由于分子热运动而产生的;故A错误;
B.液体的表面张力是分子力作用的表现;外层分子较为稀疏,分子间表现为引力;浸润现象也是分子力作用的表现,故B正确;
C.物体的内能等于组成该物体的所有分子做热运动的动能与分子势能的总和;两物体的温度相同则分子的平均动能相等,但是物体的总动能与分子数有关,质量和体积相等的物体仅说明物体的平均密度相同,如果不是同一种物质,它们的总分子数不一定相等,因此两物体的内能不一定相等,故C错误;
D.分子间的引力和斥力都是随分子间距离的减小而增大;只不过在不同情况下合力对外表现不同,故D正确;
E.空调机在制冷过程中;从室内吸收的热量少于向室外放出的热量,因为电能也有部分转化为热能,故E正确。
故选BDE.16、A:D【分析】【分析】
【详解】
A.因为β粒子的质量小,跟气体碰撞时容易改变方向,并且电离本领小,沿途产生的离子小,所以低速β粒子的径迹又短又粗而且时弯曲的;A正确;
B.不同的射线在盖革-米勒计数管中产生的脉冲现象相同;因此它只能用于计数,不能区分射线种类,B错误;
C.丁图中是工业部门使用r射线来测塑料板或钢板的厚度;C错误;
D.根据质量数和电荷数守恒可得。
D正确。
故选AD。17、B:D【分析】【分析】
【详解】
AB.由于。
说明反应后原子核的质量在增加;该反应为吸能反应,且。
则B项正确;A项错误;
CD.由反应前后动量守恒和能量守恒可知当反应后共速时;用。
的粒子实验;生成新核的总动能为。
系统损失的动能最多为该能量小于发生核反应所需要吸收的故不能发生第②种核反应,同理,初动能达到损失动能最多为大于反应所需要的能量,该反应可以发生,D项正确.C项错误。
故选BD。三、填空题(共8题,共16分)18、略
【分析】【分析】
【详解】
[1]因为在平衡位置分子间作用力为零,所以甲图为分子力F与分子间距离r的图像;
[2]由乙图可知,两个分子靠近到分子势能为零时分子的动能为零。因此两分子靠近的间距最小距离比小。由图像乙可知,在r减小过程中;分子势能先减小后增大,根据能量守恒,分子动能先增大后减小,所以速度将先增大后减小;
[3]因为靠近过程的最小距离比小,所由图甲可知,分子间作用力大小先增大后减小再增大,所以加速度将先增大后减小再增大。【解析】甲图先增大后减小先增大后减小再增大19、略
【分析】【分析】
【详解】
略【解析】等价20、略
【分析】【详解】
[1]仙女座星系离地球大约200万光年;看到来自那里的光线,实际上已经在太空中行进了200万年,因此观察遥远的天体就等于在观察宇宙的过去;
[2]由于距离太远;因此常用光年作单位;
[3]光年是光一年走过的距离。
【解析】200万宇宙的过去光年21、略
【分析】【分析】
【详解】
[1]由图可知;具有最大比例的速率区间,100℃时对应的速率大,则曲线乙是氧气分子在100℃度下各速率区间的分子数占总分子数的百分比随分子速率的变化曲线。
[2]温度越高,大速率的分子所占的百分比越大,分子的平均动能越大,则100℃氧气的分子的平均速率比0℃氧气的分子的平均速率大。【解析】①.100②.大22、略
【分析】【分析】
【详解】
(1)[1]AD.理想气体是指在任何温度;任何压强下都遵守气体实验定律的气体;是为了研究方便而引入的不计本身大小、分子间除碰撞外不计相互作用力,无分子势能、分子间碰撞为弹性碰撞的理想模型,故AD正确;
B.实际气体温度不太低;压强不太大时可视为理想气体;故B错误;
C.由于理想气体不计分子势能;因此其内阻只与温度有关,故C错误。
故选AD。
(2)[2][3]由于压缩过程中气体与外界无热量交换,气体内能增加,因此温度升高,气体的分子平均动能增大,根据热力学第一定律可知W=ΔU=3.4×104J
(3)[4]设气体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为V0,上述过程为等压过程,有=
气体物质的量为n=
分子数为N=nNA
