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八年级历史上册专题复习02近代化的探索专题解读本专题是中国近代化的探索历程。洋务运动是封建统治阶级学习西方先进技术的自救运动,开启了中国近代化的历程。戊戌变法、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是资产阶级不同派别为救亡图存而进行的探索。中国近代化从学习西方物质技术,到学习欧美的政治制度,再到学习西方思想文化;从以欧美为师、宣传资产阶级的民主、科学,到以俄为师、宣传马克思主义,呈现出由浅入深、层层推进的发展特征。中国在饱受列强欺凌、被迫开放的环境中不断进行着经济、政治和思想文化的变革,中国的近代化艰难起步,社会结构开始逐步从传统社会向近代社会转型。洋务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是中国近代化过程中的重大事件,是历年中考的重点和热点。复习时,既要加强对基础知识的记忆,如领导阶层、代表人物、主张(口号、纲领)、结局等,又要加强对重点知识的理解与运用,如维新派、革命派、先进知识分子,各派主张与实践活动的差异,从而把握中国近代化进程的历史特征与作用。复习目标1.了解洋务创办的主要军事工业和民用工业,说明洋务运动的作用。2.知道维新派的主要代表人物,了解百日维新。3.知道中国同盟会和三民主义。4.了解武昌起义和中华民国成立,认识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5.知道新文化运动的代表人物,理解新文化运动的作用。知识整理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各阶级、阶层对近代化的探索(一)地主阶级洋务派的探索洋务运动(学习西方经济技术器物)1.目的:利用西方先进技术,强兵富国,维护清王朝的统治。代表人物:中央奕䜣;地方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起止时间:19世纪60年代到90年代中期4.洋务运动的内容(1)创办近代军事洋务派以自强为口号,先后创办了安庆内军械所、江南制造总局、福州船政局等一批近代军事工业。(2)培养人才:为了洋务的需要,洋务派还兴办新式学校,培养翻译和军事人才;设立翻译馆,翻译外国科技书籍;派遣留学生出国深造等。(3)创办民用企业:洋务派提出“求富”的主张,开办一些近代民用企业,比如轮船招商局、开平煤矿、汉阳铁厂、湖北织布局等。(4)建立新式海陆军19世纪60年代起,洋务派开始组建新式洋枪队。19世纪80年代,初步建成了南洋、北洋和福建三支海军。其中,北洋舰队规模最大。5、洋务运动的评价:(1)洋务运动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近代化运动。(2)中国近代化的军事工业、民用企业、交通运输业等逐渐发展起来,在客观上促进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对外国资本的入侵起到了一定的抵制作用。由于洋务运动的根本目的是维护和巩固清政府的统治,再加上其内部的腐败和外国势力的挤压,它没有使中国走上富强的道路。资产阶级两个派别的探索(学习西方政治制度):1、维新变法(资产阶级维新派的探索)(1)背景:民族资本主义初步发展,资产阶级作为新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民族危机的加重。(2)代表人物:康有为、梁启超、谭嗣同等(3)主张:学习西方,实行君主立宪制,自上而下地进行资产阶级改良运动,以挽救民族危机。(4)过程:A.公车上书(揭开维新变法序幕)、B.组织学会,创办报刊,宣传变法,影响最大的报刊是上海的《时务报》和天津的《国闻报》。C.变法的高潮:清政府颁布《定国是诏》(变法开始)D.结局:变法触犯了以慈禧太后为首的顽固派的利益,慈禧发动戊戌政变镇压变法,变法失败。作用:在思想文化方面产生了广泛而持久的影响。启示:资产阶级君主立宪道路在中国是行不通的。资产阶级革命派的探索辛亥革命政治主张:通过革命手段,推翻清朝统治,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代表人物:孙中山、宋教仁、黄兴等纲领:民族、民权、民主三民主义为纲领,试图以革命手段在中国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经过:A.孙中山成立兴中会和同盟会;B.先后发动萍浏醴起义、安庆起义、镇南关起义、黄花岗起义;章炳麟、邹容、陈天华等传播革命思想;C.1911年10月10日发动武昌起义,辛亥革命爆发;D.1912年元旦建立中华民国;E.1912年3月11日,颁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结局:革命果实被袁世凯窃取,辛亥革命失败维护民主共和的斗争:“二次革命”“护国运动”等一系列斗争,但最终未能彻底完成反帝反封的任务。启示:资产阶级共和国的方案在当时中国是行不通的。3、思想文化领域的学习新文化运动1).