联立以上各式并代入数据解得N==5×1024【解析】AD增大等于5×102423、略
【分析】【详解】
[1]抽开隔板时,由于下方是真空,气体做自由扩散气体没有对外做功,又没有热传递,则根据可知;气体的内能不变;
[2]活塞下降气体被压缩的过程中,外界对气体做功,根据可知,气体内能增大,温度升高。【解析】不变升高24、略
【分析】【分析】
【详解】
略【解析】压强体积25、略
【分析】【详解】
①[1][2][3]D是发现质子的核反应方程;B是研究原子弹的基本核反应方程;A是研究氢弹的基本核反应方程。
②[4][5]B项中X的质量数为235+1-89-3=144;电荷数92-36=56,中子数144-56=88。
③[5]C项中Na的半衰期为15小时,则64gNa经过45小时,即3个半衰期后没有衰变的质量还有【解析】DBA144888四、作图题(共2题,共18分)26、略
【分析】【详解】
分子运动速率分布图像如图所示:
横坐标:表示分子的速率。
纵坐标:表示各速率区间的分子数占总分子数的百分比。【解析】见解析27、略
【解析】五、实验题(共4题,共28分)28、略
【分析】【详解】
(1)[1]由图可知;电子所受电场力的方向竖直向上,加上磁场后电子不发生偏转,则电子做匀速直线运动,所以洛伦兹力方向竖直向下,根据左手定则可知,磁场方向垂直纸面向里。
(2)[2]电子做匀速直线运动,处于平衡状态,由平衡条件得
解得
(3)[3]去掉间的电场,只保留(2)中的匀强磁场电子做匀速圆周运动,洛伦兹力提供向心力,由牛顿第二定律得
解得电子比荷的表达式为【解析】垂直纸面向里29、略
【分析】【详解】
(1)[1]“油膜法估测油酸分子的大小”实验步骤为:配制酒精油酸溶液,测定一滴酒精油酸溶液的体积,准备浅水盘,形成油膜,描绘油膜边缘,测量油膜面积、计算分子直径,即正确的顺序是
(2)[2]根据题意可知,油酸分子的直径为
(3)[3]根据题意可知,每个小格的面积为
根据不足半个的舍去,多余半个的算一个,由图示油膜可知,正方形的个数是个,则油膜的面积为
[4]根据题意可知,一滴油酸酒精溶液中油酸的体积为
则油酸分子的直径是
(4)[5]A.“单摆测重力加速度”实验中;采用测量摆球完成30或50次全振动所用的时间,属于通过累积的方法将微小量转换成较大的量再进行测量,以减小所测时间的误差,故A正确;
B.用“插针法测量玻璃的折射率”实验中,任意画出一条入射光线,在光路上插上大头针在确定位置时,应使挡住的像,挡住以及的像;未用到通过累积的方法将微小量转换成较大的量再进行测量的方法,故B错误;
C.“双缝干涉测光的波长”实验中,采用测量N个条纹的间距来获得条纹间距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二零二五年度临时用工工作满意度调查及改进协议4篇
- 二零二五年度宿舍安全管理宿管员聘用协议范本3篇
- 二零二五年度ISO 22000食品安全管理体系认证咨询协议3篇
- 二零二五年度商业地产项目配套场地租赁服务协议2篇
- 二零二五年度外资企业外籍员工聘用协议范本3篇
- 2025年度文化旅游项目募集资金三方监管合同4篇
- 2025年度猪圈建造与生物安全防护合同4篇
- 2025年度生物制药研发合作协议
- 二零二五年度城市绿化用地承包合同范本4篇
- 2025年智能车辆识别一体机销售与服务合同范本4篇
- 班级建设方案中等职业学校班主任能力大赛
- 纤维增强复合材料 单向增强材料Ⅰ型-Ⅱ 型混合层间断裂韧性的测定 编制说明
- 习近平法治思想概论教学课件绪论
- 宠物会展策划设计方案
- 孤残儿童护理员(四级)试题
- 梁湘润《子平基础概要》简体版
- 医院急诊医学小讲课课件:急诊呼吸衰竭的处理
- 肠梗阻导管在临床中的使用及护理课件
- 调料厂工作管理制度
- 小学英语单词汇总大全打印
- 卫生健康系统安全生产隐患全面排查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