原因:新生的中华民国很快陷入政局混乱的局面之中。一部分先进知识分子经过痛苦的反思认识到:仅有政治制度的革新不足以救中国,必须进行一场思想文化领域的革新运动。2).兴起的时间:1915年3).兴起的标志:陈独秀在上海创办《新青年》,并在创刊号上发表《敬告青年》。4).《新青年》的主要撰稿人有:胡适、李大钊、鲁迅等。5).宣传的思想:西方的民主与科学思想,猛烈抨击中国传统的旧道德和旧文化。6).新文化运动的重要阵地:《新青年》和北京大学。7).口号:民主与科学8).内容:新文化运动抨击旧道德和旧文化;新文化运动提倡民主与科学;提倡白话文,主张推倒旧文学,建设新文学。.评价:新文化运动是一次伟大的思想解放运动。新文化运动动摇了封建道德礼教的统治地位,使中国人民接受了一次民主与科学的洗礼,为随后爆发的五四运动起了思想宣传和铺垫的作用。新文化运动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看法带有一定的片面性。教师点拨一、四次探索运动比较运动名称领导阶级学习层面思想主张目的性质洋务运动地主阶级洋务派器物自强求富维护清朝统治是一次失败的封建统治者的自救运动戊戌变法资产阶级维新派政治制度变法图强建立君主立宪制是一次资产阶级自上而下的改良运动辛亥革命资产阶级革命派(孙中山)政治制度三民主义追求民主共和,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是一次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新文化运动激进的资产阶级知识分子(陈独秀)思想文化民主科学追求民主和科学改造国民性是我国历史上一次空前的思想解放运动二、近代化探索的特点:从学习西方科学技术到政治制度再到思想文化,呈现出层层递进,由表及里由浅入深。三、近代仁人志士值得后人继承和发扬的优秀品质有哪些?勇于创新,敢于斗争,愈挫愈奋。不畏艰难险阻,胸怀天下。忧国忧民,以拯救民族危亡为己任。感悟启示:中国近代史是一部列强侵华的屈辱史,面对屈辱,我们的先贤们进行了前仆后继的探索,青少年学生要以前辈为榜样,牢记落后就要挨打的历史教训,勿忘国耻,振兴中华。中国的近代史又是一部民族探索史,地主阶级、农民阶级和资产阶级由于自身的局限性,都不能提出科学的革命纲领,不能改变中国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只有共产党才能救中国,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对待传统文化和外来文化都应该一分为二的看待,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由专制到民主,由人制到法制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知识巩固测试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5小题)19世纪60年代到90年代的洋务运动是中国近代化的开端。洋务派的活动不包括()A.创办近代军事、民用企业 B.兴办新式学堂,派遣留学生
C.改革清朝的官制 D.编练新式海军和陆军下列几项戊戌变法的法令在洋务运动时早已做过的是()A.改革政府机构、裁撤冗官 B.鼓励私人兴办工矿企业
C.创办报刊、开放言论 D.翻译西方书籍郑观应在《盛世危言》中说:“欲自强,必先致富;欲致富,必首在振工商,必先讲求学校,立速宪法,尊重道德,改良政治。”他强调的是()A.学习西方的技术 B.学习西方的学习教育
C.学习西方的制度 D.学习西方的思想文化口号往往反映一场运动的目的和诉求,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自强求富”“变法图强”“三民主义”反映的时代特征是()A.屈辱与抗争 B.落后与探索 C.变法与图强 D.内忧与外患有学者认为,戊戌新政不只是继承了洋务新政的遗产,更多的是对洋务新政的超越。以下属于“超越”的表现是()A.学习先进科技 B.涉及制度改革 C.增强海军实力 D.开办近代教育历史是相互影响,相互联系的一个整体,下列历史事件其相互联系,最恰当的是()
A.①→②→③ B.②→①→③ C. D.李鸿章、康有为、孙中山都是中国近代化进程中有重要影响力的人物。下列表述错误的是(
)A.李鸿章创办北洋海军,推动了国防发展 B.康有为的维新变法有利思想启蒙
C.孙中山是中国近代民主革命的先行者 D.三位人物都代表并维护资产阶级的利益维新变法运动失败了,但在那个时期的新式学堂和开设西学的书院里,出过黄兴、蔡锷等民主革命的风云人物;而随之兴起的学会,则为广开民智介绍了西方的科学知识。由此可见,戊戌变法()A.是一场救亡图存的爱国运动 B.改变了中国的封建制度
C.在思想文化方面产生深远影响 D.直接导致民主革命的兴起19世纪,在中国近代化探索的历程中,国人相继走过了自救之路、维新之路,但都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历史使命,探索之路任重道远。下列选项中,属于“自救之路”“维新之路”的史实分别是()A.洋务运动、辛亥革命 B.洋务运动、戊戌变法
C.新文化运动、五四运动 D.五四运动、戊戌变法1895年甲午战争失败,民族危机迫在眉睫,朝野士大夫不得不放弃洋务制器兴国的迷梦,开始了更深层次的思考。这一“思考”()A.是中国近代化探索的开端 B.推翻了清王朝的封建专制统治
C.使谋求制度变革提上日程 D.使民族资本主义出现“短暂春天”费正清在《伟大的中国革命》中提到:“(1903年)梁启超否定了儒教中的狭隘忠诚和以家庭为中心的自私观念,主张集体的民主和建立一个强大的国家。”材料中梁启超提出的“主张集体的民主和建立一个强大的国家”这一观点随后有哪一历史事件实现()A.戊戌变法 B.洋务运动 C.辛亥革命 D.新文化运动“辛亥革命从根本上确立了中国'民主共和'的政治方向,因此促进了中华民族的复兴”。这主要体现在当时(
)A.提出三民主义 B.推翻封建制度
C.建立民国和颁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D.完成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学生以“中国近代化的探索”为话题展开讨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B.C. D.如图是陈独秀关于辛亥革命的言论。该言论表明他认为辛亥革命失败的原因是(
)
A.旧思想根深蒂固 B.民族资产阶级力量弱小
C.革命果实被窃取 D.没有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纲领下表归纳了近代以来先进中国人为实现民族复兴进行的四次重大探索。请按提示在下表的①②③
处填写对应答案(
)梦想重人探索代表人物自强求富梦①李鸿章变法强国梦戊戌变法康有为民主共和梦辛亥革命②民主科学梦新文化运动③A.①五四运动②孙中山⑨曾国藩 B.①洋务运动②孙中山③陈独秀
C.①五四运动②曾国藩③胡适 D.①洋务运动②陈独秀③梁启超二、材料解析题(本大题共3小题)实现近代化是近代以来世界各国发展的必由之路,在向近代化迈进的过程中,中国走出了自己的道路。材料一:江南制造总局福州船政局京师同文馆汉阳铁厂材料二:欧美的物质文明,我们可以完全效仿,可以盲从,搬进中国来也行得通。如果不管中国自己的风土人情是怎么样的,便像学习外国机器一样,把外国管理社会的政治硬搬进来,那便是大错。——孙中山《三民主义·民权主义·第五讲》材料三:我在他们所反对的方面看到的是对全部文化遗产更彻底、更全面的抨击……并没有什么新奇之处,但种种抨击不仅指向传统的儒家社会,而且指向整个传统。——《剑桥中华民国史》(上卷)(1)材料一中四张图片均与哪一历史事件相关?请指出该事件在中国近代化中的地位。(2)根据材料二,概括孙中山对西方文明的态度。(3)材料三中的“他们”指谁?(至少写出两位),根据材料说说“他们”的活动在当时起到怎样的作用。(4)回顾近代化的历程,请概述中国近代化探索的特点。(答出任意一点即可)。阅读下材料,完成各题
材料一
中国近代化是中国社会由古代封建社会向近代社会转变的过程,也是中国人民向西方学习,探索救国之路的过程。走自强、变法和革命的历程,经历了经济、政治和思想文化的一系列变革。
材料二(1)根据材料回答,中国1919年以前经历了哪几次近代化的探索?
(2)图一最能体现的洋务派的口号是什么?简述图二人物推动下的变法对中国社会的积极作用。
(3)图三人物领导的革命终结了中国的什么政治制度?图四人物1915年9月主持创办什么杂志进行思想文化运动?
(4)结合所学知识,说说这些历史事件对近代中国产生哪些共同的积极影响。
(5)中国近代化探索的特点是什么?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由于中国人闭关自守、骄傲自满,三次灾难性的战争使他们受到了巨大的刺激:第一次是1839-1842年同英国的战争,第二次是1856-1858年同英、法的战争,第三次是1895年同日本的战争。在这些战争中所遭到的耻辱性失败,迫使中国人打开大门,结束他们对西方的屈辱态度,重新评价自己的传统文明。——【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1)材料一中第二次灾难性战争是什么?清政府“重新评价自己的传统文明”,采取了什么自救活动?这场“自强运动”对中国近代社会发展产生了哪些积极影响?(2)第三次同日本的战争签订的条约中哪项内容对中国危害最大?该条约给中国社会带来了怎样的危害?材料二:是中国自由神,三民五权,推翻历史数千年专制之局,
愿吾侪后死者,齐心协力,完成先生一二件未竟之功。(3)材料中“先生”指谁?“推翻历史数千年专制之局”指什么事件?怎样理解“这一事件是20世纪中国的一次历史性的剧变”?材料三中国近代化是先进的中国人向西方学习,艰难探索救国之路的过程。近五十年来,中国人渐渐知道自己的不足。第一期,器物上感觉不足。第二期,制度上感觉不足。第三期,便是从文化根本上感觉不足。材料四西洋近代文明能够满足人类心灵上的要求的程度,远非东洋旧文明所能梦见。——胡适《我们对于西洋近代文明的态度》(4)为解决近代史上“文化”的不足,学习“西洋近代文明”的口号有哪些?你如何看待胡适对“西洋近代文明”和“东洋旧文明”的态度?
参考答案1.【答案】C【知识点】洋务运动时期的新式教育、洋务运动时期的军事工业、洋务运动时期的民用工业、洋务运动时期的新式海陆军【解析】C.依据题干结合所学可知,洋务运动以“自强”为口号,发展近代军事工业;以“求富”为口号,开办了一批近代民用工业;兴办新式学校,培养翻译和军事人才,设立翻译馆,翻译外国科技书籍(京师同文馆);派遣留学生出国深造;建立新式海陆军。陆军:组建新式洋枪队;海军:建成南洋、北洋和福建三支海军。并无改革清朝官制一项。故C符合题意。ABD.综上所述,三项均不符题意,故排除ABD。故选C。
2.【答案】D【知识点】百日维新、洋务运动时期的新式教育、洋务运动时期的军事工业、洋务运动时期的民用工业【解析】D.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洋务运动主张学习西方的器物技术,洋务运动时期创办新式学堂,创办京师同文馆,翻译西方书籍,在戊戌变法中将京师同文馆并入京师大学堂。AC.洋务运动只是学习西方的器物根本是维护封建统治,并不主张学习西方的制度,这两项在洋务运动时期没有实行。B.洋务运动时期创办的民用工业也是带有封建性质的,并不鼓励私人兴办工矿企业。
故选D。
3.【答案】C【知识点】洋务运动时期的军事工业、洋务运动时期的民用工业、洋务运动的作用和局限性【解析】C.由题干内容可知,材料中的“振工商”是指学习西方经济,发展资本主义;“求学校”是指学习西方的近代教育;“立宪法,改良政治”是指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从材料最后郑观应强调要“速立宪法,尊重道德,改良政治”可知,他强调的是学习西方的制度。故C正确。ABD.不符合题干中要学习的内容,排除ABD。故选C。
4.【答案】B【知识点】百日维新、洋务运动时期的军事工业、洋务运动时期的民用工业、三民主义、洋务运动的作用和局限性5.【答案】B【知识点】百日维新、洋务运动时期的新式教育、洋务运动时期的军事工业、洋务运动时期的民用工业、洋务运动的作用和局限性、洋务运动时期的新式海陆军、戊戌变法的影响6.【答案】C【知识点】百日维新、公车上书、明治维新的评价、《马关条约》的签订和影响、甲午中日战争的主要战役【解析】C.据所学知,明治维新使日本成为了亚洲强国,走上了对外扩张的道路,发动了对侵略中国的甲午中日战争;甲午战后,中国的民族危机加深,为了挽救民族危亡,资产阶级维新派发动了公车上书,拉开了维新变法的序幕,中国以日本明治维新为榜样进行了戊戌变法。所以最能体现三者之间关系的图片是C项,故C项正确。ABD.综上所述,这三项的关系均不符合史实,故排除ABD。故选C。
7.【答案】D【知识点】百日维新、洋务运动的兴起及其代表人物、维新派和维新变法思想的传播、辛亥革命的影响、洋务运动时期的新式海陆军【解析】A.李鸿章是洋务派的代表人物,他创办北洋海军和兴办军事工业,推动了国防发展,故A正确。B.康有为的维新变法,促进了晚清的思想启蒙,故B正确。C.孙中山从19世纪末开始了反清革命的生涯,是近代民主革命的先行者,故C正确。D.李鸿章是清政府中的洋务派高官,他镇压太平天国、创办军事工业、兴建海军,都是为了维护清政府的统治,而不是代表资产阶级的利益,故D说法错误。故选D。
8.【答案】C【知识点】维新派和维新变法思想的传播、戊戌变法的影响【解析】C.据题干信息及所学可知,维新变法运动期间,所开办的新式学堂和书院培养出黄兴、蔡锷等民主革命的风云人物,创办的学会也起到传播西方科学知识的开启民智的作用,可见戊戌变法对促进人们的思想启蒙,在思想文化方面产生深远影响,故C正确。AB.A项与题干信息不符,B项明显不符合史实,均不符合题意,故AB错误。D.维新派主张变法改良,实行君主立宪制,与民主革命兴起无直接联系,故D错误。故选C。
9.【答案】B【知识点】百日维新、洋务运动的兴起及其代表人物、洋务运动的作用和局限性、戊戌变法的影响10.【答案】C【知识点】百日维新、公车上书、《马关条约》的签订和影响11.【答案】C【知识点】《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辛亥革命的影响、中华民国的建立、武昌起义【解析】A.1898年戊戌变法,故排除A。B.19世纪60——90年代的.洋务运动,故排除B。
C.据“主张集体的民主和建立一个强大的国家”及所学知识可知,这一观点随后由辛亥革命实现。1911年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政府,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结束,建立了中华民国。颁布了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性质的《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从此,民主共和国的观念深入人心。故C正确。D.1915年的新文化运动,故排除D。故选C。
12.【答案】C【知识点】辛亥革命的影响、《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中华民国的建立【解析】A,提出三民主义有利于为资产阶级革命确立指导思想,与题意不符合,故排除A。
B,辛亥革命推翻的是君主专制,而不是封建制度,故排除B。C,根据所学可知,确立了中国“民主共和”政治方向的是建立民国和颁布法律文献《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一部资产阶级性质的宪法,具有反封建专制制度的进步意义。故C符合题意。
D,辛亥革命并未完成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故D错误。故选C。
13.【答案】B【知识点】百日维新、辛亥革命的影响、新文化运动的背景、新文化运动的内容及代表人物、洋务运动的作用和局限性【解析】ACD.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中国近代史的开端是鸦片战争;辛亥革命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制度而不是封建制度;新文化运动的旗帜是“民主”与“科学”,故排除ACD。
B.戊戌变法,又称百日维新、维新变法、维新运动,是晚清时期以康有为、梁启超为代表的维新派人士通过光绪帝进行倡导学习西方,提倡科学文化,改革政治、教育制度,发展农、工、商业等的资产阶级改良运动。故B正确。故选B。
14.【答案】A【知识点】新文化运动的背景、新文化运动的内容及代表人物、辛亥革命【解析】本题考查辛亥革命失败的原因。分析材料“口里”“不反对”“脑子里”“日思想”“君主专制”等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陈独秀认为辛亥革命失败的原因是中国多数国民脑子里装满了帝制时代的旧思想,也就是辛亥革命没有真正触动人们头脑中根深蒂固的旧思想。故陈独秀认为辛亥革命失败的原因是旧思想根深蒂固。B、C、D与材料内容不符,选A。15.【答案】B【知识点】洋务运动时期的民用工业、新文化运动的内容及代表人物、洋务运动的作用和局限性、新文化运动的地位和作用、中华民国的建立【解析】以“自强求富”为梦想的重大探索是洋务运动,洋务运动的代表人物有李鸿章、张之洞、左宗棠等人;以康有为为代表,以变法强国为目标的探索是戊戌变法;辛亥革命的代表人物是中华民国的缔造者孙中山先生;1915年,陈独秀创办《青年杂志》(第二期改为《新青年》),高举“民主”、“科学”两面大旗,标志着新文化运动开始。因此表格中①②③应分别填写:洋务运动、孙中山、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二零二五年度农业机械租赁收益分成合同
- 二零二五年度临时雇佣服务合同规范文本
- 二零二五版木材加工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合同范本3篇
- 二零二五版通信设备租赁担保服务协议2篇
- 个人摄影服务2024年度合同9篇
- 二零二五年度房地产买卖合同标的及相关定义3篇
- 2025年度采石场矿山生态环境恢复合同范本3篇
- 2025年度智能交通信号灯安装与维护合同3篇
- 2025版文化产业项目咨询与投资合作委托协议3篇
- 2025年个人与企业间租车服务安全保障合同2篇
- 2025年度公务车辆私人使用管理与责任协议书3篇
- 售后工程师述职报告
- 绿化养护难点要点分析及技术措施
- 2024年河北省高考历史试卷(含答案解析)
- 车位款抵扣工程款合同
- 小学六年级数学奥数题100题附答案(完整版)
- 高中综评项目活动设计范文
- 英汉互译单词练习打印纸
- 2023湖北武汉华中科技大学招聘实验技术人员24人笔试参考题库(共500题)答案详解版
- 一氯二氟甲烷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
- SWITCH暗黑破坏神3超级金手指修改 版本号:2.7.6.90885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